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转帖]我看《三峡好人》</B>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FONT size=5>我只关心人---《三峡好人》
作者:余思1986 提交日期:2007-1-5 01:23:00
这部将近两小时的电影,没有任何剧烈厮打和色情的镜头。
电影开场,由黑场转入一个长镜头,嘈杂的声音里画面由模糊变得清晰,行驶在三峡里的船上有着形形色色的乘客,脸上有喜有忧,一个孩子趴在围栏上看着滚滚长江,点着烟的父亲伸手扶着她的背,头发零乱的女人脸晒得黑黄坐在一起絮絮叨叨打着扇子,一群又一群脸上满是沟壑的民工们聚集在一起,烟雾缭绕的画面拥挤着男人们黑黝得发亮的膀子,此时三明就坐在船头,双手搭在膝盖上捂着自己的破包,镜头扫过兀立的红桥,一个苍凉的声音响起,《林冲夜奔》川剧配乐,三明的脸显得很安静,水浪轻轻摇晃的画面下三明慢慢转过头,一脸惆怅地看着气势磅礴的长江……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悲天悯人展示社会小人物糟粕生活的电影,但当我坐在电影院里随着三明的眼睛同样惆怅地注视着那个在高楼间钢丝上的人默默行走时,我知道这个电影是值得尊敬的。北大的同学说贾樟柯在北大点映的时候曾两度落泪,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贾樟柯是一个好人,第二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贾樟柯作品”五个字出现在一整片开阔的江面上,轮船的汽笛声毫不掩饰地响着,这是个值得警醒的时刻。在这个太多的人事物已经被遗忘的年代他的镜头一直没有隐藏他对这个世界的关注。
三峡好人的故事很简单,山西的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
英文片名是《Still life》,这个比中文片名直白,毫不隐讳告诉观众这个电影关注的是人的本身。贾樟柯在故事梗概的最后加了一句:老县城已经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一些该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该舍弃的要舍弃。
三明和沈红都不远万里从山西来到奉节,在这个部分被淹没,未来即将完全被淹没的县城带着各自的希望寻找着自己的伴侣,两段故事都与寻找有关,贾樟柯与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瓦尔纳一样偏爱寻找的主题,而关注寻找题材的电影本身就代表了主人公自身的漂泊和寂寥。
不论是三明买来的妻子,还是已经变心的郭斌,而寻找的所谓伴侣实质上没有爱情,但是三明和沈红仍然不辞辛苦从大老远跑来,抱着寻找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惯性,就像在这座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古城里的所有人一样对生活有着固有的惯性,这个城市因为三峡而经历急剧的变化,在拆和破之间三明与沈红各自内心的感情随着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三明来到奉节,首先经历了o(︶︿︶)o 唉的强买强卖,观看一个滑稽的变钞票的魔术后所有人都要强迫缴钱,三明拿出刀维护自己,此时这个曾经被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县城已经完全物化。我觉得贾樟柯在这个电影里完成了对自己的某些超越。正如三明加入老鬼拆房一族的队伍之后,苍老的男人们互相诉说着自己的故乡,老鬼拿出一张十元的人民币,指着背面弯曲的长江某点说这是自己的故乡夔门,三明拿着五十元人民币的背后壶口大瀑布说这是我的家。人民币背后的家乡已经离他们很遥远,夔门甚至已经永远沉入水底,这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了钱必须背井离乡,钱的背后镌刻着他们的家,可是他们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赚到钱。这个情节在我看来堪称神来之笔。
贾樟柯仍然坚持着他的长镜头美学,一个事件毫无保留地用一个漫长的镜头来表现。在这个电影中,贾樟柯还特别喜欢用只闻声不见人的手法来展示人物内心,沈红在大而空的仓库里站着,刘主任的声音与她一问一答,最后沈红操起铁锤狠狠砸开了铁门……老鬼四个人在屋里狼狈吃着面,三明恳求他们帮忙找么妹,一问一答就是看不见三明的脸,你只能猜测三明说这些话的表情,而正是因为你看不见才觉得如此撼心。我觉得贾樟柯一直把情绪很收。三明在江边面对这苍老并不美丽的前妻说的三句话:“你比以前黑多了。”“你现在好么?”“我对你那么好你都要跑。”妻子只回答了一句:“十六年了你为什么才来找我。”三明的回答我不记得了,他的意思很含糊。据说剧本里的原话是三明告诉妻子他出了矿难,刚从生死线上爬出来才来找她。我觉得不说出来更好,因为你真正爱一个人你会对他隐瞒你最想隐瞒的事情,因为你不想伤害她,而三明什么也不说其实更震撼人心。其实这个时代和电影一样已经不再需要过渡放肆和滥情,真性情更可贵至少我这么想。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哭了。
片子被分成了几个部分,但其实这个划分与情节没有太多实际性的关系,烟酒茶糖四个字,在贾樟柯严重似乎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代名词,人们在这个已经剧烈动荡的城市里仍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桎梏,就像是已经破产的工厂里厂长仍然莫名其妙要向为一个在另一个工厂里的人负责一样,但是这个小县城的一切却跟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住宿便宜得只要一块二,小马哥用糖安抚用自己的生命去摆平别人的年轻人。而在沈红的世界里,这个小小县城的一切都那么陌生,有钱的丁亚玲和郭斌的私情一直若隐若现,没有人告诉沈红这实质上是不是真的,沈红一次又一次地辗转一次又一次地失落后终于在一个闷热的夜晚决心放下一切,我觉得赵涛对着电风扇吹干身上的汗的那一段很美,压抑得叫人想哭。而最后沈红把小背心挂在晾衣绳上,离开以后那个奉节县政府自以为是建造的移民纪念碑瞬间变成了火箭飞上天空。这一段很妙,虽然有点超现实的魔幻主义。移民二字本身伤害了古城人民的感情,因为移民爆破带来的利润丁亚玲等人变成了社会的上层人物,郭斌由此而抛弃了妻子,房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唐人阁客栈……这个县城里太多的人因为移民而变得伤感,变得更贫穷。实质上那个石碑的确应该飞走,在不顾及别人心情之下强制移民而建立的石碑只能让那里的人伤心,不过是地方政府膨胀的自我意识的展现。贾樟柯让这个建筑在沈红对这段感情释然的时候像火箭一样飞走,奉节县城被外星人拔地而起,躯体被铲除转移,而心却永远留在了那淹没在水底的家园。人的情感上倾向于消灭全部碍事的东西,即使现实中不能消灭的也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消灭,自以为超脱于世但实质上那个纪念碑还伫立在那儿。
电影的配乐极其有特色,贾樟柯一向喜欢用有声源音乐,不论是手机铃声还是舞会的伴奏,卡拉ok的歌曲都间接变成了电影的配乐。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间接代表了三明和沈红的两段感情。而那个总是自顾自唱歌的孩子像一个天使出现在那个沉闷突兀的县城里,我看到他吃力歌唱的时候心里很酸,我发觉这个孩子的青春和这个县城一起毁灭了。电影里永远都伴随着清晰的拆房的声音,这些声音伴着瘦弱的男人强壮的上半身贯穿了整部电影,到处都是破败的房子,很像一幅又一幅的油画。
拆得一半的房子上有戴着防毒面具和白大褂的人不停地消毒,而三明加入的拆房队却光着膀子直接接触这些肮脏。十六岁的小姑娘象征着这个县城里的年轻女孩的命运,沈红喃喃一句十六岁你真年轻,可是这个年轻的女孩却央求着沈红帮她找保姆。大大的拆字在县城里闹得人心惶惶,轰然倒塌的墙体和背起行李南下的人一样展示这个县城的忧伤。
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关注人,崇拜周润发的小马哥手机里是“浪奔浪流”的歌曲,他标榜自己是个混子实质上却是个单纯得一塌糊涂的少年。三明最后用三根香烟为死去的小马哥祭奠,而这个年轻的男孩最终与长江融为一体……
电影散场时候,很多人脸色都很凝重。年轻一点的人指着其他的海报上的大明星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我觉得贾樟柯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得奖也不会影响它实质上的意义,这个社会表层太多的纸醉金迷让我们忘记了太多东西。我在困倦中有点失落。
浪奔浪流的音乐里从孙中山到o(︶︿︶)o 唉最后是邓小平的画面都出现了,我们甚至能看到三峡大坝的雏形,本身这个题材就很讨巧,或者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下这种片子很容易引起西方人的偷窥欲望和,无论如何没人能消除神秘的“三峡”+“工程”+“社会主义”在西方人群中能引起的批判冲动。
影片镜头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是三峡移民的抗争、无奈、选择、牺牲。在这里,巨变浓缩为“拆”、“拆”、“拆”,100万人的移民,包括两千多年的城市瞬间拆掉,数千年的生活方式销毁于一旦,人际关系经受着不可控制的扭曲……
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结局。沈红与郭斌轻轻拥着跳了最后一段舞,分开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眼泪,甚至没有韩剧里两个人往不同方向走后各自煽情回头看的镜头,沈红淡淡一句:“我喜欢上别人了。”就结束了这段她独自忍耐了那么寂寞的两年的婚姻。断臂男子的妻子坐在楼道里,黯然看着楼下,对三明说自己要去广东,目光呆滞地说出一句总比两个人在这里等死要好。三明真性情地要把么妹带走,为一个已经远离了自己十六年的女人甘愿付出三万块钱下那个生死未卜的黑矿,老鬼他们一杯又一杯的团圆酒下肚之后,怯怯地说了几次下煤矿很危险却仍然跟着三明踏上煤矿工人的道路……真精彩,我觉得很精彩,这些情感都在这个历史的石刻画成隐隐涌动的洪流冲击着每个人的内心,在这么纯粹的感情下,我们看到的每个人都是好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墙角边又哭又笑。
在拆了一半的楼房里,三明和么妹半蹲着,三明接过么妹递过来的廉价的大白兔,剥开之后放进么妹嘴里,从露出一个大口的破败楼房看出去整个奉节县城尽收眼底,这个已经渐渐有些现代县城的城市已经逐渐消失,又一声轰然倒塌的声音吓坏了么妹,她站起来张望着声源方向,三明羞涩地从背后抱着她……
真精彩,我觉得真精彩。我们太容易遗忘了,所以我们需要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突然间觉得,中国人真的太辛苦,也许关注人本身的电影更容易打动我们,而这样的电影可能真的太少了。</FONT></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8 11:06: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