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7|回复: 19

[詩文丹青之道] [原创] 浩浩秦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30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秦于华夏的边缘,出于戎狄之间,《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逼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崇尚)气力,以射猎为先。”
??  
这个玄鸟的子民,曾经牧猎于东海之滨的东夷民族、亡国殷商的弃民、颠沛流离西迁而来的马背民族,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筚路蓝缕地开山启林,艰难地在戎狄海洋中杀伐出一片安身立命之地,维系着华夏与蛮夷间脆弱的防线;骁勇剽悍质朴厚重的民族性格、列代首领及国君的惕厉自省发奋图强,在那金戈铁马的大争之世里,一道黑色闪电大出天下,一举定势。当年那是整饬有序的法家驰骋之地、是猛士呼啸的乐土,是轰轰烈烈的铁血文明……可是,毕竟都被涤荡干净了。兴也骤,亡也速,流星般倏忽一闪,耀眼的光芒便隐没于茫茫天际。</P>
<P>玄鸟的子民,那曾经鲜活凝重的黑色气息如今全作了僵冷的历史化石。秦陵的兵马俑沉默不语,无视鼎沸如织的四方游人,一脸冰冷地凝神远方。</P>
<P>古秦人的血早已融洽地没入华夏粗大的脉管里,曾经迥异于山东六国的民风习气、文化模式早已被后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文明体系涤荡得干干净净。儒家思想的人治王道模式潜入华夏每一个细胞,化成了既定的民族基因,生生不息地传承至今,根深蒂固。</P>
<P>《诗三百》诞生的西周末期到春秋时代,一半是战火狼烟,一半是诗礼风流。可是对秦来说,它的历史整个却是一部征战史和生存奋斗史。550年没有停止的战争中,秦人的流血就像吃饭。秦人受命为周天子牧马,实为周之“藩篱”,在今天甘肃天水、陕西陇县一带抵御“西戎”,拱卫京畿。秦是随着与异族征战而崛起的。秦风有一种在别的风诗中少见的尚武精和悲壮慷慨的情调。秦风之苍凉悲怆,听之断肠裂帛,本不足为奇。
??  
苍凉悲壮的“秦风”以尚武精神为主,而且那种尚武不是“华夏异类”式的血腥杀戮,而是边缘华夏艰难的血泪奋斗,《无衣》中那同仇敌忾、仁义友爱、慷慨赴战……让你感受到的,是热血的沸腾,而《蒹葭》中的“白露为霜”的清寒、“在水一方”的朦胧和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绝望……留给你的,则尽是寒泪的苍茫了。战国谚云:激哀之音,莫大秦筝——好个“激”“哀”二字,不正是这火与冰的碰撞?这两种激流的交汇就成了秦风中那特有的豪迈和哀伤……
??  
法家治世,弊在太速,速者易苛。这也许是秦骤兴骤亡的原因之一?另外,秦风淳朴,文化结构远不如其它华夏诸国复杂多样,长久治世实为不易。然则秦民族不若此般轰轰烈烈、雷霆霹雳及简单明晰,怎能迅速崛起于西陲,以雷霆万钧之势一统天下?天下诸国,相互掣肘制约,谁个堪担此大业?华夏民族极有可能在漫长的内耗中萎缩荒芜,被四面强悍的游牧民族席卷吞噬,当年那微熙初露的华夏文明从天边抹去——像许许多多已经湮灭的文明一样,未必不是不可能。
??  
历史给了秦辉煌,也给了他悲壮。莫非上天赋给秦的使命只是一统天下一定大局,结束漫漫长夜,为华夏文明未来的辉煌铺下基石?大势既定,使命完成,也该退出舞台了。当然,秦走得很是干净利落,一如他的本色。
??  
赳赳大秦,去多久矣。秦风既逝,岁月自有安排。
??  
??   浩浩秦风 天地绝响
??   萧萧去兮 何其匆忙
??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   逝不可追 我实心伤</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9 19:39:5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5-25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4-30 23:25:28的o(︶︿︶)o 唉:</B>

<P>华夏民族极有可能在漫长的内耗中萎缩荒芜,被四面强悍的游牧民族席卷吞噬,如此,披发文身相对也算小事,微熙初露的华夏文明曙光将从天边抹去,像许许多多已经湮灭的文明一样,逃不过变成残缺的碎片的宿命。</P></DIV>
<P>這個未必,來一個同化一個。
<P>好文章,讚!</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0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莊莊主</I>在2005-5-25 0:49:57的o(︶︿︶)o 唉:</B>


<P>這個未必,來一個同化一個。

</DIV>
<P>呵呵,何以未必,实属必然。庄主以为同化是那么容易的事吗?特别是在华夏文明的婴儿期,和游牧文明相比还没有显现出什么特别的优势的时候。
<P>世界上突然中断的文明何其多也!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两河流域、西亚、中亚,多少文明都是被野蛮的游牧民族毁灭。名字太多我一时记不全,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位于今天土耳其的,最早发明了炼铁技术的古赫梯帝国。
<P>周人从后稷开始住在邰,到公刘、古公亶父、文王时候,已经陆续向东迁了豳、岐、镐等地,习惯定居的农耕民族为什么要这么不辞辛苦地打o(︶︿︶)o 唉?还不都是浪潮一样的西方游牧的戎狄?到了西周末矛盾激发,周幽王直接被犬戎杀死——就算没有褒姒,他也未必不被杀。褒姒只不过是个合理的解释而已,从而抹淡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由。
<P>秦人实际在一开始并不算是华夏文化圈的,到后来也只是处在圈的边缘。秦是典型的马背民族,在西周时代就为周王室养马,当年爱好旅游的周穆王在o(︶︿︶)o 唉天池会见西王母,听说国内动乱,幸亏他的司机造父(秦人)驾车有一手,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才平息了动乱。想想,现在从乌鲁木齐到西安还要3天2夜呢。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天子落魄,无人勤王的时候,秦襄公自告奋勇护送太子宜臼(平王)到了洛邑。BC770,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周王室真是很滑头,反正这些地自己就守不住,这样不仅做了人情,让秦从此成了自己忠实的“西陲大夫”,坚实的西大门,而且带给了这个老实厚重的民族550年没有停过的战争。那艰苦的五百年,用《西游记》的歌词说,顽石都长满青苔,秦人磨练出了朴实、善战、务实、视土地如生命的性格——你以为,单凭后来商鞅的一次变法,就能让一个民族在短时间内养成好战的性格?当然,这几百年的积累是被人忽视的。</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熟悉秦史的人知道,从秦襄公到始皇帝,有多少秦的君主是死在了战场上!</FONT>
<P><FONT face=宋体>秦人果然不负天子,不仅守住了华夏脆弱的文化边界,还一点点把戎狄赶走——比如羌人的南下,白狄北撤——没有撤走的就同化。<FONT face=宋体>穆公霸五戎,将滋水改为霸水,那条河今天就在我的学校东边附近。时代久远,物非人亦非,但能想像他当年的心情。</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不知什么原因,秦人在华夏文明的延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段历史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我作为一个秦人,每想到这里就心痛。我前一阵的签名,“如雪芦花落满坡,秦时明月汉时歌。血火人间三千里,几曾干戈化玉帛”就是看秦史后激动之余写下的。</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P>
发表于 2005-5-25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很喜欢楼主的文笔
发表于 2005-5-25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顶一个。</P>
发表于 2005-5-25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5-25 5:07:22的o(︶︿︶)o 唉:</B>


<P>呵呵,何以未必,实属必然。庄主以为同化是那么容易的事吗?特别是在华夏文明的婴儿期,和游牧文明相比还没有显现出什么特别的优势的时候。

<P>世界上突然中断的文明何其多也!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两河流域、西亚、中亚,多少文明都是被野蛮的游牧民族毁灭。名字太多我一时记不全,但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位于今天土耳其的,最早发明了炼铁技术的古赫梯帝国。</P></DIV>
<P>一個學西醫的的MM能對秦史如此熟悉,由衷地讚嘆一下!</P>
<P>同化的確不容易,被動的同化還要先忍受無盡的屈辱。文明見滅於武明在人類歷史上比比皆是,但是應該再考量一下,被毀滅的文明大多地域狹小,這個是非常關鍵的。而說春秋戰國華夏文明還處在嬰兒期,在下不能同意,春秋戰國是一個生機勃勃青春煥發的時代。</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莊莊主</I>在2005-5-25 19:08:32的o(︶︿︶)o 唉:</B>


<P>說春秋戰國華夏文明還處在嬰兒期,在下不能同意,春秋戰國是一個生機勃勃青春煥發的時代。</P></DIV>
<P ><FONT size=3>往往越是动荡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越繁荣灿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的先秦时代就是如此。西周直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的理想(理想是相对的,不是指丰衣足食没有边患的那种理想)时代,即所谓的君子风范时代——人们(当然指的是贵族和国人)逐渐从原始的自然敬畏和鬼神崇拜中摆脱出来,开始一种对自身对社会的自觉的思考,从而带动了文化的迅速发展;战国的动荡又一次涤荡了人的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的确,先秦灿烂的文化争鸣是后世无法比及的,但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文明的“婴儿”时代呢?我想用我的专业知识打个比方——当然,我会用通俗语言解释的。我现在的专业是神经分子生物学——</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神经系统的功能全在于神经元之间通过长长的突起彼此相连,组成复杂的“电路”,外界的感觉信息或大脑下达的运动命令就是通过这些“电路”传输到相应的靶组织。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连到后面的“靶”上,这才能保证命令的准确。但是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往往会同时长出好几根长长的突起,这些差不多长的突起都想竞争成为未来唯一的轴突,但胜利者只有一个,其它的失败者随后就凋亡了——</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其实文化的发展模式和这很类似,对于一个文明,往往只能选择一种文化模式,其它的要不消失要不就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正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婴儿”期,是还没有最终选择<b>主流文化模式</b>的时候。战国末期的儒家并没有显现出特殊的优势。我们知道,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坚定地实行法家,而西汉初期奉行的又是黄老之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我们才算选择了今后两千年的发展模式,从此,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汉文化度过了他的童年,开始了漫长的成长道路,最后走向成熟。</FONT></P>

发表于 2005-5-25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5-25 21:55:05的o(︶︿︶)o 唉:</B>


<P><FONT size=3>往往越是动荡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越繁荣灿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中国的先秦时代就是如此。西周直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的理想(理想是相对的,不是指丰衣足食没有边患的那种理想)时代,即所谓的君子风范时代——人们(当然指的是贵族和国人)逐渐从原始的自然敬畏和鬼神崇拜中摆脱出来,开始一种对自身对社会的自觉的思考,从而带动了文化的迅速发展;战国的动荡又一次涤荡了人的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FONT></P></DIV>
<P>明白這個“理想”的意思。</P>
<P>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很特殊和奇妙的時代,當時全世界的古文明也大致在進行著類似的振蕩。所以“越是动荡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就越繁荣灿烂”也就沒有普適性,不能說“往往”。後世的大戰亂有的是,但是沒有“文化的发展就越繁荣灿烂”。</P>
发表于 2005-5-25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5-25 21:55:05的o(︶︿︶)o 唉:</B>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FONT size=3>其实文化的发展模式和这很类似,对于一个文明,往往只能选择一种文化模式,其它的要不消失要不就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正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婴儿”期,是还没有最终选择<B>主流文化模式</B>的时候。战国末期的儒家并没有显现出特殊的优势。我们知道,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坚定地实行法家,而西汉初期奉行的又是黄老之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我们才算选择了今后两千年的发展模式,从此,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汉文化度过了他的童年,开始了漫长的成长道路,最后走向成熟。</FONT>
</P></DIV>
<P>明白了你的比方,你的比方也沒什麽大問題(但是我還是不能以之爲嬰兒期)。問題在於這並不能説明當時華夏文明就容易被強悍的遊牧民族消滅(原因我已經說了,中國廣袤的地域決定的),當然歷史的道路就可能完全不一樣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6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首先,我不认为从上古时代到战国末期中国有广袤的地域——请看下面的图</P>
<P>春秋疆域图</P>
<P>战国疆域图</P>
<P>在诸夏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形成的时候,我们几乎被包围在层叠的游牧海洋里,虽然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并按照天文上有对应的星相分野,看起来似乎广袤无垠,但实际上那时我们的华夏的确是汪洋大海里的一座小小的孤岛——<B>东边</B>有东夷,<B>北边</B>有(商)鬼方-(西周、春秋)猃狁-(春秋)白狄-(战国、秦汉)匈奴及其同源的部落(林胡、娄烦、鲜虞等),<B>东北</B>有东胡、山戎;<B>西南</B>秦-巴山、汉江流域(秦和楚的西南部)也是华夏的外缘,战国后期,秦将司马错南征,才把华夏的边界延伸过了那里;<B>西部</B>的邻近华夏边缘的有羌人及种类繁多的诸戎。在战国初年那些戎狄的浪潮已经淹没了周天子的故土,今天西安临潼的骊山,据说是因为当时的骊戎而得名。再往西就更不用说了,真正广袤的土地是长风吹拂的欧亚大草原及星散的逐水草而居的部落……</P>
<P>至于我们是不是会被这些游牧海洋淹没,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问问不厌其烦举族迁徙的周人,问问为安身立命而习惯于拼杀的秦人,问问为抵挡匈奴而胡服骑射的赵人,还有燕人,问问长城的“发明者”……前车之鉴也是有的,请问——灿烂悠久的古希腊文明是又怎么会毁灭了呢(被罗马人继承的“古希腊文明”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6 14:08:1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5-27 0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廣袤”是相對而言嘀。MM就沒有發現當時四周的遊牧民族和其他民族也很弱嘛,說他們在嬰兒期正合適(俺不是否定秦、趙、燕的功績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梅莊莊主</I>在2005-5-27 3:29:06的o(︶︿︶)o 唉:</B>
“廣袤”是相對而言嘀。MM就沒有發現當時四周的遊牧民族和其他民族也很弱嘛,說他們在嬰兒期正合適(俺不是否定秦、趙、燕的功績哈~)</DIV>
<P>第一,我接受梅大哥的意见,将"婴儿期"改为"幼儿期"——这样好象合适一些;
<P>第二,更正一下大哥的不妥之处——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游牧”的年龄只会比“农耕”大——最早活动在中原大地上的(甚至比黄帝还早)是游牧民族——吐火罗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恩,楼上有道理。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是:狩猎——游牧——农耕。我以前看书对东夷的描述是“牧猎民族”,而且他们的狩猎技术相当发达,据说弓箭就是东夷人的发明。但需要强调是,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时期后,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后,才在文明发展上出现了飞跃,所以对当时的华夏(最早的农耕者),不管你是游牧还是狩猎,一视同仁地视为蛮夷。</P>
<P>东夷人应该是龙山文化的主要继承者,他们在冶炼方面很发达。蚩尤部落的人就擅长兵器制作,后来的吴越人也继承了这一点。</P>
<P>史学界普遍认为秦人与商人族出同源。传说有个叫简狄的女子吞吃了玄鸟蛋而生了秦人的始祖,而《诗 商颂》里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同样也是吞吃了玄鸟蛋的故事,只不过那个女子名字叫女修。</P>
<P>秦西迁的事件其实到现在还很有争论,但大多数认为,他们早在夏代就开始西迁了,但是什么原因呢?却不得而知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7 19:56: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28 0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5-5-27 18:58:28的o(︶︿︶)o 唉:</B>



<P>第一,我接受梅大哥的意见,将"婴儿期"改为"幼儿期"——这样好象合适一些;


<P>第二,更正一下大哥的不妥之处——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游牧”的年龄只会比“农耕”大——最早活动在中原大地上的(甚至比黄帝还早)是游牧民族——吐火罗人。</P></DIV>
<P>這個你妥協了俺還是不滿意嘀,最少也是青春期了。

<P>文化在哪個期與歷史長短無關嘀,他們時間再長,比起華夏還是小兒科,所以“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也”(華夏在農耕之前,應該也有獵牧的階段吧)。哪怕到了蒙古和後金時期,他們的文化還是幼稚得很。所以你說“所以对当时的华夏(最早的农耕者),不管你是游牧还是狩猎,一视同仁地视为蛮夷”,不要自相矛盾噢~

<P>即使到了近代,俺覺得咱中華文化的高度遠非西洋東洋可比,他們技術雖先進,但是文化還是太淺——蠻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8 3:17: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庄主大哥你偷换概念啊——你说周围的游牧都很弱,我表示反对,才说他们的“年龄”比“华夏”大,在这块地盘上混的日子久了,从“武力”当然不弱;后面指的是他们的文化弱,前后2词义不一样啊——你是偷换概念,赖皮呀。</P><P>……头晕了,这个话题暂停吧,不然我可就认输了。^-^</P>
发表于 2005-5-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浩浩秦风,追怀大秦

<P>哈哈,再説再説!</P><P>網絡多奇才,女子也多與俗物不同,在此幸會,揖一個!</P>
发表于 2005-12-8 1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风姐,现在从乌鲁木齐到上海都只需要两天两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9: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苏小妹</I>在2005-12-8 13:19:58的o(︶︿︶)o 唉:</B>
从风姐,现在从乌鲁木齐到上海都只需要两天两夜了!</DIV>

唉,时代不同了……
发表于 2006-1-24 2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我也很喜欢诗经的那个时代,特别推崇淳朴而尚武的古秦之风[em08][em08][em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7:04 , Processed in 0.0794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