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38|回复: 3

ZT 深夜,感华夏礼崩乐坏,不能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 1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夜,感华夏礼崩乐坏,不能眠
今天在百度汉服吧发了个帖子,说明民间祭祀的着装问题,同胞们的回帖令我心内生寒,久久不能入眠,遂来写下这个帖子,权当作是郁闷时的喃喃自语吧。

现在汉服复兴者中,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只要完全恢复古制,便是复古,在原衣上有所改变,才是复兴。其实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人讨论过,也已经有了定论,经过所谓改良后的汉服,就已经失去了汉服的神髓,只是一件含有汉元素的时装。这一点,百分之八十的朋友,都不会有异议,可是,一旦在细节上做要求的时候,朋友们的立场就似乎变了。

举个例子吧,在古代,汉服是没有宽腰带配细腰带的系法的,出土的玉人身上的腰封,也没有配细腰带,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迷恋这种穿法呢?

其实,汉服做错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知道错误,改正便可以了,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可是现在很多朋友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是改正,而是狡辩,说,“古代没有的,现在就不能有了吗?我们是复兴不是复古,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古代的来。”然后,进而延伸到内衣内裤、眼镜甚至家用电器上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与汉服“改良”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分而已。
为什么细节就不应该注意呢?有的时候,细节反而更能体现汉服的神髓,我们做汉服,到底只是做个汉服的样子呢?还是做一套真正的民族服装?

再举个例子吧,汉服的中缝问题,很多朋友所做的汉服,前面是没有中缝的。其实汉服之所以有中缝,是因为古代的布料门幅很窄,所以才得有中缝。很多朋友就认为,既然现在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何必拘泥呢?

我想说的是,明代中后期,纺织业是非常发达的,未必就不能解决门幅的问题。明代的通袖袄裙,通袖襕是织造的,也就是织布的时候就织上去的,裁缝只需要照着样子裁剪就可以了。这样的布,想必门幅不会太窄,否则无法按照花纹做出一件衣服来。也就是说,门幅的问题也许很早以前就解决了,为什么古人们还是要做有前中缝的汉服呢?因为在千百年里,中缝已经成为了汉服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了。就像西装袖子上的扣子,刚开始并没有扣子,但海军战士们喜欢吃完饭就用袖子擦嘴,为了不让他们这么做,才缝上扣子。现在不会有人用西服擦嘴了吧?但是扣子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西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完了衣服,再来说礼仪。

说这个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不懂得如何行礼也就罢了,可悲可叹的是,人们连去探寻如何行礼的心都没有。
在古代,衣服是要分等级的,什么样的身份才能穿什么样的衣服,现在没有等级了,僭越就成了家常便饭。其实我并不是死硬派,觉得古代命妇已经官员的衣服不能穿,首饰不能戴,可是太过于明显的显示身份的服装,是不能乱穿的呀。例如衮服、官服、公服,这些基本上都可以算得上工作装的衣服,怎么能乱穿呢?好吧,穿也无妨,你可以穿翟衣、可以穿衮服、可以戴博鬓,可是,你做不出来呀。就拿命妇礼服来说吧,一品诰命夫人的礼服,加上所有配饰、头饰,再加上笏、霞帔等等,算下来需要多少钱?这还不算是不是能找到这些东西。很多朋友在做衣服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些严重的问题,所以找了许多东西代替,或者干脆不做,衣料用很便宜的布料。我不是说不能找东西代替,不是说不能省略,有的时候为了成人礼、祭祀等,需要用到,没有办法,只能从权。但是如果是私人做,而且只是做来参加汉服活动而已,又有什么必要呢?与其做一件不象样子、不符合礼制的命妇大礼服,还不如做一套漂亮的、庶民穿的常服好。而且,庶民也是有礼服的,也很漂亮,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命妇的甚至是皇家的礼服呢,而且是不合礼制的礼服。
做庶民有什么不好吗?我们本来就是庶民啊。

别忘了孔子的名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后,再来说说祭祀吧。

现在有许多人迷恋周制玄端,祭祀甚至重大礼仪的时候,都喜欢穿它。我想问问大家,有谁知道周制玄端是什么样子的么?我也在网络上搜索过,搜出过别人所画的周制玄端图,我想请问,这玄端的各个配饰是出自哪本书?而且书本的记载原本就是浮动性很大的,古代对配饰的称呼,与现在是不一样的,我们读起来,也许理解就不一样,仅仅只凭着文字,而没有画像以及实物做辅正,做出来的衣服,真的不敢确定是否与原物相同。现在所流行的玄端,恰恰就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史料记载,更没有实物,就借鉴了明代祭服,甚至韩国祭服,做出来的东西显然就错了。
如果,是普通的衣服,错了也就错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可是大礼服啊,是祭服啊。《礼记》里面记载,用于祭祀的礼器、礼服,是绝对不能乱穿的,就算饿死了,也不能用礼器盛饭,就算冻死了,也不能穿祭服。这是因为,祭神如神在,不管我们祭祀的是祖先还是先贤、先烈,都要对其有起码的尊敬之心,如果连服饰都乱来,那么尊敬之心又如何体现?现在有许多朋友说,能去参加祭祀,就已经很有尊敬之心了,我看未必,你又如何判定有的人不是为了作秀而来呢?

曾经有人问过想要恢复周礼的孔子,连重礼仪的心都没有了,你恢复表面的礼仪、服饰有用吗?你恢复了礼仪、服饰,世风就会回到那个时代吗?这和今日我们所遭受的责难多么相像。那么,孔子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说,如果连外在的东西都没有了,又有谁还会记得重礼之心呢?又有谁还会记得礼义廉耻呢?我们就是要从外在的东西出发,一点一点唤起百姓的廉耻之心啊。

我一直都十分奇怪,为什么明代无论出土文物、史料书籍还是古画,都十分丰富,基本上可以照着样子一一做出来,就像冠礼一样,《大明会典》里连冠礼中主祭所说的话都有详细记载,为什么很多人不用明代的礼仪服饰,偏偏要去做周代、汉代的呢?可是周、秦汉、唐时期的资料没有那么详尽,复原不出来,怎么办呢?很简单,杜撰,或者借鉴明代的。

我想问,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有意义吗?

不知不觉,竟然说了这么多了,夜也这么深了。发了这许多牢骚,恐怕都没有多少人有耐心看完吧?不过这些话郁结于胸,真是不吐不快。
明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本帖最后由 东山一条柴 于 2008-2-2 10:41 编辑 ]
发表于 2008-2-3 07: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一夜未眠,却也只是留恋于汉服的风韵,而没有你如此深沉的思索!惭愧……
发表于 2008-2-3 0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话吧……我对礼仪暂时没什么兴趣,因为我现在对服装的体制还没怎么了解……
本人其实很懒的说……但是的确,正如楼主说的,就算是没什么兴趣,也不能完全忽视,若是连这点东西都丢掉了,要复兴华夏文明是奢谈……
发表于 2008-2-3 1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眼镜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宽腰带配细腰带的搭配,曲裾和直裾确实没有,所以我做的汉服后来也没有混合起来了。不过楼主可以看看韩熙载夜宴图里面,这种穿法還是有的,只不过不使用于曲裾、直裾等深衣类。
在礼仪场合肯定是要恪守应该有的礼制。
不过玄端,估计楼主说的是明朝的忠静冠服吧?那不是玄端,只是仿古玄端制来做的,不过做的完全不对。真正的周制玄端,并不是那个样子的,还有就是~玄端不算是大礼服~~只能算是简式礼服~最正规的还是冕服~士的阶级应该还是可以穿玄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6:39 , Processed in 0.0663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