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47|回复: 8

品官仪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帝王以下的文武百官,职品各别,却均是庶民百姓的"父 母",手中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官服, 既是服饰文化中的另一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权力、权柄的象征 物,且有自身的特色和体系。
<P>  从先秦到明清,随着中国官制的不断演变,以及受特定政 治、经济、文化渗透和影响,官服必然在形制、图案、颜色、着装、 饰物等方面,蕴含这一文化层次特殊的、不同于其它层<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jpg" align=right>次的文化 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受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等诸因素共同影响与融合的产物,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政 权通过服饰文化得以使权力再现的具体典范。 历代庶民百姓男女老幼,皆多着布衣与素服,以示子民地位 之卑贱和素朴。然而正是这些庶民的布衣使得中国古代服饰文 化能得以群体的再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飞跃,进而产生 出新的灿烂的文化硕果。如果说中国古代服饰是一座宏伟的宝 塔,那么庶民服饰就是这个塔基的基座。这个"基座"不仅给"塔 身"的仕宦、官服文化和"塔顶"的帝王服饰文化提供丰富的文化 养料,而且这种上、中、下互相渗透和反衬,使得中国古代服饰文 化这座"宝塔",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园地的沃土之中。 通观中国古代服饰史,从巾冠幞头到顶戴花翎:从秦俑盔甲 到八旗戎装的战服;从历代各式、各色、各类的妇女服饰到贫民 百姓的布衣素服;从各朝、各代、各时期人们所崇尚的时装,到包 括服饰、服饰文化的各种禁忌,不但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古代仕宦 官服、庶民布衣的发展脉络,而且也给我们勾绘出一幅中国古代 服饰文化中"雅文化"与"俗文化"互相交织所绘制的历史画图。 在这幅巨大的历史画图中,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的"雅"、"俗"部 分,还呈现出如下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专用性特点。古代品官和仕宦的官服,有专门的服制、 用色、质料,也有专用的图饰和配件,以示官阶的不同和有序。 </P>
<P>  二是炫耀性特点。历代仕宦官员的不同官服,区别于古代庶 民百姓的服饰,其根本目的在于突出"官贵民贱"。 </P>
<P>  三是层次性特点。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对官民服饰的规 制,均用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定,且不许随意"僭越"和混同。这就 使得中国古代服饰在其发展过程中,"雅"(官员)、"俗"(庶民)的 两个不同层次格外鲜明。 </P>
<P>  四是多元性特点。中国古代,曾有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时 期,在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发展,既呈现出各自 的文化特色,又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历 史"共性"。各民族都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发展与 繁荣,为服饰文化宝库的充盈和增辉,做出过独特的、不可磨灭 的贡献。这为中国古代官服显现多元化的特性,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五是趋同性特点。中国古代官服礼仪、官服制度、服饰文化 的发展水平,不仅是检验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发展程度高低的标志,而且它还是政治上一体化和统一局面 的重要表现。从先秦至清末,中国古代虽曾出现过若干次南北对 峙、分裂的局面,然而较之大一统局面和时期而言,相对短暂。可 见,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在此历史背景下,各民族官服 及其文化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同时,在"礼"的基础上得以趋同和 完善。</P>
<P>  从巾冠幞头到顶戴花翎 中国古代官服的形制,按有关文献记载,是以职官等级顺 序,由高至低而排列的,它直接向人们展示了封建社会礼序的严 明。此外,官服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文化语汇,表明穿服 者的身份、地位。同时,由不同等级、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官员,穿 着各异的官服,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也是体现官僚群体的权力、 声势的必备条件。 通观中国古代官服演变的沿革,历代统治者都充分利用各 具特色的官服,来突出表明身着各式官服人物的身份、地位的差 异。在古代官服服饰系列中,其主要的区别有首服的不同、袍服 颜色与质地的差异、所绘图案的各别、佩戴饰物区分等等。其中, 又尤以首服的不同较为明显。同官服相比较,民服显得极为简单 朴实,既没有官服之间的差别,也无明显的等级区分。民服多为 "布衣"麻衫,反映出<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2.jpg" align=right>广大劳动者平日劳作与生活的艰辛、贫苦, 也显示出他们在衣着服饰上务实而又顺乎自然的纯真精神。 1.先秦的冠巾服制与文化特色。 人类脱离动物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突出的标志之一,便 是创造发明了用于防护与美化自身的服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步、生产力水平的相应提高,服饰也相应得以发展。其功能也由 最初的抵御自然界对身体的侵害,进而具有装饰美、显示个人身 份和地位高低不同等多种功能作用。然而,不论服饰功能如何发 展变化,以服饰来突出人们的政治、社会等级地位这一功能,却 从古至今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在中华文化史上,被沿袭了几千 年。确切地说,就是以官员服饰所独有的标识,如首服的不同,袍 服形制、颜色、图案等的区别,来予以突出和实现的。追溯人类文 明发展的初期,即原始社会时期的历史,便可看出,由于当时的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服装多以天然的动植物皮叶为 之,而且不分男女、老幼、尊卑,众人的服装大体一样,只起保护 肌体的作用。尽管当时没有等级制,但为便于统一行动,须有一 个带头人,这个人要在许表上与众人不同。于是当时的主要做法 是:在部族头人首领的头上插上一枝或若干只猛禽的羽毛,以示 区别,既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形象的愿望,同时还表明了人们喜 爱勇猛、果敢的性格心理。这种表现形式,即使在服饰文化发展 的后来,也常有人仿效,如圣人孔子的贤徒子路便常这样做。</P>
<P>  《史 记·仲尼弟子传》载称: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① 这即是说,子路好勇力,经常将公鸡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头上或巾 子上。或许统治者也是受"羽毛标志"的启示,赵武灵王时期的貂 蝉冠,即源于此说而定名。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历代统 治者更在首服或其他服饰上大作文章,使服饰极具等级性、阶级 性特色。 ①权威专用性的体现。 古代服饰的等级性,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西 周、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广大奴隶得到解放,因而促进 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时,在政治上,周代采取的是以周天子 为首的分封制与世袭制。为了突出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士庶百 姓之间的区别,就充分调动和运用了服饰这种最能直观显示等 级差异的手段。所以,周代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服饰与礼仪制 度,真理论依据是《周礼》。从此,服饰被正式纳入了礼的范围之 内,并且以礼和仪的形式,登上了政治生活的宏阔舞台。之后,历 代统治者又将它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与完善化。 </P>
<P>  关于先秦时期,"服以为礼"、"服以为仪"这一服饰文化的重 要特点,文献中记述甚丰。首先以冠巾制度而论。如《释名·释 首饰》载,"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 庶人巾"。表明在阶级社会中,虽然冠巾同为首服、都是用来束发 头型的,但前者为仕宦之冠服,后者为庶民百姓之衣。对这→时 期的冠服,帝王的冕冠(又称平天冠〉、冕服在当时作为一种祭祀 礼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大夫均可使用,但在冕冠、冕服的形制、施 画的图案上,却按照礼法的规定,各有差异。譬如,除天子之外, 公卿、士大夫的冠冕的形式,均按不同等级礼序有严格区分,据 《周礼·春宫》载: 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冕而下 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 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 服。① 另外,与冕服相对应,仅次于它的是皮弁及相应的服装。关 于天子以下的皮弁使用规格,《周礼·春官》说:"胀朝,则皮弁 服。"是说周天子在临朝时所服的朝服,与之相配的服装。按郑 玄的注释:"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积素以为赏,辟蹙其胺 中。"一般天子的皮弁,用五彩玉十二饰其弁帽缝中。其他卿公 大臣的弁帽形制,《三礼图》中称: 侯伯七玉,子男五玉,皆三采,孤四命,?饰四,三命之 卿?饰三,再命之大夫?饰二,皆用二彩。④ 士通常不服皮弁,而用爵弁。除冕冠、皮弁而外,在当时有记载的 官员冠类还有皮冠(也称弁冠〉和韦弁两种。这两种冠服,也是区 分等级的一种礼服,《荀子·大略》曰: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禅冕,士韦弁,礼也。 </P>
<P>  文中提到的玄冠,就是皮冠。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 齐侯田于沛泽,招虞人以弓不进。招时须以皮冠冠之, 虞人见皮冠乃进应招,不见皮冠则不应招。 这两处记载,证明诸侯在田猎时是以皮冠为首服的。又《左 传》昭公十二年: 雨雪,王(注:指楚王)皮冠,......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 这进一步说明当时王公打猎时喜欢戴皮冠(帽),它既可以预防 野兽的伤害,又能有乱兽目标的作用。但为了讲究自身尊严,故 在接见大臣时要脱去猎装。此外,奴隶主平时穿毛皮衣服时,还 要加一层外衣,即"翠被"。其原因有二,一是当时一般奴隶都能 穿兽毛织制而成的"褐衣",说明当时兽很多,获兽容易,毛皮不 稀罕。而贵族所着之衣是决不能低就于奴隶的,故多数用丝织 品。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丝织品比较稀少而显得贵重, 而穿上丝织衣服就可以显示出统治者的高贵与众不同;二是与 西周、春秋时的审美特点和心态有关,即力求外貌和服饰以区别 于动物为美。故奴隶主们认为如不与一般奴隶区分开来,则有失 高雅。 另外,在这一时期流行的还有以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名字 命名的"惠文冠",楚王好用的"法冠",还有诸侯们普遍使用的 "缁布冠"(又称"委貌冠"的冠子)。 雅俗性的体现。 深衣是我国古代出现较早,又颇具特色的服饰种类之一。它 始于周代,具体形制,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有许多推断、考证。然 而对于深衣产生的实际背景、它又如何在当时盛行上衣下裳的 传统规制中,一举为上层统治者和庶民百姓所接受呢?并且一跃 成了自周代至汉代都极为盛行的主要崇尚的服饰等问题,则还 没有人做出周全的考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但深衣的 基本形制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即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据《礼 记·深衣篇》郑玄注曰: 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 唐代孔颖达则认为: 以余服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故谓之深衣。 关于深衣的具体形制,《礼记·王藻篇》是这样记载的: 深衣三祛,缝齐备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 尺,拾二寸,桂尺二寸,缘广寸半。 同书《深衣篇》中说的更为准确: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 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裕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 短反诎之及肘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P>
<P>  这些记述不仅比较清楚地勾画出了深衣的基本规制,而且还表 现出了深衣的内在文化含意,既有古人在衣着的式样上流露出 的对天地的崇拜,又有欲将天地与人合一的文化追求。 在先秦的两周时期,深衣作为一种饱含着人们对天地崇拜 内涵的特殊又大众化的服饰模式,一直流传很广,它不分男女、 不论老幼、也不管尊卑皆可以穿用。穿着深衣的人也没有什么职 业上的限制,它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见《礼 记·深衣篇》),可见深衣用途之广泛。 最值得一提的是,深衣不仅在先秦时期比较盛行,而更重要 的是它对以后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定 格的作用。深衣从发明以来,历经春秋战国的鼎盛至两汉以后渐 渐消逝,也是很自然的。但它对后来服饰的发展更加重要,如以 后历代逐渐发展盛行起来的各式袍版、长衫,以及清代较有影响 的旗袍,直至今天女士们所穿的连衣裙等,在一定意义上讲,都 可以说是受深衣形式的启示而发展、沿革而来的。 ③炫耀性的体现。 袭,即一种皮衣。《说文解字》释为:"袭,皮衣也。"它是 春秋之际或以前士大夫以上贵族阶层普遍穿着的服装之一。</P>
<P>  《诗 经》中有很多这类记述:如《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狸, 为公子袭。"又《小雅·都人士》有:"彼都人士,狐袭黄黄。" 袭衣的皮质有许多种,主要有羊、狐、虎、豹、狼、犬等,但 在实用上多以羊皮或狐皮最为广泛。在珍贵程度上,又以白狐 皮为上。袭衣在穿服上也有不同:一般是袭毛(皮毛)朝外,直 接穿用称为"裼袭";另一种形式是在袭衣的外面再罩上一层丝 织绣衣,称为"袭"。另外,二者在使用形式上也所有不同,据 《礼记·表记》中的记载: 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 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为敬,或以裘为敬。礼盛者,以裘 为敬,执玉龟之属也;礼不盛者,以裼为敬,受享是也。 裘作为一种贵族专用的高贵"官"衣与着"布衣"庶民阶层必 然形成两个不同群体;一个为贵族群体,这一群体的人群在衣着 方面,就其心理而言,有着强烈的炫耀意识,他们以其衣着(袭 衣)华贵,与有大多数人的另一人群不同而自豪。但是这种炫耀 在整个中国封建等级社会中又被逐次分解,由此产生新的炫耀 者。如在衣袭衣的等级区分上天子、诸侯与卿大夫有着明显不 同,在一般情况下,贵族之间的等级区别表现在袭衣的装饰是否 华贵、饰物是否稀有上;袭饰越华贵、饰物越稀有,等级也就越高 (以白狐裘装为最贵)。但帝王为了更能清楚地表明自己的与众 不同,在天下人们面前炫耀他的天威,于是在当时最高祭祀礼仪 活动中,选用了二种既普遍又独特的袭衣--大袭。说它普遍, 是因为它是用羊皮制作,华贵不及<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5.jpg" align=right>白狐:说它特殊,在于它的色 彩--黑色,又是与众不同,由此来表现帝王天子的独享与天 威。 至于袭衣的流传与沿革,它除了在周代比较盛行而外,其他 多数朝代,一般只在国家大典(最隆重)中帝王才穿服。</P>
<P>  在这以外 另行穿用袭衣则在正史文献中不多见,只有一些野史笔记中偶 有出现。如《明皇杂录》中有记载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树下饮酒,贵 妃言冷时,玄宗便立即命侍从取碧芬之袭来给她穿用的故事。干 年以后,袭衣再度盛行,但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欧洲。18、19世纪 的欧洲,袭衣在上流社会风行一时,为太太、小姐们争相竞穿,轰 动一时。时至今日,这种袭衣的装饰形式,又传回国内,重现了两 千年前的文化时尚。 ④趋同性的体现。 趋同性是古代先秦时期服饰发展变化的又一特性。中国古 代服饰文化体系主脉中,既有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传统的服饰文 化血液,同时她的脉管当中,也流淌涌动着源于其他地区民族服 饰文化输入的新血。其中,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便是新血源之一。 胡服,系指胡人所穿的服装,它是我国北方戎狄等少数民族 服装的统称。中原之民衣胡服不仅是古代服饰史中的一次非常 有意义的革命,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它的首倡者就是战国时 期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从当时赵国的实际国情 出发:即赵国所处地理位置比较靠北,与北方的中些强悍的少数 民族地区相接壤,时常受到胡骑的骚扰;加之春秋以来各诸侯群 起争夺霸主,导致战事频仍,烽烟不断;又加上战场地形的日趋 复杂,既有平原又有山地作战,传统的主要作战工具一一战车逐 渐失去了威力,于是纷纷弃之,组织骑兵。赵国为了争取主动,赵 武灵王毅然决定舍弃战车,效仿胡人组建战斗力很强的骑兵,命 令军队学习骑马、射箭,同时宣布:服装也为顺应战争的需要,而 进行改革,采用胡服。一改过去传统的宽大不便的绣衣、裙裳加 蔽膝(一种穿在裙裳之外的似围裙的饰物,也称"?"和"芾",郑 玄在《左传·桓公二年》注中曰:"芾,太古蔽膝之象,冕服谓之 芾,其他服饰谓之?,以韦(熟皮子)为之")的服饰原型,用比较 简单、干炼的短衣紧袖、长裤、革靴的胡式服装来代替,从而达到 提高战斗力的目的。 </P>
<P>  对赵武灵玉的这次服装改革过程,《战国策·赵策》和《史记 ·赵世家》中都有具体记载和生动描述,其中以《史记·赵世家》 记录的最为具体。服装的改制,现在看来似乎算是件容易事,但 在二千多年以前礼制比较盛行的封建社会初期,一下子废弃祖 上沿传下来的服制模式,而穿用北方胡人之胡服,这在当时被视 之为大逆,必然会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其中赵武灵王的叔叔公 子成就是反对改穿胡服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决反对改革, 搞得赵王一时非常为难。然而面对眼前国家的形势,赵武灵王决 心已定,通过努力,取得了威望很高的先王贵臣肥义的支持,并 亲自说服了公子成,指出:"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 何礼之循?"并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的改革方针。赵王与他的改革支持者们一道经过不懈努力,才告 成功。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的故事便是指此。从而,为中国 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改革后的胡服较之旧式,主要废弃了下裳,而只着裤;上衣 虽然长短和大体形式变化不大,但其两只袖筒和整体的尺寸显 然较原来放小了许多。如从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刻画的 战国时期的水陆攻战图的作战兵士所着衣装上,表现得比较清 楚。其次,在作战时所着的鞋子,赵武灵王也做了改制2由原来用 的履鞋,改穿靴子。据《释名》记载:"古有局履而无毗,毗字不见 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战毗由此始传入中原。再次,是革带及 带钩。胡服所用的带子是一种多用途的腰带。它既可以将衣服 拦腰齐束,便于骑马驰骋;又由于胡人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居 所,所以要将一切东西携于身上,于是又在其腰带上佩挂了若干 个各式钩络环或短带,起到便于钩带东西的作用,叫做"蝶? 带",它是胡服很典型的重要装束的一部分。另外,在中原地区的 传统服饰中也用带钩,据《左传·二十四年》记载:"齐桓公置射 钩,而使管仲相。"①因此,从时间上证明中原地区在赵武灵王引 入胡服之前就早已有了带钩。这一点在近年来山东、湖北等地区 出土的实物中均已得到证实。 ⑤多元性的体现。 先秦的服饰,在整个服饰史中经历的时间最长。至战国末 期,中国古代服饰制度模式基本形成,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吸 收改进及融汇革新。无论是早期的上衣下裳或后来的深衣形式, 还是战国初期完成的吸收胡服的改革,这些改革后的服饰各具 特色,而最后又都共同融入中华民族古代服饰的主流之中,最终 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服饰接受形式。表明中国古代服饰在较早的 时期中就具有了十分清楚的多元性特色。 2.秦汉冠服与文化特色。 </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汉时期的服制和服饰文化,上承战国、下启魏晋,在中国 服饰文化发展的历程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由于秦汉时期是华夏民族传统基本形成的时代,因此,包括 服饰文化在内的秦汉物质与思想文化均体现了华夏民族本土思 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又缘于求真、务实、注重参验等传统思 想文化的形成和影响,不仅导致了我国古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在 长期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更促使了这一时期服饰文 化的高水平发展和繁盛局面的出现。 (1)秦代冠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原大地,建立了历史上第一 个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并实行了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统一 文字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对服饰也进行了一些变动,但基 本上还是沿袭了战国的一些传统。由于秦代在历史上只存在十 几个春秋,文献的记载和出土实物地方的材料均比较少。 秦灭六国以后,首先采取了禁崇儒礼的举措,随之又将自西 周时期程式化并沿用了千百年的冕服制度做了大规模的调整, 将传统的六种礼祭之冕服,砍去了五种;只留下了典礼中礼仪规 模最小、仪式最轻的玄礼。据《后汉书·舆服志》云: 秦以战国接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玄。 由此推断秦人的服饰颜色崇尚黑色。不但祭服的上衣下裳惯用 黑色,就连一般的头巾也选用黑布为之。当时流行的一种用布方 巾扎制而成,称之为"黔首"的首服就是用纯黑色布制成的。 关于秦代官服的基本形式,除深衣仍旧被广泛使用外,袍H展 开始盛行。<P>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 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 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 由此还可看出虽然这两种服饰形式在当时被做为主流,但仍旧 有着清楚的等级之分。并且还可看出袍服尽管已经在社会上开 始广泛流行,但袍服的地位还是很低的,只用于庶民百姓。关于 秦代的服饰文献虽然记载不多,但是由于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 俑坑的发掘,使得秦代的服饰研究有了新的第一手资料。从已发 掘整理后的兵俑上看,其服饰(除甲衣而外〉大体上为袍服或深 衣的形式,领口多为交领、右?、短袖且紧护;腰带及边缘饰有彩 色装饰物。兵士之衣大都窄袖,衣长至膝,左右两襟为对称的直 据式。两襟下角垂如燕尾。下身着裤,足穿齐头方口麻履或革履。 秦人的头饰比较具有特色。兵士很少戴胄,头饰奇特:多为束发 上耸,之后偏倒于一边(右方为多)。不过也有戴冠者,但为数很 少,且形式简单。 从上述这些形象具体而又奇特的俑服来看,秦代的服饰多 与战争紧密相连。这是由于战国以来,群雄争霸,赵武灵王的胡 服引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快被各国接受。从这些出土俑服的 形式(短袍、着裤)可以看出,秦国也全面接受了胡服的影明,从 而使得他经过变法以后迅速统一了全国。因此,服装的变革和所 崇尚的形式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P><P>  汉代冠即 汉代(西汉、东汉)是我国历史上寿祚较长的王朝之一。汉代 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以儒学由子学发展为经学并堕为神学这一 线索演进的,这为汉代服饰制度与服饰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深浅 程度不同的烙印。 同时,西汉王朝建立后,封建统治者在保留秦代所创立的统 一中国的各种制度的同时,却又废弃了秦代的严刑峻法,代之以 包括冠服制度在内的各种行政规范,并辅之以儒家的礼仪制度, 这给汉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伴随着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成熟,儒 家思想重新受到统治者的"独尊",从而使礼仪制度更臻完善,官 阶等级区分日益严格,官服亦倍受重视。标明官序职品、区分尊 卑贵贱的封建舆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即自此时而始。具体而 论,汉代按礼制列出的各种服饰制度颇为详尽。仅皇帝与百官的 礼服、朝服、常服等官服,即有20余种之多。其中,仅冠类就占十 九种。另外还有帻、绶、佩、绀纶和后夫人服等,史籍记述极为翔 实。 冠类服饰。 汉代十九种冠类首服,其服用者为具有不同身份、地位的各 阶层人物。这些冠的制式,有的是汉代的独创,有的则是古制的 沿袭。 冕冠,是汉代沿袭古代的一种传统礼冠,它是帝王、群臣官 员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所用的首服。据《后汉书·舆服志》记 载,它的形制是: 冕皆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 垂四寸,后垂三寸。 其中,皇帝为"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 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与冕冠相配应的是冕服。 </P><P>  长冠,亦称"斋冠"。传说它原是楚国官员的一种冠制。由于 它是用竹子制成框架,外饰漆?而成,故又称"竹皮冠"。《史记 高祖纪》称,汉高祖刘邦为亭长时,曾经常戴用此冠,所以又名 "刘氏冠"。缘于此,刘邦得天下后,将此冠列为官员的祭服,以表 敬缅之意。其形制是: 长冠,一日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为之,制如 板,以竹为里。 用途与相应的服装是官员"祀宗庙诸祀则冠之,皆服?玄,绛缘 领袖为中衣,绛绔?,示其赤心奉神也"。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 墓出土的汉代彩色木俑,即有身着长冠及祭服的官员形象,为历 史研究提供了佐证。 委貌冠,又称玄冠。其名称的含义,据班固《白虎通义》载,因 "冠饰最小故曰委貌。委貌者,言委曲有貌也"。它与古代皮弁冠 同制,都是"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以皂 色绢为之,而皮弁冠则是以鹿皮为之"。①这说明,玄冠是用黑色 的绢制作而成,而皮弁冠则用鹿皮制作。凡戴委貌冠(玄冠)的官 员,则须衣穿玄端服。玄端服本是先秦时期的服饰,《白云许氏》 一书说, 端衣,古者布幅二尺有二寸,此衣身长二尺二寸,袂亦 二尺二寸,而属幅谓袖接一幅也,整齐端正故谓之端玄则 其色也。 它是天子在燕居时所穿,诸侯则须在祭祀时服用。汉代的玄冠、 玄端之服,保留了古制,但只能在公卿、诸侯、大夫参加典礼祭礼 之时,才能服用。《三礼图》中绘有详图,供人参阅。 爵弁,一名冕。但这种冕,无论在形制与使用功能上,均有别 于前述的冕。它是专供舞乐之人和有身份的内侍戴用的。《后汉 书·舆服志》说, 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 其上似爵头色,有收持笄,所谓夏收殷殷?者也。祠天地五 郊明堂,《玄翘舞》乐人服之。 通天冠,是汉代皇帝在接受百官朝贺时所戴的礼冠。山东嘉 详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上,就刻有天子戴通天冠的形象。 远游冠,其制如通天冠,但它"有展筒横之于前"。①与通天 冠相较,此冠不著山述于冠上,是汉代诸王侯贵族所用的首服。 </P><P>  高山冠,又名"测注冠",它源于齐国。据蔡邕《独断》一书记 载: 高山冠,盖齐王冠也。秦灭齐,以其君冠赐谒者。其形 制类似通天冠和远游冠,但又有别于二者。通天冠以"铁为 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 远游冠则"有展筒横之于前,无山述"。而高山冠虽也如通天冠以 铁为卷梁,但它既无山述又无展筒。这种冠饰一般为汉代的"中 外宫、谒者、仆射所服"。① 进贤冠,原是先秦时流行的一种礼冠。汉代,它是文宫、儒士 戴的一种冠。此冠上置梁,以梁的多少视其尊卑。冥中,以三梁 为贵,另外还有二梁和一粱。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 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 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 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在山东沂南出士的汉画像石上、河南荣阳河王村楼的汉代彩绘 图中、四川成都东乡青杠坡汉画像石上,均有汉代官员戴进贤冠 的人物形象。 法冠,蔡邕的《独断》说:"法冠,楚冠也。"据说是秦灭楚以 后,秦王以楚国国君戴的这种冠,赐于执法者或近臣御史服用。 它又名"惠文冠"或"獬?冠"。狮若是一种神羊,传说它能辨是非 曲直,头上校有一独角,雄踞有力。每见人争斗,专触不轨者,故 以其形为冠。汉代继秦之后,仍将它作为执法者所戴之冠,以示 其禀公断案、执法如山之威仪及神护其法,使之众人见冠而畏 惧。对它的形制和服用者,</P><P>  《后汉书·舆服志》上说: 法冠,:一曰柱后〈惠文冠〉。高五寸,以?为展筒,铁柱 卷,执法者服之。 武冠,也称"繁冠"。它原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王冠,秦攻 破赵国以后,即以其冠赐近臣。因其形制似弁且又较之高大,故 又称"武弁"、"大冠",后为汉代武将之冠。宫中侍从也戴此冠,但 须另加黄金挡,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故又称之为"貂蝉冠"。对 其形制,《汉官仪》云: 貂蝉冠,侍中中常侍服黄金?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 中插左、常侍插右。① 方山冠,与进贤冠相似。它用五彩(青、赤、皂、白、黄)?制 作。是汉代歌舞、乐人的服饰,一般只在祭祀宗庙或作《五行》舞 时服用它。蔡邕在《独断》云: 方山冠以五采?为之,汉祠宗庙、大享、八月乐、五行舞 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 巧士冠,冠"高五寸,要后相通,似高山冠而小"。(蔡邕《独 断》)它是汉代皇帝在举行郊天大礼时,浩大的卤簿仪仗队伍中, 靠近皇帝左右的侍从官人的冠服。对其形制,《后汉书·舆服 志》载称: 巧士冠,前高七寸,要后相通,直竖。不常服,唯郊天,黄 门从官四人冠之,在卤簿中,次乘舆车前,以备宦者四星 云。③ 却非冠,"制似长冠,卫士服之"。④而聂崇义的《三礼图》记 载,却非冠高三寸,是汉代宫殿门吏、仆射之人所服用的冠。 却敌冠,它类似进贤冠,其形制为"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 高三寸"。⑤它是汉代卫士的冠服。 樊哙冠,此冠的得名,有一段故事。汉高祖刘邦赴鸿门宴,遇 险被忠心刘邦的武将樊哙鼎力相救,使高祖得以脱身逃命。刘邦 登位后,即照樊哙救他时所使用的?的形状制成冠,并以樊哙之 名命名。在汉代,它用作殿门卫士的冠服,以示勇猛无敌。对其 具体形制和使用,史载: 樊哙冠,汉将樊哙造次所冠,以入项羽军。广九寸,高七 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马殿门大难卫士服之。① 在《后汉书·舆服志》中,还记录了一种冠,名为"术氏冠", 其形制为:"前圆,吴制,差池逦迤四重。"据说此冠也是赵武灵 王所喜好的冠类之一。但这种冠,在汉代只作为文献收录,而未 被施用过。 通过对汉代百官冠类的形制、规仪的论述,可以看出,它具 有如下一些特点:</P><P>  一是在冠类的制作与使用上,表现出鲜明的封 建等级性和帝王的权威性。</P><P>  二是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里, 所确立的"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在冠类服饰上得以 充分体现,并作为完善、实施封建礼制的重要手段。三是通过对 柱后法冠和武弁大冠形制、使用的介绍,得以窥知汉代统治者继 承秦制,强烈的"天下独尊"的文化占有心理。 ②官服类服饰。 由于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故各项制 度得以进一步规范化。其中,自春秋时代以来所形成的各种官员 服制,特别是礼服制度,不仅在汉代得以恢复、发展和完备,而且 有的达于鼎盛状态。 根据有关文献与出土汉简记载,汉代官员的主要服饰有袍、 深衣、单衣、??、襦、?等。并有出土实物映证。 深衣和袍服,是汉代官员常用的服饰。汉代深衣的形制基本 恢复了周代传统的礼制形式,仍为交领右衽,曲裾,上衣下裳相 连接,下裳用12幅而成。但此时的深衣从袖子上看,较为肥大, 身部、腰部紧身。</P><P>  在使用上,也有一些新的规定:一是汉代深衣除 官员在平时作为一种礼服穿戴外,首次将它作为一种官服,被正 式归入品官服饰序列。二是"五行"学说的盛行,对汉代深衣的服 制,具有一定的影响。"五行"是将金、木、水、火、土用来分别代表 一年的时气,而再分别用颜色来表现在服饰上。汉代的深衣服制 规定,春天用青色,从立春之日开始着青色的深衣;至立夏换朱 赤......夏天服用朱赤,季夏服黄色,秋天服白色,而冬天则服皂 包。规定的五种时气颜色,一般是官员在与之颜色相对应的时节 大典祭祀时服用,平日官员处理政事时,则用皂色深衣。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人物吊画上所绘妇女穿饰的深衣 看,这时的深衣确实考究,除袖子宽松肥大外,深衣上所绘图形 也极为复杂工整。另外,在流行程度上也超过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不仅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十几件完整衣服中,有六七成 是深衣可以看出,而且从同墓出土的吊画、木俑有不尹自着深衣 的形象,也可以得到证实。 与深衣同样十分受汉代人青睐的礼服形式,就是袍服。袍服 创制于何时,目前尚无材料证实。据《中华古今注》说: "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国语》曰:"袍以朝见之 也。"① 按此说法,袍的出现,当与深衣相前后。但此后的800年间,深衣 的影响,却远比袍服大得多。这可能与袍服使用的习惯和功能有 关。先秦时期,袍一般不作礼服,故在做工、用料上较其他服饰为 差。《论语》称:"子曰:衣敝?袍。"说明袍是用一种劣质棉絮, 夹杂在里表之间而制成的。因此,袍服在周代时都是官员作衬衣 或燕居时所用服的。《诗经·无衣》篇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①又,《后汉书·舆服志》也说:"袍者,或 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说明袍在当时是不能当作外衣 或礼服使用的。 如前所述,袍是用一种面料(绢)和粗劣棉絮制成的衬衣,或 家居常服,理所当然就不能登大雅之堂。那么,汉代为何突然盛 行袍服,一定会有更深刻的原因。通过有关材料分析,我们认为, 可能与秦代时政及产生的结果大有关系。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 积极推行的一条重要国策治道便是"灭去礼学"。此前,许多服 饰制度均是按周礼制定的,如冕服等即是如此。秦代对礼学、礼 制的废除,必然会给服制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造成大量原有 的礼制、官服制度的废弃,在这种状况下,秦统治者为应急之需, 遂将袍服改进,定为当时的官服,以表明与前代礼制服饰的彻底 决裂。</P><P>  因此,《中华古今注》才说:"秦始皇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 人白袍。"④这表明,袍服是此时被正式确定为官服的。汉朝建立 以后,在儒学的影响下,其服制在恢复古已有之的各种礼服的同 时,秦的许多服饰也自然会被传承下来,袍服便是传承的官服服 饰之一。所以《后汉书·舆服志》记载, 通天冠,......乘舆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 色。 今下至贱更小史,旨通制袍,单衣,缘隶领袖中衣,为朝 服云。</P><P>   另外,袍服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广泛普及,还有一个原 因:即它一旦为多数人服用,人们便会逐步发现,与类似的传统 服装深衣相较,它形制既多(如有棉袍,更有各种质料的单袍), 且制作工艺简便易学,穿服时,又有舒适、实用等优点。所以,这 或许是导致深衣由高潮渐趋衰落,渐被袍服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单衣,也是汉代十分流行,仅次于深衣和袍的一种礼服。它 是用单层丝帛或麻布做成的中长衣。与袍服相较,它稍短,无内 中的衬里(袍服有衬里)。汉代,上自天子、文武百官,下至庶民, 皆可穿服。它的形制,是在深衣形制基础上,予以改进而成的,也 是上下连属,分为"直裾单衣"与"曲裾单衣"两种。天子和大臣的 单衣,多在祭祀时与冕服共同服用,形成套装。一般是在祭祀时, 将单衣穿于冕服之内,为白色,其领子高出冕衣。其他文武百官, 既可为祭服中单,又可作为朝服使用。 ??,据颜师古《汉书·何并传》注解释是曲裾单衣。许慎 在《说文解字·衣部》中却认为,??是直裾。由此可知,第一, ??是单衣的一种。第二,它有曲据与直据两种样式。70年代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文物,也表明檐榆在西汉时确实存 在上述这两种式样。在西汉初期,檐榆是不能作为一种正式礼 服使用的,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云:"元朔三年,武安侯坐 衣??入宫,不敬。"司马贞索隐云:??"谓非正朝衣,若妇 人服也"。而武安侯正是因为穿此衣朝见汉武帝,犯了对天子 不敬之嫌而被治罪免官的。实际主,当时??多为妇女所穿,男 子偶穿此衣,不仅会遭非议,更会受人讥笑,何况朝臣去见天子 呢。但时过境迁,到西汉稍晚时,却是不分男女,均穿??了。 </P><P>  《汉书·隽不疑传》称:汉昭帝"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棋车,建 黄挠,衣黄檐榆,着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①东汉时,风尚 变化更大,《东观汉记》载:"耿纯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皆衣缭 ??、绛巾,奉迎上。"可见,耿纯公然率二千衣着檐榆的宗族 宾客,往迎皇上,表明此举非但不失礼,而且为时人所尚。制作 檐榆的材料,有嫌吊、锦厨、兽皮数种。官员除祭祀外,常朝礼见 时可穿它作为礼服,平日家居时也可穿服它。 ③其他类官服服饰。 楠,是一种比袍服稍单的服装。汉代史游的《急就篇》载称: "袍糯表里曲领?"颜师古注说="长衣曰袍,下至足附z短衣为 襦,自膝以上。"它一般与裤挎配套而服。《礼记·内则》有"衣 不帛襦?"④的记载。汉代,该服饰有为大族子弟所用者,如《汉 书·叙传》有"在于绮襦纨绔之间"的话,颜师古注说:"纨素 也,绮,今细绫也。并贵戚子弟之服。"它也有耕作之人穿服的,但 在质料和颜色上与前者有明显区分,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短糯 多用本色麻布制做,这是由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散民不 敢服杂色"的缘故.农民服用糯服,一般很素朴、简单,没有装 饰,目的是便于生产劳作。四川成都宝成铁路线出土的汉代农民 形象的陶俑衣饰,就是短襦衣饰的艺术再现。 ?,通"绔",是裤子形成过程中的称法。早期的裤子没有膝 以上的部分。《说文解字》称:"绔,胫衣也。"①膝以上部分,是用 裳裙围住的,这种穿戴多为庶民的服法。《中华古今注》记载: ?盖古之裳也,周式王以布帛为之,名曰褶。敬王以缯 为之,名曰?,但不缝口而已,庶人衣服也。 到汉代时,裤子的样式已基本完备,它有前后裆,但不缝合,而是 以带来束合,当时称之为"穷?"。《汉书·外戚传》云: 霍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 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除这种形式的裤外,还有一种叫"?"的短裤,与现在的内衣短 裤颇类似。这就是《急就篇》中所说的:"袷?褶??"。颜师古注 说:"?......合?谓之?,最亲身者也。"④可见这种短裤是合裆 的,它在形式上已经完全接近于后来的裤子了。. </P><P>  佩绶,随着汉代社会的逐渐稳定,生产不断发展,商业随之 活跃起来。于是,一些商贾在经济上,慢慢地从庶民阶层中分离 出来。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还很卑贱,但在家居服饰上,却不断 违反禁令,经常将帝王o(︶︿︶)o 唉才能享用的精美锦绣,别作他用,或 直接用于服饰,使得仅凭服饰很难完全分辨官位的高低。有鉴于 此,汉代服制,又规定了官员的佩饰制度,较为典型的佩饰为"组 缓,,之制。当时,凡有官爵的人,须将一条三米左右长的经编带状 织物折叠起来,挂在腰边,名叫"组绶"。并且以它的不同颜色、长 短和头绪多少来区分等级。《汉书·舆服志》说,"诸侯王赤绶", "长二丈一尺,三百首";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长二丈一尺, 二百四十首";"公、侯、将军紫绶,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 服紫绶"。①九卿以下的小吏,从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起始, 逐次递减,最少到带长一丈二尺,无首。其中,绶与官印一起,统 一由朝廷颁发,又称之为"印绶",贮藏于皮革做成的"绶囊"之 中,佩于腰间,叫做"?囊",因?囊在腰间一侧,故又称之为"旁 囊"。囊上绣以纹样,东汉时期多以虎头纹样为主,故也称之"虎 头绶囊"。 ④鞋履类服饰。 在秦汉时期不断发展、衍化出来的新服饰中,汉代的鞋履样 式和形制,有了空前的发展,颇具特色。这些鞋履,不仅质地不 同,样式各异,加工考究,而且名称也各不相同。</P><P>  《急就篇》载:"旃 袭??蛮夷民。"颜师古注说:"??,胡履之缺前雍者是也。',该 书又云:"履??赢?贫。"颜师古注为:"絮,圆头掩上之履也。" 同书又称:"???角。"颜师古注文称:"絮,为韦履头滚而兑平 底也。"还说:"履舄?衰?缎到?。"颜师古注文释说:"极,生革之 履也。"这些记载,虽不能完全说是汉代人所用的履,但证实汉代 的鞋履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既有简朴一般的青麻素丝之履,也 有装饰华丽、做工精细的绣履。故此,《汉书·食货志》所云的"乘 坚策肥,履丝曳缩"。就是用原色绢制成的,当属简朴一般的用 鞋。而《汉宫春色》一书中所说的"足践远游之绣履,'的鞋远较前 者更为讲究。 汉代鞋履样式虽多,但在穿着上却极为讲究。如革履皮靴多 为文官武将所穿。《汉书·郑崇传》载称: 郑崇为尚书,仆射数谏诤,每闻曳革履,土笑曰z我识郑 尚书履声。 </P><P>  可见,这种革履不仅为朝中显官所穿用,而且上朝时皇帝竟能闻 其履声,而辨其人。另外,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汉墓军俑,脚上 穿的靴,其式样似应为革靴。一般兵士,脚上则以圆头鞋和草鞋 外加行藤〈绑腿〉穿着为多,以利于行军作战。在山东沂南汉墓画 像石上的武士像和甘肃武威出土的文物、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的西汉彩绘武俑中,均有圆头鞋和草鞋出现。而那些加工讲究的 绣鞋小履,多为宫中侍女文武官员及大家女子穿用。据桓宽的 《盐铁论》说:"古者庶人鹿非草芰缩丝......,今富者婢妾韦 沓丝履。"而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基中,便出土了一双较 为精细的镶花边的歧头青丝履鞋,从而使这一记载得到了实物 映证。此外,这种绣鞋小履,少数奴姆也有穿用的,但多在买卖奴 婢的市场上见到,为的是使被卖奴婢妆饰出众,可待大贵富豪之 家以高价买去。 3.魏晋南北朝冠服与文化特色。 公元220--58l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动乱变异著称的魏晋南 北朝时期。在此350余年的时间里,不仅北方与南方战争频繁, 政权屡屡更迭,彼此争夺不断,而且整个社会从政治、经济到各 阶层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均处在动荡之中。 由于战争的多年延续,兵员和劳力的消长、补充,成了北方 各国统治者政权生命长短的重要因素,故对人口的争夺日趋激 烈,使得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广大汉族、匈奴、羯、羌、鲜卑、乌桓等 民族人民,在武力的威逼下,经常不得不背井离乡,,生活流离不 定,经常是刚被驱赶到函谷关东,忽又迁往关西,时而又从关西 被迫迁往关东。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迁食,一方面使各族人民在饱 尝战争惊恐的同时,财产损失也颇为惨重;另一方面,在这种特 定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下,却也加速和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 间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共同的命运、处境和遭遇,大大增强了各 族人民之间对时代、环境的理性共识,彼此之间的民族隔阂、差 活习尚上的差异、民族文化心理上的鸿沟,得以较快消失与填 平,从而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间的联系和往来。北魏统一 黄河流域之后,这里便逐渐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P><P>  这种民族大融合,除了血缘融合(如通婚)外,伴之而来的, 还包含了民族习惯、生产活动、生活习俗等方面。其中,以服饰的 穿戴表现得最为直观,以至对后来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重大而 深刻的影响。在这一历史时期,服饰的主要特征是"上简下丰" 即上身着装较汉代紧身,而下身着的挎和裙则日趋加大。这主 要是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结果。此外,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对汉族服饰的影响,还在多方面、大范围内表现出来,这是因为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胡服),具有简捷、明快、实用、方便等特 点,较之汉族自两汉以来流传下来的深衣、袍服更为实用、更易 于加工制作、更便于日常生活与劳作。所以,胡服的广泛应用,当 是从下层民间开始的。同时,汉族的传统文化和服饰礼仪,对各 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也是明显而巨大的。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对 中原汉族历史文化颇有兴趣,十分崇尚,常与朝中的汉人儒士相 往来会聚,论评礼乐、政治,他客观地看到了北魏拓跋人与中原 汉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毅然决定推行汉化改革。在太和十年(公 元486年)时,帝王开始服用褒冕,并在迁都洛阳以后,进行了大 规模全面的变俗、改官制服的汉化改革,以至于在北方的汉族士 大夫看来,南朝已不是什么正统所在了,而认为只有在北魏统治 下的中原,才是正宗的汉族封建文化中心,z甚至在南方的汉族地 主阶层中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持相同看法。这正如北魏士族杨 元慎所称颂的那样: 移风易俗之典,与五帝而迹;礼乐宪章之盛,凌为王而 独高。① 由此可见孝文帝改革对政治影响之深、波及面之广。 </P><P>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大大加速了服饰文化的发 展,由动乱趋定,由变异趋同,冠服趋一,到袍、饰趋谐的过程。这 种定同一谐,既非全盘"胡化",更非全盘"汉化"。它是各民族在 以汉族服饰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互相融汇,创造的具有新的特 色和时代气息的硕果。 北方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得服饰朝着实用的方 向不断迈进。因此,这种新的服饰很快为人们所接受,不论文武 百<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7.jpg">官还是庶民百姓竞相穿服,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装束,进而为 隋唐时期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 流、民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汇,也大为加强,并向着中国 化、本土化、世俗化的方向趋近。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 中,也得以生动具体的体现。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政治割据黑暗,政权的更迭频仍和纷乱 等原因,较之统一盛世,官民普遍存在政治、文化心理上的失衡 状态和朝不保夕的苟安心情,结果竟使诸多文人、仕者追求奇特 效应、没落颓唐意境,在服饰、衣着习俗上,常视怪诞为雅尚、甚 至将病态当为时髦,出现了许许多多荒唐可笑的装束,可视为逆 向的怪胎。它的出现,则与玄学、神学的泛滥,传统封建伦理的倾 斜,文化心态的变异和异化,有着难解之缘。 (1)魏晋冠服。 </P><P>  自三国至魏晋,上层统治者的冠服依旧承袭汉制,天子在典 礼祭祀时服用冕服,平时上朝或宴居时,则服以通天冠和介帻。 介帻是汉时一度时兴的首服,多为卑贱者所服。据刘?《汉官仪》 说:"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服也。"①只因"汉元帝?有壮 发,始引帻服之"。从此,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庶民百姓,不分贵 贱,皆可服用。规定文吏服介帻,武官服平上帻。《晋书·舆服 志》载: 王莽顶秃,又加其屋也。汉注曰,冠进贤者宜长耳,今介 帻也。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帻也。 介帻服文吏,平上帻服武官也。童子帻无屋者,示未成 人也。 又有赤帻,骑吏、武吏、乘舆鼓吹所服。救日蚀,文武官 皆免冠着帻,对朝服,示武威也。 魏武帝时,规定官员在庆吊时服用。 皇太子、公卿文武百官,除在典礼祭祀时,按官爵职位高低, 论级服冕配章以外,文官服进贤冠,也是按官爵号的不同,在冠 梁上各有差异。《晋书·舆服志》称: 进贤冠,古缁布遗象也,斯盖文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后 高三寸,长八寸,有五汾、三梁、二梁、一梁。 人主元服,始加缁布,则冠五梁进贤。 三公及封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乡亭侯,则冠三梁。 卿、大夫、八座、尚书、关中内侯、二千石及千石以上,则 冠两梁。 </P><P>  中书郎、秘书丞郎、著作郎、尚书丞郎、太子洗马舍人、 六百石以下至于令史、门郎、小史、并冠一梁。① 漆纱笼冠,是晋代承袭汉时的又一典型官员冠式,它别名很 多,一名"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 笼冠,即古之惠文冠"。具体形制是在小冠上加一纱帽罩之。与 之相应的服装是,上身着朱衣,下身着大口裤。梁时?褚元日作 诗说:"帽上著笼冠,裤上著朱衣。"指的就是这种服饰。据《晋书 ·舆服志》记载:笼冠: 为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则加金 ?,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湖南长沙金盆岭西晋墓出土的陶俑中,就有一个头戴笼冠,身着 小袖衣、大口裤的骑俑,它与梁人的诗句,完全相符。 高山冠,是魏晋承汉制而沿用的一种官员冠类。汉代,它有 时为天子所服,形似通天冠和远游冠。到魏明帝时,令改莫形,天 子不再服用,成为一般官员的首服。 此外,《晋书·舆服志》记载的冠类还有:长冠、方山冠、巧士 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氏冠、?冠等。弁冠则有:皮弁、韦 弁、爵弁三种。它们都是承袭前代服制而定的百官冠服制度中, 不同形制的冠弁。 巾,原本是地位低微、无冠的庶民成年后的首服,但自东汉 末年至三国魏晋时期,各类巾子不断出现,并且风靡一时。历史 上有名的"黄巾军",就是因佩戴黄巾著称的。</P><P>  幅巾,是东汉流行的一种以葛布扎头束发的巾子。《后汉书 ·鲍永传》注说: 幅市,谓不著冠,但幅巾束发也。① 汉末多由王公贵族、地位显赫之士服用,以示其有雅士风度。晋 代傅玄著《傅子》一书说:"汉未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魏 晋时期,此巾也多为玉公雅士和失意文人戴用,如《竹林七贤与 荣启期图》的画中,山涛所戴之巾,即为幅巾。 纶巾,是三国时期,较为讲究的一种巾饰,据后世文献资料 记载,蜀国丞相诸葛亮遇有出使、指挥征战等重要场合时经常穿 戴此巾,并且手中常拿一羽扇,于是"羽扇纶巾"成了诸葛亮的代 名词。迄明代干脆称之为"诸葛巾",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巾 的形制,保留着幅巾的基本特征,是用细葛布制成的。《语林》一 书说: 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治军滑滨,克日交战,宣王戎服莅 事,使人视武侯一一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摩三军。② ?,是魏武帝始创的类似皮弁的一种便帽。</P><P>  《晋书·五行志》 载称: 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始拟古皮弁裁兼岛为白 帕,以易旧服。 贵贱皆按不同颜色论等服用,帝王服白?。到晋代时,遂将白? 定为丧礼时的帝王之服。 (2〉南北朝冠服。 南北朝时期,朝用官服基本承前旧制。深衣制在通天冠服系 列的礼服中仍予保留外,在群臣百姓服饰中罕有出现,基本绝 迹。这时官员服饰的特点,是各式帽子的流行,一股帽子热在各 割据王朝中悄然兴起,颇具特色。帽子,据古文献记载,上古衣毛 冒皮则帽之。但那时的"帽子"只是一种简单的头饰。到了汉代, 有了较为讲究的帽子。但在当时,帽子也只不过是一般下人所 戴。据《汉书》记载,邓通初为刺船郎时,便着黄帽。直到魏晋时 期,帽子才渐被上层统治者所接受,并开始讲究起来。《晋书·五 行志》云:"魏明帝著绣帽,披缭纵半袖,以见直臣。"①及至南北 朝时,各式帽子增多,但形制不同。 ①冠类服饰。 白高帽,因其用白纱制成,故又称之为"白纱帽"。南朝时期, 它为天子之帽,在私宴或其他非正式场合时,皇帝戴用它。而皇 太子百管士庶等人,则须戴服乌纱帽。《隋书.礼仪志》说: 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高白帽,士庶以鸟,其制不定。 皇太子在上省时帽以乌纱,但在永福省时例外,服以白纱帽。又 据南朝程大昌著《演繁露》载称: 侯景僭立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宋泰始元年〈公元 465年〉,群臣欲立湘东王,遂引入西堂登御座着白纱帽。按 此即白纱帽乃人主之服,故以此为定。 臼纱帽的形制却讲究甚多。据《南史》记载,齐东昏侯时,百姓皆 著下屋臼纱帽,而将帽裙向上叠折,以便与皇帝的白纱帽相区别 开来。东昏侯又下令左右作"逐鹿帽",帽形甚为窄狭,因舒展两 翅,故又称之为"凤度三桥",此帽皆用金宝亲自著之。此外,还有 "反缚黄鹂"、"兔子度坑"、"山鹊归林"等帽式,都属白纱帽系列。 大帽子,为北魏时期的一种官礼首服。据《中华古今注》说: 大帽子本?叟草野之服也。至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 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① 狐皮帽,系南朝的一种狐皮礼帽。据《宋书》载,官员"庆之患 头风,好著狐皮帽" 除上述帽式外,还有:南齐永明年间,百姓戴的破后帽,</P><P>  《北 史》记叙的司徒公高昂好戴的小帽--"司徒帽",还有梁人为了 遮挡白发,夏天戴的"莲叶帽"等等,不胜枚举。仅用锦绣制成的 帽子,在南齐时就达几十种之多。史载:齐清贵妃乘卧舆,皇帝著 金薄帽从其后,有锦绣诸帽数十种。 ②官服类服饰。 </P><P>  袍服,在南北朝既是官服,又是民服。《中华古今注》云z 北齐天子多著绯袍,贵臣多著黄文绫袍,百宫士庶同服 之。 南朝袍服形制无大差异,多为有缘大袖,袍身长及膝下足上,或 宽松穿服,或腰间束以大带,按五色季节不同,适时穿服更换。北 朝袍服形制较南朝的袍服稍为窄瘦,为夹领小袖,颜色多用红、 紫、绿等色。到北周武帝时,开始在袍下加棚,较有时代特色。 袴槽服,是南北朝时均广为流行的一种独特的衣裤装服 饰,其形制为:上衣短身大袖,称"袴";下着宽大呈喇叭形大裤, 称"褶"。其喇形大裤,有的在膝弯处用带子扎束,故又称之为"缚 裤"。对于"褶",《急就篇》的注释是: 褶谓重衣之最在土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 左衽之袍也。④ 该装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其形大致如同《急就篇》注文所云。 它的特点是便于骑马征战。因此,传入中原以后,这种服装首先 被将士所采用。</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晋义熙起居注》云:"安帝诏曰:'诸侍官戎行之 时,不备朱衣,悉令裤褶从。<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9.jpg">'"①后来,它又传入民间,颇受民人 喜爱,继而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性服饰,不仅男子 可以服用,妇女也广为穿服。因此《邺中记》说:"(石虎)皇后出, 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著紫衣巾,蜀锦裤裙。"可见它既为戎 装,男女皆适,又作官服,遇有典礼祭祀时,还为仪仗之服。在河 北景县的北朝封氏墓出土的武俑、仆从俑,便着此服。《女史箴 图》中,舆伕穿的是该服。 裲裆,是南北朝时又一典型服饰。其形制前面一片裆前胸, 后面一片裆后背。两片织物又在肩部以皮革或较讲究的织物相 连接,类似后来的"背心"和"马甲"之类的服装样式。《释名·释 衣服》条云:"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裲裆服在南北朝时,不分男女,皆可穿用,而且既可穿在 内,也可穿在外。如清陈元龙《格致镜原》一书引《南史》所载说: 薛安都与魏战,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两裆衫。 表明它是穿在铠甲之内的。裲裆一般与裤裙合穿,穿在福之外, 腰间再系一革带。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中出土的陶俑,便多是这 种装束。另外,还可以用皮革或铁叶制成"祸裆甲,'。<P>  如《隋书· 礼仪志》载: 齐文宣受禅之后,警卫多循后魏之仪,......其领军、中 领将军,侍从出入,则著两裆甲,手执柽杖。 便是如此着装。出土的南北朝文物中,也有不少衣着?裆铠甲 的武吏形象,如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出土的陶俑中,就有一头戴 小冠、上着宽袖衫、下着大口袴裙、上衫外罩裲裆铠的官吏。印 证文献记载无误。 ③靴履类服饰。 靴,自战国赵武灵王将靴与胡服一起引入中原以来,历经五 六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南北朝时期,靴子已成为人们的一般鞋式 了。据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记载,北齐穿靴之风尤为盛行,官 民俱可服。南北朝时期的靴,长大多及至膝。《北齐校书图卷》画 所绘众多的穿靴人物中,便有一侧身捧物男子穿的是至膝靴。这 时的毗子多为深色,也有浅色p既有绣靴,也有革靴,梁时还有用 虎皮制成的毗子。据《南史》载:"萧琛年少著虎皮靴,策桃枝直造 王俭坐。"指的即是这种靴子。 木屐,是一种用木质和竹质制成的鞋,南朝时极为盛行。木 履据说源于战国时期,相传是晋文公为怀念介之推,以介之推焚 山死时手抱之树,发明制作了第一双木履。术履是泛名,它还有 许多称法,但多以制履所用质料来定名,如术质的称为木履二竹 质的称为竹履,棕质的称为棕履,腊质的称为腊履等等。《晋书》 记载: 石勒击刘曜,使人著铁屐施钉登城。 此屐,在考古发现中得以证实。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吉 安县发现了一座魏晋南北朝时的墓葬,其中出土了一种木屐,每 只木履上,都有若干个铁钉,与文献相吻合。又据《世说新语》称: "阮遥集好屐,......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①说的就是一种 腊(蜡)屐。在南朝时,广泛流行的是木屐,上自天子,下至官吏, 文人墨客、庶民百姓,皆可穿服。如《宋书·武帝纪》称,宋武帝刘 裕"性尤简易,常著连齿木履,好出神武门"。</P><P>  又《宋书·谢灵 运传》也载,谢灵运"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 齿"。《颜氏家训》也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驾长檐车, 跟高齿履......"的记述。 木屐虽然在南北朝时很盛行,男女皆可穿服,但在形制上却 有区别,尤其是男女之屐,更是大有不同。对此,《晋书·五行 志》载称: 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人方头。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 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 其次,屐只能在大多数非正式场合穿用,凡在重要场合,帝王官 吏,必须衣着官服自不待言,即使平民百姓访友、宴会时,也不能 穿木履,而是用履,否则会被人视为不恭不敬。如北朝的颜之推, 以治家讪子有方而名闻一时。他撰《颜氏家训》一书,引据古典, 并用辩证之法,述立身治家之法。他对当时社会上一些富家子弟 公然"无不驾长檐车,跟高齿屐"①的放浪行径,颇为不满,大加 斥责,告诫家人后代以为训。 </P><P>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式履鞋依然十分流行,种类很多。 据《中华古今注》一书记载: 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捎履、立风履,又有五色云 霞履。 同时流行的,还有伏鸠头履、紫皮履、解脱履等等。再就履的质料 而论,不仅有丝履、绣履和革履,还有价值连城的宝履。《南史》记 载东昏侯的潘妃有一双价值千万钱的宝履。当时,也有一些人故 意别出心裁,将新履特意弄成破旧之样,谓之为"穿角履"。竟有 好事者争相仿效,遂为时尚。如《魏书·王慧龙传》就说: 遵业从客恬素,若处丘圆,尝著穿角履,好事者多毁新 履学之。 文献记载,履不仅在一般场合人们随意穿用,即使是在皇家婚事 时,如纳妃等重要的场合,新妃也须定着新履,以示庄重喜庆。所 以晋代《东宫旧事》说,"太子纳妃,有绛也文履一量(即一双)"的 习尚。 4.隋唐五代冠服与文化特色。 公元581年,北周贵戚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新的封 建王朝--隋。 </P><P>  公元589年,隋军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封建割据政权 --陈,统一全国,结束了300余年的长期分裂局面L虽然隋王 朝在历史上存留的时间不长,只有30余年,但它却有重大而深 刻的影响,特别是为唐代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初,由于长期的割据和连年的征战,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 破坏,人民生活贫困交加,民间财物双竭。公元650年,隋炀帝即 位,开凿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这 对沟通促进当时南北物资、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在政治上, 重新颁布了法规,下令人们依照典章古制行事。创制衣冠,令官 民人等按序衣服,从而使繁乱的社会局面,变为有序,逐步趋向 正轨。后因隋炀帝生性残暴,大兴徭役,内征外伐,滥用民力,生 活奢侈,不知节俭,激起民怨,终于导致政权的倾覆。 唐是隋的继续和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 面,较之前代更展现出新的局面。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 世",既是唐代封建政治发展的一个顶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史上,一个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中外文化互相交汇融合的重 要时期。作为物质与思想文化特质、品格兼具的服饰文化,理所 当然要展示自身的新特色、新光彩。 </P><P>  唐高祖李渊夺取政权以后,在政治、经济上广泛采取安抚的 政策,使得国力、政局得以较快恢复稳定。与此同时,唐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高祖为突出皇权、各种等级制度,在隋制的基础 上,颁令"始著车舆、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④此后, 唐代的服饰制度得以正式确立,获得遵行。通过"上得兼下"的特 殊文化交汇渠道,使民间、贵族、士人服饰文化中的精华,得以高 层次升华、再现。 继唐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从时间上说,虽只有半个世纪, 但封建割据政权林立,政治极其o(︶︿︶)o 唉。各割据政权之间,不断进 行徒战,实际上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而这时期,北方少 数民族服饰,从制度到文化方面,因政治上的更迭交错,而引发 出来的则是渐成自身新特色。中原、南方地区服饰,仍大致沿依 唐制,元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后服饰文化出现病态发 展趋向。 除等级性、多元性特点外,隋唐时期官员冠服还具诸多新特 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隋统一全国后,遂将南北朝的纷乱服制归于一统。并 在恢复古制、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色的同时,制定新的服 制。宋代大儒朱蕉说道: 古今之制,祭祀用冕服,朝会用朝服,皆直领垂之。</P><P>  今 〈宋)之公服,乃夷狄之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至隋炀 帝巡游元度,乃命百官戎服从驾,而以紫、绯、绿二色为九 品之别。本非先王之法服。 唐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唐都长安成 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大量国外服饰涌入妖安,恰 似服饰展示的万国博物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唐代服饰文化的 内涵,使服饰苑地呈现出百花竞放的盛况。 其次,隋唐时期,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汇,较之前代, 运用得更为具体、贴切,充分显示了服饰作为界定礼仪高下、品 级尊卑、人伦世俗、文野之别的标识的重要功能。隋唐统治者仅 以服饰颜色来定官员品位、官职高低的定制之令,便颁布过多 次。</P><P>  《旧唐书·舆服志》载,燕服,"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 袍";"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①又载:"及大 业元年,......自天子逮于青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上,通 服朱紫。"六年,"夏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异等, 杂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缚绿。霄吏以青, 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② 唐武德初期,又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 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四年八月赖: 三品已上,大科绸绫及罗,其色紫"。"五品已上,小科绸缓及罗, 其色朱"。六品"其色黄"。@贞观四年,又重新定制:"三品已上服 紫,五品已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④之后, 还有多次更定。 再次,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社会财富的增加,使统治 者、官员、富豪之家的服饰,较之前代更为讲究,朝着贵、雅的方 向发展,乃至到了奢华的程度。这时的服饰质料也颇为讲究,仅 以绫、锦两类而言,现代考古发现的实物即有软瑞锦、大张锦、长 行高丽白锦、独窠吴绫、两窠细绫、瑞绫等20余种之多。此外,还 有针法独到、图案新奇的各种刺绣和其他丝绸制品。《新唐书· 后妃传》也记载,玄宗宠妃杨王环有"充锦绣官及冶琢金五者,大 抵千人"。这虽反映出帝王生活的奢侈,但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 使得唐代帝王后妃服饰有如此精美的工艺、绚丽的图案、华贵考 究的设计的原因。 由于唐代社会较为开放,使得周边各族的思想、文化、艺术, 对唐代影响很深,服饰方面更是式样繁多,色彩纷呈。但自隋以 来,经唐而至五代十国时期,具服饰和服饰文化的发展,即呈现 出阶段性的显著特色:一是隋代和初自时期。服饰制度尚未完 备,目官服饰改定颇多。同时,义国战争刚刚结束,国力不足,民 间不富,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较为简朴、实用。</P><P>  二是盛唐时期。由 于国富民安,社会稳定,人们在衣饰上逐渐追求华贵。这时的服 饰,基本上代表了唐代社会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也是唐代服饰发 展的鼎盛时期。三是中、晚唐和五代时期。由于生活的富足,→ 些贵族大户、巨商富贾,为填补生活的空虚,穷奢极侈,穿着上更 是日趋怪异,以寻求病态刺激。它也是服饰文化走向没落的表 现。 在服制方面,这一历史时期的具体特点主要是z上层贵族和 官员,在朝典时,以服传统的冠帻、单衣(袍)为主。上朝、见官、议 事时,多以幞头和困领袍为主要服饰,这也是唐代男f官服的主 要形式。庶民百姓也多以恢头、困令员袍服为时尚。这一基本服饰 形制,从隋唐至五代,变化甚微。 (l)冠类服饰。 冕服,隋唐冕服大体困循古制,天子以为展,垂二十四旒、衣 十二章,百官,按品定章戴旒。从一品着衮冕、戴儿旒、服九章开 始,按二品鷩冕、七旒、七章顺次递减,直至五品玄冕、元章。 黑介帻,隋唐时期,天子、百官均戴服它。其形制承袭南北朝 之制。隋代,天子在打猎时服用黑介帻。百官则"国官视品、府佐 谒府、国子大学四门生俊士参见"时戴服它。 </P><P>  进德冠,本是帝王之冠,但在《唐书·车服志》中,有"大宗 ...又制进德冠以赐贵臣。王?制如弁服,以金饰梁、花趺、三品 以上加金络,五品以上附山云"的记载,可见它是官员的冠饰。陕 西西安唐代石刻的《凌烟阁功臣图》中,秦叔宝头上戴的冠,便是 进德冠。 进贤冠,为文吏之冠。《新唐书·车服志》载:"进贤冠者,文 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其冠制式为:黑介帻,青绥,纷长六 尺四寸,广四寸,色如其绞。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九品 以上一梁。六品以下私祭,服用此冠。此外,诸州大中正一梁。绛 纱公服。殿庭文舞郎,黄纱袍,黑领、?,白练?裆,白布大口 绔,革带,乌皮履。 弁服,唐代用它为文官九品的公事之服。鹿皮制成,通用乌 纱,用牙簪固定。其规定制为: 缨,一品九?,二品八?,三品七五?,四品六?,五品五 ?,......碟皆朱衣素裳,革带,?囊,小缓,双佩,白袜,鸟皮 履。六品以下玄?及?囊、缓、佩。六品、七品绿衣,八品、九 品青衣。① 幞头,原名"折上巾",是由汉末、魏晋时期的幅巾演变而成 的,至北朝周武帝时裁出脚,称为"幞头"。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 见记》记载: 近古用幅巾,周(北周〉武帝裁出脚,后幞发,故俗谓之 幞头。 其制,按宋赵彦卫的《云麓漫钞》所载: 幞头之制,本曰巾,古亦曰祈,以尺皂绢向后裹发,晋宋 曰幕后。周武帝遂裁四脚,名日幞头,逐日就头裹之。 </P><P>  它"二脚系于上前","二脚垂于后,两边各为三褶""又加巾子"。 隋唐五代时,幞头十分盛行,但形制不一,称法各异。如果按时期 的发展划分,可分为五式: ①隋、初唐时期的"平头小样"式。《旧唐书,舆服志》云:"武 往以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上平头小样者。"可知这种巾子是 在唐初武德至贞观年间流行的,它的形制较为简单。陕西唐代李 寿墓出土的壁画中,一男子头上戴的就是这种幞头。 ②武则天时期流行的"武家诸王样"。这种巾子由武则天时 期起,开始流行。它的形状,较"平头小样"式明显加高,稍稍前 倾,并在巾子上方中央有明显分瓣。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壁 画人物,基本上戴的也是这种幞头。 ③景龙四年至玄宗开元初年间的"内样"式,又称"英王赔 样"式。据《通典》记载:"内样"幞头是皇帝未承帝业之前,在封地 所戴之冠。所以时人又称它为英王暗祥。暗,字意为前倾,故知 这种巾子的特点是高而前倾。此外,它的冠顶分瓣较"武家诸王 样"更为明显。陕西长安唐鲜于庭海墓和陕西咸阳底张湾唐墓出 土陶俑著的巾子即为此样式。 ④始于唐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的"官样"式。它是唐 玄宗赐给供奉官及诸司长官的一种巾子,因此得名。其特点是冠 顶再次长高,但前倾之势较"英王踣样"稍减。它上方略尖,整个 巾子呈塔状。陕西唐曹景林墓出土的陶俑中,即有这种样式的幞 头出现。 ⑤中晚唐至五代时期流行的"朝天"式巾子。这一时期,特别 是晚唐以后,幞头的形制变化较大。巾子己由前四种式样的前 倾,变为直立,冠顶的分瓣十分细微。明显的变化是,幞头的两脚 由原来的下垂(软脚幞头),改为平伸,至五代后期,又呈上翘状 (硬脚幞头)。由于巾脚由下垂改为上翘,所以其中楼头质料,也 由原来的纱、罗,增加了铜、铁丝等质料。据《云麓漫钞》记载: 自唐中叶以后,诸帝改制,其垂二脚圆或阔,用丝弦为 骨,稍翘之矣。臣庶多效之。① 这种式样的幞头在唐代敦煌壁画和敦煌绢画的人物头上,均有 出现。 </P><P>  幞头在隋唐五代时期,穿戴范围很广。无论天子百官,还是 庶民百姓,均可戴服。如此普及的冠饰为前代所仅见,其主因一 是唐代社会较为殷富,人们的穿戴可以讲究些。二是因其制作简 便,只须一块丝巾即可裁制,而且人们戴起来朴素大方,式样不 落前代之俗套,因而很快成了一种时冠。到了盛唐时期,这种巾 饰不仅为男士喜戴,渐渐也为妇女喜欢。不但民间妇女有穿戴 的,宫廷内侍的它使宫,甚至皇家公主也不例外。所以《新唐书· 五行志》记载: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 七事,歌舞于帝前。 考古发掘的出土材料,也有妇女着幞头的形象出现。如陕西乾县 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壁画上,就绘有女宫着幞头者。说明幞头在 唐代社会中,不论尊卑贵贱,也不分男女,均以戴它为时尚。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从皇帝到末等小吏,凡戴幞头,大多按 等级、品位、身着各色、各质的圆领袍服,脚着乌皮靴。这是袭隋 制而来,此为隋唐官服的典型特色。至于一般平民,如猎户人等, 头戴幞头时,虽也身着圆领袍衫,但袍衫却须开高衩,故又名"缺 脖衫子",脚下只能登麻练鞋,以示官民有别。 纱帽,也是隋唐时期流行一时的官员首服,它又分为乌纱帽 和白纱帽两种。乌纱帽在隋代时,被当作是官服的一种。《通 典》记载说: 隋文帝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 著入朝。① 到了唐代,不论贵贱,天子百官、庶民百姓均可以戴服它。《中华, 古今注》描述当时情景说:"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以 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而白纱帽,在唐代则为 帝王服饰,《新唐书·车服志》云:天子的"白纱帽者,视朝、听讼、 宴见宾客之也。" 浑脱帽,唐代的一种帽式,它用羊皮制成。"浑脱"是一种胡 舞,它原是舞浑脱者著的一种帽子,因此得名。唐赵公长孙无忌, 首先开始戴这种帽子,后来传入民间,时人争相仿效,渐渐在社 会上流行开来。所以又称之为"赵公浑脱帽"。据张鷟著《朝野合 载》一书称:"赵公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天下慕之,其 帽为赵公浑脱。"这种帽式在唐代武则天时代、唐中宗时期曾盛 行一时。 (2〉官服类服饰。 圆领袍衫 圆领袍衫是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的典型服饰,其形制为:圆 领窄袖,领、袖及襟等处不施加任何缘饰,身长及膝下。 这种简单大方的服饰,在隋至盛唐时期逐渐盛行,且对后世 服饰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有承袭服饰文化传统的 一面,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服饰本身是中华民族多元服 饰文化发展的结晶。它巧妙地将当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 风俗、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的传统文化 因素,集于圆领袍衫而为一体,进而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 华服饰文化的基本框架。 </P><P>  自秦汉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传统深衣形 制,不断受到西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几次改制。到隋唐时期, 在深衣的基础上,吸取西北少数民族服饰紧身、简便、实用的优 点,彻底改变了宽衣广袖、衣衫曳地的传统衣式,在平时,全部改 穿圆领袍,显示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由多元、广泛而最后趋于? 统的特质。 隋唐时期的圆领袍衫,在穿着上有一定的规定,即从皇帝百 官到庶民百姓一律通服。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大 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 </P><P>  又据《新唐书·车服志》说:"太宗时.....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 服衫之文,......。开?者名曰缺?衫,庶人服之。'"但在实际应用 上,却不尽相同,主要分为:?袍衫和缺?袍。 ?袍衫按《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始于北周"晋公宇文护 始命袍加下"。隋唐承袭旧制,但在使用上明确规定为士人上 服,中晚唐以后成为用于"臧获贱伍者"的服装。其具体形制是按 古代深衣上衣下裳相连属的式样改制而成的。据《新唐书·车服 志》记载:太宗时"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 深衣。请加?、袖、?、?,为士人上服。'"不过,这种经过改造 了的"深衣"与古代深衣相比较,除上下连属相似之外,基本上已 无相同之处了。首先,领、袖、襟等处不加任何缘饰和窄衣小袖 外,古者深衣的领子多为对合斜领,而?袍衫则是圆领。其次, 深衣上衣下裳两部分在腰间连接,十分明显自然;而?袍衫的相 接之处则在下部膝盖上下,不十分明显讲究。著名服饰专家沈从 文先生认为:"所谓?袍,只不过是在膝部加一界线略具形式而 已。"①这是很有见解的话。由此可知,它与古者深衣是根本不同 的。 </P><P>  透过?袍的形制,清楚地反映出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人们 的思想意识的开放程度以及在衣着服饰、服饰文化、审美意识、 生活情趣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广采博收"思想与"兼存并蓄"意 识。即在服饰的形制和设计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 广泛吸收西北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营养,另一方面又注意与 当时的社会时尚相联系,求新、求实、求用,融汇创新,从而用服 饰艺术的特殊文化语言,向后世人们展现表露了具有独特风格 的一代唐风。 缺胯袍衫 这种袍服也始于北周。所谓"缺胯",是指在袍衫旁的两下角 处开衩至?骨处,穿用时,人们经常将袍衫的下摆一角提起,扎 在腰间的带内,目的是便于行动。因此,这种袍衫多作为下等差 吏和一般劳作者的服饰之一。所以《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说: "开?者名缺?衫。庶人服之。即今天揆衫也,盖自(北)周。</P><P>  " 隋唐时期的圆领袍衫,除在基本形制上分为上层士宫的? 袍衫与下层差吏、一般平民的缺胯袍衫之外,在袍衫使用的颜色 上,更有严格的规定,按文献记载统计,这一时期经常使用的袍 衫颜色有黄、黑、绛、绯、紫、绿、青、自等八种颜色。每一种不同的 袍衫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文化群体,从而也自然形成 了不同的服饰文化氛围和时代特征。据有关文献载称,"隋代帝 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五品己上,通服紫袍,六品以下,兼用 绯绿"。①到了唐代,对袍服颜色,更有明确规制:"太宗时,又命 七品服龟甲双巨十花绫,色用绿。九品服丝布杂绫,色用青。是 时士人以棠??衫为上服,贵女功之始也。一命以黄,再命以 黑,三命以?,四命以绿,五命以紫。庶人以白。"至高宗龙 朔二年(公元662年〉,司礼少常伯孙茂道上奏说:"旧令六品、七 品(指官员)着绿,八品、九品着青,深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请 改八品、九品着碧朝参之处,听兼服黄。"后送奏执行。不久,到高 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时,始初一切不许着黄。</P><P>  而到高宗上元 元年(公元674年〉八月时,唐政府又规定,品官官服的服制颜色 为:文武三晶官以上服紫,用金玉带。四品官服深缚,五品官服浅 绯,用金带。六品官服深绿,七品官服浅绿,用银带。八品官服深 青,九品官服浅青色。不准违制而服。 值得指出的是,隋唐时期除对袍式、颜色有详细规定之外, 在袍衫的选用制料上,也有严格规定:帝王和品位较高的官员, 多服用绫罗。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及平民、奴婢等人,则多服用绢 施或布。《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初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纹 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辙,与贵臣通服。"但是,至高祖时,却 规定"亲王及三品、二王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 上服小科绫罗,色用朱,饰以金。六品以上服丝布交梭双?绫 色用黄。六品、七品服用绿,饰以银。八品、九品服用青,饰以? 石";"勋宫之服,随其品而加佩刀、砺、纷、?";"流外宫,庶人、部 曲、奴婢,则服绸绢?布,色用黄白,饰以铁、铜"。①这充分表明 在服制、佩饰上鲜明的等级性与不可逾越性。 隋唐时期,还流行一种袍服--铭袍。它是一种印有铭文图 案的服装,据传是东晋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氏,亲手纺 织彩锦制袍,赠予窦滔,以示夫妻恩爱、夫荣妻贵之厚意,上绣七 士回纹诗而得名。时人觉得新奇,争相仿效,成为六朝、隋、唐袍 二相结流行的统样。后代流行的脯,多以金钱或保钱,统成各 种不同的铭文图案。据宋人王子韶编撰的《鸡跖集》一书记载: "唐永(长)寿中,赖赐岳牧金银字铭袍。</P><P>  "另据《唐会要》记载:武 周时代,曾一度废止李唐官服形制,改用铭袍、铭衫为官服,每有 都督、刺使等文武官员上任,都赐以铭袍。以主后人编的《新唐书 车服志》对武则天"擅政,多赐君臣......绣袍,勒以回文之铭" 之举,认为是败坏祖规、法度,更是"皆无法度、不足纪"之事。历 史上虽对武则天的评价,一直是贬大于褒,但她在当政时采取的 一些服饰制度措施,却是有意义的。在官服制度上的改革,虽不 符合祖规、法度,但作为一种新的服饰文化现象的诞生,并以官 服规制、形式予以肯定和保留,这对唐以后袍服纹饰的发展变化 不无影响,当是值得称道的。 胡服 胡服传入中国以来,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特别 是初、盛唐时代,胡服盛行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据《新 唐书·五行志》记载z 天宝时,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宋人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卷一中,对此叙述得更为具体, 说道: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 长?靴,有蹀?带,皆胡服也。......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 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 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了当时胡服的盛行程度,如 陕西的唐郑仁泰墓出土的骑俑、章怀太子墓壁画的人物形象、懿 德太子墓壁画人物形象,都可以印证这一点。从这些文献和考古 发现的材料可以看出,唐代胡服的特点是:头戴浑脱等各式胡帽 或唐代软巾幞头,着折领、窄袖袍(衫〉内衬小口裤、腰系蹀? 带、足登各式?靴。</P><P>  而在初、盛唐时,胡服衣着服饰之所以风行一 时,是由多种历史原因、区域地理文化因素和当时朝廷所奉行的 开放政策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 首先,是历史原因。自汉末以来,各种社会阶级、民族矛盾日 趋激化,统治者为争权夺利,明争暗斗,最终导致了长达几百年 的战争。这期间,南起中原北至胡地,战火横烧,连年不断,使得 这些地区的广大人民,南迁北走,背井离乡,因而形成了以塞内 的关中和洛阳为主的有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长 期以来,他们与当地的汉人共同相处,相互交流融合。而匈奴等 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耕种等风俗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 各种传统文化,如音乐、舞蹈、服饰等。由于少数民族服饰(胡 服),较汉族的传统服饰简便、实用,特别适用于骑射、舞乐,因此 逐渐为汉人所接受,且开始在社会上流行。经南北朝至隋唐,确 切地说是初、盛唐时期,各种胡服、胡饰的流行达到了鼎盛。 其次,是区域地理和朝政的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唐 王朝实行的开放政策是胡服兴盛的又一直接原因。唐王朝国都 长安位于陕西,在当时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南来北往的使 者客商均由此经过。这也是东、西、南、北不同文化风俗的汇集 点。</P><P>  据史籍记载:唐朝曾与世界上300多个国家有往来,当然各 种文化影响,包括服饰文化的影响在内,也随之而来。这种交流 内容,在唐代敦煌的壁画人物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总之,胡服在唐代前期的盛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沈从文 先生认为胡服的兴盛与唐人喜舞"柘枝舞"不无关系,从唐人留 下的诗句中,得到了验证,说明此一推断是科学的。 半臂 半臂,即一种半袖衫。它兴于隋代大业年间,唐、宋亦有沿 用,只是宋时异名为"背子"。据宋人高承撰《事物原记》一书记 载:"实录"又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除却长袖也。唐高祖 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这种半臂衫的服饰形制为合领、 对襟、短袖或无袖,胸前用带结对的衫子。它是春、秋二季的服 式,多罩在长衫之外服用,为内官之服。至唐代不仅男女可通服, 而且根据唐尚书仆射马周的建议,文武大臣也可服用,只是为区 别文武官员,而要求文官在中单上罩半臂。《中华古今注》记载 说: 尚书上仆射马周上疏云:士庶服章有所未通者,在请中 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其武官等诸服长衫,亦谓之判馀,以 别文武,诏从之。 </P><P>  可见半臂衫在唐代使用的广泛。 袴裙 隋唐五代时期,袴褶承袭魏晋旧制,形制与前代基本相似, 只是将褶的桂由先前的左桂改为右枉。这是由于汉族的传统服 饰一般都为右桂式,而挎榴源于西北的少数民族服饰,后传入 内地,隋唐以前穿用此服,基本因循原式,隋唐时期袴裙的左衽 式改为右衽式的缘故,也标志着这种胡服已正式融入了汉民族 的服饰文化体系之中,并为上层统治者所利用。之后,这种服式 逐渐罢去民用,一跃而成为统治者的一种专用官服服饰了。 这种特定的官服,款式上虽不分职位高下,完全一致,但却 采用别的服饰手段来加以区分。从隋代开始以颜色作为标志区 分尊卑。根据文献记载:隋炀帝时,曾令百官穿袴褶服,同时规 定,武官穿红裙挎,文官则依品级的高低,依次有紫、绯、绿等各 种颜色的袴褶官服。到了唐代,穿袴褶之风尤盛。不仅皇上、太 子常常服用,而且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时,又根据御史中塞吉温的 建议,将它作为百宫的朝见之服。所以《新唐书·车服志》记载 说,"太宗常服则有挎槽与平巾帻","皇太子乘马则服进德冠, ......亦有袴褶"。又载:"天宝中,御史中丞吉温建议:'o(︶︿︶)o 唉朔、 望朝参,衣朱袴褶。'" 唐代官员穿服袴褶时,与其他服饰的匹配上也有严格规 定。</P><P>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平巾债,排槽,大口挎,紫附褥" 的服式,为"尚食局主食、典膳局主食、太官署食官署掌膳服之"。 "平巾绿帻,青布袴褶"的服式,为"尚食局主膳、典膳局典食、太 官署食官署供膳服之"。"平巾五辫害,青梅槽,青耳解"的服式, 为"羊车小史服之"。而"总角髻,青袴褶"的服式,则为"漏刻生、 漏童服之"。 唐代的官服袴褶之制,还具体规定:官员所穿袴官服的制 作质料,"五品以上细绫及罗为之,六品以下,小绫为之,三品以 上紫,五品以上缚,七品以上绿,九品以上碧"。①甚至唐玄宗时, 还规定,文武百官在上朝时,如不穿袴褶服,还要以罪论处。由 此可见,袴褶服饰在唐代的盛行程度,非同一般。 隋唐时期,在官修的《舆服志》中,按礼仪规制的不同,将百 官所着官服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平日的常服等门类。 ①祭服。 祭服即冕服,前面已经述及,它是在国家举行最隆重的典礼 时,百官才可服用的。 ②朝服。 朝服又称为具服,是仅次于祭服的官礼服。具体服饰形制, 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 具服者,...冠帻,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黑领、袖舄 ??、裾、白裙、襦,革带金钩?,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 膝,白袜,乌皮局、剑,纷,?囊,双佩,双缓。六品以下去剑、 佩、绶,七品以土以白笔代替,八品、九品去白笔,白纱中单, 以履代舄。 这种礼服是五品以上官员上陪祭、朝飨、拜表、大事时服用的服 饰。余为六品以下官员朝服。 ③公服。 公服又称从省服,是仅次于朝服之后的轻礼节时,官员穿戴 的服饰。具体的服饰形制为: 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钩?,假带,方 心,袜、履、纷、?囊、双佩,乌皮履。 以上为五品以上官员在"公事、朔望、朝谒、见东宫"时所穿用的 公服服饰。而六品以下官员的从省服为"去纷、?囊、双佩"。① ④常服。 常服亦称宴服,隋唐时期,上自天子,下至九品小宫,在平日 大多数情况下,都穿这种服饰,原因是较祭服、朝服、公服而言, 常服更为方便自如。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宴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隋代帝王贵 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 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锥带加十 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 其中所说的"黄文缓袍"<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0.jpg">和"黄袍",即是前面介绍的圆领袍。到唐 代中期,常服形式强多次诏布,时奋更改,但只是多以颜色和} 施纹饰的变化而已,其他并无太大变化。听 (2〉鞋履类服饰。 隋唐时代的足衣鞋履,据官修《舆服志》的记载和出土实物 的印证,主要有:舄、乌皮履、六合靴、软靴等。 舄 在服用上,局多与各类冕服相配。隋唐时期,以赤舄为主,一 般是官员祭祀和大典时服用它。 乌皮履 乌履皮用黑皮制成(但也有赤履),故名之为"乌皮履"。</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 时多为文舞或武舞者所穿服。据《新唐书·车跟志》记载z在殿庭 文舞郎多服用:"黄纱袍,黑领、?、白练?裆,白布大口悔,革 带,乌皮履。"而郊庙武舞郎多服用:"黑衣绛裳。革带,乌皮履。" 八日口以下、九品以上的下等官吏,在穿用爵弁之服"从祀"时也配 穿赤履。《新唐书·车服志》记载说: 爵弁者,不品以下九品以土从祀之服也。以编为之,元· 旒,黑缨,角簪导,青衣?裳,白纱中单,青领、?、?、裾, 革带钩?,大带及裨内外皆缁,爵?,白袜,赤履。 六合靴与"戎靴" 六合靴在隋朝时开始使用,至五代时为朝官所服用,形制元 多变化。 "戎靴"即战靴。由于它结构简单、合理,服用者活动随意,所 以广泛用于军服之中。据《隋书·礼仪志》记载:"靴,胡履也,取 便于事,施于戎服。"近年出土的考古文物,亦有实物映证。如隋 代张盛墓出士的武士陶俑、大口裤褶下的靴和隋李寿石棺武士 刻像所著的靴子即为形象佐证。 唐代戎靴的具体形制和样式,在丰富的出士文物中也有所 反映,且可窥知其形。如山西太原南郊金胜村三号唐墓陶武俑所 着的靴;陕西礼泉的唐郑仁泰墓出土的武士俑和唐李贤墓壁画 中的武士所著的靴,便是其风貌之再现。 5.宋代冠服与文化特色。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今河南开封东北)发 动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 封)历史上称之为北宋。宋王朝建立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先 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 混乱局面。 北宋初期,社会比较稳定,因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 一时期的农业、商业、子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为宋代包括 服饰文化在内的物质文化繁荣,提供了保障和基础。当时的画家 张择端以一幅《清明上河图》,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东京城内的 兴盛、安乐的景象。 <P>  此后,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逐步激化,北宋政权岌岌可危。 而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出现,使早就欲图中原的北方女真族统治 者得以乘虚而入,金兵于公元1127年灭掉了北宋。在金兵的大 举追击下,康王赵构在逃亡之中,于南京府(今河南商丘〉登帝 位,建立南宋政权,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直至公元1279年被 元军所灭。 自宋太祖赵匡脱建立北宋王朝开始,经太宗、真宗时代和以 后相当长的时间,始终一贯奉行了一条"尊重儒术,礼敬孔子"的 治国方针,所以宋代儒道、理学盛行,出现了继汉之后又一尊儒 复礼的时代。服饰,特别是职官的员服,作为重要的典章制之一, 受其影响颇大。 宋代包括官服在内的服饰制度,大体因袭唐制。由于理学思 想的影响和渗透,服饰制度趋于保守,倾向于复古。宋太祖建隆 二年(公元961年),博士聂崇义上4三礼图》奏请圣上,服饰制度 要仿效先祖汉唐之制,重新制定、修订服志,获得恩准。于是,这 便成为左右宋代官定服饰规制发展的纲领(主要是官服)。</P><P>  白此, 宋代服饰在理学思想的影响和礼规制度的限制下,一改唐代服 饰z兼容百路、自由奔放、多姿多彩的开放风格;朝着复古、规范, 但却典雅、质朴,即复中有变,俗中有典、化中有复、简中有质、繁 中有约、朴中有雅的服饰文化新格局发展。这一特点,在官服和 男子服饰上表现得非常典型。这在妇女服饰上,虽然也有强烈的 体现,可远不如男子服饰"复"的完全,甚至有向相反方向发展的 迹象。这是隋唐时期各民族、中外服饰文化大融汇后的积淀、稳 定、新的升华时期,也是服饰文化与法制文化多层面结合,产生 复合效应的时期,更是理学思想、观念对服饰文化,全面渗透、制 约、辐射的重要时期。 宋代,大的服饰制度(主要是官服)改制,主要有以下几次= 第一次改制,是在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太常礼院 上疏皇帝,奏请祭服应为"'请具褒龙衣,络纱袍、通天冠制度令 式。,......诏可"。① 第二次改制是建隆二年,宋博士聂崇义上《三礼图》,奏请圣 .上仿效周、汉、唐之古制,重修服志,获得恩准。 第三次改制是仁宗景格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对服制又 进行了改制。据《宋史·舆服志》记载:"仁宗景?二年,又以帝后 及群臣冠服,多沿唐旧制而循用之,久则有司寝为繁文,以失法 度。诏入内内侍省、御药院与太常礼院详典故,造冠冕,揭减珍 华,务从简约,傅图以进。 之后,在宋仁宗庆历、神宗元丰、徽宗大观等年间,都对服饰 制度,作过修改、补充。 经过数次更制,基本固定的宋代服饰(官服与民服)制式,大 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是官服,其构成有两部分:其一是沿用了汉、唐已经基本 确立的传统官服形式,如进贤冠、獬?冠及相关的服饰。其二是 表现有宋代特色的官服。它们的特征是官员头戴平脚楼头、房穿 窄袖圆领袍,脚登丝鞋。 二是便服,它具体承袭五代传统服饰中的软脚幞头和窄袖 圆领袍衫,仍予使用。 三是乡绅遗老之服,多戴商筒方巾,身穿右衽宽袖长袍的服 饰制式是其典型特征。 四是劳动者服饰,具体服式是布巾笠帽.,身着短衣短裤。除 以上四种男子基本服饰形式之外,其他服饰虽也有些变化,但影 响不大,无关主流。 (1)冠类服饰。 宋代官服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各种制式的"幞头"上。它不仅 品类繁多,而且装饰和形制,亦因官阶、品位而异。 ①进贤冠 宋代进贤冠是群臣上朝时所戴之冠。整个冠在装璜上较前 代古朴,但在形制上渐趋复杂。冠一般用漆布做成,冠额上饰有 一镂金涂银额死,冠上有银地涂金的冠梁。宋初分为五梁、三梁、 二梁,至宋徽宗政和后改为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 其中,七梁冠又分为两种:一是一般的七梁冠,二是在七梁冠上 加貂蝉笼巾,因此又称作"貂蝉冠"。整个冠除用罗纱带结于领下 固定外,还用犀角或玳?制成的簪导横贯于冠中,从另一端孔中 穿出,使之更为牢固。 进贤冠在使用上?按品位官职的高低,配以相应的服饰,都 有着严格的规定。据《宋史·舆服志》记载,"政和仪礼局更上君 臣朝服之制" 七梁冠, 金涂银?,貂蝉笼巾,犀簪导,银立笔,朱衣裳,白纱中 单,并皂?、?、蔽膝随裳色,方心曲领,绯白罗大带,金涂 银革带,金涂银装玉佩,天下乐晕锦绶,青丝网间施三玉 环,白袜,黑履;三公,左辅,右弼,三少,太宰,少宰,亲玉, 开府仪同三司服之。 </P><P>  七梁冠,无貂蝉笼巾,银装玉佩,杂花晕锦绶,余同三 公以下服;执政官,东宫三师服之。 六梁冠, 白纱中单,银革带,佩,方胜宜男锦绶,银环,余同七梁 冠服;大学士,学士,直学士,东官三少,御史大夫、中丞,六 曹尚书、侍郎,殿中监,大司成,散骑常侍,特进,金紫、银青 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太尉,节度使,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 将军服之。 五梁冠, 翠毛锦绶,余同六梁冠服;太子宾客、詹事,给事中,中 书舍人,谏议大夫,待制,九寺卿,大司乐,秘书监,殿中少 监,国子祭酒,宣奉、正奉、通奉、通议、太中、中大夫,中奉、 中散大夫,上将军,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通侍大夫,枢密 都承旨服之。 四梁冠, 簇四盘?锦绶,余同五梁冠服;九寺少卿,大?典乐,秘 书少监,国子、辟雍司业,少府、将作、军器监,都水使者,起 居舍人,侍御史,太子左右庶子、少詹事、谕德,尚书左右司 郎中:员外,六曹诸司郎中,朝议、奉直、朝清、朝散、朝奉大 夫,防御、团练使,刺史,大将军,正侍、中侍、中亮、中卫、拱 卫、左武、右武大夫,驸马都尉,带遥郡武功大夫以下,枢密 副都承旨服之。 </P><P>  三梁冠, 金涂铜革带,佩,黄狮子锦缓,?石环,余同四梁冠服; 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司谏,正言,尚书六曹员外郎,外符 宝郎,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太子侍读、侍讲,中书舍人,亲 王府翔善、侍读、侍讲,九寺、秘书、殿中监,辟雍丞,大威乐 命,两赤县令,大理正、司直、评事,著作郎,秘书郎,著作佐 郎,太常、宗学、国子、辟雍博士,太史局令、正、丞,五宫正, 朝请、朝散、朝牵、承议、奉仪、通直郎,中亮、中卫、拱卫、左 武、右武郎,诸卫将军,卫率府率,武功元武德、武显、武节、武 略、武经、武义、武翼.大夫郎,医职翰林医正以上,内符宝郎, ?门通事舍人,敦武郎,修武郎服之。 二梁冠, 角簪,方胜练鹊锦绶,余同三梁冠服;在京职事官,?门 祗候,看班祗候,率府副率,升辇辂立侍内臣服之。 獬?冠 亦属进贤冠,只是在冠梁上刻木作獬?角状,用碧粉涂之, 使用上,依其官品职位的高低,按梁数来定属。对此,《宋史·舆 服志》中有载:"獬?冠即进贤冠,其梁上刻木为獬?角,碧粉涂 之,梁数从本品。" ②睽头。. 宋代的幞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朝廷官吏所着的平脚幞头, 其形制也是由唐、五代的幞头演变而来,但在形制和使用材料上 与前代有很大不同。前者是用纱罗巾按头颅自然而成,似为圆 形。</P><P>  后者则为方形,上有一折,从五代始,1楼头角逐渐向上展平, 宋代朝服之幞头则完全施用平脚幞头,幞头背后左右两侧各伸 出一角,以铁丝、竹篾、琴弦为内骨。对此,《宋史·舆服志》记叙: 幞头 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幞头),乘舆或服上由焉。其 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 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这种左右平直的展脚,初时较短,中期以后逐渐伸展加长。据称 是为了防止官员在朝上互相交头接耳所致。另外,展脚幞头的冠 饰与宋代统治者奉行的尊崇儒道理学的复古思想、政治文化心 态,有着直接关联。 首先,按照儒家的理论思想,是恢复古代礼制(这种思想在 整个宋代是贯穿始终的〉,进一步说,儒家主张的是,君臣上下, 尊卑贵贱分明,礼仪庄重严格,反映到官员服饰上,则要求处处 体现端庄、严肃、不失尊贵的风仪。而宋代官服中,广泛沿用的这 种首服,最能体现这一点。</P><P>  因为这种从初期开始,左右不断加长 的翘角幞头,在外在的直观上,只要穿戴这种好似"政治杠杆"式 的首服,或君或臣,上朝时,都必须神情专注,精神高度紧张,眼、 耳、鼻、舌、身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才能端直、庄重,否则稍有动 作,两翘则不能保持水平和稳定。十分明显,这在形式上,便迫使 君臣行止都要符合仪礼规范。 其次,在人们的政治文化心理上,经过隋唐、五代社会的大 开放、大动乱以后,服饰由千奇百态的发展变化,以至到五代时 期趋于混乱。到了宋代,人们的审美心态、审美意识、审美价值观 等,呈曲线发展,跳跃波动,自然会发生某些微妙变化。即从姥紫 嫣红的繁花之巅,经时间、岁月的长流、波涛冲刷打磨以后,逐渐 向返朴归真实用的方向过渡。加之受宋代统治者倡导的复古素 朴的风气影响,朝官所戴楼头,由唐代巾帕的奔放、随和式,发展 为宋代的端庄、儒士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P><P>  平脚幞头在使用上有两个特点:第一,君臣、贵贱皆可用着。 除祭祀典礼、隆重庆典时,服用冕冠外,其他场合一般都用这种 模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本朝……唯直角(幞头又称直 脚幞头)贵贱通用之。"第二,方便。平脚幞头的形制,完全脱离了 隋唐时期巾帕顺裹的传统形式,采用漆纱、竹骨,里表坚圃,使用 起来无需扎裹,可视其需要,随意摘取,十分方便。所以,宋代的 这种首服,与其称之为模头,倒不如说是帽子。、 宋代除朝官平脚幞头的形式外,还有不少供朝官在非官方 场合和其他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戴的各类幞头:如有供吏人戴 的圆顶软脚幞头,这种幞头与唐代的传统幞头,颇为近似;还有 仪卫戴的黑漆圆顶元脚幞头与优伶人戴的牛耳幞头;也有卫士 戴的一脚指天、一脚圈曲幞头。此外,还有供其他杂役着的各式 幞头,如:曲脚幞头、高脚幞头、宫花幞头、卷脚幞头、银叶亏脚幞 头、王梅雪柳闹鹅幞头、交脚幞头等,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③东坡巾。 又名"高装巾子",或称"乌角巾"。有记载说,北宋大文学家、 词人苏东坡常戴此巾,因而得名,并有人作画为证。如:元人赵孟 ?绘的《苏轼像册》和明人李士达作的《西园雅集图》中的苏轼像 所戴的巾子,都是这样的巾式。形制为四棱方正形,棱角十分突 出,内外四墙,内墙又较外墙高出许多。就目前的文献和考古材 料而论,还没有准确叙述东坡巾尺寸的记录,所见形象均为传世 画像。但这种巾子与当时的其他首服相比,其帽身应是较高的巾 帽中的一种。从服饰文化的特定含义、外观、内蕴的总体看,既有 一种端直、持重之感,还给人留下高雅、方正、庄敬的印象。所以 东坡巾自被苏轼喜戴传开以来,多为士绅文人所戴。这种帽身高 耸、端直的巾子形式,之所以为广大文人雅士所接受,除了有名 人的作用、效应外,亦与当时的理学儒道伦理风尚、士人的文化 心理、审美情趣,有直接的联系。 首先,宋代统治者推行的儒道理学,对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行为、习尚,起着重要的制约、规范作用。服饰,作为物质、精神文 明兼具的二重性格产品,所受影响更为直接与深刻。</P><P>  东坡巾的出 现、流行,既是社会风尚的产物,也是特定时代风尚的重要组成 部分。如果略去其他因素,单就人们对它的服饰文化心理效应而 论,可以看出,它的出现、流行、定式,成为后世的固定装束,经历 了一个较长过程。它能反映出四个社会阶层〈群体〉人们的文化 心理演变过程:第一,这种巾子形式的出现,就最高统治者封建 帝王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它对政权统治有无影响,对皇权、皇威 有无触犯。第二,多数朝廷官僚士绅,在官宦仕途之外,需要找到 另一种(介于礼雅之间和介于官民之间的)精神寄托。第三,相当 一部分怀才不遇、失意颇深的儒生文士,为显示自身的脱俗、自 傲、高雅,需要一种特定的服饰。第四,对于力图跻身仕途官场的 青年儒生,更需一种能表明心志、预示前程的冠式,以满足自身 和社会的渴求。东坡巾恰好以特定的冠服(首服〉品格、美韵,满 足与实现了上述四者的不同需求(即帝王维护正统的需求,官僚 精神寄托的需求,文士高雅傲世的需求,儒生显名扬世的需求)。 </P><P>  其次,东坡巾之所以被社会广泛接受,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它 的美韵。这种美不仅仅表现在巾子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它 蕴含着多种服饰文化美韵和情调,并且能激起人们的心理共鸣。 正因如此,东坡巾自宋代出现以来,不仅成为当时文人雅 士、引退官僚们的典型服饰之一,并且被后世绅士、官僚沿用照 搬。特别是明代,有不少为朝在任之官,也常戴此巾。如明代的 《越中不朽图赞》绘画中的长沙太守形象,头上戴的即是此式巾 子。真可谓是文仕相通、世代相传了。除东坡巾外,流行的巾子, 还有以书文记载为据而直接效仿的"胡桃结巾"、"仙桃巾",还有 以山川大谷命名的"山谷巾"。另外,更有以各种纺织面料制成的 传统巾式,如幅巾、软巾等。 ④席帽。 席帽,是一种用藤席为骨制成的帽子。其具体形制是:帽筒 较高、帽沿宽广。这种帽子多为士子及未成就功名者戴用,一俊 取得功名,即改戴品官之冠。因此,它可谓是"准官帽,,了。 ⑤笠帽。 笠帽,为一种传统的帽式,所用材料与席帽基本相同。在形 制上,笠帽较席帽的沿、帽筒短而矮。在使用上,笠帽多被广大劳 动人民戴用,如耕作者与渔夫便喜用此帽。这在宋代文人的诗词 作品中,多有描述,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即有"自庇一身青?笠,相 随到处绿裹衣峭的词句,存留后世。此外,一些休致官僚、文人 隐士,或为消遣,或为寻觅雅兴、意境,也故意效仿渔夫,身着菜 衣,头戴笠帽,垂钓于雪江、溪流之上,藉此作为寻求自然野趣的 一种独特文化生活享受。. (2)袍服类服饰。 ①冕服。 宋代,群臣的冕服与帝王的冕服一样,深受复古和理学思想 的影响。在众多朝臣儒士关于是否归至于古制、突出当今天子及 一统特色的争论中,它几经改制,直至后来,仍处在争论不休之 中。 宋初,冕服的形制基本依袭唐制,但为区别,省去了八旒、六 旒二式。据《宋史·舆服志》记载: 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族,鷩冕八旒,毳冕七旒,? 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 九旒冕: 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青罗衣绣山、龙、雉、火、虎 ?五章,绯罗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绯蔽膝绣山、火二 章,白花罗中单,玉装剑、佩,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绯白罗 大带,绯罗袜、履、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其冕无额花 者,玄衣?裳,悉画,小白绞中单,师子锦绶,二银环,余同 上,三公奉祀则服之。 </P><P>  七旒冕: 犀角簪导,衣画虎?、藻、粉米三章,裳画黼、黻二章,银 装佩、剑,革带,余同九旒冕,九卿奉祀则服之。 五旒冕: 青罗衣裳,无章,铜装佩、剑,革带,余同七旒冕,四品、 五品为献官则服之;六品以下元剑、佩、绶;紫檀衣,朱裳, 罗为之,皂大绫绶,铜装剑、佩、御史、博士服之。 平冕无旒,青衣?裳,无剑、佩、绶,余同五旒冕,太祝、 奉礼服之。 中兴以后,又规定省去九、七、五旒式样,定用八、六、四旒冕 式,为求阴数。《宋史·舆服志》载称: 中兴之后,省九旒、七旒、五旒冕,定为四等:一曰鷩冕, 八旒;二曰毳冕,六旒;三曰?冕,四旒;四曰玄冕,无旒。其 义以公、卿、大夫、士皆北面为臣,又近尊者而屈,故其节以 八、以六、以四,从阴数也。 冕服在宋代的使用,亦与前代相同。 ②袍服。 </P><P>  宋代的袍服,形制基本如同唐代,据《宋史·舆服志》记载: "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折上巾,九还带,六合靴。 宋因之,黄、浅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则服之。又有赭 黄、淡黄?袍,红衫袍,常朝则服之。"其中的"浅黄?袍",即唐 代的"缺胯袍"。由此可见,宋代?袍(即缺胯袍)是袍的基本样 式。 袍服在宋代,除在某些特别隆重的礼典上,官员施用冕服 外,而在其他一般庆典、官场和燕居等日常活动中,是应用最广 的官服之一。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式为宽体大袖,且分有? 和无?二种。一式为紧身穿袖。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士庶百姓, 均可服用。但朝官、士庶与职位、尊卑的区别,唯以其质料、颜色、 纹样的不同来划定 其一,质料:为官之袍多采用丝锦质地为面料。为民者只准 采用麻布质地的材料制做袍衣。 其二,颜色:为官者的袍服,可用紫、朱绿、青等鲜艳、华贵之 色.为民者的袍衣则只许用本色(白色)和皂色(黑色)两种。 其三,纹样:唯准官袍绘有图案,它是为官者互相之间区分 等级、尊卑的一种特定政治标记与文化符号。具体做法是,根据 官员们职位高下的不同,分别用动物、植物各异的图案,施于袍 上,以示区别。 宋代对官员所用袍服颜色、所施图案,有详确的规定,《宋史 ·舆服志》说: 宋初因五代旧制,每岁诸臣皆赐时服,然止赐将相、学 士、禁军大校。建隆三年,太祖谓侍臣曰:"百官不赐,甚无 谓也。"乃遍赐之。岁遇端午、十月一日,文武群臣将校皆给 焉。</P><P>  是岁十月,近臣、军校增给锦衬袍,中书门下、枢密、宣 徽院、节度使及侍卫步军都虞侯以上,皇亲大将军以上,天 下乐晕锦;三司使、学士、中丞、内客省使、驸马、留后、观察 使,皇亲将军、诸司使,厢主以上,簇四盘?细锦;三司副使、 宫观判官,黄师子大锦;防御团练使、刺史、皇亲诸司副使, 翠毛细锦;权中丞、知开封府、银台司、审刑院及待制以上, 知检院鼓院、同三司副使、六统军、金吾大将军,红锦。诸班 及诸军将校,亦赐窄锦袍。有翠毛、宜男,、云雁细锦,师子、 练鹊、宝照大锦,宝照中锦,凡七等。 又载,"宋因唐制",官员袍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 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 ③深衣。 在理学、儒道倍受尊崇的宋代,深衣在这一时期重新出现在 社会生活中,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不过,宋代的深衣仅广泛用 于士大夫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如婚礼、祭祀、闲居或初次加冠的 礼仪上穿戴(古代贵族男子,在长到十二岁时,都要施加冠礼,标 志加冠者已告别孩提,走向成年行列。宋代的加冠礼一般要进行 三次,其中初次加冠时要戴传统的络布冠,穿深衣,着大带,脚登 纳履)宋代的深衣,基本仿效汉制,用自细麻布,根据一定尺寸, 按上衣下裳相连属,"圆抉方领,曲据黑缘"的形式裁成z衣为四 幅,长过胁下,裳为十二幅,长至未过脚面和后跟。 ④?袍和直裰。 唐代的?袍,是否就是宋人所谓的"直裰"目前还不十分 清楚(也有人认为"直裰"为对襟长袍),但直裰袍上加?,似乎 是有一定根据的。宋人郭若虚在《图书见闻志·论衣冠异制》中 记载说: 晋处士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前系二长 带,隋唐朝野服之,谓之冯翼之衣,今乎直裰。 宋人李光在《庄简集》的诗中也有"直裰还?岸幅巾,三年海外见 来频"之句,表明直裰是与幅巾一起穿戴的。而幅巾在宋代又多 为士大夫阶层所戴,这也说明,直裰是士大夫的常服之一。 ⑤衫。 宋代,在按照不同场合、体现各种不同礼仪功能的服饰中, 直接称其为衫的有四种z即紫衫、凉衫、帽衫、榈衫。 紫衫紫衫本是军'校之服,因是军校之服,所以服饰形 式,十分灵便、自如,便于活动。其形制与缺胯袍差不多,但比一 般的缺胯袍短,而前后"缺胯"。鉴于宋时与辽金战事不断,朝廷 规定士大夫也着此服,以便戎事。 凉衫凉衫的形制与紫衫相同,因系由白布制作而成,故 又称之为"自衫"。此衫由于外形美观大方、服用方便,故在南宋 初至宋孝宗乾道年间以前,成为士大夫在交际、居宫、临民视事 等日常活动中,广为穿用的服饰。又因凉衫系由本色布制作而 成,近似丧服,所以孝宗时期礼部侍郎王?奏请皇上,请求袭用 紫衫,得到恩准。于是朝廷申令凉衫只许用作丧礼之服。. </P><P>  帽衫帽衫,系因服用者头戴乌纱帽、身穿皂罗衫的装束 而得名。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北宋时期,此衫为士大夫日常 交往时,常着的服饰。南宋以后,由于紫衫和凉衫日趋流行,于是 穿服者帽衫渐少。只有士大夫家中举行婚礼、祭礼、加冠礼时才 穿用它。此外,国子监的学士,也常服此衫。 ?衫?衫,是宋人仿照古代深衣上衣下裳的形式,参 照隋唐?衫的样式,而制成的一种袍衫。不过,宋时的"深衣"只 在最简单的形式上(加?、象征上衣下裳、腰间打折等),承复古 礼之遗风,而在其他形式上,已完全接近当时的朝官袍服了。</P><P>  《宋 史·舆服志》记载它的形制和使用时说:"?衫,以白细布为之, 圆领大袖,下施横?为裳,腰间有辟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 服之。" ⑥褙子。 褙子在宋代是穿着最为普遍的服饰之一。不论男女老幼,也 不管职位尊卑,上自皇帝、下至群臣、百姓,皆可穿服。正如宋代 《宣和遗事》一书所说: 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换子衣服,将龙袍下,把一领皂卸 穿着。上面着一领道袍,系一条红丝吕公条......是时底王 孙公子、才人、伎人、男子汉都是顶了背子带头中,窄地长 褙子,宽口裤。 褙子的形制,达五六种(单指男子〉之多。若就其样式比较, 有相似的,有相同的,也有几种椅子式样出入颇大的。究竟何为 原本、何为演化派生的,史籍中未曾记载,有待日后考古发现的 分析研究来证实。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男子所服椅子,总括起来, 大至分为以下几种: 斜领加带式:其形制是斜领长身至脚,窄袖至腕,后背和腋 下端附二带子。 盘领加带式:其形制与斜领加带式大致相同,只是领子为圆 盘领而已。 对襟开胯式:这种褙子最为典型,形制为窄袖长至腕部,直 领对襟,腋下开被及高,整个服装无带束勒帛。 直领长袖式:此式褙子较为宽松,开衩较高为半袖形。 斜领短身式:其形制为斜领、开衩、身短,以带帛缚之于身 在褙子的使用上,同样各说不一。若就以上几种式样,再参 照其出处背景分析比较,是这样划分的: </P><P>  其一,可作常用之用。宋时褙子虽不能在典礼等正式场合穿 用,但在平时的活动中,穿褙子出行、会客是常事。但这种褙子须 是长身加带式的,如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二人 着这种褙子(即前述斜领加带式、盘领加带式二式)。其中,一人 头戴席帽,说明当时未成就功名的人,也常着此服。 </P><P>  其二,起方便、御寒作用。这种褙子式样最为复杂,包括前面 提到的后三种式样。其中,对襟开胯式、斜领短身式两种,多为轿 夫、货郎、仪卫之人所常用。这是因为:对襟开胯式最属长身、长 袖,但前襟对开不系,开被甚高,使服用者行动起来方便自如,又 能御寒,所以轿夫多用,斜领短身式虽有带吊固之于身,但身长 犹短,且为半袖式。据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述:"背子本半 臂,武士服……。"这种由半臂演化延伸出来的褙子,原为军服。 可想而知,它的设计本意便是为使服用者,穿戴时行动更为方便 自如,且能御寒、保暖。由此可以看出椅子的基本特征应为:长袖 长身,或是半袖斜领。它是宋代军服服饰与民用服饰相结合的产 物。 ⑦半臂。 半臂,本是军戎之服,后移为民用。褙子虽在史料中有由半 臂演化而来的记载,但在《事林广记》一书中,却将半臂与背心 (直领或曰无领,对襟,以带帛束之,无袖,身长及短,更接近半臂 之型〉视为同一类服装。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已故学者周锡保 先生分析认为: 如若将半臂引长其袖,则成为褙子。......若半臂而减其 袖,则成为后世所称背心者,这是三,者之间的演化。 是有一定道理的。 褙子有长袖亦有短袖,而且有直领和斜领,有长身也有短 身,有以带吊固身的,亦有无带洒脱式样,还有袖长及手腕的、过 肩的、平肩的等各种类型、制式。其产生、形成问题,要从它们的 领子、身长、带式、袖长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诸方面,加以科学、 求实地分析研究,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于褙子、半臂、背心三者的准确区分,目前还难以作出有 说服力的判断。它有可能是同一种服装的不同称呼(即一服多 名,或因服用、功能不同的一服多式、一服多用),如现在的连衣 裙又叫"布拉基"一样。也有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服装,如现在 的西服和燕尾服。还有一种可能,即它们是一种服装的不同式 样,如现在的西装,有大领小领、后开气、两边开气,有单排扣,又 有双排扣等等。但不论怎样变化,它们都叫西服。 </P><P>  另一方面,再从服饰的总体来看,一种服饰形式的最后形 成,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即一种服饰形式,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 应用、考察,并经时代的淘汰、筛选,然后方能创造产生,形成另 一种新的服饰形式。在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这类实例现 象很多。如深衣发展到袍服,就是典型事例之一。同样,褙子、背 心、半臂等服饰,也是社会不同时期,人们创造、发展、改进、创新 的结果。 (3)鞋履类服饰。 ①靴履:宋代初期,沿用唐、五代旧制,百官上朝时,多穿靴 子。由于靴子非源于古代汉族服饰及传统礼式,而是从西北少数 民族服饰传入中原后,在隋唐时代才定为朝服使用的。因此,宋 初使用不足为奇:但随着宋代理学思想的日趋兴盛和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遂渐为理学家与宋统治者所不容,指斥为不合礼制。 于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下令百官改用履为朝服。可是,奇怪的 是,到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时,朝廷又令百官上朝 重新改用靴。但规定靴子的式样大抵要按履的形制而成,并在使 用上,也做了新的规定。究其原因,靴子在外观、实用价值方面, 恐较之古代的履,仍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 起来,采用"靴式履制"的办法,既可满足上自朝廷下至百官的复 古心理需求,又可将二者的优势保留下来,使之在实践中为穿着 者所享用。所以《宋史·舆服志》记载说: 乾道七年,复改用靴,以黑革为之,大抵参用履制,惟为口 ?焉。其饰亦有?、?、纯、?,大夫以上具四饰,朝请、武功 郎以下去?,从义、宣教郎以下至将校、伎术官并去纯。底 用麻再重,革一重。里用素衲毡,高八寸。诸文武官通服之, 惟以四饰为剔。服绿者饰以绿,服绯、紫者饰亦如之,仿古随 裳色之意。 </P><P>  尽管如此,乾道七年复改靴制以后,靴子是依照履的形制制 成的,但士大夫阶层在家庭举行一些大的礼仪活动(如行初次加 冠礼〉时,却仍旧用履,以示他们对礼仪的恪守与卫道。《宋史· 舆服志》说的"冠礼,三加冠服,初加,缁布冠、深衣、大带、纳履", 即是指此而言的。 ②鞋:宋代的鞋,按照不同的制作质料,可分为草鞋、布鞋、 麻鞋等种类。这些鞋的式样与履相差不大,但鞋比履浅,由于样 式和规格比履简单,穿着起来就比履方便,易于行事,所以深受 民间欢迎。特别是广大劳动者,多使用草鞋,而常年在外奔波者 多使用麻鞋。然丝布鞋一般则为小有身份的官僚绅士穿用。安日 江苏金坛县南宋周?墓中,便出土了一双软底丝布鞋,墓主是有身份的官僚。 6.辽金元的冠服与文化特色。 辽、金、元是三个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 权,历时虽不算长,但却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注入了新成份,使 之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优秀服 饰文化,不但给以汉族为主体的古代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注 入了新的血液,激起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且更为重要 的是他们的民族服饰文化与中原各族的服饰文化交融、撞击后, 又升华、伴生出新的服饰文明。这种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文明硕 果,更闪射出服饰文化多元化的新曙光,这却是统治者始料未及 之事。 (1)辽代冠服。 辽代政权是由契丹贵族所建立的,它的立国时间(公元 907一1125年)基本上与五代、北宋相近。立国前,契丹族原为北 方辽河流域的游牧民族,随着人口、经济实力的增长,辽主不断 率军南侵掠夺,使北宋北部边塞屡受侵扰。同时,这些被掠夺来 的"战利品"(包括工匠、技师、文人、市民等人和货币、物资、工艺 品等物),对辽国的传统生活已产生重大影响,加速了其向封建 文明的转化、过渡。《辽史·仪卫志》记载说: 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之风犹未远也。太祖仲父述 澜,以遥辇氏于越之官,占居黄河活壤,始置城邑,为树艺、 桑麻、组织之教,有辽王业之隆,其亦肇迹于此乎!太祖帝北 方,太宗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绪之篚,麇载而至。纤丽? 毳,被土绸木。于是定衣冠之制。 </P><P>  直言不讳地披露了契丹贵族在中原文明的染习下向新的文明阶 梯过渡的真情实景。 辽的最高统治者在不断接受汉文化的同时,又在政治、经 济、军事、风俗习尚诸方面,力图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他们奉行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原则,取得了显效。在服制 上,颁施"国服"和"汉服"两种并行规制。</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1.jpg">《辽史·仪卫志二》说的 "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即是指此。其具 体施则:太后与北班契丹族臣僚用本族的衣冠服饰,国主与汉人 官僚,则穿戴汉人衣冠服饰。辽代契丹人一般的服饰是髡发(辽 代契丹人除帝王及少数有身份的臣僚外一般人都不戴冠巾,而 将头发修饰成一种奇特的发式,称为髡发。通常是将头顶部分的 头发全部剃光,只在双耳的后部或两鬓部位,留有少量头发,长 短不限,一般均长及肩膀上下。有的在前额蓄留一排短发,不做 任何束约)、长袍、脚踏高统皮靴。汉人的服饰装束一般为:头戴 幞头,身着紫袍,左衽为主,脚登长统靴。 ①冠巾类服饰。 毡冠与冠:毡冠为北班契丹臣僚作为朝服使用的一种冠,冠 式特征是:"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 ?发一总。" 北班契丹人作为朝服的另一种冠,叫做纱冠。其冠式特征 是:"制如乌纱帽,无檐,不?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 珠。" 远游冠: 远游冠是南班二品以上汉官的朝服用冠。冠上三梁,加金附 蝉。衬黑介幞,青缕导。 </P><P>  进贤冠:进贤冠也是南班汉人官僚所戴之冠,通常作朝服使 用,但有职位高低之分。据《辽史·仪卫志二》记载:"三品(指官 员)以上进贤冠,三梁,宝饰。五品以上进贤冠,二梁,金饰。九品 以上进贤冠,一梁,无饰。" 幞头:辽代幞头一般作为常服之服,皇帝和南班汉人官僚均 戴幞头。辽代的幞头大抵承袭宋制,从河北省宣化县辽代墓出土 的壁画上反映出来的制式,便有直脚幞头、牛耳幞头、交脚幞头 等四五种之多。 ②袍服类服饰。 左衽袍:这种袍式是辽氏服饰区别于唐宋服饰的一种独特 袍服,具体形制一般为圆领、左桂、窄袖、袍长过膝。左桂圆领袍 多作为官员穿戴的朝服或常服。此外,穿在圆领袍里面,作为中 单的衬服,也作成左桂式。如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出 土的壁画中,便有一头戴似软脚楼头的男子所着绿色中单衬衣, 便是左衽式。 朝服:辽代的官服,依照汉制传统,也分为祭服、朝服、公服、 常服等多种。但又因契丹和汉人有别,故将每一种服式,又按国 服与汉服分为两种。 契丹官员朝服(又称国服)的具体制式为,着毡冠或纱冠,服 紫色窄袍,系勒?带,带以红黄色条皮制成,并用金玉、水晶、能 石缀饰,称之为"盘紫"。 </P><P>  汉人官员的朝服(又称汉服)的具体制式则根据不同职位高 低戴远游冠或进贤冠,通服绛纱单衣、臼裙漏。值得注意的是,从 辽代始,以官服上的各类花鸟兽纹来区分官品。影响所及明清两 代的官服,也是按此种纹饰的不同,作为官品的具体服饰的标 识。 公服:契丹官员公服的具体制式为,着幅巾、着紫衣。汉官的 公服,一至五品宫员,冠幞缨,簪导,服络纱单衣,白裙襦,带钩 ?,假带方心,袜履,纺?囊。 常服:契丹臣僚的常服制式为,身着便衣,为绿花窄袖袍,中 单衬里衣多用红绿等色。冬季寒冷,则多用皮袭为衣,贵者披绍 袭,以紫黑色为贵,青色次之。贱者手翻毛、羊皮、鼠皮、沙狐皮为 袭。 汉族臣僚官员的常服制式,五品以上官员戴幞头,着紫袍, 带玉带。文武官员则以佩饰区别:文官佩手巾、算袋等。武官用 ??七事;六品以下官员着绯衣、银带,八品九品官员,着绿袍, ?石带。 ③鞋类服饰。 辽代契丹人本为游牧民族,骑马穿靴应为一般。因而《辽 史》、《契丹国志》等文献对靴的记叙不甚详尽,唯在汉人官僚之 常服中有乌皮六合靴之记载。但由考古材料可以看出,契丹人着 靴甚是普遍。如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中出土的壁画 表明辽代契丹人基本上着乌皮帕,而汉族官僚则大都着宋式麻 鞋。这与文献记载刚好相反,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辽代官员着靴的 多样性,丰富、完善、订正了史载不足的阙失。 (2〉金代冠服。 公元1115年,原辽属国女真族人节度使完颜阿骨打兵败辽 军,称帝建立大金国。随后灭辽,不断进犯南宋,掠去大片土地, 同时,强迫金人占领区的宋人依照金人习俗削发髡额,否则杀 之.入主燕地之后,金统治者先于天辅五年(公元1123年〉,依照 宋辽服制,初定礼仪服制;又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再次更 定服制,使之完备。通观金人的基本服饰,其制为小袖盘领长袍, 左衽,着辙。 ①冠类服饰。 金国女真人与辽代契丹人颇有相近之处,男子都留髡发发 式。女真髡发一般是将头顶前面头发剃掉,只留其后部之发,将 其蓄长编辫,或盘于头上,或垂于肩。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方 可着冠巾。据《大金国志》记载:王公及三公服纱制幞头;百官朝 服之冠,多为梁冠,职位品级,以梁数而定。 ②袍服类服饰。 金代男子承袭宋代服饰之制,多着袍服,但不缺袴。据《金 史·舆服志》记载,"其衣色多白","窄袖,盘领,缝腋,下为? 积,而不缺袴"。品宫的袍服,据《大金国志》卷三十四,"服色"条 载:正一品官员,"服紫罗袍,象简玉带,佩金鱼。" 二品官官员,"服紫罗袍,象简御似金带,佩金鱼"。 三、四品官员,"并服紫袍,象简荔校金带,文臣则加佩金鱼"。 五品官员,"服紫罗袍,象笏红?乌犀带,文臣则带金鱼"。 六、七品官员,"文臣则服绯,武臣则服紫,并象笏红?乌犀 带,文臣佩银鱼"。 八、九品官员,"文臣则服绿,武臣则服紫,并象笏黑?角 带"。由此可见,金代官服的基本形制,大体相同。金代官品职位 的高低,除据所着官服上带饰的材料花纹各有不同外,还要在官 服上,依所施纹样花朵的大小而定官品。常以大者为尊,小者为 卑。 ③鞋类服饰。 金代男子,不分尊卑、贵贱,皆穿着尖头靴。百宫着常服时, 脚上多配穿乌皮靴。 (3〉元代冠服。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年建立蒙古族政权以后,世 祖忽必烈,承其遗志经多年征战,终于在公元1279年灭掉了南 宋,建立了统一的元朝大帝国。 元朝的统治者为蒙古贵族,他们本为游牧民族,因此,在经 济、文化和生活上都相对比中原地区落后,衣冠服饰亦甚简朴。 </P><P>  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以后,在不断强迫汉人接受蒙古族传统习俗 的同时,也时时感受汉族文化陶冶和熏染。为了巩固和稳定元朝 的统治政权,元统治者,也注意借鉴和吸收历代统治者治国和礼 仪方面的经验,予是,他们根据中原地区古代传统服饰的特点, "近取金宋,远法汉唐"①之制仪,至英宗时,始定元代的舆服规 章制度。对天子冕服、太子冠服、百官祭服、公服及庶士服色等内 容均有详尽规定。 ①冠服类服饰。 帝王根据日常社会生活的不同需求,在不同场合分别戴服 冕冠通天冠(见前述内容〉。文武百官的冠服也颇具时代特色。 梁冠z为百官朝服之冠,制式与宋代的梁冠相近,亦分为七 梁、六、五梁、四梁、三梁、二梁、六梁等;另外还有貂蝉冠、獬?冠 也作朝服之冠使用。 幞头:仍是当时比较常见的一种首服。元代的幞头一般用做 公服或仪卫之服,形制仍以沿袭唐宋楼头风格为主。其中百官公 服所戴幞头为展角幞头,用漆纱制成。而仪卫的幞头较为复杂, 有交角幞头、凤翅幞头、控鹤幞头、花角幞头等。 从整体上看,元代的官员在首服使用的种类上是比较繁杂 的。其中仅仪卫所戴各种首服除上述的各种幞头以外,唐巾和制 如唐巾的学士帽、锦帽,以及平巾帧、武舟、甲骑冠(皮制,外涂黑 漆,雌黄为缘〉、元式巾等也是常见首服。 四方瓦楞帽:是比较典型的元代蒙古族的装束之一,通常他 们将头发剃成婆焦式(即头顶四周剃去,留中间)一撮垂之;其余 两边头发或集合为一辫垂于后背,或分为两髻垂于两肩。婆焦头 饰,为蒙族传统头饰,不论尊卑,皆可梳婆焦头饰。头上戴的帽子 四方瓦楞帽,其形制似一个高邦四方的铃铛,帽顶多用珠宝为 饰,帽檐有两种=即方形和圆形。戴四方瓦楞帽者多为贵官和侍 从,其中也有贵贱之分,区别在于制帽的用料选材上z贵者华丽、 贱者素朴。 ②袍服类服饰。 质孙服:质孙本为蒙语,译成汉语是"一色"之意,所以又称 之为"一色衣",它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之一。其制颇为奇特:整 衣上F连属;有点象深衣造型。但差别也很明显:上部衣和袖紧 凑护身;领式有方领和盘领二式;右衽。胸至上腹部做带扣式装 饰,并且排列密集;下部自腰间打褶,裙长过膝。质孙披在穿用习 俗上不分贵贱,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士庶皆可穿用。但是在等级 上与其他服饰系列一样也有严格的规定。据《元史·舆服志》记 载: 质孙,汉言一色衣内庭大宴则服之。</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勋戚大臣,近侍, 赐则服之。下到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有 别。 正是由于这种"上下有别"的制度和规定,形成了质孙服的许多 种类。仅天子质孙服系列中,便有冬十一等夏十五等之多。百官 质孙服系列中"冬之服"分为九等,其中有:大红纳石失(元代的 一种金锦)一等,大红怯绵里一等,大红官素等,桃红、蓝、绿官素 各一等,紫、黄、鸦青各一等;"夏之服,,又分为十四等,它们是:素 纳石失一等,聚线宝里纳石夹一等,枣褐浑金间丝蛤珠一等,大 红官素带宝里一等,大红明珠答子一等,桃红、蓝、绿银褐各一 等,高丽鸦青云袖罗一等,驼褐、茜红、白毛子各一等,鸦青官素 带宝里一等。 <P>  袍服:元代袍服大体分为圆领袍与交领袍两种。交领袍多为 蒙古族官吏所穿,具体制式为交领右桂、窄袖,袍长至膝下,腰间 以革带束芝;着这种袍服的男子常与四方瓦楞帽或圆顶笠帽(元 代贵族男子夏季礼服的凉帽,圆形有檐;贵族笠帽装饰华贵讲 究)。加长筒靴等冠履匹配成套,构成另一种蒙古族人的典型服 饰。元代的圆领袍以唐宋式为主,有窄袖和宽袖之分;袍的长短 也不大一样,短有至膝间的,长有及至脚面者;着这种袍服常与 楼头、长靴相配套,此种服饰则构成了元代汉族男子服饰的基本 特征。 ③靴鞋类服饰。 元代男子所着的毗鞋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据元代《碎金》一 书所载:鞋类有丝鞋、棕鞋、戴鞋、扎麻鞋。毗类又分为朝靴、花 毗、旱靴、钉靴、蜡靴、球头直尖靴、?靴、?靴等种类。 元代的靴鞋种类确实很多,除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很多 种。但是这些名称各异的靴鞋分别在什么样的场合穿用则没有 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另外,元代靴鞋不但名类繁多,而且用料也 不尽相同,仅以《元史·舆服志》中仪卫所用之靴鞋看就有用麻 制的,又有用皮制的不同种类。同时,做工也比较讲究,虽然是仪 卫之靴鞋,也有十分精美的装饰,如所嵌云朵等等,构成了元代 服饰的特有风格。 7.明代冠服与文化特色。 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卡一年(公元1351年)爆发的农民大 起义,从根本上瓦解了元朝的统治。由红巾军士卒出身的朱元 璋,身经百战,由弱至强,终成大业,于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 年)称帝,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帝国,开始了为期277年 的明王朝统治。 </P><P>  明朝立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安定 社会生活的措施,诏令天下:定居复耕者可免三年德役赋税。鼓 励民人开荒屯田、兴修水利、推广棉桑种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 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也日益趋向稳定。 农业的发展、生活的稳定,为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仅以纺织业为例:随着棉桑种植的发展,棉纺、丝织的原料便 有了充分的保障。虽然从根本上讲,这些纺织还是以家庭手工业 为主,但在活跃的商品经济的催化下,市场贸易量、需求量逐步 增加,为满足需要,也出现了一些纺织手工作坊。同时还出现了 纺织原料作物栽培种植和产品的"互相落户"景象。即本来在南 方非常发达的丝织业,在北方也有了发展;而北方的纺织原料作 物棉花的种植,也往江南迁。大量的栽种,促进了棉纺业的发展, 进而形成以松江、杭州为中心的棉纺业中心,致使纺织品在数 量、质量上较过去均有所提高,无疑为明代冠服制度的改革,服 饰的多样化,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前提。 明王朝统治者取得政权以后,对宋之后中国政权长期处于 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形成的习俗、礼仪制度进行调整改制。服饰礼 仪更在改制之列,其宗旨是力求恢复汉族的传统服饰制度。明太 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首先规定禁用胡语、胡姓和胡服, 废止了元代的服饰制度。同时,按照中国古代周汉、唐宋的服饰 传统、礼制内容,在广泛搜集、整理基础上,用了近三十年时间, 重新厘定了明代的服饰与礼仪制度。其中,对皇帝冕服、常服,后 妃冠服,皇太子冠服,亲王郡王冠服,文武官员冠服,命妇冠服, 内外官亲属冠服,内使冠服,侍仪冠服,士庶冠服,乐工冠服,军 隶冠服,外蕃冠服,僧道冠服及有关礼仪规制,都一一作了详尽 规定,将其法律化、制度化,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实施,以定划 〈1)冠类服饰。 ①梁冠。 </P><P>  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冠梁来划分官员等级最多的朝 代。从显贵公侯到九品小吏,依照尊卑,分别用八梁、七梁、五梁、 四梁、三梁、二梁和一梁共八种梁冠,予以区分。其中,侯、伯、及 一品宫同用七梁冠,但为互相区别,冠饰上又有不同。所以,明代 的官服梁冠,虽分八梁,实为十等。据《明史·舆服志》记载: 一品至九品,以冠上梁数为差,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 立笔五折,四柱,香草五段,前后玉蝉;侯七梁,笼巾貂蝉,立 笔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蝉;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 二折,四柱,香草二段,前后玳瑁蝉;俱插雉尾。驸马与侯同, 不用雉尾。 "一品冠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 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P><P>  梁冠在明代多作为百官的朝礼服使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 1393年),明政府规定z凡举行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 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政治性礼仪活动时,百官均须用梁 冠;另外,官员在参加郊庙、社稷等祭礼活动时,衣着祭服,也须 戴梁冠。但在官员的其客观存在服方面,除都戴梁冠外,朝服和 祭服的佩饰也完全相同,所不同的仅是朝服,制式为:赤罗衣,白 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而祭服的制式则为: 青色衣,白纱中单,赤罗裳,赤罗蔽膝,项挂方心曲领。 ②幞头。 </P><P>  由于明代是继辽、金、元几个少数民族封建政权之后建立的 汉族封建政权,因此,统治者采取一系列举措,目的在于从心理 上消除胡人的影响,重振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威仪。因而,恢复古 代封建传统礼仪,便是明太祖制定衣冠服饰制度的指导思想。如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制定的各项服饰制度,明代帝王的衮冕 服和通天冠服,便是从周、汉、唐时期的古服制沿袭而来的,而幞 头(展角)则是仿照唐宋两代的服制形式。这些冠式,在很大程度 上,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封建统治者的尊严、等第、端庄仪礼 风范,也反映出统治者政治心态和服饰文化心态。 明代的展角幞头,用漆纱制作,明政府规定,展角幞头长为 一尺二寸。一般是官员在早晚奏事、谢恩、见辞等面君的场合时 服用。其服饰礼仪规定的确立,则缘于多种因素:一是它可以作 为标志恢复汉制传统服饰形式之一,并且首先在官服上体现出 来。二是体现官员的儒士风度,理学儒教之风,在明代历久不衰。 故朝宫的仪表风范,必不可少。这种展角膜头的冠式在一定程度 上,可起正统、规范性作用。三是此冠式可表示臣下的尊恭和礼 仪。中国古代早就有正衣冠而见客的传统,何况是臣下面君呢! 这种冠式的设计本身,便含有对尊者端庄虔敬的文化意蕴在其 中。因此,它要求官员在穿戴服用时,须行为规范,投手举足,要 呈毕诚谦恭、谨小慎微之状,以示对帝威的恭敬、臣服。 ③乌纱帽。 乌纱帽是明代几种典型的官员冠服之一,外形与唐代初期 的幞头,小有近似之处,但内构、帽饰却完全不同。乌纱帽通常是 用铁铜丝编成帽的框,然后再用乌纱覆外。另外,在帽的后下端, 各自左右平展出二翅,翅为妖圆形,也是以铁制丝为框,遂用乌 纱,颇似现在的小型宫扇,但较其窄得多。这种帽子后来常被人 喻为官位的代称。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朝 延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 </P><P>  戴乌纱帽的常服,多与团领衫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制:凡官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作为官服。 在团领衫外束腰带,亦作为公服使用。但带饰要按不同的品级而 定用物:如一品官员用玉带,二品官员用花犀,三品官员用金? 花,四品官员用素金,五晶官员用银级级花,六品、七品官员用 素银,八品、九品官员用乌角。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 时,明政府又补充规定:公、侯、伯、驸马束带与一品官员相同,杂 职官员束带,则与八品、九品官员所用带饰相同。 ④巾帽。 明代的巾帽,在广复汉礼朝纲的封建正统思想指导下,巾帽 与其他服饰一样,对其形制、礼规的制定,是在对前代巾帽形制、 礼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从而使明代的巾帽大为丰富,种 类繁多。有据可查的各类巾帽不下30余种,其中,有一部分带有 明显的政治文化(如稳定天下、维护封建统治)的内蕴和印记,如 四方平定巾、网巾、六合一统帽等即是。 ⑤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又称"四角方巾"、"方巾"。其形制为方正规矩 型,有高有矮,有方正形亦有扁方形。有记载说,明初,士人杨维 祯参见太祖朱元璋,即头戴此巾。太祖未曾见过此巾,便问此巾 何名,杨为取悦皇上,回答说="此四方平定巾也。"太祖昕罢,正 中下怀,于是龙颜大悦,诏布天下,复制此巾,令士庶服用。 ⑥网巾。 网巾,是一种以棕丝或丝吊编制而成的网罩。它原本为道 服,据郎英《七修类稿》记载: 太祖一日微行(按,即皇上微服私访),至神乐观,有道 士灯下结网市。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市,用以裹头, 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 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这种形似鱼网的巾饰,网口多用布帛为边子。边子旁缀有一对金 属圈,并用适当粗细的丝绳贯于当中。用时将网口扩大,罩于头 上,使头发全部归于网内,再拉紧丝绳,分别收紧网口,起到束发 作用。在网巾的顶端有一小孔,此孔是供发髻穿过使用的,制法 如同网中的下口,发誓穿过后,即可将网口丝绳收紧。明人将此 巾与现行统治结合起来,引申出"尽收鬃(中)?(华)"的意蕴,赋 予"一统天下"、"一统山河"、"一统天和"的文化寓意。这种不分 贵贱,皇帝庶卒皆可佩戴的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作各种 冠帽巾里内束发之用。但这多指官宦士绅,而广大劳动者却不拘 此礼,他们为劳作方便,也有直接戴于头上的。如明代宋应星所 著《天工开物》一书的插图中,便有以网巾直接束发的劳作者人 物形象。自洪武年间诏用网巾始,此巾沿用多年,后至明末襄宗 天启年间,网巾形制才有所变化,省去r上口丝绳,只束下口,时 名为"懒收网"。 ⑦六合一统帽。 六合一统帽,又<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2.jpg">名"瓜拉帽"、"圆帽",即后世人们俗称的"瓜 皮帽"。世传此帽始于太祖初期。"六合"指天地四方,六合一统 有天地四方统由皇帝一人统帅、统领之意。这种帽子多以罗、纱、 缎等纺织材料制成,其形制是将裁好的六块材料逐一缝合,下部 另制一道一寸左右的帽沿。起初为执事杂役等人所戴,但由于它 方便实用,遂扩大为士庶等人也予戴用,至清代、民国,亦多有人 戴用。 ⑧其他巾冠帽式。 除以上几种巾帽外,明代流行的巾类还有: 儒士们所戴仿效古制,用漆藤乌纱制成,呈前高后低形式的 "儒巾";有因传说中的"纯阳祖师"吕洞宾成仙之前戴用过得其 名,而倍受明代隐士、道人欣赏的"纯阳巾飞有专供庶人阶层所 戴,制式为上宽下窄,形如"万"字的"万字巾";有仿照唐代幞头 形制,而二脚加长至肩的"唐巾";有根据古代名人所戴用过的巾 式而得名的"诸葛巾"、"浩然巾"。此外,还有供明代老年人专门 戴用的"老人巾"、专供士人戴用的"凌云巾"、供皂隶公人通用的 "皂隶巾"。而在明代,常用、不常用的巾饰尚有:汉巾、四带巾、晋 巾、?巾、山谷巾、吏巾、番子巾、乐天巾等等,不下20种之多。 明代帽子,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有: 遮阳大帽:又名"大帽",制式与宋代庶人所戴笠帽相差不 多。王圻著《三才图绘》一书记载说:"大帽,尝见稗官云,国初高 皇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阳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贡者 则用之。" 中官帽:明多为内使所戴,故又称"内使帽"。帽形颇象"山" 字,通常用竹丝为胎,蒙以青绉纱制作而成。还有民间富有者常 戴的"瓦楞棕帽"、为无乐之人戴用的"卷檐毡帽"、专供各级府州 衙门执事戴用的"红黑高帽"、以及后来出现的仿效胡人衣冠的 "毡笠帽"、"鞋帽"。 (2)袍服类服饰。 ①袍服。 </P><P>  明代的袍服,大体承袭了唐代袍服的特点,不同的是袍腰下 端左右各多出一块,称作"摆"。其具体制式为:盘领右枉,衣袍稍 稍宽大,通常为三尺,袍下端左右出摆,质料多用?丝,或纱罗绢 等。明代,穿袍服官员的职位品级,也是依照不同的颜色、花纹和 腰间的革带质料,予以严格区分的:一至四品官员,选用绯红色。 五至七品官员,用青色。八至九品官员,则用绿色。而所施花纹: --品官员用径为五寸的大独科花纹饰。二品官员,用径为三寸的 小独科花纹饰。三品官员,用径为二寸无枝叶的散答花饰纹。四 口、五品官员,用径为一寸五分的小杂花纹饰。六品、七品官员, 用径为一寸的小杂花纹饰。八品以下官员,不施任何纹饰。所系 腰带:一品官员用玉,或花或素。二品官员用犀。三、四品官员, 用金荔枝。五品以下官员,用乌角。这类袍服,一般被用作各级 品宫的公服。官员在早晚临朝奏事、谢恩、见辞等较为庄重的政 务场合中,将它与展角幞头作为配套服饰用。 另有一种施饰纹样的官袍,《明史·舆服志》称之为赐服。它 始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是皇帝专门赐予功臣属下官 员的,极为华贵、独特。此服多以?丝、罗、纱为材,前身施以各类 纹饰。一品官员,施斗牛纹饰;二品官员,施用飞鱼纹饰;三品官 员,施用蟒纹纹饰;四、五品官员,施用麒麟纹饰;六、七品官员, 施用虎、彪纹饰。 ②补服。 明代的补服,可谓是独具特色的官服。一般情况下,它作为 常服使用(其他服饰,也有施用的),是当时区分各类人物政治、 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制式为2在盘领长袍的前襟上方和 后背上方,按不同的官阶施以不同的补子。所谓补子,就是一块 见方的丝织品(一般为35-45厘米),先将各种不同图案,按需 要绣在上面,然后再将其补缀于袍服的前襟、后背之上。因此服 是将做好的袍服,再加一块补饰品,所以称之为补服。</P><P>  据《明史· 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6年)明政府现定,常服的 补子如下: 公、侯、伯、驸马的补子,饰麒麟、白泽。 朝廷官员,分文、武二系,接品位分别施以不同的纹饰。通 常,文官的补纹是以各类美丽的飞禽为饰,有温文雅致之喻意。 武官则以各类猛兽为补饰,象征勇猛、强悍: 文官补饰 武官补饰 一品饰仙鹤 一品饰狮子 二品饰锦鸡 二品饰狮子 三品饰孔雀 三品饰虎豹 四品饰云雁 四品饰虎豹 五品饰白鹇 五品饰熊罴 六品饰鹭鸶 六品饰彪 七品饰?? 七品饰彪 八品饰黄鹂 八品饰犀牛 九品饰鹌鹑 九品饰海马 风宪官饰獬?,杂职官役饰练鹊。 补服当中,还有一种制式比较奇特的种类,它虽与一般补服 大致相同,但却是在袍腰部增有一燕尾装饰,当时名曰"插摆"。 这种形式的袍服,明末清初时,在明降臣、守将李永芳及广宁官 生降清之画像中有出现,而在小说中也有描绘。 ③??服。 ??服,又称为??。这种服式,出现于明中期以后。随着 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发展,对朝政的影响冲击愈来愈大。不少 执法者为金钱利诱、蛊惑,执法不严,致使法度逐日松驰,服饰制 度亦是如此。当时一些乡绅、官商,甚至官员在家居时,服饰多有 违禁。结果,服饰制日呈混乱之势,虽几度颁诏禁止,然收效甚 微。??服就是此时涌现的"异服"之一,并为内使服用。 </P><P>  从形式上看,??服是由元代的质孙服移植演变而来的。 其制式为:方领、长袖,上衣部分紧凑护身,前部饰有横榈。下裳 过膝,起竖折;腰间用带束围。这种服式常与六合一统帽、长?靴 相匹配使用。而内使官穿此服时,则配以大帽、鸾带。《明史·舆 服志》记载说:"(正德)十三年,车驾还京,传旨:傅匮候者用曳撒 大帽,鸾带。"可见内使穿此服较为常见。 ④连衣百褶裙。 这种服饰在明代文献中未见记载,只是在考古发掘中见到 实物。以1981年江苏泰州明代徐蕃夫妇墓中出士的八宝花缎连 衣裙实物而论,其制式为上衣下裳,斜领左衽,身、袖和裳部均较 窄,下裳有一百多个叠裙,身长及膝。从整体上肴,它较像古制的 深衣,但其细部除了上下连属、有桂长身外,其他部分无论在剪 裁结构上,还是各个部位的处理上,均与深衣不同。首先,深衣的 剪裁是衣、裳分幅裁定的。其次,领、袖均有与衣色不同的缘,而 且通体较为宽松肥大。但出土的连衣百裙裙实物则与之相反。因 此,这种衣式很可能是深衣的变种。由于文献缺乏记载,它肯定 不会作为官服服用,可能是家居时的便服。然而这种便服却又出 现在朝廷三品官、工部右侍郎徐蕃的身上,且其妻也穿用此服 (仅较前者小有不同),表明穿用它的人,须有一定身份地位。 (3)靴履类服饰。 </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靴。 明代的靴子,一般以皂皮为材,高?、布为里,多为朝廷官 员、亲属或士绅穿用,而平民百姓不准穿靴。洪武年间,明政府规 定,百官公服着皂靴,直系亲属,如父兄、叔伯、子弟及婿亦可穿 靴。同时规定:儒士生员等准许穿靴,校尉力士在上直(值)时许 穿靴,若外出则不许穿。不许穿靴者,除平民百姓外,商贾、技艺 及步军也一概不许穿靴。 明代的靴,除了在穿用上有较严明的规定外,靴子的式样也 因其用场各异而有不同。除上朝时官员所着的皂皮靴外,宫中穿 用的还有一种薄底皂靴,这种皂毗由宫中内使穿用外,一般官员 家居时,也有穿用的。如江苏泰州明徐蕃墓出土了一双软底皂 毗,当属此类。而地处寒冷的东北地区,官员则常穿牛皮直缝靴。 ②履。 明代百官着履,多与朝服配套。凡逢有大祀、正旦、冬至、颁 诏、传制等重大礼仪时,百官多着履,履一般为黑色。万历年间, 明政府规定,举人、监生、生儒可穿锦绣镶履。而乡绅、长者多穿 镶边的云头履,俗称"朝鞋"。然而,明代穿用最普遍的当属长筒 皮履,它又称为"皮扎翁"。明初,社会上非穿靴的阶层,不论平民 百姓、富商大贾,还是艺技军卒,都喜穿皮扎翁。 8.清代冠服与文化特色。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他们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入关以 前,其衣冠之制已具备。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鉴 于形势,初仿古制,设满汉二班服制。后用高压政策和手段,强迫 汉人"剃发易服",即令汉人均弃掉明服,改穿满人马蹄箭袖服。 但激起广大民人拚死反抗,为缓和矛盾,采纳了明遗臣金之俊的 建议,颁令在服饰发型等生活风习上的"十从十不从",即: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 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 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P>  从此,在汉人的一些传统礼仪上,如婚丧嫁娶时,女子和未成年 男子都仍用明代服饰,并且沿续很长时间。 清代服饰制度,曾几度变革:除"剃发易服"之外,清代官职 排列上的标志,沿用了明代的纹饰补服;乾隆帝也曾试图引进汉 人传统的冕服,流露出对汉族传统礼服威仪的倾心。虽然乾隆帝 恪遵祖训,最终未能改用冕服之制,但在褒服、朝服上,仍采用了 衮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并将它织绣于服饰中。清末,随着外国 侵略者的东来和西方文化、习尚的渗透,导致了各式军服、西表 的出现和穿着。 从总体上看,清代的服饰,当是在满族服饰基础上,兼收并 蓄汉服的优秀传统后,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衣冠服饰制度。它 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官服与民服区分明显(后期则较为混乱)。 二是清代的官服服饰,集飞禽、走兽、植物、矿物于服装之中,具 有鲜明的民族气息。三是长短措置相配,不论官服、民服,全部如 此。四是在官服服饰的加工、制作、裁剪等方面,工艺力求讲究, 强调色彩鲜明、和谐。清代的官服形制,颇为典型z如朝廷职官服 饰,为头戴顶翎官帽,身着补服长袍,脚登尖头厚底靴,有的外配 一串朝珠。皇亲贵戚的常服和小有身份的士绅大户的服饰多为 小帽、马褂长袍。一般平民百姓的服饰,讲究甚少,以短衫、短袄 加短裤居多数(也有头戴小帽者)。</P><P>  冠类服饰。 ①顶戴花翎。 顶戴(或作"顶带")花翎是清代官帽的代称,职位的高低均 可从帽上的顶戴花翎辨出,所以又有"一顶官职"之说。顶戴或叫 "顶珠"、"顶子",指的是帽顶上的珠饰,它是用各种不同材料制 成的,以此作为区分其官位不同的品级。珠饰的质地主要分为: 红、蓝宝石,珊瑚、水晶、青金石、砗磲、素金。花翎是指帽上插置 的羽翎,通常用孔雀的翎羽。饰法一般在顶珠之下,设有一至二 个左右的玉石、翡翠或珐琅做的管子一只(也有用玻璃的),供插 羽翎。所插羽翎又有三、双、单眼之分,所谓"眼"是指孔雀翎羽的 尾宽部长出的天然圈点式图纹,被清代官服引用来区分高低贵 贱等级。按照大清礼仪,花翎的眼以三眼为贵,双眼次之,单眼翎 最为低贱。其具体施用情况,据清代《续文献通考·陆心源翎顶补服 考》引据《大清会典》载: 敬案会典,贝子、固伦额驸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 公、和硕额尉戴双眼孔雀翎,此爵翎也;其职任之戴翎者,领 侍卫内大臣、侍卫、銮仪卫、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戴一眼。 ……品官功高者,亦得特赐双眼花翎。 另外,清代的翎眼也曾有四眼和五眼者。据传,康熙时有一 太子也欲戴翎冠,于是康熙帝特制了一顶五眼花翎冠赐给他。以 后,因福文襄公(即福康安)立有大功,乾隆帝曾赐给四眼花翎。 这两种冠饰,实乃特殊,是不计官位的。而花翎在实际使用上,初 始阶段有着严格规定:一般汉人外臣,官位再显赫,也不得施用。 但至中后期,有军功者,大都赐戴花翎。道光帝以后,甚至可用金 银捐得戴用,致使此制松弛,有些官民难辨了。 施用顶子花翎的冠帽,叫作礼冠,俗称"大帽子",它按季节 分为冬夏二式:一为冬春(八月至次年三月)时节所戴,谓之暖 帽;一为夏秋(三月至八月)时节所戴,谓之凉帽。二者可随时节 交替作用,但帽上的顶子花翎则依照原来的官级品位不变。 </P><P>  暖帽,圆形,有一向上反折的冠檐,其质多为皮料制成。视气 候变化而定,颜色以黑色为多。所用皮毛种类亦有区别。最初, 以貂鼠皮为贵,次则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凡皮是用。由于海獭皮 价格甚贵,亦有用黄狼皮染黑而代之者,名为"骚鼠",时人争相 仿效。康熙年间,江宁等地新制有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 骚鼠。由于价格低廉,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暖帽顶部缀以红色 帽纬,顶端则是不同颜色和质料的顶珠,下插花销。 凉帽可谓是大帽子,形如圆锥,无檐,俗谓喇叭式。初尚扁而 大,后尚高而小,帽以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骨,用白、湖蓝或黄 色罗为表,红纱绸为里。石青片金织成边缘,帽表也缀以红色帽 纬,顶珠花翎形同暖帽。 暖帽和凉帽两种礼冠,又有吉朝服冠和吉服冠之分,其主要 区别在于冠顶制式的不同。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朝冠,文 一品为顶楼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文二品朝冠为顶, 矮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顶亦同用镂 花珊瑚。武二品同文二品。文三品朝冠,顶矮花金座,中饰小红 宝石一,上衔蓝宝石z吉服冠顶亦用蓝宝石$武三品同文三品。文 四品朝冠,顶楼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吉服冠顶亦 用青金石。武四品同文四品。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 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吉服冠顶亦用水晶石。武五品同文五品。 文六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吉服冠顶 亦用砗磲。武六品同文六品。文七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水 晶一,上衔素金。吉服冠顶亦用素金。武七品同文七品。文八品 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吉服冠同朝冠。武八品同文八品。文 九品朝冠,镂花阳文,金顶。吉服冠同朝冠,武九品同文九品。从 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清代官职的高低,从冠上所用顶子的质料也 可一目了然。</P><P>  小帽。 小帽,是清代十分流行的一种便帽,俗称"瓜皮帽",实际上 就是明代的六合一统帽。其形制和做工与六合一统帽差不多,只 是比明代更为讲究些,帽胎有软硬两种,是用黑缎、纱、红夹里、 马尾、藤丝竹片编织而成。形制又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顶端设 一结子,其质地不一,有用丝吊结的,亦有用珊瑚水晶或玻璃料 珠为结的。结子的大小也各不一,随时尚或使用者本人的审美情 趣而自酌。至清代晚期,又在帽沿的正中缀饰了一个四方形类似 徽章之类的饰物,其质多用白玉,亦有用其他珠宝为饰的,为的 是在众人面前炫耀其富贵。 在清代,不论满人、汉人均可配戴此帽;至清代中期以后多 为贵族或汉族地主、士大夫等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在燕居、会 友、外出时使用,而一般百姓庶民,多在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 仪式上使用。 </P><P>  毡帽。 毡帽始于明代,它原本为北方寒冷地区劳动者和商贩经常 戴用之帽饰,其形制为圆形,自两鬓向后加长,为的是冷时可以 护住双耳,暖时可以向上折起p在帽正面当中设有一折起似舌状 毡头,可能是用作遮挡阳光或护鼻之用。毡帽的所有边缘均用丝 绸类织品包裹,颜色多为黑色,稍有身份的士大夫阶层在家居时 也有戴此帽的。但是在帽子的装饰选材和制作加工工艺上,当然 要比前者讲究得多。 (2)袍服类服饰 袍:袍服在清代的官民服饰系列中,仍被作为主要礼服之一 加以穿戴和使用。但是,清代袍服,无论在它的外在形体上,还是 在其使用功能、礼仪以及加工工艺和装饰上,较之前代,均有其独到之外。 首先,在袍服形体上,清代统治者将明以前的传统袍服,根 据满族人的风俗习尚和审美意识作了改造,使之更独具时代特 色:第一,满族统治者为了长期和时时告诫人们天下是大清满族 人的天下,就要处处强化满族的文化标记,突出满族服饰尚武精 神的特质。将流行了一两千年的宽衣大袖的传统袍服,改做为人 们在穿着、行动、骑射、公务、礼仪等活动中较前代更为合体,袖 筒更为窄瘦、短小的"箭衣"。其具体形制为2袖长过手,紧裹于 臂,腕部尤窄,袖尾在过腕后袖端裁成弧状,形似马蹄,所以又称 "马蹄袖"。平时将马蹄部折于腕上,行礼时将其放下,表示谦恭、 顺服,礼毕复折原位。这种袍服的袖形,在清代上自皇帝、下至百 官群臣(亦包括妇女)不分等级,咸同一式,没有例外。第二个特 点,清代的袍服开衩,且以衩多者为贵。清代,律定品官及士庶只 能在袍的侧缝两处开被$而皇族宗室贵族所着袍服,除了在袍的 左右两侧缝开被外,同时还在袍的前、后摆处开极,以示其身份 其次,由于清代的袍服式样校多,当然在使用上更会有严格 的规定制度。①龙袍是天威和皇权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太子方 可使用。清代的龙袍,吸收了以往前代冕服章纹的图案,共12 章,同时以五彩行云,进一步衬托出皇权的威严。②蟒袍,又名 "花衣",为群臣百官的礼服。其中,辨别官员职位的高下则以蟒 袍的颜色和所绘蟒数的多少而论。如一般皇子蟒袍颜色用金黄, 通绣九条蟒纹:民公(异姓之封爵者)和一至三品官员,穿蓝及石 青类色的九蟒袍,蟒皆做四爪或五爪;四至六品官员亦用蓝和石 青诸色,通绣四爪八蟒袍;七至九品官员则可使用绘四爪五蟒之 袍。③无纹袍,多为庶民百姓或文武官员出行时所用的袍服。其 制为圆领、大襟。大概是为了骑行方便,袍襟下部被裁下一块,所 以又称之为"缺襟袍"或"行袍"。 做工精细、图案独特、装饰华贵是清代袍服的第三个特点。 清代袍服均为有里有表的夹衣形式,而且不论是龙袍或是蟒袍 上的图案,一律要用于工线绣而成,所绣图案针法均匀细腻,色 彩鲜明夺目,富有强烈的立体感。袍服(包括袄褂)衣襟全用丝吊 打结的"扣子"相结,而不像前代多以带帛束之。袍服上的图案, 除了按照等级选用各种精美吉祥图案以示区分外,一些皇亲贵 族还将各色珍珠串缀起来,代替丝线直接构成所需图案,以进一 步显示其身份地位的与众不同。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在一座清代 公主基中出土的一件蟒龙图案的龙袍,其螃龙和其他图案都是 用各色小米粒大小的珍珠串缀而成。可想而知,这样一件袍服在 其加工制作时,其加工的难度、耗费的时间、财物之多,以及穿用 起来的华贵程度,迄今使人望而惊叹。 </P><P>  另外,满族在入关以前原籍居住生活在今吉林长白山地区 一带,但其"龙兴之地",生活环境寒冷,所以有衣皮毛之习俗,皮 袍是真重要的服饰之一。入主中原以后,随着地理和政治生活环 境的改变,衣皮毛之袍的衣着习俗亦为之一变,着此衣的人数大 为减少;只是作为一种祖传的传统衣式而加以保留和沿用下来。 不过,这种传下来的服饰大多为皇家贵族和一些有身份地位的 "红顶"大官们穿用,一般平民百姓则很少穿用。实际上这种传统 的衣着形式,在满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其功能己发生了很大变 化。除了有御寒功能以外,最大的应用功能是为了显示其身份地 位的高贵富有,而并不作为正式的典章官服来加以使用。 补服:清代的补服,作为清代的官服,它直接承袭了明代补 子的形式,为前后各有一块方补。其中,只有皇子、亲王、贝勒、贝 子等皇家宗族的补服上,才采用圆形的补子。清代补服的式样, 也和袍服一样具有明显的满族服饰文化特征。具体而论,其式为 衣之长短,介乎于袍褂之间,圆领民袖,袖口处不同于袍服的马 蹄箭袖,而是普遍平直袖口;衣襟采用对襟式样,并以丝帛扣结 相合,补服的下端前后、左右开有四衩。 其补子的图案纹饰内容,亦与明代相差不多,即文官的补 子,采用各种飞禽图案,以示祥和、高洁;而武官的补子,则采用 一种走兽图案,以o(︶︿︶)o 唉武、勇猛。但是,清代皇子、亲王、郡王、贝 勒、贝子等皇家族人补服上的圆补;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骑马、 民公、侯二伯贵族补服上的方补,图案纹饰例外。不用飞禽走兽的 图案,而是采用各式螃龙图案作为补子的图案纹饰。</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3.jpg">据《大清会 典图》描绘,其具体的补子图案和纹饰,分别为: 皇子,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云 亲玉,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石青色。 郡王,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 贝子,回伦额附,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骗、民公、侯、伯,五爪正鳞二方,前 后各二立即百的种子上,其真体因集与州分别是2 文官:一品:仙鹤 武官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二品:孔雀 三品:孔雀三品:豹 四品:云雁四品:虎 五品:白鹇五品:熊 六品:鹭鸶六品:彪 七品:??七品:犀 八品:鹌鹑八品:犀 九品:练雀九品:海马 而清代百宫,举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 察史、各道道员等官员的补子上都绣獬?。事耕农官,绣彩云捧 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 马褂z马褂是清代服饰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服饰。其基本形 制为;短身、圆领、对襟、平袖。由于马褂身短,不履及穿用之人的 双腿,故有便于活动、行走、骑马的特点。始初,它仅流行于军营 的兵士之中,并且只有少数富贵之人才穿服它。但至乾隆年问 时,因远征金川得胜而归的朝臣傅恒常穿此式服装,取新名为 "得胜褂",故人们取其吉顺之意,纷纷仿效。很快马褂的穿服者 遍及全国,且不分男女庶士,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时装。随着马 褂在清代社会各个阶层的普及、应用,它们的基本形制也随之有 了变化和发展。接着又出现了大襟式马褂、缺襟式马褂;袖子又 做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等式样。同时,马褂在使用上也不仅 仅局限于出行骑马时穿用,日常家居,会客见友也俱用此服。一 般情况下,大襟马褂多作为便服使用,缺襟马褂则常在出行时使 用。但不管是缺襟式还是大襟式的马褂,在家居或出行时穿用, 它们均不得单独穿用,都要将马褂加在长袍之外,二者一起共同 穿用才合时宜。 虽然马褂这种服饰,可以男女、士庶通服,但与其他服饰一 样,在清代它也有等级之分。它的贵贱分别主要体现在其质料和 颜色上。在众多各式各色的马褂之中,当以黄马褂最为显贵。在 清代,黄色为尊威、权力、地位的象征,所以普通的文武百官是不 得穿服黄马褂的。穿用黄马褂之服者,多为皇帝近身侍卫或立有 功勋的武将、文官官员,且必须由皇帝赐穿黄马褂者,才能穿用。 </P><P>  一般文武晶宫穿的马褂以天青或无青色者居多,其他士庶常人 的马褂,在使用的颜色方面较杂,主要有暗红、酱紫、深蓝、浅绿、 深灰等颜色。马褂的质地一般以各类丝织品为主,亦有用各种动 物毛皮的。如:玄狐、海龙、紫貌、给涮孙、干尖、倭力、草上霜、紫 羔等也是制作马褂的材料。而以这些面料制成的马褂,多是皮毛 外露,华丽奢贵,形制与众不同的,故多为少数达官贵人所服用。 另外,马褂的领袖及褂之边缘多采用镶边。初期较窄,中期渐宽, 至嘉庆年间时,又开始兴用较宽的如意镶边。这种如意式镶边的 马褂,其宽度颇为显扩,有的占据了马褂相当一部分。这种宽丰 的马褂形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时,最为时兴和普遍。以后又渐 渐恢复到初时官式形式,到晚清,甚至很少能看到有镶边缘的马 褂了。 </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甲,马甲,清代亦称"背心",或者还有一种更贴切的叫法: "坎肩"。这种按照马甲肩部特点定名的服饰,在清代式样分为数 种:有大襟式、对襟式、曲襟式(琵琶襟)及一字襟式等,同时,又 有单、夹、棉之分。 起初,清代的马甲多作为清人保暖的副级服饰之用,它多被 穿在袍褂的里面,但随着马甲形式和装饰的日趋讲究,渐渐的也 作为一种外衣为人们所穿用。而且,有些式样还蕴含了特殊的喻 意,如一字襟马甲,其前襟横作一排数枚的丝吊线钮扣,满族人 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的汉语译意为:好汉或勇士。正由 于它源于此种意义,所以,一字襟马甲多为朝中武将或参加军事 的官员穿服,故又名"军机坎"。 清代的马甲,不分男女皆可穿服,只是在马甲的装饰纹样上 有所区别和不同。如男子所穿马甲多采用深色宽缘饰,纹样以折 校团花、寿字、蝙蝠等为主;而女子穿服的马甲,边缘多以镶蝶、 花、鸟、虫等彩色牙子,以为装饰。清初的马甲多为贵族男女穿 服,到了清代后期便人人都可以穿了。而且还有皮质马甲出现, 颜色的使用也日趋多样,但多数人还是喜欢穿传统颜色的马甲。 如江南苏杭地区一带,曾以黑色马甲流行一时,且引以为时髦, 不过很快也改用他色了。 短衫和套裤:清代的短衫,其形制为圆领斜襟,衣长至胯,不 论男女,都可穿用。但颜色较为单调,主要有浅灰色、浅蓝色、蓝 色几种,人们穿着时没有什么更多的讲究,属清代广大下层民众 经常穿服的一种基本服饰。 裤子,经过千余年的演绎、发展、变革,到清代,从外形到种 类型式等诸多方面,都已基本定型,趋于成熟。清代的裤子,男女 都可穿服,但比较流行的裤式则有长裤、短裤和套裤等几种: 长裤的外形与现在边远山村一些传统裤子相差不多。长裤 的立裆宽且肥大,腰部则向上伸长,故在穿着时,腰部须要向一 侧折叠,再用绳带系之。两只裤口还要用带子扎紧,显得利落,并 有保暖的作用。着长裤时,清人习惯于与短衫、短袄或马甲相匹 配穿服。它们在清代多是杂耍艺人,商贩及普通市民穿服的基本 服饰之一。 短裤的穿着一般很少见,形制与长裤差不多,只是裤筒至膝 左右。余同裤式。只是在乡间田野的耕种农夫和江河上船工、纤 夫在劳作、日常生活中,时有穿服者,他们穿着此服,为的是行动 和操作方便自如。 套裤是一种仿古的裤式,早在汉代已经出现过,不过那时只 是老者或妇女才穿服它。而清代着套裤者,则不分男女老少,他 们都可以穿用。清代,在套裤的具体形制和穿用习尚方面,其裤 的制式为:只设两腿部,穿于内裤之外,露出臀部及上腿后部,而 每一单腿的裤式,则呈倒锥形,裤的最上方即锥端有一长带(绳) 系于腰带之间。穿着时一般将裤下口用丝带扎束,为的是穿着者 行动更加方便。而在清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特别 是穿服棉套裤时,扎束腿口,更能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 由于套裤的主要功能是起保暖作用,所以,清代的套裤,在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不同季节和需要,又可分为棉、夹、单三 种;而套裤的制做面料上,则又有缎、纱、绸、布等质地之分。 (3)鞋靴类。 靴:清代的靴子,按照服饰规制,并非任何人都可随意穿用。 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时,后金政权便有明文规定:平常人不 得穿靴。但是,后来文武百官及朝吏士卒都着之,惟平民始终不 许着靴,伶人、仆从等也不许着靴。这一规定直到清末宣统年间 才被打破。然而,即使可以着靴之人,在着靴上,也是有着各种规 定和限制的z如官员一般都着尖头式靴,唯入朝时,沿用明代旧 制,需换穿方头皂靴。清代的帝王更是讲究,一年四季中,则须着 不同种类和式样的靴子。据《穿戴档》记载: 道光二年,正月初一日,元旦令节,穿石青缎羊皮里皂 靴。......三月初二,穿青缎凉里绿牙缝尖靴。十月十四日穿 青缎毡里绿牙缝尖靴。 <P>  帝王生前着靴如此,然而即使是死了也要在仪式上焚烧或供奉 各种不同的靴和鞋。据《德宗景皇帝万年吉祥帐》记载z仅光绪帝 死后照例举行的奠礼中,就焚靴38双之多。另外,朝廷的主要大 臣,为了显示他们政治身份的尊贵和权力、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也由皇帝赐穿与皇帝靴近似的靴子。自嘉庆朝起,凡军机大臣皆 穿用由皇帝恩赐的绿牙缝靴。至于其他一般的官员,多穿长筒尖 头靴。在清代,凡穿用一种名为"爬山虎"薄底短?快靴者,因这 种名为爬山虎的靴式有穿用方便、轻捷、耐用的特点,故多为差 官在公事奔走之时,为方便而穿用。 清代的靴子大多为尖式,通常情况下都着尖头靴,其形制为 尖头厚底式,质地据《京都竹枝词》记曰:"尖靴武备院称魁。"注 曰:近时尖靴,必须武备院样式......靴子材料,一般夏秋两季用 缎制做,冬则用建绒制做,而三年有丧着靴用布制做。 鞋:清代中期以前,满族男子在公开场合时,一般都着靴, 而穿鞋者不多。官员在家居时,衣冠随便,多着鞋。但在见客时, 也非得脱鞋换靴方可,否则有不恭怠慢之嫌。可见清代的毗子是 花服之一部分,而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按照文献记载,清代 穿鞋者多为市民阶层,晚期满人穿鞋者也渐渐多了起来。 清代的鞋有薄底和厚底两种,但一般来说,薄底居多。其鞋 脸都较窄(有方、有圆),质地以丝缎、呢绒、深色布料为多,有的 还在鞋上刺绣一些纹饰,以示美观。</P><P>  武官盔甲与征战戎服 从古至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都是以杀伤敌人、保存自 己、夺取胜利为主要目的。然而在战场上,-这种杀伤、消灭是敌我 双方互为的。两军对阵,互动干戈,定有伤亡。为了防御敌方武 器对自身的伤害,就要有一种特殊的衣装保护自己,这就是甲 衣。《释名》云:"甲似物孚用以自御也。"毫无疑问,甲衣是战争的 产物,其第一功能是为了保护自身躯体不受外器(武器)的伤害。 它与人类服饰产生的最初功能有些共同之处,不过它们的共同 之处绝不仅仅于此,随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甲衣军 服的形式也是由最初的笨重型慢慢走向精巧。其功能也由原来 的单一属性,战场上防御敌人锐器的伤害,发展转化向高层次的 社会政治生活当中来。它仿佛昨天还在战火硝烟的两军阵前,阻 挡着敌方的各种兵器的侵害,一夜之间又变成了吸引人们视线 的光耀之物,在各种高规格的礼仪形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具 有强烈反差作用的服装,在后人看来它们的这两种不同用途并 不新奇,后一种功能的出现也并不难以推测,是由战前为鼓舞士 气、雄壮军威举行的阅兵布阵逐渐发展而来的,重要的是,军服 参与了社会礼仪生活,酬的成为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 若要更接近社会的和平生活,显然在设计制造上就不能完全一 味地强调"战场因素",而增加了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和审美因素。 增加的这两种因素也是以军服原有的基本特质为基础的,设计 上二者兼顾,借用戎装的威武雄壮,体现统治的稳固、经济的发 达及皇权在握,同时又不失真实、实用的战场雄风。 几千年来,从军服的发展进程上看,军服与民服(包括官服) 是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又互相完善的。二者水乳交融,与其他的 服饰形式一道共同构成了服饰的历史。其发展道路同样经历了 开创、使用、借鉴、吸收、创新的发展演进历程。它的发展变化的 周期,军服比民服更具统一性和突变性。这是由其军事性质而决 定的,战场时间分秒必争,一种客观因素、战时情报往往会对整 本战役胜负起到重要作用,虽然战服甲衣的更改变化不及情报 和其他战场客观因素的参考决策性强,但它确实直接关系到j战 场的得与失,因为优良的武器和良好的甲衣等军备器械是战争 获胜的前提之一。因此,甲衣的性质又较普通服饰不同,普通服 饰的变化是沿着一条自身传统的道路,受当时政治制度、民族心 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而发展变化,不会有本质 的突变,而且周期较长;军服与之不同,在胜负面前它没有<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4.jpg">选择, 更不能听任其自然发展,正是战场的得失、国家存亡之利害,迫 使统治者打破这种传统的模式束缚。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的 服装改革就是利用这种战争效应,打破了传统的规律,全面吸 收、引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骑和甲衣的服饰形式,使其军事力量. 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并踞于七雄之中。也 正因为这次缘于军事利益的服装改革,带动影响了整个民族服 饰的发展变化,成为中国服饰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它表 明军事服装与普通服装的发展又是荒僻分彼此,同是整个中华民 族服饰史的一个主要方面。也同样代表着每个不同历史时期政 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状态、心理模式及区域地理、自然资源等 因素的情况,如甲衣的先进程度和质地(皮甲、铜甲、藤甲、铁甲 等等)即是如此。</P><P>  另外,还可以透过各种各样相同或不同的鳞光 闪内的甲衣的外延,窥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内在含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甲衣是战争的产物。私有制是社会由原 始进化到阶级社会以后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甲衣也是依循着 这个规律由原始逐渐走向先进的。早期的甲衣制做工艺比较简 单:多采用较为现成的天然材料加工而成,如动物皮革、藤条等。 在实际使用上亦是如此,一般将这种稍做加工的甲衣穿于身体 的一些重要部位,像头部、前胸、后背等,以避免受到武器的致命 伤害。这一时期甲衣的功能主要是起防御作用,而审美的功能却 不明显。 1.先秦时期的盔甲与戎服。 殷商以降,随着铜等金属被人类广泛使用,战争攻防器械有 了新的发展。原来的藤、皮甲难以防御金属锐器的袭击,随即出 现了铜盔。盔是用以保护头部的防御服具,又有胄、兜签、头鍪、 首铠等别称。这种服具制作坚固。战国前期,对盔的打造极为重 视,这大概是由于赵武灵王引入胡服战骑以前,交战双方均以战 车方式厮杀,武士站于车箱内手持武器拼杀,头部等上半身都露 于车箱以外,而且车箱活动余地有限,不如骑马和步行易于躲 闪,易受攻击,所以对头盔的制造很注意其坚固性及遮盖性。从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和河南安阳侯家庄1040号墓出土的铜质头 盔的实物造型上可以看到这一点。 </P><P>  到目前为止的考古材料还没有关于殷商时期的金属甲衣实 物出现,比较早的铜质甲衣是出土于山东西庵西周时期车马坑 中的甲衣。其形制独特,是以中间一刷、片铜质甲片,加上左右 两边各一对称的甲片而共同组成的兽面形。甲衣共计三片,从形 制和尺寸上推测是一种护胸为主的甲衣,将它与这一时期内蒙 古昭乌达盟赤峰出土的周代铜胃联系起来推测,这种甲衣、盔胃 是为适应当时车战形式而制造的盔甲。另外,从这副胸甲周边特 有的小孔来看,它可能是穿缀于皮革或其他甲衣上一同使用的。 </P><P>  由此看来,皮甲的使用不仅没有因金属甲衣的出现被一下舍弃, 反而还被完善、改进后更为广泛地利用起来。 由于春秋末年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五霸出现、竞相争雄, 战争连续不断的历史局面。为适应接连不断的战争,达到保护自 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攻防武器朝着更新、更灵、更实用的方向发 展。而且造型已初具了秦以后规模统一、比较先进的模式了。至 战国初期,皮甲的制作和造型都已十分精致,如湖北江陵藤店战 国一号墓出土的皮甲散片,有长方形和弧形二种,都是以两层皮 A成,而且上面有组织连缀用的小孔。一些甲片上出土时还残留 层组用片用的小度条线,其工主技术已和秦汉时期出土的用 衣形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而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 甲衣(片)更为完整而具体,代表了这一时期皮甲生产和使用技 术的水平。此基出土的皮甲片有长方形、正方形及各种不同规格 的弧制,经整理研究证实,这些甲片不仅为人使用而且还被用于 战马,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另外,所有甲片的外表几乎都探有黑、 红色漆,虽然皮甲腐烂严重,但由于漆壳比较耐腐,所以甲片的 形制得以保存下来。最后经清理复原出了十余领各式甲服,其中 保存较为完整的套甲为三号甲,全套甲加胃共分四部,即甲身、 甲袖、甲裙和甲胃。甲身,由胸甲、背甲、肩甲、肋甲和大领甲衣设 计制作而成。车战仍为当时战争的主要形式,甲服的制造设计理 所当然地要适应于车战需要,从复原后的甲服整体形式看,上半 身除了小臂的一部和持武器的手及脸、颈的小部分裸露于外而 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均被甲衣所包掩起来,而下半身除甲裙能垂 过臀部外,双腿则没有什么甲片围护。因为车战时只有身体的上 半部露于车厢外,下半部则可被车厢掩障,起到自然保护作用, 所以这种设计是为了车战的实用而设计制作的。可见实际需要 这一生活中的第一要素,是决定再生物质形式的主要决定所在。 </P><P>  不论是军服还民服,都将按照这样一个生活规律而发展更新。 这次发现也证实了历史上主要文献记载的准确性,如《左传 宣公二年》、《吴越春秋》和《国语·吴语》古籍中记载的漆甲、墨 甲等,在这次发掘中均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另外,除了甲服的制 造工艺和设计技巧等有了很大进步外,这一时期制造甲服的原 材料,也有一定的讲究,并非任何兽皮都可制做甲衣,据《周礼· 冬官考工记》记载: 幽人为甲,犀甲七属,?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 百年,?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 从文中得知在同时,犀、?之皮是可以制甲的,但是不能一样使 用,要视其坚固程度区别利用,所以又有"七属、六属"和"一百 年、二百年"之分别。可见制造甲服在当时已有了相当的经验。 战国时期铁甲的出现,为战争攻防技术手段的提高奠定了 基础。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一具由铁制甲片编缀而成 的兜鍪,是目前这一时期发现的最早最典型的铁制甲的实物。尽 管在后人编录的文献中,对冶铁及铁甲的出现时期问题上互有 矛盾,如《尚书·正义》引《经典释义》曰:"......秦世已来始有铠、 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但是更多的文献 记载,则说明至少在秦以前已有铁甲的使用,如《吕氏春秋·贵 卒》记载:"赵氏攻中山,中山之多力者曰吾丘?,衣铁甲,操铁杖 以战。"又如《战国策·韩策》中有"当敌即斩坚甲、辑、签、铁幕、 革块"。注曰:"甲,古之戎衣,用革或铁叶为之;铁幕,以铁为臂、 胫之衣。"另外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也证明在战国时期铁金属 武器已经被人们利用。所以,铁制甲衣在当时的出现和使用是完 全有可能的,它之所以没有被现代考古大量发现,可能是由于铁 制器物易于被腐蚀氧化,不易保存或是由于当时冶炼和各国矿 业资源的不平衡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 2.秦汉时期的盔甲与戎装。 经上述分析,无论从文献和发掘实物上,都证明秦代以前已 经有了铁制甲具,由此推断,秦代使用铁甲或铁制武器已是顺乎 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后来发掘的秦始皇大型车马坑墓出土的一 系列实物中却不见几件铁制武器,当然也更难以见到铁甲衣了, 这与秦国在战国后期比较发达的冶铁技术水平形成了反差。自 然,坑中所出土的大量俑兵所穿的各式甲衣也就难以断定一定 是铁制的了。不过暂且绕过这个难以一时断定的问题,单看坑中 俑兵的各式甲衣形式,则是非常宏阔而精彩的,在很大程度上说 明了秦代的军事、政治和服饰等文化水平的进步。 </P><P>  首先,从俑坑出土俑甲的形制上看,可分为二类共七种形式; 第一类甲衣有三种,其造形与制作技术与战国时期甲衣颇 为类似,是用甲片编缀而成,由甲身、背甲、披膊等三个甲服的主 要构件组成,甲身前甲与后背、披膊左右呈一体式编制形,后面 和左右均不设开口,只在前胸左上侧设一小开口;穿时从上套 下,穿好系好扣子;里面衬以丝麻类织物的衬袍。甲身全部采用 前长后短形式制作,前甲片又多做成圆弧形,身长一般在53- 68.5厘米之间,用大小形制相同与不同的约一百四十余片缀编 而成。甲片的规格大致在4一9厘米之间,如编号为T1G2:22号 俑的铠甲,便是由胸、背和披膊三部分组成的。胸甲前长62厘 米,背甲长58厘米,披膊长20.8厘米。甲的前后摆为圆弧形,在 右前胸留有一开口,有纽扣扣结,坑中着这种甲的俑最多,很可 能是步卒、骑兵等兵卒的作战甲服。 </P><P>  第二类甲衣在整体形制和制作工艺上都比较奇特,共四种 式样,全部是用一张皮革或丝织品为底托,上面嵌以皮革或金属 类甲片,形式有"前甲"式,"前后甲带披膊"式,另有前甲呈尖锥 型的,"尖锥式"形式比较复杂。除此,在做工上也颇为讲究,这类 甲衣的甲片多数比较小巧,规格一般在2.2→5.5厘米之间,甲 衣周边的皮革或织物上多绘有各式各色的彩色图案,身长尺寸 差异也较突出。四种甲衣前胸甲片最短的为65厘米,而呈尖锥 型甲衣的前胸甲长为96.5厘米。如编号为T19G10:14号军吏俑 的甲衣,造型比较简单,是由一大片前胸甲部分另配两条较为宽 伏的背带组成,胸甲四周有缘边,边缘之内缀以甲片十二排,共 计五十七片,规格为5.5×4.5厘米;胸甲双肩上方有两条长 42.8厘米宽12厘米的条带,在背后交叉后结扣,带上绣有不同 颜色的几何图案花纹;这种甲式,好象一个长于胸腹的盾牌,扣 在胸腹之前以御伤害。其他编号为T10G15号的俑甲,相对来说虽 也只有身甲,但从其整体形式来说要比前者复杂一些,为锥尖 形:前身有很尖、很长的甲身,长度在90厘米,后身短齐长度在 59厘米。所用甲片大小规格不一,有2.8×2.7,3×3.3和3× 2.5厘米的几种。全身甲衣用甲片二百一十七片,亦采用在衬物 上缀甲的形式制成,周边有一定宽度的缘边。不同的是这种甲的 前胸和后背没有缀甲片,甲片是从上腹和后腰部开始向下编缀 的;没有缀甲片的上衣部分前后和两肩有条带结花打结,起固定 甲衣的作用。从这类甲衣的造型和制造工艺上看,都比第一类甲 衣复杂,数量在发掘比例中也较少,从其精致的甲片造形和衬物 边缘优美的图案等方面分析,这类甲衣应为地位较高的长官所 穿用的战服甲具。 </P><P>  通过对整个秦俑坑发掘的俑兵甲衣和其整体的排列次序的 分析,可得出以下几方面推论: (1)从出土俑兵所着甲衣的制形与编缀方法上看,秦代的甲 衣,基本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甲衣的传统,特别是第一类甲衣 与湖北战国曾侯乙墓和河北燕下都墓所出甲服的造型、甲片的 形制以及编缀方法上都较为接近。 (2)从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上看,在承袭了前代的特色之外, 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工艺技术的发展,甲衣 的形式多样化了。从已发掘整理的俑兵甲衣看至少可分为二类 七种,随着正在发掘墓整理的二、三号俑坑的完成,有可能还会 增加。b.甲衣种类的增加为前代作战兵种的专业化、正规化、系 列化奠定了基础。如从发掘的形式分析看,有便于步卒作战用的 甲服较丰大,包遮较多的士卒甲,又有便于骑兵穿着的短式甲 衣,还有便于车战御手所穿的甲衣,它们各有不同。c.编缀方法 上,进一步完善科学化。如:甲衣的前身横编时,是由中间向两侧 依次前片压后片,后身甲则反过来。因此,使身体的活动灵活度 得到了提高,更适于作战。 (3)甲衣的多样化又推动了等级的显明度,强化了军事管理 界线和等差的直观性。如第二类甲衣与第一类甲衣在外观造型、 工艺水平、装饰华丽程度上都有很大区别,前者外观奇特、做工 细致、装饰有图案花纹,并且甲片缀在衬物之上,穿戴起来比第 一种要舒适。而第一种则必须穿以衬袍一类的衬衣,否则甲片与 身体直接接触,定会磨伤皮肉。 (4)甲衣战服从战场分身于社会政治生活(即参与社会礼仪 及审美〉,是秦代甲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a.将战服甲衣列为 礼仪,纳入仪仗,恐怕很早的古代人们就早已运用,但被正式纳 入国家政治生活之中来,根据现在的文献和考古发掘情况的分 析研究,应当是秦代。前不久有位专门从事卤簿仪仗研究的学 者,经过对几个典型朝代传世文物图像的研究,并比较了秦代兵 马俑的排列阵容,推论秦代兵马俑就是秦代的卤簿。卤簿即为皇 帝出行时随行护驾的兵马护卫仪仗队,阵容庞大,气势非凡。从 汉代起,除皇帝有卤簿仪仗卫队外,皇后、太子、王公、大臣也皆 设不同等级的卤簿。</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蔡邕《独断》说:"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 卤簿。"又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记载说z"舆驾行幸,羽仗导从 谓之卤簿,自秦汉以来始有其名。"同书按语曰z"卤以甲为之,所 以捍敌……甲?有先后部伍之次,皆著之簿籍,天子出,则案次 导从,故谓之卤簿耳。"另据《旧唐书·舆服》记载:"……秦诛战 国,斟酌旧仪,则有卤簿、金根、大驾、法加、备千乘万骑。"西安秦 兵马俑坑的发掘,对照上述文献,在一定意义上佐证了秦代卤簿 "千乘万骑"的帝王雄威是有一定根据的。另外,出土的这些俑士 兵卒均穿甲而不着盔胄,有着冠者;而多数是梳一种独特的秦人 髻,说明这种形式不是为了实战前的阅兵,而是一种礼仪仪仗。 是否为卤簿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确定。假若这一推论能被今后 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那么,就完全可以说秦代已经将军服甲 衣的"战场"之雄健威风带入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同时,将帝王的 尊威、皇权国力的强悍等内涵因素通过卤簿的形式向世人做了 展现。b.秦代的战服甲衣比较形象地将战场实用和生活审美二 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具有阳刚之气的刚健、雄浑之 美,如前所述七种甲衣的设计、制作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又同是 战服甲衣,它们或长、或短、或精、或粗,有困弧形,又有尖锥式, 可直接套穿,也可像穿衣一样,各自相同又不同。这些各级军士 们按不同的系列、着不同式样的甲衣与官服的职级等第、民服的 色彩尊卑,错落交映于社会生活之中,表现出共同的和谐与美 韵,将社会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彩多姿。同时,又一点不失原来的 本质--作战之服。因此,又可以说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服装材料 制成的"民服"。 汉代的甲服形制,基本继承秦代风格,但在技术手段、工艺 技巧上又有新的发展。如甲服选材上,皮甲已明显不占主要地 位,并多为铁甲取代。近年来,在内蒙、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汉墓 出土的甲具实物中,都有铁甲出现。这种以铁片打制编缀的甲 衣,在当时又被称之为"玄甲"。《后汉书·窦宪传》中记载:"玄甲 耀日,朱旗绛天。"注曰:玄甲,铁甲也。很有可能铁甲衣为黑色, 颇似当时官员所穿的祭祀礼服中的黑色玄·衣,而取名曰"玄甲"。 <P>  从陕西威阳杨家湾汉墓出土兵俑披的甲衣可以看出,它们均被 涂以玄色。 陕西威阳杨家湾汉墓兵俑所着甲服的形式制、种类,基本上 代表了汉代甲服的总体水平和时代特点。首先表现出它直接承 袭秦代的甲服风格,以第一类①几种形式甲衣为例,直观上很容 易看出它与前面叙述的秦代兵俑的二类甲服很相近,皆以方形 甲片按前胸、后背下缘齐平式·或"盖腹式"编缀而成。其次,从墓 坑中发现的俑甲服上又可以看出与秦代明显不同的甲衣形式, 如"鱼鳞"式甲服俑,其部位结构虽然与第一类没有什么区别,但 是在甲片的形制和排编的技术手段上则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 许多小型小片叠次排压编缀而成,呈鱼鳞状,所以称它为"鱼鳞 甲"。以这种形式编缀而成的甲衣,在河北满城汉墓中有一件实 物标本,甲片高一般为4一5厘米,宽为2一3厘米,同第一类甲 服一样,都是以麻线或皮条连缀起来的。以这种甲片编缀成的 "鱼鳞"式甲服,较前者更为细密,提高了甲服的防御强度。从而 使得铁甲服从战国时期处于初期"原始"的形态,经过过渡、发 展,走上了基本成熟的道路,为后代甲服的"时代化"铸定了基本 模式。这点是汉代甲服的突出贡献。 另外,汉代的甲服除了在防御功能上有了很大突破,有明显 提高之外,在社会功能的领域里,又被派上更为多的用途。卤簿 仪仗仅仅是上层统治者生前显示自己身份、地位的一个方面;死 后也要借用这种威仪,庞大的军甲阵容为其壮行。</P><P>  据《史记·卫 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兰年,无狩六年而 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家象祁连山。" 表明军甲仪仗已经被明确地列为一种人们在社会中所处地位、 给予的礼节待遇高低标志来使用。关于表现这一礼仪形式的出 土文物,除陕西杨家湾西汉墓外,在江苏徐州狮子山西麓也发现 了一座大型西汉时期的兵马俑坑,其表现内容虽不如前者庄重, 保存也不是很好,但从其整体规模上看不亚于杨家湾西汉墓的 规模。从这一时期的文献记载和两处大规模兵马俑墓(坑)发掘 出土的实物对照分析,这种礼仪的广泛使用可能是由于西汉立 国前后一段时期的连年兵战,统治者大多为行武出身,取得政权 以后,尚武之风仍然很盛,所以一些社会礼仪用军甲仪仗的形式 来表现。另外,又受秦代的传统影响,使得这种礼俗很是盛行。经 过几个时期的不断完善,这种礼仪最后终于成为一种表现帝王 威严、声势的浩大礼仪形式--卤簿。 3.魏晋南北朝盔甲与戎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战事最为频繁的时代之一,给人 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由于这个缘故,用于战争的甲胄 服装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铠甲的功能在承袭两汉甲衣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更具 保护性。如魏晋时期军队中广为流行的"筒袖铠",形制为胸背甲 片联缀一体,圆领较高,肩部和大臀部有长短不一的筒袖,腰束 带。从洛阳地区晋墓葬中出士的武俑当中较为常见。从这种甲 俑的外观看,明显地可以看出其防护身体的面积有所加强,而且 铠甲各部位的联缀更为合理、方便。"筒袖铠"一般与一种高顶铁 盔配套使用,据传是三国时诸葛亮的蜀军常穿的甲服。因此,又 称之为"诸葛亮筒袖铠、铁帽"。①这种甲装是魏晋时期的军队士 卒普遍穿用的甲服。 明光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显增加铠甲对身体保护的甲装还有一 种称为"明光铠"。这种极具特色的珍贵甲衣,在曹魏时期曹植的 《先帝赐臣铠表》中就曾经有过记载,但直到南北朝时,"明光铠" 也未曾被普遍使用。这种稀有的"贵族"式甲衣的形制比较复杂, 如北魏时期的线雕中,有一持盾执鞍的武士俑,所着甲衣即为明 光铠甲,它是由胸背甲、肩甲、甲裙和腿甲几部分组成的,其中腿 甲是第一次出现,腿甲的出现无疑更加增了甲衣对身体的御防 面积。然而这种甲衣的最大特点,除了增加了甲衣的防护面积而 外,更在于它前胸和后背的金属圆护,被打磨的光亮照人。所谓 "明光铠"的得名,就与这前胸和后背的圆护有关。这种圆护大多 以铜铁类金属制成,外观光洁明亮,很像镜子,遇到太阳一类的 强光,会反射出耀眼的"明光",因此得名。由于这种甲衣能发出 耀眼明光的特点,在科学尚不十分发达而且各种宗教迷信颇为 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容易让人们产生某种与神灵有关的 联想、幻觉,被喻为是"铁猛兽"。在战场上,使用这种甲服,经常 能收到不战而胜的效果,很有威慑效应。</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5.jpg">据《周书·蔡裆传》所 载z"太祖率军援之,与齐神武遇,战于祁山。桔时著明光铁铠,所 向无前。敌人威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一种甲衣的形 式,居然有如此重大的战场作用,实属罕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 反映出了古代社会人们的某种好奇、神秘的思想心理。这也有可 能是"明光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十分稀有的原因之一。以 后随着人们在战场的实践中对它的逐渐认识,至南北朝后期,这 种甲衣才慢慢的多了起来。 两当铠 "两当铠"是南北朝时期军卒普遍使用的甲衣之一,其形制 比较简单实用,一般是由前胸和后背两大片甲片组成,在两肩上 用皮带搭连相扣为一体,腰上束带,形成两当甲。陈元龙《格致镜 原》引曹植《表》有"先帝赐臣......两当铠一领"的记载,说明两当 铠甲在曹魏时期就已出现,这与南北朝时期普遍盛行的两当衫 是由军甲"两当"仿效而来的推断是相符的。两当铠甲在南北朝 时被广泛使用,它多与裤褶相配使用。如西安任家口北魏邵真墓 出土的武俑,即为身着两当铠,配以大口裤褶;又如河北磁县东 魏茹茹公主墓中出土的箭?俑也是身穿两当铠甲,着大口裤褶。 至于两当铠的种类,从目前的材料上看有鱼鳞甲片式和一体式 两种,前者与汉代的鱼鳞甲片大体相同,后者多用一整块比较坚 硬的材料制成,如皮甲或金属片。据梁时流传下来的《企喻歌》 "牌子铁裲裆,???尾条: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的辞文 记载来看,很可能用的是铁制材料,为了防止铁甲与肌肤的磨 损,武士着两当铠时需衬以衬衣,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箭箴俑 所穿的甲衣应是一体式的铁制两裆铠,其内衬的衬衣为当时十 分流行的两当衬或其他短衫。 从上述几种简单而典型的甲衣种类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甲衣装备,确实又比两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这种 提高和发展,不仅体现在它们的种类和形式上,而且反映在某种 心理上,与某些神秘的东西相结合,体现了当时人们利用一切的 自然物质和思想造化去达到目的的精神。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甲装的一个主要特点。 4.隋唐盔甲与戎装。 隋唐时期的甲服形式,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传统。隋 代由于在历史上所占时间不长,甲制形式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 主要还是以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明光铠或两当铠为主。如陕西三 原双盛村李和墓和时间较晚一些的西安白鹿刘世恭墓出士的陶 制武士俑所塑的甲衣形式,都是典型的明光铠甲的形式。 </P><P>  唐代的军甲服饰则与隋代不同,在原有的传统形式基础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初唐的甲服形制 承袭隋代传统,以十字形甲带系围前胸,左右仍旧设有圆护各一 块,肩覆披膊,腰带下左右各设一块"膝裙"甲,覆住大腿,所不同 的是在小腿部位也加上了甲护"吊腿",这种甲衣的形式,对身体 的覆遮面又增加了一部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潜溪寺天王石雕 像就是这种甲服形制。 至高宗时,又出现了一种武士身围战裙而总体显得威武而 流畅的甲衣。其形制为头戴顺延有护耳、护项的长帘兜攀,上身 胸甲分为左右两部分,每片胸甲中心保留圆护,背部为一整片, 前后甲片采用两当甲的固定方法,带扣联接,两肩披膊作两重, 上层为虎头状,虎口吐露出下层披膊,腰带下左右各设一片膝 裙。陕西礼泉郑仁秦基中出土的陶俑,表现的即为这种甲式。盛 唐以后的甲服又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是武士 所戴头盔的下沿慢慢开始向上翻卷;第二,甲衣的胸甲仍旧按左 右两部分设置,圆护的设置更加艺术,有大有小,圆形有纯圆形 亦有多瓣组合的圆形,另外圆护的位置有的被向上推移,有的则 在脐部又增加了一个圆护;两路尾和甲身连为一体则是这一时 期甲衣的另一个明显特征。从盔沿上翘和增设围脐圆护特征上 看,中晚唐的武士甲服,已经开始接近五代的甲制了。如敦煌 194窟唐天王像和261窟五代王像的比较就已经是十分相近 了。 隋唐时期的军甲服装,不仅在历史发展的沿革上有了不小 的变化,而且在其他方面如甲衣的总体结构上以及透过这些甲 衣外表表现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方面,也都有一些启示。 首先,这一时期的甲衣在日趋完善、成熟的变化中,开始走 向专职化、系列化的道路。唐代根据甲衣的不同用途,将甲衣按 不同质地各类共分为十三种。据《唐六典》记载: 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铠、二日光要甲、三日细鳞甲、 四日山文甲、五曰乌锤甲、六日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日布 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 甲、十有三日马甲。 </P><P>  接着又进一步说明: 今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锁子、皆铁甲也。…… 其余皆因所用物名焉。 根据这段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除去上文进一步解释的六 种铁质甲衣外,列第二位的就是各种布帛之甲了,而这些用布帛 制成的甲衣是难以抵御金属锐器的攻击的,因此,这种甲衣很可 能是被用在战场之外的某些场合,如礼仪仪仗之中。隋唐时期朝 廷使用军甲服饰排列政治礼仪阵容是有明确记载的,据《隋书· 礼仪志》载:"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大将并 武弁,辞公服、剑佩绶、侍从则平巾幞,紫衫大口裤褶,金玳瑁裲 裆甲。"又据《大唐开元礼》记载:"大驾卤簿......诸卫将军并平巾 幞,紫裲裆……。"上述这些大型礼仪场所穿服的甲衣,推断应 当为布吊质地的甲衣。其实这种用布吊制造的礼仪用甲衣在北 朝时就有记载,据《隋书·礼仪志七》记载:"齐义宣......郊祭卤 簿,则督将平巾幞,绯衫甲,大口挎。"文中提到的"绯衫甲"文献 中未曾提到过,这种"绯衫甲"极有市能是用当时使用缔色丝吊 制成的两当甲一类的某种甲衣的形式。除此之外,唐代军事服饰 系列化还表现在军事编制上,将战袍的颜色按不同的编制定以 相应的政色,而便于分济和集中出面。后代的战棚色主要分? 五种:"一曰青袍、二日绯袍、三日黄袍、四日白袍、五日皂袍。" 其次,随着唐代社会国力的增强,国家更加重视军队的装 备。据《通典》所载,当时军中披甲的武士占了总数的六成,这个 比例较前几代都是很高的,它一方面表明唐代对军队装备、特别 是步卒的装备是很重视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经济 的实力,这种实力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些装备的比例上,还表现在 甲衣的种类和豪华程度及数量上,除上面已经提到的甲衣种类 外,记载甲衣的数量和豪华的有《旧唐书·太宗本纪》:"六月,凯 旋,太宗亲披黄金甲,陈铁骑一万骑,甲士三万人。"如此整齐浩 大的军甲阵容,是要有强大经济支柱作后盾的。另外,唐代甲衣 在追求完善、实用的同时,还在精神和心理上做文章,如在战袍 上绣以一些凶猛动物或禽类,以壮神威。</P><P>  据《唐六典》记载:"今之 袍皆绣画以武豹,鹰?之类,以助兵威也。"①可见唐代的甲衣装 备的设计和构思,已经朝着精神和物质的双向结合的方向发展 了,它标志着古代军事装备已经相当成熟了。 5.宋辽金元的盔甲与戎服。 甲服发展到宋代,已经可以说是至臻至善了,另外从打造到 使用都制定了一套较为妥善的制度。宋代明令规定任何工匠不 得随意打造包括甲衣在内的兵器,嘉?七年(公元1062年)还特 别在江西建贼盗司,将"所有私造兵甲匠并籍姓名,若再犯者,并 妻子徙淮南",管理手段可谓严格又主动。当时兵甲的打造统 一由兵部管理,设专门的打造兵甲的工厂"南北作坊",定期打造 一定数量的兵甲,收贮库中以备军用。打造时对雇工的进度也有 严格制度,一般采用包工记件制,正如《宋史·兵志》记载:"绍兴 三年,提举制造军器所言:'以七十工造全装甲一,又长齐头甲每 一甲用工百四十一,短齐头甲用工七十四。'" 在这样严格有序管理制度下打造出来的各式甲衣更是精巧 细制。宋代的甲衣大体上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实战的甲 衣,大多为铁制或钢制,也有其他材料质地的甲衣如皮质的,但 为数较少。前者占多数的铁质甲衣颇为讲究。北宋中期成书的 《武经总要》一书中对甲衣的形制和使用制度都作了记录。另外 宋代甲衣在打制要求上也是十分严格的。以南宋初年绍兴年间 打造的甲衣为例,当时打造一副金甲需用甲片1825片之多,分 为若干部位,每部分不仅规定必须用多少甲片,而且还规定出每 叶甲片的重量,最后组合成全副甲衣,包括联系甲片的皮线在内 其重量不得超过限定重量。</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16.jpg">据《宋史·兵走十一》记载: 绍兴四年,军器所言:'得旨,依御降式造甲。缘甲之式 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锃,内披膊叶五百四,每 叶重二钱六分5又甲身叶三百三十二,每叶重四钱七分3又 腿裙?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又兜攀帘叶三百 十一,每叶重二钱五分白并兜鍪一,?子、眉子共一斤一两, 皮线结头等重五斤十二两五钱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 十二两。 又云: 若甲叶--依元领分两,如重轻差殊,即叶不用虚费工 材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诏 勿过五十斤。 宋代的甲衣还不仅仅表现于甲衣的结构和甲片轻重、大小的要 求上,而在技术处理上也有其独到之处。陶载《清异录·武器》中 记录了一种叫水莹铁甲的甲衣,在当时技术水平上能将甲衣的 甲叶处理的"十年不磨冶亦若镜面"。由此可见当时对甲衣制造 的重视,才会有此结果。不过宋代的甲衣也是在不断总结改造的 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如宋初制造的各种铁甲、甲衣虽然十分精 良,但不设衬里,兵士穿起来,还是容易磨损皮肉,后来增设了绸 衬里,从而使其更加完善。 宋代还有一种专门用于和平时期使用的专门类质的甲衣, 岳不是以钢铁为质地,而是以一种粗仿纱丝为面料,在其上面用 颜色涂成近似铁甲形式的纹样和色彩;用这种形式的"甲衣",代 替真正的甲服戎装。当然这种"甲衣"也就决不能上战场,而是被 用来作为和平时期的各种较大型的在L仪场合如天子出行巡查或 郊祭等礼仪仪仗之中。传说宋代的这种"礼仪戎装"是一位叫陶 载的礼仪使参照五代后梁的遗忘所叙制造的。据陈元龙《格志镜 原》引《研北杂志》云: 宋乾穗二年南郊陶般为礼仪使,法物制度多般所定。时 范质为大礼使,以卤簿清游队有甲骑具装莫知其制以问彀。 </P><P>  彀曰:梁正明丁丑岁河南君张全义献人甲三百副,般尝见而 记之:"其用以布为里,黄纯表,青绿画为甲文,生绵绿青.纯 为下裙,络韦为络,金钢镇长短至膝,前鹰为人二日,背连 鹰缠以生锦。"质即令有司如其所说造用。 宋代的礼仪仪仗的甲衣戎服即由此开始使用代用品"布甲"。 辽金元三代的甲服,总的看文献记载不多,而且十分笼统; 有的仅有甲服的提及而无具体解释。但根据这一时期三个朝代 的统治者均为北方少数民族的特点,他们能从较远的草原地区 入中原,除了依靠长期渗透外,还要有一支机动性很强的甲骑快 速军队,在这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条件。他们生活的地 域地处草原,养成人人善于骑猎的习性,为其组军南犯"训练,,了 一支骑术甚高的骑兵部队。据《契丹国志·兵马制度》记载,"契 丹主投下兵,谓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人骑,皆精甲也",证 明甲骑是当时作战的主力。这与中原地区多以步卒为主力的作 战方式相比,无疑在活动范围和撕杀能力等综合能力上都会占 有很大优势p加之宋代统治者统治无能,使得辽军依仗其机动性 很强的甲骑之军长驱直入,直捣都城。 这一时期的甲服衣装虽然记载不多,从一些见到的材料上 看,它们与普通服饰发展的情况很是相似,亦是依寻相互影响, 取其之长补己之短的互借互鉴的原则而发展的。如《三朝北盟会 编》记载,"金贼兜登极坚,止露面目",又有"尽用紫茸丝条穿联 铁甲,号紫茸军",①证明金代女真人的军甲也是有其民族特点 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吸收利用中原汉族的一些传统的甲服形式。 山西省博物馆藏有一金代《二十四考》图,其中有一幅着甲衣者 的图像故事,所穿甲衣就应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柄裆式甲衣。 </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2.jpg">又如元代的甲服即采用鱼鳞甲片制成,在前苏联彼得堡的皇宫 即有一传世的蒙古族的甲胃衣装实物,内层选用皮革为衬里,外 层缀以鱼鳞式甲片,甲片为铁制。以上材料基本上可以说明包括 甲衣在内的各种服饰文化是互相促进而发展的,它们既有历史 上各个民族的原形传统形的痕迹,同时又都蕴含着融合的缩影。 中华民族的服饰大系是多民族共同创造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6.明清的盔甲与戎服。 明代,随着自宋代被广为使用的各种火器的不断发展更新, 作为另一打击力量的火器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火器爆炸致伤 的特点,明代的各种战盔也随之突出。据《明会典》记录各材料和 方法制成的盔有十余种,主要有z锁子护项头盔、六瓣明铁盔、八 瓣黄铜明铁盔、抹金凤翘盔、四瓣明铁盔、水磨铁帽及头盔、摆锡 尖顶铁盔、水磨锁子护项头盔、镀金宝珠顶勇字压缝六瓣明铁 盔、黄铜宝珠顶六瓣明铁盔、黄铜十字铃顶勇字压缝明铁盔、红 顶缕殊红漆铁盔等等。这些头盔固然都是以作战保护生命为第 一需要的,但是这些用各式材料有的甚至用比较贵重的宝贵材 料制成的盔,已经明显地超出了战场的本来需要,体现出了另外 的一些特点:第一,成了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表现出了明代的 军事等级制度的森严;第二,反映出了明代的工匠高超的技术和 人们利用一切场合去体现各自的审美追求,这当中的每一种盔 式的后面都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也反映出人们想 借用这些稀有的宝物,增加其武士自身的威武美感和以求用它 们在一旦被派上战场时为自己保佑的"护身符"的作用。 </P><P>  明代对甲衣的重视程度好像不如唐宋时期,但随着科学技 术的前进,甲衣制造上所用材料和制造手段还是较前代丰富了 →些,如甲衣甲片的连缀有用丝线亦有皮条;又如甲衣的衬布以 前多用皮革或丝麻布,明代采用了细织的绵布,从而使得甲衣对 皮肤的磨损又减少了一些。据《明会典》载: 凡甲之制,洪武七年令线穿甲悉易以皮。......弘治九年 令甲面用厚密青白绵布钉甲,用火漆小丁。 同时为了提高战斗力,减轻兵士的负重量,同书又云:"又定青布 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较宋代有所减轻。明代甲的名称主 要有:柳叶甲、明甲、齐腰甲、锁子甲、青布甲、圆领甲。盔甲的打 造也有专门的工厂,称"盔甲厂",由兵部统管。打造甲衣也是依 明代的制度规格而造的。如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申令 规定打造的甲衣z每副领甲叶用三十片,身甲用甲片二百九十 片,分心叶为十七片,肢窝叶用二十片。在使用的管理上也是与 其他武器装备一样严格。据《大明会典》卷一五六《军器》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内外官军合用衣甲......必须总知其数 ......凡侍卫大汉将军披执明盔四十八顶、明甲二十四副 ……旗将军明甲八十四副,尖顶明盔八十四顶……。 </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3.jpg">依次按不同官职分管若干兵甲装备,待期满三年一次性交其他 守卫军官。另外,明代所用甲衣也重视其图案对敌方精神上的影 响,也能起到出奇的效果。据《明史》卷八九《兵志》记载:"至庄烈 帝时,......得功军士画虎头于皂布以衣甲,贼望见黑虎头军,多 走避。"可见甲服不仅仅具有单纯地保护自己身体的作用,有时 也可以充当"武器,,来作战。 清代是我国封建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朝,由于统治者是北方 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所以它的军事建制和军甲服都充满了其独 有的民族特色。首先兵制采用"八旗兵,,建制,号称"八旗子弟"。 所谓八旗兵制,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定,初时设四旗分正黄、 正白、正红、正蓝z后又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成为八 旗军,每旗有兵7500人,这是纯粹的满族八旗。随着形式的变 化,至皇太极时又招降扩建了蒙古人和汉人编成的"八旗蒙古', 和"八旗汉军",从此八旗制度形成完善,真正成为了一支以军事 为主,兼营生产、行政的战斗武装力量,为清军入关和后来的平 叛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满族统治者引以为骄傲的财富。 其次,体现这支威武强大武装的外在形式的戎装也是十分 独特的,充满了民族特色。第一,所着盔甲,无论官兵均在盔顶中 正处,插饰以二只雕翎,表现出其来自北方地区的民族本质。据 《大清会典图》中介绍的领侍卫内大臣的胃盔,从整体上要比士 丘的要精致高贵得多,除设有二个雕翎外,盔顶宝座上还设有侵 金花及云龙,周围缀绍尾十二支,中有前后梁,盔体下端后部有 护项、护耳、护颈,采用青缎为表,蓝布为里,通绣蟒龙五条,中敷 铁叶,外布银钉,护围两端各设石青缎带一根;而一般士兵的盔 则只设有二支雕翎,盔顶有小撮短缨,头盔下无护顶等护饰。 第二,甲衣有明甲,暗甲,采用一般服饰之制--上衣下裳 制,设护肩、甲衣无袖、下裳高吊,甲衣通体按职务高低设置图 案,图案的设置之多,有的已经与官职品官的朝服无甚区别。如 《大清会典图》中的将校甲,图案设置已经是可谓满甲(衣〉背是 的地步,也是清代甲服的一个特色。在这件似朝服的甲装表里中 没有铁敷,外部铜钉,这种甲装应该是属暗甲之类。还有一种明 甲,形式与前者差不多,亦为上衣下裳式,甲衣没有明显图案,甲 衣当胸部中间设有一圆护。 </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后期,随着西方和海外军事势力的侵入和影响,初时的 甲装已经很少出现了,取代它的是短袍或短褂,坎肩及制服式的 衣装TL甲服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和风采,这可能是 "快枪"在清代开始装备部队,传统的兵器刀、矛一类武器的使用 减少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3.3品官威仪与服饰禁忌 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社会起,等同的概念发生倾斜,人世间的 一切行为举措,都是以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尊卑而决定的。这种从 奴隶社会或者更早就形成的模式,经过长期的积淀,最终在统治 者的策划下,按照他的意愿,产生了一套全面、系统约束人类行 为规范的制度礼制。 礼制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理天下的"软"武器,统治者通过长 期的统治,意识到,仅仅靠刀、枪等武力"硬"件是难以统治持久 的,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千方百计使大多数人们相信其统治的合 法性,且力图使所有的人们在这部"礼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心 甘情愿接受他们的统治和摆布。封建社会的"礼法",实际上是封 建等级制度中人与人之间贵与贱的系统排列,上自皇帝百官、下 至庶民百姓,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阶梯形式,负何人如若逾 越,都将被视为"违法"、"悖礼"而遭处罚,从而形成了入世间的 等级区域各自的上限禁区。这种禁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有形 或无形而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其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 是以参加社会活动,由各层次人们所处位置(有序〉的排列而体 现身份的,又有以参加社会活动的规格(有礼、有仪)来表现其身 份的$但这些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服饰在表现这些 方面上,却有着独到的功能和方式,它可以不通过任何口述语 言,而是以自己独具的文化语汇,就能准确地向人们互相"说,明 :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它是一种鲜明的"礼,,际,是其他任何一 种文化形式都无法代替的特殊信息传递工具。可以说一部中国 服饰文化史也就是一部礼序史,统治者正是以礼服的形式来兴 邦安国的,恰如司马迁在《史记·田盼传》中所说的那样:"以记 为服制,以兴太平。"正因为服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如此、 的作用,千百年来一直为各朝各代统治者所重视和利用。 <P>  翻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便可发现,正史中所录 下的冠服制度,突出的一条就是体现皇帝的威严和包括百官在 内的从上而下的权力和威仪,并以皇帝服饰为主线、以朝中各级 命官为从属,制定了各自的服饰制度和有关的禁令。在实施上, 各朝各代互有不同,他们大多以每个朝代各自的生活习俗、民族 特点以及他们(统治者)的审美观点,划分出各自服饰的上下礼 仪之制,以及吉、凶、尊、卑等界线。具体的表现则采用颜色、材 料、图案、款式、穿戴场合等等有效手段来表现。 我们来看一看品官威仪的表现和上下之区别。 以服饰的手段达到辨尊卑、别贵贱、分上下的目的,进而体 现品官威仪,是历代统j台者孜孜以求的目的。为此,调动和借助 于服饰文化中所独具的元件的功能,来加以实现。 首先,在颜色上,一个时期有着一个时期对颜色的不同崇 拜,如据《韩非子》一书载:先秦时期齐国以紫为尚,先是齐桓公 本人好衣紫,随后全体国人紧随仿效,使得紫吊销路大增,以致 供不应求。①至春秋晚期,紫色由一种时髦,转化成贵色,而只许 君王穿服。据《左传》载z卫国大臣浑良夫衣紫衣狐装而被定为死 罪。这以后,各代紫色均有沿用,但未见绝对贵色的记载。直至 南北朝开始,紫色又逐渐被视为贵色;到唐代,三品以上才有资 格穿服紫色。宋代不仅承袭了唐代的旧制,而且紫色还曾一度成 了o(︶︿︶)o 唉权贵的象征,朝廷曾诏令民间不许服紫,使得一些有钱人 虽然羡慕,但又有朝法的禁令而不敢穿服。据《宋史·舆服志》记 载:"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诏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 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不得服紫。</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5.jpg">"又据《燕 翼贻谋录》载: 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染紫以为黝, 献之官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牛见者皆骇观,士 大夫虽慕之,不敢为也;而妇女有以为衫?者,言者亟论 之,以为奇褒之服,寝不可长。至和七年十月已丑,诏严为之 禁,犯者罪之。 可见,为维护百官拥"紫"官服所享威仪,百姓即使能生产、创造 出近似的色泽织料者,也视为犯了大禁。以后到了元代,又有郑 德辉元曲《?梅香》中形容的紫之尊贵:"你穿的是朝君王紫、金 带。"这句曲词形象地反映出了紫色的权贵特征,同时又生动地 勾绘出了服饰等级的禁区。 黄色较之紫色,更是权力的象征,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是一切贵色之首,是封建社会最高权力一一皇权的象征。因此, 在很多朝代都规定:除了皇室而外,一切人包括朝廷命官在内都 禁止使用黄色服饰。否则,将被视为"犯上"谋反之嫌疑。一但黄 袍加身,则将意味着已经取得了帝位。五代末期,周将赵匡鼠的 军事力量渐渐雄厚,虽有为帝之心,但终因无适时之机,难于成 事。当他率众兵陈师陈桥时,手下诸将便将一件黄袍披加在他的 身上,于是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并建立了北宋王朝。黄色袍本 为一种普通的袍服,它被视为贵色的时间并不久远,隋代以前它 还只是一种常见的袍服,上自皇帝、文武百官,下至普通的庶民 百姓都可以穿用。帝王袍服只不过在腰带上加上一些环带以示 区分外,没有过多的区别了。据《隋书·礼仪志》记载: 百官常服,同时匹庶,皆著黄袍,出于殿省;高祖朝服亦 如之,唯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 可见在隋文帝时期,黄色还未被视为独尊之贵色。至唐高祖武德 年间,才被视为独尊的贵色,并且只准帝王专享,士庶当然也就 不得服用了。从此,黄色成了象征皇权之物。此后宋、明时期,尤 以清代沿袭之,但使用范围又有些小的开放,如黄马褂,规定凡 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可穿服。另外,有军功表现者,皇 帝也可将黄马褂做为一种奖赏,赐予立功的下臣。 除上述两种较典型的用以区分贵贱、等级的颜色而外,各朝 代大多数依照当时人们的审美心态,情趣和习俗,选用各种色彩 以区分贵贱,设置等级禁区,并规定上一级官员可以穿服下一级 官员的服色,而下级官员决不能穿服上一级官员的服色。这恰如 《新唐书·车服志》所载: 武德四年,始著车舆、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 可见服饰的等级禁区,在唐代是以上层特权大、使用范围宽为特 点的。在这以前的隋代也已经有了以颜色为等级的服制规定,如 在隋文帝六年(公元586年)已经实行的服饰颜色等级中,就对 朝中品宫、青吏及庶人、屠商、士卒等人服饰,作过明确的规定。 </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6.jpg">据《隋书·仪礼志》记载: 至六年以后,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异 等,杂服五色,五品以上,通服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 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唐代,经济繁荣,物质基础雄厚,服饰制度更为健全,对各式 服饰在颜色分等上,更有明文的规定。初唐时,唐高祖李渊常以 赭黄为常服色,还很喜欢赤色衫,所以赤色和黄色很自然地被视 为贵色。赤、黄色既为天子袍衫之色,所以严禁天下臣民穿服。从 此,黄色就成了帝王的服色。 唐代,百官在着井服时,五品以上,都用朱色衣、素色裳,六、 七晶用绿衣,而八飞九品则许用青色衣。 </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7.jpg">平巾幞附穿大口梅福是唐代普遍流行的一种官服服饰形 式,官也以颜色来划分官员的品级高低。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 五品以上官员马用绊红色,而七品以上官员,则用绿色,九品以上 官员则须用碧色。 袍服,除天子用黄色外,依百官品级高低划分为:亲王及三 品以上大臣,仍选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六、七品服用绿色, 八、九品袍服用青色。 宋代,官员凭服色来划分等第的规定,承袭了唐代旧制。规 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 用青色。到神宗元丰年间时,除去青色不用,改为四品以上服紫 色,六品以上用绊红色,九品以上用绿色。至北宋中后期,出现了 一种安抚性质的"借服"或"赐服"。前者是有品未及而借的,升为 朝官者,可借用绿色。九品以上等级,大夫以上,可借服绯红色。 为知州,监司之职者,可享受四品以上官服颜色的待遇,穿服紫 色。但若一旦谢任回朝,服色则须依旧回归其原有品位和颜色。 (此举颇寓有为官者能上能下的道理。)"赐服"是指一定的品官, 在一个职位上连续任职,到了一定的时间时,而无升迁机遇,于 是皇帝为安抚其职,便特赐高其职务一档的品服。如南宋时,孝 。初年便规定:承务郎以上服绯、绿及十五年者,并许改转服色。 </P><P>  <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8.jpg">不由此可见,宋时的服装颜色更是一种权力等级的象征,各级 之间、上下之间都有严明的等级禁区,分别用紫、绯、绿等色分别 标定其身份的贵贱。倘无朝廷特许,任何人都不得随意穿用与身 份、地位不相符合的品级服色,否则将被治罪。 明代,利用服饰颜色以区分权位高低的制度更加完善,并制 定了相应的服色制度。如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礼部官员上 各官先授散官,与见任职事高下不同,如御史董希哲前 授朝列大夫沣州知州,而任七品职事,省司郎中宋冕前授亚 中大夫黄州知府,而任五品职事,散官与见任之职不同,故 服色不能无异,乞定其制。 乃诏省部臣定议。①这些由明初规定的服色制度比较复杂,从这 些禁令中看出最明显的一条,也还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皇权和 皇威。据《明史·舆服志》记载: 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斗牛、大鹏、像 生狮子、四宝相花、大西番莲、大云花样、并玄、黄、紫及玄 色,黑、柳黄、姜黄、明黄诸色。 如若有人违诏,将被治罪。从明代品官服饰制度的内容而言,较 之前几代官民的服色各类均大为减少,这当中的原因或许有对 天地的崇拜、阴阳神鬼的忌异等因素在内,但归根结蒂还是为使 皇帝的权威在服饰用色上得到突出。相比之下,明代官民的服饰 色彩则相对减少。如文武官员的服色,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 年)明政府仅规定:一至四品通穿绊色袍,五至七品穿青色袍,八 品九品服绿色袍。对庶民百姓服饰,洪践三年(公元1370,年)规 定:男子可穿各种杂色盘领衣,但不得服用明黄。十六年(公元 1383年〉又规定,禁止军民衣紫花罩甲。对士庶之妻服色的禁限 则更为严格。如洪武五年(公<img src="http://www.booksir.com/culture/fushi/FZ_INDEX/qqmy_index/xmxl/c/9.jpg">元1372年),明政府诏令:诸妇的服 衫用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等等颜鱼。从而使广大妇女追求 美意的表现手法,在服色上,被大大地拘束在狭小的范围内。 清代,服饰色彩的禁忌,相对而言较少,除黄色依旧为皇家 传统贵色,禁止在民间流行以外,清初皇太子的朝衣,皆用香色, 民间庶人则不得穿服此色。</P><P>   其次,表现尊卑礼序的手段,还表现在服饰选用的材料及佩 饰上。服饰用料的选取和佩戴方式,同样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 定。明代皇帝及皇族的服装用料,不受任何局限,他们可以选取 上等绞罗、丝绢为衣料,配以珠、玉、金、银等各种稀世珍品宝物, 作为佩饰饰物。而朝廷官吏穿戴则受一定限制。洪武六年(公元 1373年),明政府规定:凡职宫,一品、二品之官服的选材,定为 杂色文绪、续罗、彩绣g帽顶、帽珠用王。三品至五品次之一等$官 服可选用文绩、缓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王外,随意选用;六品至 九品官服质地亦可用文绪、绞罗,但帽顶只许用银,帽珠为玛瑞、 水晶、香木之类饰物。 第三,庶人衣服的用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明政府 也予具体规定:男女衣服不得用金绣的织物、锦绣、贮丝和绞罗, 而仅许用较为简单的低级织物,绸、绢、素纱、布为服装面料。同 时,受传统的抑商风气的影响,明廷视营商为贱业,故对商贾的 服饰用料限制更为严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政府明令: 如务农之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使用和纱丝为服饰用料。 可见服饰禁忌之多、之繁。 </P><P>  第四,对服饰的禁令还表现在服饰的款式、图案等方面上, 如唐、宋时期的品官梁冠,表示王公贵族与各级品官之间各有等 差。严禁越级。补服是明清时期的官服形式,以补区分品位高下, 故亦不可越补乱品,诸如此类的禁忌,多不胜举。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28 , Processed in 0.0893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