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海棠盈香</P>
<P>我喜欢的剧种之——评剧</P>
<P> 之所以说是伪戏迷,是因为我并不是某一种戏的戏迷,也不是某个演员的戏迷,对戏曲仅是略之皮毛,很多剧种还分不清楚,很多派别也听不出来,对戏曲演员知之甚少,我没去过剧院看戏,只是开电视就只看戏曲频道,没我感兴趣的就关掉,有喜欢的就看看。但我觉得对比更多对戏曲了解更少的人来说,我还知道几个剧种,知道几出戏,知道几位演员,就算是戏迷了。</P>
--------------偶素分割线--------------
小的时候并不喜欢听戏,而且也听不懂,所谓的听不懂,是指听不出好坏,听不出派别,甚至听不出剧种。
大概还是因为乡音的缘故,我最开始听出点门道的是评剧。对戏曲最开始的启蒙来自于相声,相声讲究的“说学逗唱”中的学就是指学一些其他种类的艺术就包括戏曲,很多相声演员都能唱几段。大概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相声里经常学新派评剧“刘巧儿”和“小女婿”的片断,到现在我还记得有一段相声是说,原唱词是“我十九,他十一”,结果演员前面唱错了,后面再这么唱就不押韵了,结果只能把词改成“我十九,他八加三”。笑声之中我开始对评剧感兴趣,看来相声对戏曲的发扬真是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现在,戏曲依然不景气,而相声也茍延残喘,只有郭德纲依旧守着传统的说学逗唱,还能学,还能唱。
如果说电视剧是长篇小说,那么戏曲就如小小说,几句简单的唱词、几个简单的情节,就能把人物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没有过多人物形象的成长,也没有太多曲折离奇的故事,或者只是一个小巧合一个小意外,就引出了人生之中的一个小插曲,经典可能就这样诞生了。当然也有的戏曲短短几幕就演尽人的一生,这就在编剧的高明了,把一生浓缩在方寸之间的舞台上,浓缩成短短几十分钟。有人觉得戏曲总是太巧了,但是无巧不成书嘛,其实戏曲比现在的很多胡编乱造的电视剧更真实,戏曲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
说跑题了,回到戏曲。真正开始听戏,第一出是“花为媒”,第二出是“杨三姐告状”,也许是因为当时新凤霞的弟子梅花奖获得者谷文月和新凤霞的老搭档赵丽蓉一起到我们这里演出,也许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录音机从电台里录下了这两出戏中的最精彩片断,反正最开始喜欢的就是新凤霞的张五可和谷文月的杨三姐。
戏曲非常有地域特色,从这两出戏中可以看出,张五可与杨三姐虽然各有个性,但都是典型的北方乡村少女形象,都有着北方少女那种活泼直率,又有些泼辣执拗争强好胜的性格,在舞台上表现起来显得可亲又可爱,非常贴近观众。这两出戏走红,配角赵丽蓉功不可没,赵丽蓉的戏非常出彩,也许是因为她表演的好,所以才显得出彩,反正就觉得少了她就没意思了。
评剧的唱腔也很北方特色,我这种听戏只是为了自己陶醉而对戏曲没有什么研究的伪戏迷不知道那些专业的词语,只能说一个感觉。北方人干脆爽快,说话办事不拖泥带水,评剧的唱腔也是这样,如流水一般,而且有些段子非常考验演员嘴皮子功夫,快的就象相声中的灌口一样,唱的比你耳朵听的都快,并且很少有象京剧一样唱半天也唱不完一句的,这也许是我最开始接纳评剧的原因之一吧,听着觉得爽快舒畅。
后来又看了新凤霞的电影“刘巧儿”,也很喜欢,依然是泼辣执拗争强好胜的北方乡村少女,依然是可爱可亲,乡土气息非常浓厚。
评剧著名的派别除了新派还有白派,代表人物是白玉霜,我感觉两派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新派明快亮丽,适合演喜剧,白派哀婉,适合演悲剧。还是新派更有群众基础,因为它本身的特色更贴近它生存的土壤——北方人的性格就是这样豪爽乐观,即使生活中有苦难,也会不屈不挠勇敢的去面对。
(注:此处北方人尤指河北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2 13:46: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