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8|回复: 11

[原创]思孟学派碎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7 21: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看思孟学派的资料,子思其实还是个有变革精神的人,其理论具有操作性,而且也具有终极意义,不过后世之学,过分地追求心性之论.儒家道统论的出现乃是中唐以来对抗佛道挑战的反击,儒家本以道德说教见长,缺乏思辨性,先秦儒家荀思孟一脉具有倾向论证行上终极的特点, 思孟学派的思辨特别正是道学家们借以重建儒学的思想依据.
  儒家的道德理论被内化为心性理论,子思结合孔子思想与战国初期流行的五行观念,提出儒家的五行论,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具有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子思的理论被进而被孟子发挥为性善论仁政论内圣外王论, 儒家思孟派的本体论世界观方法论各个环节的理论体系初见雏形.


二. 孟子的所谓人性论中性本善难道真的是说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吗?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性的本质是无善无恶的,但它却有向善和向恶的双重而矛盾的特征或者说力量,某一个人表现为向善和向恶则要看哪一面更占据主导,孟子表述了人性具有向善的力量并完善了仁政思想,不过孟子对人性的本质必然是什么可没有论述清楚。这特征或力量表现为善还是恶,则是人的欲望行诸客观世界的行为被利益冲突导致的标准判定的结果。
  也就是说,某些人把性本善理解为人性的本质是善的,并进一步构建宇宙论、存在论,是瞒天过海的欺诈行为。人性具有向善力量的理论可以作为仁政理论的基础,但绝对不能正向和反向推导出宇宙论。前者是欺世盗名,后者是自相论证。子思、孟子、程朱一派,在某些领域方法论上的成功,绝对不能被笃信为哲学基础上的劳不可破。

  人性具有向善力量的性善论,和人性具有向恶力量的性恶论,其实是一个树上长出的两个杈,他们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区别无非在更强调哪个而已。


三. 荀学对孔子之论有所损有所益,然把孔学等同于儒家也不宜。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先师以闻道而不惜生命,可见道之高深非孔子之论所能详尽,先师尤能如此,后学竟以臆造之宇宙论置换古人之天道!


四. 革除孟系----程朱是儒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过是否入法,在下质疑。特别是在专制色彩被伟大的某思想强化的中国,如此转变,反而在客观上容易被统治者利用,并沦落为论证其原有统治方式合法的工具。


五. “许多军史专家都认为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可以是一个文明的助产士,朝鲜战争也许只有汉击匈奴、唐灭突厥可与之相比”

  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呵呵,说什么好呢。扬荀可以,我也支持,不过这里混入了个别有用心的观点,如果说为了儒学的变革把刻意重构某些历史细节还可以原谅些,当然这种重构水平也太低了,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思想多元化,再用这种方式是注定失败的。

  可以以新的理念认知历史,但如此的认知几如篡改是不容许的。把70年代本质为政客权谋表现的儒、法之争表述为荀学----新法家兴起的一个环节,传统复兴的时代共名中,或许是混入那个为某种垂死挣扎势力招魂的观点,或者是极易被近两年的新法家中的用心叵测的某一派利用的观点,或者是曲终奏雅的奉承统治势力的观点,可谓在此露出尾巴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2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以前读书和看帖时的一些感悟,现在看来自己以前思考的还是很欠缺,发来大家看看
发表于 2008-1-28 1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性為向善向惡,那麽善惡在何處呢?所謂性是指内在稟賦,若提個向字,便有向外之意。在外則非性。是以孟子言“反”即“返”,而不言“向”。所謂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善莫大焉。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体,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善惡斷非一樹兩叉,向善向惡,復性離性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8: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無善無惡心之体,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句说的好,体无善无恶,善恶为体之动。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为内在禀赋者,然加一本字,则千古纷纭,争论不休矣。若本善,则何须修之,人人易为尧舜,故知善恶非性之本,乃性之端也,可然非必然,向善向恶,此之谓也
发表于 2008-1-28 2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陽明要致那個知善知惡的良知,還是站在了性善這邊了。

"若本善,则何须修之" 實乃大徹大悟之語,不過要待轉一圈回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之時。

性善是信,非哲學命題。西人可以性惡,只要上帝善即可。中國人若性惡,天理良心全無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也未必说性本恶,倡导性恶的荀子不也说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吗  天理良心在不在,要看是什么天理什么良心了
儒学在中国占据压倒地位,恰是荀系嫡传公羊学带来的,我觉得宋学不能漠视这个
发表于 2008-1-29 2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辟之草木,區以別矣。公羊漢儒之功焉敢漠視。不過宋明儒卻非只是坐享了儒學的“壓倒地位”。兩漢而唐,儒學其實是士家大族之學,其始終保持的地位也只在政治領域。中國社會的儒化,即所謂販夫走卒皆知忠孝仁義,實賴程朱陸王之學。評價宋明儒 不可離此史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认为,公羊学政治方面有其优势,所谓儒术是也,但心性义理方面则不足。宋学是将儒学的心性内圣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却开不出济世实学的追求,当代新儒学沿袭这条老路,追求内圣开出新外王。

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儒学在先秦就有内外两个派别呢,想必参透内圣外王非常人所及,后儒各执一端
发表于 2008-1-30 1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聖外王不是參出來的,本為踐行。此外王猶賴天數,以夫子之聖,千秋功業只在弟子三千。

說宋明之儒開不出濟世實學,大約立論基礎有二,一是宋明皆亡於異族,二是沒有發展出所謂的現代制度。如果以爲文明的盛衰,制度的形成和某种思想有因果關係,只能說我們遠還沒有認識到社會演變的内在機制。即使以因果立論,為何不見宋明文明之盛,而許之偉大事功呢?

詬病梁熊唐牟諸前輩開不出新外王,百年來,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又何嘗開出了什麽。現在據宣傳是“五千年未有之盛世”。姑且許之以盛,此盛之由來,百姓日用不知,亦或可追本溯源於歷史深處。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2: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宋明亡于异族,也于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之类无关。
对比一下今古文经学的天子一爵、天子非爵,张三世说、五德循环说等等,想必不难理解。学者已多有论之,公羊学的复兴也是一个热点
发表于 2008-1-30 17: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思想史,從某种意義上理解,就是不斷重搆原典,其重搆的著力點,一方面取決於思想的内在理路,另一方面也出於應對思想和社會現實的挑戰。既認爲思孟一係無外王之道,又不認同西化之路,便於公羊荀學中求法。我前貼所提的,恰是此思想背景,非不相干之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是有道理的。隋唐的儒门没落,宋儒对恢复儒学功绩甚大,然只是继承了古文经的传统。既然今文经是儒学内部的问题,也有清儒的奠基,现在复兴儒学兼有二者,乃理所当然之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1:53 , Processed in 0.0737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