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6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忠武弘毅 光耀华夏
也谈忠武之“武”——诸葛孔明与汉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中国的老话:“有文治者,必有武功”。
中国古代的教育,都是文武合一的。中国古代的许多人物,像孔子,孟子等,没有身上不带武器的。但是有武不用,有功夫不用。很多人学了武功,一辈子都不用,都没有打过人,这样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功夫。
即所谓: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诸葛亮的才具,确是“兼资文武”。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的诸葛亮是个文弱书生,经常坐在用人推的四轮小车上。但史料中的诸葛亮却是“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躬耕于南阳,打战时是站在素舆上指挥(“舆”是指用马拉的战车。晋人裴启《裴子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甚至有一个史料上记载诸葛亮曾经跟李广一样,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
《诸葛亮集》中有一段震撼性文字:“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测”。抽刀刺山啊!我不由得联想起了李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细看此段记载之出处,却又开始觉得下结论为时过早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段记载来自《古今刀剑录》,其事多不审,后人甚至有以“小说”名之者。但话又说回来,《刀剑录》虽多有乖刺,但其所述也必有所本。何况其书问世以来,信者还是居多的。因此在有确凿证据证明此段记载为虚之前,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再者,诸葛亮会点功夫是完全可能的。他自幼弱随叔父南渡,叔父过世后就开始独立生活,“躬耕陇亩”,典型的体力活,当不缺乏腕力。更何况他还拥有“身长八尺”的优越条件呢! 所以诸葛孔明是否如《刀剑录》所云那般是个高深莫测的武林高手其事存疑,但其绝非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确是断断无疑的。
顺便说下,在《三国志平话》里面有“诸葛亮提剑杀曹使”的描写……另外云南沾益、曲靖一带还有诸葛亮鞭书“毒水”的传说:据说,从前,这一带气候炎热,森林密茂,孔雀成群,就在这块石头之下,有一股泉水,终年潺潺流淌。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挥师南征,路过此地时,正是炎热的夏季,他的部下热得无可奈何,喝了这里的山泉水,结果没想到,喝过这水的士兵一个个立时成了哑巴。诸葛亮知道之后,为警示后来的人,挥起马鞭蘸着泉水在路边的这块石上写下了“毒水”两个大字。随军文书随即请来石匠,刻下以作标记。——唔,想象他挥马鞭的样子,多么地英姿飒爽~~真是一个统领雄师,出将入相的主帅!
这虽然是民间传说故事,但可以推想出正史上的诸葛亮不仅是儒雅睿智的,也有豪爽勇武的一面啊——他是那么地完美!可惜老罗在演义里的描写没有把他的魅力全面地展示出来……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叁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勤,恐托付不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叁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於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忠心耿耿,感人肺腑。后世赞以读孔明出师表而不哭者,非忠臣也。这也正是一千七百年前的尚武精神,一死报国之发扬!
其实,从汉文化源流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必奇怪丞相会武功。中国古代(主要指宋以前)很多读书人文武兼修,不曾“分途”,都是文武双全的:
上溯自二五00年前我们的战国时代至一叁00年前之唐代,中国人实行孔子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文武合一的教育制度,提倡“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文章”,寻求“文武并重,知德兼备”,培养情操,锻练体魄,进德修性:
《论语•八佾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孔夫子身通六艺,是他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学者了,他的身体也很好,是个有名的“大力士”,《列子》和《淮南子》两书中说他能力举城门闸,能疾跑追逐野兔。孔子注重礼乐,同时也教学生练习射御(即射箭和驾兵车的项目)。子路(仲由)是他门下的一位很会打仗的人。孔子最重礼仪,因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像六德、六行一样都是儒家的本份,士大夫会射御是合理之事。例如史实中“体貌魁奇”的鲁肃率众往江南避难,就曾以箭射穿盾牌,吓阻了官兵的追赶。曹操表奏徐州大家麋竺当嬴郡太守,麋竺后来也弃官随刘备流浪,无怨无悔。麋竺的儿子虎贲中郎将麋威,麋威的儿子虎骑监麋照,史载“自竺至照,皆使弓马,善射御云”。
故而,如此传至盛唐,诗人李白(以道家思想之诗仙亦是剑客闻名),实践文武双全的尚武精神,吟有“金清酒斗十斤,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茫。”,“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等,留下许多豪壮且文雅的诗句。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从少年时代起,不仅发奋刻苦读书,而且特别爱好舞剑,经常与友人“倚松论剑”,还写下了“少年学剑白猿公,曾破浮生十岁功”的诗句。
但在一000年前,宋朝为避免战祸,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之後,中国文武分途,使“文人不知兵”,武人亦任侠粗鲁,轻忽学问。世人正在陶醉太平梦时,北方蒙族发动中国之侵略,虽有文天祥等忠臣奋战,但压武荣文的宋民,不敌狞猛的元兵骑旅之攻击,公元一二七九年南宋终灭於元之武寇铁蹄下。至公元一叁六八年朱元璋据江南起义,北伐大都(北平)建立明朝之前,欧亚两大洲之百姓受近百年之战乱消耗。
各国之历史均可证明,重文轻武可积成国力不振之祸根。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如果文武分途,文人身孱志弱,不知策略;武人任侠粗鲁,轻忽道德,很容易种下国力不振,人心偏激之祸根。
唐、宋以后的武人地位每况愈下,才使士大夫普遍不习射御。 明后中国又受满清统治,汉文化一再受到压制和摧残,中国传统的尚武精神无异失传。
汉文化中真的缺乏勇武和尚武精神吗?那就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勇武精神吧:
以下文章从儒道墨三家中国源流文化入手,揭示我华夏民族勇武精神之文化基因:
这里我所说的传统文化,是非经官方曲解的传统文化,即儒、道、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部分为儒、释、道。其中佛教乃是从印度传入渐中国化,这里先存而不论,代替之以先秦的墨家文化。)中国文化中的勇武精神,是不宣扬暴力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滥用暴力的,这与一些尚武的民族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还未接受中原文化时的蒙古人,象成吉思汗,当然很勇武,但那种以杀人为乐、为淫人妻女为乐的勇武,非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勇武精神。
先看看儒家,孔子是不谈暴力的,《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孔子有谈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这里可以看到孔的对“强”的观念与成吉思汗是不同的,除了“衽金革,死而不厌”这种外在之强,还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这种内在之强。孔子也谈勇:“仁者必有勇”,“知耻近乎勇”,“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里请注意,孔子是把勇武精神当作一种衍生物,是由内心信念所自然衍生的精神,它不是一种本体精神,是一种次一级的精神,这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是一致的,稍后谈到墨家时再说这个话题。孔子不仅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实践家,孔子其实是很勇武的,据《吕氏春秋》记,孔子力能举城门,而不肯以力闻。这个说来也不怪,孔子的父亲当年在战争中,就曾力举城门,使被困在城里的士兵安全撤出(事见《左传•襄公十年》),大概孔子父亲对自己这一壮举沾沾自喜,所以从小便让孔子锻炼膂力罢,再加遗传的原因,孔子能举城门,也算是子承父业罢。
后人提到儒生时,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面孔,觉得挺文弱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另一个很勇武的民族,就是日本,其勇武精神就是所谓“武士道”,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一书中,将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思想渊源归结于儒学:“至于说到严格意义上的道德教义,孔子的教诲就是武士道的最丰富的渊源。……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对武士道也发挥了巨大的权威……他(孟子)的著作曾经长期成为-_-|||,尽管如此,这位贤人的言论却永远寓于武士的心中。”
当然,儒学的大师很多,这里只是提孔子,因为如果要深入挖掘儒学中的勇武精神,势必会是长篇大论了,这里仅作抛砖引玉之谈。
其次来说说道家。道家有一种勇武精神吗?谭嗣同尝严厉地批判老子:“乌知乎有李耳者出,言静而戒动,言柔而毁刚!”,并说“李耳之术之乱中国也。”(《仁学》十九节、二十节)在这里,我最崇拜的谭嗣同谭大哥弄错了个问题,他把中国人孱弱的原因归结到老子身上,老子那五千言有那种能耐吗,在两千年前的五千字把两千年后的中华大帝国的精神整垮了,试问老子有那能耐吗?那原因我提到了,是政府的官方的原因,以非民间的学术的原因。老子的精神不仅勇武,而且坚韧,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什么意思?知雄守雌,乃是内刚外柔,就象孔子一样,内在很有勇力,会举城门,但不肯以力闻,不表现出来。为什么不表现出来?因为不宣扬武力,试看老子这段话:“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这里请注意,不宣扬武力,是不滥用这种武力,而不是没有这种武力,请看下面这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前面老子说兵者是不祥之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既然用了,就是要战胜敌人,而不是要吃败仗,凭什么来战胜敌人?还是要凭借这个“力”,就是“胜人者有力”。表面上,老子说“柔”说“弱”,其实是不柔也不弱,老子所说的柔,是表面的柔,说的弱,是表面的弱,并非内在的柔弱,且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还有另一句,是对这句话的解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现在可以看得很明白了,老子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大勇,同时也是一种大智。
说了老子,应该也说说庄子。《庄子》一书中,有一篇文章,经常被忽视,但我却饶有兴致,这就是《说剑篇》,这一篇大概是庄子早期的文章,写得很是锋锐。在这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另一种形象:剑客。庄子自称“周善为剑”,并且在赵文王面前自吹能“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应是夸张了,然而我想庄子应该有剑术上是有独到之处的,因为他有很精辟的见解:“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这个很有意思,稍提一下,意思是表明先秦的思想家们,其实都不象后世所谓的读书人的形象,他们即是思想家,也是个武士。
墨子这一学派在尚武精神上表现得特别的明显。墨子学派的任武精神是得到公认的,比如说《新语》记:“墨子之门多勇士。”又如《淮南子》记:“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本人是个思想家,也是个武士,也是个军事家,他写了许多军事著作,在《墨子》一书中保留了十一篇,墨子的军事思想对后来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墨子学派作为学术上之一大流派,在汉代初期便销声匿迹,然而正如梁启超所说:“墨学精神,深入人心,至今不坠,因以形成吾民族特性之一者,盖有之矣。”墨子的哪些思想深入国民之心呢?梁启超指出两点:其一是墨子的牺牲主义,如《墨经》所说:“任,士损己而益有为也。”也就是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思想,中华民族乃是最富有牺牲精神之民族,从文化根源论,墨子思想则是最重要之一个来源;其二是墨子“非攻尊守”的军事思想,中国传统对开边黩武的观念是很很反对的,而对守土捍难则是最为尊崇,这个与墨子的思想是非常的相似,可以看出墨家学派对中国精神,特别是民间精神影响之巨。还有一点,梁启超没有提到,墨子对中国民间的侠义思想影响极大,由于墨学主要代表民间下层人民的思想,因而这种精神传播,更多的时候,其影响是潜移默化,因而在文献上比较难考,然而大家仔细思量中国侠义思想中所重的“义”,比较孟子所谓的“义”与墨子所谓的“义”,当知墨子所谓的“义”是比较接近民间侠义思想的。晚清以任侠闻名的思想家谭嗣同,就是一例,在少年时便“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勇于牺牲,正是墨子的隔世门生。
墨子早年习儒,而孔子早年问教于老子,这种学术上的渊源关系,使得在某些重要见解上,儒、道、墨三家有共通之处,这个现象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说,儒道墨三家都非常推崇勇武的精神,但都不宣扬武力:孔子“不言怪力乱神”,不肯以力闻;老子对武力是“不得已而用之”;墨子则有“非攻”的思想。再如三家都认为勇武精神是由内心信念所衍生的次一级精神: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老子说“慈故能勇”;墨子说“勇,志之所以敢也”。勇并不是不是不受限制的,它受限于人的信念,就是孔子的“仁”,老子的“慈”,墨子的“志”,如果把这种勇当作第一义的精神,便是一种对暴力的尊崇,那就成了成吉思汗的唯武力论了。
墨家思想对孔明的影响应当是很大的,首先从他“善巧思”,“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的科技发明才干上就能看出,这一点在后续的文章中会有专题的论述,所以此处暂略过。这里先说墨家思想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牺牲主义”和“侠义”思想,或言“任侠之气”是墨家思想的两大特色。
何谓任侠?任侠,是仁心义胆,一诺千金;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任侠,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是多么旷达豪迈的气魄!多么风流洒脱的风骨!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人,他是大亮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超级牛人和bt强人。
王阳明(1472—1528)本名王守仁,明浙江余姚人。他曾于早年隐居故乡阳明洞读书悟道,故以阳明先生行世。他是弘治二十二年(1509)进士,明代中期的大哲学家、思想家,官至兵部尚书。
王阳明常常自比诸葛亮,从阳明先生的种种作为而言,这也的确不是吹出来的。他不是一般的学者名士,他身具管(管仲)葛(诸葛亮)之才,在军事上亦有建树,有“明代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者”之说。王阳明不徇常理,求真务实,勉于对真理的追究,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他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故老相传,王阳明还是位武林高手,请看金庸的这段文章:
坐了约莫半个更次,突然间眼前似见一片光明,四肢百骸,处处是气,口中不自禁发出一片呼声,这声音犹如龙吟大泽,虎啸深谷,远远传送出去。黄药师当他起身穿衣,早已知觉,听到他所发奇声,不料他内功竟然进境至斯,不由得惊喜交集。
原来一人内功练到一定境界,往往会不知不觉的大发异声。后来明朝之时,大儒王阳明夜半在兵营练气,突然纵声长啸,一军皆惊,这是史有明文之事。此时杨过中气充沛,难以抑制,长啸声闻数里。
--《神雕侠侣》
讲过了王阳明先生的内功,再来讲讲王阳明的外家功夫,王阳明是个文弱的读书人,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很是不服气, 兵部主事大概相当于国防部里的一个司长吧,那太监很蔑视王阳明,就强令王阳明当着御林军的面射箭,想以此出他的丑。谁料王阳明却命人牵出一匹烈马来,自己翻身上马,在奔驰的马上挽强弓,搭长箭,三发全中。御林军都是识货的,不犹轰天地喝起彩来,张忠只好哑口无言,非常尴尬。
(注: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中国之武学含义有二,一曰武艺,二曰兵法。
所以这里的“武功”不仅是指的是字面意义上的功夫,也指的是军事上的造诣。)
补充几段小材料:
1. 《三国志 蜀志 后主传》裴松之注:“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形容他的词语,是“弘毅忠壮”啊!
“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忍的品质、态度。即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 “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
——这是丞相与先主论刘巴时的言语,意思是:“说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事,我比刘子初差远了;至于敲响战鼓,誓师军门,使百姓热情踊跃、奋勇向前,我自认还做得不赖。”
想想他在军门击鼓的样子。。。 ^_^
[ 本帖最后由 子午莲 于 2009-11-16 11:1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