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7|回复: 10

[转帖]汉族生存发展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 0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很早就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华夏民族的形成大约从5000年前已经开始,象炎,黄,二帝,以及后来的尧,舜,禹,等,成为华夏民族祖先的代表。炎,黄,二帝时期,是部落联盟。就像100年前的非洲黑人区的情况。如果这些众多的部落联盟,算做民族的话。当时的华夏民族就是由这些众多的部落联盟组成的。可以说,当时的华夏民族就是由众多的民族组成的。众多的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小民族,通过密切的交往,战争,趋向融合,成为差别不大的大大小小的民族。我们现在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民族,通称之为华夏民族。
    通过继续的融合,发展趋同,因为只要存在密切的交往就必然存在相互吸取精华,就必然趋于相同。到了春秋战国,华夏民族已经成为真正的民族统一体。民族的形成并不一定需要在一个国家内,需要的是相互交往,互吸精华,共同前进,终于趋同。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思想等等。当然在一个国家内因为更容易交往,因此更容易形成一个民族,这需要时间,由于国家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在有些国家内形成了一个民族,有些没有形成。
    华夏民族的彻底成熟是在战国,此时,蛮,夷,概念已深入人心,中原诸国已感与之不同。并相互认同,与现在的西欧有些相似。
    战国末期的人口密度要比春秋前期的大的多,这主要得助于各种生存方式的前进。假设春秋前期的华夏民族人口为1000万人,那么战国末期的人口在2500万。人口密度倍增,生存空间略增。当时的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已,南达长江,东到大海,西至陇西,既现在的甘肃兰州等地,北括海河流域,主要生存面积为100多万平方千米。
    当时的华夏民族在西南,南,东南,与当地的民族继续融合。总体上看,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在向三个方向推进,与当地稀少的人口融合,是重要的方式。迫使当地民族或部落退移,也是普遍的。
    华夏民族是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不是一个普通的民族。与现在的众多的民族不是一回事,是几千年前的众多的民族的融合体。假设每个原始民族的价值都一样,那么两个民族的和总会大于一个民族的价值吧!华夏民族是有众多的原始民族组成,华夏民族的价值总应该按组成她的原先民族的价值叠加来算吧!
    华夏民族的人的来源。她是一个多民族多部落的融合体。但主体是黄河中下游的部落民族。这里的社会较为发达,人口在增加,人口密度在增大,生存空间在向四周扩大,挤压那里的民族或部落,使她们退却或被融合。被融合则意味着输入新的血统,但还是以原来的黄河中下游的民族的血统为主。既以原生存区域,不足30万平方千米的地方的人的后裔为主。这些先民,传播后代的概率要比其它地方的人,大的多。其它地方的人或绝灭,或也有一些后裔,但较少。而我们的先民由于偶然的因素,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必然会得到蓬勃发展,成为历史的幸运儿。随着逐渐的发展,先民们的后代的生存的主要区域面积,已达150万平方千米。人口也必然至少增加很多。在战国时代,华夏民族已彻底形成。
    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华夏民族步入新时代。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权的出现,使纷争锐减,人们能有所安逸的生活,生产。人口随之大增。人口密度几乎可以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因为安逸使土地的利用大大增加,没有纷争,使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迅速增长,技术的前进也帮了小忙。
    国家的统治区域在扩大,西域,岭南的被了解,使人们有可能向那里迁移。先是一部分商人及随从在西域定居,不在与同胞们争吃争住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安乐窝。紧跟着住在黄河中游的人们,部分人也向西迁移。现今的河西走廊大概就是那时被他们占据的。他们的好处很明显,不与自己同胞争吃争住了。由于干旱,西部所能养活的人是少量的,总之只分解了一点人口压力。西部戈壁,沙漠阻止了人们的继续西迁。从而继续分解人口的压力在西部已无可能。
    而北方呢?北方的寒冷,同样的戈壁,沙漠,偶有的草原,难以产生吸引力。对那里的无知使人们不可能继续向北发展。事实上广阔的北方,现在也养活不了几个人,何况当时。现在的蒙古,西伯利亚有几个人呢?自然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们,把生存范围向北扩展到沙漠,草原时,就停止前进了。前进已无吸引力,不如与同胞们争吃争住,虽不好意思,但为了生存也无妨。向北,对于先民们有一个好地方,河套平原。虽然寒冷,干旱,但经过引水,开耕,还真有点不亚中原。但住久了,就知道缺点也很多。偶有骚扰,骑马民族偶来转转,有时,带走牲蓄,也无妨,明年再养。有时带走他们的老婆孩子,命总算保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材烧。有时也不用他们多想了,老婆孩子都带走,他们也死了。河套平原风吹草底又现牛羊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放牛,放羊的人被赶跑了。黄土高原上的人又可以过去了,以后如此循环。
    住在中原北部的人,人口也会增加,西部黄土高原已人满为患。东部已达大海,海中之岛,有的可以移民。南部中原也人口不少,北部人稀地多,似可移民。开山造路,山沟常住,寸土必用。再往西北走就是,冷干兼有的沙漠,戈壁。东北方向似无沙漠,还可试试看,越走越冷,实在不好受。技术知识所限,北进艰难,或难于御寒。或原先中原耕作生存方式在这行不通,需要自找方法,发明创造需要时间,因此举步维艰。地势狭长,所养人口较少,发明创造更少。对东北的生活的适应的前进极慢。人口众多的中原人是不会发明创造一些适合东北生活的东西或发明的。总之,向东北移民这条路子,在当时不太通。事实上,只是近6百年来才向东北大规模移民的。(一次在明朝,这些汉族人后来全部被满洲人杀死或同化入o(︶︿︶)o 唉八旗。一次在清朝末年,现在的东北人就是他们的后代。)
对于整个中原来说,向东移民,也是存在的。不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东临大海,某些岛屿,似有可图,但离岸较近的岛屿太少,太小。向东进军已无路可走。
    只剩广阔的西南,南方了。住在黄河中游的人们向西南移民,从战国时代的秦国就已开始了。那里原先也生活着一些民族,人口总体很少。原因是生产,生活技术落后导致的。先进的秦国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技术,工具等。使那里的人口有所增长。原先的人,大概被迫南迁,或被秦国人融合。至汉朝,大概还会有一些陕西人南迁,但不会太多,应该是渐进式前进。住在四川盆地中的汉族人也在向山区扩展。扩展的原因,可能是人口多了,也许是技术知识工具前进,人们认为可以在山林中生活的更好一些,相对于对于原先山林中的人,新移民是身怀绝技者。中原南部的汉族人,只能向南部渐进的发展,一部分跨过长江,继续向南前进。随着全国政权的建立,秦朝与汉朝各自的政府都主动的迁移了大量的汉族人进入岭南,这大概是汉族历史最伟大的行为之一。秦朝主要是以男性为主,比如,过去了几十万士兵,汉朝是家庭性迁移,更具有代表性。从此岭南也被纳入汉族的生存区域了。汉朝也对福建进行了开发,汉族移民的大量移入,使福建文明水平提高。总之,秦汉的相继建立,与汉朝的发展,使汉族的生存区域扩大许多,奠定了现代汉族人的生存范围。汉朝也确立了汉族概念,一个伟大的真正的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彻底成熟了,过度到了汉族时代,从汉族形成到现在,已经持续2000年时间,可以说,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汉族的生存区域是广大的,随着国家的统一,战争的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口在增殖,而人们又不懂得往外移民,并且也没有多少可移民的地方,特别是居住在汉族生存区域中心地带的汉族人,更不可能向外移民。总之人口在增长,人均土地在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下降,人口增长速度也在下降,饥饿开始阻止人口增加,贫困者的比例在逐渐增大,一遇天灾,许多家庭破产,死亡一些,流亡一些。在加上别有用心的一部分人煽风点火,社会开始混乱,人们拉帮结派,互相掠夺,相互毁灭,国家陷入动乱,政权被彻底颠覆,新的政权正在建立中,毁灭依旧在,惟有人死亡。最后,如果幸运,新的政权顺利掌权,如果不顺,将持续混乱,生灵涂炭。没有办法,历史就是这样。历史就是建设,历史就是毁灭。从此,汉族进入周期性兴衰时期。兴衰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有避孕措施必然带来的人口膨胀,必然带来贫穷,再加天灾人祸,动乱不可避免。民族几乎是一次次毁灭,又一次次新生。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个个民族罪人,民族敌人,民族英雄。那些本身是汉族人,对自己民族犯下罪恶的人,就是民族罪人。那些对汉族犯下罪恶的外族人,就是民族敌人。那些在关键时刻挽救民族危亡的人,就是民族英雄。
    从现在看来,秦朝统一华夏,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平常内部战争少,战争死人就少,坏处是,常常导致死人集中,制造更悲惨的混乱时期。并且结束了中国最辉煌的百家争鸣时期,使各种思想变的死气沉沉。扼杀了民族智慧,相互缺乏竞争,政权也没有生机了。也导致了更多的o(︶︿︶)o 唉。积极进取而又有巨大压力的战国时代政权消失了。进入官僚惰性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汉族形成的时代,也是汉族历史的开端。汉朝的统治进行了许多改善,搞的还是很成功的。是汉族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出现了象刘彻,霍去病,卫青等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些人在汉族历史上永放光芒。这也是一个汉族积极进取的时代,也是值得自豪的时代。成就是巨大的,失误也是有的,并且留给了后人。最大的失误是民族政策没有搞好,在自己强大的时候太乐观,太自信,轻信了匈奴人,允许匈奴人内迁,这是很坏的开端,在几百年后才显露出来。结果是对匈奴人不利,对汉族人也不利。
    东汉的灭亡,伴随着一次混乱,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毁灭,三国时代开始,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精英都在相互毁灭,普通人也跟着糟秧。汉族人在相互毁灭中减少了,内迁的匈奴等民族却可以置之度外,人口大量繁殖。随着三国的结束,晋朝统一汉族。这是一个平庸的朝代,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总之,是那样令人遗憾。由于汉族人在内乱中大量死亡,人口少了,边境地带有些荒芜,晋朝大概又允许其它民族内迁,不知道是什么目的,或者是没有能力管,或者是想获得什么利益,总之,在原来的汉族居住地,出现了大量的外族人。人们是意识不到未来的危险的,在自己强大的时候,从来都是自信与无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自己在也无法控制局面了,危险随之而来。先是在中国已经定居几百年的匈奴行动,打起反晋大旗,刚开始也吸引了一些汉族流民跟着起哄,搞着搞着内容变了,匈奴开始实行民族压迫,当然是欺压汉族人。跟着所有内迁的其它民族都先后自己搞起了自己的政权(一个没剩),并且没有一个民族政权(大概仅苻秦,姚羌除外)不压迫其它民族的人,主要压迫汉族,并且压迫程度前所未有,是毁灭性压迫,不在仅仅是为了获利而压迫,而是为了毁灭汉族而压迫。充满着虐待,充满着歧视。在这些内迁民族起哄以后,西晋灭亡。北方的汉族人大量死亡,一部分流亡江南。剩余一部分,人数可能就不多了,一个作用,充实了南方的汉族人。北方的汉族人有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绝灭也是有可能的。五胡乱华时代,是汉族生存第一次大危机,国是亡了,还有灭种之可能。这么一个大民族,几乎也可能灭亡,当然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情。五胡乱华的各胡族个个强悍,有白种人,有黄种人,各胡族相互之间以及与汉族之间都杀红了眼,以毁灭对方为己任。
    五胡乱华原因,在强大的西汉就留下了隐患,允许其它民族内迁,是汉族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最大的,失败的民族政策,对汉族产生深远影响,几乎差一点毁灭汉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政策之一。原因无非就是,强大时忘乎所以,衰弱时无可奈何。如果不是出了几个伟大的汉族英雄,汉族也许就不存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汉族英雄之一冉闵,是汉族最伟大的悲剧英雄,也是在危机时刻挽救汉族的伟大英雄。是所有汉族人的楷模。是屈辱中,不屈服的,不忘祖的,最血气方刚的,伟大代表。是古代汉族第一铁血英雄,无人能比。另一个伟大代表,中原南逃的杰出人士,祖狄。也是血气方刚的伟大的汉族英雄。还有一个胜利的英雄,是成功的楷模。在胡汉斗争中,对胡人最后一击者,并且是胜利者,对汉族有着深远的影响,把汉族从第一次民族危机中,彻底解救出来的人,就是汉族辉煌的英雄隋朝开国者,杨坚。杨坚理所应当是汉族最伟大的民众英雄之一,也是一个全面成功的民族英雄,不忘本的人,是非常时期的汉族楷模。
    五胡乱华时期的相互的民族大屠杀,基本完全是民族压迫导致的。不同的民族聚集在一起,一般是容易导致民族矛盾的,这是历史最普遍的规律。特别是在民族力量失衡的时候,更是如此。民族力量的失衡,特别是先进文化民族处于弱势时,落后民族力量强大时,必然会导致民族欺压,有民族欺压就有民族反抗,矛盾越聚越多,民族之间相互越来越不信任,仇恨越聚越大,总有一天,屠杀就开始了 ,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了,除非决出个什么结果。五胡乱华就是这样的,其中各胡参与,很快其中的四胡就消失了,大部分灭亡,小部分融入鲜俾族,然后就是汉族与鲜俾族较量了,在大部分时间内,北方汉族人一直处于被统治地步,但是汉族人口处于优势,鲜俾族在战争中越打越少,而搞农耕的汉族人数越来越多,就这样,局势正在一点一点的对汉族人有利,随着杨坚的最后一击,鲜俾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了历史名词。血腥的民族压迫必然得到血腥的反抗,这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写照,也是历史的普遍规律。中国的古代历史上还将上演几个这样的例子。
    鲜俾族最后还是融入了汉族,到了唐朝就感觉不到任何差别了。不过在隋朝时,还是会有点差别的,大概不是当时的汉族人感觉到他们与自己有差别,而是融入汉族的鲜俾人感觉自己有差别,他们大概还是认为自己与汉族人不一样,这大概也是隋朝很快灭亡的一个原因,与秦朝灭亡的原因有类似的部分。既有大量其心必异的人,融入汉族的鲜俾人。融入汉族的鲜俾人大概就是反抗隋朝最强烈的那一部分人,也可能是反抗最早的那一批人。当然主要还是原来汉族人的反抗。而秦朝的反抗者全部都是东方六国的旧人。不过这些其心必异的,融入汉族的鲜俾人在唐朝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已经彻底与汉族一心了,因为从血缘上已经彻底融为一体了。当然在文化也彻底融为一体了。此时的汉族就是新汉族了,从新汉族的形成时间上看,比许多民族形成的时间都要长。就是从此时算起,汉族依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上面只是说了其中的一点。
    这样汉族历史就进入了辉煌的唐朝,唐朝居民完全以新汉族为主。在边缘也有其他民族。唐朝的衰落也是由于民族因素,强大时忘乎所以,对其心必异的外族人戒备不足,酿成安史之乱,在汉族历史上,留下了另一个巨大的遗憾。那么重要的位置怎么可以任用外族人呢?太自信了,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怎能会不错呢?
    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也导致了以后的混乱。随着黄巢的暴乱,唐朝也就基本灭亡了。开始了军人篡权的五代十国。虽然很混乱,不过汉族的文明依然在延续,没有断裂。汉族处于一个衰落期,周围的其他民族开始了发展,政权也建立了。唐朝后期,扩张的领土全部丢失,五代十国甚至连汉族的传统的华北北端也丢失了,秦国的陇甘地区也丢失了,这两快地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是天然屏障,又能养马,对后来汉族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了汉族第一次全面亡国。
    在五代十国后期,军人出身的赵匡胤,结实了五代十国的混乱。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手段,不愧为开国之君。其手段之高明是古代汉族历史帝王的楷模,无人能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优秀大脑产生出来的。说明五代十国时期,汉族人的智慧还是很高的,也是平均智慧较高的体现。赵匡胤只是其中杰出的一个代表。高素质的汉族人必然会创造一个辉煌的朝代。事实就是这样的,汉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宋朝开始了。这是一个高度智慧的朝代,从头到尾都如此。
    宋朝由于继承的汉族财产天生不足,并且同时存在几个边境强敌,这决定了宋朝的必然命运,一个受到骚扰的朝代,面对骚扰又无可奈何的朝代。但是宋朝并不屈服,在顽强的生存,宋朝的统治阶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水平的统治阶级,是同时期汉族人高素质的必然体现。是受到压迫而自强不息的典范。马匹奇缺与失去天然屏障是宋朝继承汉族财产的两大不足。他没有唐朝幸运,也没有汉朝幸运,因为这两个强大的朝代,都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财产,既有高智商的人民,也有产马的地方,与天然的屏障。而宋朝只继承了智慧的人民。
    没有马匹,使宋朝的进攻能力,降低80%。而只有强大的进攻能力才可以彻底的消灭边患。看来彻底的消灭边患是不可能了。天然的屏障的缺失,使防御能力降低50%。这也注定了宋朝需要更大努力,更大智慧去防御外族人。以上两点决定宋朝军事上表现就是不那么好,也导致了后人对他的藐视。但是宋朝在其它方面可是极其优秀的。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顶峰。也是思想家辉煌的时代。文化全面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历史最高。主要是技术决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具,必然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人民普遍文化最高的一个朝代,宋朝人生活基本是可以的。相对于古代是无懈可击的。
    宋朝统治阶级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开拓精神的,要比现在的汉族领导者水平高多了。宋朝出现了一系列大家,我们现在的大家与之相比水平就差远了。在民族危机时刻,出现了一批汉族英雄,最伟大的代表,就是河南汤阴的岳飞,他是一个悲剧英雄,是继冉闵以后的另一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其精神依然激励着现代的汉族人,是热血青年的楷模,是现代汉族最需要的一种精神。
    宋朝的悲剧在于其继承的不足,这是悲剧的根源,也是最主要原因。宋朝最终还是灭亡了,但是其成就是辉煌的,宋朝人是最了不起的汉族人之一。比现代的汉族人要强,扣除社会进步因素,甚至可以说强得多。宋朝的汉族人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宋朝社会是当时世界最文明的社会。
    宋朝的悲剧还在于另一个原因,一个小发明。不知道那里的人发明了马镫,然后普及,这基本可以使骑兵的综合战斗力,综合生存能力提高一倍,不要小看这一倍,影响极大,这导致了一个空前破坏力的游牧帝国的产生,既决定了宋朝的命运,也决定了其它更多民族的命运,其对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破坏是空前的,毁灭是前所未有的。这个马镫基本可以说是人类最重要的破坏性发明,它的负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有限价值,这大概也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宋朝在蒙古的骚扰与屠杀下,灭亡了,其实在蒙古的野蛮政策下,灭亡也是必然的,或早或晚而已。蒙古对四川的侵略可以清楚的证明这一点,野蛮拥有的力量占上风时,不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蒙古对四川的是毁灭性侵略,骑兵可以快速运动,搞突袭,搞骚扰,特别是毁灭性骚扰,四川的人口被蒙古骑兵渐渐的消耗光了,就是杀光了,是老百姓被杀光了。可以想想,对其它地方,蒙古人也会这样的,你人口增加的速度没有它杀的快,当然人会越来越少了,最后必然失败。而蒙古人在毁灭性骚扰中,并不付出多大代价,因此是不具有对称性毁灭的,一方失败是必然的。当然我们完全可以为宋朝的失败找出其它原因,其实这些原因统统都是次要的。
    宋朝灭亡了,汉族人第一次完全当亡国奴,汉族文明第一次断了线。这是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朝代灭亡,决不是平常的改朝换代,是一次真正的亡国。汉族人命运第一次完全的掌握在别人手里,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的命运掌握在野蛮民族手里,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族奴役开始了,其奴役程度之恶劣,也是很罕见的。汉族人明文规定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享受着最最底层待遇。(似乎与现在的汉族农民有点类似。)北方的汉族人大概90%被杀死,四川人大概也所剩无几。这是蒙古人统治开始时的情况。蒙古政权稳定以后,压迫政策层出不穷,其卑鄙也空前未有。当时的汉族就是任人宰割的民族,不但受到蒙古人的残酷压迫,还受到色目人的压迫。似乎是永无出头之日了。至少消失了几百年的奴隶政策又恢复了。汉族的命又不如半匹马值钱了。奴隶买卖开始盛行。事实上,从政策上看,整体汉族人都更像是蒙古人奴隶。只是圈在更大的圈子里而已。与奴隶没有差别。几家共用一个菜刀,实行株连,不允许迁移,等等。
    如果从命运上看,汉族的命运还是不错的。没有亡族。没有亡族的原因,大概仅仅是汉族是一个大的民族,分布广大,且人口众多,这两个因素决定汉族整体灭亡的概率非常小。而某些小民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许多小的民族在蒙古的屠杀下灭亡了,在中国境内,最有名气的大概就是西夏了,西夏的党项族从此消失了,当然就是灭亡了。这是蒙古人的杰作。
    蒙古人对汉族人的民族压迫政策,吸引了一些色目人来华夏长期定居,以他们相对于当时汉族人的优势的地位或者特权,(不平等的政策,导致汉族人完全被排挤出汉族人开创的古丝绸之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色目人通过优势地位或者特权,赚取了大量的钱财。除了向蒙古人行贿外,还可以廉价购买一些汉族女子,然后生儿育女,华夏大地不但是蒙古人的天堂,也基本是色目人的天堂,当然就乐不思蜀了,这样色目人及其后代在华夏大地长期定居了。色目人的第一代后代,就基本可以断定,拥有50%的汉族血统。到元代结束,色目人的后代至少拥有70%的汉族血统。因为,色目人的后代由于拥有优势的地位或者特权,他们的人口膨胀速度比汉族人要快,必然会购买一些汉族女子,使他们的后代的血统更加倾向于汉族。随着元代的结束,民族压迫结束了,在明朝色目人的后代的人口膨胀速度与汉族人口的膨胀速度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明朝政府主动的制定了有利于融合色目人后代的政策,不过和以前的鲜卑人不同的是,到现在也没有融合出什么结果,反尔多了一个民族,回族。经过700年的融合,效果基本为零。回民与汉族较少通婚,但是还是有的。据估计,现代回族人的平均血统80%为汉族血统。
    蒙古人的,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必然给汉族人深刻的感觉,男女老少皆然。那种痛恨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一些地方传说汉族男人的新婚媳妇,第一晚必须献给蒙古人。这种无奈你可以想一想,愤怒你也可以想一想。如果这个媳妇不再来月经,并且怀孕,那么这个孩子生育下来,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一般是死路一条。)
    在蒙古人的残酷屠杀政策下,那些血气方刚的汉族人基本被屠杀殆尽。那些有些智慧的人也所剩无几。剩下的汉族人只能屈辱的活着,就是这些屈辱的活着的汉族人也不忘时刻准备着反抗。蒙古人靠集体行动而侵略屠杀外族,汉族人当然也只能靠集体行动反抗压迫了。传说月饼大概就是此时创造的,是汉族人相互传递集体与同时行动信息的载体的掩护体,以至于流传到现在,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可以肯定,一年一度的吃月饼,是汉族最伟大、最有意义的习俗。也是汉族人顽强不屈反抗民族压迫的民俗见证。
    在这次汉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反抗民族压迫的运动中,我不知道色目人的后代处于何种立场,大概可能会是中立吧!根据血缘上看,应该会倾向于汉族。从他们的结局上看,至少没有明确站在蒙古人的一边。要不然他们会与处在中原的蒙古人的命运一样。蒙古人的血腥的民族压迫政策,得到了汉族人血腥的反抗。在汉族聚居区的蒙古人基本上在这次汉族反抗蒙古人压迫的运动中,被驱赶北上逃跑或消灭。(根据现代基因检测,携带成吉思汗Y染色体的人,现在有几百万,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蒙古人以及满族人中,汉族人中几乎没有。)
    元朝就这样的,在汉族人的反抗中,灭亡了。准确的说,应该是蒙古人奴役汉族人结束了。因为,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并没有消失,也没有消灭,还是原来统治汉族人的那个政权,只是退出了汉族人聚居区,都城从北京转移到塞外而已。元朝的消失与宋朝的灭亡一样,决不是通常的改朝换代,元朝的消失是汉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是汉族的一次新生。具有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反抗民族压迫的时期,当然也是民族英雄辈出的时期。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汉族英雄们,都是民族的脊梁。是汉民族当时所剩不多的精英代表。水平表现当然与其他时期的精英相比,就可能相对逊色了,那些优秀素质可能就所剩无几了。这就是民族被屠杀的后果,一流精英被毁灭殆尽。当然还剩一些二流精英。朱元璋就是这些二流精英的典范,汉民族的精华思想,他们所剩无几,从蒙古人手中学的糟粕还是不少的。朱元璋与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相比,统治水平要逊色多了。宋太祖是汉族历史上一流精英的代表。是古代汉族统治者的最高境界。也是唐宋汉族人进化,到宋朝已经进化成高素质的表现。总之,经过元朝近百年的统治,或者屠杀,汉族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已经较低了,几乎与蒙古人类似了。当然这必然影响到明朝前期的各种政策水平。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整个元朝可以说很少有地主,只有奴隶主与商人。如果按照书本上定义的封建社会,那么元朝根本不是封建社会。如果与奴隶社会相比,元朝更接近奴隶社会,只是奴隶主不学无术而已,当然没有希腊时代的奴隶主水平高,而奴隶却远远比希腊的奴隶水平高。商人主要有外来的色目人担任,汉族小商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汉族人就是奴隶,蒙古人就是奴隶主。元朝的汉族人就是典型的亡国奴,确实达到了奴隶级。元朝社会其实就是汉族社会的大倒退。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0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人自我解放以后,在也不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存在幻想了。明朝政权从始至终基本都对游牧民族采取攻势,基本毫不妥协。确实也取得的很大成就。宋朝灭亡的教训,以及做奴隶的教训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这些教训当然会带来明朝政权的o(︶︿︶)o 唉。客观上明朝要相对于宋朝所继承的先天不足,强的多。有了华北北端,就有了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防御力量相对于宋朝倍增。陇西也回到了汉族人的怀抱。这当然要归功于蒙古人的民族屠杀政策了,那个西夏的统治民族党项人被蒙古人杀光了,然后汉族人赶跑了蒙古人,又回到了汉族人手里。当然华北北端的某个民族也被蒙古人打断了脊梁骨,自然而然的,蒙古人被汉族人赶跑以后,就又成了,汉族人的生存区域。总之,这两个地方的回归汉族,是极其有意义的。当然增加了完全是汉族人的生存区域是其一,更主要的意义是,增强了汉族人防御游牧民族的能力,这可以使汉族人防御游牧民族骚扰的能力增强一倍,在同等条件下。也增强了汉族人攻击游牧民族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汉族人有了自己的养马地域,可以拥有骑兵了,当然在草原上或者沙漠中攻击力就强大多了。拥有大量骑兵至少可以相对于宋朝在同等条件下,使军队在草原上或者沙漠中攻击力增大三倍。在汉族人生存区域攻击力增大二倍。这些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明朝军事行动结果与宋朝军事行动结果或者方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宋朝基本没有远距离的攻击那些游牧民族,基本以防御为主。而明朝曾经多次深入大漠,击退游牧民族。并且在防御游牧民族上也是很成功的。明朝从开始到灭亡对外战争一般是很成功的,而宋朝相对要逊色。其原因就在于此,继承的不一样,表现就是不一样。虽然,从人民的素质上看,宋朝人要比明朝人水平高。宋朝是汉族人素质在古代的一个顶峰。就是这么高的普遍素质,但是仅仅由于继承的原因,某些致命的劣势,导致对外表现是那样差。
    蒙元的残酷压迫,残酷屠杀,对汉族人素质影响是极大的,使汉族人素质至少倒退300年以上,很有可能是500年。明朝前期的汉族人素质,相对于其他时候的汉族人素质要差的多。经过明朝200多年的正常进化,到明朝末年,汉族人的素质获得了很大前进。在正常的社会人的平均素质是逐渐前进的。因为在古代,高素质的人一般养育的后代多,自然人们平均素质会逐渐前进。这是在人口增长时期人口素质的提高模式。在人口饱和时期,人口素质的提高更快,缺点是社会此时容易动乱。因为会有大量流民存在。在人口饱和时期,生存压力大,低素质的人更不容易生存,会遭到淘汰。
    蒙元的统治对汉族的文化摧残也是极其严重的。经过明朝200多年的逐渐恢复,到明朝末年,已经几乎达到宋朝水平。(那个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就是在此时产生。)
    蒙元对当时社会生产技术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经过200多年的明朝恢复或者存新,各种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宋朝的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宋朝,特别是能引进外来技术的方面。比如,武器方面。明朝后期本来应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时期,因为热兵器的广泛运用与普及,将彻底扭转汉族与游牧民族的力量对比。如果明朝末年的悲剧不发生,能挺过这一段时间,那么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将永远被汉族的热兵器优势所取代。热兵器是农耕民族相对于某些野蛮民族的重要优势。从此,拥有热兵器的欧洲,在也不在乎那些野蛮民族了。没有办法,汉族人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也许是巧合吧!在黎明前又被野蛮民族玩了一把。
    明朝的灭亡基本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类似,当然也是汉族历史上的悲剧。不过最大的悲剧是满清入关,既满清统治汉族。这是汉族自形成以来最大的悲剧之一。当然悲剧产生的原因是,汉族人的内斗。这些内斗分子当然是汉民族的罪人了。主要有三大罪人,李自成、吴三桂、张献忠。如果他们三个拥有100份罪的话,李自成可以分得50份,吴三桂分30份,张献忠得到剩余的20份。李自成是满族能统治汉族的主要功臣。李自成能成为民族罪人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能力太差。不具备开国帝王的料。吴三桂基本属于自卫,但方式实在令人痛心。大概也是自作小聪明,谁知局势根本难以驾御。张献忠纯属捣乱分子,起着满清内应的作用。满清之所以能统治汉族,是明末汉族内部战争导致的。明末汉族内部战争有两个效应,其一,使汉族力量之间相互毁灭,既力量大损。其二,引起汉族人思想混乱,以至于认贼作亲,当然认贼作亲的后果,就是,使本已严重受损的汉族力量分裂,并且,分出去的那部分力量又成为满清的帮凶,这样汉族人抵御满清就更困难了。
    满清统治汉族是汉族第二次完全做亡国奴。与前一次只是间隔了不到三百年。汉族文明又一次基本被打断。满清统治汉族由于汉族人立了很大的功,并且这些人有一定的势力。(或者满族吸取了蒙古人的某些教训,这个因素非常小,或者根本不存在。因为我很难想象满族人是怎样吸取蒙古人的教训的),因此满族人对汉族人的压迫没有蒙古人那样残酷。那些投靠满清且能独挡一面的o(︶︿︶)o 唉,看来还是有点作用的。也许与满清上层文化素质相对于蒙古高有关。总之,满清对汉族采取了与蒙古人相比,较大不同的奴役方式。首先,在人权上,汉族人不在明码标价的象奴隶了,生命权得到了相对于蒙元时代较好的保护。其次,在文化上,继承了汉民族的大部分思想,或者不反对汉族人继承祖先的思想。糟粕思想,全部继承,并且发扬光大。明朝精华思想被毁殆尽。汉族人思想深深被奴化了,蒙元时代汉族人政治上是奴隶。满清时期汉族人思想上是奴才,并且祸患至今。
    满清统治汉族,对汉族人的自尊、自信打击是极大的,危害是深远的。也使汉族成为世界上很少的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这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
    汉族被奴化的程度,其之深刻,还能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的政权,汉族人地位低人一等,汉族人基本不但没有什么意见,还认为是比较恰当的。仅仅从汉族人自己掌权,而制定出了对自己歧视的政策,这一点上看,就可以感觉到汉族人的奴化程度了。汉族人的奴化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一般自己感觉不到。不然那就不叫奴化思维了。
    被奴化的现代汉族人,搞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大概对世界最有深刻影响的,当然对大陆会更有影响,就是汉族人的人口控制政策了。这个人口政策奇就奇在,基本只针对汉族人。虽然这个国家有几十个民族,但真正执行这个政策的就是汉族了。出奇之处还在于这是汉族人自己制定的政策。更令人惊奇的是,汉族人基本感觉不到这个政策的问题。如果现在的大陆是满族人领导的,那么也许满族人就不敢制定这样的人口政策了,那样的话,汉族人可能会想到这是在歧视他们。但是汉族人自己领导自己的时候,汉族人就感觉不到这一点了,从这一点上看,你可以感觉到,汉族人奴化思维已经深入骨髓。自己高人一等是万万不可的,只能与人平等或者低人一等。这就是满清奴化汉族的结果。也是现代汉族人的真实写照。
    大陆的强制控制人口政策之所以出台,其本质就是奴化思维的结果。是自卑又缺乏自信的结晶。也是一种小聪明。那些高智商的统治者,是不会想到这一招的。那些低智商的统治者,也不会管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是不考虑未来的。只有自卑又缺乏自信的小聪明者才会这样做。人口问题是极端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不是那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如果真有问题,是需要全人类共同来解决的。需要提醒的是,汉族是世界上搞控制人口政策最严格的民族。这一点可以说是世界之最。
    汉族作为一个生存地域广阔的民族,而生存区域气候又是非常适宜人类生活、生产的好地方。并且有着世界上最适宜搞农耕的气候之一,农耕的结果必然是高密度的人口,再加分布地域的广大,结果必然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因此,基本可以说,从汉朝形成汉族以来,在这2000年内,汉族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民族。并且人口数量一般远远领先于第二大民族。究竟世界第二大民族是谁我也太清楚,这个不同时期变化可能比较大。
    从生物的角度上看,每种生物都是倾向于更多的繁衍自己的后代,人类也不例外。人类的每个民族都是倾向于使自己的民族人口数量更多,或者说比例更大。民族之间在相互生存竞争,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大部分民族都绝灭了,其中的一部分融入了其他民族。从这个角度上看,汉族是一个成功的、幸运的民族。在历史上的许多时期,汉族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都在20%以上。汉族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200多年前,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上升,这是具有普遍性的农耕民族人口比例的上升,汉族跟上了这次潮流。这次汉族人口比例的上升,完全是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与普及导致的。大概最重要的是红薯的广泛栽种。与中国北方的大豆,南方的鱼相结合,既能吃饱,又能保证营养。这是导致汉族人口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150年前,汉族人口达到世界的30%以上。那些其它类型的民族,的人口比例相对于汉族要下降,特别是汉族周围的其它民族。当然这也使汉族的人口在中国人口比例中上升。外来农作物的贡献结果就是这样的。外来农作物也有负贡献,烟叶的引进,大概可以使汉族少养活自己人口1000万人。在当时的生产技术下,汉族人口很快就达到饱和。人口密度很难再增加了。
    人口密度不增加并不代表人口数量不会增加,因为可以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汉族是通过自发的行为使自己的生存空间增加的,政府没有帮什么忙,甚至是帮倒忙。满族当政的清朝基本是不为汉族考虑的。满族为了自己的退路,而禁止汉族进入东北,这是汉族最大的损失之一。在东北领土丢失近一半的情况下,满清政府才开始默许汉族农民偷偷默默进入东北,这不得不是中国的一大遗憾,如果满清政府不限制汉族进入东北,那么东北人口会更早的繁盛起来,领土的丢失也许就不可能了。就是丢失了,也无所谓,毕竟上面生活着大量的汉族人。要回来也容易。也许汉族的生存区域会再大1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至少会再增多5000万人。人是一切根本的根本,没有人土地是很难要回来的。满族为了自己的自私,而丢失了东北一半的土地。还引来了一个朝鲜族。朝鲜人也是趁虚而入,占据了本来应该是汉族人占据的地方,使汉族人少生存100多万人。
    汉族人的另一大自发成就,就是移民东南亚。现在东南亚大概至少有3000万以上的汉族人。如果不移民东南亚,你可以想一想他们的后果。必然会通过更严厉的计划生育,再多消灭3000万大陆的汉族人。因此,他们移民东南亚等效于使世界上的汉族人增加了3000多万。这个成果是了不得的。这是继通过汉族人的自发行为,维持了使东北成为汉族人的生存区域,之外的另一大成果。是近200年来汉族人生存发展的两大成果之一。汉族人自发移民东北大概可以使汉族人多生存一亿人。如果没有东北大陆的汉族人至少要少一亿人,或者说世界上的汉族人至少要少一亿人。
    令人遗憾的可能,假如,在100年前,汉族人有一个强大的并且维护自己利益的政府,那么,移民东南亚的汉族人会更多,如果政府再主动的输出汉族人,那么到现在,在海外的或者东南亚的汉族人会增加一亿人。也就是说会使世界上再多一亿汉族人。可见强大的并且维护自己利益的政府就是好,至少可以使自己民族的人口数量增加。而一个软弱的或者不知道维护自己民族利益的政府,一般是使自己民族的人口在生存竞争中减少,或者比例减少。
当然移民东南亚的汉族人的贡献是巨大的,首先,不与自己同胞争吃争住了。既增加了本民族的生存区域,又增加了    本民族的人口数量。对自己民族的人来说,利己利人。其次,对将要到来的汉民族的解放贡献巨大。如果想想现代东南亚汉族人的遭遇,也是让人痛心的,有点象被抛弃的孤儿。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东南亚的汉族人又是幸运的,毕竟没有人限制他们生育后代。对维护汉族人在世界上的人口比例是有价值的。
    如果想一想国民党逃到台湾从大陆带走的上百万汉族人,对增加汉族人口也有意义。因为大陆的计划生育是根据大陆的汉族人口与大陆的资源决策的,如果这上百万汉族人不从大陆带走,也必然会通过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应的消灭掉上百万汉族人。可见国民党的这个行动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考虑到跑到台湾的人,的人口增殖,应该翻翻了。因此,这个行动共可以使世界上的汉族人多200多万人。200多万人是个不小的数量,意义也是很大的。
    香港的存在对增加汉族人口也是很有帮助的。香港在这60年内,大概至少接收200万来自大陆的汉族人。如果这200万不来到香港,世界上就会相应的减少200万汉族人。因为大陆必然会通过自己的计划生育把大陆多存在的200万汉族人消灭掉。因为大陆的计划生育基本上是精打细算的,决不会马马乎乎的,大陆的人口政策也是能少计划掉一些人,就少计划掉一些人。一般不会把可以生存的人毁灭掉。香港看来对汉族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近几十年来,大陆也开始有一部分人移民国外,这对缓解大陆人口与就业压力是非常好的,也有利于增加世界汉族人口的数量,是很有意义的。大陆汉族人移民国外一个,就基本上可以断定,大陆的汉族人就可以少被计划掉一个人。等效于世界上或者人类中又多一个汉族人。一般是成年人移民国外,考虑到他们生育的子女,移民一个就可能增加两个汉族人,是很有意义的。对维持汉族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效果很大。汉族人的祖先也会很高兴的,必然,后代越多他越高兴。这是每个民族的祖先都必然拥有的心态。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0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陆的计划生育只针对汉族,从各种地位上看,汉族一般地位最低。因此,汉族与其它民族进行婚姻连接,所生育的后代,一般选择脱离汉族。说明汉族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只有离散力了。如果站在汉族祖先的角度看,他是欢迎自己后代这样的选择的。因为这样有利于繁衍更多的后代,或者更好的生存。汉族祖先看重的是基因的繁衍。只要有利于基因的繁衍的事情他都是欢迎的。
    不过另一方面,如果站在汉族祖先的角度看,他是不想看到现代汉族某些人的行为的。为所谓高明的后人所制定的民族政策,而感到懊恼,为自己的后代惭愧。当然他也没有什么脸面与其他民族的祖先相互交往了,就汉族的计划生育这一条,就足以让他抬不起头了。他也许骂后人懦弱,也许是笨蛋,总之,他是很希望后人好起来的。不过他最终会反省过来,是制度毁人,是制度让人变的弱智。一切,根源于制度。后人只是暂时的运气不好而已。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现代汉族英雄,经过很大努力,终于推翻了满清的民族压迫。这次推翻满清压迫基本用的是外来思想。外来思想确实最出了很大贡献。但很快,另一种思想从北而来,严重的干扰了华夏大地的正常苏醒。对这次汉族的觉醒,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
    蒋先生以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象征性的统一了各个军阀。民族经济也得以适度的发展。但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不稳定因素。那个北来的思想,在外来经费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一定气候,建立了国中之国。这两者相互打了起来,持续十年之久,终于引来了日本人。
    经过各种努力,付出了极大代价,我们胜利了。另一个代价,北来思想大大膨胀了。然后,就是偶们熟知的历史了,就不多说了。
发表于 2007-6-2 0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也皆为史实,但您的口吻,小女子窃以为不妥,色彩太浓厚了
发表于 2007-6-2 12: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后面的说远了 </P><P>到底是针对什么的[em05]</P>
发表于 2007-6-4 16: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最早的出处好象是凯迪,外来的思想,指的是十九世纪末欧洲零星的民族主义浪潮。在亚洲,表现为二十世纪初的民族民主运动。在高中历史课本里约略提到过。“北来的思想”所指是马克思主义。
不过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是更为偏狭的种族主义倾向,例如对东汉允许胡人“内附”的观点。给人的感觉,仿佛禁止胡人的内附政策是防止五胡乱华发生的最好办法。不能接受。
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有过把排满作为三民之民族主义的目的的思想。并且一度成为主流。按照民族主义的观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家,所有的国家都只有一个民族”。则中国必将分裂为若干个国家。这一点的危害逐渐被认识到。到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和革命党人的观点已经是各族联合建立一个国家的“五族共和”了。所以,说孙中山是“汉族英雄”的说法,是一种刻意并且可疑的歪曲。
一些老到掉牙的“史料”,蒙古人的初夜权,冉闵的杀胡。不说了。
发表于 2007-6-4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P>记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上有“五族共和”之说</P>
发表于 2007-6-5 1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和保皇的辩论中,革命党人是激烈的要求排满,建立一个纯粹汉族的民族国家的。这其实是民族主义的比较“原教旨”的说法。相反倒是保皇党提出了汉满蒙藏不可分割的观点。革命党人也逐渐在辩论中意识到了排斥各族建立单独的汉族共和国的偏执。孙中山此时提出过以汉族同化其他各族,建立包括全部清国土的共和国的主张。这已经比汉族共和国要进一步了。但是离民族自决还有距离。直到1909年(?)前后,是由保皇党人最早提出了类似“五族联合”的主张。现在没有证据表明临时约法里的五族共和的直接出处是哪里。但可以确定的是,到了1910年前后,革命党人已经放弃了一个汉族一个国家的主张并开始认同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建立各族共同的共和国的思想。之后经历了东北易帜和蒙古独立更由于抗日战争,汉族共和国的思想已经被彻底抛弃。各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思想也就是在民国时期成形的。
现在在网上,还有人拿着“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点”来说事。主张汉族同化其他各族云云。断章取义,忘记历史,思想水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民国前的水平。岂不令辛亥前辈泉下含羞?
发表于 2007-6-5 23: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了 可以确定的是在清帝退位诏书上有“五族共和”之说</P><P>排斥各族建立单独的汉族共和国正好给某些分裂分子以口实 当年日本就是鼓吹满蒙非中国的 </P>
发表于 2007-6-5 2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1.5em"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清帝退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FONT color=#ff0000>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FONT>,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钦此。
</TD></TR></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5:00 , Processed in 0.0840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