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若愚:《明宫史》(节录)
<P>刘若愚(1541--?)明万历年间太监,《明史》有传,说他“善书、好学、有文”,曾入内直房管理文书笔墨之事。后因故被捕入狱,在囚禁这中,“痛已之冤而恨体乾,文辅辈之得漏网也,作《酌中志》以自明”。原书23卷,后人节选其中有史料价值的第16卷至20卷校勘重印,题名曰《明宫史》。
刘若愚身为宦官,著作目的又是为自己辩冤,按常理说,他的作品不会有多大价值。但从另一方面看,正由于他身为太监,长年在内宫活动,才有可能看到平常人无法窥视的宫迁实况,如宫苑建筑、大内规则、内府职掌、内臣佩服、皇室饮食时尚等,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宫苑生活的详实材料。
我们这里节录的是该书的“火集·饮食好尚”。在这里,作者逐月,有的地方甚至是逐日记录了皇宫内的衣着服饰和各味应时饮食珍味,如正月过年时吃的炙羊肉、牛乳、乳皮、炙蛤蜊、炒鲜虾、笋鸡脯、鲨鱼筋、[酉暴]腌鹅鸡、炸铁脚雀、卤煮鹌鹑……记得非常详细,有时甚至十分琐碎。但惟其琐细,才更能补充正史专著之不足,使我们看到了明代宫廷的饮食内容和节日时尚。</P>
<P>
正月</P>
<P>初一日正旦节。
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①,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②。各家皆蒸点心,储生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③,为庆贺焉。门傍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④,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木百]枝柴⑤,名曰“[火禺]岁”。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檩或木[木贡]⑥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所食之物,如曰“百事大吉盒儿”者,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共装盛之。又骗头肉,亦以小盒盛之,名曰“嚼鬼”,以俗称驴为鬼也。
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⑦于东直门外“迎春”,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赴春场跑马,以较优劣。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自岁暮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咸簪于首,以应节景。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裹金”,二枚可值二三十两不等,皆贵尚焉。初七日“人日”,吃春饼和菜。
自初九日之后,即有耍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十五日曰“上元”,亦曰“元霄”,内臣内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灯市至十六日更盛,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人。斯时所尚珍味,则冬笋、银鱼、鸽蛋、麻辣活兔、塞外之黄鼠、半翅[曷鸟]鸡,江南之蜜柑、凤尾桔、漳州桔、橄榄、小金桔、风菱、脆藕,西山之苹果、软子石榴之属,冰下活虾之类,不可胜计。</P>
<P>本地则烧鹅鸡鸭、烧猪肉、冷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带油腰子、羊双肠、猪膂肉、黄颡管耳、脆团子、烧笋鹅鸡、[酉暴]腌鹅鸡、炸鱼、柳蒸煎鱼、铁脚雀、卤煮鹌鹑、鸡醢汤、米烂汤、八宝攒汤、羊肉猪肉包、枣泥卷、糊油蒸饼、乳饼、奶皮、烩羊头、糟腌猪蹄尾耳舌、鹅肫掌。素蔬则滇南之鸡[1],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蘑菇,东海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江南蒿笋、糟笋、香菌,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鹦嘴笋、黄精、黑精,北山之榛、栗、梨、枣、核桃、黄连茶、木兰芽、蕨菜、蔓菁,不可胜计也。</P>
<P>茶则六安松萝、天池,绍兴[山介]茶,径山茶,虎丘茶也。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羊肉包、浑酒、牛乳、乳皮、乳窝卷蒸用之。先帝最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十九日,名“燕九”。是日也,都城之西有白云观者⑧,云是胜国时邱真人成道处⑨,此日僧道辐辏⑩,凡圣混杂,勋戚内臣,凡好黄白之术者⑾,咸游此访丹诀焉。自十七日至十九日,御前安设各样灯,尽撤之也。二十五日曰“填仓”,亦醉饱酒肉之期也。 [1]:“土”旁加“从”字繁体</P>
<P>【注释】
①宫眷内臣:宫眷,内宫侍奉皇帝的嫔妃才女之类。内臣,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又称宦官、中官、内侍等。
②补子及蟒衣:补子,旧时的官服,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是品级的徽识。葫芦景补子,即前胸、后背绣上应时的吉祥葫芦的官服。蟒衣,也是古代官服,袍上绣蟒,亦称“蟒袍”。
③喧阗:声音喧闹巨大。阗,声大。黄遵宪有诗:“怒涛泼地轰雷阗。”
④西番经轮:西蕃,指甘青一带少数民族。经轮,佛教法器,形如圆筒,上刻经文,中有轴,诵经时以手转动。
⑤[木百]枝:即柏树枝。[木百],“柏”的古字。
⑥门檩、[木贡]木:门檩,即门闩。檩,同“闩”。[木贡],“杠”的异体字。
⑦顺天府:府治名。明永乐元年,改北平府置,建为北京。
⑧白云观:《宸垣识略》载:“白云观在西便门外一里,元太极观故墟。中塑邱真人像,白皙无须眉。都人正月十九致酹祠下,谓之‘燕九节’。”
⑨胜国时邱真人:胜国时,指元朝时;邱真人,即丘处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世号“长春真人”。
⑩辐辏:原为车辐凑集于毅上,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⑾黄白之术:古时方士烧炼丹药点石成金的法术。</P>
<P>
二月</P>
<P>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米庄]①。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是月也,分菊花、牡丹。凡花木之窖藏者,开隙放风。清明之前,收藏貂鼠、帽套、风领、狐狸等皮衣,加辟虫香樟脑,收于大磁坛内,或大木箱内,糊严,以防混损。是时食河豚,饮芦芽汤以解其热②。各家煮过夏之酒。此时吃[鱼乍],名曰“桃花[鱼乍]”③也。</P>
<P>【注释】
①彩[米庄]:为庆贺年节所扎的各色彩门、彩楼、彩坊、彩树、彩棚的总称。
②“食河豚,饮芦芽汤”句:河豚是古代众认为最美味的食物之一。李时珍说:“豚,言其味美也;彼人春月甚珍贵之。”但“其肝及子有大毒。中毒者以橄榄、芦根汁解之”。这就是食河豚必饮“芦芽汤”的原因。
③[鱼乍]:古代一种用鱼加工成的熟食品。《齐民要术》载“作酢法”,大致为,取鲤鱼,去鳞,切成长二寸、广一寸、厚五分的鱼块,治净;炊粳米饭为糁,加上朱萸、桔皮、好酒,于盆中和合之。然后上蒸笼,一层鱼、一层糁,要铺八层,蒸至白浆出,味酸,便成。</P>
<P>
三月</P>
<P>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戴柳枝于鬓。坤宁宫后及各宫①,皆安秋千一架。凡各宫之沟渠,俱于此时疏[氵睿]之。竹篾排棚大木桶及天沟水管,俱于此时油捻之②。并铜缸亦刷换,以新汲水也。凡内臣院宇大者,即制芦箔为凉棚,以绳收放,取阴也。圣驾幸回龙观等处,赏海棠。窖中花树尽出,园圃、亭榭、药栏等项,咸此月修饰。富贵人家,咸赏牡丹花,修凉棚。二十八日,东岳庙进香③,吃烧笋鹅,吃凉糕、糯米面蒸熟加糖碎芝麻,即糍巴也。吃雄鸭腰子,大者一对可值五六分,传云食之补虚损也。</P>
<P>【注释】
①坤宁宫:明代皇后所居的宫室,在乾清宫之北。《明宫史·宫殿规制》:“坤宁宫,则皇后所居也。”又记,“坤宁宫之后,则宫后苑也”,为宫眷游乐处所。
②油捻:用油涂抹封闭。
③东岳庙进香:东岳庙在朝阳门外,奉祀东岳大帝。宋明时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有“掸尘会”。京师官民赴庙拜谒上香者甚众。</P>
<P>
四月</P>
<P>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钦赐o(︶︿︶)o 唉扇柄。牡丹盛后,即设席赏芍药花也。初八日,进“不落夹”,用苇叶方包糯米,长可三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也。是月也,尝樱桃,以为此岁诸果新味之始。吃笋鸡,吃白煮猪肉,以为“冬不白煮,夏不[火鹿]”①也。又以各样精肥肉,姜、葱、蒜挫如豆大,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之,名曰“包儿饭”。辽东人俗亦尚此。造甜酱豆豉。初旬以至下旬,耍西山、香山、碧云等寺②,耍西直门外之高梁桥③,涿州娘娘、马驹桥娘娘、西顶娘娘进香④。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⑤。吃白酒、冰水酪,取新麦穗煮熟,剥云芒壳,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谷新味之始也。司礼监有一种扇⑥,以墨竹为骨,色笺纸面,两面楷写论语内六字一句成语。极易脆裂。不知费多少工价,成此一把。似此损耗无益,宜裁省可也。</P>
<P>【注释】
①[火鹿]:放在灰火里煨烤。
②碧云寺:位于香山,为明代京师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③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明代京师著名游览胜地之一。
④“涿州……西顶娘娘”句:涿州在京师西。唐时分幽州置,治所在范阳(今涿县)。马驹桥、西顶俱为京师地名。娘娘,时俗对各类女神的尊称。有“正神”,如“王母娘娘”;也有民俗中各类妄想的神祗,如“送子娘娘”、“痘疹娘娘”(见《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⑤药王庙:位于外城东南关帝庙西。
⑥司礼监:明内府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掌管“东厂”,权势极重。</P>
<P>
五月</P>
<P>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①。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温淘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圣驾幸西苑②,斗龙舟,划船。或奉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③。夏至伏日,戴蓖麻子叶,吃“长命菜”,即马齿苋也。</P>
<P>【注释】
①五毒艾虎补子蟒衣:“补子”上绣五毒和艾虎图形的官服。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艾虎,用艾做成的虎,古人认为可以辟邪除秽。
②圣驾幸西苑:幸,临幸,抵达。西苑,在京师西华门西,内有太液池,可以游船赛龙舟。
③御马监:内府十二监之一。掌管皇帝驽马、象众之属。</P>
<P>
六月</P>
<P>初六日,皇[1][2]古今通集库、銮驾库晒晾①。吃过水面。外象赴宣武门外洗②。初伏、中伏、末伏日,亦吃过水面。吃“银苗菜”,即藕之新嫩秧也。初伏日造曲,惟以白面用绿豆黄加料和成晒之。立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晒伏姜,赏茉莉、栀子兰、芙蓉等花。先帝爱鲜莲子汤,又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P>
<P>[1]:上“中”下“又”
[2]:上“宀”下“成”</P>
<P>【注释】
①皇[1][2]古今通集库、銮驾库:俱为内宫府库名。“珍藏太祖以来御笔实录,要紧典籍,石室金匮之书”以及“古今君臣画像符卷”等。每年六月初六奏知晾晒。
②外象:明宫制,御马监内设有“象房”,“牙母象共九只,各属一房,缺则外象房补之”。则知,外象乃“外象房”所养的象。</P>
<P>七月</P>
<P>初七日“七夕节”,宫眷内臣穿鹊桥补子①。宫中设乞丐巧山子,兵杖局伺候乞巧针②。十五日“中元”,甜食房进供佛波罗蜜;西苑做法事③,放河灯④;京都寺院咸做盂兰盆追蔫道场⑤,亦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是月也,吃鲥鱼,为盛会赏荷花,斗促织,善斗者一枚可值十余两不等,各有名色,以赌博求胜也……</P>
<P>【注释】
①鹊桥补子:补子上绣喜鹊为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河搭桥故事的官服。
②兵仗局伺候乞巧针:兵仗局,内宫二十四衙门之一。“职掌成造刀枪、剑戟、盔甲、弓矢等各样大小神器”,但“每年七夕,宫中乞巧小针”也由是局供应。
③做法事:法事,亦称“佛事”。即佛教徒聚集修行佛法以及弘佛、超度之各种仪式、活动等。
④放河灯:用面作底,其上贴用纸折成的莲花样小船,中间点燃蜡烛,放到河里漂流,用意是超度沉溺水底的冤魂。
⑤盂兰盆追蔫道场:盂兰盆会为佛教节日,又称“中元节”、“饿鬼节”。传说源于“目连救母”故事。每年“中元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举办道场,广设供果,以度地狱鬼亲。</P>
<P>
八月</P>
<P>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足丽]藕①。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凡内臣多好花木,于院宇之中,摆设多盆。并养金鱼于缸,罗列小盆细草,以示侈富。有红白软子大石榴,是时各剪离枝。甘甜大玛瑙葡萄,亦于此月剪下国。磁缸内先着少许水,将葡萄枝悬封之,可留至正月,尚鲜甜可爱焉。</P>
<P>【注释】
①[足丽]藕:[足丽],同“屣”,[革及]着鞋走。这里指[革及]着鞋在西苑池塘中采藕。</P>
<P>
九月</P>
<P>御前晋安菊花。自初一日起,吃花糕。宫眷内臣自初四日换穿罗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①。九日“重阳节”,驾幸万岁山②或兔儿山③、旋磨台④登高。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是月也,糟瓜茄,糊房窗,制诸菜蔬,抖晒皮衣,制衣御寒。</P>
<P>【注释】
①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菊花以示“重阳节”到来的官服。
②万岁山:宫内“观德殿”之南,俗所谓“煤山”。山上树木葱郁,鹿鹤成群,“每重阳日,圣驾在山顶升座,可遥望靡涯矣”。
③兔儿山:又名“兔园山”,在瀛台之西,一名“小山子”,又名“小蓬莱”,“叠石为山,穴山为洞,东西分径,经折至顶,殿曰清虚,俯瞰都域,历历可见”。
④旋磨台:兔园山有东西二池,架石梁通两池,南北二梁之间曰旋磨台,“螺盘而上,其巅有,皆陶埏云龙之象”。为明时皇帝重九登高之处。</P>
<P>
十月</P>
<P>初一日颁历①。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纟宁]丝②。吃羊肉、爆炒羊肚、麻辣兔、虎眼等各样细糖。凡平时所摆玩石榴等花树,俱连盆入窖。吃牛乳、乳饼、奶皮、奶窝、酥糕、鲍螺,直至春二月方止。是月也,开始调鹰畋猎③,斗鸡。内臣读书安贫者少,贪婪成俗者多,是以性好赌博。骨牌、骰子、纸牌、双陆④,以至开斗鸡场。既赖鸡求胜。则必费重价购好健斗之鸡,雇善养者,
昼则调训,夜则加食,名曰“贴鸡”,须燃灯观看,以计所啄之数,有三四百口者更妙也。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饱食逸居,无所事事,多寝寐不甘。又须三五成群,饮酒、掷骰、看纸牌、耍骨牌、下棋、打双陆,至二三更始散,方睡得着也。
又有独自吃酒肉不下者,亦如前约聚,轮流办东,帮凑饮啖。所谈笑者,皆鄙俚不堪之事。多有醉后争忿,小则骂打僮仆以迁怒,大则变脸挥拳,将祖宗父母互相换骂,为求胜之资。然易得和解,磕过几个头,流征几滴泪,即欢畅如初也。凡攒聚饮食之际,其放饭流啜,共食求饱,咤食啮骨,或膝上以哺弄儿,或弃肉以饲猎犬,真可笑也。
如有吃素之人,修善念佛,亦必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多不以箪食瓢饮为美⑤,亦可笑也。间亦有一二好看书习字者,乐圣贤之道,杜门篝灯,草衣粝食,不苟取,不滥予,差足愉快,奈寥寥不多见耳。大抵天启年间⑥,内臣更奢侈争胜。凡生前之桌椅、床柜、桥乘、马鞍,以至日用盘盒器具,及身后之棺椁,皆不惮工费,务求美丽。甚至坟寺、庄园、第宅,更殚竭财力,以图宏壮。且叠立名目,科敛各衙门属僚,今日曰某老太太庆七十、八十,某太爷、太太祭吊;明日曰某宅上梁庆贺,某寿地兴工立碑。即攘夺府怨,总所不恤;糜赏工本,心所甘也⑦。万历、天启年间所兴之床,极其蠢重,十余人方能移,皆听匠人杜撰极俗样式,为耗骗之资,不三四年,又复目为老样子不新奇也。内臣又最好吃牛驴不典之物⑧,曰“挽口”者,则牝具也,曰“挽手”者,则牡具也。又“羊白腰”者,则外肾卵也。至于白牡马之卵,尤为珍奇贵不易得之味,曰“龙卵”焉。</P>
<P>
【注释】
①颁历:向天下颁布当年历法。《大戴礼记》:“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
②[纟宁]丝:用[纟宁]麻织成的衣物。
③畋猎:打猎。
④双陆:古代博戏的一种,相传由天竺传入,因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故名。
⑤箪食瓢饮:箪,用竹子编的盛食器。《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以“箪食瓢饮”代指贫俭的生活。
⑥天启:明熹宗年号,自公元1621 ̄1627年。
⑦万历:明神宗年号,自公元1573 ̄1619年。
⑧不典之物:不典雅、不文明的东西,指驴马的性具。</P>
<P>
十一月</P>
<P>是月也,百官司传戴暖耳①。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②。室中多挂绵羊太子画贴③。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冬才是冬”起,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皆警词俚语之类,非词臣应制所作,又非御笔,不知缘何相传,年久遵而不改。近年多易以新式诗句之图二三种,传尚未广。此月糟腌猪蹄尾、鹅肫掌。吃炙羊肉、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冬笋到,不惜重价买之。每日清晨吃[1]汤,吃生[火刍]肉、浑酒以御寒。</P>
<P>[1]:左“火”,右上“宀”下“鼠”</P>
<P>【注释】
①暖耳:用兔毛制的耳朵套圈,出门时戴在耳朵上保暖。
②阳生补子蟒衣:古节气中认为“冬至”时“阴极而阳始生,日南至渐长”。阳生补子蟒衣,即“补子”上绣表示“阳生”景象的官服。
③绵羊太子画:一种象征“阳生”的木版年画,上画小绵羊。</P>
<P>
十二月</P>
<P>初一日起,便家家买猪腌肉,吃灌肠、吃油渣卤煮猪头、烩羊头、爆[火刍]羊肚、炸铁脚小雀加鸡子、清蒸牛乳白、酒糟蚶、糟蟹、炸银鱼等鱼、醋溜鲜鲫鱼鲤鱼。钦赏腊八杂果粥米。
是月也,进暖洞熏开之牡丹等花。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槌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圆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二十四日“祭灶”。蒸点心办年,竞买时新[纟由]缎制衣,以示侈美豪富。三十日,岁暮“守岁”。乾清宫丹[土犀]内①,自二十四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昼间放花炮,遇大风暂止半日一日。安鳌山灯②、扎烟火。凡圣驾升座,伺候花炮;圣驾回宫,亦放大花炮。前导皆内官司监职掌。其前导摆对之滚灯,则御用监灯作所备者也。凡宫眷所用饮食,皆本人所关赏赐置买,雇请贫穷宫人,在内炊爨烹饪。其手段高者,每月工食可须数两,而零星赏赐不与焉。凡煮饭之米,必拣簸整洁;而香油、甜酱、豆豉、酱油、醋,一应杂料,俱不惜重价自外置办人也。凡宫眷内臣所用,皆炙[1]煎炸厚味。遇有病服药,多自己任意胡乱调治,不肯忌口。总之,宫眷所重者,善烹调之内官司;而各衙门内官司所喜者,又手段高之厨役也。</P>
<P>[1]:“博”换“火”旁</P>
<P>【注释】
①乾清宫丹[土犀]内:乾清宫,为宫室主殿之一。史载:“乾清门外,左右金狮各一。入门丹陛,直至乾清宫大殿。御居乾清宫西暖阁。”丹[土犀],又称“丹陛”,宫殿前涂成红色的石阶。
②鳌山灯:旧时元霄节大型灯景之一种。把彩灯堆叠成一座山,像传说中的巨蟹形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3 9:14: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