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7|回复: 11

庄严与壮美的结合——中国青铜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9 0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face=宋体 size=3>中国青铜器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夏、商、周,跨越十五个世纪历程。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终结。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被当时封建礼制视为"示身份、名贵贱"的器物。中国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大量的记事铭文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青铜器铭记着三、四千年前的中华历史。透过幽幽的青灰色光泽和古奥的青铜铭文,当时的政治、法律、经济、战争、文化都隐约闪现在世人眼前,隐约可见那个久远时代,人们的理想、追求和信念。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相对于后世艺术品及生活器物,显得大气——带有民族原生时代的强悍、粗犷和勃勃生机。甚至,从中还能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生灵的气息;青铜器文饰的美是一种抽象的朦胧的美。简约地勾勒却如此传神,富有想象力。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青铜器代表着尊严、庄重、典雅及卓而不群。金属本身就是阳刚的象征,而它精美的造型与文饰又给它的刚性中添加了些须浪漫柔和的成分。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青铜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B>青铜礼器</B>、<B>青铜兵器</B>和<B>青铜工具</B>、<B>农具</B>四大类。</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5:2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6-29 0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1、 青铜礼器
</B>礼器是宗庙中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使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各种典礼仪式的场合。青铜礼器是礼乐文化的主要的标志与载体。繁体字中的"礼"字其构成就是包括青铜制成的"豆"在内,青铜器的主要文化内涵就是"礼"。</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和祭祀有关的器物,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在许多青铜器的铭文中,宗庙中的许多礼器称为"宝尊彝",尊彝就是礼器的通称。礼器有的是不能够动的,所谓"重器不出门",如果对家族有重大意义的器物如不能保住,通常意味着一个家族的消亡。同理,秦灭六国,象征华夏九州的九鼎就被郑重地接到了咸阳。</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礼器包括<B>酒器</B>、<B>饪食器</B>、<B>水器</B>、<B>乐器</B>等,每一种器类又可分为十几种或二十几种器名。每一种器物由于王朝的更替,典礼制度的变化、习俗的相互影响,乃至生产技术的进步,又会演变成很多种形式。仅酒器和饪食器两大类中的器物,粗略统计,就有近四十种不同的名称。每种基本器形,又有许多变化繁衍的式样,这些式样大的有几百种之多,这样,青铜礼器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器物体系。每种器形的发展,一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在铸造技术上由不合理到合理,这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出土或传世的青铜器有数万件,这只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小部分。单是中国青铜礼器的发展史,就已经能描绘出那遥远的、辉煌的青铜时代。</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一) 饪食器有<FONT color=#3809f7>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俎、匕</FONT>等器。它们的用法分别介绍如下:</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鼎</B> 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最早的青铜鼎见于夏代晚期,以后历经各个时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器,因而变化也很大。大致有圆鼎、方鼎、扁足鼎等形式。 </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鬲</B> 盛粥器,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是大口袋腹器,西周中期以后鬲很盛行,常成组出土,到战国后期自然消失。</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甗</B> 蒸饭器,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煮水,中间的箅通汽以蒸于甑。青铜在商代中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到商末周初就较多。</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簋</B> 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特别是西周时代,簋是重要的礼器之一,在祭祀和宴飨场合,它和鼎配合使用。自西周早期起出现一种方座簋,就是在簋的圈足下连铸一个方座。</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簠</B> 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长方体,自口至足器壁斜坦,器盖相同,分置可成二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盨</B> 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椭圆体,盖可仰置盛物。</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敦</B> 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期。其基本形制是上下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也有上下不完全对称,或完全对称的。</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豆</B> 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铜豆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但很少见。基本形制是上有盘,其下长柄连圈足,有的有盖。青铜豆盛行于春秋战国。</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铺</B> 盛放肉酱的器皿。外形与豆相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青铜铺见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盂</B> 大型盛饭器,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中。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形制一般为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都比较大。</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俎</B> 切肉、盛肉的案子,与鼎配合使用。青铜俎传世和出土都很少,或当时所用的俎多为木制,朽蚀不易保存,目前所见皆为商末、周初之俎,形制为长方形案面,中部微凹,案下两端有壁形足,也有案下附铃的。</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匕</B> 挹取食物的匙子,考古发现匕常与鼎、鬲同出。青铜匕最早见于商代晚期,传世很少见。体呈桃叶形,有长柄。 </FONT></FONT><B>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B>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这些饪食器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岭了。鼎的庄严、威武,使它成了国家与民族屹立不倒的象征。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鼎本是饪食器,既可烹饪亦可盛食,形状有圆鼎和方鼎两种,圆鼎为鼓腹,两耳,三足;方鼎为四足,长方形腹。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鼎当然也是重要的礼器,是最高权利的象征,也是“别上下,明贵贱”、区别等级的标志。我国商周著名青铜重器中有多件鼎,如司母戊方鼎、杜岭方鼎、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等。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代表: </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司母戊方鼎</B></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代表了商代青铜文化高度水平,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此鼎193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器身呈长方形,立耳,柱足粗壮,腹部有兽面纹,耳廓饰有虎食人头纹,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32.84公斤。</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西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B>淳化大鼎</B>。</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该鼎于1980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县史家塬。该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平沿、方唇,口沿二直耳,耳圈大而高,饰夔纹。宽体垂腹三柱式足,腹外壁有三个半圆形大耳,与三柱足相对应,腹上部饰兽面纹三个,每一兽面纹之下又各浮雕出一牛首,每柱足也饰浮雕兽面。该鼎形制浑厚,造型生动,纹饰奇伟,年代为西周早期。此鼎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5:4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6-29 0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二) 酒器主要有<FONT color=#1111ee>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瓿、盉、枓、勺</FONT>等。
<B>爵</B> 饮酒器,青铜爵最早出现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代晚期。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流与杯口之际有两注,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下有三足。
角 饮酒器,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注。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青铜角行于商末周初。</FONT></P>
<P><FONT size=3><B>觚</B> 饮酒器,其形制为喇叭口、细腰、高圈足的容器。青铜觚初见于商代早期,主要盛行于商末和周初。</FONT></P>
<P><FONT size=3><B>觯</B> 饮酒器,有椭圆体和圆体两种形式,侈口,束颈、深腹、圈足,大多有器盖。青铜觯初见于商代晚期,西周早期亦甚流行。</FONT></P>
<P><FONT size=3><B>斝</B> 容酒器,行裸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形制为侈口、立两柱,深腹分段,圆底下有三足,颈、腹间设一*可执。青铜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周初。</FONT></P>
<P><FONT size=3><B>尊</B> 容酒器,是一种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酒器,上口侈大,下有圈足,青铜尊初见于商代中期,盛行商末和西周时代,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和鸟兽尊等三类。
壶 容酒器,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扁形等形式,一般有提梁及盖,是酒器中的大类。青铜壶最早见于商代中期,流行的时间很长,自商至战国,秦汉以后尚可见到,器形的变化相当复杂。</FONT></P>
<P><FONT size=3><B>卣</B> 容酒器,是专用以盛柜的祭器。柜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卣有圆形、方形、椭圆形、鸟兽形等形式,并有提梁和盖,盖套在器口之外。青铜卣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到西周早、中期。</FONT></P>
<P><FONT size=3><B>方彝</B> 容酒器,这类器皆呈方形,有屋顶形盖,截面是纵短而横长,腹部与圈足相连,圈足每一边的中央有一个缺口,分成四个规矩形的足。有的方彝两侧有耳,青铜方彝初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商末周初。</FONT></P>
<P><FONT size=3><B>觥</B> 容酒器,口部一侧有流,腹部作椭圆形或长方形,下有圈足或四足,有盖,盖至流口的一侧往往饰兽头。觥的另一种形式是整器为兽形。有的觥内附有酌酒用的斗,青铜觥主要盛行于商末周初。</FONT></P>
<P><FONT size=3><B>罍</B> 容酒器,是一种高体的大型或中型有盖酒器,其基本形式有圆体和方体两类,肩部两侧有耳,正面腹部的下端亦饰一耳。青铜罍盛行于商末周初</FONT></P>
<P><FONT size=3><B>瓿</B> 容酒器,是大型的酒器,敛口、大腹、圈足。青铜瓿流行的时间很短,仅在商代的中、晚期。</FONT></P>
<P><FONT size=3><B>盉</B> 酒器,盛玄酒,以调和酒味浓淡。形制为侈口、宽腹、下连圈足或三足,颈、腹间有一斜置的流,后有*、器有盖。青铜最早见于夏代晚期,早期的流置于顶上,晚期的有提梁,流行时间很长,直至战国以后。</FONT></P>
<P><FONT size=3><B>枓</B> 挹酒器,是一个小杯连铸一条弯曲形的长柄,青铜枓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西周时代尚有。传世和出土的都很少见。</FONT></P>
<P><FONT size=3><B>勺</B> 挹酒器,与枓的作用相似,所不同的是一个小杯连铸一条直柄。青铜勺大多是商代晚期器。
禁 承酒尊的器座,有方形和长方形的两种形式,四面有壁,并有长方孔。青铜禁传世和考古发掘都很少见,最早见于西周早期,春秋偶尔也有禁,流传甚少。</FONT></P>
<P><FONT size=3>以爵为例——</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爵在考古界里有很多争论</FONT>: </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第一种争论:爵是饮酒器还是温酒器。根据古人对爵作为饮酒器的结构设计,考古学家认为有些讲不通,如:立柱作为饮酒器不利于饮酒;刀状足形状为什么不设计成圆底,那样会更稳等等。那么作为温酒器对于上两项问题就解决了,立柱是用来用手镊住的,刀状足是为了方便往碳火里插,使用非常简单。</FONT> </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第二种争论:立柱的用途。古代爵的立柱不仅是装饰用的,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有人说爵的立柱是为了防止饮酒的人饮酒过量,如果立柱碰到鼻子上了,说明酒杯中的酒喝完了;还有人说因为古人的胡子很长,为了饮酒方便,特意将胡子放在立柱两侧。</FONT> </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代表器物:<B>父辛爵</B></FONT></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为西周穆王时期,庄白一号窖藏出土,一级文物。父辛为人名。此爵是父辛氏为纪念其祖先而做的。爵的各部位名称:流(即是出酒或水的地方)、立柱、口沿、梢尾。</FONT></P>
<P><FONT size=3></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B>犀牛尊</B>:<FONT face=宋体>汉代,出土于一九六三年兴平县汉武帝茂陵西四公里处。通体为犀牛形,牛全身饰以华丽的流云纹,舒展、流畅、工艺精美,为原大的1/2形。犀牛造型写实而生动:昂首站立,体形肥壮,有牛气冲天之感。咀上有独角。古人云:独角可以避邪。犀牛通体布满流云纹,间有金钱纹,原物纹饰周围还镶有金丝。</FONT></FONT>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B>象尊</B>:</FONT></P>
<P><FONT size=3><B>妇好鴞尊</B>。
商代晚期。尊为古代盛酒器。鴞俗称猫头鹰,是古代人们喜爱和崇拜的神鸟。此鴞尊为商代鸟兽尊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通体施以纹饰,富丽精细,啄、胸部纹饰为蝉形,头两侧为龙形纹,翅两边各饰以蛇纹、尾上部有一展翅鹆飞的鸟,整个尊平面和立体完美结合。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王后、是国家的大祭司,又是常胜将军,战功卓著,颇具传奇色彩。</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6:0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6-29 0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 size=3>(三) <B>水器</B>主要有<FONT color=#3809f7>盘、鉴</FONT>等形式:
盘 承水器,与*配合使用,以之水浇于手,以盘承接弃水。青铜盘初见于商代中期。但为数为多,自商末起一直流行到战国。形制为敞口、浅腹下有圈足或三足,两侧有耳。
* 盛水器,与盘配合使用。青铜*最早见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形制,口的前端有弯曲的流,椭圆形的腹部下有三足,四足或圈足,战国时代为平底。腹一侧有*可执。
鉴 盛水器,也可盛冰为冰鉴。形体一般很大,大口、深腹、平底,也有圈足,两侧有兽耳。青铜鉴出现于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最为流行,西汉时期仍有铸造。</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代表——史墙盘</B>。<FONT color=#000000></FONT>
高16.2cm,口径47.3cm,盘深8.6cm,重12.5kg。墙是人名,是西周共王时期的史官,故为史墙。它是本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西周铜器之一。盘内铸有铭文284字,属青铜器中的长铭,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位周王的重要史迹及作器者史墙的家世。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追颂文王至恭王的业绩和功德,这在金文中还是首次见到。其中文王受天命,武王挞殷,成王肇彻周邦,昭王伐荆楚等事都可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后半部分是史墙自述其家族--微氏家族自远祖以来累事周室,世代为周王朝史官的历史。史墙为赞扬其先祖祈为多福,而作盘以此纪念。字体秀美规整。墙盘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四) <B>乐器</B>主要有<FONT color=#3515b8>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FONT>等。
<B>铙</B> 打击乐器,形体似铃而稍大,口部向上呈凹弧形,体部截面呈阔叶形,两侧角尖锐,底部置有一个中空圆管状的短柄,与体腔内相通,柄中可置木段。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五柄成组合的铙,这是至今发现铙组合的最高数字。</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钲</B> 打击乐器,形体似铙,但比铙高大和厚重,主要出土于湖南、江、浙一带。征都是春秋时代的乐器,在南方百越诸地则甚流行。</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钟</B> 打击乐器,在祭祀或宴飨时用,成编悬挂,用木槌打击乐钟的鼓部和鼓右的鸟图案,因此能产生两个音频。青铜钟有钮钟和甬钟两种形式,钟的各个部位都有专门名称。编钟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是三枚一组。</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铎</B> 撞击乐器,形制似铙而小,中有舌,振舌发音,据文献记载,铎可用于军旅和田猎。
铃 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夏代晚期曾有出土,形体较小,器壁薄,顶部有半环形钮,是单翼铃。此外还有车铃、执铃、狗铃等。</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钩</B> 又名句,打击乐器,其形制体部似铙而长,横截面呈椭圆形,纵向长度稍大于横向的尺度,器壁较厚,口向上,有很浅的凹弧口,底部置一柄,或作扁平,或为圆柱形。</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镦</B> 于打击乐器,用于祭祀和集会,器形较大,上有环纽或虎纽,圆肩,下似筒形。青铜镦于初见于春秋时代,盛行于战国及西汉前期。它的分布以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为主。
鼓 打击乐器,青铜鼓传世和出土极少见,形如横置的筒形,上有一个枕形座,用以插杆饰,下为长方形圈足,目前所见的青铜鼓都是商代晚期的。</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代表——长囟编钟</B><B> </B>西周时期 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这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编钟。作器者长囟,是西周穆王时人。编钟由三件一组,以后发展到大小十几件为一组,并依贵族身份的高低之别,演奏时同时使用一至三组编钟不等。编钟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中使用的主要礼乐器。钟是西周出现的打击乐器,多是双音钟,分正鼓音与侧鼓音,凡敲击钟的鼓部(钟体下部),其中央部位与侧部能发出不同的两种音。钟常常数件组成一套,形状相同,大小相次,称为编钟。</FONT></FONT>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6:23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6-29 0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2、青铜兵器
</B>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作战的重要装备,铸造数量非常大,虽然在战争中大量消耗,遗存至今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很多,主要有<FONT color=#1a1ae6>戈、戟、矛、钺、刀、剑、匕首、殳、弩机、矢镞、胄</FONT>等。</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戈</B> 是用以钩杀的兵器,完整的戈是由戈头、冒和末的樽构成的,目前所见仅存戈头。戈有长和短,戈的每一部分都有专名。青铜戈最早见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一组戈</B>:


</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戟</B> 是用以钩杀的兵器,形体与戈相似,但在顶有矛的装置,这样在作战时多了一种杀伤功能。
矛 是用以冲刺的兵器,矛体分锋刃和交雨部分,锋又分前锋和雨翼,交即矛的銎,可安长*,矛有用整条藤制的,也有用积竹制成。青铜矛最早见于商代早期,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钺</B> 是砍杀的兵器,也可作为刑具。有些钺形制很大,而制作又精的,可作为仪仗用具。青铜钺初见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青铜方内大钺</B></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妇好大铜钺</B>
</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刀</B> 是指砍杀用的兵器,翘首刀一般都是短柄的,卷首刀和平刃刀都是长武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剑</B> 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青铜剑最初见于西周早期,但形式已经相当成熟,春秋晚期至战国是剑最为流行的时代,剑的每一部分都有专名,剑的形式愈到后期,体部愈益增长。</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FONT color=#05006c><B>越王勾践剑</B></FONT><FONT color=#000000></FONT></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1965年12月出土于<FONT color=#000000>湖北</FONT>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距春秋时代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战国策.赵策》记载,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越绝书.宝剑篇》也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钧”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钣,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其身价之重自不待言。</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根据1977年12月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有关专家进行的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匕首</B> 是一种短剑,近身杀伤武器。匕首出土甚少见,大多是战国时期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这柄2000多年前的战国匕首,长200毫米,其中茎(把子)长22毫米,呈扁状,锋(刀尖)长30毫米,明显呈三角形。匕首身部宽度约在21-24毫米,有微隆起。双锷(刃)仍很锋利。其整体呈青灰色,满布绿色铜绣,匕首重66.80克。</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弩机</B> 是具有远射和杀伤力较强的武器。弩机最早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弩机均无廓,仅有钩弦用的牙、作瞄准用的望山和作板械用的悬刀,西汉以后弩机均有廓。</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制作精良的秦弩机</B></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矢镞</B> 是箭铤前端的锋刃,是由尖锐的锋,张开的两翼以及脊和铤组成,各部分都有专名。青铜矢镞最早见于夏代晚期,以后大量铸造。</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青铜箭簇</B>,三棱形,带有放血槽——伤口极难愈合。</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胄</B> 又称盔,作战时用以保护头部,青铜胄最初见于商代晚期,形制呈帽形,顶端有一管,用于安插缨饰,左右及后部向下延伸,以保护耳部和颈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青铜胄</B></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兵器都做成了艺术品——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6:50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6-29 0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3</B><B>、</B><B> </B><B>青铜工具</B><B></B>青铜的使用首先是铸造生产工具,青铜工具传世和出土的数量都很多,由于在生产中广泛的使用,因此形式也各有不同,主要的有<FONT color=#3d11ee>斧、斤、凿、锯</FONT>等。</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斧</B> 是一种砍伐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使用得很多,青铜斧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小型的、有纹饰的斧都是专用于工业的工具。<B>斤</B> 是砍伐工具,使用时銎内按一个曲柄,青铜斤初见于商代晚期,以后一直沿用。<B>凿</B> 是凿孔或挖槽用的工具,凿体细长,上宽下狭,直銎,下有尖或平的刃部。<B>锯</B> 用于切割木、竹、骨、角等器。锯出土的数量不多,锯片常置木柄内,青铜锯最早出现商代,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4、 青铜农具</B>
在商周时代的农耕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这已是一个确定的现象,青铜农具目前发现较为稀少的原因是青铜珍贵,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它不可能随便遗弃。而且农具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青铜农具不一样,它一般地也不常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必然是很少的。根据专世和出土的实物主要有<FONT color=#3300ff>耒、耜、铲、锛、锸、耨、镰</FONT>等。</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耒</B> 是挖窖穴和开河渠用的原始农器,形制为扁方銎连接雨根长齿。青铜耒所见甚少,宝物见于西周时代。</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耜</B> 曲柄的起土农具,也就是手犁。青铜耜出现商代晚期,这一时期的耜头较长,銎部很深,銎口扁方。西周时代的耜头较短,呈宽扁形,銎部略浅,春秋时代为了节省铜料,銎部口沿有一条栏,上下皆镂孔。</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铲 </B>铲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农具,青铜铲的形制,是在长方形青铜片的一端,连铸着一个截口为方的或椭圆形的銎,銎内可装柄。青铜铲最早见于商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春秋战国。</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锛</B> 开垦土地的农具,形状与比较接近,但背面微拱,偏刃,銎内置曲形横柄。青铜锛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西周时代尚沿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锸</B> 开河渠和做垅的农具,锸的刃口是套在木板前端的,木板的后部连着一条柄,是属于装直柄的农具。青铜锸最早见于商代中期,西周和春秋时代一直沿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锄</B> 除草,间苗及松碎表土农具,锄的曲柄曲端纳于銎中,实际是横装木柄。青铜锄最早出现于西周时代,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
耨 短柄的除草农具,中间是銎部,两侧连接双翼,正面近口部有密集齿槽,所见皆为春秋时代器。</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
<P><FONT face=宋体><FONT size=3><B>镰</B> 收割用的农具,也是手镰,一侧可装短柄,正面近口部有密集齿槽。青铜镰最早见于西周时代,一直沿用到春秋战国。
</FONT></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1 18:57: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1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這個也是青銅器~~[em01][em05]</P>
<P>
</P>[em0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1-11 18: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敬!
发表于 2005-11-11 1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5-11-12 09: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b><FONT color=#05006c>越王勾践剑上的八个字是什么</FONT></b><FONT color=#000000>
</FONT>
发表于 2006-1-11 2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代时期的青铜器太迷人了!1狂顶
发表于 2006-2-13 11: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20:02 , Processed in 0.0821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