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29|回复: 37

华夏衣冠三千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2 16: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衣冠的意义崭露于上古,其蓝图形成于周代,自此,交领右衽、褒衣博带、行云流水的衣裳延续三千年之久。悠悠岁月里的故事,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我就从源头慢慢聊起。

        遥远的惊心动魄化作娓娓道来。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蛮荒上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淡漠的一句,却是一个艰辛的惊人之举。那时天下在为安身果腹而挣扎,礼仪、章服的理想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但无论如何,它渐渐深镌于华夏二字,后来成为一个族群的族名。华夏族先民带着这个心念走出苦寒狞厉的上古时,这两个字愈发神奇,堪如颛顼的曳影神剑,无形的力量将这片土地上的族群划分为明显的两类。此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两个类群之间的恩怨纠葛、交流碰撞都会围绕这个关键词展开。

        西周到春秋末,是中国历史上难以置信的理想时代。它洋洋洒洒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日月,书画出浓重的君子之风。周人是沧桑却诗意的民族,他们带领华夏走出巫风弥漫,步入郁郁人文,怀着对衣裳和礼仪的信仰,画出了心中的文明蓝图,稼穑着心中的中正平和,含蓄深沉,以及端庄雅正。

        大争之世在三家分晋的兵戈声中拉开帷幕。诸夏间的整合、华夷间的碰撞陵谷跌宕。圣人叹:礼崩乐坏。其实纵观历史便得知,这小规模的崩坏实在不算什么。秦人扫八荒灭六合,海内一统。这个铁血民族也拼尽了几百年的悲壮,璨若流星划过天边。秦尚法家,曾简六国衣冠礼制。秦虽出于戎狄之间,毕竟是华夏边缘,所以这次易服只是简化了繁复的周制,如同将一棵繁丽的花树修去了几多枝条,而华夏衣冠的形态依然如故。

        汉承秦制,西汉也是一身黑衣地敬天礼地,另外再加上高祖发明的具有浓郁楚风的竹皮冠。秦的阳刚加上楚的阴柔,酿成汉的魅力,想来也别有风趣。直到板荡的天下终于安定,终有人想起先秦时代天子华丽的玄纁、章纹和冕旒。可这时,悠悠岁月已过去了近百年,焚毁的礼书残简已腐烂在了土中。汉文帝、汉武帝、淮南王刘安、王莽等人似乎都关心过修复旧制礼服的事,却不知为何一直未能落实,这件事一直拖到了东汉。
        
        东汉孝明皇帝在永平二年,怀着对上古理想的憧憬,使人在遗留下的有限典籍中考订加推测,礼乐衣冠得以重生。此时的十二章纹与周礼图案一致与否已不得而知,但毕竟,这个视衣冠礼仪为理想的民族又找到了根的感觉。这一切如《后汉书》所载:“秦以战国暨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种全身纯黑的深衣制礼服),汉承秦故,至世祖践祚,都于土中……显宗(汉明帝)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至治平矣。”

        从汉明帝一直到三国,中华大地上热火朝天却没有太多的对外冲突,太平笙歌与英雄辞赋相交于耳。这一时期还深入发展了思辩和哲学,崇尚道家返璞归真的情趣使得衣裳更加飘逸灵动,如竹林七贤的当风大袖,如洛水女神的杂裾飞髾。民族间的交流也平和地进行着,汉灵帝就是一位尚好异域风情的君主,一时间,胡服胡床胡饭胡舞胡箜篌大兴,“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不过玄衣纁裳、黼黻衮衣始终出现在礼制的最高场合。华夏民族开始自信地将自己称为“衣冠上国”和“礼仪之邦”。

        然而,这种一手持干戈,一手持耒耜的理想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东晋的混乱正遇上世界史上游牧民族第一次泛滥的高峰。五胡乱华,以夷变夏,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华丽”血时代。河洛士族衣冠南迁,奠定了如今岭南一带的客家文化;北方大地则成为胡人们秣马的牧场。不过即使在大碰撞时期,华夏依然是个诱人的字眼,它毕竟代表了令人钦羡的发达文明。虽然这些草原民族们蝗虫般屠掠而过,还好没有将文明毁得面目全非。就像古罗马人灭了古希腊,却在某种程度上沿袭了他们的文化。

        至隋朝结束了三百多年的乱世阴霾,华夏衣冠礼制废乱久矣。匡复河山,同时也是衣冠修复,隋唐天子们所依据的依然是华夏蓝图——周礼礼制。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绚烂色彩和五花八门的异域风情,而天可汗的大唐盛世依然谨奉着民族幼年时代种下的理想。虽然经常幞头袍衫绔褶乌鞮地纵马击鞠,却一定会冕旒玄纁黼黻赤舄地郊祀天地。祭服、朝服一丝不苟,但胡服元素为唐代及后世的公服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唐代官员身穿圆领缺骻窄袖袍衫、著戴幞头革带皮靴办公时,的确十分利落。尽管唐风如此缤纷通达,但综观新旧唐书的舆服(车服)制、通典、会要等礼典可以看到,此时的舆服礼乐制度甚至比前朝更为恪守周礼。这些制度还被日本留学生虔诚地搬回自己的文化,延续至今。

        晚唐、五代,曾经强盛一时的突厥民族呈衰退递减之势,而华服霓裳在靡靡余音和飘遥风雨中花枝招展,竟有了迟暮牡丹那般慑人心魄的慵倦之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陈桥兵变以至大宋开国。唐宋中间隔了沙陀人兴盛的五代,不算太长的混乱虽未造成衣冠礼乐的断裂。但毕竟每次重生多少还会有些变异。宋代勘订礼制,同唐代一样向周礼看齐,整理了唐代残留的礼书,基本遵循唐制(其实也就是周制),但毕竟失落了一些细节,比如唐礼服中的“方心曲领”本是接于中衣领处的白色曲形领围(可参考阎立本的“古帝王图卷”、章怀太子墓壁画的“礼宾图”),但不得实物的宋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复原出了一个带有方形项坠的半环形“项圈”(可参考宋人画“武则天像”)。这种方心曲领被纳入后世礼服系统而传承,后来还被韩国人取经回去。如今在韩国的礼乐场合,在他们引以为荣的“民族服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条赫然触目的“方心曲领”。

        宋代从开国起就呈现出一种柔和温软的气象。大唐的雄浑气魄转成细腻理性精致富庶的民情民生。宋代舆服制度与唐制并无太大差别,不过清新素雅的审美趣好却在唐代衣冠形制的基础上发展了常服。胡风式微,简洁的襦裙、褙子、袍衫大行其道。然而,清明上河图卷的墨迹还未干透,汴京的明月已被金人的铁蹄踏碎。靖康之耻,衣冠南渡。仓惶北顾中,依然带着那遥远苦涩的心念。

        此时的江北故事,似乎又重演了南北朝的剧情,党项契丹女真,围绕着“华夏”这一古老的关键词,一面虎视向南,一面逡巡左右。辽初建国时,衣冠分为两式:汉族官吏用五代后晋之服制,称“汉服”或“南班服制”;契丹之衣则称“国服”或“北班服制”。而到了重熙元年时,南北官吏凡大礼干脆均着汉服,只有常服仍分两式。后来金国大致也走了辽国路线,只是女真人对华夏衣冠的态度稍显犹疑,这里可借用六百年后他们后裔的一番总结。  
      
        1637年四月二十八日,清主皇太极对他那些主张衣冠汉化的大臣们分析了保持满族固有传统的重要性,提到了一段金国历史:“金熙宗及金主亮废其祖宗时衣冠仪度,循汉人之俗,遂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待至世宗,使复旧制衣冠,凡言语骑射之事,时谕子孙勤加学习。此本国衣冠言语不可轻变也。”  
      
        天有不测风云,未及女真人完成对华夏衣冠“批判地接受”过程,金国便灰飞烟灭。中国历史也迎来了世界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高涨的一次游牧民族大兴起。所向无敌的蒙古狂飚扫过其他草原民族及农耕民族,在欧亚大陆驰骋出广袤的金帐汗国。令人咋舌的武功下,却不能忽视其不善统治稳固政权的特性。杀戮和征服之后,他们对所占领的文明表现出一种相对随意的态度,比如衣冠礼制往往兼容并蓄。《元史•舆服志》有:“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在他们身上还可以看出一种草原民族普遍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有对华夏文明的钦慕,元英宗时厘定的官服制度就直接大量搬用了汉人的舆服礼乐;另一方面,在种族等级制度的硬道理下,质孙服、姑姑冠、辫发髡首左衽顺理成章地凌驾于交领右衽、峨冠大袖之上。

        这一时段,华夏衣冠虽没有被彻底毁弃,但已堕于社会底层。外垂衣裳、内修辞章的士大夫理想破灭,也没有了进退亦忧的治世追求,颓废间放歌纵酒,杂剧曲艺乃大兴。曾经的衣冠上国如明日黄花,依稀的华夏神韵成为戏台上一方惆怅的旧梦。

        游牧民族浪潮总是来去匆匆,不到一百年,一位普通的汉族农民在元末的兼并战争中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应天府(南京)建国,国号明,年号洪武。洪武帝朱元璋先后降服了散布各方的政权,江山终归一统。而后,他便着手摒除外族服饰、兴复华夏衣冠的工程:“壬子,诏衣冠如唐制”。这项事业甚至持续到永乐等几位明帝之后。如今我们看到,二十四史中明史舆服志最为细致,且修订不断。大约因为衣冠中断的时间有点长,毕竟隔了十一个元帝及近一百年时光。衣冠面目有几分模糊,重生相对要困难许多。

        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而实用主义的太祖则指示礼服不可过繁,于是《明史•舆服志》有了这样的记载:“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 洪武三年,又更定“正旦冬至圣节并服衮冕,祭社稷先农册拜亦如之。”这样,极大简化了延续约两千年的周礼“六冕”制。自此,冕服成了帝王家的专属。明代的朝服、公服基本延续唐宋的品色、服制。较有特色的是衣前的补子,按照“文禽武兽”的规则标识品级。

        明代后,中华民族的审美有了微妙的变化。洪武三年,礼部官员搬出了服色五德说,认为明以火德王天下,应尚赤。从此红色逐渐成为中国人极偏好的色彩,直到今天,我们的传统节日盛典中还常是那耀眼的红彤彤一片。《明史•舆服志》中服制相当细致,甚至细到不同等级命妇间霞帔的色彩纹样坠形、凤冠上的花树翡翠真珠。每每至此,总不免释卷一叹,遥想中古以前那些抽象飘逸的衣裳,发觉我们的民族审美已由写意从容转为一个苛求细节的境况。

        大明江山最终成为华夏衣冠的末代。每读衣冠史,心里多少会因此涂上悲凄的一笔。事实上,明朝的确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朝代。漫漫三百年,他飘摇坎坷边患不断,国事跌荡社会发展,各种思潮激流翻涌,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出现了惊人的繁荣,甚至一度繁荣到了奢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2 16:21:5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1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的衣冠史……干脆避开那些即临的悲怆,借用一句流行的调侃:西元1644年,清军入关,为中国未来的古装剧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玩笑归玩笑,不过确是目前清装剧占据历史剧半壁河山的现状,不用刻意指摘我们这个坎坷苦难的民族,毕竟那是国人如今能上溯到的最清晰最临近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要开始讲衣冠重生的最后一个故事了。悲喜有时让人无所适从,但这个故事最需要的却是耐心,它拖了将近四百年还不知道结局。
        话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国号金。又因其自称是北宋时金人后裔,因此也被称为后金。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降伏漠南蒙古之后,于1635年称帝,意味着与明朝皇帝并立,不再是边族之国。1636年四月,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年号崇德。

        女真族/满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北方边族,从历史上就显出异于其他游牧民族之处。其历史悠久,祖先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与周天子打过交道的肃慎。同样悠久而煊赫的匈奴鲜卑党项契丹等皆已消失,独其延续至今。女真人生活在寒冷的林莽草甸,不似蒙古草原那般天苍苍野茫茫,因此他们除了游牧之外还有渔猎等生活方式。如果说草原民族往往心无旁骛、胸胆开张,那么水泽林莽之处的牧猎民族更会多几分思考斟酌。这就是满族与蒙古族的不同,自然也反映在对待被征服文明的态度上,最终导致了清代与元代对中国历史影响的差异。蒙古人对待汉人衣冠礼制是比较粗放的,他们将人群划分了等级,尊卑优劣一目了然,看到了表面的归顺,便不再去关心汉人的日用常行。而满人考虑问题显然要深远许多,他们还想到了如何统治得长治久安,如何不落入“征服者被征服”的宿命。显然,最终措施只有建立自己的文化系统。这一工程是在华夏文化框架上进行的,客观上较大程度延续了华夏文化,但其中搀杂了许多自己的判断、选择和重构。清廷最为犀利的眼光表现在,看到了华夏文明关键的软肋:衣冠。

        华夏二字浓缩了一个文明的某种精神追求。衣冠礼仪是国度的尊严和心念,身体发肤是受于父母的惠赐。感恩不尽,岂能任意毁损?修齐治平的男人天命也是从头开始,《仪礼》中“士冠礼”乃开篇第一,《礼记》说:“冠者,礼之始也。”大抵若此,这就不难理解剃发易服之令将会在亡国之民中掀起怎样一番震动。

        剃发易服运动在清廷坚定的信念中轰轰烈烈地开展,最终贯彻大江南北。自后,满族统治者策动起沉重的中华车驾,漫漫二百六十七年岁月,深重地影响了华夏民族和本民族的前途命运,直到路的尽头。

        《清太宗实录》中记载:天聪五年,大凌河之役胜利时,皇太极就下令归降的明军将士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清世祖实录》记:顺治元年,清军入山海关后,令城内军人剃发。多尔衮于五月初二进入北京,次日即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军民免其迁徙。”还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他低估了人民的反应,很快京东三河民众暴动反对。清廷令暴民“各安生业”,并警告“倘有故违,即行诛绞”,但软硬措辞均未奏效,只好做罢。

        介于立足未稳,最初的剃发易服令因条件不成熟只实行了一两个月就中止,但到了顺治二年五月,占领弘光政权金陵后,清廷重拾此令,o(︶︿︶)o 唉实行。六月初五给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东华录》)十五日还指示礼部,通告全国,规定在十日内剃发易服,“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词争辩,绝不轻贷”。更不许官员上奏请示,否则杀无赦。(《清世祖实录》)

        改朝换代历来总少不了血光,明朝却异样地亡在一片沉闷中,原来这些血尽流在了亡国之后对剃发易服的抗争里。此令一下,清军在各处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人民开始了反抗。江阴、嘉定两城的斗争尤为激烈。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江阴知县方亨强推剃发令。秀才许用等百余人在文庙集合,提出“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江上孤忠录》)。自后,参加反剃发斗争的群众达数十万人之多,并推举典史陈明遇为城主,部署城乡防务。清军攻城连续受挫,不断增兵。七月初九,陈明遇邀请前典史阎应元进城领导。七月初,守城战斗激烈异常,清军屡攻不下,便由降将刘良佐劝降。阎应元答:“有降将军,无降典史。”(《江上孤忠录》)清军攻陷松江、昆山等地后调集兵力围攻江阴,八月二十日城破,民众继续巷战,陈明遇战死,阎应元被俘后牺牲,全城无一人降。此后清军屠城数日。

        闰六月十三日,嘉定各村人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在罗店、北关、娄塘与清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斗。闰六月十六日,嘉定人民推举进士黄淳耀、前通政使司左通政侯峒曾主持城防。七月初三日,清军猛烈攻城。城墙坍塌。初四日五更大雨,城上军士已露立三昼夜,两眼肿烂,遍体淋湿,饮食断绝,身疲力尽。清军乘机登城,侯峒曾仍在城楼上指挥战斗,声色不变。(《嘉定屠城纪略》)然终无力回天,他遂投河自尽,黄淳耀也自缢于僧舍。军士无一人降。清军屠城数日。

        剃发与易服往往相提并论,实际疾缓略有不同。相对剃发的惨烈,易服的影响更加缓长。剃发易服令中也说“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不过仅隔二十多天,见“京城内外军民衣冠遵满式者甚少,仍着旧时巾帽者甚多”,乃正式下达易衣冠的法令。

        只是满式衣冠体系此时仍简单模糊。常服可含混了事,但朝服公服的问题连清廷自己也有些尴尬了。《清世祖实录》中记过这样一件事:顺治元年七月,山东巡按朱朗镕报告说,有三名文职官员到任穿着满式服装,“恐人心惊骇,误以文德兴教之官,疑为统兵征战之将。”因此建议袭用明朝官服,“纱帽圆领临民理事”。之所以惊骇,是因为满族的传统服装因适于弓马之故,与汉族的武装短长宽窄较为接近。衣冠上国的亡国之吏用微妙的讽刺刺激了新统治者的自尊,多尔衮马上要求“速制本品官服以便莅事。”

        清自入关前已开始借鉴中华衣冠而逐渐规制自己的服制,按照《清史稿•舆服志》的说法“崇德初元已初步釐定,高宗(乾隆)一代法式加详”,乾隆朝的增改,便是如今从清史稿舆服志中看到的模样。不过,清式衣冠的演化、确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基本是在满族衣饰的结构上大刀阔斧地嫁接华夏衣冠元素的产物。

        在朝鲜人申忠一的《建州图录》中,努尔哈赤时的女真贵族还穿及膝的皮毛镶缘袄或蟒衣(明万历二十三年),到了清代,比较主要的是上下连属的袍褂,称为旗装,满语“布介”。另外在还有马褂、坎肩等。捻襟(大襟),四面开禊(后简化成左右开裾),习惯加披领,有扣袢。窄袖,袖端多有箭袖,形似马蹄,满语“哇哈”,平时挽起,放下可御寒,后演变成清朝官员遏见上司的一种礼节,叫作“放哇哈”。满族习惯四季戴帽,帽饰习俗是清代冠服制度的特色。顶戴花翎成为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级方法。(资料来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这些服制结构特色再加上汉装官服的章纹、补子、服色等规制后,新式清式朝服官服便新鲜出炉。

        虽则不到三百年时光,但清代衣装的审美特色显然影响至今,它与先前的华夏衣冠相比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从衣形及线条分析。我们知道,东亚民族服装大都是平面剪裁,但不等于穿于人体后依然是二维平面。同为平面剪裁,穿于人体后的线形却不尽相同。比如,传统的华夏衣冠,所用布料远多于人体所需面积,再加上束腰、收祛、襞积等方式,经体后便呈现出灵动、飘逸的立体感。先人很讲究衣冠的动感,行动时往往与环境相谐,便有了“曹衣当风”“翩若惊鸿”等佳词妙章。这时,衣冠已然不只三维,而是四维了;源于游牧文化的旗装由于从乘骑习惯出发,以合体为本,即使后期受到汉装影响不断有宽松趋势,但未得收勒的要领,剪裁为平面,穿上后仍觉有平面直线的松旷。这里需强调一下汉族衣冠中的腰部:因为对上衣下裳古制的怀念,汉族衣冠很注重腰部的线条与装饰。即使上下连裳也常在腰际留有缝合线,虽然到了明代逐渐兴起了上下通裁而没有腰线的直裰、袍衫,但时常配以腰带。但清代所流行的袍褂则多不习惯收勒腰部线条的,渐成宽松直筒的服饰特色。

        其次,从衣饰的袖扣风格来看。汉装的交领右衽与满装的大襟类似,且都常用滚镶。只是汉装的缘边曲线流畅,多是轻描淡写的一道,与整件衣装的风格和谐一致;但清式衣装往往刻意强调这道边的装饰性,且襟缘往往呈现出刻意的折角。从后世的实物看,清代中后期的镶滚在历代衣饰中已登峰造极,女装的领袖襟裾常有多重的宽阔滚边,对精致的要求可谓苛刻之极。最早的汉装是不用扣的,只用两对缨带即可稳定衣襟,明代时虽已使用金属扣或盘扣,但并不普及,或用于领抹、立领上作点睛之笔,或隐于必要的接缝处,原因是扣会影响长线条的流畅感。而清装却在曲折的襟缝处大量使用,常用的有一字扣、琵琶扣,尤其是在外衣的滚边上,整件衣裳便呈现出点、线、面各自维营的局面。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16: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我们看到,以上两种衣装虽同样采用丝绸棉麻、印染绣织,均以平面裁剪为之,但毕竟代表着两种文化审美,一种强调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另一种则偏好精致繁丽、华彩堆砌。

         服饰史同时也是文化史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历程。

        清末以后,衣饰又逐渐弥染了鲜明的西方色彩,比如,对人体曲线的注重。衣饰的曲线强调虽然又被注入了文化审美,但彼时的“曲线”已不再是华夏审美观的含蓄表达了,坦率直白、性感妩媚的服饰语言随着西方文化的引进愈见青睐。于是,一种新式服装登上历史舞台,那便是旗袍。旗袍在中国近代服饰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时尚、旖旎、风情的代名词,近年来,有人甚至将它诠释为“中国风”,等同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旗袍虽然带有“旗”字,但从某种意义上,并不好确定其民族属性。很明显,它是西方审美加上满族服饰元素的产物,主要经过汉族女性而传扬。不可否认,它是一种很微妙的服饰。最初,旗袍与礼帽加马褂一样,都是历史过渡、文化冲击中的特色服饰,从它本身而言,并非民族服装正常发展的结果。有人说它是一百年前的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西式晚礼服,一家之言固值得斟琢玩味,但不管怎样,一种时装流行长达一百年之久,也绝非偶然因素。关键在于,旗袍恰好契合了近代至今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一方面,中国有着对西方文化的钦慕与交流的渴望,另一方面,沉重的传统也是不可放弃的资本。有时,“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这样一句貌似空泛的口号,对一些人来说,并非发自内心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热爱,仅仅是以特色进行炫耀罢的资本而已。

        旗袍首先不可谓不美,它巧妙而自然地融合了两种貌似冲突的文化审美观——既强调性感又不同于西方的性感,是“含蓄的东方性感”。立领、开衩、盘扣等元素来自清代旗人的服饰特色,给这件衣服带上了东方风情。但它的美依然有着局限性。比如:单一、平面、静止。旗袍最初定位于特定的人群,因此对身材、季节、场合等有着严格的限制;它诞生于舞台沙龙,很难达到三维,乃至四维的生动。我们可以在电影、画屏、舞台中欣赏旗袍美女或坐或立的旖旎,却不能在奔跑、舞蹈等举手投足中捕捉到飘逸和灵动。最为重要的是,它短短的一百年历史,很难承载一个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厚重。旗袍诞生在一个传统礼仪式微的时代,硬要给其嫁接上传统礼仪倒显得不伦不类。之前,国内曾举办过一场“中韩礼仪大赛”,中方选手皆以旗袍出场,但做何礼节呢?只见选手们在紧窄的衣装中款款下蹲做着“裣衽”,只觉紧绷的身体与捉衿见肘衣装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尴尬。腿臂半露以及身体线条的强调都不打紧,只是要将这种风情刻意去诠释一个深沉含蓄、飘逸雅正的文化系统,那就有些力所不逮的滑稽了。

        因此,对于旗袍的定位,倒不如还给它本身的轻盈,只将它视为一种有时代特色的,有中国风情的美丽时装,不必给它加上“民族传统服装”这样一个沉重的冠冕。或许这样才能更长久地延续它的魅力。

        唐装的诞生与旗袍有着相似的情形。它是应某种急需而在清朝满族服饰马褂的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成,于2001的上海APEC会议上崭露头角,从此流行一时。这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问题:中国人可以长期模糊民族服饰的问题,但这道问题无法回避。越来越多的国际场合中,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唐装虽匆忙登场,但似乎不能承载厚重的五千年文化,于是又有一些人开始纵深找寻。

        中华民族的神奇之处在于,重生的意念几乎镌刻在骨子里。也许人们都以为明代是华夏衣冠的绝代,然这种服饰在消弭了三百六十年之久后,重新绽放出新鲜嫩芽。一些人在历史深处找到了尘封已久的华夏衣冠,它有些像大家熟视无睹的古装。

         二零零三年正巧又是一个甲申年,衣冠断代整六个甲子。2003年10月,郑州一名普通工人王乐天穿着“古装”出现在了现代人面前。他从自己住的小区出门,在繁华的闹市区漫步,衣袂飘飘地出入商店、快餐厅、公车等,从容不迫地做着日常的每一件事。后来,他被称为“汉服”上街第一人。

        网络的普及,促成思想文化迅速交流及发展。有一些汉服网站开始建立。他们开始扭转“汉族没有民族服装”“旗袍马褂是汉族服装”的观念。很巧,从那一年到如今,国学等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几乎与之并辔而行。次年,曲阜的祭孔仪式在群众的意见下采用了明代的衣冠礼仪,那是三百多年来首次以华夏衣冠祭祀华夏人文圣贤。

        汉服的概念宛如夏日疾雨,很快成为热门的文化名词。但这次的衣冠复兴依然前途未卜,这个故事还不知道结局。这个时代毕竟是信息时代,文化现象犹为错综复杂,所谓“汉服”的事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内部不断存在着意见的分歧与重组,外部更有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质疑与认可,眼看已形成一种鲜明的文化争议现象。

        从二零零四年年底开始,汉服实践者们逐渐不再仅限于像王乐天那样穿着上街,而逐渐注意到了与衣冠所连缀的事物。按照先人的观念,没有礼仪之邦便无衣冠上国。衣冠礼仪不可分离犹如华夏二字惯于连称一样。于是,一个个被人遗忘的传统节日、礼仪被重新拾起:冠礼、笄礼、昏礼、射礼……上巳节、花朝节……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陌生名字在似曾相识的陌生衣冠的演绎下出现在现代社会。

        “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这些的诗词也不再只是一种作古的文化风景——那些穿着汉服的青年们说:流传千年的风俗为何不能重现于世?

         衣冠的重生,简直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故事。纵观三千年的生命历程,似乎也很有理由相信,它很可能与所寓寄的文化将一同沉浮生灭、兴衰枯荣……

        对于华夏文化主要传承者的汉民族来说,她有着一个极有深意的好听名字,汉的意思即为银河。银河象征着深邃宽广、博大精深、横亘千古、与世长存。华夏衣冠的故事似乎也很冗长,历史老人絮絮叨叨讲个没完,但我这文章却该结束了,不妨就以银河与衣冠发几句感慨做个结尾:

维天有汉,有裳有衣。
曷以为之,烟霞云霓。
何彼禯矣,于归之姬。
钟鼓思乐,望贤思齐。
薄言我衣,襟带天地。
发表于 2007-2-22 16: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P>叹,而服之</P>
发表于 2007-2-22 16: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说的,顶一个
最近在研习贞观之治,呵呵
发表于 2007-2-22 1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要顶[em01]
发表于 2007-2-22 1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P><P>人才啊。。人才。。。</P>
发表于 2007-2-22 18: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汉唐神韵</I>在2007-2-22 16:19:05的o(︶︿︶)o 唉:</B>
又见从风大作,高兴!</DIV>

发表于 2007-2-22 1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文!我的汉服三百年一直没写出,从风的汉服三千年出来啦~~脸红ing....</P>[em04]
发表于 2007-2-22 2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P>从风姐姐这么忙,还这么勤劳[em01]</P><P>真是好文,我辈惭愧啊..................[em04]</P>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2: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百里奚</I>在2007-2-22 18:57:47的o(︶︿︶)o 唉:</B>

<P>好文!我的汉服三百年一直没写出,从风的汉服三千年出来啦~~脸红ing....</P>[em04]</DIV>
<P>百里的三百年才是千年等一回啊...哈哈。不许偷懒,还是要写滴....</P>
发表于 2007-2-27 1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很惭愧,很久不写点什么了。
呵呵,百里轻易不出手,期望早日看到大作,我们都要向从风学习!
发表于 2007-2-28 0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之至!
发表于 2007-3-7 2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00 size=6>好文!</FONT>
发表于 2007-3-7 2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
发表于 2007-3-8 0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文好文,学习中</P>
发表于 2007-3-8 09: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P>强!!要多多学习!!</P>
发表于 2007-5-5 16: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好文,不要只在这里发表,视野可更广些!!!!!
发表于 2007-5-5 17: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好文章!</P>
发表于 2007-5-10 14: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历害</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7:11 , Processed in 0.2974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