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3|回复: 12

[推荐]希望有复兴意识的好好读读(共两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4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vAlign=top align=middle>
<TD width="100%" height=66>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重估国学的价值 </FONT></B>




<FONT color=#0099cc>南方周末    2005-05-26 12:40:56</FONT></DIV></TD></TR>
<TR vAlign=top>
<TD width="100%"><FONT>

  □纪宝成
    
  编者按 本期刊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为他们即将创办的国学院而提供给本报的专稿。本版一贯关注传统与现代转型的话题。今次更藉由此文表明:一个不能与传统和解的民族,始终是处于无根状态的。怎样与传统和解?各人该做的是发诸己心的努力。为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刊出此稿。
  
  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当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那么,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文化教育一定是在哪个重要环节上出了问题,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并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自然很多,如汹涌澎湃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实用功利主义的驱使与影响,如西方强势文化话语霸权的渗透与制约,等等。然而,其根本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固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承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对体现民族之魂魄的基本载体———国学有意无意地采取了忽略或偏激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漠视文化本根做法的后遗症将显得日益严重,这决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而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在今天完全有必要重新认识国学的价值,呼唤国学的回归,重建国学的学科。
  
  一、披沙拣金:衡估国学的价值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呼唤国学、重建国学,首要的前提,是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认识国学、理解国学,对国学的内涵、性质作出准确的把握,对国学的价值、意义作出科学的总结。
  所谓“国学”,作为名词古已有之,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其具体的界定,人们多有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相对于新学它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它指中学,引申而言,即今人眼中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我们认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国学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我们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静地考察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就能够发现,第一,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珍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第二,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风骚。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仁政”治国理念,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文化精神,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行为科学,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第三,就文化的承继性而言,国学是走向新的时代的起点,建设新型文明的资源。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真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生机盎然。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已有本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也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但是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传统为资源,否则便是数典忘祖,而所谓“建设新文明”云云,也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天高度重视国学,揭示其价值并按照现代理念进行改造与重建,乃是理有固宜,势所必然。
  
  二、百年悲欢:反思国学的失落
  国学的价值与意义毋庸置疑,国学对现代文明建设的作用无可替代,然而,近百年来,国学的际遇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学的地位由社会意识形态的巅峰迅速向下滑落,长期沉沦在遭否定、受针砭的尴尬境地。尽管曾有人创办过各类国学专修学校,出版过多种国学刊物,大声疾呼重视国学、重建国学,可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曲高和寡,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学被边缘化的颓势。当年梁启超谋划开办《国学报》的不了了之,马一浮惨淡经营复性书院的难以为继,就是这方面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百年来,国学地位遭贬低,国学价值遭否定,国学意义遭质疑,国学前途遭抹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历史进程,伊始于鸦片战争的失败,而随着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的结局而强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趋向高潮。当时由于袁世凯、张勋等人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使正处于转型的中国社会组织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而社会上尊孔崇儒、设立孔教的喧嚣与政治复辟等行径,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对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猛烈批判。这一方面是全面否定孔子与儒家经典。如陈独秀曾称,“全部十三经,不容于民主国家者盖十之九九,此物不遭焚禁,孔庙不毁,共和招牌,当然持不长久”(《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第320页)。吴稚晖对中国社会所长期尊奉的孔子等先秦诸贤,极尽奚落、挖苦、咒骂之能事,将其称为“周秦间几个死鬼”,断言“国学大盛,政治无不o(︶︿︶)o 唉”(《吴稚晖学术论著》,第124页)。四川的吴虞则明确喊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另方面是主张彻底废除国学,内容涉及古籍、习俗、节日,甚至文字、姓氏,如钱玄同主张不拜孔子、关羽与岳飞,鼓吹什么“端午、中秋……简直是疯子胡闹,当然应该废除,当然应该禁止”(《钱玄同文集》2卷17页)。即便是像鲁迅这样杰出的思想家,有时也不免对与国学相关联的事物采取片面偏激的态度,如对中医中药的功用一概加以否定,对京剧等传统文娱形式也刻薄嘲讽、无限“上纲”。总之,在一段时间里,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必须由它来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灾难承担总责任。
  这种以激烈批孔、否定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思潮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不少知识分子痛感中国近代落后挨打悲惨历史的产物,是他们极度忧患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积愤之言。他们的感慨、愤懑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合理性,因为国学中的确包含有已经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如极端维护专制的理念,束缚人心与人性的三纲五常伦理等等,必须经过改造和扬弃后,才能重新焕发精神,与现代生活接轨。然而,真理越过一步即成为谬误,如果因为国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对它加以一概抹煞,全盘否定,显然偏激而片面,就像恩格斯批评杜林对待黑格尔、康德的非理性行为一样,是把洗澡水与孩子一起倒掉,并不可取。
  其实五四运动前后,新型知识分子也并不都是一概批孔贬儒、否定国学的。如郭沫若就曾将孔子与华盛顿、列宁、罗素等人相提并论,又如蔡元培、贺麟等人也曾主张抽象地继承孔子的精神遗产。即使是不少一度激烈反孔,否定国学的人,如陈独秀等,日后的观点也有所变化,主张以科学理性的立场与方法评价孔子,分析国学。至于中国o(︶︿︶)o 唉的领导人,更是提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认识和借鉴以孔孟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如o(︶︿︶)o 唉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o(︶︿︶)o 唉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刘少奇在其《论o(︶︿︶)o 唉员的修养》一书中,也把“学习我国历代圣贤优美的对我们有用的遗教”与“学习马列主义”相提并论。
  尽管如此,五四前后激烈而亢进的反传统文化大潮的后遗症依然是十分严重的,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颠覆性的破坏效果,造成的文化精神裂痕与创伤深刻久远,长时间无法得到弥合。在未能为文化激进主义无情攻击与荡涤的国学进行堂堂正正的正名前提下,要正确认识国学的地位与价值自然困难重重,要振兴国学,重塑民族之魂也一样举步维艰。而近代以来,按新式学科体系打破国学原有整体结构,文、史、哲彼此独立成为专门学科,虽说有它的合理性,并也在各自领域一定程度上承续了国学的相应内涵与传统,但毕竟在国学的整合性上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这多少也是使国学传承与光大不能顺畅的一个外部原因。
  
  三、回应挑战:走向国学的重建
  一方面国学作为中华文明之根,直接关系着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自觉性,其价值与地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国学发展的道路崎岖坎坷,留下了非常沉痛的历史教训,其后遗症至今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消极的影响,于是,我们就合乎逻辑要提出一个重大的文化命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脊续文脉,重建国学、振兴国学,使之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该乐观地看到,在今天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正遇上很好的机遇,具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
  这首先是重视传统文化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为重建国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多年来重理轻文的价值取向,忽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借鉴,其潜移默化的结果,是文化迷茫的触目惊心,道德滑坡的愈演愈烈。这一点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希望通过历史地、辩证地弘扬以儒学合理精华为主体的国学,来扭转社会风气的趋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业已成为普遍的要求。
  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讲求国学的背景不同,在当前重建国学是中华民族强大自信的标志,是进入世界多元文明体系,开展文化对话的表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掀起过国学热,一部分知识分子曾创办《国学季刊》、《国粹学报》等刊物,为振兴国学而全力以赴、摇旗呐喊,然而这是面临外患迭至、救亡承续的被动反应,属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悲壮捍卫。今天的情况则不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扩大,各国对创造经济奇迹的中国文化土壤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兴趣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重建国学,乃是属于均势地位条件下的对话,而要进行世界范围的文明对话,重要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凸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道理很简单,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重建国学恰好能满足这种时代的需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
  国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学科,近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已受新式教育学科体系分类而被消解,分别归属于中文、历史、哲学等学科,但是分散在这些学科中的国学基本内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保留以及相应的发展,换言之,国学在今天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依然是有一定基础的。重建国学只要认识到位、时机得当、方法恰宜,具有相当大的可操作性,即主要是进行综合的技术性操作问题;对于缺乏基本素材的能力建设问题或知识结构的短缺问题,也是可以通过累积效应逐步加以解决的。
  显而易见,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有前景,有支撑,有需求,有共识,有条件,适逢其时也!
  当然,国学的重建与振兴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反复尝试、长期坚持、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我们认为,总的原则应该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具体地说,其重点是在四个方面:重建理念,重建方法,重建队伍,重建学科。
  重建理念在今天重建国学,决不是对传统国学的简单回归与重复,而是要以现代的理念指导国学的重建:一是要沟通历史与现实的畛域,不为整理国故而整理,而是立足于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寻求启迪,接受借鉴。二是要具有世界意识,开拓视野,注重东西文化比较,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建设既融合世界潮流,又富有中国个性的新型国学。三是要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除传统的文史哲内容外,要注重扩充新的成分,包括要改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观念,增强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理与研究。
  重建方法重建国学,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方法与手段当然要借鉴,要运用,但是,不能仅仅局囿于此,而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系统论理论、信息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数学模型处理等等。提高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比率关系。同时广泛借鉴新的学科知识结构,如在史学领域,除了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外,还可以大量引进口述史学、心态史学、影视史学、计量史学的知识,使国学研究与传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对外交流的拓展,还必须加强语言上的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吸收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
  重建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国学重建中的重中之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国学研究队伍,重建国学便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必然会流于形式。因此建设具备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拥有扎实传统文化学术功底、富于献身精神的国学研究队伍乃是振兴国学研究的根本前提。在队伍重建中,高等学校将起主导性的作用,承担着搭建国学人才培养广阔平台的重大责任,因此,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国学专业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重建学科与人才培养相密切联系,国学专业学科的重建也要以创新的意识予以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筹措。这包括国学专门人才的选拔方式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体系的建设,学制学位体制的确定,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论证,等等。做到学科的重建有利于国学研究特殊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所培养的人才真正能够成为国学整理与研究的骨干力量。
  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摸索,随时调整,逐步完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允许多样化,允许讨论和争议,由历史来检验,由社会来评判。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信,只要秉持正确的理念,投入积极的努力,运用恰当的方法,那么,国学的振衰起弊、继往开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本版宗旨:刊登学者独立的分析、评论文章,点评网络论坛思想热帖,为独立、理性的思考提供兼容并包的思想资源。</FONT></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8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R vAlign=top align=middle><TD width="100%" height=66><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中国文化的边界 </FONT></B>




<FONT color=#0099cc>南方周末    2005-06-09 15:04:50</FONT></DIV></TD></TR><TR vAlign=top><TD width="100%"><FONT>

  □薛涌
  
  ■编者按
  本期刊出专稿,回应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5月26日在本版发表的《重估国学的价值》。纪先生的文章重在为人大国学院的成立鼓与呼,文章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而薛涌先生的回应,显然并不是简单为概念和观念而争,乃基于其历史研究和史观,彰显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及其关怀的重心所在。
    
  去年,蒋庆先生等人掀起了读经运动。今年,中国人民大学隆重成立国学院。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在《南方周末》发表长文《重估国学的价值》,阐述国学的意义。去年的读经运动和今年的国学院的成立当然不一定信守同一个宗旨。但这两个事件无疑代表着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笔者无意反对振兴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笔者反对狭隘地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反对以排除外来文化的方式来界定中国传统文化。人大的国学院是一个具体的学术机构,其前途决定于操办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因此,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边界,实在有讨论一番的必要。
  
  一
  纪先生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所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他还特别引用了邓实的话“国学者何?一国所以之学也”来进行概念界定。
  其实,这种意义上的“国学”概念,并非20世纪初的产物。最早的起源,至少要追溯的17、18世纪江户日本的“国学运动”。这一运动,最早由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等人发足,后来到本居宣长、平田笃胤而大盛。这些人,大多是以研究儒学、佛学起家,但后来渐渐转入对“古事记”、“日本书记”、“万叶集”、“源氏物语”等等日本经典的研读。他们认为日本原生的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日本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和社会危机,来源于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污染。在他们那里,以日语声音符号记载的“古事记”高于以汉文记载的“日本书记”,和歌优于汉诗,“源氏物语”表现的真性情高于朱熹学派的道德说教。日本文化独特优越;日本作为日出之国、神的国度,是世界的中心。简而言之,这一国学运动实际上是江户时代日本一批文化人试图从中国文化中独立出来、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的努力。
  这一运动,在江户时代就受到过批评。比如,本居宣长同时代的戏剧家上田秋成,对本居宣长的学说提出鲜明的异议。他称所谓日本中心的“大和魂”的理念,体现了乡下人的狭隘,是井底之蛙的世界观,对外面的世界没有见识。看看西洋人制作的世界地图,日本不过是一片小叶子一样的国家。再看看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之丰富,日本中心的学说简直是不自量力、让人家笑话。事实上,本居宣长本人的日记一直是用汉文写,他的一个主要生涯就是汉医。他对中国文化有激烈的攻击,但对孔子仍然十分尊重。他自己也很难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
  不过,这种国学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一些国学家提倡的学说,是针对当时幕府推行的朱熹学说这种官方意识形态而来,是一种文化的反叛和解放。第二,许多国学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他们至少在潜意识中认识到,中国文化实在太强大,仅仅是日本文化难以与之匹敌。但是,当时的中国文化已经陷入固步自封之境地,无视外来的学术。日本文化则可以兼容并包,大力吸收以兰学为代表的欧洲学术。江户时代的日本采用锁国政策。能够与日本进行有限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只有荷兰人。所以几乎所有欧洲的学术文化,都是通过兰学的孔道传入。一些国学家,在介绍兰学时不遗余力,认为日本既然是世界的中心,就必然是世界文化的汇聚地。他们希望通过与兰学建立文化联盟,壮大日本文化的优势。因此,得益于国学运动,欧洲的学术文化迅速传入日本。
  到了明治时代,特别是甲午战争战胜中国后,日本的民族主义大盛,国学的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重。到了二战时,这种国学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纪先生所谓现代“国学”形成的20世纪初年,正是传统的日本国学和现代民族主义开始合流的时刻。许多留日的中国学人也在此时回国。所以这一概念的形成,明显受到日本国学的影响。
  比较一下江户时代和现在中国的“国学”运动,就可以看出两者绝非毫不相关。现在不少国学派人士,把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危机归结于外来文化的影响,要回归纯粹的中国学术,甚至称自己是“君子文化”,别人是“小人文化”,大有文化中心主义的味道,和江户时代的国学家十分类似。纪先生在定义“国学”时漏掉日本的“国学”的影响,也并非偶然。因为讲国学的人大都强调本土文化的纯粹性和优越性,甚至到了一种不看事实、一厢情愿的地步。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在几十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影响甚大的文章,称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要纯粹也不可能。其实在中国,有所谓国学派所界定的纯粹的“中国文化”吗?就连国学这个词本身,也像“物理”、“化学”等现代词汇一样,多从日本转销而来。甚至有人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就是几个留学生在日本创造的。话虽然夸张,但你要是看看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经历,就无法否认日本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二
  如果人大国学院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使命,就必须面临着一个如何界定中国文化的边界的问题。《新京报》在报道国学院成立的消息时,特别附录了国学的定义,明确指出“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为主”。纪先生自己在讨论国学和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与风貌”时,排列了儒家、法家、墨家,甚至兵家。佛教竟然没有提及,更遑论蒙学、藏学、满学了。似乎除了汉文化,其他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都可以被排斥在外。
  笔者这样说,绝不是以一套政治正确的语言格式来限制学术研究。事实上,自从近代学术在中国诞生以来,中国学者一直忽视周边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把汉文化视为中国文明的主要动力;把少数民族的成就,简单地归结为“汉化”的结果。不错,汉文化产生了复杂的书写系统,经营着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在经济和文化上确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汉文化在处理军事事务(即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协调和周边民族的关系等方面,成就却往往赶不上一些周边民族。唐王朝固然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顶峰,但唐王室本身就是多民族混血的产物,其政治社会制度,也来源于南北朝期间长期的民族融合。安史之乱后,北方在大部分时间为“外族”控制,南面的汉族政权长期积弱,常常被人口只是自己的5%甚至1%左右的北方民族所征服。面临如此乏善可陈的汉族的军事传统,为什么我们要念念不忘“兵家”,而不学学阿保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如果以汉文化中心的观点看,北京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历史上从辽、金,到蒙古、满清,基本上是在“异族”统治之下。只有明代200多年才是特例。汉族政权,即使在明朝这样强盛的时期,也从来没有解决北方的安全问题。
  但蒙古、满清在这方面都显示了高超得多的政治技巧和军事能力。一般而言,在“异族”统治中国期间,中央政权在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即所谓国际事务)上都比汉族政权成功。这也是中国的版图在满清统治下几乎扩张了一倍的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的中国史家F.W.Mote在分析辽宋时代的政治格局时指出:辽是一个帝国,宋则仅是一个勉强自保的国家。辽帝国是当时东亚和中亚国际秩序的核心,也是一个文化中心。比如佛教的大盛,就是受了辽帝国之益。汉语成为国际语言,也是因为以汉语为载体的佛教跨地区、跨民族的传播。他甚至指出,阿保机是第一个施行“一国两制”的人。他创立的南院、北院制,以南院统治汉人,运用传统的州县、三省六部制度,通过赋税获得农耕地区的经济资源,奠定帝国的财政基础;但他深知在军事上汉文化有着明显的劣势,过度汉化会使他的帝国丧失军事能力;于是以北院统治游牧民族,使用的是一套滋生于游牧民族的制度。两种制度,在一个帝国中保存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传统优势。这是他能够成就宋朝所不可企及的帝国气象的关键。
  可见,这些所谓“异族”的成就,绝非一个“汉化”所能概括。相反,他们能够超越汉文化,集多元的文化、种族与制度之优。比如蒙古的统治者忽必烈,不仅懂几国语言,而且对欧几里德几何学充满兴趣,对基督教也非常向往,绝非是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物。日本的蒙古学家杉山正明甚至认为,蒙古帝国是第一个全球化的推动者,是世界的中心。她连接了欧亚经济和文化,使用先进的货币:白银,并且把蒙古的军事机器、穆斯林商人的贸易才能,和中国江南地区的财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没有卓越的国际视野,很难取得这样的成就。这是中国历代汉族政权所不可企及的。事实上,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融合能力,远在相对封闭的汉文化之上。
  我们都承认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但在一些人的骨子里还是汉文化中心观,认为人家的“进步”就是“汉化”的结果,很少讨论汉文化应该向这些“异族”学什么。再看看当今中国面临的全球化的挑战、国家安全问题,乃至提出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中华文明中那些更善于容纳不同政体、文化,更会和多种民族交道,更为“全球化”的“异族”传统,是否给我们留下许多比经史子集更为宝贵的遗产呢?难道这些传统,应该被划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界之外吗?
  
  三
  其实,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界定中国传统文化边界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我们如何界定现代中国文化的边界。如今中国大力推行市场经济,亚当·斯密是否应该仅仅算成人家的文化?再有现代的科技,中国文化包容不包容呢?你再看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讨论,哈耶克的引用率比他在美国同行中的引用率还高,甚至那些口口声声要捍卫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们,也言必称哈耶克、伯克。那么人家这几个“老外”难道没有资格进入中国文化吗?
  本居宣长等人的矛盾之处,是在他们自己的文化存在不能离开中文的情况下,要创造一个纯粹的日本国学。同样,我们的国学派,离开外来的概念和语汇就很难讲话,却要创造一个纯粹的中国国学,回到经史子集。这是一个复兴中国文化的理性路径吗?
  过去国外的中国研究叫“汉学”;如今则叫“中国学”。因为中国文明远远不能用汉文化来概括。如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要面临和世界文化融合的问题。所以,以笔者之见,“国学院”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名字,叫“中国文化学院”也许更贴切。“国学”总是要强调内外之别,似乎有一些是我们自家的宝贝,别人无法理解和赏识,和别人的东西有决定性的不同,是我们文化认同的核心。最后,这样的国学很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看看日本的国学运动,到后来越来越意识形态化,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强,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省吗?
  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其结果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是把中国文化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陈列。
  (作者系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电邮地址:evasicunxue@hotmail.com)
      
  ■本版宗旨:刊登学者独立的分析、评论文章,点评网络论坛思想热帖,为独立、理性的思考提供兼容并包的思想资源。
</FONT></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大家的知识和思想水平还差得远。</P>
发表于 2005-6-24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建议讲此贴转到国学区~~~~</P><P>谢谢楼主的文章~~~~国学,盖五四比年以来,长期不振。历史的局限性让那时的人们选择了一个极端的做法。</P><P>现在人重理轻文,中国礼仪之帮,也是有名无实</P>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上的支持!</P><P>不过,希望不要转到国学区,因为其实我的目的是让大家读过第一篇后,一定要好好读读第二篇,我想所有告复兴的人,在复兴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边界,楼上的希望你也要好好读读第二篇,再来说什么国学吧。</P>
发表于 2005-6-24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二篇也好好的看了一下~~~~~~刚才的o(︶︿︶)o 唉,有点急,只看了一下第一篇!~</P><P>第二篇文章,写的目的不知道是为什么~~~不知道楼主对于中国文化的边界怎么来认定</P><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1>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FONT></FONT></P><P>对于这句话我很不同意,我个人的理解,中国的文化不似西方文化那样有侵略性。中国的文化核心千年来又是以汉文化为主。这是一个是包容的文化,对于包容的内容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复兴,应该是以汉文化为核心,如果把西方的也算在核心里,我们还去复兴什么啊~~~??</P><P>失去了、遗忘了才需要复兴!</P>
发表于 2005-6-24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xtypm</I>在2005-6-24 13:39:25的o(︶︿︶)o 唉:</B>

<P>建议讲此贴转到国学区~~~~</P></DIV>
<P>同。建議兩篇文章單發。</P>
发表于 2005-6-24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其结果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是把中国文化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陈列。
<B>中国文化的边界</B>有道理。)<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支持</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0c0c0">民族文化交流,</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0c0c0">中</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0c0c0">外</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c0c0c0">文化交流,反对民族自大主义和“闭关锁国”。</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5 21:33:4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24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坚持本民族文化的根和主动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之间具有很明确的界限,以汉服的推广而言,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这可不是用“复古”可以解释的。所以我想绝大多数的朋友是分得清楚这里面的区别的。</P><P>就中华文明而言,以汉文化为根,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曾经使其达到惊人的高度。但同样也因为被强加了落后民族的文明,使其衰落变质,一度走到灭亡的边缘。在历史上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汉文明的扩张占据压倒性主流。这也与古代很多民族崇敬汉族,心向中华的心态保持一致。很可惜的是,今天的一些历史学家,尤其是一些少数的历史学家,极力回避少数民族文明极大汉化的事实,却拼命的强调汉族所吸收的相对极少数的少数民族文化。我很这不平衡的天平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这其中很多我们可能已经看到。</P><P>对讨论这样的理论兴趣也不大,每天尽可能多学习一点传统的汉文化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讨论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只是我觉得目前在这里无论是讨论,还是专门喜欢讨论的人,都太多了。而真正了解传统汉文化,或是真正努力去了解的,太少了。</P>
发表于 2005-6-24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aintery</I>在2005-6-24 22:01:56的o(︶︿︶)o 唉:</B>

<P>很可惜的是,今天的一些历史学家,尤其是一些少数的历史学家,极力回避少数民族文明极大汉化的事实</P></DIV>
<P>不是迴避,是太普通了,沒啥好說的,說了也沒好處。</P>
发表于 2005-6-25 0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aintery</I>在2005-6-24 22:01:56的o(︶︿︶)o 唉:</B>

<P>对讨论这样的理论兴趣也不大,每天尽可能多学习一点传统的汉文化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讨论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只是我觉得目前在这里无论是讨论,还是专门喜欢讨论的人,都太多了。而真正了解传统汉文化,或是真正努力去了解的,太少了。</P></DIV>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的文化不似西方文化那样有侵略性。"-----------你指的是九家中的那一家???九家都这样么?</P><P>“如果把西方的也算在核心里,我们还去复兴什么啊~~~??”</P><P>他原文并没有说把西方算在里面阿,他只是说应该把“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算在核心之内,这些本来就是他们汉化的结果,怎么又扯到西方了啊?</P>
发表于 2005-6-28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的不好,有搬弄是非的嫌疑</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0:33 , Processed in 0.067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