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1|回复: 0

清兵入关后的“十从十不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8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FONT size=3>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自己的民族服装。甚至,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其实,汉族不但有民族服装,而且,汉族的民族服装还非常有特色,其显著特点就是宽衣大袖。宽衣大袖、峨冠博带的服饰,加上蓄发、束发的传统,共同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也成为古典中国文明在外观上的重要象征。汉族服饰,以下简称汉服,从传说中的上古、三代一直延续到"甲申之变"(164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但可悲的是,经历清王朝的统治,汉族也变成今日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FONT></P>
<P>      1644年,"甲申之变",清军入关,"定鼎燕京"。清王朝入关之后,继续推行"剃发易服"令,以武力严令汉族人民按照满族的习俗剃发易服,即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在此之前,辽东汉民早已深受剃头之荼。清统治者以剃发、留辫当成是归顺清廷的标志,"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而蓄发、束发则成为汉人捍卫民族文化千秋祖业的象征。"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清统治者推行的剃发易服令,遭到汉族人民的激烈反对,纷纷挺身进行斗争,清廷随之遣兵,进行残酷镇压,"嘉定三屠" 就是这么来的。之后,为缓和民族矛盾,清王朝采纳了明朝遗臣"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的建议,实行"十从十不从"的措施,规定: </P>
<P>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儒从僧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P>      一、"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不跟旗人女子学梳"两把儿头"或"燕尾头"。(清代满人称旗人,汉人称民人,但旗人不完全等同满人,除满八旗之外,还有蒙、汉八旗,但不占主导。)汉女子还因此保留三寸金莲的陋习,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纷纷效仿,以之为美。  二、"生从死不从":这条即"生降死不降" 活着时穿旗人服饰,死后则穿明代服装,人死入殓,还是用明朝的装束。  三、"阳从阴不从":即"生从死不从",阴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之类,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o(︶︿︶)o 唉,不从旗人习俗。  四、"官从隶不从":当官老爷的,吃皇粮办官差,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隶役依旧是明朝的"红黑帽"打扮。  五、"老从少不从":孩子年少,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旗人的规矩办。   六、"儒从而释道不从":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 在家人必须改穿旗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汉式服装,因此和尚、道士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汉式服装。汉族服装由此变成和尚、道士的"制服",甚至持续到现在。七、"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从,戏子不从。戏台上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没法演。   八、"仕宦从婚姻不从":即"男从女不从",也是指服饰。比如男女婚嫁,新郎穿的是旗人的礼服,女子则依旧穿明朝的礼服,即所谓的"凤冠霞帔"。  九、"国号从官号不从":改朝换代,明朝改清朝,但官号照抄明代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等。   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满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跟汉语不同,清政府"钦定" 的"国语"是满语而非汉语,不过后来汉语还是占据了主导,连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汉文,说起汉语了。这一点有限的让步,终于使某些汉族明代服饰得以保留,残留的汉族服饰,因为受到统治o(︶︿︶)o 唉主流服饰的冲击,亦逐步"满化"。尽管如此,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和尚、道士和古装戏曲那里见到汉式服装的残迹。
清统治者的剃发、易服令是极其严厉的,任何按规定不剃发、不换装的人,无论他是谁,他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要么出家当和尚、道士,要么"生从死不从":死后可以按照汉服的样式入殓。剃发令下,原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上书奏言:
"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贤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逢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 孔闻謤谨小慎微、言辞委婉的搬出孔子的大招牌,想抵挡一阵子,结果照样碰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生之时者,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

<P>孔闻謤认为,"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华夏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帮" ,除无形的文化精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冠服!中原士人历来把衣冠服制的差别视为"华夷之辨"在外观上的重要标志。可见,清统治者表面是"尊孔崇儒",实际上,不过是"奉行儒术,崇饰观听,斯乃不得已而为之,而即以便其南面之术,愚民之计。" 铸造奴化的桎梏,禁锢的工具而已。对孔闻謤,清廷算是比较客气,"姑念圣裔免死",把他杀了,恐失天下士人之心,也不好摆"崇儒"的高姿态。对另外的人,就没这么客气了,而是"杀无赦"。 </P>孔闻謤认为,"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华夏民族之所以为"礼仪之帮" ,除无形的文化精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冠服!中原士人历来把衣冠服制的差别视为"华夷之辨"在外观上的重要标志。可见,清统治者表面是"尊孔崇儒",实际上,不过是"奉行儒术,崇饰观听,斯乃不得已而为之,而即以便其南面之术,愚民之计。" 铸造奴化的桎梏,禁锢的工具而已。对孔闻謤,清廷算是比较客气,"姑念圣裔免死",把他杀了,恐失天下士人之心,也不好摆"崇儒"的高姿态。对另外的人,就没这么客气了,而是"杀无赦"。 <IMG src="http://blog.blogchina.com/upload/2005-01-02/20050102151951148970.jpg" border=0>

<P>有人以为,"剃发易服"是明朝降臣孙之懈给清廷出的主意,是以罪不在清贵族,而在这个汉降臣,此说不见于正史,(1647年,山东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攻破淄川,执孙氏,虐杀之。据说是因其人曾向清廷奏请下剃发之令,引发民愤故也。当然,孙之懈、李若琳这一类率先剃发、换装的汉降臣,其罪固不可赦,但毕竟还是人微言轻,根本原因还在清贵族摄政王"和硕睿亲王" 多尔衮。见附录一。)若果真有,也不过是给清贵族找一个"名正言顺" 的台阶下,"剃发易服" 本来就是清王朝既定的"国策",有没有人出面"奏请",头发也是要剃的、衣冠也是要换的,只是推行的方式和策略而已。早在满清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多次下"上谕"强调这一点: </P>有人以为,"剃发易服"是明朝降臣孙之懈给清廷出的主意,是以罪不在清贵族,而在这个汉降臣,此说不见于正史,(1647年,山东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攻破淄川,执孙氏,虐杀之。据说是因其人曾向清廷奏请下剃发之令,引发民愤故也。当然,孙之懈、李若琳这一类率先剃发、换装的汉降臣,其罪固不可赦,但毕竟还是人微言轻,根本原因还在清贵族摄政王"和硕睿亲王" 多尔衮。见附录一。)若果真有,也不过是给清贵族找一个"名正言顺" 的台阶下,"剃发易服" 本来就是清王朝既定的"国策",有没有人出面"奏请",头发也是要剃的、衣冠也是要换的,只是推行的方式和策略而已。早在满清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多次下"上谕"强调这一点:
"当熙宗及完颜亮时,尽废(金)太祖、太宗旧制,盘乐无度。世宗即位,恐子孙效法汉人,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我国娴骑射,以战则克,以攻则取。往者巴克什·达海等屡劝朕易满洲衣服以从汉制。朕惟宽衣博鮹,必废骑射,当朕之身,岂有变更。恐后世子孙忘之,废骑射而效汉人,滋足虑焉。尔等谨识之。"   
   "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金)太祖、太宗之业遂衰。夫弓矢,我之长技,今不亲骑射,惟耽宴乐,则武备浸弛。朕每出猎,冀不忘骑射,勤练士卒。诸王贝勒务转相告诫,使后世无变祖宗之制。" "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置重罪。"
皇太极认为,女真金朝的灭亡是因为改穿了汉人的宽袍大袖,继尔废弃骑射,从马背上下来,"数世之后,皆成汉俗" 。因此,为避免再度崛起的满洲民族被 "汉化" ,其装束绝不能改变,这是保证弓马骑射的必要!否则,就会有"祖业衰歇,以迄于亡" 的危险。为此,皇太极还召集诸王、贝子,固山额真,"现身说法" "朕试为此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鲁图(满语:鹫一般的勇士)劳萨(人名)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于尚左手之人何异耶?" 这是说,一旦满洲人放弃本民族的装束,换上汉人的宽衣大袖,必定会废弃骑射,继尔沦落到"待他人割肉而后食"的处境。这种看法未免浅薄,穿宽衣大袖未必就会废弃骑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一样不免于亡,秦始皇穿戴宽袍大袖的冕旒兖服,却最终统一天下。(估计"冠冕堂皇"这一成语也是从传统汉族皇帝的礼服,冕旒兖服来的。)但皇太极对他的想法坚信不疑,还以之"垂戒"后世,成为清王朝的基本"国策"。
因为这是清王朝既定的"国策",因此,清军在入关之前统一辽东的战争中,每攻陷一城,则强令当地的汉族居民剃发、易服。一有招降、来降的明朝降臣叛将,诸如孔有德、尚可喜,祖大寿、洪成畴,则"令其剃发,以坚其心",包括吴三桂,也是先剃发、易服之后,才和多尔衮"白马祭天,乌牛祭地" "歃血为盟"。清军入关之后,情势为之一变,一方面,梦寐以求的中国统治权终于到手了,但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一个不论从经济、文化还是人数、地域上都远远高于他们的汉族,怎么进行统治,原有的针对辽东汉人的"剃发易服"政策是否继续全面推行,抑或改从汉制?可选性有三种,一、改从汉制,进行汉化,走鲜卑、契丹、女真的老路,这个不可能,清贵族已有"祖训"在先,而且,前者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是一条不归路。二、以汉法治理汉人,衣冠服饰悉从其便,汉人着汉装,满人着满装。对前者,以汉法治理汉人,清统治者接受、奉行了,康熙帝玄烨说的非常清楚"自古平汉人之策,当以汉治汉"。(鲁迅先生对之亦有深刻认识:"他们(指康雍乾)是深通汉文的异族君主,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与人情,有鄙夷,也有恐惧,有苛论,但也有确评,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辣手的一种。")但汉人着汉装,满人着满装就要大打折扣了。清王朝入关统治中国,大不同于历史上其它的改朝换代,对广大的汉族民众来说,无疑是"异族"统治。17世纪的中国人还不可能"进步、超前"的"觉悟"到"超越民族正统论" "维护民族团结"之类,明代中国人对后金(清)的认识,不过是一个和自己仇杀过半个世纪的"鞑虏",对努尔哈赤,明人始终以"奴酋"称呼之。加之清军入关之后的凶残、暴虐,传统上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辩",使得汉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外来政权。尽管清贵族在武力上的成功可以暂时维持统治,但要汉人从心理上认同这样的异族政权,恐怕非常困难,而这样的心理隔膜、排斥,直接关系着清王朝的政治前景。一想到3000万人敌视、仇恨的目光,清贵族和清廷统治者都不敢睡的太塌实。因此,必须致力于"同化",获得汉人的认同,避免汉人因发式、衣冠的差异引发"华夷之辩",产生"亡国之痛",进而起来"驱除胡虏"。使自己重蹈蒙古人的覆辙。
"如果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内涵,那么衣冠发式等就是文化的外观。外观的相同可以营造一种"同类项"的感觉。全国所有人都剃发垂辫、窄衣紧袖,原有的"华夷之辨"之说就似乎失去了依据。说华皆华,说夷皆夷。至于使用什么语言文字已不十分重要,关键在于人数极多的汉人已不再把人数极少的满人视为异类,因为起码在外观上已无可把汉人满人加以区分。汉人可以体认这个政权并非外来之物,它就是本民族的政权。当剃发令的血迹逐渐被历史的尘埃遮盖,汉族士人一批批赶往科举考场时,汉人就不再把满清看成是从塞外入主中原的夷狄,不会萌发欲将其驱离的念头。这样满清就安然渡过五胡、契丹、女真未能逾越的深壑。" (摘自佚名《清初汉族人民反剃发斗争的悲壮昭示》)

<P>这样,全面的强制性推行剃发、易服,就成为惟一的必然选择,清统治者也深知其中的奥秘,因此,为推行剃发、改换衣冠,不惜痛下血手! 满装的长袍、马褂、瓜皮帽,再加一条猴尾巴辫子的装束,就这么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来了。实际证明,清统治者的这一手段也确实大大的"深谋远虑",清初的北京居民见到身着汉式衣冠的朝鲜使臣,还痛哭涕泣,到清中叶,再见到同样的衣冠,反觉惊讶,认为自己的剃发垂辫、窄衣紧袖,才是"华夏正宗"。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更有大批以忠臣自居的遗老遗少"奉豭(豭:公猪音jia 同"颊"阳平)尾为弘宝"(把猪尾巴当成大宝贝。)捶胸顿足、如丧考妣的不肯剪辫子!"历史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两次,一次是悲剧,一次是喜剧。"(马克思)再到现在,马褂、旗袍满天飞,全国老百姓热捧辫子戏,举国若狂,不说也罢。 </P><FONT size=3>这样,全面的强制性推行剃发、易服,就成为惟一的必然选择,清统治者也深知其中的奥秘,因此,为推行剃发、改换衣冠,不惜痛下血手! 满装的长袍、马褂、瓜皮帽,再加一条猴尾巴辫子的装束,就这么在刺刀、血泊中被固定下来了。实际证明,清统治者的这一手段也确实大大的"深谋远虑",清初的北京居民见到身着汉式衣冠的朝鲜使臣,还痛哭涕泣,到清中叶,再见到同样的衣冠,反觉惊讶,认为自己的剃发垂辫、窄衣紧袖,才是"华夏正宗"。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更有大批以忠臣自居的遗老遗少"奉豭(豭:公猪音jia 同"颊"阳平)尾为弘宝"(把猪尾巴当成大宝贝。)捶胸顿足、如丧考妣的不肯剪辫子!"历史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两次,一次是悲剧,一次是喜剧。"(马克思)再到现在,马褂、旗袍满天飞,全国老百姓热捧辫子戏,举国若狂,不说也罢。 </FONT>

<P>二、清一代反复较量的发式、衣冠 </P>
清初,降清的复社文人陈名夏因私谈"留发、复衣冠",最终以清廷内阁学士的身份被处绞,以后在清廷供职的"南人"就没有人敢提"留发、复衣冠"的问题了。据揭发者 清廷内院大学士汉臣 宁完我奏称,被劾者陈名夏"痛恨我朝剃发,鄙陋我国衣冠",陈名夏宣言"要天下太平,只依我一两事,立就太平"。这一二事,就是"留头发,复衣冠"。并且称这是"第一要紧事"。 宁完我又认为"臣思我国臣民之众,不敌明朝十分之一,而能统一天下者,以衣服便于骑射,士马精强故也。今名夏欲宽衣博带,变清为明,是计弱我国也。" 宁完我是"天聪"朝的旧臣,对"先皇"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继续宣讲皇太极的"训诫"。而陈名夏的议论,触犯了清廷的忌讳,所以被绞杀也在预料之中。 陈名夏是忠于清廷的,他向同僚宁完我鼓吹"留发、复衣冠",从根本上说,也是为清王朝统治的安稳着想,本以为是统治者内部讨论政务,不想清贵族丝毫不理解他的"衷心",不但不允许,还要了他的命。   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又以蓄发、复衣冠相号召,指斥清统治者"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云云,不过吴三桂自私自利、反复无常,叛国弃义、为虎作伥,为异族统治者充当鹰犬,张其角牙以覆宗国的o(︶︿︶)o 唉面目早已为世人知晓、鄙弃,拉拢不到太多支持者,终究不免败亡,且殃及子孙。  再者,清廷在招降郑成功、郑经父子时,总提出以剃发、登陆为前提条件,郑方则坚持相反的意见,双方议论不决。1662年,郑成功病故,郑经嗣立,向清廷提出仿朝鲜旧例的臣服方式,"不登岸,不辫发易衣冠",清廷不许。到1680年,清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已经完全确立下来,"反清复明" 也成了一句空话,清、郑双方还在为臣服的方式、辫子衣冠的问题争执不下。最后,郑经提出,台湾全岛皆可剃发、换装,只有他一人不剃不换,清廷也不许,足见清王朝在辫发、衣冠问题上的坚决程度:在其统治势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誓死剃掉最后一个人的头发,誓死换下最后一件汉装!而清初的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纷纷移居、避难到朝鲜、日本,也不过"只为数茎发"。
   
      清王朝的全国统治确立之后,尽管全国老百姓都被迫剃发、换装,但残存的反抗、抵触意识并没有消亡,到了康雍之际,有人还是看不惯满式衣冠,他们鄙薄地说:"孔雀翎,马蹄袖,衣冠中禽兽",同时感叹明朝"衣冠文物"。乾隆中,江西抚州金谿县生员刘震宇著《佐理万世治平新策》一书,抒发了"更易衣服制度"的观点,被乾隆发现,认为他大逆不道:"刘震宇自其祖父以来,受本朝教养恩泽已百余年,且身到黉序,尤非无知愚民,乃敢逞其狂诞,妄訾国家定制,居心实为悖逆"。为打击与他有同样思想的人,拿他开刀,以儆其余"将其处斩,书版销毁"。  另,为预防满清贵族内部也出现同样的思想趋向,乾隆又把皇太极的"圣谟"抬出来当"整风"教材,自己也和皇太极一样,"现身说法"。一天,弘历身着汉式皇帝的冕旒兖服召见亲王大臣,问是否像汉人,众人不敢答,一老臣最后答"皇上于汉诚似矣,于满则非也。"这话正中弘历的心坎,乾隆于是把"祖训" 大大称赞一通:"朕每敬读圣谟,(指皇太极关于恪守满式衣冠服制的训诫)不胜钦懔感慕,......我朝满洲先正之遗风,自当永远遵循。" 又继续发表了新的"祖训" "衣冠必不可轻言改易" "所愿奕叶子孙,维深根本之计,毋为流言所惑,永永恪遵朕训,庶几不为获罪祖宗之人。" 可知,坚持满式衣冠,始终是清王朝前后一贯、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再者,亦可知,对满式发型、衣冠,清初至清中叶的一百余年来,并没有完全被汉人接受,特别是思想意识上的认可。有些汉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始终怀有民族感情,怀念汉族的衣冠制度,不过,这种情绪是潜在的,但没有消亡,一有机会就突现出来。
        
    太平天国时期,起义者又恢复蓄发,以此作为反对清王朝的标志。太平天国在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讨胡檄"中说:"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清统治者历来对发式、衣冠极为敏感,就把太平军污蔑为"发匪""发逆""长毛贼"。到清末,维新变法失败之后,随着同盟会的成立、壮大,现代民主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清排满"的呼声日益高涨,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为缓和尖锐的民族、阶级矛盾,缓解内外交困的趋势, 1906年,清王朝"下诏"称,准备"仿行立宪",但还不肯放弃满式辫发、衣冠,拉那氏慈禧太后给"皇族内阁"又提出立宪原则,声称"一曰君权不可侵损,二曰服制不可更改,三曰辫发不准剃,四曰典礼不可废。" 这一点垂绝之前的挣扎也不能阻挡历史潮流,迨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通电全国,三百年前"剃发易服"的旧事又被提起"辨发易服,使神明衣冠,沦于禽兽,而历代相沿之文教礼俗,扫地尽矣!" 民国肇造,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即下"剪辫令":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先民惨□荼毒,读史至此,辄用伤怀!嗣是而后,习焉安之,腾笑五洲,恬不为怪。......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行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就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孙中山等人把满清的辫子视为"奴性"的象征,务必将其剪除净尽而后快,辫子自然是必须剪除的,但为什么不恢复汉人蓄发、束发,峨冠博带、宽衣大袖的传统?可能革命党人思想比较西化,致力于宣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在这个时候,大概也被视为传统封建专制主义文化落后、愚昧的象征,而予以抛弃。  这些史实也表明,有清一代,满、汉民族矛盾始终存在,时而激烈,时而缓和,关于剃发,改换衣冠的斗争,不过是内在矛盾的外在化罢了。但清末的情形又大不同于清初,下台之后的满清亲贵全然不似当初汉人坚持 "头可断,发不可剃" 那样,更没有"头可断,辫不可剪"的"悲壮" 呼声。令人惊讶的是,拖着辫子以满清忠臣自居的,反倒是张勋、辜弘铭这一类中毒至深的封建妖孽;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满清贵族虽然严令禁止汉族老百姓穿汉服,而他们自己,又在宫廷里偷着穿,现存的故宫藏画中,有大量胤祯、弘历(雍正、乾隆)父子衣着汉服的画像,而汉人老百姓在民间私穿汉服,却要被问罪砍头!这一切足以发人深省!

<P>
   </P>

<P>三、汉民族服饰之文化蕴涵及其在东亚诸国之源流 </P>
清末的南社,还有许多文人之所以支持辛亥革命,他们认为,革命成功、赶走满人之后,一切恢复"汉官威仪",人们又可以峨冠博带、宽衣大袖的在街上大步的走了。可实际并非如此,他们于是失望甚至反对。国父孙中山给中国人弄来"中山装",这是根据日本的学生装改裁过来的,汉服从此失去恢复的机会,就这样消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今天我们只能从和尚、道士、古装戏曲那里,窥见一点汉服的风采。汉服集中展现出汉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端庄、典雅,宽容、博大,仪态万方,也折射出汉族作为农耕民族的人生态度,即追求清净、悠闲的诗意式生活,穿着这样的衣服,吟诗做画,下棋抚琴,再"风雅"不过!再者,汉族服饰所展现出的那种宽容、博大的傲岸与洒脱,飘逸、出尘的遐想与梦幻,深度的自由与空灵,深深契合人性内在的精神超越与审美追求!汉服者,实乃高贵、典雅之华夏民族文化真正优秀、精粹部分之集中展现也!
汉服在中国本土消亡了,但却在我们的邻邦——东瀛日本,生根开花。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几乎是全面仿制唐文化,日本在"飞鸟时期"(6世纪至710年)发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大化改新"(635年),打开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大门,在之后约300年间,大量的"谴唐使"和东渡的僧侣、学者、工匠、技术人员,把中国的典章制度、儒道思想、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大量传入日本。日本的和服就是在引进、吸取唐代汉式服装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服在世界上也一直被称为"唐服",虽略有更改,但和服仍然保留传统汉式服装的基本特点:上衣下裳相连、没有衣领、右衽、衣袖宽大、用衣带、不用衣扣。不过和服和标准的唐代汉服还是有些区别的,日本人的"唐服"和真正历史上的唐代汉服比较起来,稍显拘束、小气,缺乏真正的唐服那种宽容、大气、自信、傲岸的气派,这也是环境使之然,岛国之人毕竟没有唐代中国人那种宽阔的胸襟与博大的胸怀。最具反讽意味的是,终生拖着辫子,以满清忠臣自居的封建余孽辜弘铭,到东瀛,见到日本的典章制度、文物衣冠之后,竟然流着眼泪感叹: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唐代中国人,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唐文化。
除日本的和服,朝鲜、越南的民族服饰也受到汉服的影响,朝鲜、越南立国上千年来,在文化上,一直把中国当成效法的模式,文化、典籍、服饰、发式都和中国相似。(朝鲜、越南上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其中,越南古称交趾,或交洲,自秦至五代,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郡县,公元939年,吴权建立吴朝,成为独立的封建王朝。)在服饰上,尤其是宫廷礼服,国王、大臣的朝服,几乎就是中国汉族王朝宫廷礼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不过造型显得小气而已,因为朝鲜、越南是中国的藩属国,在衣冠服制的使用上,有一定礼数,不能超过宗主国。以汉式帝王的正式礼服——冕旒兖服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朝鲜、越南是六旒的。朝鲜的民族服饰至今还在延续,越南的民族服饰持续到法国殖民者入侵之前,今尚有存留。清王朝统治中国之后,日本、朝鲜、越南与中国的文化联系逐渐减少,心理隔阂逐步增加。尤其是朝鲜人,表面上,迫于清廷的兵威,按期前来朝贡;实际上,对清廷充满怨气,背地里把清廷称为"虏朝",把满清皇帝称为"胡皇",并坚持使用明王朝的崇祯纪年,一直延续到崇祯374年。朝鲜人认为,清王朝统治中国,"华夏已亡",所以自己以"小中华"自居。  最可笑的,是中国人自己,上千年汉唐衣冠丧失殆尽,穿个满人的马褂,却叫"唐装"。至于"旗袍",可以望文生义,也就是旗人妇女的袍服,虽然今天的"旗袍"和清代满族女子的旗袍比较起来略有变化,但仍然保持其基本特点:立领、紧身、衣袖窄小,用衣扣。 真正汉人发明、创造的宽衣大袖被称为"和服",而和汉人的传统服装没有血缘联系的马褂、旗袍,反登堂入室,鸠占鹊巢,成为中国的"国服",甚至也获得了洋人的认同。面对这种历史的捉弄,实在令人苦涩不堪!
实际上,世界各国,对中国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着辫子的满清人打扮,偶尔翻看一日本人绘制的漫画"水浒传",里面的北宋人居然有拖辫子的!更滑稽的是,越南人绘制的征氏姐妹"打败"马援汉军的宣传画,其中的东汉官兵居然也拖辫子!晕!亚洲国家尚且如此,欧美洋人自不必说!可怕的是,中国的传媒还在拼命给国人强化这一印象,甚至许多少不更事的孩子,也把辫子当成华夏民族的"专利",如此数典忘祖,自我丑化,沦为万国诸邦之笑柄!奈何?前者,予尝见中南半岛之暹罗、缅邦,诸藏缅语族之古代民族服饰,皆有蓄发、束发,交领、右衽之类,是否为汉服远被异邦之流变者?若如此,则华夏(汉)服饰文化之流域,当不限东瀛、三韩、交趾三邦,亦应函扩至藏缅诸邦,是否如此,不敢贸然定论,待探讨。另,藏缅诸邦,汉唐宋明,累世以来,皆为华夏之藩臣,若大明一代,世镇云南之黔宁王印信、诏令可通达于彼。永历帝陷缅邦,暹罗王尚谴使以上千象军、战马予李定国,以助其复云南,并出万历神皇帝所赐之敕书、勘合,示不亡大明累世于彼之恩德,是以华夏衣冠、文物流于彼邦,想来亦不足为怪。
宽衣大袖的汉式服装,还有个好处,就是便于舞蹈,古人酒到酣处、情到浓时,"翩翩起舞"是非常普遍的,读读古典诗歌,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大概"风度翩翩"这一成语也是这么来的,宽衣大袖的汉式服装舞蹈起来,仿佛飞鸟展开的翅膀,因此汉服的大袖子也被戏称为"鸟翼袖"。有人研究认为,汉服的"鸟翼袖"源于古人渴求自由飞翔的上古崇天文化,具体尚待探讨。)现代中国人对汉人有一种印象,就是汉人天生拘谨、保守,没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其实,这一大半也是在经历清代之后形成的,剃发垂辫、窄衣紧袖的打扮可能适合骑射,却不太适合舞蹈,这样的衣服,即使"舞"起来,大概也不会有多少美感。豭尾辫满天飞,跟滑稽剧差不多。一个史实就是,清廷入关之后,中国传统的宫廷舞蹈就濒临消亡,无法想象剃发垂辫、身着窄衣紧袖的衣服,怎么跳"霓裳羽衣舞" 这一类宫廷舞蹈。清代的宫廷宴乐舞,名为"扬烈舞":"十六人身穿黄土布套,十六人身穿黑羊皮套,全都戴着面具,"跳跃掷倒",代表正在狂奔的"野兽";另有八人骑竹马,自两翼上,先北向叩一头,而后奔驰旋转,一八旗人装束的"猎人"上,向一"野兽"射箭,其余"野兽"表示降伏,代表武功已成。"这其实是表现原始狩猎生活场景的,名为"扬烈舞",也就是激励旗人保持尚武、骑射的传统。因为传统舞蹈的凋零,古典音乐也跟着凋零,中国传统的各种"雅乐",经历清代,也丧失殆尽,至少当今中国是没多少人会了。比较之下,这些文物、典章,衣冠、服制,在日本、朝鲜还保存的相当完好,旧时典章、衣冠在别处,泱泱华夏,不若藩邦,悲夫!

<P>附录一:清廷"定鼎燕京"之后,当时还没有占据全中国的野心,多尔衮下令剃发,有人认为这使得"南人闻风警畏,非一统之策也" 多尔衮说"何言一统?但得尺则尺,得寸则寸耳。"可见,对于能否一统天下,清贵族这时还没有把握,在等待局势变化。清军占领南京之后,清贵族才有统一天下的决心,这从"剃发、易服"令的推行就可以看出来。"定鼎燕京"之后下达的剃发令遭到汉人的激烈反对,连吴三桂也极力要求罢除剃发令,当时吴三桂自西至京,见百姓皆剃发,垂泣曰:"清人轻中国矣,前得高丽,亦欲剃发,丽人以死争之曰,我国衣冠相传数千年,若欲去发宁去头耳!清人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属国耶?我来迟,误尔等矣。"而后向多尔衮劝请,当时吴三桂还手握重兵,再加上开关迎降有功,满贵族还是给一点面子的,剃发令因此一度停止实施。这个时候,清廷还担心自己立足未稳,害怕丧失人心,激成兵变、民变,所以暂时罢剃。多尔衮发一纸诏书敷衍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一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自此之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清军占领南京之后,认为统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势,民族征服者的狰狞面目就露出来了!这回,多尔衮也不管汉人愿不愿意了,反正是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传旨叫官民尽皆剃头""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措辞非常严厉,结果自然是激起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清廷的惟一手段,就是谴兵四处疯狂屠杀。清王朝的辫子、衣冠就此在血泊中固定下来。至于孙之懈,不过是臣服在清贵族脚下之一小小降臣,贱竖仆役之类,何以能决军国大事?即使孙之懈上疏奏请剃发,也不过是正中清贵族的下怀,他们正急切巴望着有这样的汉族降臣出面"奏请",也好封汉人的口,让其"国策"推行起来更加"名正言顺"而已! </P><FONT size=3>附录一:清廷"定鼎燕京"之后,当时还没有占据全中国的野心,多尔衮下令剃发,有人认为这使得"南人闻风警畏,非一统之策也" 多尔衮说"何言一统?但得尺则尺,得寸则寸耳。"可见,对于能否一统天下,清贵族这时还没有把握,在等待局势变化。清军占领南京之后,清贵族才有统一天下的决心,这从"剃发、易服"令的推行就可以看出来。"定鼎燕京"之后下达的剃发令遭到汉人的激烈反对,连吴三桂也极力要求罢除剃发令,当时吴三桂自西至京,见百姓皆剃发,垂泣曰:"清人轻中国矣,前得高丽,亦欲剃发,丽人以死争之曰,我国衣冠相传数千年,若欲去发宁去头耳!清人亦止。我堂堂天朝,不如属国耶?我来迟,误尔等矣。"而后向多尔衮劝请,当时吴三桂还手握重兵,再加上开关迎降有功,满贵族还是给一点面子的,剃发令因此一度停止实施。这个时候,清廷还担心自己立足未稳,害怕丧失人心,激成兵变、民变,所以暂时罢剃。多尔衮发一纸诏书敷衍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一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自此之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清军占领南京之后,认为统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势,民族征服者的狰狞面目就露出来了!这回,多尔衮也不管汉人愿不愿意了,反正是人为鱼肉,我为刀俎"传旨叫官民尽皆剃头""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措辞非常严厉,结果自然是激起各地人民的强烈反抗,清廷的惟一手段,就是谴兵四处疯狂屠杀。清王朝的辫子、衣冠就此在血泊中固定下来。至于孙之懈,不过是臣服在清贵族脚下之一小小降臣,贱竖仆役之类,何以能决军国大事?即使孙之懈上疏奏请剃发,也不过是正中清贵族的下怀,他们正急切巴望着有这样的汉族降臣出面"奏请",也好封汉人的口,让其"国策"推行起来更加"名正言顺"而已! </FONT>
附录二、关于华夏(汉)衣冠的诸多方面,本文进行一点简单的理论上的探讨,才疏学浅,加之资料不足,错谬之处必定不少,以抛砖引玉故,求证于方家!引文恕不一一注明,凡抄引之处(已注),向原作者诚表谢意!须反复说明的是,澄清史实不是为历史,更不是和今天的满族群众过不去,而是让国人在直面历史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民族、历史观,不能陷溺在自虐、自戕的历史误区,使得已经扭曲、变形的民族性格及集体人格越发扭曲、变形。为史应秉笔直书是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编纂历史,应不以一时之得失,废华夏古今之通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关键是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眼光、心态来看待真实的历史,反思历史,容不得一点虚假,否则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另,迩来搜索网络,发现似有极端民族主义言论出现,应引起注意,发扬民族精神,是为增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内部团结,更好的振兴中华,不是为翻旧帐,更不是复旧仇,民族主义不是种族主义,更不是XX主义、光头党之类的货色,我前翻为 挞伐辫子戏,言辞太过激烈,已自反省、节制。总之,讲团结并不妨碍正视历史,但也不能掩盖实际的利害冲突。
附录三、华夏衣冠是华夏(汉)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历史遗产,非一人一姓、一朝一代之私有,更不是皇帝、儒教的"专利"。未有皇帝、儒教之前,汉服早已存在;皇帝、儒教覆亡之后,汉服还将继续存在!恢复汉服既不是鼓吹儒教,也不是颂扬封建主义。而是为保留、延续一个博大、灿烂的古典文明传统,批判继承、开拓创新,发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1:39 , Processed in 0.0719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