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74|回复: 13

[詩文丹青之道] 认清汉语的性质,看清汉语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16: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清汉语的性质,看清汉语发展方向

   汉语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有些人一定会说:“是汉、藏系语言,是孤立语言”。这种回答,是按照西方语言学“理论”来回答的。他们的这种仅仅按照语言的一点表面特征,对世界各国的语言进行形态分类和谱系分类的“理论”,根本没有抓住语言的根本性质,根本没有发现语言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根本谈不上“理论”,最多只能是一种“瞎子摸象”式的陈述。所以按照这种错误的“理论”来指导汉语工作,必然把汉语发展引入歧途,只会使汉语退化、变质,最后彻底败在西方语言的攻势之下,逐渐被淘汰。


语言是一闪即逝的声波,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工具之一,嘴巴和耳朵是发送和接收语言的主要通道。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三点基本特性:

1。语言是一种人们约定成俗的表示思想的有规律的语音变化系统,并不是杂烂无章的声音堆积。不要把一般的口音信号(例如口哨、咳声等音)混同于语言,因为口哨之类的声音,只是一种人们约定含义可听的符号,不能算是“语言”。
2.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发音方式和语法都具有统一性、规律性和规范性。所以是不可缺损的,也是不可掺杂的,否则,就不能被大众理解。所以,任何两种语言,是不能互相混合使用的,只能二择其一。在两种语言发生矛盾时,只能出现一胜一败的结果。胜方虽然可以吸收败方的一些词汇,但是,胜方对这些词汇全都是按自己的发音方式说出的,用自己的语法组织使用的。这叫做语言的排它性或无兼容性。这就是一些语言被另一些语言取代而消失的原因。所以,说“语言融合”是不符合实际的。

3
.语言是通过表示思想而间接表示客观事物的。因为客观事物经过人脑的反映和思维加工以后,形成一种概念和思想,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不会语言的或不可用语言传达到时,可以通过手势、旗语或其他动作、标志物等等表示出来)。所以,语言是间接表示客观事物的。既然经过了人脑的加工,在加工时就必然受到人的主观认识水平和感情意识的影响,所以,加工后的思想,就不会完全同客观事物相同,甚至是局部的、错误的。所以说,“语言是表示客观事物的”讲法,是不对的。

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系统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语句。而语句是由“语音(包括元音、辅音和声调)”、“语意”、“语法”、“语气”构成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语音”和“语意”构成语言的单词。其中,“语气”由说话时的感情决定;语音、语意、语法三者都必须具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音是语言的可听成分,没有它,语意就无法传递;语意是语言信息的实体,没有它,语音、语法就没有任何作用了;语法是语音、语意的组织规则,没有它,听者就不懂得说者所云。只有语言的说(发)、听(收)双方用同一标准理解“语法”和“语意”时,才能实现语言交流。否则,听者就觉得对方的语音是杂烂无章的声音堆积,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同语言的区别点,就在于表示同一语意的语音和语法的不同。语音、语意构成语言的单词,单词按语法排列构成语句,来表示人们的思想。
人类的语言,是由喉音信号发展起来的,语言与普通的喉音信号虽然都是传达一定信息的,但是,两者有本质的不同。语言是人类身体进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产生的。随着大脑和身体的进化,喉头发音的大小、高低、长短变化的种类逐渐增多,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对喉音的调控技能逐渐精巧,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支配能力同时提高,使人类发出的声音出现了千变万化的情况,再加上人们必须交流的信息内容的大量增多。只在此时,语言才能形成。人类的语言,既是人类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承载物,也是一种传送工具。语言形成以后,语言就成为人类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了,而肢体动作就降为辅助的了。从此,耳朵成了人类的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眼睛降为辅助通道了。用肢体动作和自然标记作信息源的交流方式,可以称为视觉通道(眼睛)方式;用语言交流信息的方式,可以称为听觉通道(耳朵)方式。当然,听觉通道的开辟,是以发音器官----喉咙、口腔和大脑(信息产生和发送器官)的进化为前提的。在人类发音器官进化的同时,听觉(信息接收和辨析器官)也一起进化。语言成为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既是生理进化的结果,也是发音技能提高的结果。人类的喉音是天生的,而语言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学习和锻炼出来的。全人类的喉音都是相同的,因此全球不论什么人种,哭声和笑声都是相同的。因为人在哭和笑时用的是纯喉音。口内的各个器官对喉音进行调控变换,是一种发音和变音的技能,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语言的扩展,最佳的途径是增加语言的构成要素(元音、辅音、音调、单词)和改进对要素的组织规则(语法、词法)。而新的元音、辅音、音调的创造,主要就是由这种发音和变音技能的提高得以实现的。如果把喉咙比作一个笛子,口腔内的各器官就好比吹笛人的手指。手指的动作不同,笛子发出的曲调是不同的。这种通过学习后才形成的语言技能,是人类的语言多样化的一个生理原因;人类语言多样化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人类分成很多独立的群体。随着人类数量的逐渐增多,因生存的需要,逐步散向世界各地,形成了很多群落,很多群落之间相距很远,时间久远,交通不便,相距遥远的群落之间就失去了联系。这样,他们之间的语言就没有交流的机会,那就各自按自己的实际生活需要进行发展变化了。于是就出现了群落语言的差别。到后来群落合并为民族后,语言也跟着混合,形成民族语言,各民族语言也是有差别的。由于语言是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对喉音的调控的结果,因为口腔、舌头、牙齿、嘴唇的运动具有长久的习惯性,所以,一个人从小学会的一种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很难改变。
由于各个民族语言的发音方法不同,就使各民族语言的辅音、元音和声调的种类和比例不同;由于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又导致了语法的不同;语音所约定代表的事物也不同,这三种不同,就使各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了。所以,就出现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听不懂对方讲话的现象。
语言既然是人类身体进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产生的,而人类的身体进化和社会发展是永不停止的,所以,人类的语言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
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虽然千差万别,按照语言的词语结构来分,可以分为如下三类,即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类、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类、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类。
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类语言?从整个人类语言发展进程上看,人类的语言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这种发展进步,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导致的。各民族由于各种原因,其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不同的,就导致了这三类语言的出现。这三类语言的性能优、劣是不同的,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类语言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初级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语言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今天那些仍处于渔、猎部落社会状态,又没有文字的民族,其语言一般还处在第一阶段或处在向第二阶段过渡的状态;有些民族语言,在进入部落酋长国时期之后,才进入第二阶段;汉族语言在进入部落酋长国时期之后,较快地从第二阶段发展到了第三阶段。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的语言都处在第一、二阶段,只有很少数的民族的语言处在第三阶段或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状态。
不论处在哪个阶段的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标准,才能永葆活力。
1.是一个完整的表示思想的语音变化系统。即发音、组词、组句都有固定的规则和相互的关系;
2.说话方法简单,本族群中的所有的人,不分老幼,都能很容易地学会;
3.洪亮悦耳,音节清晰,并能表达感情色彩;
4.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包括音素、声调、单词、语法及对应的文字的扩展)。
人类语言经历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性质和特点都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的语言有如下主要基本特点:
1待续)

山东临沂   孙振坡
2009.3.2
Email: szp1945@sina.com
注意:对本文有不理解的问题,请看本文后面的附件:“中国汉语汉字发展规律研究提纲”压缩件。本文后边不能附有压缩文件的,可到“中国语言文字网”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 的“百家论坛”---“学术讨论”版块中找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文1

主要基本特点:
1、语音的类型较少。这是由语言的元音、辅音、声调都相对较少的缘故导致的。
2、以单音词为主。由于词汇少,只用一个单音就可以表示一种事物了,所以,他们的语言单词是单音的或以单音词为主的。
3、语音是单载的。即“一音一意”、“意异音异”的。对话时,可以不用对话环境物的参照,实现直接的“听音知意”。
4、词汇相对较少。因为单音词汇的扩展,主要是通过增加音型(由元音、辅音、声调、语气构成)来实现的。由于音型的增加,要经过很长时期的锻炼,单词的扩展就受到很大的局限了。这就隐藏着新词无限扩展与音型数量有限的矛盾。
5、自然语法。即按说话时吐词的自然顺序,把一句话中的各个单词的含义关联起来,来理解各词的词性、词义和这句话的意思。这种自然的语法,十分简单,人们不用学习,自然就会。
6、很容易学会。
第二阶段的语言有如下主要基本特点:
1、中级阶段语言扩词的思路是“单词增加----音节增加”,冲破了原始单音节词语言的扩词规则,为新词的增加,开辟了一定的空间。这是原始语言发展成多音节语言的主要原因。
2、外加了繁多复杂的语法。多音节语言有繁多死板的语法规则,必须遵循死板的教条谴词造句。不经过专门的语法训练,难于学会应用
3、比初级阶段的语言难学。因为比初级阶段的单词增加了音节和繁多的语法。
4、音型比原始语言增加不多,相对贫乏。因为在新事物出现后,用来表示这一事物的新词,只考虑在某个词根上增加音节来表示之,不考虑如何增加音型来表示之,所以,其音型得不到扩展,就仍会停留在第一阶段的数量上不变。所以,其辅音、元音、声调都较少。
5、“多音节词语言”仍然按原始语言的“音、意对应”的扩词规则进行扩词的。只是将原来的单音节表示法,改为用不同的语音样式(音型、音调)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不同的词义的多音节表示法。所以,语音同语意的关系,仍然如原始语言一样,为“语音单载”的关系。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用对对话环境的参考物,直接通过音节的不同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就能区别单词的不同含义了。
6、单词的音节数量是有极限的。这种局限性,加上音型的相对贫乏,就导致了多音节语言单词的相对贫乏。

7、多音节语言的每一个单词,都必须是社会的人们预先约定好的,否则就不能被他人理解。所以,任一时间的多音节单词是一个可以统计的有限数。人们在使用单词时,只能局限于从现有《字典》内选择。只能用现有单词,组建语句,不能构建“二级新词”。

8、

随着单词的增多,“一词多意(不算延意)”的现象不可避免,“同音异意(不算延意)词”增多,导致原先的“意、音对应”的组词规则的破坏。使整个语言系统失去系统性和规律性。单词增加越多,破坏程度越大。所以,单词增加越多,难学程度也就越大。

第三阶段的语言克服了一、二两个阶段的语言的缺点,继承和发展了它们的优点。第三阶段的语言具有如下特性:
1、增加单音新词的主要措施有四个:增加同音异义词(在文字出现以后,必须文字的支持。因为文字在多音节语言向单音节语言的转变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造成了单音节语言每增加一个单音新词时,就必须创造一个与之对应的新字来支持。否则,就会造成一字多意(不算延意),违反了“文字不能多载”的规律);增加声母和韵母;增加声调;增加意、意联合词。
2、以单音节词为基础进行组词造句。
3、语音与语意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语音,可以对应无数种语意。单音词可以无限地扩展。
4、存在大量的“同音异意词”、“一音多意词”。
5、使用“语音多载规律”,主要通过对话环境的参照物,经过思维判断区别单词的含意。
6、音素、声调比第一、第二阶段的语言的多,音型自然就多。
7、语法简单。因为单词相对语法来说,是独立的,不用任何组织方式,按说话吐词的自然顺序,把一句话中的各个单词的含义关联起来,来理解各词的词性、词义和句子的意思。这种自然的语法,十分简单,人们不用学习,自然就会。
8、因为有第六条的特性,就决定了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音词的词义关联,组成无限个新的二级单词。
9 由于单词无限,语法简单,所以变通叙述的方式极其灵活,从而使语言具有准确严谨、丰富多彩的表达能力。所以,语句丰富而又言简意赅,是第一、二阶段的语言无法比翼的;叙述同样内容的文件,比多音节语言篇幅短得多。
10、因为它彻底摆脱了第二阶段的扩词局限性和语音单载规则,又能组建无限的二级单词,语法又十分简单灵活,所以整个语言的扩展空间是无限的。这样,语言就具有永久的稳定性。
11、十分易学。由于语法十分简单,同时单音又是比较少的,所以,只要学会了这有限的单音,就学会了日常口语。
表面看来,似乎第三阶段语言回归到第一阶段上去了。其实,与第一阶段语言有着质的区别。
我们将“语音多载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跟“语音单载的、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对比来看,就会发现,前者比后者优越得多。“语音多载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克服了第一、第二阶段语言的一切缺点,继承了它们的一切优点,出现了质的飞跃。所以说,“语音多载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是从第二阶段语言发展起来的高级语言。可以说,“语音多载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语言发展到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语言,还是要继续发展的,发展的方向是更简练更准确更易学。从发展空间来看,第一,不断增加音素和声调;第二,不断增加表事成语和单音词;第三,将已经存在的永久常用多音二级合成词用一个单音新词取代。例如:电脑中央控制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原子核裂变反应堆、等等。
据有关专家近期的统计,世界上共有5651种语言,有对应文字的只有三分之一,使用人数较多的只有500种,有1400多种已经消失了。
今天世界上大约有一小部分社会发展落后的民族的语言属于第一阶段的预言,绝大部分民族的语言属于第二阶段的语言或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语言,只有很少的民族的语言属于第三阶段的高级语言。汉语是典型的第三阶段的高级语言。与“语音单载”的语言对应的文字的最佳体式是“表音”为主的拼音字母文字,与“语音多载”的语言对应的文字的最佳体式是“表意”为主的方块文字。这是语言特性决定文字特性的规律导致的。
当我们明白了三类语言的不同特性以后,就应当知道应当怎样看待汉语了,应当怎样判别从前和如今的一些关于汉语汉字的做法的对错了,也能判断目前的汉语汉字是正在发展呢,还是正在退化?
1.既然增加声调是汉语发展的一个主要措施,那么,近几百年来,把汉语原先的入声丢弃了,就是错误的。现在汉语就只有“抑扬”没有“顿挫”了,由此使汉语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不得不用增加二级多音词的办法来回避对话时的误解,从而使汉语退化成重复、罗嗦的语言。中国的古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可是古诗的韵味,在今天已经丢去一半了。
2.(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6: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2

在今天已经丢去一半了。
2.既然增加声母、韵母是汉语发展一个必要措施。那么,砍掉zi ci si 三个声母和韵母iai 和合并音型,就是错误的。这是愚昧地把“千年人参”当作“草根”随便扔掉了。
砍去后,只好把读音为zhei mei gei的字合并到zai mai ge音里去,将原是zi ci si这三个尖音声母的字,合并到jqx 声母的字中去,造成“酒”“久”不分、“清”“轻”不分、“惜”“希”不分。再如:“阶、节、 结”,原来分别读为“jiai
ziie
jie
”的,现在都读为“jie”了。从而增加了对话时的误解率,影响了汉语的准确性。也给电脑的拼音输入法增加了很多同码字,造成很多麻烦。

3.既然汉语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么,停止建造单音新词来表示新事物,就是错误的。有些人提出压缩今天使用常用字,说2000个字就够用了,更是错误的。
4.既然汉语单词的增加必须汉字的支持,那么,合并同音字,就违反了文字不能多载的规律。从而造成更多的“一字多意”字,在书面环境里也容易引起误解。例如:“斗(dou上声)”、“閗(dou去声)、闘、鬥、鬬”,合并用“斗”;“斤”、“觔”合并用“斤”;“粗”、“麤”合并用“粗”;等等。所以, 如果用文字写道:“这个圆柱太粗”。此话是指的圆柱的径围太粗呢,还是圆柱的表面不光滑呢?就表达不准了。为了避免这类不准,就得把单音词“粗”改为双音词“粗大”或“粗糙”。
5.既然是汉语决定了汉字是以表意为主的,应当“以形表意,意异形异”的,那么,把汉字以形表意的本质退化为“以音表意”的表音字符,就是错误的。繁体字中,一字多意的字很少,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同音不同义不同形”的字,这是符合汉语本身“同音不同义”的特性的。现在,对于外来词,不属于人名、地名的专用名词的,也用汉字“音译”,把本来表意的汉字,蜕变成纯粹“表音”符号,扰乱了整个汉字系统规则。就是错误的。
以上5种错误的做法,使对话时往往发生误解。为了避免误解,只好用改变叙述语句或用组合双音词的办法弥补之。然而,这种做法又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使语言、文章变得冗长。“言简意赅”的高级汉语,向着冗杂罗嗦的低级语言蜕变了。文章字数多了,写文章的速度也慢了,也增加了印刷成本。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研究语言,就必须同时研究文字;特别是必须汉字支持的汉语,如果离开汉字而孤立地研究它,是绝对不能正确指导汉语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如,一直大力推广的“普通话”工作,几十年来,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但是,就如扫大街一样,老是干不完也干不好。连央视台的主持人的讲话,有时也不符合标准。其实,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只要把目前间接表音的汉字楷体,升级为直接“意、音”双表的新体汉字,汉字到哪里,标准的汉语就到哪里,“普通话”不推自广。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在小学课本上,每个字都带上汉语拼音;在广告牌或商品说明书的汉字下边,都附上汉语拼音;在全国各级政府都设推广普通话的立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又是搞规定,又是设表准,又是搞考核,又是搞达标等等的了。

山东临沂   孙振坡
2009.3.2
Email: szp1945@sina.com
注意:对本文有不理解的问题,请看本文后面的附件:“中国汉语汉字发展规律研究提纲”压缩件。本文后边不能附有压缩文件的,可到“中国语言文字网”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 的“百家论坛”---“学术讨论”版块中找到。
发表于 2009-3-8 1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后深受启发!
只是有一个问题不太懂,想请教一下楼主:依照楼主的推论,要使汉语重归言简意赅,则必然要增加汉字数目(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有没有完全看懂楼主的意思),这样岂不是加重了汉字学习的负担,更加不易推广?此外,我们推广的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余一直以为现在的北方话是深受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汉语,同古汉语早已相去甚远,真正接近古汉语的倒要数闽南语、吴语、粤语等,但这些方言在目前看来,要想取代普通话的地位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有着极强的势利性,中国目前采用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做为官方语言,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所以结合历史来看,语言本身(从语言学角度上来说)的发展和它自身的生存环境(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上来说)并不能保持一致,甚至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语言还要发生语言学意义上的倒退。
个人愚见,还望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三笑行者:
  你的理解没有错.汉字单音词应当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增加的.如果仍然用楷体字来表示.是要增加学习负担的.现在的人们,为了减小这种负担,就停止了造新汉字.这是"狗熊吃熊掌"的办法.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楷体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这种新体,只要学会了425个组字元件,就会读写任何新体汉字了.所以,没有记忆负担.其原理,我在"中国汉语汉字发展规律研究提纲"一文中都讲了.因为本网站不能上传压缩文件,所以你看不到这个文件.要看时,可以打开"中国语言文字网"的"现代汉字研究"版块中看到.
发表于 2009-3-21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音双表新体汉字”,想来是个伟大的工程,去看看再说,谢谢!
发表于 2009-4-17 16: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理论就头疼
发表于 2009-4-22 15: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精辟,楼主是搞这方面研究的吗?
发表于 2009-4-22 23: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个长篇大论
很不符合“言简意赅”的宗旨
发表于 2009-5-14 08: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着实会让一些人头疼,不过没有一些人对理论的研究,实践上又怎么获得更快的发展?楼主的帖子长是长了点,不过讲的还算清楚,相比他的原意,已经很言简意赅了,看你怎么理解了!帖子发出来也是让人看的,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没什么的,看不看都是自己的事,也没谁管,只是觉得凡事不要太浮躁了,我开始看着确实也觉得长篇大论太多了,不过静下心来看,还真是了解了不少东西,关键看每个人的专业对象以及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了!
发表于 2009-5-16 18: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em31]
发表于 2009-5-16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意双表 是新东西吗?
形声字  不就是这样的吗?
发表于 2009-10-20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麼強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8 11:09 , Processed in 0.0809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