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成語,短小卻精,充分體現了中國漢字博大精深。
而成語裏面,有不少與漢服有關的,現在一一找來,淺論它們與漢服之間的關系。
頭,首也,有第一、最早之意。牽一發而動全身,故,從頭說起。
讓我們在這些簡潔精深的成語中探索有關漢服的蛛絲馬跡,跨越時空,與古人進行思想交流,從這些寶貴的語言文化結晶中,看到我們華夏文化的縮影,有助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我們的漢服漢文化。
以下所論,只能大致分類,均是當時想到的成語,屬於個人的漫談淺論,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站和古代服飾史書等等。
『一』首服
首服,又名頭衣,指的是頭上的飾物或裹首之物。男子的冠帽、女子的首飾頭巾都屬於此列。
---------------------------------------------
(1)被發左衽(pī fà zuǒ rèn)
【解釋】: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出處】:《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近義詞】:披發左衽
--------------
首先想到的是這句成語,它出於孔夫子的口中,這是他評論管仲的話裏提煉出來的成語,相信大家也是經常看到這句的出現。
直譯孔夫子說的話就是:“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散頭發、穿著左衽的衣服了。”,真實意思就是說沒有管仲,我們就成為那些異族夷狄、沒有文化的之人了。
管仲是什麽人呢?他是提出“尊王攘夷”之人,提出“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論點之人,是使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位霸主的人。孔夫子雖然在別的方面不贊同他,但是在維護華夏正統這方面,作為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還是對管仲有著比較客觀的評價的。
為何孔子將被發左衽視為夷狄野蠻的象征的呢?這得從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說起。
《易。系辭下》有雲: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自那時候開始,我們華夏民族的服飾體制從此確立了一個完整的框架系統,與異族的風俗文化不同,我們華夏民族歷來是盤著發髻、穿著交領右衽為主的服飾,而異族之人則是穿左衽 、披散頭發,這在我們華夏民族裏面看來,左衽是胡人或者死人的標誌;而且,古人認為,身體發膚都是受諸父母,不能輕易損傷的,所以無論男女皆是蓄發為主的。。”《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是為華”,《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華夏民族的來歷眾所周知,禮儀和服飾在我們的文化裏面是占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恰恰被發左衽是與我們華夏民族最根本的文化是相悖的,所以,被孔子挑出來說明管仲在維護華夏正統文化上的功績。
=====================
(2)红紫夺朱
【解释】: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 邢昺 疏:“此章记 孔子 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閒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 红紫乱朱 ”。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闵悼 尧 、 舜 、 汤 、 文 、 周 、 孔 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僞驰骋,红紫乱朱。”
-----------
第二写这个成语,也是源于上面提到的管仲和齐桓公之故,这个故事与他们还是有点关连的。中国古代从殷商开始就崇尚五行,所以古代的五种正色,就是来源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因而那五种正色分别是白、青、黑、朱、黄,相对应的有五种间色。所为间色,指的是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紫、缥(淡青色)、駵黄这五种,皆是有两种正色混合而成的,所以称“间色”,在古代,间色象征卑贱,只能作为便服、内衣、妇女和平民服饰,譬如《陌上桑》里面提到的“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罗敷作为平民妇女穿的就是间色;又如《九歌》中的《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中东君作为神的服饰。作为统治阶级,是要根据礼制和身份高低、场合去选择服装色彩的。紫色作为间色,是卑贱的象征,原本是不被贵族阶级重视的,偏偏诸侯里面出现了一个异数,他就是著名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同学了。《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有云:“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代遗燕王书》:“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这些记载都说明了齐桓公作为一个身份尊贵的统治者,居然会喜欢穿紫色的衣服,进而导致国内都穿紫色,使得紫色面料的价格比其他正色的面料价格还要高很多,姜小白同学这种也许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服饰品牌代言人吧,那些卖紫布的商人应该感谢他的代言的。而作为严格遵守先王法制的孔子当然不满紫色夺去朱色的地位,所以发出“恶紫之夺朱”之言。不由想到金庸里面喜欢乔峰的阿紫和阿朱两姐妹,估计亦有那个意思所在吧,对于乔峰而言,始终只有阿朱才是他的真爱,而阿紫只是妹妹。
(3)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成语:冠冕堂皇
【解释】: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成语:裂冠毁冕
【解释】: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辞于 晋 ,曰:‘……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 桂阳 负衆,轻问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于王城,飞矢集乎君屋,羣后忧惶,元戎无主。”
2.比喻绝意仕进。《后汉书·逸民传序》:“ 汉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爲胡服。”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复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数公者追论 姬 汉 之旧章,寻绎东夏之成事,乃适见犬羊殊族,非我亲昵。”
=====================================================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上古时候,先民们最初为了在采集和狩猎的过程中隐蔽自身和免受伤害,就把猎物的皮毛尾羽收集起来做成羽冠,以达到类似现代的迷彩服那样的作用效果,既为自身安全增添了一份保护色,也可以提高猎取动物的几率。是出于一种保护和装饰的目的的。
后世戴冠,是为了美观,原本没有什么具体规定的,渐渐的被人们拿来表示自己的身份,于是在古代就成了“昭名份,辩等威”的工具。古代,男子二十岁就是成年礼,在那天,他的父亲就要择吉日为他举行成年礼,为他进行加冠礼,所以男子的成年礼就被称为“冠礼”,古语云:“二十而冠”,说的就是这个。冠礼通常在宗庙举行,礼仪举行期间要加三次冠,第一次是缁布冠,第二次加的是皮弁,第三次加的就是爵弁,三加之后,该名男子要把头发梳成成年人的发髻。加冠之礼出于商周,历代皆有损益,到明朝时,除士大夫还严格遵照古制行加冠礼外,一般的家庭则是把冠礼和成亲仪式一起举办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里有载:“冠礼自士大夫家之外,多不特举,惟于婚嫁之时,男家遣人为新妇上髻,女家遣人为新婿冠巾。先期各随所备服饰,以一人礼送其家,犹有古意。”。
春秋战国时的冠,称之为首服。天子、诸侯、大夫们用于上朝和祭祀的礼服。
冠不仅仅是成年的象征,它还是君子和礼仪的象征。
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做一个大夫的家臣的时候,蒉聩就和孔悝叛乱去袭击卫国国君出公,子路闻讯赶回去相助,结果他在与敌人激战的时候,用以系冠的缨绦被人砍断,冠摇摇欲坠,为了不让它跌落,子路放下武器去系好冠,云:“君子死而冠不免。”,因此被人趁机砍成肉酱!这就是“士死不免冠”的来历。
由此可见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其中,冕冠就是所有冠中最为特别的一种,具有强烈礼仪装饰性的,它使用于各种不同的祭祀场合。《礼记·玉藻》有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大体上,冕冠的基本款式就是在一个圆筒形的的帽卷上,上面覆盖一个冕板,后面比前面高,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俛俯之狀,象征天子应该勤政爱民的含义,所以得名为:“冕”。
《礼记。冠义》疏引世本云:“黄帝造旃冕,是冕起于黄帝也。”
虽然冕源于黄帝,但是冠冕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却是在商周时期。<论语>有云:"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冕。"意思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是在祭祀场合则身穿华美的冕服,以示对神明的敬仰;《商书。太甲》有云:“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毫”,也说明了贵族穿着冕服去举行祭礼的。
后汉蔡邕在《独断》里面曾经说过:夏朝时,把冕称为“收”,《史记。五帝本纪一》中有云:“帝尧者,放勋。……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训德,以亲九族。”;周朝称冕为“爵弁”。
冕作为礼冠与之相配而穿戴,故称此为“冕服”,是冠服制度中最严格的一种。《周礼·春官·司服》 中记载:“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明确的说明了冕在各种祭祀场合的不同使用。周朝有五礼:吉、凶、军、嘉、宾,其中吉礼为最重要的,吉礼就是祭礼,当时就曾设『司服』一职专门管理天子的吉凶冠服。冕作为首服,且是祭礼的礼冠,重中之重,秦灭六国时,就把六国国君所戴之冠赏赐给近臣所戴,借冠之被贬说明他对六国的征服成就。所以成语里面用冠冕来做华夏礼仪文化的一个代表,用以造成语,大抵意义与秦之所为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处。
(4)
shì ér bù jiàn
成语: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chōng ěr bù wén
成语:充耳不闻
【解释】: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上面既然说到冠冕,那必定要说这两个成语了。
冕冠的组成,大致分冕板和冠两部分。冕板上前后都有垂下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彩色丝线串成的五种颜色的珠玉,这五种颜色就是五行正色:白、青、黑、赤、黄,象征五行生克和岁月运转。其中,彩色丝线名为:“藻”或“缫”,被串联起来的珠玉名为“旒”,合称“玉藻”或者“冕旒”。《礼·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蔬》:“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后汉书·舆服志·冕冠》:“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据史籍资料可知,天子的冕冠上垂下的冕旒是前后各十二串,每一串十二颗五色玉,每颗玉石之间还要打两个结固定,两结之间称之为“就”,这些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挡住了戴冠者的视线,表示君主目不视邪,不视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当没看到,所以由此衍生出“视而不见”的成语。
与之相关的成语就是“充耳不闻”,它在现代是作为一个带贬义的成语来使用的。但是最初却是非贬义的。
“充耳”是冕冠上的装饰物,又称“瑱”或”黈纩“,是从冠上的玉笄两端下来垂在耳朵两旁的。
《汉书·东方朔传》有载:“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所说的就是充耳。《诗经。国风·卫风。淇奥》有记载:“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汉毛亨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弁师》:“玉瑱玉笄。”,郑玄注:“玉瑱,塞儿者。”;按制,天子用的是玉瑱,诸后用石。充耳的象征意义就是表示天子不能轻信谗言,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由此可知,古代“充耳不闻”的含义与现代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
(5)jí jī nián huá
成语:及笄年华
--------------------------------------------------------------------------------
【解释】: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笄是簪和钗的祖宗。最初,上古先民们把披散的头发挽成发髻,可能是用一根树枝或细骨,后来学会了刮磨雕刻,就制造了”笄“。周朝时,男女皆用笄约发或固定冠帽,固定冠帽的笄被称为“衡笄”,它也是周朝王后的首服,搭配着六服穿着的,周朝设“追师”一职来掌管王后的首服。六服就是对应天子的六冕的王后礼服。笄是单股的,整体造型简洁,头部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后来改用金、银、铜等金属来制作,越来越注重笄的头部的雕琢,越发的精美,就演变成了“簪”。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上面说到男子的成年礼是冠礼,那女子的成年礼就是笄礼,与男子的冠礼步骤相同,均要三加三拜。女子年幼时,所梳的发式是梳丫髻为主的,这种发式又称为“丫头”,发展到后世,丫头就成了年轻女子的代称;成年后梳的是丫鬟,等到出嫁的时候丫鬟又要梳成妇女的发髻。
按周制,女子满十五岁,如果许配了人家,就可以举行加笄礼,由主宾为其梳成年女子的发髻,在发髻上还要束上一根五彩缨线,作为女子已许嫁他人的标志,待到洞房夜方可由新婿解下缨线,束五彩线时,主宾还要在发上插上发笄,并为其取字,从此便被视为成人,享受成人的待遇,故少女之成年礼称为“笄礼”。倘若到十五岁尚未许配人家,最迟到二十岁也要举行笄礼,此时的笄礼比许嫁女子的笄礼相对简朴,笄礼完毕后,女子仍然梳回原来的未成年前的发式,以区别已经许嫁的女子,但是同样享有成年的待遇,包括丧事的规格也是按成年人的来办的。笄礼到明朝时逐渐式微,后被上头之礼代替。但是大体上还是笄礼的延续。所以以笄来造成语,表示女子已经成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