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0|回复: 3

求教“雍”姓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8 0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姓比较偏……在网上有说为黄帝之后,但得到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所以特来请教。</P>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0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有人看,无人回答吗?果然要找到自己姓氏出处很难……
发表于 2006-6-29 1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P>一、 来源有二 1、 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之后。武王克商后,封其第四子于应(今河南鲁山县),为应侯。建立应国。应侯的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 2、 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也有应氏。应姓望族居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二、 迁徙分布 三、 郡望堂号【堂号】:"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来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露了一下面。当时的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应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汝南、颍川。 1、 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 颍川郡: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四、 历史名人应用:后周书法家,江南人。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应子和:宋代诗人,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谓为"三红"秀才。后登淳西进士。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应奉:东汉司隶校尉,字世叔,南顿人。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凡所经履,莫不暗记。累官武陵太守,有威恩。官至司隶校尉。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应勋:东汉泰山太守,字仲远,举孝廉。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应彬:汉代名人。应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曹操征吕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名人集有《应德琏集》。应一、 来源有二 1、 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之后。武王克商后,封其第四子于应(今河南鲁山县),为应侯。建立应国。应侯的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 2、 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也有应氏。应姓望族居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二、 迁徙分布 三、 郡望堂号【堂号】:"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来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露了一下面。当时的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应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汝南、颍川。 1、 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 颍川郡: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四、 历史名人应用:后周书法家,江南人。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应子和:宋代诗人,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谓为"三红"秀才。后登淳西进士。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应奉:东汉司隶校尉,字世叔,南顿人。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凡所经履,莫不暗记。累官武陵太守,有威恩。官至司隶校尉。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应勋:东汉泰山太守,字仲远,举孝廉。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应彬:汉代名人。应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曹操征吕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名人集有《应德琏集》。</P>
发表于 2006-6-29 1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P><B>一、姓氏源流</B>
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周朝刚建立时,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现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这位王子又封为伯爵,所以人称雍伯,雍伯是雍国的创始人。其后人以国名为氏,称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2、出自姞姓,以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辩证》记载说,黄帝的后代中,在商、周之间有的食采于雍邑这个地方,就以邑名为氏,称为雍氏。因此雍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得更早。望族居于京兆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以东。
得姓始祖:雍伯。雍氏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朝王室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周成王继位之后,雍伯被封于雍国,成为周天子的诸侯。古代雍国的所在地就是在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县东北与修武县接境的地方。根据《通志·氏族略》山东记载,雍读去声,原来是雍伯受封之国,雍伯的后裔称为雍氏。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也指出,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雍伯的后代以国为姓,称为雍氏。</P><P><B>二、迁徙分布</B>
(缺)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雍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武王姬发打败纣王得天下以后,分封诸侯,将他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封在雍(今河南焦作市一带,一说河南省沁阳县一带)为伯,人称雍伯。雍伯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姓氏,称为雍氏,世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雍姓。</P><P><B>三、历史名人</B>
雍 齿:汉高祖刘邦的武将,很能打仗,因战功而被封为侯爵。
雍 陶:字国钧,成都人。他是唐代后期的重要诗人,尤以写山水名噪一时,被称为“山水诗人”。雍陶少年时家境贫困,因蜀中战乱,颠沛流离,羁旅他乡。他曾考试落第,写有《自述》诗:“万事谁能问,一名犹未知。贫当多累日,闲过少年时。灯下和愁睡,花前带酒悲。无谋o(︶︿︶)o 唉命,转觉命堪疑。”叙述了他当时穷困潦倒和悲观失望的心清。他又曾把自己的诗文写成卷轴投送给当时的宰相裴度。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登进士第,为当时名辈所推重。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授国子毛诗博士。在长安,他与张籍、王建、贾岛、无可、徐凝、章孝标等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时相唱和赠答。这些人中有的是当时名士,有的因怀才不遇而后归隐,他们对雍陶有相当影响,虽然雍陶曾出任简州(今四川省简阳)和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刺史,但后来雍陶却辞官隐居庐山,养疴傲世,与尘世隔绝而终。
雍 献:宋朝的画家,山水画名盛一时,而又善于画竹和画梅花,并且不爱上色,用墨笔分浓淡,就使梅、竹生动多姿,这种画法称为墨竹、墨梅。
雍 泰:明朝成化年间举为进士,当上南京吏部尚书的o(︶︿︶)o 唉。他为官为人都廉洁清明,受到朝中官员和地方百姓的称赞。
此外,雍姓名人还有: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雍纠,楚国有雍子,齐国有雍禀,宋国有雍锄。先秦时期,雍纠、雍门子周。宋代有以隐求导的雍存……等是雍姓家族的杰出代表。</P><P><B>四、郡望堂号</B>
1、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
平原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2、堂号
雍姓的主要堂号有:“燕贻堂”等。</P><P>============================================================</P><P>【雍姓宗祠通用对联】</P><P>〖雍姓宗祠四言通用联〗</P><P>源自周代;
望出平原。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雍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P><P>返舟县令;
种玉良缘。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雍泰为吴县县令,旧令离任,惯例馈楼船,惟泰不受。下联典出《搜神记》雍伯种玉得美妇的故事。</P><P>-----------------------------------------------------------------</P><P>〖雍姓宗祠六言通用联〗</P><P>熙日围棋国手;
兴元山水画家。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围棋国手雍熙日,无为人。著有《弈正》。下联典指宋代山水画家雍云,兴元人。字幼山,进士出身,工山水,又善墨竹墨梅。</P><P>-----------------------------------------------------------------</P><P>〖雍姓宗祠七言通用联〗</P><P>治国传循良之誉;
工诗擅风雅之宗。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狄道人雍焯,字阎仲,嘉靖年间官监察御史,曾巡按山东,奉公守法而有风采。下联典指唐代成都人雍陶,字国钧,太和年间进士。擅长写诗,大中年间官国子《毛诗》博士,后出任简州刺史。</P><P>-----------------------------------------------------------------</P><P>〖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P><P>乘夜破寇,功封县男;
修城缮学,惠播富川。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龙州别驾雍无逸,吐蕃入寇,乘稚、夜破之,以功封什邡县男。下联典指明代富川知县雍恭,字可南,清水人。富川地多瘴,前宫避古城寨莅事。恭修城缮学,复居县治,百姓安之。 </P><P>书数纷更,直道驰声太学;
才长吟咏,德政留名简州。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太学生雍冲事典。雍冲,洋州人。下联典指唐代国子毛诗博士雍陶,官简州刺史,有德政。</P><P>============================================================</P><P>附录:【雍姓典故、趣事——种玉之缘】</P><P>《搜神记》说:“洛阳杨雍伯常施义浆,解行路人口渴。”后有一人,把石于一斗,给予雍伯。并且说:“把石子种了,可得美玉,并得美妇。”雍伯就把石子种在田里。后来右北平徐氏有女,很美,雍伯欲聘其为妻,徐氏道:“需要白璧一双为聘礼。” 雍伯就在种石处掘得白璧五双,喜聘徐女。后来,人们称良缘为“诗题红叶”或“种玉之缘”、“种玉为缘”。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7:14 , Processed in 0.2014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