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6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修订版/欧阳雨曦 撰
一 家礼
1 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日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最好主人与主妇前去。
表现画面:天亮起,女洗脸刷牙,梳头,淡妆,衣装整洁,到父母所。如门未开,则不声稍待
画外音:礼,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但省问是知父母长者所安,不当为省问,反而打扰长者休息。但若以父母有故而不往视,则恐荒殆。故长者虽不起,子女不能不至,只是虽至不必定要问安。盖礼者,心也,尽心而已矣,何必人知?
表现画面:门已开或闻知长者已起身,敲门而後入,关门.
画外音:礼,户开亦开,户阖亦阖。入门,但尽可能不破坏主人原有的布局。
表现画面:低头而入)
画外音:将入户,视必下。这一切繁文缛节都是贯彻不干涉别人生活的意思。虽则对待自己的父母师长,以当如此。同样父母师长对待子女,亦当如此。礼经中没有说明场合人物的,应理解为所有人都应当做到。
表现画面:女子万福,男子则作揖问安
画外音:家庭中的礼节,见面行礼,是任何人都要遵守的,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之间
表现画面:女:爸爸万福。
父:女儿安好
女:夜裏睡得好吗?
父:还好。
女:爸爸想吃点什麽?
父:随便。
女:女儿这就去做饭了。做饭,摆放到桌子上
画外音:餐饮礼仪:中餐食具简单,所以不需要特别的摆放根据。但古典上按照当时的饮食习惯把经常用到的,如羹酱、酒水之类放在右边,或近身地方,食物的摆放也要方便拿取。当然,日常饮食并不复杂,把好吃的摆到长者近前就是了,其他的自己自然会调整。
表现画面:女告知长者,侍立於自己的位子旁.父(含笑一点头):辛苦你了,请坐吧.女坐
画外音:礼:长未坐,不敢坐,命之坐,乃敢坐。但敬语以至礼节,父母对子女也应该用到的
表现画面:父擧箸,然後女食,表现吃饭情节
画外音:食礼甚多,一言以蔽之,雅而已。所以尽量食不出声,不做一些特别利己的动作:比如扇热气,拨饭,剔牙,抢饭……礼,食不言,寝不语。但也不当机械看待,宴饮自不必说,家人吃饭,略作交流也无可厚非。当然,如果是食堂,则应当尽量不说,并且胳膊肘不要放到桌子上,以免影响他人。
表现画面:食毕,女收拾刷洗)
表现画面:父:(女名)
女:是。(女放下手中的事情,站起身来)
画外音:父前子名.礼,父母召而诺,唯而起。
表现画面:女换上便装,到父门前,隔门说
女:爸爸,我上学去了。
画外音:出门时候 衣冠要整
父: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画外音:礼,出必告,反必面。 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上班去要打声招呼.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要出来相迎(如嫂),然后主动到长辈房里行礼(
表现画面:女进门.女:我回来了.长嫂出迎.帮忙拿东西.长嫂:你回来了,路上可好?女:好,谢谢挂念.回到内室,换回襦裙.到父房间里行
表现画面:女到房外。女:我可以进来吗?父:进来吧。女进。父坐上位不动。女:爸爸,我回来了。行万福。父:坐吧。女坐于旁侧东位。父:到你哥哥那里问安了吗?女:这就去
画外音:礼,将上堂,声必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礼,所以尊人也。古典礼仪强调个人的空间,入门先敲门,是对人隐私的尊重。尤其当人有故时,必须得到许可再进。 </P><P>表现画面:女到房外。女:我可以进来吗?哥哥:请进。女进。哥哥起身。女万福并问安。哥哥答礼并问安。哥哥伸出手来请女坐,然后女先坐,哥哥后而坐
画外音:明代规定,对父母叔伯这样亲属中的长辈(也包括老师),久别再见面时对其四拜,受礼者也应稍稍颔首答礼,小别,平时见面只需作揖/万福即可。平辈亲属,如兄弟姐妹之间久别再见面时各二拜,小别只作揖/万福即可(通常是幼者先施)对方还礼,礼数相同,而平时见个面作为主人的一方只需起身,让座即可。对于生人之间,见个面什么的只需作揖/万福,对方答礼就可以了,施礼和答礼的礼数当然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年纪小的或作为晚辈的先施,年长的作为晚辈的后还礼,男士先施,女士还礼。而只有同学,同年,朋友这样完全平辈同等级的才同时作揖坐序礼仪:比较熟悉的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而平辈,待之应如宾主,只为长者仍坐上位,为幼者先施礼而已。
表现画面:女起身关门,与哥哥小生谈话
画外音:礼,户开亦开,户阖亦阖。但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即使在家亦不要大声喧哗
女:爸爸,有同学送我东西。
(低头递过,一毛毧玩具状)
父:你留著吧。
女:还是爸爸流著吧,兴许有用。
父:我要这个做什麽~~
女:那你带我送给妈妈吧。
父:她也不用吧,自己留著吧。
女:那……我就先放著了,你要的话记得找我啊。
画外音:礼,或赐之饮食、衣服、玩物,则受而献诸家长。家长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之以待乏。
(父敲女门)
女:门开著呢,但最好等一下。
(父等)
画外音:家长虽尊,更当谨礼。
(女开门)
女:可以进了。
父:有本阎什麽人的关於明末的书,能帮我到书店或网上找一下吗?
女:爸爸,你怎麽也看那种书?
父:怎麽了?
画外音:礼,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女怒:难道您也忘了春秋大义了?
父:你怎麽能这样说话!
画外音:礼,不悦,与其得罪於乡党州闾,宁熟谏。
女:爸爸!那个人,一向站在游牧民族的立场上,歪曲明朝的历史,夸耀和粉饰当年的侵略者…
女:爸爸,女儿请教公羊学。
父:小子狂简,先说吧。
画外音:礼,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
父:没想到我的女儿也是有大儒气质的。
(女笑了)
父:来,吾语汝。
(女略带娇嗔)
父:你怎麽不问我为什麽看啊?
女:是我太生气了……
父:我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岂不如女儿见识?但要知己知彼,方能匡救於万一。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画外音:人与人的冲突,往往是交流的欠缺,守礼之人,因当善於理解、宽容别人,然後才谈得上规劝,或引导。
父:女孩子,还是温柔敦厚一些。
(父亲把饭摆到桌前,把女请到沙发上)
父:吃饭吧。
(女哭)
父:好了,是我不好……
画外音:人要获得别人的反省,所需要的是自己先作出检讨。这是劝说别人的前提。
女:是我……
父:好了,好了,你吃饭,我帮你揉揉腿……
父:你脚上是怎麽了?
女:没事,鞋磨的。
父:这可不好,明天再买一双。
女:不用,穿穿就好了。
父:不行!
画外音: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当年田子方折足,虽愈而忧心;曾子寝疾,而曰启手启足。礼,不登高,不临深。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人能爱己,而後能爱人。人能谨於细末,而後能理伦万机。
(父为女上药,贴创可贴)
(父在电脑前睡着)
女:爸爸,怎麽还不睡?你怎麽了?
(女搀扶父亲就寝)
父:我还有封给傅道源先生的信没写呢……
女:哎呀,你的头好热,不许你写了。
(女准备药)
画外音:礼,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逰,舍置馀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
(女倒水冲药,现自己尝一口)
画外音:礼,凡父母舅姑有疾,无故不离侧,亲调尝药饵而供之。
(父饮药)
--------------------------------
笑非评:
结构不甚分明,情节有漏洞,还需斟酌。
尤其(父亲把饭摆到桌前,把女请到沙发上)段,删掉罚跪可以,但縂要补上点内容。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