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44|回复: 10

如何閲讀經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5 1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5>以下转贴王财贵先生在华山书院联谊中心的一些关于读经的一些回答,以资诸君或温习或参考。

   論語註釋本之選擇   

一,學問有知識一面,有智慧一面。知識是明白的刻板的,智慧是深度的靈活的。因為兒童的理解力尚不足,我建議給他的閱讀,從簡易能懂的知識開始。

二,當然,若他要看他還不能了解的書,也可以,只不過不要強求他了解。這樣,也等於只看他了解的部份。至於不了解的部份,放在心中,其實也有很大的效果,因為現在不懂,但可以給將來的懂留下種子。

三,像論語這樣智慧的書,本來就不必急著讓孩子了解,縱使講給他聽,他也只能了解他能了解的部份,而這一部份,既然他已能懂,不必人講解,他也大概都能自己了解了,既了解了,何必費力再講再看?至於本來不了解的部份,即使講了,看了,他的了解,還是是不多的(不深的)。尤其,義理之學,必須是自悟,方是真章,靠看來聽來的,都不著實。

四,進一步說,如把論語翻成白話,講得讓他好像了解的樣子,他也能應用幾句,其中或許有大毛病在。即:從「理解」而來的「智慧」,是不了當,不相應的。如果一個小孩,居然把現在的了解當作是聖賢的智慧,則將一生受限。

五,我常在想:為何胡適之從小飽讀經典,長大後卻侮聖蔑賢,這可能與他小時成長的歷程有一點關係。他小時候,因為父親早死,母親希望他早日出人頭地,所以特別加學費銀兩給老師,要老師提早給胡適開講(即講解所背誦的經典的文句)。後來,我們看胡適的表現,就可以知道胡適的學問,其知識才華累積固然不少,但其智慧(歷史的見識,人生的了悟,文化的深度),卻只停留在十歲左右。例如,他說,他十一歲看資治通鑑,看到「神滅論」,以為很有道理,很高興,就定了他的人生宇宙的信念,成為一個永遠的「無神論者」了,到老還轉不過來,還殘害中國數十年呢。此外,他對孔孟老莊了解的深度,也和一個小學生差不多。

六,所以,不必急著讓孩子解經。一般的兒童青少年讀物,藝術,文學,歷史,地理,傳記,科學,多看些。開卷有益。

七,如真想要讓一個六七歲的小孩看論孟老莊之解,也不一定不可以,但讓他好玩即可,不可板起臉孔,說這句話就是如此如此,孔子就是這樣那樣。否則,愛之,恐適足以害之,不可不慎。

八,要看四書之解,最少要看朱熹集注。要看老莊,至少要看王弼郭象的注。如這些注本尚看不懂,那就代表還不到解四書老莊的程度。

九,以此標準衡量,大概不會錯的。提供參考。

十,兒童以讀經背經為要。讀多背多了,不怕他不解。將來,他在低頭舉手中,忽有領受,在散步斜臥間,即有會意,在河川邊,在秧田畔,皆能悟入。何等逍遙,何等自在?您煩惱什麼?該緊張的,切勿輕易放過了,不必緊張的,安之可也。
———————————————————————————————

  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所謂「才兼乎趣始化」,易讀易入。以我所知,近年來有數十百萬的人經由此作,對論語有所認識,對儒家不再批鬥,維護文化,倡起人心,厥功甚偉也。

若兒童讀經,當然最好不要有任何注解,以免先入為主,障其智慧。若家長必欲理解,則任何注解,只要不是「批孔揚秦」「誣聖蔑賢」者,取自己手邊能得,有興緻者,參考參考,皆可也,皆差不多也。參考既多,見識提升,自能分辨其間之高下,而取精用宏也。

然,猶如民國初年易學家杭辛齋所言:

「或問讀易之方法如何?曰:『必先讀經。』或曰:『經文奧衍,初學者不能驟解,必先得明白解釋之注本,而後經始可讀。』曰:『不讀經而看注無益也,不熟讀經而看注,亦仍無益也。』」(學易筆談,卷一)

故吾人建議,縱使是成人,已屬「理解之年齡」,真正要有深切之了悟者,宜耐寂寞,不必汲汲於求解。重要的是:先將經文熟讀數十百遍!到時,或能自發善解,或讀人注而可以真有感悟,趙先生之論甚有遠識也。然此法只宜對濳心志道者說,若只為滿足於口耳議論者,或急於講解以障礙其子弟之前途者,另當別論也。
—————————————————————————————————
第一,現在孩子們在讀的經典,而大人可以讀一百遍,也可以用「移注法」看,所謂移注法,即將自己不懂的生字生詞的注解寫在讀經本上。以後先不必說都能自由解義發明,至少拿著讀經本時,可以順利將文句之意翻譯出來。或許兩三週看一本,或許一個月看一本,也就了不起了。完成移注之後,時常可以用這本書來作誦讀,體味將更深入。以後興來時,再取一本新的本子,重作一次移注,那時,就發現要注的地方少了,就代表自己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進步了。注完再讀,每週讀它一兩本一兩次,則文化智慧自在其中矣。此法我以後會大力推廣,在此先告訴你了。

何愁不知看什麼書?

第二,請多看牟宗三先生的書。 不知你程度如何,但如看不太懂沒關係,當作經來讀,讀過就是,反覆再讀,學問長進之速,莫此為甚。此亦他日我要推動者,亦先告訴你。

————————————————————————————————
邁向「全民讀經」的時代──與經典有約:論語一百

                          王財貴(華山書院院長、台中師院語教系副教授)
                              


緣起:十年來,我在台中師範學院,不管開的是何種課程,上第一堂課,即與學生相約:「有誰在這一學期之內,把任何一本經書讀完一百遍,他的學期成績便從九十分打起。」因為我知道,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本經典讀一百遍,他必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其為人處世之道,必定能變化其氣質,開?其胸襟,啟發其智慧,而這些不正是「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嗎?並且這一百遍經典必將影響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麼科目,給他九十分,甚至給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去年七月十一日,在馬來西亞巴都巴轄對華仁獨中高中部的學生演講時,偶然想到;高中生、初中生其實也可以這樣讀,於是與在場的學生相約,誰能在半年內把論語讀完一百遍,就送他一幅書法。這算是把一百遍讀經法正式推向社會了,同行的麻六甲鍾積成先生,認為這種約定很有意思,於是在各種場合轉述,聽到的人,都紛紛表示願意參加,名之曰:「與王教授有約」。到現在,真的把論語讀完一百遍的人已不少。讀過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心得:「愈讀愈高興,人生恍然有了方向………。」

  吾人所推廣的讀經教育,固然是以「兒童讀經」為主,但經典的教育功能,其實是不分年齡的。我在十年前撰寫的「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中,就特別用兩節講「成人讀經」──包括了「成人讀經的基本理論」和「成人讀經的具體方法」,可以說把成人讀經的觀念全部說清楚了。我也曾在演講中及網路裏提到家父九十二歲開始讀經識字的經過,而一般人不也常聽過鄉下老太婆念佛經有所長進甚至悟道的故事?

  成人也可以讀經,也應該讀經,任何人都可以從讀經領受到重大的益處,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本來是不必再費心推廣的。但數十年來的時代風氣依然禁錮人心,有的人認為經典一定很難而不敢去讀,有的人怕被別人譏為為迂腐而不敢去讀。其實這些都是無道理的顧忌,要打破這些顧忌,讓經典真正深入人心,修身齊家,化民成俗,扶持社會,安邦定國,必須大家一起來。所以,我願在此發起「全民讀經」運動。而如果要讀中國的經典,宜從經典中的經典──論語──開始,所以這個全民讀經運動就特別稱之為「論語一百全民讀經運動」。

  方法很簡單:即「每個成人從他聽到這辦法的這一刻,立志在半年內,將論語從頭到尾讀一百遍。」

  這裏所謂「成人」,是指已經能夠自己立志的十三歲以上的人(不能立志的,代表其心智還不成熟,實在也不能算是成人)。設定在「半年內」,是為了讓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個半年之間,其生活中有一種「念茲在茲」于人生學問的體驗。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百遍」,是唯讀原文,不必讀注解!──這樣就沒有「艱深難懂」的問題,這樣才讀得下去。

  因為「論語」篇章各自獨立,所以可以分開來讀,有五分鐘十分鐘,甚至一分鐘兩分鐘,只要身邊有一本論語,隨地都可翻開來讀。可以在生活周遭,到處都放一本論語,每本各有它的進度。每本書中備一張書簽,讀到那裏,夾到那裏,下次再接著讀下去,直到讀完。每讀完一遍在書末劃一條線,讀完五遍就寫成一個「正」字,等到劃了二十個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據歐陽修的統計,論語一書有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個字。以普通讀書的速度,每分鐘兩百個字相除,大約一個小時可以讀完一遍。起初會感到有些拗口,讀到一二十遍以上,漸漸順適。四五十遍時,讀完上句,下句就會自然湧出來,愈讀愈快,甚至四十分鐘或三十分鐘即可讀完一遍。讀到一百遍就幾乎能背了。

  等到讀一百遍,文句熟透了,想要瞭解,再讀注解不遲。到那時,一字一句一章一遍去理解,不僅不覺艱難,反而會在融會貫通中,證實了「學而時習」之樂。況且,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讀誦過程中,偶爾會有一兩句在不經意中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顏色,撼動心弦──這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通一經,則可通群經,論語讀一百遍了,會有人想接著讀老子,(老子五千一百四十四字,半小時讀完一次),有人想再讀學庸,(大學一千九百零六字,中庸四千零五十六字,合計不到六千字,也半小時可以讀完一次),或唐詩或詩經易經皆無不可。甚至只將論語多讀再多讀亦可。程伊川曾說:「某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只論語一書,即可陪你一輩子。

   此法可以人人自己立志讀,可以夫妻相約共讀,可以親子讀,可以邀三五朋友一起讀,老師或校長可以鼓勵一班一校的學生讀,一個單位一個團體一個公司可以發起員工自願讀,甚或規定必須讀。如果學校或團體,能發給獎勵,將更提升參與的興致。不過有獎也好,無獎也好,其讀了以後,收穫的喜悅,就是最好的獎賞了。

  試想:如果一個兩千名學生的初中或高中,其中有一千人願意與校長相約,在半年內讀完論語一百遍,則這些學生,個個敦品勵學,這個學校校風將有何等提升!

  又試想:臺灣兩千三百萬人中,有一千一百五十萬人都讀過論語一百遍,人人敬業樂群,這將會是怎樣的臺灣!大陸十億人口,有五億人都讀過論語一百遍,人人知書達禮,將會是怎樣的中國!影響所及,以後將是怎樣的世界!

  這是吾人往後十年的推廣的主要願望之一。

  附及:本來讀書是自己的事,凡有意要讀的,自己為自己負責,或各團體自行相約即可。但如今為了風氣的提倡,也為了大家互相鼓舞,華山書院擬與世界各讀經推廣網站共同設立「全民讀經──論語一百」的統計中心。有意參加的個人或團體,可以來此登記,中心將每隔一段時間,關詢讀誦進度。──當然,如果半年讀不完,也可以展期在一年內讀完。

總之,多讀一遍有一遍的功效,多讀一句也有一句的收穫。
—————————————————————————————————
吾師掌牧民先生曾教我曰:古人教人作詩為文,有句雲:詩從放屁起,文自胡扯來.意思是要敎初學的人這麼難的東西 --有關理解力組織力創造力等的學習,都是要從簡到繁,而且要等他成長到相當年齡,有相當自製力相當學問相當人生歷練才可以.進一步說,這種有關語文的造句作文等,不教也沒關係,杜甫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俗話又雲:行萬裏路勝讀萬卷書.前者是講學問,後者是講經歷,知合此兩者,可入語文之教學三昧矣.總之,一句話,理解的,組織的,構造的,創作的,慢慢來,能有多少表現算多少,就是:不要急,急也沒有用!此理,可通於所有其他技術的學習,如美術,畫畫本來起於塗鴨,塗他心裏上和技術上的鴨,因為他心裏還沒有多少東西,縱使有什麼東西,其觀察力,組織力,表現力,往往不夠,這時,就給他從塗鴨開始,只有贊賞,沒有責備,畫成什麼算什麼,這樣才會愉快地學習,到了有能力的時候,誰不想好好表現呢?您的孩子大概從小被老師要求怕了,尤其是一開始就責備他:為什麼畫得不像?為什麼不夠豐富?為什麼沒創意?....等等.又,孩子的怕,有時不是老師造成的,乃是家長期望過高所致,不知您自己是否是劊子手,現在,他已經畫不出來了,他也很苦惱呀,您更不可以強迫他.心裏要坦蕩些:畫不出來就畫不出來,有什麼關係?家長常常太緊張了,您如緊張,就白白扼殺孩子的創造力了.

不要緊,從今起,找一個真正會教的老師慢慢調整他,反而是不要他一定要會什麼.--讓他自由一些.對孩子,唯一能要求且必須要求的,就是:讀經與做人,因為這是他能做到的,也是人人能做到的,--尤其是讀經,只是聽與唸,有誰不能?但不可以強求背誦,(因為人人能力有差異,)不管是誰,聽多唸多了,就自然會背誦.我們不能說畫多了,就會畫,

數學算多了,就會算,人的心靈之開拓與學習,有兩種不同內容,要用不同的方法面對.


等等,等等....請多參考〔讀經說明手冊〕,即知此理,可免貽誤蒼生.
——————————————————————————————
人將所讀書分為精讀與略讀兩類.

依我之見,讀經,是屬精讀類,精讀的書,價值無限,故不厭百回千回,且溫故可以知新,永遠取用不盡.精讀的書,因為不是一時可以完全瞭解,所以初讀時不瞭解沒關係,如練內功,讀一遍功力增強一分,時機到了,自然悟入.

略讀之書.只有一時一面之價值,讀它至多兩三次,即可丟棄,乃至不須要看,看了白費生命.略讀之書,只能增進小知識小能力,老師不必費心教,學生不須費心學.也就是讓他自己讀,自己吸收就好了.現在的白話文大概都是屬於這種書.既是小知小識,而且自己讀,所以以大略能看得懂可以吸收為原則,若不能看懂,至少也須自己有興趣才行.冰心這種文學家的作品,恐怕一個六歲小孩看不懂,但如他也願意讀,也未嘗不可.還好,冰心的作品大部份是乾淨的,如果是其他情呀愛呀的詩文,便不適合,若是揭發世界醜陋的小說,也不適合.

孩子的心地光明,要多選溫馨單純的書,從童話故事看起是可以的,那些文章都是正面光明的.看書多了,年齡也增長了,他自然會愈讀愈深的,似乎不必從很〔大人〕的作品讀起.

以上意見供您參考,但還是要以讀經為重,經讀多了,將來冰心一類的作品,不讀也罷,最多隨便看一看就好.我們希望將來出許多比冰心更好的作家.   
—————————————————————————————————
一,成就學問人品的教學輕重順序是:讀經第一,課外閱讀第二,學校功課第三。這也是分配學習時間的順序。當然最好是全天候讀經,若暫時不能全天候,則儘量。儘量多背些經典,以備終身受用,行有餘力,儘量多看些課外書,增長見聞。背了經,讀了書,就感覺學校功課內涵是不足的,做起來也是簡易的,根本是可做可不做的,做多了,也沒什麼用,白費生命而已。


二,除經典之外,其他文章是沒必要費神去背的。若其中有若干佳句美辭,一個有讀書功力的人,自然會披沙揀金地自然背起來。


三,寫作本來是不能學的,只要多讀書了,自能作文。又,如果要學作文,要不要從模仿入手?一個人讀書多了,積理既富,所謂誠於中形於外,直攄胸臆,自成佳作。而且既然滿腹學問,下筆時,已在模仿了,但他的模仿是如蜂採百花而釀蜜,李商隱形容韓愈平淮西碑是: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這才是好樣的模仿。書讀得太少,刻意描頭劃腳,所謂劃虎不成反類犬也。


四,以上所說,是按真正的教育原理而說,是按照培養人才的正當途徑而說。若處於當前的教育氛圍之下(當前的學校教育,並沒有培養人才的意思),一個學生應當學作些並無什麼用的日常白話文的技術,要學會作那種文章,只須一法,即:鼓勵孩子有什麼就寫什麼,有多少話就寫多少話,要怎麼寫就怎麼寫。當今孩子,被教作文教壞了,因為教作文的老師會教他怎麼寫怎麼寫,把自己靈性都障蔽了,只去摩挲老師心中喜歡什麼,誠惶誠恐,下不了筆,下了筆,寫出的也是枯燥無味的死東西。其實作文是轉思想為語文,再轉語言為文字,本來就是自我生命直接的具體的表現,有什麼好教的呢?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五,最好是教孩子寫日記,在日記中,最隨意,最揮灑,幾個月下來,就會寫文章了。


六,先要敢寫,能寫,不可先求好。待敢寫能寫了,下筆千言時,再由老師指點一下,才可能有好作品。但,縱使現在一時寫不了好文章,只要多讀經,多讀書,長大了,自然能有好文章。教育是為了一生,不是為了一時。家長們不要急,急了害事。   </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13: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Re:對閱讀的反思   
內文: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蓋所立者高,則所見者遠也。
趙升君先生此帖,我以為甚是。宜可轉告所有讀經老師及家長。


(但舉「胡適,冰心,蘇步青還是毛澤東等,都在七八九歲,“偷看”了《三國》《水滸》」等為證,應取其文意。不是要宣揚三國水滸也。其他姑不論,但毛澤東之所以未能以王道治國,我以為三國水滸害之甚深。人若一生只信三國水滸,則其人品功業亦從而可知矣。)


我建議讀經兒童既能識字,則其一切知識的學習,皆歸付給他自己,因為他已可以讀一切的白話文。白話文以偉人傳記,德育故事,藝術評介,自然百科為主。一般童話、兒童文學、及歷史故事,理多不正,事多無聊,不看也罷。


如在意兒童解讀文言能力的家長或老師,可以在兒童能誦三五萬字以上經典,而年齡在九歲十歲以上,頗有文言敏感及理解能力時,讓他開始文義理解之訓練。此時,如無人講解,可以鼓勵自行看經典之注解及翻譯。看懂也可,看不懂也可,亦即「懂其可懂」即可。當然,若要做紮實工夫,可用「移注法」。所謂「移注法」,即在不瞭解的字句處,將注解抄到字句旁邊。此法亦可供大人們想用實功者使用。


先譯解背過的經典,再將古文觀止整本譯解一兩遍。則可看資治通鑑,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等及史部一類的書。史部讀過兩三部,再看集部,則如看報紙矣。


當然,如能忍得住,在未背誦二三十萬字之前,不必急著開發其理解力。蓋時機稍縱即逝,背誦經典之能力,有時而窮,而讀書,不管白話文言,一生皆可。而且背得愈多,將發得愈大也。
故趙先生欲以史記當消遣,而變資治通鑑為淺薄,真大眼目也。




日期:  2006/11/20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請王教授講解一點關於安排閱讀的理論   
內文:

趙升君君所作集粹確實不簡單,不但我自己都不知道到那裏捜尋,就連我原來寫過那麼多意思都忘記了。現在我重讀一次,覺得還真有意思,而且,幾乎沒有想要更改的地方。甚至我覺得我自己也受益,這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或許有人會誤以為我自賣自誇,但我想,可能因為我一向以來回答問題,都是盡心盡力,實話實說,所以「歷久彌新」呢!

想起韓愈雜說有一段文章甚是精巧可讀(韓愈的文章如此精巧者不多,就好像杜甫的小絕句不多。一方面因為少見,所以稀罕,一方面是「牛刀割雞」,所以小中涵大,遊刄恢恢,特別有味。)如下: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神變化,水下土,汩陵穀。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語文程度好,將來很快就趕上了。但一時不讀經,則將是永遠沒法彌補的遺憾呀!</FONT>
发表于 2007-6-25 15: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P>今始读易,汲汲于几家注本。亦陋也。   闻斯言,当废而先熟经也。  </P><P>谢王先生,谢舍兄。</P>
发表于 2007-6-26 11: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楼主了,这文章太及时了!
发表于 2007-7-13 17: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
发表于 2007-7-15 1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兄给多发些这类的文章
发表于 2007-7-21 20: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世面上有賣正體字版的嗎?[em09]</FONT></P>
发表于 2007-7-23 09: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鏡花水月</I>在2007-7-21 20:23:46的o(︶︿︶)o 唉:</B>

<P><FONT size=5>世面上有賣正體字版的嗎?[em09]</FONT></P></DIV>

中华书局的古籍,以及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书,都是正体字。  
发表于 2007-8-5 1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P>多謝指教~~!!</P>
发表于 2007-10-10 09: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兒童以讀經背經為要。讀多背多了,不怕他不解。將來,他在低頭舉手中,忽有領受,在散步斜臥間,即有會意,在河川邊,在秧田畔,皆能悟入。</FONT></P><P><FONT size=5>同意</FONT></P>
发表于 2007-11-24 13: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二,當然,若他要看他還不能了解的書,也可以,只不過不要強求他了解。這樣,也等於只看他了解的部份。至於不了解的部份,放在心中,其實也有很大的效果,因為現在不懂,但可以給將來的懂留下種子。</FONT>
</P><P>清楚记得十几年前我的老师这样跟我说过耶。。。</P><P>怀念那种闭门读书的日子哦</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1:30 , Processed in 0.0822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