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1|回复: 4

[转帖]为什么偏让悟空姓“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6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3>要知道悟空为嘛姓“孙”,先听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故事。
  那是1840年的一天,戈日朗收到巴尔扎克的信,说是第二天下午见面。对时间极为吝啬的巴尔扎克约朋友出来,一定是有重大的事。到了地点,巴尔扎克告诉戈日朗:正在写一部中篇,各方面全都满意了,就是主人公的名没有想好,这个名已经折磨他好几个月了,现在只好请朋友帮忙想想办法。戈日朗想了半天,说:“大街上有写着各种姓名的门牌,也许从中能找到合适的人名。”于是两个人在巴黎大街小巷转开了。花了3个多小时,跑了20多条街,看了3000多个牌子。终于在一扇门前巴尔扎克停下了,他跳了起来,“有了有了!马卡,马卡,就是这个名!”当晚,巴尔扎克睡了一个好觉,因为他为自己的小说主人公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名。
  巴尔扎克每天写作17个小时,3天就用光一瓶墨水,时间对于他就是黄金,可是他在一个人物的名上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名,对于作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岂止是巴尔扎克,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曾为自己塑造的人物取名而费尽了心机。

  书归正传,还是说说为什么偏让悟空姓“孙”。孙悟空何许人也?这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鲁迅认为孙悟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猴样水神,叫无支邪。胡适则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郑振铎说:“孙悟空的本身似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奴曼。”孰是孰非,由专家争下去好了。关于老孙的姓名,在元代已经有了一折杂剧叫《齐天大圣》,这时已经有了“齐天大圣”。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这猴子已经姓孙了,称为“孙行者”,更加人格化了。原来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也是恰如其分了,这就更像是中国的了。到了明代中叶吴承恩给老孙起了正式的名“孙悟空”。当然,这“悟空”只是法名,老孙从小没爹没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就没有乳名、学名、字号之类的东西了。

  猪八戒可是纯粹的国货。传说,吴承恩的家乡江苏淮安有个二流子,名叫朱八,又懒又馋,又爱偷偷摸摸的。吴承恩觉得朱八这种人经过磨练才能变成好人,世人应以朱八为戒,别学朱八。这才结合野猪精的故事,取名猪八戒。

  悟空、八戒的得名,说明了作家选用人名用意是极深的。

  我国古典文学的巅顶之作《红楼梦》,“一姓一名皆具精意”,全书写了975个人,其中有姓有名的732个。这700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着作者的心血。

  出场最早的贾雨村和甄士隐,他们虽非主要人物,但二人的姓名却是《红楼梦》的主旨所在。“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假语存焉,真事隐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已经通过两个人名暗示给了读者。霍启,这个人物一出现,果然“祸起”,甄士隐丢了女儿,继遭火灾。甄家丫环娇杏,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侥幸”做了贾雨村的夫人。英莲自幼被拐卖,她的一生确实是“应怜”。小乡宦之子冯渊,平白“逢冤”,被薛蟠活活打死。贾府的清客詹光,单聘仁、卜固修,则是一帮沾光、善骗人、不顾羞的家伙。而粮房书办是詹会(沾惠),贾芸的舅舅干脆就叫卜世仁(不是人),贾化是满嘴“假话”。单这些名字,就勾画出一幅群丑图。而贾家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则是“原应叹惜”。第五回中有首诗“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从字面上看,“子系”就是“你是”,是谁呢?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子系”合起来,正是繁体的“孫”字。第五回又有一首诗“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桃李”隐“李”,“完”与“纨”同音,“兰”指贾兰。这首诗是说:李纨年轻守寡,教子贾兰读书,最后却是一场空。薛蟠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他过生日宝玉准备送他一张画,薛蟠笑着说:“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画的着实好。上面还有许多的字,也没细看,只看落的款,是‘庚黄’画的。真好得了不得了!”宝玉听后不觉大笑。原来薛公子把“唐寅”念成了“庚黄”。真是个大草包。

  宝玉、黛玉、宝钗、妙玉,这四个人是《红楼梦》中最为关键的人物,这四人的名,更是独具匠心。“宝”、“玉”二字,将四个人的名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矛盾,相互依存。

  鲁迅是使用人名“大做文章”的高手。

  《孔乙己》中写道:“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特意让他姓孔,名乙己,已经将矛头对准了封建礼教。

  《故乡》中的闰土,“闰月所生,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迷信、老实、命运不济的农民希望用名字消解灾难,得到幸福,结果,幸福却总是越来越远。

  《祝福》中的祥林嫂,没有姓,也没有名,“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因为她的死丈夫叫祥林,她只能至死被叫成祥林嫂了。旧中国妇女身上比男子多一条绳索——夫权。祥林嫂的名就是例证。
  小说《药》中的人物有华老栓、夏瑜、夏四奶奶,“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夏瑜就指明了是秋瑾。夏四奶奶,正是当时四万万中国人的代表。华家与夏家的故事,正是华夏民族的悲剧。

  阿Q是个“名人”,鲁迅在《〈阿Q正传〉序》中说:“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天便模糊了。”阿Q这个破产农民,连姓氏的权利都没有了。赵太爷听说阿Q也姓赵了,大骂起来:“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阿Q挨了骂,挨了打,从此不知姓什么了。而赵太爷、钱太爷,则要取姓“赵”、“钱”,这些《百家姓》的头位,享受着姓氏的特权。

  关于阿Q的Q,鲁迅写得更为传神:“我曾仔细想:阿Q、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撒过生日的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若他有一位老兄或者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写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这个Q真是妙,一个光光的脑壳,后面拖条又弱又黄的辫子。
  小说《高老夫子》中那个高尔础,更有意思,这人听说有个大文豪叫高尔基,便自名高尔础,让人想成自己与高尔基是兄弟。

  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曾使整个世界发笑。为“堂吉诃德”这名的来由,作家塞万提斯在书中写道:“他为自己的马取了这样中意的名字,也要给自己取一个,想了8天,决定自称堂吉诃德。”“我们这位绅士因为要充地道的骑士,决定也把自己家乡的地名附加在姓上,自称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他觉得这一来可以标明自己的籍贯,而且以地名为姓,可以替本乡增添光彩。”“堂”是贵族的标志,“拉曼却”是他住的地方。堂吉诃德为自己取名想了8天,其实这是作者想的,这样一来,就用姓名活生生地表现出堂吉诃德傲慢、可笑的样子。

  堂吉诃德的仆人,那个骑毛驴的大肚子,他的名更有趣,叫“桑丘·达尔汪斯·潘沙”,“潘沙”就是肚子的意思。

  姓名还是揭示主题的重要角色。《水浒》中108个好汉里,竟没有一个是姓赵的,宋朝皇帝姓赵,他们反皇帝,所以施耐庵不让他们姓赵。

  作家张贤亮另辟蹊径,他写的18万字小说《习惯死亡》,所有的人都没有姓名,“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姓名,正是其妙处。给人留下用心才能解开的谜,引人深思,让读者体味人生的真谛。

  不要以为上面说的只是特例,其实,每一部作品中的人名都有奥秘,都有心血,如果你准备写点什么,或者只是想读点什么,那么,千万别忽视人名。  (摘自《说名道姓》 张港著 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 </FONT>
发表于 2005-3-28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意思。顶一个
发表于 2005-3-28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确实是中印合璧的产物!
发表于 2005-4-21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地个</P>
发表于 2005-4-22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本来就是印度传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2:21 , Processed in 0.2160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