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午特别打理了一下面相,然后两点钟穿上汉服就上街了,主要目的是为自己的曲裾找一双鞋子配</P>
<P>一路上回头率之高就不用描述了。</P>
<P>先到了港汇广场,上二楼去hotwind点,那里面有几双鞋子挺清秀的。这是hotwind港汇店的最后一天,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收拾商品。我还是进去了,试了一双小巧的黑色翻皮皮鞋,感觉不是太好。不过服务员态度很好,也很容易就接收了汉服的介绍。于是去看了新翼,还是没有收获。好像是3楼有两家店挨着的,里面我看是旗袍,于是进去了,问“有没有汉服?”“韩服?我们中国人只穿中国人自己的服装旗袍,穿什么韩服?”“你们不要乱搞,我说的是汉服。旗袍只是满族人的衣服,我穿的这个才是汉族人的衣服。”我的语气有些严肃。“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不会再错了。”这两个店员应该是不知道汉服,还情有可原。不过旁边的一家店叫“古风”或“古意”的(好像是这个名字)的店员(也可能是老板娘)就不行了。我进去后先打量了一下店里的衣服,然后问“你们这里有汉服吗”“汉服,没有”女店员冷冷的回答,估计她是知道汉服的,对于这种人我也不好发作,只好记下店名,公布于众。</P>
<P>下地道,到太平洋数码一期,我得给自己的古董柯达相机配一根数据线,昨天拍的活动照片还没传到计算机上。中间我先在地道中买了新一期的《财经》。第一家柯达店,数据线要120,太贵(我的机器几年前就停产了,如果不是最近经济紧张的话,就换新的了),就推荐读卡器,50快,还是觉得贵,换地方,走之前给店员介绍了汉服。第二将柯达店,两个女服务员和一个男服务员态度都非常好,尤其是对于我身着的汉服表示出了很强的认同感,我们相谈甚欢,所以最后读卡器以40块成交。</P>
<P>然后继续找鞋子。来到太平洋徐家汇店,直奔5楼,先去看看esprit,虽然没看到合适的鞋子,但还是要热烈表扬esprit的店员,两个服务小姐听了我对汉服的介绍,尤其是我说《大明宫词》里面的衣服和唐式汉服很接近之后,她们很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就留下了论坛地址。然后继续找,看了几个品牌的,其中的lesanda(好像是这样的,记不清楚了)和D&G的服务员态度很好,而且对于我的汉服介绍很受用,她们也推荐了几款,其中lesanda的一款凉鞋,我看着效果还可以,但有些像日本风格的,就放弃了。</P>
<P>出太平洋去流行风尚,这里基本没看到任何有丝毫适合的鞋子。在二楼,有两个店的老板,中年妇女,对于我的汉服很感兴趣,也聊了一会,我看了她们的店都没有合适的,她们就推荐我到四川北路(或者是北京东路,我记性不太好),说那里有很多布鞋的,多谢。</P>
<P>出来后想起有人说港汇外面有影楼——龙摄影——在搞满族婚礼的推广,就去观摩一下。去了那里,活动都完了。有几个工作小姐叫住我,问我是不是拍戏的。我否定之后,同时稍微介绍了汉服。她们都说我胆子挺大的,敢穿出来。我反问到“你们觉得这个衣服好看不?”“好看”“既然好看,那就行了。”她们都表示同意。正准备离开,突然想起了事情。我找到现场的主管,建议她们也搞个汉服婚礼的推广,而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礼仪、服装式样),女主管觉得似乎可行,说回去研究一下,我就给她留了自己在研究生会的名片。一看我还是学生,就很惊讶,说开始以为我们是商业行为。“我们只是试图复兴汉文明,我们的活动是纯粹的公益活动。”主管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于我们的努力深表赞赏。</P>
<P>回学校。在校园里对于路人的惊讶早已没有感觉,其中有一对年轻男女认出了这是汉服。我就上去攀谈。很快,他们对我们复兴汉文明的行为感动,表示要参加活动,于是我又留下论坛地址。他们说“在报纸上看到了汉服活动,特别是北大和人大的学生很积极。开始他们还以为大多数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是历史系的,我告诉她其实大部分都不是历史系的,比如我自己就是练金融的。因为他们看到有在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学校穿汉服引起大家关注,特别提了种说法,挺有意思:“如果她穿个欧美名牌,估计反应不大;都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觉得民族的才是时尚的。”大概聊了十多分钟,我实在饿得不行了,只好告辞,然后去食堂吃饭,之后回寝室。</P>
<P>一看时间已经是晚上6点半。</P>
<P>体会:其实穿着上街也没什么,回头率高是好事情。开始慢慢有人认识汉服了,一个下午大概又7个人认识汉服,其他的有说我是少数民族的,日本人的,韩国人的,演戏的,卖服装的。我有空解释的就解释,我得办自己的事情。</P>
<P>另外,请大家帮忙整理一下汉式婚礼的礼仪,服饰等资料,最好按朝代加以分类</P>
<P>多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0 2:00: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