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51|回复: 11

[詩文丹青之道] [转帖]诗词写作入门之用典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0 18: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用典,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古典诗歌一道独特的风景。作品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据说,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时,三十余人同题作文:《桂枝香·金陵怀古》,写金陵旧事以抒怀古之情。比赛的结果是“惟王介甫为绝唱”。细究王安石成功的原因正是善用典故。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P><P>                                “千里澄江似练”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引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极其精炼地概括了六朝覆灭的原因。尤其是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杜牧也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王安石没有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意在言外,另有所指: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耽溺酒色,醉生梦死。然而,如再不改弦更张,采取措施,富国强兵,必然继续六朝悲恨。此篇艺术上的成功与用典是分不开的。</P><P>                                用典分明用、暗用、借用、反用。明用。直接引用典故本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曹操《短歌行》(其一)是一首著名乐府,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了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显示招致人才、礼贤下士之诚心。白居易写过《放言五首》,诗中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句子。《淮南子》载:“钟山之玉用炉炭烧三天而色泽不变。《史记·司马相如传》也说过,豫木章木要在生长七年才能分辨出来。白居易运用这两个典故,告诉人们,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只凭一时一事妄下结论。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P><P>                                暗用。暗用也叫化用。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也是暗用典故的名句。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奢侈糜烂的生活。隋炀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李商隐借用这两个故事,说明豪华生活只留下凄凉的景象,寓讽刺于写景,手法非常巧妙。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暗用(化用)典故,就是一种高明的手法。</P><P>                                借用。借典故来写与典故无关的事物,叫做借用。借事起兴,旁敲侧击,而又能起切中肯綮、言简意赅之效。宋梅尧臣《田家》诗是这样写的:“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诗歌借用曹植《七步诗》之典:“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写《七步诗》,诉说的是手足相残之苦,梅尧臣借以写农夫生计之艰难。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里评述说:“农民虽然有豆萁可烧,却没有豆子可煮,锅里空空的,连‘煮豆燃萁’都不可能了。”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之句,这里用了“女娲补天”的典故。女娲补天故事一般指功业伟大,志怀高迈,才德超群,对社会有所匡补。此处写李凭弹箜篌的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神,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李凭箜篌演技之高超技巧,女娲神话也为传达音乐的美妙做出了贡献。</P><P>                                反用。即反旧典意而用之,通过暗示、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在彼。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有“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之句,诗句表面是说自己垂泪,实际也是用典。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流泪,叹息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杜牧难得欢愉,和朋友登山,抒发感慨,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下泪,感慨人生无常,古往今来尽皆如此,谁能幸免呢!这样写已经和齐景公登牛山而流泪的感情迥然不同了。但诗人仍没有跳出哀怨的樊篱,以人生无常聊以自慰,语似旷达,实则抑郁感伤。宋人朱熹却反用得更为彻底。他的《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以对人生的乐观精神,来否定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词中写道:“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朱熹认为,人生若能尽其意义,就是生得其所,应将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让人生充满乐趣。这份乐观,和“齐景公登牛山”的典故立意完全相反,和杜牧相比,也是语近而意殊。</P><P>                                诗歌用典,可使诗意精练。读诗则应根据典故本事,领会诗人用典意图。对中学课本中的常见典故,如女娲补天、五斗米折腰、马革裹尸、中流击楫、投笔从戎、苌弘化碧、李广难封、伯牙鼓琴、长风破浪、庄周梦蝶等,应该确实掌握典故内涵,理解时举一反三。同时,还要紧扣诗歌主题,结合诗歌语境,融会贯通,辨别细微差别,务求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意。譬如“中流击楫”,典出《晋书-祖逖传》:祖逖率兵北伐,渡江于中流,敲打着船桨发下誓言,不清中原决不罢休。“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是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家国的激烈壮怀;“新亭满眼神州泪,未识中流击楫人。”(刘基《题陈太初画扇》)则多了些伤感和悲凉之情。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同一个典故,同一种意思,会表现为不同的说法。仍以“中流击楫”为例,还可说成“中流鼓楫”“击楫中流”“中流楫”“中流誓”“击楫誓”“祖楫”“击楫”。
</P>

发表于 2006-11-10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
发表于 2006-11-10 2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上
发表于 2006-11-10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想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入律诗作典,不知近代以来可有这样的例子作参考
发表于 2006-11-10 22: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空格</I>在2006-11-10 21:57:20的o(︶︿︶)o 唉:</B>
我一直想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入律诗作典,不知近代以来可有这样的例子作参考</DIV>
<P>我觉得没问题。典故又不是一定写出人名来。既然火中取栗、醍醐灌顶这些外国故事能用,希腊故事肯定也能用。
<P>例子……我就和你一起等别人的回答吧~</P>
发表于 2006-11-11 17: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得到的也就是黄遵筅这样的人物应该有这样的作品,不过手边查不到他的诗集
发表于 2006-11-11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P>海行杂感(十四首选一)

星星世界遍诸天,不计三千与大千。
倘亦乘槎中有客,回头望我地球圆。</P>
<P>
<HR>

我也没有,不过看到他写的上面这首诗,晕倒,这不是神舟么??</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8: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觉得用典还是随心所欲好,强用滥用反而糟糕</P><P>楼上黄遵宪的诗真可爱啊~~~~~~</P><P>小候也很可爱吧——</P>
发表于 2006-11-12 0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枯枝</I>在2006-11-11 18:14:31的o(︶︿︶)o 唉:</B>

<P>我觉得用典还是随心所欲好,强用滥用反而糟糕</P>
<P>楼上黄遵宪的诗真可爱啊~~~~~~</P>
<P>小候也很可爱吧——</P></DIV>
<P>一点不可爱~~我可不会写这种……写诗太打击了,总有人问我:mm多大了?</P>
发表于 2006-11-12 17: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
发表于 2006-11-29 15: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报名,稀饭稀饭~~~~~
发表于 2007-1-4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P>报名报名</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8 01:46 , Processed in 0.1332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