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08|回复: 0

[國學問道] 《召南·行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1 2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行(航)露》原文: 请大家先阅读三遍。
第一章:厌(业)浥(易)行(航)露,岂不夙(素)夜,谓行(航)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狱(玉)?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第二章: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拥)?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汝)从。
二、《诗序》讲解:
诗序:行露,召(邵)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彊(墙)暴之男不能侵陵贞女也。
1.“行露”有什么象征意义?
“行露”,指的是道路上的露水,露水把道路的路面打湿了。当然,露水只是在清早和晚上出现,太阳一出来,露水就会被晒干。
这里所指的露水,是什么季节的露水呢?是夏历的仲春二月。一年是从正月开始,春季是从正月开始。从六十四卦中的“十二消息卦”来说,正月是泰卦。
什么是“十二消息卦”呢?也叫“辟卦”、“月卦”,就是表示一年阴阳变化的十二个卦。这十二个卦的卦象,可以很形象地体现出在一年之中,阴阳是怎么消怎么长(掌)的。
具体说来,正月是泰卦,二月是大壮,三月是夬(怪)卦,这是春季三卦;四月是乾卦,五月是姤(够)卦,六月是遯(顿)卦,这是夏季三卦。合在一起是上半年的六卦。
七月是否(pi3)卦,八月是观(贯)卦,九月是剥(波)卦,这是秋季三卦;十月是坤卦,十一月是复卦,十二月是临卦,这是冬季三卦。合在一起是下半年的六卦。
春季正月对应泰卦,下面已经有三个阳,虽然说这个卦里面又三个阳和三个阴,阴阳各占一半,但是,阳气还在继续增长,所以,表示阳气已经占上风,叫做三阳开泰,是新年的开始。
二月对应大壮卦,下面已经增加为四个阳,上面只剩下两个阴,也就是说六个爻(摇)之中,阳爻已经占三分之二,但是,残余的两个阴爻还在负隅顽抗。
大壮卦的这个情况,很像武王伐纣之前,西周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另外的三分之一,就是指殷商残余势力。
从“召伯”这个称呼来说,这首《行露》所写的时间,应该是在武王伐纣之后,周成王、周康王之前。所写的地方,是召伯治理的地方。
从民心拥戴方面来说,大壮卦与周文王时的“三分天下有其二”相对应;从教化流行方面来说,大壮卦又与西周得到天命、代替殷商之后,那种《诗序》中说的“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相对应。
天下在战争结束之后,并不等于国泰民安了。当初,周公东征之后,还要制礼作乐以行教化,移风易俗。召公在治理的时候,当然也要行教化,移风易俗。
既然是在召伯所治理的地方,那道路上的露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殷商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殷商末期所造成了社会风气还没有完全好转。
二月大壮卦所显示出来的,是在社会风气方面虽然还没有完全好转,但是,因为召伯的教化,却正在进一步好转,还像二月的露水一样容易沾湿衣服和身体,所以,不能不谨慎小心。“召伯听讼”是教化的过程,更是教化的结果。
2.关于“召伯听讼”:
天下平定,好比春季已经到来,但是,还是像“二八月乱穿衣”一样,民风不可能全部完善;在召伯的治理下,礼教正在复兴,体现为对殷商末期被败坏的风气逐渐得到改变,而坚贞与诚信的教化已经发挥作用,召伯听讼就是行教化的一种方式。
所谓“彊暴之男不能侵陵贞女”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彊”?凭借弓箭之类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的田土疆界,就是“彊”。这个“彊”字,跟“強”字不同。
“彊”字从“弓”,表示武力,是霸道的体现;“強”字从“弘”、从“虫”,表示能屈能伸而不失去本性,后来发生讹变而成了“强”,这个意思就失去了。
一个人能从“彊”到“強”,意味着从霸道向王道的转变,意味着从无道德礼义(夷狄)向有道德礼义(华夏)的转变。
“暴”是什么意思?孟子说:“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也就是说,一个人故意不讲礼义,肆意妄为,这也就是“夷狄”的表现。
所谓“彊暴之男”,指的就是凭借自身的强大,使用武力方式,故意违背礼义,而肆意妄为的男人。有这样的男人,当然意味着缺乏道德礼义,意味着殷商末年被败坏的风俗还存在着,这是召公要通过教化而改变的。
所谓“不能侵陵贞女”,首先意味着女子能守“贞”。什么叫“贞”?有“正”和“固”两方面的意思。“正”以“诚”为前提,《大学》中说:“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固”也就是要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能坚守住诚意和正心。
在《易经》之中,“元亨利贞”的“贞”字,对应“春夏秋冬”的“冬季”。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女子能够在遇到“彊暴之男”的时候,能够坚贞不屈,绝不放弃礼义,这是召伯教化之功,是移风易俗的基础。
但是,仅仅凭借女子的坚贞不屈,却不能保障女子的安全,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能说是移风易俗的目的,所以,一方面要减少“彊暴之男”之类的人,另一方面还要使“彊暴之男”对“贞女”的“侵陵”不能得逞。
女子能坚贞不屈,“彊暴之男”受到教育和惩罚而减少,从而不能再对守贞节的女子构成侵害,象征着百姓的安宁即将达致。
既然说是召伯断案,为什么诗中只说女子之辞,而无召伯的断案之语?首先此诗的目的不是要论断某个具体的案件,而是要说明一个道理。
其次,此诗只说贞节女子之辞,已经意味着肯定了女子的贞节自守、不畏强暴之品行。召伯是在断案时是要保护弱者吗?不是。
对于违背道德礼义者,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不会肯定。对于符合道德礼义者,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要肯定。
再者,教化是要扬善的,断案是要惩恶的。召伯已经肯定了女子的贞节之行,“彊暴之男”必将不得行其悖礼之事。
另外,诉讼是问题出现之后的无可奈何做法,能使天下“无讼”,才是需要追求的目标。孔子说:“必也无讼乎!”也就是说要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三、第一章讲解:
1.字句解说:
“厌(业)浥(易)行(航)露”。“厌”是“充满”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道路被露水打得很湿。
“岂不夙(素)夜”。“岂”是“怎么”的意思;“夙”是“清晨”的意思;“夜”是“黑夜”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诗歌中的女子)为什么在清晨和夜晚不出门。
“谓行(航)多露”。“谓”是指各种的女子认为;“行”是“道路”。此句的意思是,女子认为,道路之上有太多的露水。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何以”是“为什么能够”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说,鸟雀的头上本来确实是没有角的,可是,如果鸟雀头上没有角,为什么能在我的房屋上钻出洞而闯进房屋之中?
“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狱(玉)?”“女”同“汝”,是“你”的意思,指胁迫女子的那个强大而暴烈的男人;“家”在这里是指“求婚成家之礼”;“速”是“招致”、“导致”的意思;“狱”是“诉讼”、“打官司”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说,你自己说对我求婚、要跟我成家的时候是有礼仪的,如果真的有礼仪,而不是胁迫我,那怎么会招致我前来公堂打官司呢?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意思是说,虽然招致我前来公堂打官司了,我也不会退步,因为你根本没有诚意,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求婚成家之礼,而是胁迫我成为你的家室。
2.诗义解说:
道路之上,露水甚多,显得很潮湿,意味着社会风气还没有全部好转,礼教尚未风行于天下。假如在清晨或傍晚出门行走,就会被露水打湿衣服和腿脚。意味着会遇到意外之事,不敢不谨慎小心。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因此,女子的这种谨慎小心当然是应该的,即使是天下风气完全好转了,这种谨慎小心也是必要的。
诗中以婚礼为象征,说礼仪不完备的情况下行礼成婚,将面临着被侵凌的危险,未来的人生难以得到保障。岂止是成婚会如此,任何事都是如此。
如果人们尚且不知礼,那么,所作所为都难以符合道义,必将给未来造成很多隐患,不得不慎重对待。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要行教化,其次需要仁人志士以礼自节。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意思是说,鸟雀当然没有角,但是,有人说确实有角,否则怎么会钻破我的房屋?其实,鸟雀钻破房屋所凭借的只是一张利嘴。强暴者凭借着一张利嘴而信口雌黄。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意思是说,有人说你不是没有按照礼仪行事,如果你真的按照礼仪行事了,我不会不答应,但是,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按照礼仪行事,就像鸟雀本来就没有角却被说成有角一样荒谬,那么,究竟是凭什么把我告到公堂之上?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意思是说,虽然你把我告到了公堂,但是,一切的原因都是出于你的求婚之礼不完备。“室家”是指有谋求婚配的完备礼仪。所谓“不足”,是说男女双方意见不同,而男子强迫女子成婚。
四、第二章讲解: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拥)?”“墉”是“墙壁”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说,老鼠只有齿,而没有门牙,但是,有人说老鼠有门牙,因为有门牙,所以能穿破我家的墙壁,其实,老鼠虽然没有门牙,却有能咬破东西的齿。
这就好比是说,能穿破我家的墙壁,凭借的是伶牙利齿。进一步说,强暴之男凭借着伶牙利齿而使我陷入诉讼,根本没有按照礼仪行事。贞节之女的坚持以礼行事,假如违背礼义,虽然说自己被陷入诉讼,也绝不苟且顺从。
能够“穿屋”、“穿墙”的鸟雀、老鼠,好像是有角、有牙,实际上却是凭借着一张利嘴,毫无诚心。
“谁谓女(汝)无家,何以速我讼?”意思是,说是有“室家之礼”,却将人告到公堂之上,以此强迫女子与之成婚,实际上就是侵凌强暴。毫无诚心,强人所难,即使礼仪形式周全完备、聘礼众多,这样的礼仪形式也只是虚伪,这样的聘礼也只是买卖。
“虽速我讼,亦不女(汝)从。”意思是说,虽然说闹到了公堂之上,我也不会顺从你。这里所说的不顺从,并非从是否有情有爱来说的,而是从是否有礼义的角度来说的。
礼仪是否完备,虽然不足以作为判定是否有诚心、有敬意的标准,但是,有诚心、有情义的人,对于婚姻大事绝不会不顾礼义,更不会凭借武力欺凌贞节女子,而是必然会想方设法礼仪周全完备。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云:“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也就是说,礼仪首先要有仁心作为前提,没有仁心,没有诚心敬意,所谓的“礼仪”也就成了虚情假意的摆设了,根本不符合“礼”的原则。
总之,此诗之中只记女子之言,是召伯对女子之贞节的肯定,这有正面的教化的教化作用;对“彊暴之男”的教育和惩罚,可谓“小惩而大戒”,由此可以减少此类的人,减少侵凌贞女之事;召伯这样的教化,是移风易俗、国泰民安的正道。
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来说,人在乱世之中,应该像诗中的女子一样,不能被强迫接受对方,也不能被对方所收买,而要坚守贞节,以礼自守。
五、参考性译文:
路途之上露水湿,为何晨夜不出门,只因路上露沾足。谁说鸟雀真无角,无角凭何进我屋?
谁说你无室家礼,凭何召我到官署?虽然召我到官署,只因室家礼不足。
谁说鼠辈无牙齿,无牙何以钻我墙?谁说你无室家礼,凭何召我到公堂?虽然召我到公堂,亦不从你不服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3:13 , Processed in 0.0587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