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章不写一句空--评顾诚《南明史》的治史方法与治史精神 </P>
<P>作者: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载《史学理论研究》</P>
<P>
时下写书的人多,写出好书的人少,写出精品书甚至传世之作的则是凤毛</P>
<P>麟角。进书店,逛书市,满目花花绿绿的,到处泛滥着令人眼热的书名,</P>
<P>但翻开看后,大多令人失望,通病是缺少内涵,鲜有智慧可言。更有某些</P>
<P>作品简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斯文扫地,贻误苍生。有的报刊能把</P>
<P>某人一年写三四本书当作“可歌可泣”的事情加以赞美,好书难“淘”的</P>
<P>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在急功近利的年代,有多少人能挡得住“位、名、</P>
<P>利”的进攻呢?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却有那么一条好汉、硬汉,冷</P>
<P>板凳一坐15、6年,像原始人呕心沥血地打磨一件精美的石器那样成就了</P>
<P>一部难得的史作,为我国南明史研究竖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这就是顾</P>
<P>诚和他的《南明史》。 </P>
<P>在以多产为特色的当代学术界,顾诚是位寡作的学者。15年前,他出版</P>
<P>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明末农民战争史》。那是一部显示作者治史功力的</P>
<P>大作:史料近乎竭泽而渔,考证可谓周密详审,价值陈述谨严客观,至今</P>
<P>在同类课题上尚无出其右者,从而奠定了作者在明史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P>
<P>地位。顾诚在那部著作的前言中曾有一个庄严的承诺,即打算写一部南明</P>
<P>的历史,作为《明末农民战争史》的姊妹篇。然而,10多年过去,读者</P>
<P>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国内期刊上也不常见到顾诚的墨</P>
<P>迹。莫非作者的承诺也如现在五花八门的承诺一样要失信于人? </P>
<P>但顾诚就是顾诚。读《南明史》后记得悉,该书初稿早在7年前便已完</P>
<P>成,尽管出版社编辑的催稿信多达几十封,顾诚却迟迟未敢出手,原因在</P>
<P>于他认为许多头绪未能充分理清,不少关键问题缺乏可靠的文献。据熟悉</P>
<P>顾诚的人讲,以当时顾诚掌握的史料规模,大大超过国内外已出版的南明</P>
<P>史著作,如谢国桢的《南明史略》(1957年)、美国史家司徒琳</P>
<P>(L.A.Struve)的《南明史》(1984年)南炳文的《南明史》(1992</P>
<P>年)等。自文革末期以来,顾诚便穿行在北京、南京等地的图书馆和档案</P>
<P>馆之间,抓住对读书人来说查阅史料的难得时机,10多年如一日,在浩</P>
<P>如烟海的故纸堆中辑微钩沉,发掘出大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手史</P>
<P>料,积累的笔记盈数尺之高。若按常例,如此丰富的史料基础,出一部笑</P>
<P>傲史坛的大作绰绰有余。况且众所周知,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料永远</P>
<P>是不完备的,写史向来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多少史料做多少文章,</P>
<P>难以澄清的问题不妨搁置起来,待时机成熟再拣起不迟。有取巧者甚至没</P>
<P>有多少史料或者只用少量二三手史料、一两本外文书便可作出大部头史</P>
<P>作。 </P>
<P>然而,顾诚却抱着穷根究底、求真求实的决心,最大限度地搜求有关疑案</P>
<P>的蛛丝马迹。仅为核实西南明军和永历朝廷的内容,他在查尽北京收藏的</P>
<P>云南地方志后,又赶赴云南考察。在昆明一个多月,他从早到晚将自己放</P>
<P>逐在云南博物馆和省图书馆内,遍阅馆藏的地方志和相关典籍。以诸如此</P>
<P>类的韧性,他“反反覆覆地查找材料,增删修改,许多章节是改乱了重</P>
<P>抄,誊清了又改,一拖就是5年。” 该找的地方都找了,改查的书都查</P>
<P>了,直至有一天他感到“凭借个人绵薄之力想查个水落石出,可谓不自</P>
<P>量”后,才决心结束这番艰苦的学术之旅。 </P>
<P>翻开《南明史》,每一页都凝聚着作者非凡的劳动。作者在书前“凡例”</P>
<P>中指出,全书不仅要做到“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且“力求</P>
<P>在史实上考订准确。有些问题难以下结论,只好暂时存疑,同时在正文或</P>
<P>注解中指出疑点所在。” 一部近80万字的大作,欲达到“无一字无出</P>
<P>处”和“考订准确”的高度,谈何容易。但笔者在阅读过《南明史》后,</P>
<P>确信顾诚说的完全是真话,极为丰富的脚注(有些注释甚而占大半页)对</P>
<P>此是有力的说明。 </P>
<P>粗略统计,《南明史》直接引用的地方志达237部,从东北、西北到东</P>
<P>南、西南,县志、府志、州志、省志应有尽有。按收集史料的常规推测,</P>
<P>未引用但查阅过的地方志数至少应超过此数4、5倍有余。如作者在昆明</P>
<P>曾细读并摘录地方志一百多部,但书中引用的却只是其中23部,可证其</P>
<P>劳动量投入之大。重视方志是顾诚一以贯之的方法,在写《明末农民战争</P>
<P>史》时,他便将大顺军经过地区的所有方志(上千部)过滤了一遍,解开</P>
<P>了不少所谓的死结。《南明史》以同样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新的信息。</P>
<P>除地方志外,书中引用的其他古代典籍和第一档案馆、各博物馆收藏的档</P>
<P>案材料320多部,其中不少为海内外所罕见,如柳同春的《天念录》、李</P>
<P>国英的《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刘武元的《虔南奏议》、张王治的</P>
<P>《工垣谏草》等等。以在北图善本部寻出的柳同春的《天念录》为例,从</P>
<P>书名根本看不出同南明史有任何联系,但内容却是南明史当事人的文书,</P>
<P>并配有珍贵的插图,包括清军围困南昌明军的真实写照。顾诚的《南明</P>
<P>史》正是用该书提供的图片作为封面。若非作者对史料的这种逐一爬梳,</P>
<P>如此重要的文献恐怕仍会尘封在书库之中。 </P>
<P>判断一部史著的空疏与扎实,看注释便十知七八。注释的名堂多多。无注</P>
<P>释者多半空洞如明镜照物,徒有史著之名。少注释者则多半言之少物,坐</P>
<P>冷板凳的功夫尚不到家。当然注释多也未必功夫大,因为投机的作者可将</P>
<P>他人引注大量窃为己有。然而假的就是假的,投机者总要在麒麟皮下露出</P>
<P>马脚。还有的史作注释虽多,却是史料的堆砌,作者或未能参透个中的含</P>
<P>义,牵强附会;或未能辨别其中的真伪,以讹传讹;或者多为二、三手史</P>
<P>料及现代人著述的杂凑,可靠性大打折扣。而顾诚的注释不仅量惊人,质</P>
<P>也相当过硬。其引用的史料多取自明清之际,许多系当事人和目击者的证</P>
<P>词。尤为可贵之处是众多脚注并非仅是书名和页码的清单,还附有对引文</P>
<P>出处、不同记载可靠与否的详实考据。 </P>
<P>为了对读者负责,顾诚在书中有一个诚恳的交待,即提醒说书中引用的史</P>
<P>料大多出自他个人的抄录,尽管其本人“在摘录时经过核对,力求准确,</P>
<P>也不敢说绝对没有笔误。” 所以,他郑重地提醒读者:“如果有人未见</P>
<P>原书而从本书中转引史料,请注明引自本书。这不仅是著作权问题,更重</P>
<P>要的是对读者负责和学术上良心的体现。” 这不啻是对学术投机者的当</P>
<P>头棒喝。顾诚这样要求别人,也如此要求自己。我们在其书内看到,但凡</P>
<P>引用现代人成果之处,均一一予以注明,其中包括尚未发表过的、年轻的</P>
<P>地方学人的论文打印稿,如曹锦炎、王小红的《南明官印集释》,显示出</P>
<P>作者高尚的史德。 </P>
<P>类似顾诚这样耗时耗力、订伪辨谬、无征不信的实证主义治学方法对我们</P>
<P>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崇尚新方法的当代,这样做是否还有价</P>
<P>值?或者换句话说,客观的、一次性的历史能不能通过像顾诚这样的史家</P>
<P>的努力得到真实的再现?对于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历史相对主义者来说,答</P>
<P>案自然是否定的。在他们眼里,以兰克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或客观主义方法</P>
<P>简直就是陈腐过时的史学研究法的代名词,因为在他们看来,史学本体与</P>
<P>客体之间是不可能达到同一的,其基本论据无非是这么几个:1、史学因</P>
<P>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无法直接观察)与自然科学有本质的区别。2、史</P>
<P>料永远是残缺不全的,而在这种残片基础上形成的史实和史实之间的因果</P>
<P>联系或规律联系都是经过认识者头脑的选择和加工之后产生出来的,并非</P>
<P>客观的过去。3、历史家的认识总是受他们所处时代的制约,而不是受那</P>
<P>个已经消失的、属于他们认识对象的时代的左右。伏尔泰所说历史“是我</P>
<P>们在死人身上玩的一堆把戏”、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科林</P>
<P>伍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之类解释是相对主义史学思想的集中体</P>
<P>现。美国史家比尔德干脆把求真求实的史学目标称作无法实现的“高贵的</P>
<P>梦”, 从而根本否定了史学的客观性,客观历史的可知性。 </P>
<P>然而,现代立足于捍卫史学科学性的学者(法国的布洛赫、美国的曼海尔</P>
<P>鲍姆等)对相对主义史学早已进行过有效的证伪。他们针锋相对地指出:</P>
<P>客观的历史虽然是研究者不能直接经验的,但并非只史学一家如此,人类</P>
<P>的大部分信息和知识实际上都是来自间接经验;尽管过去留下的史料始终</P>
<P>残缺不全,人们无法获得全部的真(也没必要知道全部的真),但经过对</P>
<P>史料残片的小心过滤,却可以知道部分的真;史学即便不具备精密的论证</P>
<P>和严格的公式也无损于史学的尊严,因为对科学的这种绝对的要求是从传</P>
<P>统自然科学思想那里借用过来的,现代科学思维的进步已证明人对自然的</P>
<P>认识同人对历史的认识一样始终受到主客观的局限,如果不能因人们认识</P>
<P>的历史局限而否定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那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历史学的客观</P>
<P>性。 事实上,历史工作者对客观历史的研究过程类同于刑侦人员的破案</P>
<P>过程。既然刑侦人员可以凭借有限的痕迹和线索,准确地复原不再重复的</P>
<P>过去,那么史学工作者也可凭借有限的文字与实物史料再现历史的真</P>
<P>实。 </P>
<P>当然,史学家追求的历史真实不仅指现象的真实,也指原因的真实。古往</P>
<P>今来一切有大成就的历史家都力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求得历史细部真</P>
<P>实的基础上发现历史各个细部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这两个认识历史的过程</P>
<P>从前后顺序上讲,总是求现象的真实为先,求解释的真实为后。这是因为</P>
<P>逻辑思维中的归纳逻辑的路线是由个别到一般,而演绎逻辑的展开只能在</P>
<P>归纳逻辑顺利完成之后。所以前者的真实是实现后者真实的前提,历史细</P>
<P>部的准确是历史归纳和进一步演绎的先决条件。近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家设</P>
<P>计的形形色色的历史模式和所谓规律之所以在现代失去了魅力,就是因为</P>
<P>他们普遍对经验的历史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造成体系越大,漏洞越多的</P>
<P>弊病。因此,旨在求得现象真实的实证方法仍然是史学研究不可替代的第</P>
<P>一道工序。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17:38: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