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蓝白红三色(法国/波兰,1993-1994,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B>
开始,我想把这三部电影分开来进行排列,可后来,我改变了主意,我意识到,这三部电影是不可分割的。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三部电影可以组成一部三段式电影,因为其中贯穿着众多连续统一的线索,其主题及风格的高度一致性是任何一位电影人都为之汗颜的。
宿命,基耶斯洛夫斯基不二的终极话题,这一话题在《薇罗妮卡的双重生命》里被演绎到了及至。而《蓝白红三色》则不断延续着这个命题的探讨,并且由此引申扩大到了我们生活的周围,一点点的细节,外部的、内部的、身边的、内心的,都在命运的驱使下,散发着人类自身的困惑与迷茫。影片给我们的不是答案,这没有答案,而是一种指引,一种理性的指引,并探索着命运之路的终端。
三部电影各自成章,但却联系紧密,从各种神秘兮兮的时空链接中,联系起整个三部曲结构,表达导演宿命的终极论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三部影片里都出现的老太婆,《蓝色》的主角茱丽无意中闯入到《白色》里的法庭,以及经典的《红色》结尾,三部曲在这里形成了汇合,世界的联系在这七个人身上体现了出来。一种隐藏于导演心中的对神秘力量的探求以及理性地寻找在这些精心结构的布局中展示得天衣无缝。结构上的紧密联系昭示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共同感应,体现出宿命的哲学来源。
关于人的存在是又一命题。茱丽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中,她内心渴望接触并容纳,但实际上她却是对周围一切都冷漠至及,自己也生活在孤独与空虚之中;卡罗尔和多敏妮在彼此的孤寂里享受着时光,但是能得到的却是空泛与无聊,在新的生活中受尽了煎熬,精神上得不到半点满足;瓦伦蒂娜只是对着自己生活着,她的存在仍是孤立的,无助的,老法官则是孤僻自我的极端,他以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沟通,可这种方式只存在于他自己的想象当中。面对三部电影里同样出现的扔玻璃瓶的老太太,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茱丽根本就没有在意,她漠然地对待周围的一切,在她的世界里,只有自我的存在;卡罗尔只是轻轻地一笑,他的情感是虚无的,和茱丽一样,他对待与之无关的事物仅仅是一种漠视、甚至是轻视;这一切的问题在《红色》中得到了解决,瓦伦蒂娜帮助了老太太,从而用爱的行为拯救了之前那一个个失落无助的灵魂,人的情感力量由于彼此的宽容和理解,被激发了出来,博爱的力量也让三部电影里的几位主要人物在风浪过后仍幸存了下来,导演试图用《红色》的这个结尾阐释爱的目的,好象是上天与大地之间所产生的源于这种爱的感动而拯救了这些行将破灭的灵魂。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所言,在所有人都经历了苦难的洗礼后,方体会到生的伟大与成功的喜悦。他用他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点出了这一点,并以救赎的方式提醒我们,不要丧失我们身体内最宝贵的东西,不要漠然视之,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最强大的原动力是来自于我们体内的这股力量。
然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并不只是导演的一味煽情,不只是他的一点技术手法上的直观表现,而是他对待生命过程及生存状态的独立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仅仅表现出人状态的最终结果,不是宣扬什么所谓的积极价值或是所谓的自由、平等与博爱。他从人的本质及社会的本质入手,去从细微的情感、动作和表情中找到突破口,从人最基本的知觉体验中寻找到生存的涵义,他在观察,每每一个细节,就能引发出人所共知却并不在意的东西。如《蓝色》中茱丽浸入水中的那块糖,《白色》中隐约射在电话亭玻璃上的白光,《红色》里微微颤动的帆布,无不准确而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如此深邃仔细地观察周围事物,如此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经超越了一般艺术家或是思想家所能达到的高度,他是凌驾于平面文化之上进行着独立深入的思考,并以最为直接和有力的方式把一切精辟地通过形象化的影象表现出来。电影虽然本质上还是简单的媒介工具,但在他的调度之下,电影的意义已经大大超出了这一局限范围,影象所包涵的空间蕴意已不仅仅是镜头本身,透过镜像,我们可以进入其思想领域中,进行自我的再度创造和领悟,这也可以看作是电影作者的最高境界了。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前人,诸如伯格曼、塔尔科夫斯基等是在电影文本之内找寻价值的体现,但他们还没有打破电影自身的局限,这也使得伯格曼不得不去从事他所衷爱并被其认为是最佳表现形式的戏剧。基耶斯洛夫斯基虽然并没有超出镜头的范围,但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自己对世界的不懈观察,拓展了银幕的表现力,强化了银幕影象与个人哲思、文字等领域的联系,并最终还原到电影表现手段之中,创造出了一个异常丰富的世界。
至于具体地在三部电影里我们得到了什么,这是个很庞大的问题。三部电影加在一起总长度不超过300分钟,但是却含盖了当今社会政治经济个人等诸多层面,通过一个个精髓的点,散射出来,达到了一种亮丽的精神奇观。《蓝色》的主人公茱丽是孤僻而又独立的,她拒绝世界又渴望世界,而这种状态是在她失去了她的一切之后才体现的,而她的独立自主也让“自由”之后的生命残缺体现了出来。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我们的意念之中,当我们想得到自由的时候也在失去着自由。这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个人的自由势必导致他者的束缚,当他者被束缚过后,自我的自由也只停留在了表象之中,精神上的牢笼显现了出来。正如最后一个镜头所体现的那样,最终的自由是建立在我们对生活的无所畏惧,对一切束缚的无所畏惧,真正达到精神状态的松弛与自然,这是一种共性,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种共性之后提出的一种对自由精神的假设。个体的自如与周遭世界的联系是无法共存,是彼此依赖,只有冲破界限之后,才最终赢得了个人的成功。《白色》则更具有话题性质,我们对爱的理解到底是什么?爱真的没有理由没有条件吗?真的存在无私的童话爱情吗?通过这样的诘问,我们看到了平等的意义,同样来源于精神层面的支持。平等在影片中始终没有出现过,卡罗尔和多敏妮,他们都处于个人的世界中,又是两个依存体,而大部分时间里,卡罗尔忍受着命运的不公,但是到了最后,他似乎承受住了压力,成了胜利者,而多敏妮却从天平的一端来到了另一端。但是,这样的结果却完成了整部影片的平衡结构。卡罗尔与多敏妮最终都经历了不公,但最后都得到了平等的待遇,这样的平等是在经历许多事情之后,在物质和精神上达成了妥协,是在许多因素达到和谐之后的一种平衡,尽管结局会有不同,但其间平衡力量的转化却是在时刻维持着这种平等的体现,就如同最后卡罗尔与多敏妮情感的换位,这种换位即是力量的转变,也是一直倾斜着的天平的另一种倾斜,但重量仍然维持。爱的力量始终弥漫在《红色》当中,但显然这种爱不是单纯的讴歌和赞扬,而是带有些须嘲讽意味的反思,这层嘲讽也许就来自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命运的执著,是严肃的,而不是调侃式的。影片挖掘的并非正面的爱,而是从反面入手,寻找到我们的情感中所缺失的爱,所无法追求的爱,所不能持久维持的爱。最后的一条船拯救了一切,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留下的路。当老法官在窗边含泪而笑的时候,一种巨大的慰藉感动了所有的人,只是这简单的一个表情,简单的一个画面,就能让人宽慰不已!对于这三部电影的解读与讨论,已经有许多,从普通的电影爱好者到专业的评论人士,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蓝白红三色》对人们的巨大启迪作用,以及它所表达的范围之广博,这是九十年代任何电影所无法企及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始终在从人的精神层面和世界的整体联系中入手,寻找生存与命运的终极价值,在看似浪漫的诗意中带有无比的辛酸和隐忍。
基耶斯洛夫斯基,就像是一个世界的注目者,总以凝视的眼光洞悉着世间一切,他那深邃而尖利的眼光能够通过不可见的事物放射出无限大的光芒。我们看他的电影,就像是从一扇门的一个细微缝隙,窥视出一个深不可测的空间,而这空间四面都是晶莹透亮的镜片,折射出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
每当我看完这三部电影,总是热泪盈眶,心底有总也说不完的话,如果说电影的最高目标是能让人通过银幕的印象,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充分的理由,去坚持信念,并能够清楚地点明自身的价值,改变或延续我们对待具体事物的看法,那么基耶斯洛夫斯基最后的这三部电影无疑是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而他本人亦把整个生命交给了电影和观众,只可惜他离开得是如此得早,就像是一切都安排好了那样,在他准备告别电影的时候,他也告别了我们。相信在天堂里,他仍然会凝视着我们这个平凡世俗的世界,谱写着不朽的篇章。
<B>“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在历经艰难之后活下去”</B>——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1941.6.27—1996.3.13)
<B>2、钢琴课(澳大利亚,1993,简.坎皮恩作品)</B>
从这部电影开始,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电影”。不是那些几个扮作酷辣性感的“女英雄”,而是真真切切地用影象来表述的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渗透到一个我们所熟悉或不熟悉的世界。女人,在这里不再只是银幕上的一粒供人娱乐的棋子,女人,在这一刻,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简.坎皮恩的目光是犀利的,也是独到的。她没有直白地把一个简单的女人摆置在电影里,她让女人不再说话,让寂静代替了所有的一切。我们看到的仍旧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之间不休止的爱与物质的交换,可不同于以往的是,我们所观看的视点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本是男人所处的地方换成了眼前这个女人,原来是女人的地方成为了男人的所在地。女人是叙事的中心,一切的纠葛和矛盾皆由她铺展开来,男人得围绕这她转圈圈。
当摄影机在密林中缓慢摇动时,仿佛进入到了幽暗的女性心灵深处,茂密的丛林象征了神秘与隐晦,与女主人公本身哑女身份所带来的神秘与惊奇效果化为一体。从正后方向推近女主角后脑勺的那个镜头不会让人震惊,但会令你永生难忘——没有了明朗的正面,有的只是带有某种奇异感觉和神秘色彩的背面特写,在这样的镜头里,你会感觉到一种不自在的惊叹,这是连接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精妙镜头,一切在这看来都水到渠成,自然而富于韵味。
钢琴是艾妲连接外部世界的唯一工具,也是全片的核心。钢琴总是孤独地在那里摆放着,她传递的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而当艾妲坐在她面前时,二者仿佛连成一体,向世界倾诉着内心的所有一切。但钢琴只是钢琴,她带给艾妲的除了话语之外便是束缚,当她挣脱钢琴后,她的世界顿时不再是寂静无声,她在和钢琴作别时,也在和自己的不幸与哀愁告别了。
音乐的不停流动让影片的场景增添了无穷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音乐并不深沉,但足以表达深沉。轻轻地掠过你心房的时候也带走了无限的感伤与兴奋。主题旋律揭示了不会说话的女主角心中埋藏着的炽热情感和她的全部人生体验,以及她对于自己视若生命的音乐无比热爱。
艾妲被砍掉手指的一段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段落,无论是调度、镜头、表演还是声音,几乎是天衣无缝!这是个令人赞叹的段落——镜头由平静的注视,到略有晃动的若有所现,直至最后的极度动荡,引领着情绪的一步步拓展,调动着观众看片的感觉。大雨倾盆则为这一段落增添了强烈的动作感,并和人物极度克制的表情形成反差,凸现出人性的残忍与残酷。音乐始终是悠扬、清冽,如同雨中飘零着的风声,伴随着这一场触目惊心的片段,一种被渲染到及至的、古典的、浪漫的惨烈悲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艾妲的无声比任何声音都来得响彻、动人,而更令人汗颜的是,这仅仅是这部伟大电影所有震撼场面中的一段,只是因为给人印象很深以及强烈的动作性我才提到了。
整个影片就像是一部婉约、精致的古典小说,坎皮恩为这部女性电影创造出的意境十分得好,娴雅、清淡,整体的故事推进亦错落有秩,许多视觉表现具有非凡的创造性。对人物的描写更是多侧面、多特点,每一层面都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影片的主旨表达相互协调,并直接起到了推动整部影片程式运转的目的。片中台词不多,但处处得当,并为画面的表现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几个段落的分布及描写都不乏精彩之笔。
霍莉.亨特的表演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我可能很难再看到如此不一般的表演了!在她身上有一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在《钢琴课》中,她将古典的女性之柔美刻画到了及至!一举一动无不将女主人公坚韧顽强的个性与轻盈独立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婉约的手语、那曼妙挺拔的身姿,时时刻刻都在我脑海中浮现,她创造了一个唯美女性时代的开端,她的表演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安娜.帕奎因似乎与霍莉.亨特有一脉相成的气质——眼神里都含有坚毅的成分,身姿轻盈、矫健,但《钢琴课》可以算是她惟一的代表作,她以一个童话般的年龄摘取了奥斯卡的桂冠,这是我们最为感动的地方,她在电影里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身的聪慧,但这种聪慧在她以后的作品中并未显现出来。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 13:50: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