最近有一些同仁屡屡提及汉服的“国服”地位,理论上并无问题。但从现实策略出发,个人以为应暂缓。理由如下:
1. “国服”并不是一个基于法律的术语,而是一个基于社会、文化认可的概念,政府是不会用法律强行规定某一服饰体系为“国服”的。换言之,“国服”地位的确立,是以她得到文化认同、社会大众现实认可为基础的,而这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奋斗去争取,而不是从理论上争取。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大家都在口头上承认“汉服是国服”,可是如果仍然无法流行于现实社会生活而成为主流服装的话,“国服”概念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其名而无其实。
2. “名不正则言不顺”。什么是汉服运动的“名正言顺”?---
汉服复兴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回归;
汉服是民族精神气质的体现;
汉服是民族意识的寄托之一;
汉服是民族服饰审美情趣的体现。
恢复汉服本来就是名正言顺、光明磊落的,何来“遮遮掩掩”之说?
3. 事实上,我们各位今天所作的不懈努力,其实质正是要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使汉服回归原本的“国服”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必须高调地打出“国服”的大旗,以为只有如此才能“名正而言顺”。汉服复兴是一项崇高而艰难的事业,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灵活的战术策略。汉服运动面临不良的现实政治环境、带有高度敏感的民族政治特点,必须小心地绕过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暗礁,尽可能降低和减少历史文化的、社会心理的现实阻力。
4. 目前,汉服运动的力量相对弱小,而非汉服则事实上处于被现实认可的强势地位;汉服网友宜力戒情绪化渲泄而求理性、高效之务实,避免激烈的情绪化正面对抗。在汉服运动力量尚弱之时,不宜刺激政府敏感的民族政治神经、不正面地激烈挑战非汉服商家的既得利益。暂不高调争取汉服的“国服”地位,并不是退缩无为,实为战术策略所需,乃是“先守弱而后图强”,先步步求“实至”而后“名归”,最后水到渠成,汉服既兴则“国服”地位自然而至。
一言以蔽之:实至则自然名归,名归未必能实至。理论上如此,现实策略亦如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8 0:28:34编辑过]
[此贴子被轩辕箫歌于2015-7-23 03:02:48整理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