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2|回复: 1

成妇?成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4 16: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FONT size=3>(台湾)张 寿 安        <p></p></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成妇”与“成妻”,这是清儒考证婚礼时所用的专门词汇。“成妇”是指成为男家的媳妇,“成妻”则指作为一个男人的妻子。清人写了许多文章讨论何谓“成妇”?何谓“成妻”?尤其是阮元学术圈子中的学者,汪中,郑珍,陈立和学海堂诸生。他们非常仔细的考证《仪礼·昏礼》的仪节和称谓。他们从称谓的变化去观察夫妇之名的成立,又从《曾子问》分析订婚和解除婚约的种种可能性。他们的目的在于探究:婚姻关系何时成立?在六礼“纳聘”之后?还是“亲迎”的“合体” 之后?根据他们的考证,女子在纳聘之后就被称为“妇”(之前称为女),但“夫”之称谓的出现,却得等到亲迎之夜,婿入妇之寝房、妇言“若非我夫,焉入我室”时才出现。换言之,“夫妇”一词的成立要等到行过亲迎礼、喝了交杯酒、有“合体”之实时才成立。既然没有夫妻之实,又何来守寡、殉葬、侍养公婆。这就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清儒为何要写这些考证文章?关怀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清儒关怀的是一个当时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室女守贞”。“室女守贞”就是所谓的“望门寡”。当一个女子订了婚,还没过门,未婚夫就死了。这样的一个“许嫁女”,能否另许夫家?还是得嫁去夫家奉养公婆,过继个孩子承继香火?与该男合葬?基本上,主张室女守贞者,表示他们认为成妇重于成妻,一旦订了婚(纳聘),婚姻就成立;反对者则坚持有亲迎合体之实,婚姻才成立,有夫妇合体之实,翁姑媳妇关系才成立。在清朝因“室女守贞”获颁牌坊的数量很多,王尔敏先生曾就清代《广东通志》做大略统计,得出超过两万个案例。社科院郭松义先生的《清代婚姻与家族》里统计出八千多。全国计算绝对不止此数。<p></p></FONT></P>
<P ><FONT size=3>清儒的考证文字标题如:“妇馈舅姑”、“何谓夫妇”、“三月庙见”、“纳聘”、“问名”、“纳采”,这些看似考证《昏礼》的节目,其实目的在改革“室女守贞”的陋俗。我另有一文:《王妞姐之死》,讨论的就是学海堂诸生对许嫁女的身份归属问题。这都是清儒考证工作的现实意义。尤其汪中、郑珍等所倡导的:“夫妇,人道之始。子得妻之,父母始得妇之。”把夫妻关系置于翁姑关系之前,实暗喻五伦秩序的改写!</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p><FONT face=宋体>——节选自《<b><FONT size=4>我的清代礼学研究</FONT></b> 》 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5辑</FONT></p></FONT></P>
发表于 2006-7-6 2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P>清得儒耶?清失儒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5:34 , Processed in 0.0588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