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5|回复: 10

编撰权威性准确性的《汉族常识手册-进阶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1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一、了解一点华夏的神话传说
二、三皇五帝是怎么来的
三、我们祖先眼中的‘天圆地方、社稷、五色土’是什么
四、华夏人崇拜的颜色是什么
五、华夏人上古的住居情况怎么样
六、华夏人崇拜山川的情况以及大九州是什么

七、‘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什么意思
八、先秦以来,华夷翻译机构与华夷多语种辞典的发展情况如何
九、氏、老百姓、百姓的来源是什么
十、祖先的宗庙、祖庙、祢庙、祠堂、世家是什么
十一、什么是诸子百家七十二行
十二、四库全书的由来
十三、先秦以来,华夏周边四夷情况
十四、安史之乱前因后果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3: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了解一点华夏的神话传说     

          在一万多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起初是过着渔猎的生活,大自然是那么的陌生和令人惧怕。太阳每天从树丛里升起来,所以大家认为天边有棵大树。入夜后,野兽起伏,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徘徊在耳边。后来,烧山作田,定居下来,逐渐进入了农耕社会。当我们的祖先坐在某个空旷的地上,仰望天空,会发现天上的星星是拼成形状的,当星空开始出现一种特定形状的时候,就开始耕种,当星空出现另一种特定形状的时候,就开始收获。这些星星带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星空有导致四季变化的能力,但是不论如何变幻,他们都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千百年来从未曾变化过,这个就是最初的神或天道。最早对白天黑夜的认识是从伏羲开始的,天文和历法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日月星辰之变化,就有了最早的历法。到尧的时候,设置有更加专业的天文历法官观察天空,名羲和(注释1.1),《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殷仲春...以正仲夏...以殷仲秋...以正仲冬...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至此,一年四季基本能分明。山西陶寺古尧都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建筑FJT1—为古观星象台基址,其形与《周髀算经》七衡图所说一致。经过我们先祖的努力,历法在夏代的时候,就比较完善了,人们对年月日辰时四季时节变化,也没那么盲目了。而今天我们常说的‘农历’或‘阴历’,就是‘夏历’,这些对农耕生产与日常生活作息等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的祖先还考察了五湖四海,走遍了各大山川林泽,学会了辨认地理和物种。可以说,对时间和地理物种的掌握都是文明屹立的标志。
注释1.1:
    根据《尚书 尧典》记载:‘羲和’是主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名称,分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羲仲到嵎夷‘旸谷’(嵎夷即今山东东部滨海地区,‘旸谷’即传说日出的地方)去观测春分初昏时的鸟星宿,以及春分之日。羲叔到南方的交趾(即越南那一带)去观测‘夏至之日’以及夏至初昏时的火星宿。和仲到西边‘昧谷’(太阳落山的地方)去观测‘秋分之日’以及虚星宿。和叔到朔方幽都(朔方即北方,幽都在河北)去观测‘冬至之日’以及昴星宿。而按山西陶寺出土的器具来看,测量工具有‘圭表’,‘圭尺’之类。据研究表明,当时已经有发达的20个节令的历法体系,是靠观测柱缝和观测点系统进行观象授时,从天文学角度看属于列石阵观测地平历法系统。


   
         宇宙最终极,最高的‘神’是‘昊天’,又名‘皇天’或‘苍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毛诗传》云:“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它没有任何形状,是无形的,是一切自然力量的集合和主宰。《诗经·大雅》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抚”。世间万物都要感恩于它,因为它是万物之父母,正如《庄子·达生》所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太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注释1.2),宇宙中有阴阳二气,宇宙万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阴阳二气演化出来的。而后来,人们称呼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为‘天道’,昔日,我华夏先神圣人无不是在感悟天地,执‘天道’而行。‘天道无私,唯德是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对昊天的信仰,其实就是对道德、仁义、自我贡献和自我牺牲的信仰。
注释1.2:
      ‘天地玄黄’出自《易经》的‘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出自《淮南子》。
       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之总,称呼为‘宇宙’。四方上下无边无际曰宇,古往今来无始无终曰宙。《庄子》“奚旁日月,挟宇宙”。

      我们祖先汉代以后首选的蒙学教材是《千字文》,其地位要远高于南宋时期产生的《三字经》,《千字文》里面开头就说;“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现在看到的三字经,都是满清时期以及近来篡改过的,很明显《三字经》是南宋的产物,怎么会出现南宋以后的事情,还为满清歌功颂德。《二十四孝图》是蒙元奴化汉人的产物,《弟子规》是满清奴役汉人的产物。蒙学教材的选择,《千字文》就足够了。

         当天地万物生成的时候,天地之间都需要管理,而管理一方的天神,就叫‘帝’。于是苍天就感生出管理‘天’的东南西北中各方的‘天帝’,也简称‘五帝’,即中央黄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就是管理中国上空那片天。除此外,还有管理其它的‘帝’,只是一般的‘帝’,比如主管‘日月’的叫‘帝俊’主管东南西北海的,也是‘帝’,《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总之,昊天是无形的,‘帝’是有形的人格神。

      关于‘帝俊’,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就是说,天的下方有帝俊的两座祠坛,由五采鸟管理。战国《楚帛书》言“帝夋乃为日月之行”。传说,过去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里面都栖息着一只三足乌,后来被羿射下了九个,于是,天上就只剩下了一个太阳。这个就是有名的“天有十日、日中有三足乌、羿射十日”的传说。《论衡.说日篇》“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据说,蟾蜍是造成月蚀的动物,三足乌鸦是造成日食的动物。关于生日月,《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又“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扶桑是太阳休息的地方,咸池是太阳落山后沐浴的地方。所以,有“日出扶桑,入于咸池”的说法。《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崦嵫山。我们汉字中有个‘東’字,就是太阳停在扶桑树上的样子,‘西’就是当鸡栖息到树木上的时候(也就是日落)的太阳的方向。

         所以,我们说‘昊天上帝’的时候,其实,‘昊天’是‘昊天’,‘上帝’是‘上帝’,是区分开的。‘上帝’是‘昊天’的人格神,祭上帝就是祭天,所以,就称呼为‘祭祀昊天上帝’。而到了后来就直接称呼为‘祭天’,一定时间祭祀一次,应该是东南西北中一起祭。基督教的那个‘上帝’,实际上叫‘耶神’,因为‘上帝’是我们华夏的专用词汇。

         在天神中,各星辰也是神,星辰被分为各星宿,四维星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而共二十八星宿。还有一些特殊的‘星神’,比如岁星,以及方位星之中央土星、东方木星、南方火星、西方金星、北方水星。

         然后,就是风雨雷电这些天神,还有一些主管人类万物生命,祥瑞,祸福,惩罚等等的天神,比如司命,司中,司禄之类。   

         天地之始,中央之帝可不是黄帝,而是浑沌,后来是浑沌死了。《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说完了天上,再说地上。

          我们的祖先认为万物都有灵。比如,人死后,灵魂不灭,只是脱离肉体,于是各家各户都有先人的灵牌,先人的灵魂就会时不时回来看看后人,就降落到灵牌上。每年家里祭祖的时候,放点水果肉馒头之类在那里祭台上,然后‘请先人’,先人就会回来。然后给灶神、门神、户神、井神、中雷(土地神和宅神)也祀一下,这个按照我们祖先的说法,叫‘五祀’,都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因为这个大地分为:山川水泽。这个山,它有山神,天下的山也太多了,所以,根据东南西北中方位,使得各山系都有一个宗主山,那就是‘岳’,所以,我们会看到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而这个各方土地,它都有土地神,但天下的土地又太多了,所以,按照东南西北中方位,使得各方位的土地都有一个宗主,这个就是五色土,而这些五色土的土地神之总,就是‘后土’。这个‘水’,一般是指河流,江湖之类,象黄河也有河神,最初叫‘河伯’。山林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神灵。连那个保护老百姓的城墙,都有神灵,就是城隍神,过去凡是有城市的地方都有城隍祠或城隍庙,城里的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去祭拜,因为城隍神是城市的保护神。而乡村主要是祭土地神,那是乡村的保护神。还有求子的高禖,蚕神苑窊妇人和寓氏公主,以及农神等等。

           在人间,与鬼神沟通的叫‘巫’(绝地天通),祭主赞词的叫‘祝’,后来,二者职能合一,就叫‘巫祝’。甲骨文中已有巫字,大意是两个人在一个工字形区域上跳舞。甲骨文中的巫,分男巫女巫,后世巫主要是指女巫,男巫改叫觋。在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遗址中,出土龟甲,龟甲内装有石子,这个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于祭祀的通神明之器,是当时灵龟崇拜的物证,龟甲上有简单刻符。

           实际上,在先秦的时候,‘神’和‘灵’是区分开的。可以脱离万物而存在的‘精气’,才叫‘神’。而你看地上的,天上飞的,山里面的,水里面的......有灵性的,产生于天地之间的灵气,但脱离不了万物的,都是‘灵’。         



二、三皇五帝是怎么来的      

        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既是我们的最早的祖先,也是华夏神话传说中神圣人。
        下面介绍一些初步概念。
        什么是‘皇’呢?‘皇’通‘煌’。通俗的理解:‘煌’字左边是个‘火’,右边上面是个‘白’,下面是个‘王’,其造字的来源就是说“发明了取火存火种,让昼夜如白天,给人民带来了光明,故人民都很高兴,很拥护他,尊其为人民的带头人”。‘煌’的最初代表是燧人,因为他发明了燧石取火(注释2.1),而实际上也泛指后来创造保存火种,将火在人民中间应用普及开来的远古优秀祖先们。‘煌’字最初的读音就是‘火’的那种燃烧声,两字连用的‘煌煌’就是那种大火燃烧的声音,因为我们的祖先不仅要创文字,还要创读音,比如‘牛’的读音,很可能刚开始来自‘牛’的叫声,可能一些兄弟姐妹知道我们的汉字是‘象形字’起家,估计不知道我们的汉语是‘象声语’起家。我们华夏的这个‘華’字最初也有‘光明,盛美’之意,说明我们的先民崇拜光明。‘花’的读音可能从‘煌’的读音演变而来,‘華’的读音可能从‘花’的读音演变而来。远古,上古,中古,当下的汉字语音都可能不一样,因为这个‘字语音’随着地气的变化和时间积累有漂移现象,所以,文字可以统一而长久不变,但是语音是无法统一而保持长久不变的。后来,‘煌’逐渐演变出‘皇’,而‘煌’并非一定是‘火之功德’,一些典籍的解释就是‘光,光明,美,大’,‘煌煌’就带有那种‘很,非常’的语气,如‘亮煌煌’,还有‘煌眼睛’,‘金碧辉煌’,‘灯火辉煌’,就是有光照射到眼睛里,光线比较强烈,甚至如针刺眼睛。形容‘明朝’的时候,有‘皇明’的称呼,其实就是‘大明’,又指代‘上国’,韩国李朝末期学者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写道“呜呼!皇明,吾上国也”,同理,《明实录》一书,原称《大明实录》,俗称《皇明实录》。
   注释2.1
          燧人氏,是燧石取火得名,而不是钻‘木’取火,现在有误传。《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人类之初,处于最原始和落后的生活状态,以生食野果、野菜为主,野兽、野禽、生鱼活虾为辅的原始生活。直到发明了“人工取火术”,才逐渐从生食过渡到熟食。据调查,非洲、澳大利亚西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甚至美国西部山区的印弟安人,南美洲亚马逊原始森林内的波图鲁人等原始人群,迄今仍过着茹毛饮血、半生半熟进食的生活。



         而‘皇’用在具体的人身上的时候,是对去世的人尊敬,举例,屈原之《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尚书 五子之歌》“皇祖有训...”也是这个意思(注释2.2)。而‘秦始皇’用‘皇’作固定爵称,此‘皇’非彼‘皇’。
      注释2.2
(a)‘先’的意思是什么呢?承前启后,象‘先人’、‘先师’、‘先父’、‘先祖’、‘先民’、先王’,都是指过世的人。你的父母或爷爷等去世了,他们就是现在的你的‘先人’。

    (b)‘朕’,是指‘我的’意思,‘朕皇考’就是‘我的先父’的意思。《尔雅·释诂》说:“朕,身也。”比如,在先秦时代,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即‘我的...’。《尚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政令。”秦始皇的时候,不仅用‘皇’和‘帝’造爵称,还将‘朕’专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其它人就只能用‘我的’来称呼,或加个‘之’来表达。而像“余”、“吾”、“我”之类为第一人称代词。


     (c) 亡父曰‘皇考’,亡母曰‘皇妣’, 亡夫曰‘皇辟’,祖先曰‘皇祖’,先祖父曰‘皇祖考’,先祖母曰‘皇祖妣’,还有‘皇舅’,都是对去世的人的尊重的心情,活着的人不能这么称的(见《礼记》),象‘赫赫’用在祖先身上,更是赞美之意。

         

        ‘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专指‘管辖一方的天神’。《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都是四海之神。还有就是‘上帝’,《山海经》“百神之所在...帝之下都”。殷的日月之神神坻立的是‘帝俊’。关于‘人’为何称呼为‘帝’,《白虎通》说“帝,谛也,像可承也”,《礼记 谥法》说“德象天地称帝”,对人来说,谁才能称呼为帝呢?就是他参透了天地之道,感悟到了天地的真谛,功德合于天地的,被称呼为‘帝’,比如轩辕,而很多文献记载黄帝升天为仙。自大禹夏商周还没谁胡乱称为‘帝’。《尚书》里从尧舜开始述,一直到周,只有尧舜才被称为‘帝’,因为他们都成为了‘神’。
   
          而什么是‘王’呢?《礼记 谥法》“仁义所在称王”,如果一个人,他以仁义,让所有人都心向他,自愿拥护他,那么,他就是‘王’,《白虎通》说“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象“武穆王岳飞”,老百姓给他修祠堂,尊他,祭祀他,他就是老百姓尊的‘王’,这个就是真正的‘王者’。平时,我们看到的‘纣王,文王,武王’,是爵称,此‘王’并非都一定是‘王者’,你看老百姓谁去祭祀纣王,‘王者’不一定有爵称。比如,有的人很有领导天赋,很有才能,他在一个团队里,团队非常团结,井井有条,都愿意服从他的指挥,而换作其它人就搞不好这个团队,不是散乱,就是一塌糊涂,我们就说这个人有‘王者之气’。如果几个国家中,有一个国家让周围很多国家都心甘情愿的‘尊’他,都愿意跟随他,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国家有‘王者之气’,它可以‘王天下’了。‘王者’不是自封就成的,你说你自封为王,你那只是自我取的爵称,一个弱智也可以自封为王,周围的人未必就尊它,未必就听他指挥。你如果让周围的人都心服口服的认同你,尊奉你,听从你的领导和指挥,那你这个‘王者’就当定了。

         后世在尊谁为‘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天之功德、地之功德、人之功德)问题的理解上有歧义,故不同典籍记载有所不同,表示看法不一,因此汉典《白虎通》也说“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有指应该包含‘女娲’。而在华夏神话体系里,‘皇’和‘帝’的区别就是,‘皇’一般是‘神而化人’,本身最开始就是神灵,比如‘神农’,传说是牛头人身的神灵,女娲、伏羲都是人身蛇尾的神灵,降于人间,带领人民,造福人民,后世称其为‘皇’。其祭祀之祠,就称呼为‘三皇祠’,如山西孝义市至今还有一座三皇祠,还有泰山三皇祠,江苏涟水县地区曾有三皇祠,无锡还有三皇街等,还有一些单独的‘女娲祠’,‘伏羲祠’,‘神农祠’。而‘帝’一般是‘人而化神’,比如轩辕最开始是人,死后升天为仙,一般都是指感悟了天地万物,故称其‘帝’,后世祭祀之祠,因其土德,土色黄,故称为‘黄帝祠’,还有象赤帝祠(火德,火色赤),白帝祠(金德,金色白),黑帝祠(水德,水色黑,深水),青帝祠(木德,木青),这些都成为了一方的天神。如浙江仙都景区有一处距今1300年的缙云黄帝祠宇,河北涿鹿有四处黄帝祠,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黄帝祠等等。

关于三皇的记载,汉典《白虎通》说:
    “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言去,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河南省上蔡县有‘伏羲祠’。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陕西省宝鸡市有神农祠;湖北随州有神农祠。
   “鑽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
   “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谓祝融也”。祝融成为了‘火神’,湖南衡山有祝融祠,还有‘祝融峰’。山西左权县有火神祝融祠。
《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注释2.3)以济冀州...”。天水牧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胡缵宗在《秦安志》中也记载,女娲祠“建于汉以前”,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更明确指出了这个古老的女娲祠所在具体位置;澳门有个女娲庙,实际应该叫‘女娲祠’。
注释2.3
         龙按颜色,分为五种,因为我们华夏崇拜的颜色是‘五土色’,即“青龙,黄龙,白龙,黑龙,赤龙”。我们华夏儿女是“龙凤传人”,意思是,我们是‘龙凤崇拜民族的后人’。并不是说,我们的祖先是‘龙凤’变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崇拜龙凤,我们作为子孙后代继承了这个传统。图腾是一个族裔的‘标志’,也有‘保护神’的意思。‘五色龙’里面的龙,并不都是正义的龙,我们祖先崇拜的是‘正义的龙’,杀坏的黑龙也就不奇怪了。我们的祖先还梦想乘龙飞翔呢,那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湖南马王堆还出土‘乘龙飞天图’。乘龙快婿,也是这么来的。黄帝升天,都是骑着龙升天。因为龙是可以上天下地,入水。我们的图腾是从仿生图腾(如鸟,蛇,龟,花,猪等)到组合图腾演变而来的,因为我们的祖先梦想着一种能适应各种恶劣自然环境的‘神兽’,比如洪水来了,我们的祖先希望它能飞,出现干旱了,田地裂了,庄稼枯了,希望它能吐甘雨,这个就是雨龙。‘龙凤’是祥瑞的神兽。而乌龙其实就是一种黑龙,金龙其实就是一种白龙。华夏的‘Long’和西方的‘Dragon’完全就不一样,不仅外形,含义都不一样,他们那是一种‘飞兽’而已,根本就称不上‘龙’,那是翻译错误。又如我们讲的四大祥瑞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冥’,其中,‘白虎,朱雀,玄冥’也是我们的图腾,但相对来说,最能代表我们的是‘龙凤’。‘玄冥’即‘玄武’,是一种龟和蛇的组合神兽。

关于五帝的记载,汉典《白虎通》说:
“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姓,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
“谓之颛顼何?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也”。
“谓之帝喾者何也?喾者,极也,言其能施行穷极道德也”。
“谓之尧者何?尧犹□□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谓之舜者何?舜犹舛舛也,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五星占之土星占》“中央〔土〕,其帝黃帝,其丞后土,其神上為填星......”。这个是中国上方的天神。
                              《五星占之木星占》“東方木,其帝大昊,其丞句芒,其神上為歲星......”。这个是东方的天神。
                              《五星占之火星占》“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祝融),其神上為〔熒惑〕......”。这个是南方的天神。
                              《五星占之金星占》“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為太白......”。这个是西方的天神。
                              《五星占之水星占》“北方水,其帝顓頊,其丞玄冥,〔其〕神上為辰星......”。可见颛顼天帝成为了‘北方天神’。

《吕氏春秋》:
“春...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
“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冬...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皇者,神灵而化人,通灵天地者,既造福人间,又脱俗于世外的隐者。《白虎通》“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之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虚无寥廓,与天地通灵也”。
王者为‘圣’。
帝者为‘神’。
故有‘圣王神帝’。

附:
     ‘庙’,‘祠’是我们华夏祭祀场所的专用词汇,其中,‘祠’专门用于祭祀天神地灵的场所,‘庙’专门用于祭祀祖先的场所。关于‘祠’,如秦汉的‘太阳神东君祠’,‘黄帝祠’,‘蚩尤祠’等;而关于庙,如‘太庙’,‘宗庙’,‘祖庙’,‘祢庙’。
     道教的场所,正规叫法为‘洞’,‘观’。
     佛教传入后,其场所的正规叫法为‘寺’,‘院’,‘庵’。后来,一些人‘和尚庙,和尚庙’的乱喊,结果传来传去,说到‘庙’还以为是佛教场所。
     基督教的场所一般叫‘堂’,比如‘教堂’。
     伊. 斯. 兰教的场所,也叫‘寺’,平时叫‘清真寺’,实际上,‘清真’是道教用词。
     但是,‘寺’,‘院’,‘庵’,‘堂’也是汉语已经有的词汇,只是后来被外来神教借用。如‘寺’本是官署(如汉代的大理寺),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鸿胪寺改建为“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庵’原指一种叫庵闾的草,等到枯老了之后用其盖的屋;四周由垣墙围着的地方叫‘院’;‘堂’是指高大的房子,里面可以容纳很多人,古时又称‘殿’,所以,你看那个基督教的场所一般都修的很高大,还有那个‘大礼堂’,‘食堂’都是这么来的。



三、我们祖先眼中的‘天圆地方、社稷、五色土’是什么
      
        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概念不可混稀。有边称呼为‘方’,无边称呼为‘圆’。‘天圆地方’即指‘无边的天,有边的地’,这个概念是正确的,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世界观不对。地与水都有边,水之边称呼为‘岸’,地的边沿就是山岭。故一般的‘地’,就是指山岭围绕的区域。不同的‘岸’围绕的水,就形成‘江、河、湖、海’的区别。 各方土地称呼为‘东土,南土,西土,北土,中土’(中土,后专指中原),天下所有的土地,称呼为‘大地’。故天子祭‘天地’,最高天神就是‘昊天上帝’(又叫皇天上帝),天下土神之总即‘后土’,在“圆丘祀天”与“方丘祭地”,圆丘做成是圆形的,方丘做成方形的,指代‘无边的天,有边的地’。说起‘天圆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筷子’是‘一头方一头圆’,代表的含义就是‘天圆地方’,而筷子的使用历史有三千多年了。

        《白虎通》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俗话说的好‘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当地人民祈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但正如《白虎通》所说,土地广博谷物众多,这样的‘方’太多了,对一方的小诸侯来说,祭祀当地的山川土谷也是可以的。稍微大点的诸侯,他所看到的是很多个方,他也不可能一一去祭,他就祭这一片内的各方土谷之总。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将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耕种土地,按照土壤的地质颜色,划分为五色土,并配以方位,这个就是‘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并设立一个祭祀东、南、西、北、中的‘总土神、总谷神’的地方,即‘社稷’,燕京中山公园内至今还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孝经·援神契》“社者,五土之总神”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社”。所以,你看现在都习惯称呼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地区为‘黄土地’,土呈黄色;称呼南方的广大丘陵地区为‘红土地’,红壤、紫色土;称呼松辽流域东北平原为‘黑土地’;‘白土地’就是甘肃青海祁连山脉那个方向,干旱土、盐碱土;‘青土地’就是山东到东海那一环带,多种植水稻,为青色。80年代初,还有一部以陕北黄土高原背景的电影,就叫《黄土地》。辽宁那边常常说的就是“黑土地的人”。现在到云南等地也会听到‘红土地’一说。




四、华夏崇拜的颜色是什么

        我们华夏崇拜的颜色,是五土色,即‘白、黑、黄、赤、青’。象秦汉青黑淡雅,砖头瓦都是黑的青的。我们华夏的建筑都是与土地自然和谐一体的。象那种大红大紫的都不协调,所以,很难看,不是我们华夏的审美风格。《礼记 檀弓》“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黄昏),戎事乘骊(纯黑色的马),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正午), 戎事乘翰(白色的马),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清晨),戎事乘騵(赤毛的马),牲用骍”。夏的时候,因为夏后氏尚黑,凡是大事情,如举行祭祀丧事等,都选择在黄昏的时候,那时候天都快黑了,而打仗征伐都是乘纯黑色的马,祭祀牲口都是深色;到殷的时候,凡是大事情,如举行祭祀丧事等,都选择在太阳正中的时候,那时候的天空连同太阳都是接近白色的,而出征都是乘白色的马,祭祀所需牲口都是白色;到周的时候,凡是大事情,如举行祭祀丧事等,都选择在天刚刚亮不久,日出的时候,而军队征伐都乘的是那种赤毛的马,祭祀所用牲口都是赤色的那种牛或马


、华夏人上古的住居情况怎么样
        
        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还过着刀耕火种、饮毛茹血的生活,一般在树上打窝,或挖洞穴。
《韩非子 五蠹》就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 衣其羽皮”。
可见,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候,是冬天穴居,夏天巢居,而这些都和气候条件有密切联系。在没有麻和丝的时候,穿的衣服是用羽毛和野兽皮做成的。
        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因为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多以“构木为巢”的居住。而北方干燥寒冷,多以洞穴的方式居住,至今在河北等地都还能找到那种‘洞窑’,几十年前,都还有人居住呢。总体来说,我们华夏人的居住是走向了更先进的巢居,后续的建筑技术越来越高。

        很多时候,我们华夏人遭难的时候,逃难了,没房子住了,在北方的就去住窑洞了,在南方的就到树林里去搭个巢,都回到老祖先遗留下的生存方式中去了。

、华夏崇拜的山川情况以及大九州是什么
      
         我们的祖先认为天下有五个宗主山,即五岳,‘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对名山川之封为‘封禅’。《史记 封禅书》“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即中央上邦,蛮夷指中国之外的‘蛮荒之地’。后世所封的‘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五岳‘镇’天下四方,为天下人带来福和安。故凡是有灾难不祥天下大乱,就想到‘泰山’。古圣人孔子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古之‘青土地’各大山川在《山海经之东山经 》中记载的很详细;古之‘红土地’各大山川在《山海经之南山经 》中记载的很详细;古之‘白土地’各大山川在《山海经之东山经 》中记载的很详细;古之‘黑土地’各大山川在《山海经之北山经 》中记载的很详细;古之‘黄土地’各大山川在《山海经之中山经 》中记载的很详细。

       山川的神灵,镇守天下,为天下人带来安宁,故祭祀山林川泽必不可少,可求福和安。天子为天下人求福和安,诸侯为一方人民求福和安。《国语 鲁》“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就是说,天下的镇守者是‘神’,什么‘神’?山川之神灵。如果‘山崩地裂’就代表人民将遭难。

       自大禹分为‘大九州’,每一州都有一座‘名山’。镇各州,相当于平安。九州九山。
     《周礼 夏官司马》“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瞢,其川江、汉,其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荧雒,其浸波溠,其利林、漆丝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沐,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鸡、狗,其谷宜稻、麦。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其浸卢维,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四种。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谷宜黍、稷。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曰貕养,其川河、?;其浸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基畜宜四扰,其谷宜三种。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正北曰并州,其山稹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注释6.1)
注释6.1:
          (1)山镇, 郑玄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九州九山,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故尊之曰镇也。”
       (2)泽薮,即大泽。
       (3)川,一是指平原,平地,二是指平原的河流。这里应该是指河流。
       (4)浸,即泡在水里,被水渗入或可以为陂灌溉者。
       (5)利,这里是指其收获,物产等。
       (6)其民二男五女,这里应该是指男女比例。

       所以,大九州即‘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并州、冀州’。
      九州之九山镇分别是‘会稽、衡山、华山、沂山、岱山、岳山、医无闾、霍山、恒山’。
会稽,在山阴, 故吴越地,今绍兴会稽山。衡山,在湘南,湖南省衡阳市。华山,在华阴,陕西华阴。沂山,沂水所出也,在盖,今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城南45公里。岱山,在博,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岳山,吴岳也,又叫吴山,位于宝鸡市宝鸡县新街乡西北的庙川村。医无闾,在辽东。霍山,又叫太霍山,彘阳,今山西,周厉王无道,故而被流放到这里。恒山,在上曲阳,今河北曲阳县。

        《淮南子 .坠行训》“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淮南子 .坠行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我们的祖先总认为,西海那边的山最高,所谓西海,就是清海湖那个方向。所以,那里的昆仑山脉,为‘昆仑之丘’,传说,那是天帝之下都。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什么意思

        ‘海’,一般是指很大很大一片水。先秦时期,所说的‘四海’,实际上,不能简单理解成我们所说的‘大海’。《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九、八、六、五,周之所服夷狄国数。所以 ,这里的‘四海’指四边蛮荒之地,当然是靠近东南西北海的地方。‘四海之内’不是指天下,也不是简单指东南西北海,也不是简单指全国,而是指‘华夏’。因为‘内华夏,外夷狄’的格局。
        《论语·颜渊》记载了这样一个事: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名耕,亦名犁,字子牛,宋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到过他,说他“多言而躁”。子夏,卜氏,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
         四海之内皆兄弟,即华夏皆兄弟。不能理解成世界皆兄弟。
        
        另外,《荀子·王制》:“四海之内若一家”,也是这个意思,华夏本一家。
        ‘四海为家’,就是指以荒远地区流落,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
        《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
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
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里中国即中原,中央上邦。
        我们祖先说的,东海即大致目前那个东海以及那个方向的蛮荒之地,南海即大致目前那个南海以及那个方向的蛮荒之地,西海即青海湖以及那个方向的蛮荒之地,北海即可北海以及那个方向的蛮荒之地。西边其实没有海,不过误将青海湖当作海,传说中西方之神海,《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临于西海之上”,西汉 末于今 青海 附近置 西海郡,《汉书·张骞传》:“赖天之灵,从泝河山,涉流沙,通 西海 ,山雪不积,士大夫径度,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於闕”。(注释7.1

注释7.1:
            西海,青海湖以及那个地区。
      流沙,古地名,以沙漠随风移动,据《汉书.地理志》说,其地当在今甘肃张掖地区,从沙漠接壤来说,据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颛顼曾到流沙去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
属”。



、先秦以来,华夷翻译机构与华夷多语种辞典的发展情况如何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春秋左传 襄公 十四年》“...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五方之民,《礼记 王制》“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对过去的中央Z.F来说,所管辖的天下之人民被划分为‘五个方向之民’,即‘华夏之人民’,‘东夷之人民’,‘南蛮之人民’,‘西戎之人民’,‘北狄之人民’。其中,过去称呼‘百姓’或‘老百姓’,专指‘华夏之人民’。《周礼 夏官司马》:“...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夷、蛮、戎、狄,只是生活方式的早期的大概区分,所以,有的部落有时候称呼为狄,有时候又被称呼为夷,看似混乱,其实不混乱,那是因为他们会迁徙,生活方式也会有所变化。过去是游牧,可以称呼为‘戎’,如果他跑去渔猎了,就不能称呼为‘戎’。后来就干脆统称为‘蛮夷’,再后来,就叫‘四夷’或‘夷’。

    《汉书 匈奴传》:“‘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华夏)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

   
    关于,言语方面,自黄帝...尧舜禹夏殷周以来,就有华夷口译人员,甚至专业机构,历史非常久远。史书记载的“象胥”、“译”、“典客”、“舌人”、“译官”、“译语”、“通事”等,均指历代华夏与四方之民、藩国交往时,负责传译的人员。《礼记 王制》说“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由此可知,华夏与四夷交往时,对通东、南、西、北四方之民以及藩国的语言沟通人员有不同称谓。孔颖达疏:“其通传东方语官,谓之寄,言传寄外内言语;其通传南方语官,谓之象者,言放象外内言;其通传西方语官,谓之狄鞮者,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其通传北方语官,谓之译者,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东寄,南象,西狄,北译”,是先秦时期,中央Z.F设置的四方之民以及藩国的口头翻译机构,这个是记载的最早的华夏对外翻译机构,翻译人员称呼。

     考诸文献“译语”这一术语,在东亚史籍中含义有三,一是指充当翻译的口译人员;二是指翻译之事;三是指互译语言。《说文解字》解释“译”为“传译四夷之言者”。据孔颖达疏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从狭义角度来讲,“译”指通传北方语官;从广义上来说,又指“传译四夷之言者”。


     当相距遥远的交往时,往往不能找到通双方语言的人员,不得不借助第三种语言,故有“九译”和“重译”之说。是指进行几道翻译之事,形象的说,就是先将A的语言翻译成B语言,再将B语言翻译成C语言,最终达到译成汉语的目的。《尚书》记载“远方重译而至七十六国”。《尚书》大传记载:“周成王时,越裳氏重九译而贡白雉”。《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越裳在交趾之南,与汉地相距遥远,语言不通,所以与中原只能“重译”往来。汉武帝时,平南越置交趾郡。但是,“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尚书》大传与《册府元龟》的记载,内容方面基本相同,只是“三象胥重译”和“重九译”这几个字上的差别。“象胥”是周官称谓,即上述《礼记·王制》中四方翻译称谓中译南方语言之“象”。据《礼记》记载“此官正为象者,周始有越重译而来献,是因通言语之官为象胥。谞谓象之有才知者也”。


    《周礼》记载,象胥官职“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因为当时臣服于中央上国的国分为‘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四+八+七+九+五+六=三十九)。‘王言’传达到四方夷部之前,需要经过‘象胥’机构口译成该夷部之语言。

    《史记三家注》有“重九译”的记载,《史记》正义解释为“重重九遍译语而致”(《史记》正义是唐人张守节所作,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在唐时期,译语除了指口译人员之外,已经有了指翻译之事和互译语汇这两个含义。

    唐与中亚诸国、西域、日本、新罗等周边民族、国家之间,有着频繁的往来。唐朝时候,在相应机构设置了专门的翻译,当时被称为“译语人”,鸿胪寺设有译语人。唐朝还在中书省下设“蕃书译语”。


  据《唐六典》记载:“鸿胪寺译语并记二十人”。《新唐书》记载,中书省有“蕃书译语十人”。这是唐朝在中央机构所设置的翻译人员。除了中央机构设有译语之外,民间也有译语进行翻译活动。


    关于唐朝时期,Z.F对译语人素质方面的要求,塞诺认为唐朝对译语的要求不高,不要求懂得文字,能懂胡、藩等语言、而又能通汉语者,可担任译语。并提出当时译语,年龄限在15-20岁,无定数,有专职和兼职人员。其依据当是《新唐书》所记载“鸿胪译语,限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择仪状端正无疾者”。马国荣则认为当时Z.F对译语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各边州郡县开设了一些译语学校和短期训练班,培养和选拔更多的翻译人才,他的依据是“其边州令制,译语学官,常令教习,以达异意”。

    唐代有一支军队以蕃、汉组成的特殊军队,叫‘波斯军’。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波斯军使”之下有作为军官亲从人员的译语。“波斯军”中就地征集的译语,则是通晓多种蕃语言的翻译人员。

    唐代时候,与蕃商进行马匹交易时,译语人参与其事。译语不仅作为传译双方语言的口译人员,同时,也是能使双方在交易当中达成协议的中间人。据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所出《唐译语人何德力代书突骑驰首领多亥达干收领马价抄》。蕃人的翻译人员,有汉名,也有他的蕃名。象安禄山曾也是做过翻译,‘安禄山’是他给自己取的汉名,不过他还有突厥名字,汉名是和华人打交道的时候用的,突厥名字或者胡名字是他在突厥部落里的原来名字。


    到了宋代,与契丹、女真、蒙古、党项等打交道,须有翻译人员。那时候亦在四方贡奉使下设置译语通事,皆是为国外或民族传译而建置。据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译者”条“今北方谓之通事,南蕃海舶谓之唐帕,西方蛮徭谓之蒲义,皆译之名也”。

    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的时候,将“怯里马赤”、“达鲁花赤”、“答失蛮”、“腾格里”等蒙古语、回. 回语言中的诸如此类的名词、术语以汉字音译的形式出现,被广泛使用。这一类词,有可能在蒙古人还没有文字之前,已经以汉字音译的形式出现,而作为译语被使用。东胡语系,突厥语系出现早,但文字出现很晚。华语也是语言先于文字出现。华语的出现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最成熟的华文或汉字到殷才出现的,你想想‘汉藏语系’都是6000年以上历史,你说华语产生是不是至少也该5000年以上。语言优先于文字出现是人类普遍规律。匈奴的‘头曼’,‘单于’,‘冒顿’等,也是华人听其语,转换成汉字,因为匈奴人没文字,只有语言,他们叫其首领的发音就是‘chanyu',华方的翻译人员,就用汉字记录成‘单于’。就和那个英语‘tank’,将音直译成汉字就是‘坦克’。

    到了明代,慎懋赏所撰《四夷广记》中,收入了十三种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语汇。

   
    明代官方还有‘四夷馆’专业翻译机构,以及非常完备的官方《华夷译语》大型多语种综合大辞典。例如,东夷有日本寄语、朝鲜寄语、琉球寄语、瓜哇寄语、满剌加寄语;北狄有鞑靼译语、女直译语;西夷中有榜葛剌译语、安南国译语、还有未标明的对译语汇,但一看便知,是回. 回馆译语,有波斯文原文和汉字音译及汉译;南夷有占城象语、暹罗象语、真腊象语。这一命名与《华夷译语》中诸蕃语言和汉语对译语汇之命名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以东、南、西、北四方不同民族,以及国家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语汇,分为寄语、译语、象语三种。但是,其中北方和西方国家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语汇,均称为译语;东方(东夷)民族以及东方的国家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语汇称为寄语;南方的民族以及南方国家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语汇称为象语;这一命名应出自《礼记·王制》篇“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的记载。




[ 本帖最后由 春夏秋华 于 2009-12-22 14: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3: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氏、老百姓、百姓的来源是什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百姓,老百姓’的称呼,但是,很多人却都不知道它的来源。偶尔问问一些年过花白的高龄老人,他们只会说,自我爷爷的爷爷的时候,就有这个称呼了,很古老,但从何时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

         而在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在谈之前,我们先谈谈‘名’,‘名’这个东西,是一个个体的‘代号’,人类对世间万物的区分和认识,都是从赋予它‘名’开始,故《德道经》开头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如‘橘子、车、牛、马、灯、天空、山、水、狗、人...’。一个物体,它可以有几个名,但本质还是指它一个,“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德道经》)。所以,我们的华夏的姓氏制度中,代表个体符号的不仅有‘名’,还‘字’,甚至‘号’。比如,苏轼,大名‘轼’,字‘子瞻’,小名‘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你别看有这么多符号,其实都是指一个人。‘字’其实也是一种‘名’,只是‘字’是尊称,如果别人称呼你的‘字’,那代表别人很尊重你。‘号’也是一种宣扬出去的别称,象岳飞身后谥号‘武穆王’。而“苏东坡”这个称呼,就是他称了,是别人后世给他取的称呼。‘小名’,对人来说,一般是指‘乳名’,象小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亲戚都会特意给小孩取‘乳名’,表示对小孩的爱,我们的华夏很早的时候就有这个习俗。同样道理,我们这个民族,大名就是‘华夏人’,小名叫‘汉人’,这里的小名不是‘乳名’,是自己和别人都认同的一种非正式场合的名称,就好象人一样,正式场合要穿‘礼服’,非正式场合穿穿休闲服或一般日常服饰。当今天,常常有人会问你‘你的名字是什么’的时候,报出来的其实只有‘名’,没有‘字’,而确切的问应该是‘报上名来’。

        上面谈了‘名’,现在来谈谈‘姓’。‘姓’不是代表个体符号或代号,他代表了一个‘根源’,自己从哪里来,祖先在哪里,都可以追远。汉典《白虎通》“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也...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的来源,自创姓开始,都是通过整个族群的‘头头’来赐姓,因为这个是姓氏制度决定的,你自己给自己胡乱取‘姓’,那肯定不行。关于‘姓’的符号,根据是如何‘生’的来取,所以叫‘因生以赐姓’。《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史记秦世本》“...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胙之土而命之氏’就是指赐姓后,再封土命氏。《国语周语》“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氏族’就是‘家族’的意思,‘氏’是其家族的‘号’,就象前面看到‘名’是指个体的代号,‘氏’是指家族的代号。‘氏’名的选取比较杂,主要以封地食邑国号为氏,也有一些以官职为氏,以字为氏等。

        这样,自炎黄以后,‘姓’就逐渐变多,到秦代的时候,大概有40个左右的‘姓’,常见记载的‘姓’20多个。这些姓,是先秦(指秦代以前的时期)时期的古姓。当时称呼为‘百姓’。百姓,就是指的华夏诸姓氏族。百姓又叫‘百生’,銀雀山漢墓竹簡《六韜》“(紂)外失天下,內失百生”。用‘百’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我们的祖先常常用“百、千、万、兆”言多,如百官、百姓、百里驹、千里马、千家、万官、万户、万民、万邦、万国、兆民。《尚书 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德道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里的‘百姓’是先秦的‘老百姓’。

        夷、蛮、狄、戎是没有这种姓氏体系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百家姓》一书,是宋代江南一学者写编撰的,里面记载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其实收录的是‘氏族’的氏名,象这本书严格说应该叫‘百家氏’。本来‘姓’是姓,‘氏’是氏,只是先秦以后,将‘姓和氏’弄混了。今天,我们要分清楚。《庄子 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说的是一个打渔的隐者,问孔子是什么家族的,孔子弟子子路就说‘孔氏家族’,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孔姓人家’,因为先秦后姓和氏不分,在先秦是分的很开的,孔子是‘子姓孔氏’。

“华夏古姓”(老百姓)的起源是以下几种情况:
                            (1)黄帝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2)祝融八姓“秃、彭、妘、曹、董、己、斟、羋”
                           《国语 郑》“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国语 楚》“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可见,‘黎’高辛氏火正是颛顼的臣,地官。‘官’即‘管’,就是负责一块,我们的祖先在管理的设置上,参悟了天、地、人,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日月星辰,山林水泽,春夏秋冬自然之道,故有‘水官’、‘火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等,各司其职(见甘肃博物馆收藏的‘六壬式盘’)。

                           《国语 郑》“...祝融...其后八姓...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乌阝、会阝、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羋姓乎?羋姓越不足命也。蛮羋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这个是在讨论什么呢?这个是郑桓公问史伯如果周王室衰,哪些姓将兴的可能。史伯在说到祝融八姓的时候,说祝融功劳很大,其八姓后裔中的昆吾在夏的时候为伯爵,大彭、豕韦在商的时候也为伯爵,但在周王室时期还没有侯伯爵分封,后裔中的己姓氏族‘昆吾、苏、顾、温、董’,董姓氏族‘鬷夷、豢龙’的封土在夏的时候被灭了;彭姓氏族的‘彭祖、豕韦、诸稽’的封土在商的时候被灭了;秃姓氏族‘舟人’的封土在周的时候被灭了;妘姓氏族‘乌阝、会阝、路、偪阳’,曹姓氏族的‘邹、莒’,在周都做的是负责采卫的诸侯(此类诸侯的爵位为‘子’),或在王室,或在夷、狄之地,还有很多不知道的说不清。而今又无其它听闻,必不兴。斟姓绝子孙无后。羋姓呢?羋姓的夔越国不足命也,因为他的风气很蛮,与中国相背。只有羋姓荆楚有昭德,如果周衰,其必兴矣。
                                         
                            (3)姒姓,始于大禹,可追至黄帝。
                           《国语周语》“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大禹‘姒姓’后裔在夏代的时候的分出的氏族分支。
                           《国语周语》“有夏虽衰,杞、郐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衰,就是没落或为庶人。祖上为贵族,后世为庶人的情况太普遍了。《史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4)姜姓,四岳续炎帝,大禹赐四岳。
                           《左传哀公》“...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左传哀公》“...姜,大岳之后也...” 。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指‘姜姓之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故曰吕尚。”
                             大岳,就是四岳,《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史记五帝本纪》“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5)赢姓,大禹赐大费之姓,可追至黄帝。
                             赢姓,这个大宗的宗祖是谁呢?就是“柏(伯)翳”。《史记秦世本》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驯鸟兽,其实主要就是在今天的甘肃青海那一带放马,圈养动物,驯服野兽这些工作,中国需要的马,各诸侯国需要的马,很有部分都出自那里。赢姓宗祖之后,分成了两支氏族,《史记 秦世本》载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这个两支氏族再分,就分出了“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秦始皇以其先造父被周缪王封赵城,为赵氏。赵国宗室和秦始皇都出自赵氏,《史记赵世家》说的很清楚“赵氏之先,与秦共祖。” 嬴姓诸多后裔,在殷商时候就有成为守边诸侯,《史记秦世本》说 “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西戎大致意思就汉代的西域那个方向,只是西汉施行的是都护守边制,过去是内卫诸侯和外设重镇守边制,历代诸侯有绝(就是让戎给灭了)有封,所以,上古西垂史料很少。
诸侯本来就是用来守边的,分为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同姓诸侯就是与王室同姓,诸侯大多都是被分封到中国东南西北之外。
                            (6)漆姓
                            《国语》:“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虞、夏、商为守边诸侯。封、嵎之山,在吴楚之间。
                            (7)隗姓
                            (8)好姓
                             好姓,实际上就是‘子姓’,殷王室的宗姓。甲骨文:“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 妇好,即姓好,妇表示已婚嫁。过去之女子称姓,并且要把姓放在后面,比如“齐姜”,姜是姓,齐是来自齐国。出嫁后可叫“姜氏”《左传昭公》“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还有如,仲任,伯姞,叔妘,郑姬,陈妫,楚曼,季姬,荆妫。

                            (9)子姓
                             《史记五帝本纪》“契为商,姓子氏”。

                              (10)销姓
                              《山海经 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11)姚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12)於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13)阿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14)盼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15)桑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16)几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17)鼬姓
                                  《山海经 大荒南经》“有鼬姓之国”。

                                 (18)烈姓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19)釐姓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山海经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20)威姓
                                       《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21)乞姓
                                       《山海经 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华夏古姓”就是我们今天汉人口中常说的‘老百姓’,又表达出这个‘姓’很古老,不知道从何年何月何时开始的。就象我上面说的,因为先秦后姓氏不分,把氏当作姓,所以,先秦后,又称呼这些氏名为‘姓’,这个就相当于‘新百姓’。所以,我们常说先秦所说的‘百姓’和先秦后所说的‘百姓’并不一样,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华夏古姓,后者是‘百家氏’。

这些是古姓,古姓代表了上古华夏的的大宗,大宗下面分出很多小宗,这个就是氏,这个氏还可以往下分,分出更多的“分氏”,“分氏”还可以继续分,这个就是“分分氏”...但这个姓,是永久不变的。顾炎武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小宗服大宗,叫“收族”,就好象一颗谷种,长成一株谷穗,将谷穗上的谷子又撒播出去,这些谷子在各地生根发芽,每个上又长出更多的谷子...当这些各支小宗后代要追祖溯远,就要追溯到最开始那颗谷种那里,那就是大宗。

对同姓氏族的统称,可以这样称呼“姬氏,诸姬,姜氏,姓姜氏”,这些称呼的意思就是“姬姓氏族,姜姓氏族”,“姓姜氏”就是指“姜姓之氏族”。《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国语鲁语》“若楚之克鲁,诸姬不获闚焉”。《国语晋语》“先君叔振(曹国的曹叔振,今天的曹姓人家是出自古姬姓曹氏,不是祝融八姓之古曹姓),出自文王,晋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实建诸姬。”《左传隐公》“...不敢与诸任(各任姓的氏族)齿... ”。

附:
     姒姓,是夏王室的姓;子姓,是殷王室的姓;姬姓,是周王室的姓。所以,姓分为“王室姓”和“庶姓”。

    《左传隐公》“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薛氏),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薛氏是任姓,滕氏是姬姓。

     周王室王后怎么称呼呢? 就是"大某",某就是其姓.
大任,王季之妃、文王之母也 ,  挚、畴之国就是任姓;
大姒,文王之妃、武王之母也 ,  杞、缯国就是姒姓;
大姜,太王之妃、王季之母也,   齐、许、申、吕就是姜姓;
王室女子嫁出去也么称呼:大姬,周武王之元女、成王之姊傳曰“以元女大姬配虞胡公而封之於陳”。








十、祖先的宗庙、祖庙、祢庙、祠堂、世家是什么


    《左传 襄公》说“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
     说的就是同姓的庙叫‘宗庙’,如“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秃、彭、妘、曹、董、己、斟、羋等等”,都有一个宗庙。所以,鲁就姓‘姬’,他就去周庙去,因为‘姬’姓的宗庙,只要姓‘姬’,就到周庙去祭祀。

     同‘宗’的庙叫祖庙,这里同宗就是小宗了。周公旦也是姓姬,亦称叔旦,周文王之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所以,他从祖地迁到那里,就开了个小宗,在岐山北那地方,传下来了他的后裔,就是‘邢氏、凡氏、蒋氏、茅氏、胙氏、祭氏’等等。我们华夏民族有个习惯,就是迁居到另一个地方就算开个小宗,比如祖地在中原,某族人从中原祖地那个大家族里迁出到福建去,在福建那里居住下来并在繁衍,他的后裔子孙,就以他为‘宗’,以中原那里为‘祖’。

     同家族的庙叫‘祢庙’。比如‘邢氏、凡氏、蒋氏、茅氏、胙氏、祭氏’各家族要祭祀他们的祢庙,也就是‘氏族庙’。我们今天的百家姓,应该叫‘百家氏’,比如我们今天全球所有姓‘蒋’的人家,都应该有一个‘蒋氏祢庙’,而各地区的也可以设一个地区性的‘蒋氏祢庙’,这个叫‘氏’里面的小宗了,有的每个地方的小‘家族’,比如某村那一大片姓‘蒋’的人家,也有一个‘祢庙’,那就是‘氏’里面最小最基本的‘祢庙’了,广西贵港城区以南约5公里的新塘乡乌桕村,有一个名字就叫“李氏祢庙”的建筑,就是这个情况了。

     祢庙又可称呼为‘祠堂’,‘氏族’大宗的祠堂叫大祠堂,各地小宗的祠堂叫小祠堂。比如‘清远’的崔氏祠堂,那是今天所有姓‘崔’的人家的氏族总祠堂之一,算是祖地,而全国各地的‘地方崔氏家族’,有的又有地方家族的‘崔氏’小祠堂。除此外,行业祭祖的场所也叫‘祠堂’,因为行业也有行业的祖先,比如木匠行业的祖先为鲁班,儒家这个行业的祖先为孔子,不过这些都不是血亲祖先,前者都是技艺传人或文化传人的身份,血亲关系那代表子孙后代的身份。家族祠堂除了“祭祖”外,大的家族事可作为活动场所之用,另外,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在此聚会,和那个清真寺和教堂意义差不多。

      当一个氏族,他有一个祠堂或祢庙,世世代代都祭祀的时候,我们称呼这个‘家族’为‘世家’。比如,清远的崔氏,陇西李氏,这些都是世族大家。象《史记》记载了一些闻名的世家‘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卫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越王句践世家,郑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楚元王世家”等等。

     看了这么世家,这里具体以晋世家为例谈谈,晋本是‘唐氏’,就是今天‘唐姓人家’的祖先,他的前身就是唐国,其后裔在‘唐氏’基础上,又分出十个氏族,连同‘唐氏’在一起,就是当时晋的十一公族。《晏子春秋》:“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维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羊舌肸是晋国大夫,其家族羊舌氏,是晋国王室公族之一,晋公族衰落了,仅仅剩羊舌氏还兴盛着。晋出自周王室,都是姬姓。
   

     同一个地方,可能历来住了不同的氏族。比如《春秋左传 襄公》“ 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匄’是地名,最早住的是陶唐氏,在夏的时候就住的是御龙氏,在商的时候住的是豕韦氏,在周的时候,住的是周为唐杜氏,后来晋为诸夏盟主(即‘霸诸侯’,意思是‘尊王攘夷’,齐国在管仲的号召下也做过),住的是范氏。

     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春秋左传 昭公》“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说的是陶唐氏之后裔氏族分支中,有刘氏,刘氏家族中有个人叫刘累,他跟着豢龙氏学‘龙’(当时的一种虫的名字,可能是蛇等类,烹食,不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龙’),豢龙氏之所叫‘豢龙’,就是因为会畜龙。所以,刘累就被封为‘御龙氏’,就从‘刘氏家族’中分出去另开新枝‘御龙氏家族’,很会养‘龙’,就封在那个‘豕韦氏’曾经居住的地方,所以,叫‘更豕韦之后’。后来出了点问题,御龙氏家族就迁居到鲁县,即今天的山东曲阜那一带,后来,其后裔‘范氏’又从‘鲁县’迁回来‘匄’。这个‘匄’可能在山西临汾一带,即陶唐氏故地。

    先秦以氏族封地为祖地祢庙,先秦后,以某郡县为地望祠堂或祢庙,前者就是氏族发源地,后者就是本氏族人丁最兴旺的居住地。比如清远的崔氏,陇西的李氏。


十一、什么是诸子百家七十二行


        ‘百家’的原意是指:华夏各家族的家学的意思。家学历来就有,传内不传外,家学多兴起于诸侯氏族,是诸侯治国或从事等积累的经验学问,比如华夏有很多诸侯国啊,他一个家族治理一片地,多少有点自己的东西,在家族里流传来流传去,但不能传出去。家族的人可以身怀学问出去帮别人干,但是家学只能家族知道。有的家族的家学很好,他里面有的人甚至可以做到宰相位置。家族里没有学到‘家学’的,包括对研究学没兴趣的(因为一个家族里不是所有人都对研究学感兴趣,志向爱好不同),或‘家学’不太好的家族,就不去研究‘学’,就去研究‘术’,比如做木匠、务农、瓦匠、做建筑、铁匠等,当然也有的家族的家学不太好,就去研究‘术’。华夏早期教育是从家学教育开始的,开始的非常非常早,象孟子都是从他的祖先那里拿了几本书开始研究学的。而公学(公开)教育真正是从春秋开始的,象孔子广收弟子,跨越了家族界限。后世的Z.F官方办的那种学校是官学(今天有的叫公学),私人公开收学生的叫私塾或民学。

        ‘诸子’的原意是指:‘儒、道、法、兵、名、墨、阴阳、纵横...”,他们都来源于先王之道。‘诸子’是公开的,可以传外,所以你看儒家法家等都收很多弟子。

        ‘七十二行’就是纯粹的‘术’行,各职业,比如花匠行,木匠行,制酒业等等。他们钻研的都是‘术’,不是‘学’。
          研究术的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研究学的就是‘知道其所以然’。
        “术”和“学”是不一样的。‘术’就是技巧,手段之类,而‘学’就是道理,包括隐藏在‘术’中的道理。
          所谓‘天地万物之道理’其实就是‘学’。
        ‘先王之道’就是王天下之道理或规律,这种规律道理被掌握了形成了一个人人尊奉的传统,就是道统。
        ‘百家’都是‘小王道’。‘小王道’是治国之道统,适合那种单一族群,地方不是很大的情况,本来那诸侯国都不大,诸侯国国人大都是华夏人;‘大王道’是平天下之道统,适合那种地方很大,地域复杂,存在不同人口族群的情况。

         ‘儒术’这个概念,用在华夏身上是不太对的,对华夏来说,只听过‘儒学’,从来没听过‘儒术’,先秦儒学研究术的情况很少,只听过儒家要求儒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只听过先秦儒学是实学,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内圣外王。实际上,‘儒术’是满清的产物,它将‘理学’经过改造阉割而成的‘奴术’或’奴化手段,‘整人手段’,是一种“恶术”。你看现在的一些鞑靼派学者,他就胡乱扭曲篡改事实,去糊弄汉人,他就把这些当作害汉人的手段。而‘理学’是什么呢?就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并不坏,但是错了,错在哪里呢?就错在只有‘内圣’,没有‘外王’,是受佛教影响,因为当时一些儒生为了和佛教争夺百姓,就把‘外王’去掉了。他和佛教一样,佛教是‘内和尚’,也无外王,所以,MSL一路追杀佛教徒,佛教就从其发源地印度灭绝了,现在印度都是‘印度教’和‘伊. 斯. 兰教’的天下,现在的泰国等也是如此。你想,人人都去想着出家,出世,当然就只有被别人统治的份,别人打你,你不还手,别人杀了你,你当作超脱,有这么好的奴隶材料。所以,满清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这点,佛术,儒术,都是被他改造利用过的奴化术,你看那满清又要尊儒术,又要尊佛,又要尊喇嘛教....。所谓‘独尊儒术’,那是满清做出的事情。所谓‘罢黜百家’不过是后世编造的罪名,不是满清时期的篡改污蔑,就是近代的时候被扭曲炒作出来的,因为他们连‘百家’概念都没搞清楚,他们以为百家是儒道法之类。何况,罢黜道法兵等,那国家不要军队啦,不要法律条令啦?儒学这个行业是专门讲人伦道德礼仪讲春秋大义之类,从不涉足法行业,兵行业,各行业只能互补,没有哪一家敢说替代另一家。

十二、四库全书的由来

         说起四库全书,我们不得不先说说满清的文字狱。
         满清占领中国后,从康熙开始,到乾隆的时候,越加疯狂,手段包括大量征集搜罗天下的奇书珍本,以及搜查‘违禁’书籍。搜查过程还是相当血腥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就是那样来的。烂杀无辜,灭九族的事情经常发生,数都数不清了。
         满清对图书的处理手段有:全毁,把认为有违碍内容的书烧掉,连复本也不留;抽毁,把书中的部分章节撕掉,使之成为残书;毁板,烧掉书板,从根本上毁掉这部书;改版,删改书板上的原有内容;填匣,《四库全书》成书后,又发现其中有违碍内容,将书抽去后用衬纸填充书匣。
         满清统治者通过修纂《四库全书》,名为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进行文明思想上的一次彻底清洗,禁毁和篡改了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包括大量科技著作,查缴的书竟达3000多种、150000多部。
         周思源说,康雍乾三代,尤其是乾隆时期,不但对满清统治不满或对明朝有所怀念的书籍统统禁毁,而且连与程朱理学相抵触的书籍也不得超生。从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七年,光是浙江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和毁书24次。“初下诏时,切齿于明季野史。其后,四库馆议,维宋人言辽、金、西夏,明人言元,其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拟毁,……隆庆以后,至于晚明,将相献臣所著,靡有孑遗矣。”单选现今仅知书名以“明”开头的书籍,就禁毁了超过132部。
         而且,编《四库全书》时,全国进书12000种,其中江苏4800种,浙江4600种,两省占总数的77%,致使吴地主要私人藏书家从此一蹶不振;除了对政治、民族书籍或禁止或篡改,天文科技亦在禁之列,全国收缴烧毁-_-|||6000种共15万部,其中江苏6万部,又是全国第一,而且因书禁极严,民间有天文科技之类书籍“告讦频起、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唯恐招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摧烧之。”(王芑孙《惕甫未定稿》卷三)。著名的《天工开物》、《园冶》等书籍是失传之后在近代再从日本引回的,孙云球的《镜史》等就此失踪。知识分子转向校勘、注释古籍,形成所谓乾嘉学派。至此,大量的与西方几乎同轨的物理、化学、西医、数学、天文、军事、工程技术等科技书籍被送入‘焚尸炉’。
        后来,乾隆变态到认为“风俗...小说、戏曲有益心”作用,所以,连戏曲、小说也进入了搜查毁灭范围。
        除了禁毁书籍,满清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全被销毁。
       由于数量太多,有些已经毁尸灭迹,难以查证,这里举几个简单例子:
        顾颉刚先生也曾谈到《四库》的改篡文字,如“孟轲”改为“孟子”,“足制四夷”改为“足制远方”,“导后世人君之欲”改为“导后世之君臣耶”等等。
        最著名的例子是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四库全书》中被改成“壮志饥飱狼虎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仇恨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飱仇寇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及“壮志肯忘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等几个版本。
         南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北方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在《四库全书》中被改作“洙泗上,弦歌地,亦纷争”、“洙泗上,弦歌地亦荆榛”、“洙泗上,弦歌地,亦榛荆”。
         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云:“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四库全书》中则被改为:“于中应有,一个半个仗孤忠。万里干戈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天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以及:“于中应有,一个半个挽琱弓。万里烽烟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世运何湏问,赫日自当中。”
         周作人说:“清朝系异族,对于书中说到夷夏问题的地方非常注意,古代泛论的悉加删改,近时直说的则全体抹杀,-_-|||与文字狱是其结果,可以说是《四库全书》的一个大收获……”
        在满清覆灭后,许多学者毫不客气地抨击《四库全书》,其中,余嘉锡先生几乎用了毕生精力写成了《四库提要辨证》490篇,指出《四库全书》甚多错误。

附:
    (a)《四库全书的由来》全文参考自‘嘉林’的研究资料。
    (b)戏曲、小说在明代以及以前被称呼为‘风俗’,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文化’,就是人们打发时间的,跟那个养鸟种花一样,就连‘诗歌’大多也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闲情逸趣而已,也算不得‘文化’。因为当时的社会相当繁荣,人们过的太好了,这个人生活好了,他才可能花费更多时间去考虑休闲益心,所以,当时的戏曲小说之类就满足了这种行情。而其中有一种更低俗的市井小说,算是风俗里面最俗的,专门用低俗的眼光去搜集素材,主要是吸引读者,和今天网络上流行的‘成人小说’差不多,就象台湾的苹果日报,天天都是大版的刊登谋杀案故事,强奸案故事,这个都和当时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形成的。不过,今天的那些就‘太俗透了’,因为过去的人文笔好,即便写低俗小说,拿到今天都是经典。



十三、先秦以来,华夏周边的四夷情况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注释11.1)
   
      注释11.1:
        (a)东夷部落擅长打鸟与野兽,生活很原始,甚至有的还没学会用火。

      (b)‘文皮’就是那种有斑纹的老虎豹子的皮。《尚书 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进贡那种‘文皮’。‘岛夷’可能是居住在岛上。
       (c)‘不食火’就是食物生吃。
       (d)雕题,就是以丹青在额头上绘刻图案。
       (e)‘交趾’的来历,说那时候当地有人睡觉的时候,头向外,而足在内而相交,故云“交趾”。主要还是指越南那一带,后来,‘交趾’成为了越南的古称。先秦时期,为诸夏范围。秦末,南海尉赵佗建南越国,后被汉武帝所灭,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那里还属于流放犯人的地方。汉末,占婆族人(属于马来人系,《新唐书·南蛮传》称占婆,现在在越南境内还有其后裔,也叫占婆族,马来系—玻里尼西亚传统,以及信奉印度教,后受阿拉伯商人的影响,大部分皈依伊. 斯. 兰教)后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的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区(越南中部),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之后,占婆被柬埔寨真腊王国占领,但又复国。唐代时,设立安南都护府,就是兵镇,有安南经略使。乾元初年改为安南节度,领管内二十一州,咸通中期改为静海军节度,由曲裕负责管理。安史之乱导致唐代灭亡,越南也进入了混乱期。越南由静海节度使曲颢的将领杨廷艺管理。杨廷艺,越南史称“杨正公”。后发生叛乱,导致杨廷艺被矫公羡所杀,杨廷艺的牙将吴权(汉人,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扎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不满,遂反击,后建立了政权,史称‘吴朝’。但因其并没有有效控制越南,故没有国号。吴权死后,越南混乱,进入‘十二使君割据期’,其中,陈明公一支最强大,其部下丁环后来接替陈明公,逐渐削平其它诸君,建立“大翟越国”(丁环是獾州刺史丁公著之子,初属陈明公部下,獾州即今贵州晴隆县北部);再到前黎朝(黎桓,丁朝大臣,广西与越南黎氏本是汉人,黎氏在很早就有徙居越南者,而且在清化一带形成望族。不知道为何广西那么多黎氏被划为壮族,而且是壮族里的大姓);李朝(唐太宗之子李明的后裔李公蕴,福建泉州东石人);陈朝(陈守度,汉人,陈守度的先世从福建为移居越南,曾自称祖籍江浙会稽,本姓谢,后南迁福建时改姓陈),蒙古军占领云南,西元1257年,陈太宗亲自率领军队对抗入侵的蒙古军,陈去世后,蒙古帝国汗王忽必烈要求其臣服被拒绝,西元1282年,依靠越南亚热带雨林的地理条件,安南将陈兴道成功击退蒙古骑兵;胡朝(仅仅只有7年,建立者胡季犛,字理元,汉人,来自浙江,先祖胡兴逸。其十二代孙胡廉为宣尉黎训的义子,遂改为黎姓)。明代时候,明成祖出兵征安南,胡朝亡,并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就是安南省。之后,越南再次脱离直接管辖,有后黎朝(黎利,汉人,出自越南清化黎氏望族)。后黎王朝攻取占婆大部分土地,占婆沦为安南的属国。后续之第一次南北朝,南黎与北莫(莫登庸,广东汉人,其父莫萍)对峙期。第二次南北朝,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的复辟黎朝(郑检,福建汉人,黎朝大臣阮淦的女婿,自称后黎朝开国大臣郑柯的后代),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汉人)。北部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发起西山暴/动,建立西山政权,于西元1788年灭亡黎朝,西元1802年,阮福映(汉人,祖籍浙江上虞沽渚村,后一部分迁至绍兴县,据阮氏家谱中的杂记记载,越南的阮氏与绍兴的阮氏是同宗。南宋时,阮姓一支南渡,一支逃难到越南。西元1928年,越南还有阮姓到绍兴来寻根问祖)在法国人的支持下,建立了越南阮朝,灭掉西山政权,占婆也彻底亡。由于当时的越南官员不甘心听命于法国人,于西元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结果失败,那个阮福明(14岁)被法国人认为是罪魁祸首,就流放阿尔及利亚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越南又转为日本所控制。西元1945年越南发生八月革命,就是后来制造‘排华’事件的元凶-_-|||开始主政,属于政治原因。越南很早的时候,实际上使用的就是汉语汉字,而且还是繁体,文言文,当然,主要限于贵族和官方,部分平民,因为他们前身就是汉族,剩下一部分平民的语音为‘南亚语系’,无文字。后来,有人把汉字改造成‘喃字’,可能是到胡朝和阮朝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与汉字并存,都是官方正式文字。一直到被法国殖民,法国在越南南方推行拉丁化拼音文字,后来扩大传播到越南全国,并开始禁止古汉文,去除汉文化的影响,试图让越南脱离汉文化圈,改造越南,西化越南,最终是想把越南作为法国在东亚的‘立足点’或‘跳板’。这种罗马拉丁拼音文字是郑氏家族控制的後黎朝时期,由在越传教的法国神甫罗德所设计,-_-|||主政后作为法定文字,称“国语字”,于是就彻底废除了使用上千年的汉字,而越语发音继承了汉唐语音,与今之闵音类似,甚至有人戏称越语音是其‘文字拼音化’的汉方言,实际上不无道理,又因历史上受南亚语系发音影响,有部分比较异化,成为越语特色,比如目前的越语方言发音:夏读作‘wu’(吴),商读作‘xi’,周读作‘jiu’,‘春秋’读作‘quanqiu’或‘cenqu’,‘人’读作‘nen’, ‘商朝’读作‘sangzao’,‘战国’读作‘zego’(仄过),虫读作‘jiong(窘)等等。总之,越南自丁朝以来,它的贵族以及部分平民的前身就是汉人,另外一些平民是南亚各人种群,以及少部分马来人种等。越南人黄高启在《越史要》中说“我(安)南民族(京族),盖即汉族,无可疑也”,越南人黎正甫在《郡县时代之安南》一书中也这么认为安南(京族)是华族(汉族)分出的一支。不过,要给越南的那个主体民族‘京族’定性的话,就是从汉族里面分出去的一支,因为他的语言文字被变了,所以,成为了‘亚’,但是他的前身与汉族的亲密关系,故可称‘亚汉民族’。古代华夏人的后裔包括今天的汉族,以及亚汉民族。均为‘汉系'。
     (f)‘衣羽毛穴居’,就是以鸟的羽毛作为衣服,住在洞穴里。


      可见,东夷原始部落群,披头散发不作髻,他们有斑纹虎豹皮其中,有的只吃生食,不吃熟食,可能是没学会用火。南蛮,脸上纹面,有不穿鞋子跣足的习惯,其中,有的只吃生食,也不吃熟食,可能也是没学会用火。西边的戎呢,也是披着头发穿的是野兽皮,和我们华夏也不一样,我们华夏是束发,穿的是布和丝做的服装,他们有的不吃粮食,就只吃肉,因为他们是游牧部落。在北方,住着狄,衣服穿的是羽毛做的,住在洞穴里,有的不吃粮食,只吃肉,因为他们是渔猎部落。所以说,夷、蛮、戎、狄与华夏的在风俗、习惯、饮食、生活、穿着都不太一样,包括言语也不太一样,对我们的祖先来说,也是言语不通,沟通有点困难。


     从几千年历史来看,游牧部落群的活动区域就是在欧亚大陆来回游牧。北边的渔猎部落群就是在西伯利亚与北方那里来回渔猎。这个与其生存方式,气候等有关。因为渔猎部落打猎,当他把一个地方的动物给打完了,没吃的了,当然就会换一个地方,而游牧部落的动物也要吃草,当把一个地方的草吃完了,也要换一个地方。所以,渔猎和游牧都是‘游’的,相对来说,游牧‘游’的更大。农耕方式,就是定居,田里种出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不必游来游去的。渔猎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后来,有一部分人学会驯养动物,就去游牧去了,还有一部分人继续渔猎,华夏一支是定居了下来,进入了农耕社会,实现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型。作为从农耕生产发展起来的华夏价值观是“不劳而获是耻”,游牧和渔猎民族就不认这个,因为他们不从事生产,‘天上的鸟,地上的草’都天生的,需要的时候就去弄,他没有生产的概念,只有收获的概念,所以就形成了一套鞑靼价值观“没吃的了就去抢,并以此为荣,因为抢也是一种收获”。到了无收获的时候,他就只有出来抢,骑着马突然就出现在田间,人也抢,物也抢。

      夷狄风俗。《汉书 匈奴传》:“‘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其与中国(华夏)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绝外内地。是故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劳师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内,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国;来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羁靡不绝,使曲在彼,盖圣王制御蛮夷之常道也”。

      游牧部落风俗,《史记 匈奴传》“逐水草迁徙...毋文书,以言语(前突厥语)为约束...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壮年最先吃,且吃最好的,老者吃其吃剩下的食物)。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这一切都与华夏‘义利观’,‘老者安之,尊老爱幼’,礼仪等相违背,《汉书》称其‘行盗侵殴,所以为业,天性故然’,实则兽性,与禽兽无异。


           殷商时,华夏周边的部落集团以及臣服情况,《逸周书 王会解》说了殷商的情况,伊尹令“...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闟耳贯胸、雕题、离卿、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纟比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韯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注释11.3)。
     注释11.3:  
     (a)鱼皮之鞞,‘鞞’是一种装饰物,用鱼皮做的,可用在刀鞘上(b)乌鰂之酱,乌贼的酱。(c)鲛鼥利剑,‘鲛’是鲨鱼,‘鼥’是鼧鼥,可能是指其牙齿吧(d)珠玑即珠宝,珠玉;玳瑁即也叫瑇瑁,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甲片可入药;文犀即有纹理的犀角;翠羽即孔雀羽毛或一种绿色鸟的鸟毛。(e)丹青即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的材料,也用作文身刺画;江历即一种‘珠’;龙角即大型哺乳动物的角骨化石。(f)橐驼,即骆驼;騊駼,《山海经》‘北海内有兽,状如马,名騊駼,色青”,一种良马;駃騠,是公马和母驴的杂交。


     以上就是伊尹(‘尹’相当于右相之意,他是伊氏)要求服殷之四夷应该进贡什么东西,进贡只是形式,主要是表达臣服。正东有‘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这六个部落集团的特点就是剪发文身,从进贡的‘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来看,其生活在东海环线那一带,从事渔猎。正南有‘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从进贡的‘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就是亚热带雨林那一带。正西有‘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闟耳贯胸、雕题、离卿、漆齿’,其进贡‘丹青、白旄、纟比罽、江历、龙角、神龟’。正北有‘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韯犁、其龙、东胡’,从进贡的‘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来看,都是草原那一带的。(注释11.3)

     注释11.3:
        以下是殷时,服于的东南西北部落政治集团情况。
        东边:
        (1)符娄,
        (2)仇州,
        (3)伊虑,
        (4)沤深,
        (5)十蛮,
        (6)越沤,
        南边:
        (1)瓯邓,
        (2)桂国,
        (3)损子,
        (4)产里,
        (5)百濮,
        (6)九菌,
        西边:         
        (1)昆仑,
        (2)狗国,
        (3)鬼亲,
        (4)枳巳,
        (5)闟耳,
        (6)贯胸,《山海经 海外南经》“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7)雕题,
        (8)离卿,
        (9)漆(黑齿)齿,
        北边:        
        (1)空同,
        (2)大夏,
        (3)莎车,
        (4)姑他,
        (5)旦略,
        (6)豹胡,
        (7)代翟,
        (8)匈奴,
        (9)楼烦,
        (10)月氏,
        (11)韯犁,
        (12)其龙,
        (13)东胡,


     到了周代又是怎么个情况呢?周克殷,初期的时候,天下四方还没有完全臣服,而且还不断骚扰和侵伐。

    《诗·小雅·采薇·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郑玄 笺:“ 昆夷 , 西戎也。”
     周代中央机构夏官司马下有个叫‘职方氏’的小机构,那个机构是专门掌管天下的地图,人口,风俗等类的信息辨别。所以,正如《周礼 夏官司马》所说:
  “....职方氏(司马政官)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所以,我们从中看到,当时臣服于周的部族集团被分为“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这些部落群。
四+八+七+九+五+六 = 三十九(国)。
(1)四夷:东方的四个部落集团。
(2)八蛮:‘蛮’基本上处于原始生活状态,即南边的八个蛮部落集团。
(3)七闽:《山海经 海内南经》“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这可能是其中一个‘闽’,‘海中’即‘岛上’。大概就是福建那个方向以及江浙部分地区。《周礼 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国语 郑语》“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紃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熊严羋姓熊氏,祝融之后,也是楚王室的先辈,所以,当时的‘七闽’实际上是华夏后裔,只是他们到那里后,融入了当地人的习俗,就蛮化了,成为了他们的族长,首领,以及人群主体,分为七个部落集团。实际上,当初南亚,东南亚那一带住的是黑人,从赤道那边迁过来的。《山海经 海内经》就说“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啗之”。所以,当时的‘七闽’就是从汉族里面分出去的一支,‘七闽’在今天的后代,由于其前身与汉族存在亲密关系,可以称其为‘亚汉民族’。古代华夏人的后裔包括今天的汉族,以及亚汉民族。均为‘汉系'。
(4)九貉:郑玄“北方曰貉、狄”,北方的九个部落集团。
(5)五戎:西边的五个游牧部落集团。
(6)六狄:北方的六个部落集团。


          这些‘九、五、六...’数字代表当时臣服于周的多少个国或部落政治集团。有君王的才能叫国,比如匈奴,这些都是有君王的政治集团。而‘戎,狄....’是指生活情形而已,比如‘戎’早期是指那些欧洲流浪过来的游牧部落,后泛指游牧部落。

      ‘戎’其实是很多的,包括《汉书 匈奴传》说,战国时候,臣服于秦的就有‘八个戎’,即‘绵诸、绲戎、翟、<豸原>、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西戎八国服於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豸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林胡、楼烦与秦没关系,主要活动在晋北。东胡、山戎与秦也无关系,主要活动在燕北。这些都是指游牧部落里的政治集团。过去四方之民都是臣服于中央上邦,因为中央上邦衰落了,群龙无首,诸夏为了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就将这些部落或部落集团服于自己范围(注释11.4)。
注释11.4:
         (1)绵诸,大约是西周末年由西东迁而进入甘肃,最后定居秦地天水。《括地志》“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绵诸是与秦早期立脚的秦邑及犬丘距离最近的一部,后臣服于秦,最后为秦所灭。
    (2)绲戎,一种说法认为就是‘俨狁,绲戎,犬戎’。犬戎,应该是住在犬丘之戎。
    (3)翟,一些游牧部落居于‘翟’,故叫‘翟戎’。《汉书 匈奴传》说“...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可见‘翟’这个地方还分为不同游牧部落。在今甘肃省陇西县北,西汉属陇西郡,为秦所灭。
    (4)<豸原>,应劭曰:“豸原,戎邑”。就是‘豸原’是该支戎的邑。《水经注》“(渭水)又东过豸原道县城南...渭水东南迳豸原道县故城西。昔秦孝公西斩戎之豸原王于此”。《水经注疏》“豸原道县在今陇西县东南四十二里”。《三国疆域志补注》“(豸原道县)当在巩昌府东南四十二里”。
    (5)义渠,在今甘肃庆阳西南,早期臣服于周,后被秦所灭。有火葬习俗,《墨子·节葬》:“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华夏早期是土葬。火葬习俗源头在印度和希腊,距今3000多年。基督教盛行以后,西方土葬占了统治地位,直到西元17世纪文艺复兴,火葬才又开始萌芽。而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都流行火葬的。汉族有改土葬为火葬最早也是从西域传过来的。义渠之俗应是受中亚游牧部落影响。
    (6)大荔,这个部落灭于秦。
     (7)乌氏(又叫‘乌支’),战国时期,乌氏牧地属秦之领地,后来,一支游牧部落迁居到乌氏,西元前337年,秦惠文王灭乌氏戎后置乌氏县。《史记 匈奴列传》引《括地志》说:“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即今固原城)东30里,周之故地,后入戎,秦惠王取之,置乌氏县也。”,乌氏县曾有一人名叫‘倮’,以牧业发家,峻马千匹,牛羊万计,富甲天下,秦始皇大为赞赏,特封倮为王,一时这里牧业发展,名闻遐尔。
     (8)朐衍,《汉书 地理志》“北地郡设有县十九,朐衍为其中之一”。《盐池县志》记载“元封五年,汉朝廷在全国设十三州刺史部,朐衍为朔方刺史部之北地郡属县”。到东汉永初元年,北地郡移置到富平县(今吴忠市西南)朐衍县建制遂废。曾经有一支游牧部落游牧到此,被称为‘朐衍戎’。
     (9)林胡,“林胡”活动地区正是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林胡跟随初露头角的匈奴率众而来,不意被赵将李牧以“奇阵”击溃,从此,林胡名字失于史册。
     (10)楼烦,去向不明。
     (11)东胡,东胡是一个语系部落群,东胡语系和‘前突厥语系’(匈奴是最早的典型代表)对后世的欧亚大陆影响很大,曾同化过很多游牧部落和土著。《史记 匈奴传》“逐水草迁徙...毋文书,以言语(前突厥语)为约束...”。没有文字,但有言语。
     (12)山戎,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可见,是一个非常早的时候的游牧部落。而‘荤粥’载入史册,是在黄帝的时候,《史记 五帝本纪》“...(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河北境内),而邑(都邑)于涿鹿(河北逐鹿县)之阿”。估计可能是高加索人种。在山东长岛发现了一处距今6000年前的遗址,同时出土一具女尸,身高165cm,通过古人类DNA鉴定,发现一个样本的DNA序列不是亚洲人类型,经推测可能是一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高加索人,从北边而来,游牧到此。
   

     秦地有一些‘戎’也是华夏后裔,比如‘姜戎氏’之戎,姜姓,只是习俗言语与游牧部落一样了,就是游牧化了,原居于瓜州,即今天的敦煌,后被秦驱逐。晋惠公念他是四岳之后,没有剪弃他,就分了些田地给他,于是,就归附于晋惠公。《春秋左传 襄公 十四年》:驹支说“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他这里谈的‘诸戎’是若干‘姜姓游牧部落’,并不是指所有的‘戎’,‘姜戎氏’是‘四岳’之后,‘四岳’是炎帝之后,故称其为‘姜戎氏’。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可以看出,他们的语言习俗之类,与华夏不同,还是存在沟通困难的,而具体什么语言,难以考证,因为‘戎’也分为好几个语系部落群。那个‘姜戎氏’就相当于那个越南的京族,过去是汉人,现在是语言文字都和汉人不太一样了。戎子驹支的‘华语’不错,与晋国范宣子争辩就用的流利的‘华语’,包括吟了一首《青蝇》之诗,说明对华夏还是有一点认同的。

                
     按照史书说, ‘匈奴’的王族可能是先夏后氏之苗裔。《汉书 匈奴传》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蛮,随草畜牧而转移”。《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 乐产《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觽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因为过去犯人都有流放,流放都是流放到荒远之地。《汉书 匈奴传》又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年),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诸夏为敌国,其世姓官号可得而记云”。可见,淳维之族以后都从夷俗了,可能是华夏出来的人学识高点,就做了那些游牧部落的首领,也就是王族。《逸周书·王会解》“匈戎狡犬,狡犬者,巨身,四尺果。皆北向”,《补》引《稽瑞》作“匈奴献豹犬,豹犬,巨口,赤身四足”。一些古人类研究认为,匈奴最早发端应该是叶尼塞河流域,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范围包含了西伯利亚中部大部分地区。冒顿是头曼之子,常常与诸夏为敌。但是在头曼的时候,还不是很强,那时候草原游牧部落中,东胡部落集团和月氏比较强盛,《汉书 匈奴传》“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当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在匈奴不强的时候,头曼曾将其长子冒顿当作月氏(又叫‘月支’)的人质,到冒顿的时候,匈奴在草原部落集团中最强,那时候的东胡被匈奴打的溃败,又将月氏从敦煌、祁连间逐走,被驱逐的月氏大部分西去天山以北今伊犁河上游一带,迁到那里后,赶走了当地的‘塞人’,便在此居住下来,‘塞族’便向西南迁徙,跨过锡尔河,到达河中地区的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方。《汉书 张骞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铭及希腊古文献中所载Sacae(Sakas)。不过,好景不长,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并服属匈奴的乌孙,在其王昆莫的统领下,“西攻破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和塞族一样离弃伊犁地区向西南迁徙,这个地方又被乌孙占领,于是,月氏又再向西迁至中亚妫水(今阿富汗北陲)。有一部分未能西徙的,便和少数塞人一样,仍留住原地,服属于乌孙,所以《汉书》说乌孙国内“有塞种、大月氏种云”。 西元前139年,张骞出使大月氏相约夹击匈奴,未果。一世纪中叶,大月氏在阿姆河流域建立贵霜王朝,曾大倡佛教,曹魏明帝封其王为‘亲魏大月氏王’,五世纪初为厌哒人所灭,少数未曾西迁的逃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史称小月氏。月氏分散后,遍布河西、中亚、南亚,象西夏大姓“讹”,甘青藏族“洼扎”和“吾合扎”等,都是“月氏”或“兀者”中转变过来的。而厌哒人最初居于阴山(内蒙中部),西元430年,厌哒人征服区域从焉耆起越过伊犁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再到楚河、锡尔河,一直达到咸海。西元440年,他们占领了索格底亚那(河中地区)和巴尔赫,打败萨珊波斯卑路支王以后,厌哒人占领了莫夫和赫拉特,《梁书》记载,西元516年厌哒王叶太伊里窦曾派使者到南京。到5世纪初期,厌哒人臣服于柔然。

     注意一点,按照我们祖先的习惯,说‘某某人群是谁之苗裔’,是以其‘贵族或王族’为标准,这点要清楚,而不会去管下面的成分,也无法分的清,毕竟王族或贵族才是这个人群的标志。和努尔哈赤建洲部族吞并其它部族的时候,取名满洲,实际上也是政治集团,和匈奴一样性质。这也说明早在匈奴以前,那里就已经生活有山戎、猃允、薰粥(荤粥)。而后来,随着匈奴的吞并周边部落,变的越来越大。到冒顿打败东胡后,匈奴主宰了草原,一直到中亚。

     游牧部落混杂太厉害,游牧民族的血统动荡性太强,今天你被吞,明天他被吃,他们在欧亚大陆来回跑,导致各种白人游牧和各种黄种人游牧混来混去。据说今天的匈牙利人还自称是匈人后代,10-11世纪的古代匈牙利墓葬,还带有一定数量的东方特征, 而匈牙利人却是亚美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血型, 或自斯拉夫人,典型的中欧人, 乌拉尔语系,所以,匈奴从亚到欧迁徙后造成的血统很复杂。(血统是按照‘父系’来算的)。但是,在位于乌兰巴托北部,贝加尔湖正南方的Egyin Gol峡谷的一处墓地发现一处距今2000年前的匈奴时代尸骸遗址,共挖掘出属于不同时期的90多具尸骸。通过mtDNA的分析,他们拥有印第安人和亚洲人具有的ACD的类型,而没有欧洲人的H,基本确定匈奴是典型的亚洲起源, 但可以肯定的是, 匈奴人不是汉人, 也不是后来的蒙古人。同时,也发现了能在现代突厥语民族中找到的mtDNA类型,说明,古代已经有现在突厥的祖先,混合到了古代亚洲起源的匈奴人国家中。这个证明了游牧部落是欧亚混血的部落。总的来说, 匈奴人和阿尔泰人群还是最接近的,目前, 阿尔泰人分为南北两支。北支阿尔泰人在沙俄时代被称为黑鞑靼人,包括土巴拉尔人、切尔坎人、库满金人,南支阿尔泰人曾被称为白卡尔梅克人、阿尔泰卡尔梅克人、山地卡尔梅克人等,包括纯阿泰人、铁连基特人和铁列乌特人。匈奴是使用前突厥语的,属于前突厥语系。西汉打败匈奴后,匈奴西迁,实际上,使得很多突厥语部族进入了中亚和东欧,钦察人就是这个时期进入东欧。保加尔人则一直进入东欧腹地,后来的保加利亚就是用这个突厥人部落的名字命名的。继匈奴之后,1500年前,同为突厥语系的阿史那家族兴起于蒙古草原,建立突厥汗国。1300年前,唐朝先后击败了东、西突厥。西突厥从西元6世纪起开始西迁,并同化了当地的土著。突厥人不是野人,而是有高度发达组. 织的部落集团,在唐朝的时候,文化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社会组. 织能力很强,游牧经济模式也很适合中亚地理气候,其对中亚土著人的同化是非常成功的。有“一旦突厥化,就永远突厥化”的说法。至西元15世纪,中亚的突厥化就基本完成了。西元13世纪,蒙古人以不可抵挡的气势征服了中亚,大量的蒙古部落迁入中亚,深深影响了中亚北部的居民,今天,哈萨克人同样过这游牧生活,只是说突厥语而不说蒙古语。大致在1000年前,一支东北萨彦岭地区的突厥部族,开始向西伯利亚进发,同化了当地的古亚细亚语居民,形成了分布在300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上的雅库特人,突厥人带来了语言。中亚被突厥同化后,当地的突厥人不甘寂寞,先后侵入了西亚和印度,建立了很多王国,今天伊朗北部和阿塞拜疆还有超过1000万人在讲突厥语。700年前,一支中亚古老的突厥部落,开始只有几百户,不堪蒙古人的欺凌,从中亚一带迁徙到了西亚的土耳其境内,并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庇护。这区区几百户人的后代却建立了强大的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起初人数非常少,虽然史书记载这几百户的突厥人长着“扁平的脸、细小的斜眼睛、小鼻子、矮胖的身体”,可以说典型的黄种人,但今天土耳其几乎找不到多少这种体貌的人,今天的土耳其大部分是被突厥同化的当地土著的后代。

     蒙古部落也是特混杂部落群,所谓统一草原部落,实际上,草原部落很多根本不相干,只是都是游牧部落。对游牧部落,一般我们称呼其为过渡型人种,就是混血型,这类在欧亚很常见,都是过去世界游牧部落肆虐欧亚大陆的时候,留下的结果。蒙古汗国统治欧亚大陆的时候,汉族人有商人、降人、战俘等等,进入蒙古地区并留居下来,这些人在东部蒙古留下了痕迹。到满清酋国统治东亚的时候,抓获了很多汉人去给蒙古王公种地,曰“随蒙”,又如进入蒙古地区从商而留居下来(山西等地有传说:蒙古地区喇嘛多而世俗男性少,汉人男性商人去做买卖往往会被留下结婚),所以,说蒙古人中,有很多是汉族人,也是有道理的。关于蒙古人起源,要从‘东胡’说起,《山海经 海内西经》“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这里说了当时的东胡语系部落的大概位置,《山海经 海内南经》“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匈奴兴起前的时候,常被东胡系部落敲诈。后来,‘东胡语系’部落集团被‘前突厥语系’的冒顿击败后,东胡语系部落集团被打散了,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部落群和鲜卑部落群。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而鲜卑崛起。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主要分为段部落、慕容部落、拓拔部落、乞伏部落、柔然部落等。其中柔然部落与拓拔部落多次交战。而柔然部落被突厥语系部落击败后,又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部落的来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就是蒙兀室韦的来源之一。北宋时,突厥语系部落在欧亚大陆的统治开始逐渐衰落,而居住于今俄罗斯赤塔州和蒙古国东方省地区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直到铁木真的崛起。实际上,铁木真征服了各部落后,把其‘黄金家族’各‘小汗’派到那里统治,这样就整合起了这些本来就不同的部落。黄金家族来自室韦诸部,《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其实就是“蒙古”一词的前身。

   
         秦汉时候,又流行‘百越’的划分,‘百’就是多的意思,‘越’就是‘越地’,和‘楚地’一样,只是地名而已。‘百越’就是‘越地的大大小小诸部落’。‘七闽’因此又被称为‘闽越’。以‘越’为号的越地之国如:越王句践的越国,羋姓的夔越国,闽越王驺无诸(句践之后,驺氏),越东海王摇者(句践之后,驺氏),扬越,以及秦灭了六国后,出现的南越王尉佗,东越王驺余善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诸夏国,什么叫诸夏国,就是华夏人建立的国,只是有的时候,他的‘平民’并不都是华夏人。比如《史记 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战国策 赵》“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注释11.5)。
注释11.5:
   (a)被发,就是披头散发不作髻,还没有产生‘发式’概念。华夏男子的标准发式是束发,女子要作髻。现在的女子最简单的发式,就是把头发扎起来,作成一个马尾(b)文身,就是在身上刻画图案。(c)‘错臂’,右袒其臂,也有说,这样可以让臂膀上契刻花纹图案展露出来。在日本还能见到这种风俗。(d)‘左衽’是相对于‘右衽’来说的,华夏人的衣服都是‘右衽’,对华夏人来说,‘左衽’是人死了后才穿。(e)‘黑齿’是一种原始风俗,现在在日本还能见到,就是把牙齿涂黑,据说这个黑齿习俗是从百济传入日本的,古代百济盛兴黑齿。百济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国家。(f)雕题,就是在额头上以及在脸上绘刻图案,也就是纹面的意思。(g)鳀冠,用鲇鱼皮制成的冠。(h)秫缝,用长针缝纫,就是说它的针线粗拙。



         这里我们再来谈谈‘羌’,其实,‘羌’是‘戎’的一种,是一种生活情形。‘戎’的通义,就是‘游牧’。
‘羌’呢?《说文》:“西戎牧羊人也”,就是指西边游牧部落中,专门从事牧羊的。‘羌’可不是指一个部落,他有很多,你想想做木匠的,难道叫‘木匠部落’吗,那只是一种‘业’,所以,‘羌’是一种‘业’。我们华夏也有走出去牧羊的,《山海经 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就是说最开始,伯夷之后裔去牧羊,成为游牧部落,被华夏称呼为‘氐羌’。他就如同那个‘姜戎氏’,也是四岳之后。不过不知道哪位先王曾赐他‘乞姓’。伯夷,姜姓,吕氏,唐尧时四岳之ㄧ。孔晁《注》:“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氐羌。”所以,所谓氐羌,就是在氐地牧羊。《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十四、安史之乱前因后果

    安禄山,其父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早死,从小就跟着阿史德氏在突厥部落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人延偃。安禄山晚年十分肥胖,重三百多斤,据说曾经在玄宗面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除了为人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还因唐太宗的时候让异族内迁,导致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胡化严重,而安禄山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反叛时,唐玄宗甚至几度不相信这是真的。

    史思明,突厥人,与安禄山同乡,因擅长军事,通过安禄山招为部下,也掌握兵权。

前因:

藩镇势力坐大
     自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平定了东、西突厥、-_-|||等,这一段时间,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的进攻态势。王昌龄还特地写了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见,唐初的整个华夏社会士气还是很高昂的,其原因就是自五胡乱华后,汉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汉道衰,胡道昌’的压抑期。但是从高宗仪凤年间开始,到景云、开元之际,边疆形势就逐渐发生变化了,中国的目的变成了守住疆土。而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后来,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 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中国隐忧。


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唐初,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当中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注释12.1),故军事战略相对来说是外轻内重,保证中国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并镇的住天下四方。唐玄宗开元十年设节度使,允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14.38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注释12.1
    因为我们华夏奉行的是‘内华夏,外夷狄’,‘内治中国,外平天下’,‘中国制天下,夷狄奉中国或从中国’。过去的‘中国’即中央上邦,又叫中夏,中土,中原,中华。后世的中原都比过去中原大。于是,在中原通往东南西北边陲的险要地方,或必经之地设置重要关口,并驻扎重兵把守。比如‘山海关’,‘潼关’等。
    往关外走,走出中原,就是边陲区。边陲区都设置有‘兵镇’,也是守边御敌的重镇。‘入关’就是往中国腹地或中原腹地走。


怠政与内耗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政治上出现问题,有懈怠与内耗,有内部矛盾,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一些均田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军民一体,不解甲。募兵制是招募军人,比如Z.F曾招募流民入军,解决流民问题,但一定时间后,就解甲。新兵不擅长作战,需要临时训练,对将领依赖很大,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容易受地方的收买笼络,而且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

河北胡化,失去华夷之辨,不断恶化     

     唐太宗时,平定-_-|||厥及契丹各部后,听到叫他‘天可汗’,就忘了祖训,在不顾大臣魏征和李大亮的劝阻下,对归顺的北方游牧部落要土地给土地,要物资给物资,结果这些部落享受够恩惠后,胃口反而越来越大,索性就叛乱了。
   后来,唐太宗也自己检讨:“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虽然这些叛乱被平定了,但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始终是犯了大忌。我们的祖先从来就反对异族成规模内迁,而压挤汉区,乱了根本,这也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在周代的‘九服区制度’,以及秦汉的制度,汉区就是汉区,蛮区就是蛮区,夷区就是夷区,藩区就是藩区,不可混淆,不可扰乱根本,政策不同。所以,河北成为胡人杂居之地,致使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中国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管理,又太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玄宗时,设兵镇,本来镇守边疆的兵镇节度史,必须要汉人来担当的,而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不负责任,忘华夷之辨,竟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取得权力。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20万的兵力而有叛中国的实力及野心


将相不和,假借名义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宰相杨国忠与其有矛盾,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为借口举兵叛唐。

警惕性不高
    至玄宗晚期,中国朝内开始有劣币逐良币之象,唐开始有了衰落,对边军统领的管制逐渐松动,对禁军的训练也稍微松弛,质量太差。安禄山在各边军中势力最强大、管区最完整,他洞悉内情,遂有轻朝之心。

排汉
    前任宰相李林甫死后,他在中央失去了可以倚赖的对象。叛变前,他精选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八千为假子,称“曳落河”(胡语,意为壮士),皆骁勇善战;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致财。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替换掉了下面的汉将,组成一个以异族武人为骨干、当然也包括一些汉人的失意文人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善于军事,安禄山只擅长政治,这样被安禄山招为部下。



后果: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同时,联合了‘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组成的15万士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挟三镇兵力,直指东都洛阳。由于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地方根本难以抵挡,很快瓦解。


    太原有报疾驰赶到骊山,当时在骊山华清宫的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叛变,但叛变的消息不断传来,玄宗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派人传来情报,玄宗大梦初醒。

    北有突骑驰和阿布思,东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诏等等,中原面临四面作战。虽然在唐与吐蕃激烈鏖战之秋,曾企图缓和与东北的“契丹、奚”的关系,并于天宝四年再度“和亲”,但契丹、奚竟杀公主而叛,唐中央始终未能腾出东北这只拳头,相反必须在那里集结大批兵力。

    安禄山逼近,随着慌乱中,出现一系列战略失误。比如,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唐玄宗听了监军的话,认为是胆弱,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可是由于唐玄宗与杨国忠想尽快平定乱事,迫其领20万大军冒然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


    长安陷落.............天下混乱............最终形成宋的半壁(注释12.2)。

   胡化之北京乱什么......乱本.........
    新的乱吧..............


注释12.2
    对付游牧部落的骑兵,一直是北宋朝,南宋朝的弱项。在西,北方没有陷落前,中国的‘马’都来自那里。秦汉唐是骑着战马平定西域与草原。北宋朝,南宋朝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骑兵’,蒙古军打来的时候,都是用步兵去对抗骑兵。而且农耕民族要保持一支长期战斗性的军队,不得不常年花费更多时间资源训练新兵。游牧部落从小就生长在马上,长期抢掠,具有很好的战斗性,根本不需要训练,可以人人皆兵。宋代水军很强,但是水军毕竟不是陆军,所以,蒙古军打来的时候,就专门去攻袭宋的水军基地,舰船全部被蒙古军占有,为蒙古军从水上绕道攻击京都提供了便利。









[ 本帖最后由 春夏秋华 于 2009-12-22 18: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21 13: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付铁木真部落的骑兵,一直是北宋朝,南宋朝的的弱项?[em09] 这铁木真活得可够长的~~~~~~
同学,你的文章能不能稍微严肃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4: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吴丝蜀桐 于 2009-12-21 13:51 发表
对付铁木真部落的骑兵,一直是北宋朝,南宋朝的的弱项?[em09] 这铁木真活得可够长的~~~~~~
同学,你的文章能不能稍微严肃点?


游牧部落
发表于 2009-12-21 18: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面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最后才是蒙古。
发表于 2009-12-21 2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那个部分不太好。是对佛教的一种曲解。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吴丝蜀桐 于 2009-12-21 18:04 发表
宋面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契丹辽,党项西夏,女真金,最后才是蒙古。


是的,不过最要命的是蒙古.
天汉情结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2-22 10: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22 1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长见识!
发表于 2009-12-22 2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人,根本就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拉七拉八,还以权威性准确性自居,你自误不要紧,可是不要误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8:59 , Processed in 0.1287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