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8|回复: 5

汉族舞蹈除了踏歌还有哪几种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3 17: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助,请问汉族舞蹈除了踏歌还有哪几种形式
发表于 2007-9-24 11: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舞蹈的形式太多了

<P>回复您,汉族舞蹈有一万多个,种类实在太多。主要是广场舞、道具舞、集体舞。</P>
<P>踏歌是以足顿地。其他有巾舞(绸舞)、袖舞等等。这是最常见的。绸舞、袖舞也适合今天普及。</P>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3: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介绍得全面一些,我在做这方便的网站,我只知道长袖舞,有相关资料吗?谢谢
发表于 2007-9-25 0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在网上查资料,很多的。
发表于 2007-9-25 11: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P>汉族传统舞蹈,目前主要的是古典舞、民间舞。古典舞是从戏曲中提取一些舞蹈动作,加上历史记载进行编排。踏歌就是其中一种,而绸舞、袖舞、扇舞等都是古典舞蹈中常见的。男子剑舞也很多,历史上李白杜甫辛弃疾都精通剑舞。</P><P>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主要是道具舞,在广场上演出,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包括龙、狮、秧歌、灯、鼓、傩舞,每个种类都有几百种之多,象龙舞,全国乃至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有,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此外,安徽花鼓灯、采茶扑蝶、太平鼓等等都是著名的民间舞,流传广泛。</P><P>请您一一在网上搜索把,我最近没空,忙着写东西,等写完了才有空继续研究。</P>
发表于 2007-12-8 16: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box2>汉族舞蹈</DIV>
<TABLE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DIV class="box2 p14"> 如果说“高台”、“地会”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那应该说真正的汉族舞蹈则是“祭孔”时所表现的“乐舞”。
  自元代创建孔庙之后,“祭孔”成为每年春秋两季汉族(包括蒙古族)的礼俗。根据《都元帅建文庙》中载:“前乎制礼作乐,后乎东山之征”。“制礼作乐”也就是宣导儒家文化,履行对孔圣的祭祀礼仪文治。而“东山之征”即“武功”对边境的靖宁。
  祭孔乐舞走上正轨则是明、清两朝。明初,由中央颁布《大明会典》,即对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规范乐典和舞系。明·万历时的河西名士葛中选(见“人物”传)先生对“乐舞”,有这样的文字记述:“《礼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有言也。以礼乐以相示,以是知乐皆示和也。乐之舞示事也。则所谓达灵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与言也。”又“唐武后圣寿乐,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属,……今大成乐舞亦然。”这段文字,前面所论者为“乐舞”之意,结尾的“今大成乐舞亦然”。透出了“大成乐舞”已成为明朝颁布规定祭孔的乐章、舞蹈。
  清朝的《大清会典》与《大明会典》有所更改,在表演“乐舞”时,演奏乐章为“咸平、咸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乐舞”中又有持龙旗、龙幛、幡、拍板、提鼓、提炉、纱灯的引导队在前作舞。
  清朝后期,汉族舞蹈不仅只有“祭孔乐舞”,同治、光绪期间,舞蹈已经能登上“会戏”(即庙会)的大雅之堂,当时的人只有观看舞蹈的记录,没有记述舞蹈的名称及形式。进入民国以后民间的花灯歌舞逐步盛行且覆盖了乡村。
  建国以后,舞蹈进入了全盛时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现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族舞蹈通常与唱歌或器乐结合,称为歌舞、乐舞。?

    先秦舞蹈可分为四类:

    (一) 表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舞蹈,如《葛天氏之乐》。舞者三人,执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谷茁壮,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赐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兽。

    (二) 各时代颂扬祖先业绩的大型乐舞,如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娱乐的小舞,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

    (四) 娱神的巫舞,如《代舞》和戴面具驱鬼除疫的《傩》舞。?

    汉代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以七盘置地而作伎舞,穿插于《百戏》之中演出;《铎舞》,手执铎铃而舞;《公莫舞》,舞者执巾或舞长袖;《髀舞》,用有柄单面鼓作道具的集体舞。还有从巴蜀引进的《巴渝舞》等。

    魏晋以后,北方《相和大曲》的乐舞有《罗敷》、《何尝》、《夏门》、《碣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白头吟》、《东门》、《西山》、《默默》、《园桃》、《置酒》、《洛阳行》等。南方则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宫廷乐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颂唐太宗业绩的《破阵乐》。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动作刚健的舞蹈称《健舞》,如《剑器舞》、《柘枝》、《杨柳枝》等;动作柔宛者称《软舞》,如《绿腰》、《团乱旋》、《兰陵王》、《春莺啭》等。?

    宋元以后,舞蹈多被吸收到戏曲中,或边唱边舞,或于戏剧中插一段与情节有联系的舞蹈。



    此外,也还有专门的民间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剑》、《舞判》(《跳钟馗》)、《舞蛮牌》、《扑旗子》、《扑蝴蝶》、《旱龙船》(北方称《水船》,南方称《采莲船》)、《竹马》、(《跑驴》)、《村田乐》(《秧歌》)、《耍大头》、《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车》、《凉伞舞》、《藤牌舞》等。这些民间舞蹈一直流传到现在。逢年过节,南北各地汉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乐和锣鼓配合,表演这些节目。?

    除了上列舞蹈外,现代还流行《龙舞》、《狮舞》、《高跷》、《花灯》、《金钱棒》、《采茶舞》、《春牛舞》、《绸舞》、《茉莉茶舞》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文艺工作者又改编了《红绸舞》、《小车舞》、《花鼓舞》、《大头娃娃舞》、《采茶扑蝶舞》、《荷茶舞》、《胜利腰鼓》等舞蹈节目。?
</DIV></TD></TR></TAB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1:29 , Processed in 0.0734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