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忠恕

大陆猜想——全新解读近代史并证明中国文明的合理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关于“一个文明与外界交流越少,外部刺激所造成的响应越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任何文明与外界交流越多,接受外部世界信息最大,其发展进步就越快。这实质是一场生存竞赛。楼主的话应该改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一个文明与外界交流越少,外部刺激所造成的负面响应越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才对。美洲文明的速灭是由于其与欧亚大陆诸文明交流甚少,因此自身发展也最缓慢,无法有效抵御外部先进文明的入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大洋洲。中南部非洲和大洋洲诸殖民地是最晚获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恰好说明了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之所以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40</FONT>年之后长期处于历史危机状态,也同此前较长时期与外部世界缺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大规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深层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交流有很大关系,中国自身的发展变得缓慢了,跟不上时代了。</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发展并不是响应的反义词。问题在于与外部的交流多少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文明自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地理位置。那么文明的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地理位置的函数。</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color=#333333 size=3>相对中国而言,外部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美洲)处于与外部完全隔绝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交流的缺乏促进了发展。如果各大洲开始就有充分的交流,那么谁都无法发展到工业革命,所谓“接受外部世界信息最大,其发展进步就越快”只是在农业发展的一段时期内存在,而后所有文明的发展速度都要减缓,不论如何交流。</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世界的一部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美洲处于同外部完全隔绝的状态,这成为美洲以外的外部世界快速发展的原因?美洲以外的外部世界之快速发展,是外部世界诸文明集团(也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相互交流、学习、竞争的结果,和美洲的隔绝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况且美洲的隔绝导致的恰恰是对其自身最坏的结果:被消灭!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楼主是否想借此证明,如果中国长期采取与外部世界相隔绝的方法,反而会发展得更快更好?然而,楼主自己已经说过,美洲的隔绝使在其以外的外部世界得到了快速发展,那么,中国的隔绝也应该会导致同样的结果:中国以外的外部世界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美洲土著文明在遭遇到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的外来文明的结果,又是什么?交流的缺乏只会使发展减缓,或者长期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不断重复自己。</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美洲处于同外部完全隔绝的状态是外部世界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可以算是原因。</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外部的文明发展较快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自然的恩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FONT>马和牛,骆驼等。这是相互交流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外部世界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某种先天的优势,当然也有自身努力的结果。如果倒过来,美洲有马而亚洲和欧洲等地没有,那么历史就完全翻转了。</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美洲的落后直接原因在于牲畜的缺乏,而隔绝又使这种状况无法改变。理论上讲,一个孤立文明的轨迹是由其外部条件决定的。如果把整个亚欧大陆的文明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可以当作一个孤立文明。他的轨迹也是外部条件决定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有马。马的作用远大于其他牲畜,从来没有哪一种生物如此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美洲的隔绝为欧洲的崛起准备了舞台,间接造成了中国的衰落和苦难。这就是对中国的影响。</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我要说明的是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传统,那样会发展的更好。因为我们的衰落在于不具备欧洲那样的外部条件,而不应当让自己的传统来承担责任。</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问</B>:是否是由于技术到达某个上限后,会引发主要工业国家争夺全球资源的大战?<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color=#333333 size=3>如果在可能的战争来临前,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力的大发展,是不是就会有助于消灭这场大战?</FON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
如果新的科技革命不能及时到来,而不远的将来也发生了一些大的技术进步,比如民用核聚变技术,大规模海水淡化技术,氢燃料技术等的成熟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减少或消除“资源战争”的危险?<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不是达到技术上限之后才引发资源战争,而是资源战争爆发时技术达到什么水平,上限基本就在哪里。因果关系是这样的。在理论上,可以假设人类具有足够的科研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能脱离工业体系的支持,尤其是在现代。不光在战争中热情会耗尽,而且没有工业就无法科研。哈勃望远镜和超级计算机等需要动员整个工业体系才能够生产出来。至于诱发因素与资源短缺有关,也与周期律有关。治久则乱,自古如此。具体的时间具有偶然性。<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技术革命不能克服周期律,不过有可能延缓战争爆发,要说消灭也太难为技术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据我所知民用核聚变恐怕还要50年。这且不论,问题是核安全怎么保障呢?现在制造o(︶︿︶)o 唉没有任何秘密,只要有足够的核原料,物理博士生就可以做出来;但国家可以对核原料进行管制,所以恐怖组织和o(︶︿︶)o 唉都得不到o(︶︿︶)o 唉。氢弹要用o(︶︿︶)o 唉才能点燃,也可以通过管制进行控制。问题是水怎么控制?只要有水就可以富集氘和氚。如果民用化了,肯定可以很方便的点燃。那么制造氢弹和今天制造手雷的难度就差不多了。想象一下拉登和o(︶︿︶)o 唉制造氢弹的情景吧,除非能够在此之前消灭所有o(︶︿︶)o 唉和亡命徒或者每一滴水都定量供应而且下雨天不允许出门。<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海水淡化的瓶颈是能源价格,氢燃料不是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的问题不解决恐怕这两项的作用不大。<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技术革命无法化解文明的冲突,也无法消除恐怖主义。而恐怖主义不消除,美国的转变就无法阻止,战争的危险也不会降低。<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p><FONT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国近代史部分<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国近代化的世界背景<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主要分为工业化和保证国家安全两个方面。虽然通常认为甲午战争说明中体西用无法完成中国的近代化,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就是坚持中体西用的基本思路,或者说继续推进洋务运动。下面详细进行论述。</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对于一艘帆船而言,通过一个海区首先应当考虑风向。同理,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也应当首先考虑当时的世界历史。因此下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西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世纪世界历史的轮廓。</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FONT>世纪是列强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时代,或者说是西方文明的扩张期。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世纪开始时,世界上一切可能征服的国家都已经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又迫切希望获得阳光下的地盘。于是列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美西战争可以看作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开始,而一次大战则是列强更大规模的混战。以一次大战为标志,西方文明进入动荡期,此后又接连发生大危机和二次大战。直到二次大战结束,西方文明走出动荡期,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以上就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外部条件。而且这一过程是由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实力对比所决定的。不论中国以何种方式进行近代化,都不会影响这个基本的走势。</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洋务运动与周期律:李代桃僵<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洋务运动;也就是按照中体西用的思路进行近代化。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清政府的o(︶︿︶)o 唉,官营工业的效率较低。中法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家安全暂时好转。但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年后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中体西用的思路被抛弃。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并非由于中体西用的思路造成的。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时期,或者说按照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已经走到了他的尽头。一个垂死的政府不仅o(︶︿︶)o 唉,而且在军事上也同样弱不禁风。除非进行改朝换代,否则甲午战争的失败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或者说造成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兴亡周期律的影响,而不在中体西用这一近代化的基本思路。但是随后中体西用却不得不为周期律背负骂名并被随手抛弃。此外,清政府对于汉族官僚和将领的不信任也减小了获胜的希望。</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如果当时的人们能够看清这一点,那么中国应该做的是在甲午失败后进行改朝换代,然后继续推进洋务运动。由于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故本文中不予考虑。然而问题在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丧失了自信心,人们不能够进行冷静的分析。清政府被抛弃是理所当然,但是慌乱之中中体西用的正确思路也被株连。中国的知识分子决定更加彻底的西方化并抛弃自己的传统。子曰:过犹不及。不幸的是,中国近代史又一次为这句名言增加了注解。</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脱离国情的革命与后遗症<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为了效仿西方进行革命,同盟会(兴中会)成立了。同样出于效仿西方的目的,这一政党组织极其松散。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政党的领袖对于其党员发动的武昌起义毫不知情,竟要从夏威夷的英文报纸其政党动向的事情。这样的政党尽管完成了推翻清政府的历史任务,但是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由于同盟会组织的松散,所以同盟会无法指挥各地党员所控制的军队。也就是说各地的军队根本不接受统一领导,因此在推翻清朝后各地拥兵自重,迅速形成军阀割据。而政治上的现实是几乎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既得的权利,那么此时再进行中央集权就会难于上青天。事实上,在整个民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始终没有实现。而这一切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祸根,或者说正是由于效仿西方的政党架构使得中国后来陷入了军阀割据。这一漫长的军阀割据时期一直延续到西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49</FONT>年,前后长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7</FONT>年。不仅如此,军阀割据也削弱了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妨碍了中国收复失地并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以外蒙古为例,本来苏俄策动蒙古脱离中国时段祺瑞和张作霖都有意出兵控制外蒙。但是由于双方互不信任,担心对方趁机偷袭,所以都不敢动用主力收复外蒙。一次机遇就这样与中国擦肩而过。如果此时中国没有军阀割据,那么段和张也就无所谓相互戒备,中国完全有可能抓住这次机遇。那样的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无疑将会大大增强。换言之,正是由于军阀割据增加了中国的内耗,收复失地的机会白白丧失。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在扼腕叹息。</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如果中国没有军阀割据,日本也不可能侵略中国。因为一个新的政府不等于满清。而且随着洋务运动的推广,中国的工业化已经成为共识。张作霖作为一个所谓的封建军阀,在东北建设重工业也颇有成就。假如没有军阀割据,那么工业肯定会建设的更好。此外,东北军的主力也根本不需要调入关内与石友三作战。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东北空虚的局面。即使日本仍然发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18</FONT>事变,由于外蒙古的收复中国的自信心大大增强,那么几乎不可能出现不抵抗的情况。纵然退一万步讲,东北军在开始仍然不抵抗。但是随后东北各地就开始自发的抵抗,而且张学良也表示支持。假如东北军的主力没有入关,那么马占山将军等人将有更多的军队可供指挥,无疑可以在黑龙江等地坚持更久。而且没有军阀割据则工业化的成就更大,马占山部的装备也会改善。此外更重要的是,如果外蒙古在我们手中,那么张学良完全可以通过外蒙向马部提供物资和兵员,马部的回旋空间也会大大增加。东北的抗战完全可以长期坚持下去。中央政府在国联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由外蒙增兵东北,收复失地。东北同胞也就不会忍受十四年的亡国奴之苦。而日本如果不能控制东北,那么它绝不可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一点应当是毫无疑问的。</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因此,正是由于军阀割据的局面才会错过收复外蒙古的良机,中国失去了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FONT>万平方公里。也正是由于军阀割据才会给日本可乘之机,中国付出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FONT>年时间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500</FONT>万伤亡。</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体西用:被冷落的捷径<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然而,如果我们没有抛弃中体西用的基本思路,按照传统的方式改朝换代,军阀割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此外,坚持中体西用不仅可以避免军阀割据以及其所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抓住历史机遇使中国更快地完成工业化。</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在中国历史上,通过自下而上的战争进行改朝换代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年左右,而且一般并没有导致长期的割据。这一点可以参考中国古代两汉,唐和明的建立所花费的时间。秦之后真正长期的割据是由于游牧民族的入侵或对峙造成的。三国虽然割据较长,但是自下而上的改朝换代并未完成。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改朝换代,从西元<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95</FONT>年孙中山的广州起义算起,那么应当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5</FONT>年左右完成并结束国内战争。随后国家可以进入比较平稳的发展期。</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混战,中国民族资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就是所谓黄金时期。但是由于抛弃了中体西用,这一时期的中国处在军阀混战之中。因此所能够取得的成绩肯定会大大缩水。如果此时能够及时完成改朝换代并保持国家的统一,那么一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中国可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而且前面已经讲过,中国的选择不会影响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走势。也就是说这个战略机遇是必然出现的,不论我们如何进行近代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再者,一个新王朝的前期o(︶︿︶)o 唉一般不太严重,对于工业化也是有益的 。此外,在西元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了所谓垄断阶段。此时其自身有资本输出的需要。利用这一条件,如果我们国内稳定完全可以争取外国的投资来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再有,在一战后和大危机时期,我们可以利用西方国家急于获取金银的心理,购进其先进的生产o(︶︿︶)o 唉。就如同苏/联/解/体后东北边民用土豆换取俄罗斯的高级军用望远镜一样。这样中国工业的技术可以在30年代争取接近或者追上西方国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压缩日本工业的利润空间。压制了日本的工业也就是削弱了日本的军事实力,同样可以阻止日本全面侵华。<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随后的二战时期西方陷入更严重的混乱。前面已经解释,如果坚持中体西用则日本不可能全面侵华,自然也就不可能发生南京大屠杀和3500万同胞的伤亡。中国可以获得平稳的发展并避免巨大的物资和人员损失。同时利用西方的内乱可以大大拓展我们的对外贸易,增强中国的实力。而美国也正是通过大发战争财才有二战之后的国际地位的。</FONT></FONT><p></p></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回归与复兴<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总而言之,中国现代史苦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们抛弃了中体西用的正确思路,根源在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心。这个历史责任应当由日本(主要)和清政府(次要)来承担。中国近代化的关键就在于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改朝换代,然后保持信心继续沿着中体西用的道路走下去。这样工业化的完成不成问题,国家安全也同样更有保证。<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的捷径,全盘西化是取乱之道。正因为背离这一捷径,中国的近代化才会凭空增加了许多坎坷和波折。后来的现代史的苦难完全是不必要的悲剧,而直接原因在于中国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中国当初抛弃自己的传统是不必要的,所以复兴中国的传统是必然和必需的,而儒家的复兴将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实际上,我们所苦苦寻找的答案最初就已经找到了,后来被我们弃之如弊履。当我们经过了不必要的坎坷与艰辛后,却发现其实只是一个误会。最后,引用辛稼轩的词来结束全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大家读罢中国近现代史,再来品味这句词时,不知心中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慨与哀伤?</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问:</B>中国古代为什么对于改进技术不感兴趣?<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忽视了技术发展被长期看作是中国文明的“罪状”之一,但是人们往往更加容易忽视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如果没有美洲,欧洲早就被技术的双刃剑效应破坏的支离破碎。<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首先,没有什么思想能够根除战争,也就无法根除双刃剑效应。可能是由于春秋时代的战争过于频繁,中国的哲学流派基本对于技术都没有兴趣。所以知识分子主观上都没有发展技术的热情,除了少数军用技术。不重视技术发展也就没有产业革命。这一点直接导致了近代的衰落,但是在古代不可能看到世界地图。即使看到也无法预见到美洲对于人类历史的重要影响。<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因此,导致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不是中国文明的缺陷。中国文明没有犯根本性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明对于技术的态度太超前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问:</B>清朝的人口激增,也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作用吗。<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清朝的人口激增确实与地地理大发现有关。人类历史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当然要考虑人的行为。否则我们就成了纯粹讨论地理学。现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作物是由美洲土著驯化的,而其中玉米,土豆,红薯,花生的亩产量都远高于亚欧大陆的小麦和水稻。此外,对于现代工业生死攸关的橡胶也是美洲驯化的。不仅如此,玉米还适合在山地种植,这是小麦不具有的优势,在领土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耕地面积。所以随着美洲的征服,美洲的作物逐渐分布到亚欧非。进入中国后的结果就是导致中国的粮食产量激增,人口自然也增长。明朝建国时人口大约六千万,清末达到四万万,主要是地理大发现导致的新作物传播。<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2pt; mso-char-indent-count: 2.0"><p><FONT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中国的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命不仅是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生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还有一个原因,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救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这注定了中国的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命不是自然的,而是畸形的,但又是必要的。</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国的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命之所以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根深蒂固、恪守祖训造成的。但漫长的实践告诉我们,祖训再顽固,也还是能从根上拔除的。</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请问救什么亡?没有外敌来灭亡中国哪来的救亡?庚子之变时西方并无联合侵华的计划,清政府处置失当导致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如果不是惊慌失措,八国联军完全可以避免。哪里来的救亡?扩张期的西方文明不同于动荡期的西方文明。后来的救亡是因为日本入侵,但是按照中体西用的道路完全可以避免日本入侵。中国现代史的苦难是因为中国人神经过敏,如果保持自信则没有什么大问题。<B normal"><p></p></B></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存亡之危不仅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存亡之危自然会缓解。一群土匪本来要抢劫你,但是他们自己分赃不均打得天昏地暗,那么你的安全当然会改善。利用这段时间推翻清朝并武装自己,等到他们缓过手来也就无可奈何了。否则孙子为什么说:亲而离之?这是基本的军事原则。但是在近代根本不需要我们去离间,西方国家就要杀得你死我活。当时的西方文明就是在激烈的内耗,并非是杜撰。</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国就算没有所谓封建传统文化,革命也会引发军阀割据。法国的封建传统很少,从大革命到民主确立花费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2</FONT>年。民主确立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9</FONT>年,法国向德国投降,割让半个法国。革命就能救亡吗?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应该由传统文化负责。</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要改变祖训技术上不是不可行,但是为什么要改变?如果祖训可以让我们走的更加平稳,为什么要背离祖训?难道中国人有自虐的倾向?</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网友回复:</B>历史在这里和中国开了一个玩笑。
一、如果清庭是个汉人政权。那么在君主立宪的前提下,中国要少数弯路。
二<FONT color=#333333 size=3>、如果袁是个华盛屯式的人物。那么中国也会少走弯路。</FONT><FONT color=#33333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FONT size=3>三、如果袁死得没那么快,那么北洋政府统一中国,中国也好些。</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B normal"><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鸦片战争后,满清政府在列强的坚船利炮进攻下一再吃败仗,不断割地赔款,几至万劫不覆。有志救国之士当然要学习和研究西方各国的富国强兵之道,意识到不仅要推翻满清的统治而且要彻底终结落后的封建制度,走共和之路中国才有希望。辛亥革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临时约法,就是与历次改朝换代性质不同的一个巨大的进步。至于说传统的改朝换代割据就可以避免,也未必,只要读读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就很明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当时的德国,俄国,日本都不是共和政体,怎么就能够知道必须走共和之路才有希望?<B normal"><p></p></B></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几至万劫不覆的危险中国近代史有两次,一次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00</FONT>年,另一次是日本全面侵华。如果说万劫不复,革命之后也没有避免这个危险。而且抗战时期的危险更大。<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临时o(︶︿︶)o 唉并没有落到实处,一纸空文而已。付出的代价是三十多年的军阀割据,半个中国被日本占领,3500万伤亡。治国和做人还是有区别,治国必须考虑利弊得失。权衡利弊,你觉得有必要吗?<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关于三国和五代十国,这和清末的情况完全不同。首先,黄巾军靠宗教起家,中国历史上靠宗教起家没有好结果。正因为黄巾军自身的问题没有顺利完成改朝换代,所以有三国的长期混战。在清末没有这个问题,洪已经死了30余年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五代十国是由于藩镇割据造成的,后来的朝代取消了节度使(宋的节度使没有实权),这个问题再也没有发生过。清末也同样不存在。<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近代中国面临着几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化和世界形势,中国四面受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革命似乎不可避免,我觉得你的言论脱离当时的实际具体情况,是静止地看问题的表现。</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中国在19世纪下半期可以算是四面受敌,但是到了欧洲局势紧张之后不存在这个问题。这种说法实际上还是中国自身神经过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但是不等于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推翻清朝,重新分配土地,这两个矛盾都可以缓解。你可以说脱离当时的现实,但是当时不是所有人都倾向革命。<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如果那个时候没有革命,现在的教科书绝对不会说革命不可避免。恐怕连静止的看问题这个短语也不会出现在汉语中。<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即使在那时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意味着打倒儒家是合理的。<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网友回复:</B>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共和的年代,再实行君主制度已经是历史的倒退,君主立宪的梦想,也只有在伪满的小朝廷里去实现了。<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B normal">答:</B>实际上是按照西方方式发动的革命,是不符合国情的也是不必要的。革命决不是中国近代的必由之路,也不是最好的近代化之路。承认这一点不等于现在要实行君主立宪。中国在近代抛弃自己的传统而盲目追随西方是不必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近现代中国的苦难不在于中国的传统,而在于中国背离了自己的传统。因此我们必须还历史以公道,这对于恢复民族自信非常重要。对于君主立宪个人现在也没有兴趣,个人关心的是儒家的复兴。</FONT></FONT><p></p></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B normal"><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台湾问题<p></p></FONT></FONT></B></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color=#333333 size=3>台湾统独执政的实质是理念之争(推倒过程略),这里的理念之争既牵扯到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差异,同时也涉及到两大阵营的对抗。不同的教育和历史观使人们对于众多问题的看法具有根本的不同。不过由于历史在近代和中国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地域。两大阵营各有对于历史和社会的理解方式,但是真理也许在中间的某个位置。因此大家需要做的或许不是说服对方,而是向中间靠拢,向传统回归。这一点在反思近代的历史之后应该已经可以很清楚得看到。不管对于台湾的未来持什么观点,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未来的预期,同时又将对于未来世界走势的预期作为自己的根据。而预期一般都是建立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如果粗略的考察东亚地区的近代史,似乎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海洋国家的文化比大陆国家更有优势。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未来与历史又不完全相同。对于海洋国家而言,如果持续提高技术水平等于在自毁长城,与大陆国家的差别必然日渐消失。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足够抵消海洋国家的先天优势。而如果停止发展技术,那么中国和其他国家势必迅速赶超,到那时海洋国家又将依靠什么优势来获得必要的资源?当然,在短期内技术对于海洋国家的影响还不会立即表现出来。然而,随着时间的积累,历史法则必然表现出自己的作用。准海洋国家现在与海洋国家站在同一阵营正确的决策必定建立和合理的预期基础上。也许,海峡两岸的人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预测未来世界的走势,然后据此决定自己的取向和对策。很多问题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化解开来。<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国家迟早总是要统一的,中国和中国文明的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国人本来有自己对于世界和历史的理解方式,大可不必拘泥于舶来的词汇与套路。在近代中国经历了频繁的内战,只要整个中国能够恢复对于自身文明的信心,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p></p></FONT></FONT></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全文结束。</P><P>欢迎大家讨论。</P>
发表于 2005-7-1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05-7-2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为了明天:</P><P>谢谢支持!</P><P 0cm 0cm 0pt"><B>梅莊莊主:</B><B><p></p></B></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中國人沒有去美洲,而歐洲人去了美洲,除了現實的一些政治軍事因素外,應該考慮到更深層的文化特質不同的問題,文化或者說文明模式的不同又是由不通人類種群的思維模式不同決定的。人文地理對不同文明的思維模式影響是巨大的,這個是決定性因素。所以我認爲討論中國大陸與歐洲本身的人文地理差異的意義,要遠遠大於討論外界地理對兩者產生影響的意義。”</FONT></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3><FONT color=#333333>************************************<p></p></FONT></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3>关于欧洲人去美洲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寻找黄金。由于东西方贸易欧洲一直处于逆差,导致欧洲的黄金和白银不断外流。虽然欧洲从西非获得了大量的黄金,但是欧洲的金银储量仍然在不断减少。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世纪末,欧洲的金银储量接近枯竭,土耳其在东方不断进逼。欧洲不得不寻找新的航路。当时已经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向西也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所以欧洲才会误打误撞发现美洲。这个和思维模式的关系不大,但是西方热衷于商业和征服确实和思维模式有关。殖民地从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3>思维模式是个大题目,老兄有兴趣我们可以专门讨论一下。这实际上是选择的道路不同。或者你也可以参考舰船论坛的原贴,那个帖子太长了,不方便转发。</FONT></P><P 0cm 0cm 0pt"><FONT size=3>************************************<p></p></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color=#333333 size=3>“无论偶然也好,必然也罢。这种局面的成因不是中国文明自身的所谓缺陷造成的,也不应该由中国传统文明和儒家来背负这个骂名。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文明充满自信,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应该充满自信。西方文明不是人类的归宿”——非常同意。不過“中国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我想只能盡人事聼天命而已。</FONT></P><P 0cm 0cm 0pt"><FONT color=#333333 size=3>**************************************</FONT></P><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 </FONT></p></P><P 0cm 0cm 0pt"><FONT size=3>在可预见的将来,机遇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个人是有信心的。现在的中国正在一个十字路口,战略机遇就在眼前。</FONT><p></p></P>
发表于 2005-10-4 18: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长,晕哦~~~不过非常精采!!!</P>
发表于 2005-10-5 0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忠恕</I>在2005-7-2 21:14:00的o(︶︿︶)o 唉:</B>

<P>
<P 0cm 0pt?><FONT size=3>

</FONT>
<p>
<P 0cm 0p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FONT></P>
<p><FONT color=#333333 size=3>“无论偶然也好,必然也罢。这种局面的成因不是中国文明自身的所谓缺陷造成的,也不应该由中国传统文明和儒家来背负这个骂名。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文明充满自信,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应该充满自信。西方文明不是人类的归宿”——非常同意。不過“中国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我想只能盡人事聼天命而已。</FONT>
<p>
<P 0cm 0pt?><FONT color=#333333 size=3>**************************************</FONT></P>
<P 0cm 0pt?>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3333 size=3></FONT></P>
<p>
<P 0cm 0pt?><FONT size=3>在可预见的将来,机遇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住。个人是有信心的。现在的中国正在一个十字路口,战略机遇就在眼前。</FONT>
<p>
<p></DIV>
<P><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64&amp;ID=5966&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64&amp;ID=5966&amp;page=1</A>一個越看越絕望的帖子……醫藥費的連年飆升,已經彰示環境的惡化。</P>[em19][em39][em42]
发表于 2005-10-5 0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只有以后慢慢看!
发表于 2005-10-7 17: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下载好了。留着慢慢学习!</P>
发表于 2005-10-18 18: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帖子以前接触过, 太长, 没认真看, 不过的确很精彩. 慢慢看ING~~</P>
发表于 2005-11-4 1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的大部分观点都很新颖,并且有历史事实作为论据,我对此不胜佩服。但如果说中国文明本身是非常合理的,那么为什么近代中国会遭遇一次次诸如外敌入侵,革命和社会动荡呢?楼主给出的理由恐怕不很充分吧?其实,近代中国的落后应归结为传统中国的国家体系,它毕竟还是一个前现代的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只是一个很典型的领土帝国--中央政府只是勉强维持着一个松散的政府构架和表面上的和谐一致,其实其权力远未能有效地控制个人和基层(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从意识形态(儒家思想)上讲,它只能动员非常有限的社会力量(以儒生为核心的精英分子),而不能有效地动员帝国大部分人,根本无法与西方现代的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相比;从技术上讲,它更不能在那样一个列强横行的时代有效地应对经济,国防,内政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一切都说明体系本身的制度安排,信仰机制和技术水平都存在深刻的危机,为什么说它不应当为文明的衰落负责呢?而且很明显,体用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来讲是很深刻的“体”的问题。这难道中体西用可以解决的吗?至于儒家思想,我承认它有许多我们还未真正发掘的先进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问题,其实,正是儒家思想缺乏必要的超越意识,以及保守的“儒教”精英阶级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过度占有,才导致了中国文明宋朝以降的停滞(以王安石变法失败和新儒家思想出现为起点)。</P>
发表于 2005-12-1 20: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P>俺想问问</P><P>回答问题的人叫什么名字[em01]</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57 , Processed in 0.082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