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儒家思想在宗教性建筑中的映射</B></P>
<P>儒学的理性,着力于关注人间秩序的和谐安定,对于虚无飘渺的神灵世界,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论语》说,孔子从来不说有关鬼神的话。当有人问到他神鬼之事时,他总是机智地反问道:人间的事情还没有办好,怎么还会想到鬼神呢?积极地提醒人们关注人事。但在古代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情况的制约下,神灵观念的产生又是必然的。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自然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并由此发展为原始宗教。中国是一个早熟的社会,当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这种原始崇拜被保留下来,并被儒家按照自己的观念小心地加以改造而得到强化,就是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孔子还是非常重视对自然神和祖先的祭祀,说只要做好祭祀这件大事,治理国家也就不难了。这正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
</P>
<DIV>
<P>这两种崇拜的祭祀方式常有区别,一般来说祭祀祖先多在室内,称为"庙",如太庙、孔庙、关帝庙等。也常称为祠,如司马迁祠、武侯祠、各地的先贤祠和家庭祠堂。祭祀自然神的典礼多在露天一座高台上举行,称为"坛"、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但有些自然神被更加拟人化,祭祀也常在室内,此时也被称为庙,如祭祀泰山的岱庙,祭祀嵩山的中岳庙等。它们合起来就是"坛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建筑类型,既不同于宗教寺庙,也不同地直接用于人的生活的宫殿、住宅或园林,其中坛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准宗教建筑,庙则更多地具有纪念堂的意义。
<P>中国流行的宗教主要是公元1世纪时从印度传和的佛教。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寺和塔,应该注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P>(1)佛教之于中国,与基督教之于西方相比,始终也没有上升到统率全社会的思想的主流地位。在中国,没有出现教皇制,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核心一直是君王。中国和西方都宣扬君权神授,但西方更强调的是"神授",中国更强调的是"君权","君权神授"不过是使君王的统治又蒙上一重神圣的光环罢了。这种区别反映在建筑上,西方长期以来都以神庙或教学为主流,中国则始终以宫殿和都城为重心,宗教寺观处于次要地位。
<P>(2)从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就开始按照中国方式来改造它,使它在发展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所以从一开始,中国佛教建筑就不是印度建筑的简单移植,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
<P>(3)中国与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艺术性格上也很不相同,后者强调"表现"信仰者对天国向往的o(︶︿︶)o 唉和狂热,所以,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决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动荡不安的气氛,就成了它的性格基调;前者则强调"再现"彼岸世界的宁静与平和,寺庙应该就是天国净土的地上缩影,虽然必然会伴随着某种神秘,但温婉馥郁庭院、舒展平缓的体形、平易近人的体量,都使得中国佛教建筑更多地显现出一种安详与亲和的气氛。
<P>(4)中国佛寺与住宅和宫殿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样都采取以院落形式为主的群体组合方式,而不像西方的教堂,与住宅或宫殿截然不同。
<P>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建筑称道观,往往模仿佛寺。 </P>
<P><B>晋祠</B></P>
<P></P>
<P>祭祀西周封于晋地的成王弟叔虞之母的晋祠在太原西南,现存祠内圣母殿和鱼沼飞梁都建于北宋,献殿重建于金,其他都是后代所建。 所谓"飞梁"是架在一座名为"鱼沼"的方形小池上的十字平面石桥,十字中心扩为方台。敦煌唐宋壁画则所见相类者极多,都在大殿前,殿前有水池,名净土池,池心立平台,四向通桥,是净土宗信奉的阿弥陀经所说佛国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的表征,鱼沼飞梁也应取法于此。中国的祠庙和道教建筑常取法佛寺,这也是一个例子。 圣母殿重檐歇山,前檐进深两间,十分宽敞。殿内龛中置圣母即叔虞之母的塑像。龛侧和沿墙有著名的宋代彩塑42座美丽的侍女和女官像,性格活泼,顾盼有致,活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真情。
<P>圣母祠浓荫四布,曲水回合,自古以来就是晋中胜游佳处,庙会极多,平均每六天就有一次,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社会娱乐中心,宗教气氛已不强了。总平面布局顺应这个性质也作了相应的考虑,如圣母祠本身没有围墙,它和周围众多祠庙的外部空间融合在一起,开朗活泼。开敞的献殿,波光潋滟的鱼沼飞梁和造型空灵轻扬的圣母殿,都渲染了氛围的明朗性格。 </P>
<P><B>陈家祠堂</B></P>
<P></P>
<P>民间有不少祭祀建筑,或祭祀家族祖先,称祠堂,或祭祀先贤圣哲,称先贤祠。此外,还有祭祀民间信仰诸神的神祠。
<P>广州陈家祠堂作为全省72县陈姓的合族宗祠,是广东最大的祠堂。 陈家祠堂布局方式为"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三进"指由前至后的三列厅堂;"三路"指左、中、右三路,中路各厅五间,左右二路各厅三间;"两厢抄"是指除以上九座建筑外,在最东最西还各有五座朝向中轴的房屋,全祠共有十九座建筑和六个院落。三路之间和左、右厢的前面各有纵向敞廊,称青云廊。横贯全部首进建筑之前为入口广场,对面有长照壁,外门设在广场东、西。以上全部建筑的基地为正方形,各边均80米。陈家祠堂除祭祀功能外,左右两路又可供各地子弟来省赴考读书住宿,所以又称陈氏书院。 陈家祠堂又以建筑装饰繁杂多样著称,如木雕、砖雕、石雕和岭南特有的灰塑、陶塑等,在这里都有充分的运用。各建筑都是硬山屋顶,屋脊和山墙也是重点装饰的地方。 陈家祠堂对外以高厚砖墙封闭,内部却十分开敞,各厅堂朝向院子都是可以完全开启甚至摘下的隔扇,与院子相通,通风极好,很适宜炎热潮湿的气候。青云廊直达各屋,雨天完全不必露天穿行。屋坡陡,出檐短,利于排泄雨水,也较利于抵抗台风。这些,也是形成陈家祠堂地方风格的因素。
<P>民间还有先贤祠,都不由家族建造,不具有宗祠那样加强宗亲血缘关系的用意,其泛家族的色彩使它们具有更多的人文文化内涵,起着强化全民族共识的作用,凝成为中国人一种强大的共通的文化心理。人们认为,被崇祀对象留下来的诸如仁义、忠勇、智慧、坚毅等优良德行,与宗亲血缘之情一样,都是应该倍加重视的。
<P>在封建社会,孔子历来都受到统治阶级和全社会的极大崇敬,由官方建庙崇祀,就是各地孔庙,是一种广义的祖先崇拜。最大的孔庙在孔子家乡曲阜,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所建,由皇家主持建造,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
<B></B></P>
<P><B>孔庙</B></P>
<P></P>
<P>孔庙座北朝南,宽约140米,南北长达600余米,狭而深长。庙正门与县城南门仰圣门正对。自南而北全庙由多进院落组成,前三进是前导,进入第四进大中门后才是孔庙主体,门内有高大的藏书楼奎文阁。第五进东西横长,有横路通向城市干道,院内有各代碑亭13座。第六进分左中右三路,以中路为主,大成门内的杏坛象征为孔子讲学的地方,覆重檐十字脊歇山屋顶,造型很好。大成殿是孔庙核心,石头檐柱满雕盘龙,屋顶为重檐歇山顶,规格很高,殿前宽大的月台在举行大祭典时列陈舞乐。院落东西廊庑奉祀孔子门徒和历代大儒。院后有寝殿,祀孔子之妻。第七进中路为圣迹殿,藏孔子圣迹图石。 </P>
<P><B>关帝庙</B></P>
<P></P>
<P>山西运城解州镇是蜀汉大将关羽的家乡,有一座中国最大的关帝庙,就是一座规模很大的民间建造的先贤祠,建于清代。
<P>全庙很有宫殿色彩,庙门内有前朝、后寝二区。端门是入口前奏,雉门为正式大门,门前东西分立钟楼、鼓楼,与雉门以城墙围成横长广场。雉门内午门是一座殿堂,再穿过"山海钟灵"牌坊就是前朝。前朝最前为形体高伟的御书楼,楼后为正殿崇宁殿,很大,围绕一圈蟠龙石柱。后寝的寝殿在崇宁殿后,已毁,最后"气肃千秋"坊内是春秋楼,楼前左右相对有刀楼、印楼,都是两层三檐歇山顶。春秋楼、刀楼和印楼三面围合,气势雄壮。
<P>关帝庙又称武庙。解州关帝庙楼阁很多,多为重檐,牌坊也很多,又广泛采用琉璃瓦,全庙气势磅礴,颇有阳刚之美,很符合"武庙"应有的性格。
<P>河南南阳社旗关公祠也是一处宏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初。 祠分前中后三进。前院很有气派,由照壁、东西辕门、北面的悬鉴楼和楼左右的钟鼓二楼围成,院内有铁旗杆一对。悬鉴楼是全祠主体,三层三檐,向北一面是戏台,构图丰富:是在台口再附加一座"四柱三楼式"("楼"字在此意为屋顶)牌坊样建筑。屋顶层层错落,比例合度,加上钟鼓二楼的陪衬,气势极为雄壮。楼内木雕也相当精美。中院很大,全部铺以青石,东西各有厢楼,可以观礼看戏。中院以北分三路,中路月台上有大拜殿。
</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 15:53: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