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14|回复: 22

最忠于原作的”蕉林听雨“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1 14: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三年一直在帮朋友做琴,在这个“蕉林听雨”琴的制作上,我费力不少,对照原图亦步亦趋,力图忠实于原作,因为原作的蕉叶式样堪称经典……
    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搜罗一番,焦叶式古琴,咱敢说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比我们这个更好的,不信大家搜搜看……
    说到此不由得咱骄傲自大一次,嘿嘿……







故宫蕉林听雨琴原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1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哪天您也把叶老先生的昆山玉复原一下?那琴被砍了一刀后让木匠去修,结果修坏了。
发表于 2014-8-1 02: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可以,什么时候参观一下您的“车间/工作室”,我也长长见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司胡同 发表于 2014-8-1 01:41
要不哪天您也把叶老先生的昆山玉复原一下?那琴被砍了一刀后让木匠去修,结果修坏了。

是个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8: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司胡同 发表于 2014-8-1 02:23
要是可以,什么时候参观一下您的“车间/工作室”,我也长长见识~

不是我的地盘
是一个朋友的,工坊就是一件屋子   乱七八糟有啥好看的
发表于 2014-8-2 0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庚子之变,老先生抱着琴逃难,正遇上了洋兵,洋兵吃饱了撑的砍了那张昆山玉一刀,把面板砍透了。叶老先生也算倒霉再加昏头,找了个打家具的木匠来修,麻刀瓦灰这么一裹涂,琴算是彻底毁了。声音不松也不透、不清又不明,好似是一张条案上绷线弹出的声。于是乎稀释之珍百衲昆山玉成了废木头,到了七七事变,叶鹤伏老先生潦倒忧苦而逝,一张废琴谁也不要,就被家人扔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司胡同 发表于 2014-8-2 01:14
话说庚子之变,老先生抱着琴逃难,正遇上了洋兵,洋兵吃饱了撑的砍了那张昆山玉一刀,把面板砍透了。叶老 ...

如果是稀世之珍     老先生的子孙们不知道?
能找个木匠来修琴    这老先生也算糊涂
另外,依你说的情形应该是局部修补    音色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具可是大有看头
制琴没什么特殊工具啊     没什么特殊工艺    也就没什么特殊工具
发表于 2014-8-3 1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箫歌 发表于 2014-8-2 09:17
如果是稀世之珍     老先生的子孙们不知道?
能找个木匠来修琴    这老先生也算糊涂
另外,依你说的情 ...

毁了的稀世之珍也只能算是废木头。已经修坏了,再修好可就难了。这个情形是高罗佩在他的书里描述的,我也只能转述成这样。那琴想必早年就保管不当,否则也不用贴百衲来保琴。洋人的马刀一砍,面板是断是崩是裂是碎我也不知道,反正高罗佩说琴给修毁了,然后37年老先生作古,琴没人愿意要,然后等到他37年底赶回北平时,琴已经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14-8-3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我这样的庸俗人喜欢看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记得十多年前,有一集《闲人马大姐》,说王援朝有一张“黄花梨贵妃扶手几”(i.e.,炕桌),打算卖给古董贩子,结果被马大姨儿用洁厕灵刷了一下,洗衣粉洗了一下,硝镪水泡了一下,砂纸打了一下,墙灰抹了一下,白油漆涂了好几下儿……

想必那木匠把琴“改良”地也差不多如此步骤……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2: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最忠于原作的”蕉林听雨“琴

本司胡同 发表于 2014-8-3 10:59
毁了的稀世之珍也只能算是废木头。已经修坏了,再修好可就难了。这个情形是高罗佩在他的书里描述的,我也 ...

否则也不用贴百衲来保琴。
百衲是一种制琴工艺   其材料本就是一块块拼接而成的
发表于 2014-8-3 23: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昆山玉只有面板上贴了一层硬木百衲,琴身主体还是整整两块木板,所以高罗佩管昆山玉叫“假百衲”。
发表于 2014-8-3 23: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本司胡同 于 2014-8-4 05:56 编辑

高罗佩大概是39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古琴》,托东京上智大学出版,基本上记录了上个世纪初中国古琴界的面貌,并且对几张传世古琴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鉴定了正仓院藏琴是南朝琴而非唐琴。这本书的一个小小的特出贡献是记录了近代琴师们对琴谱中犭的读音为“row”,并且记录了当时的琴家普遍知道“号猿登木”是穿凿附会。

这就有点像今文家和古文家了。当那些经博士家传的今文经学历经社会动荡而没落之后,古文经学的谶纬谬说和穿凿附会就成了新主流。当这些老先生们家传的琴学在四十年的战乱中消亡后,新的大师们就会从文字上自行理解,并且重新制定规范和定义主流。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许多的故事我是一概不知啊
发表于 2014-11-3 23: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楼上两位很厉害啊!大叔太谦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02: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明年自己开工做琴
就是这个老杉木要到南方去买    比较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21: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预备买十张板子
其它不用多说,制琴的人都懂得板子的要求的……
这个大概只能走物流了吧?快递能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3:00 , Processed in 0.0740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