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6|回复: 2

裸考与民族优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6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现在出现了“裸考”之类的新名词。地域性分数差别和政策性加分造成的差异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此为引言。
  
  总的说来,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中国人口的90%以上,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传承主要就是以汉族为承载体,无论当年的元朝也好,还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也好,蒙古族和满族都受到了华夏文明的浸染,尤其是满族更是和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得比较好。在国民党时期,政府对外宣传一致为中华民族,说其他民族都是汉族的分支,弥合了民族的不同,这种做法有待商榷。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一系列的优待措施,这些在一定时间内弥合了争端,适当扶持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越来越显得需要改革。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使得人们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越来越关注,蛋糕就这么大,你多了我就少了,所以很多人对此政策颇有微词。
  
   譬如说:少数民族加分问题和大部分地域的少数民族可以生育二胎以上的政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对o(︶︿︶)o 唉o(︶︿︶)o 唉等边疆偏远地区的扶持政策持肯定态度,对于中国来说,东南部省区相对发达,扶持偏远地区无可厚非,这样也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可以说是顺应时势之举。但现在的加分政策和生育政策泛滥就让人有些不可理解了,比如说,①青海、广西、o(︶︿︶)o 唉等地域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大家的教育质量都不敢恭维,那少数民族加分而汉族不加分,这样公平吗? ②另如: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的教育相对发达,大家享受的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基本类似,那少数民族加分而汉族却加0分,这又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在这些省区,一分意味着成百上千的考生,意味着一些人上大学而另一部分人不上大学,所以,汉族考生有意见相对也可以理解了。 ③还有,一些大城市里面的教育资源,其实大家享受的都是一样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分出三六九等,如此似乎有悖于公平原则。
  
   还有生育政策问题,国家法律规定某些少数民族人士可以生育两胎乃至三胎,这在特殊时间段内,对于少数民族是比较人性的,可减缓了矛盾冲突。但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国国民,也需要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汉族遵守了而少数民族不遵守,这样似乎有悖于公平原则。至于有人士说汉族本来人口就多所以必须遵守,而少数民族不需要遵守,这样的言论我不多说了,也不愿意跟他浪费口舌。只想说:“汉族的基因也是珍贵的。” 其实汉族只不过是一个标签而已,广东的汉族跟东北及西北的汉族绝对产生不了太多的民族认同感。汉族更多的是家庭的传承,由此衍生出了“家天下”的模式。
  
   继续重申,我对扶持边疆偏远区域的政策没有意见,但搞一刀切我是不赞成的。我国设立了很多民族学院和民族大学乃至中央民族大学,接收的学生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其他普通高校对少数民族考生也都有高考乃至考研上的优惠政策,不知道这样的政策是否有悖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理。
  
   其实在现在,大家都知道,在资源和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你得多的就是我的少得,谁都不愿意失去太多。当然汉族作为主体民族,作出适当让步是应该的,为了维护国家安定,这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P>
<P>   在一个国家中,主体民族往往最先认同国家观,民族意识不是很强烈,而少数民族往往是民族观更准确地说是本民族利益在先,国家在后.世界各国大体如此吧!比如,在俄国,俄罗斯人和车臣人的国家观肯定不一样,肯定在国家认同上有差别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P>
<P>    由民族优惠政策导致的民族人口比例畸形变化,很难说中国以后会不会巴尔干化。</P>
<P>  就以中国的民族政策来说,本质上是强调"情感的,道德的制约",即通过让度利益来换取少数民族的认同.但是这种民族政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国家人口民族结构——而且是在非正常地过快地改变各民族构成比例。
  
  特别是计划生育在70年代重点针对汉族出台后,70年代以后出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极其不正常(许多汉族是独生子女),而在城市的少数民族80%以上都与汉族通婚——且他们的后代又绝大部分选择少数民族。这一切昭示我们,30年少数民族比例达到40%的比例是完全可能的。。而这种不正常的民族结构改变是在短期内发生的,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在这短短几十年内民族间的差异依然存在,那么意味着民族矛盾随时可能爆发。</P>
<P>  举例,有人预测:到2040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可能会达到36%才与汉族一样出现增长停滞。
  
  这时汉族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不再存在,少数民族不想分裂和独立,但是少数民族要求加大自己民族权力,要求汉族让度出一些传统利益也是合理要求啊!毕竟你们汉族过去人口占绝对优势,可以理解占据以大部分资源优势,现在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后,要求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局面也不过分吧!
  
  另外,汉族长期垄断国家政权,随着少数民族队伍的壮大,那么少数民族要求轮流执政是过分要求吗?——哪怕是短期执政都不行?
  
  你能说届时少数民族的这些要求过分吗?——恐怕你也赞同,对吧!但是如果汉族不愿意让出自己的传统既得利益,而且抱怨自己扶持养大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却反而恩将仇报地与自己争江山——你能说汉族的抱怨就没有一点合理之处?
  
   所以,我个人观点:在一个国家内,少数民族发展是必要的,但不应该过度,如果过度必然会形成与主体民族争夺利益的现实问题——这不是任何美好个人感情和愿望所能改变的了的!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正是有这种趋势,虽然它表面上体现了o(︶︿︶)o 唉的社会主义繁荣景象,但是这种短期内不正常地人为改变民族比例结构却蕴涵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也许在我们的下一代才能看到。
  
  我以为,当前就我国而言,由于我们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哪怕是1/10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足以在世界上算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了——其能量比一个中等强国还大,这意味着一旦中国形势有变,其社会震荡力绝不会小。我们虽然相信少数民族的爱国心,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当国家内部民族结构发生重大偏差时,个别民族精英会出来带动、感召群体意识。
 
  当前汉族比例已经从80年代初期的95%低于90%以下,而且这种情况还在深化,这决不是一个好兆头!
  
  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国,少数民族哪怕只有10%的比例,其社会动量也不小。大家看看印度穆斯林(比例12%)对印度社会的冲击就知道了!
  
  我以为不应该只是人口过千万的少数民族要计划生育,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如果人人都过千万以后再计划生育那也对国家持久稳定不利啊!试想,中国如果有5亿以上的少数民族(不是现在的一亿),那中国会怎么样?——起码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会是当前的几倍!汉族将失去对少数民族的绝对优势地位,因此在中国主体民族汉族也将因此被动摇领导权威,中国的内耗势必将加大!
  
   比如说社会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现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都受到了政府的照顾,这样他们所享受的权利就相应地比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多(按劳分配而言),但是汉族却不可能享受特殊福利制度。相反由于创造的社会总量是一定的,55个少数民族要多拿一些,那么就必然有一个要少拿一些。当然,这只能是汉族来承担,谁叫它创造的GDP最多呢。
  
  但是为什么现在问题特别突出呢?似乎我特别在意所谓人口比例问题。其实我以为这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当解放初期汉族人口比例在95%以上时期,汉族负担可能相对少一些没有什么说的,但是现在少数民族比例不断提高,而他们又必须得享受比汉族多一些的照顾,当少数民族比例达到10%时时,显然这也意味着汉族的负担必须相应翻倍,因此民族之间有怨言这也很正常。特别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公民都重视自己的利益,10%的人享受比90%的人更多的利益难免会有不满。
  
  当然少数民族比汉族地区落后,扶持弱小也是社会的责任之一——但是我以为:这不应该被理解为是义务,各个民族发展阶段有差距是因为社会达尔文主义选择的结果,每个民族发展到今天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我以为少数民族还是不应该有那种我就应该享受照顾,因为落后就必须得受到照顾。我以为:对少数民族或说弱势群体的照顾只能说明我们仁义和文明程度高,这决不等同于义务。
  
  所以,少数民族同胞不应该否认汉族对照顾少数民族付出的牺牲(也许对于这种牺牲像朝鲜、满这样的民族可以忽略)。
  
  我个人特别不赞同上述看法,在这个崇尚个人权利的时代谁也没有义务去为别人让度更多自己的利益。
  
  举个例子:你的邻居生活困难,你可以帮助他周济他,但那不是你的应尽义务,只能说明你有爱心更仁义一些罢了。受到照顾的一方显然不应该以自己的贫穷来作为坦然受之的理由。
  
  我还是那句话:国家应当做到以帮扶弱势群体为主,而不是刻意强调民族界限。对于那些确实需要照顾的贫穷少数民族给予必要的物质援助,而同时那些少数民族也应该有相应的感情回报意识,可以表现为与汉族和睦相处等形式而不该有这是必须的这种认识。</P>
<P>  说到现在,我以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过快,在目前看来确实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但是这种不正常的增长和福利——比如人口政策上的倾斜,以及民族福利上的优惠,确实容易使少数民族在实力壮大的时候有优越意识,至少我所知道的不少民族不把这种民族福利看作是汉族在利益上的让度。而由于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过快又必须享受优惠政策,这客观上也使得汉族承担更多的义务——我们不能说汉族在养少数民族,但是汉族却必须得承担少数民族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去负担少数民族更多的“优惠福利”,这在客观上也确实把汉族与少数民族置于利益竞争对手的位置——也许,这种情况并非制度设计者所愿,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过快,在上学、就业、纳税等方面他们与汉族的经济利益竞争关系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说,矛盾难道不就是从一点一滴积累的吗?就是从生活小事积累开始的。
  
  我的意思是少数民族实力的强大,依照一般民族规律而言首先会寻找自己民族的认同——这不难理解,在与主体民族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后,他们更自信更愿意挑战起码是愿意与主体民族并列地位而不再愿意接受原来的“从属”地位。少数民族更自信,汉族更有危机意识,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未来中国民族大冲突的温床——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激烈的时候大体如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意识到少数民族的长远发展途径是什么?——也许我的观点许多少数民族不同意,但是我要说,就是:“求富不求强。”在一个国家,如果有多强并立的情况下只会发生更大的冲突,哪怕这些人物都是英雄——三国时期汉族内部那些英雄还发生内战,更何况不同的民族之间更是如此了。
  
  因此,我以为在现阶段,少数民族发展也必须控制人口——而且这非常重要。一,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品质;二,人口控制在一个安全线内,更容易使主体民族没有戒心,更愿意接受兄弟民族的发展。试想,如果少数民族比例大大提高,如果发展水平再相应提升,那么必然会在实力上挑战汉族。
  
  我的意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可以像美国的犹太人那样,生活水平高一些甚至比汉族还好一些也没什么(就像美国的犹太金融资产阶级那样)。但是,我想如果美国的犹太人如果在数量上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那么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族群恐怕会有深深地不安吧?而这也势必会造成美国的文化断裂,两个同样优秀的文化群体在一个国家同时出现未必就是好事。我还没有看见哪个强大国家是由多个强大民族联合构成的,无论英国、法国、德国还是美国、俄罗斯都是由一个强势的主体民族和文化为核心建立起强大帝国的。
  
  所以说,我以为在中国,我们必须依据中国千年来的历史现实。如果为了民族平等而去搞所谓的平均主义,去削弱汉族地位提升少数民族实力来搞平衡——不管这是否无意。都必然会引起主体民族的不安,进而民族冲突和更大规模的战争是可以预期的。
  
  所以为了维护国家稳定,统治者最好的办法是照顾历史的传承现实,而不要去轻易改变历史演变后的结果。具体说来,在中国如果刻意压制汉族抬高少数民族甚至在民族与法制上实行纵容情况(比如西北某穆斯林民族由于贩毒率太高,所以其死刑量刑标准是汉族(50克)的10倍),只会加剧民族矛盾最终演变为民族冲突。
  
    综上,就具体中国而言;如果避免民族战争的最大现实问题不是去削弱汉族改变民族实力对比——因为世界是变化的,你去刻意改变其他民族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引起反弹,实际上民族冲突反而不可避免。总之,我们要照顾到历史的自然演变和形成,作为政府最好是去适应而不是人为改变,否则改变一切自然规律的结果反而是引起社会更大的振荡……</P>
<P>   还有,中国如果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话,决不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一起“同归于尽”——大家都平均了,都取消了,就真正平等了。我以为对于一个人口占90%以上,文化又居于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而言没必要做出这么大的妥协,社会交易成本不能如此之大,这样做实际上伤害最大的反到是汉族。我们的交易底线不可能更不应该在这里。
  
  不过,我个人以为:如果未来有一个统一的民族最好应该叫“华族”——因为汉族是传承于炎黄,最终形成华夏族。恢复华族的称号既是复古,恢复汉族早期形成前的称谓,同时华夏也有现代含义——它包含了当今的中华各民族。避免了其他少数民族有被汉族兼并的抵触情绪,同时又照顾了汉族最大利益,让汉族也更容易接受。
  
  一句话,华族或许是我们将来民族大融合后最好的称谓。我们换名华夏族既没有虚无汉族的名号,同时也照顾到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这点应该向女真人学习,在入关以前把国号“后金”改为“清”——名字换了,但是实际也是换汤不换药。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我们照顾少数民族的宗旨是使他们变的愿意归附我们,淡化他们的民族意识,而不是使对方强大起来。英国人做的就很好——他们只使苏格兰人富有,但是却限制他们强大。一个民族如果富庶起来就会缺少造反的欲望,即使一些有识之士的苏格兰人看到了英国人的阴谋,但是这些少数精英是无法带动大众的——因为广大苏格兰人民是不会愿意为了所谓的民族自立而跟那些精英去造反的。
  
  我们要区分一个民族的精英和草根的区别。在满清入关时,满洲人不就是凭借一句“永不加赋”就问鼎天下了吗?真正像文天祥、岳飞那样文死节、武死战的英雄虽然值得崇拜,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是社会大众的主流,他们只是少数精英而已,起引导作用。如果社会太平盛世,则这些精英就没什么市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汉族人默认了满洲人的奴役无非就在于百姓愿意接受安稳日子而已,所谓民族大节只是读书人的喙头罢了。
  
  所以,我以为我们也应该如此,对少数民族不管哪个,要限制他们强大,要引导他们富裕,想聪明的英国人那样,让苏格兰人的利益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如果你独立,则你的好日子不复存在。这点值得我们借鉴,越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风俗与汉族联系紧密利益趋同,则少数民族民族意识就越淡漠,我们社会越稳定。我们的社会交易成本就付出越小,华族也就越有实际意义。
  
  孟子说的“以华变(改变)夷”就越现实。</P>
<P>  最近听对席慕容(蒙古族)的采访,当她说到母语就是在母亲怀里学会的语言时,她哭了,我也泪满双眸,每个人对自己民族的眷恋都是那么相似!无论过了多少年.</P>
<P>  中国人的国家。一个单一制民族的国家确实在民族关系上没有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利益上的平衡各方关系的情况,这使得政府不必为了在协调各民族利益方面付出更多的行政资源,也不必费力不讨好。
  
  至于在中国,当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能说协调5%的少数民族和10%的少数民族所付出的代价是不同的吗?
  
  建国初期,当少数民族只5%时,汉族根本感觉不到有多少社会成本,但是少数民族达到10%以上时,能说再持续这种优惠政策就不意味着牺牲汉族更多的利益?
  
  在过去是95个人去照顾5个人——这没什么,现在90个人照顾10个人——这还能忽略吗,无形之中在不同的族群中制造了矛盾。
  
  社会交易成本是指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而必须继续支付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代价。</P>
<P>  既然少数民族还享受优惠,同时他们所占据的人口比例又在上升——这客观上意味着汉族的负担加重。
  
  老大可以帮助老二,这是他更有责任感,更有爱心,而这种帮助并不是天然的义务——不等于汉族生活好就应该帮助少数民族,我个人以为这是“人情”而不是“本分”。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但是不帮助你(注意不是迫害你)也是我的选择。
  
  现在的一些汉族朋友对现的民族政策有所抱怨也不是没有可说的吧?毕竟现在市场经济,谁都注重自己的利益。而且10%的少数民族那额外的优惠与过去5%时期相比是不能被忽略的吧?
  
  目前最好是强调中国的公民意识。少数民族有精英,有富人,他们也可以支援汉族贫穷百姓。少数民族与汉族都有生活水平不同的公民,我们不应该用民族一刀切的方式去解决显示中的问题——这样是在强化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优惠看起来是优惠了少数民族,但是实际上是在变向鼓励不同民族之间强调民族差异,不利于国家公民的建设——于国家长远来说弊大于利。</P>
<P>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  
 </P>
发表于 2007-5-19 15: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应该淡化,而用地域优惠政策取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9 15:47:3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5-19 15: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里就算给少数民族加分也没多大用 少数民族的教育实在是差 差的你们都想象不到 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4:56 , Processed in 0.0606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