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34|回复: 2

[國學問道] 《召南·何彼襛(荣)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1 2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原文和译文:
1.请大家先熟悉以下诗歌原文,阅读三遍:
何彼襛(rong2荣)矣,唐棣(di4弟)之华(hua1花)。
曷(he2何)不肃邕(yong1拥),王姬之车(lu1居)。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min2民)。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2.译文:
何物如此华而美,乃是唐棣之鲜花。敢不恭敬与和顺,王姬登车欲出嫁。
何物如此华而美,恰似桃花与李花。天子平正孙女善,诸侯国治其子佳。
钓竿之线何所做,蚕丝相合永不断。诸侯国治其子佳,天子平正孙女善。
二、第一章讲解:
原文: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译文:何物如此丰且茂?乃是唐棣之鲜花。敢不恭敬与和顺,王姬登车要出嫁。
1.从“何彼襛矣”说起:
【1】“襛”字与“戎戎”:茂盛而丰厚
“何彼襛矣”,相当于说“彼襛者何”,意思是说“那非常丰盛茂盛的是什么?”这个“襛”字,由“衣”和“农”两部分构成,是茂盛的意思。
但是,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衣厚貌”,段玉裁先生说:“引申为凡多厚之称。”也就是说是指衣服众多、丰厚。
究竟是“茂盛”呢,还是“衣服众多而丰厚”呢?从“襛”字的本义来说,就是“衣服众多而丰厚”的意思。可是,此诗之中的“襛”字,却不是用这个本义。
《毛诗正义》所用的虽然是“襛”这个字,却引用“韩诗”的文本,说在“韩诗”之中,“襛”字写作“茙茙”;并且说“茙茙”就是“‘戎戎’之俗字”,所以,《毛诗》是按照“戎戎”的意思来解释的。
“戎戎”的意思,就是“茂盛”和“浓密”的意思。“襛”字本身有“浓密”的意思,与“众多而丰厚”相通,但是,没有“茂盛”的意思,所以,《毛诗正义》采用了“韩诗”里“戎戎”的意思。
《毛诗》采用了“襛”这个字,而没有采用“戎戎”这个词,却兼有两者的含义,因此,也就意味着要从“茂盛”和“众多丰厚”两个方面来理解。
【2】“襛”字读音与汉字拼音化:
有的《诗经》版本,把“襛”误作“穠”字,因此而把这个字读作“农”。段玉裁先生说:“《诗》曰:‘何彼襛矣’。《诗》俗本作‘穠’,误。”因此,不能读作“nong2”。
最近,有朋友给我提出来,希望不要用同音字来注音,建议让我用“汉语拼音”来注音。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大陆的中青年人都熟悉“汉语拼音”的注音方式。
可是,为什么我在这里还是采用了同音字注音的方式呢?一方面是因为我个人不喜欢采用这种“汉语拼音”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因为港台的朋友以及老年人并非都会“汉语拼音”。
我父亲今年七十八虚岁,查字典的时候,不会“汉语拼音”,因为他们当时所学的是“注音字母”。比如这个“穠”要用“rong2”来注音,我父亲不认识,但是,要用“ㄖㄨㄙˊ”来注音,就能认识了。
“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都是为了注音的方便,前者的远源是拉丁字母,近源则是英语字母;后者则是模仿倭国(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虽然“汉语拼音”模仿西洋,“注音字母”模仿东洋,也都是为了“注音”的方便,但是,两者可谓“五十步笑百步”。
最初制订“汉语拼音”时,本来目的是为了“拼音化”,后来发现不可能实现,才改为用来注音,准备通过“简化汉字”的方式,逐步实现“拼音化”。
假如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恐怕我们的汉字就会成为像“日语”或“韩语(朝鲜语)”那样的语言文字,二者所走的都是“汉字拼音化”的路子。
【3】“襛”注音与“杂交文字”:
倭国的“假名”,“假”的意思就是“借”,最初有“真假名”,叫做“万叶假名”,本来是直接借用汉字去标示读音,相当于我国原有的“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用一个汉字,去为另一个汉字注音。在汉语中,“直音法”所使用的汉字一直是汉字本身,虽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所谓“三十六字母”,却没有成为“注音字母式的文字”。
可是,“万叶假名”却一步步成了由“平假名”、“片假名”构成,有时还要依赖汉字的“拼音化文字”,不仅用来注音的汉字大幅度“简化”,而且最后失去了作为来源的“汉字”的本来含义。
这种“假名”的“文字”,可谓“杂交式文字”。可叹的是,现在,我们的汉语也有了这种趋势,甚至已经如此。
只不过我们现在的“汉语文字”不是“假名+汉字”,而是“汉字+英语字母(或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甚至还有“正体字”和“俗体字(残体字——简化字)”的杂交。
在倭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时候,曾经形成过一种“杂交文字”,叫做“洋泾浜”或者“日满协和语”。
如果说“杂交文字”是“非驴非马”的“骡子”,那么,“汉字拼音化”就好比是对汉语汉字的“腐刑宫刑”。
【4】“襛”注音与“反切注音”:
中国历史上曾经兴盛两千年之久的“反切(一声)注音法”,也不是中国自己的方式,而是从东汉开始,借鉴“梵(饭)语”而形成的。
比如,《毛诗正义》为“襛”注音,用的是“如容反”,《说文解字注》用的是“汝容切”。“反”和“切”意味着是“注音方式”。
“反切注音”必须使用两个汉字,取前一个字读音的前半部分,取后一个字读音的后半部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快读”,由此“切合”而“返还”被注的字的读音。
中国历史上,一般认为“反切注音”开始于东汉的孙叔然(名炎)先生的《尔雅音义》一书,此后逐渐改进,到隋唐时期确定下来。
这种注音方式虽然也是受外来影响,但是,毕竟不会使汉字走向“拼音化”、“杂交化”的道路,而是始终作为“注音方式”使用。
当我们现在直接去看民国之前的“反切注音”的时候,有些困难,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一些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采用了“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之后,“四声”都发生了变化。
这是不是放弃“反切注音”的理由呢?我认为不应该是。因为如果我们不放弃这种方式,就可以按照所谓“现代汉语语音”来选出用来注音的汉字。
【5】“襛”注音与注音方式的比较:
从使用的“方便”和“实用”的“注音工具”来说,“汉语拼音”优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优于“反切注音”。
假如我们彻底放弃了“汉字拼音化”的企图,假如我们努力避免“汉语杂交化”的危险,那么,“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不是不可使用。
如果我们要保持汉语汉字的纯正,如果我们要保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汉语汉字的尊严,那么,“直音法”优于“反切注音”,“反切注音”优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优于“汉语拼音”,所以,我愿意使用“直音法”。
在没有“直音法”的时候,以及对于根本不识字的人,怎么办呢?须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跟随教师学习,有教师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何况,汉字本身,既不是仅仅表音文字,不是仅仅表意的文字,也不仅仅是表形的文字;汉字的形音意是相对固定的,但绝不是完全固定的。
再者,汉字是能够自给自足的一个完整体系,足以用自身来解释自身的含义,也足以用自身来标示自身的读音,不必依赖其它民族的文字形式的帮助。
2.关于“唐棣之华”:
【1】“唐棣”像白杨树,“常棣”像李子树:
“唐棣”究竟是一种什么树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郁李”,又叫“奥李”、“雀梅”、“车下李”,一般生长在山上,所开的话有白色和红色两种;夏历六月中旬,果子会成熟,大小好比李子,可以吃。
另一种是指一种像白杨的树木,又叫做“栘(yi2移)”、“枎(夫)栘”、“栘杨”,属于“白杨”一类的树木。
这里的“唐棣”是属于“李子”一类呢,还是“白杨”一类呢?应该属于“白杨”一类。我们的依据是《本草纲目》和《尔雅》的说法。
李时珍先生《本草纲目》中说:“唐棣”指的是属于“白杨”一类的树木,那种叫做“郁李”的树木叫做“常棣”,而不叫做“唐棣”。
《尔雅》中说,“常棣”可以直接叫做“棣”,所结的果实像樱桃,可以吃。这是与《本草纲目》的说法一致的。
同时又说,“唐棣”也就是“栘”,长得像白杨,但不是白杨。这种树木开花的时候,与其它的花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其它的花,都是先合在一起,然后再绽开;只有“棠棣之花”是先绽开,然后再合在一起。
前半句的“何彼襛矣”,是说“那非常茂盛的是什么?”后半句的“唐棣之华”,是说“那是像白杨一样盛开的唐棣之花。”
大概“唐棣之花”是唯一“先开而后合”的花,所以,一方面表示它的与众不同,毕竟“天子之女”的身份,是与众不同的;另一方面则表示“天子之女”和她要嫁的丈夫从各自分立的状态到合婚。
【2】“华”与“花”:
《说文解字》说:華,荣也。”在这里,用“荣”来解释“華”,其实所指的都是“花”。《说文》里没有“花”字。《正字通》中说:“草木之葩。”从小篆的字形来看,“花”字,就是“華”字的下半部分。
仔细考察一下,我们可以知道,在“华”和“花”分开之前,“华”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花朵”本身,二是指“花的颜色”。
从“华”字之中分化出来一个“花”字之后,“花”字就被用来专指“花朵”了,不过,有时包括“花”的枝叶根茎之全体。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的“华”字,就同时包括“花”本身和“花的颜色”两方面的含义,当然,首先是指“唐棣之花”本身,其次也包括了“花的颜色”。
“唐棣之花”怎么会跟“丰厚、茂盛”联系在一起呢?我没有见过“唐棣之花”,在网络上查找了几张照片,发现“唐棣之花”洁白美丽,虽然花朵比较小,但花朵同时开放,非常繁多。
因为花朵洁白美丽,充满生机活力,所以,《毛诗正义》说,“唐棣之华”是用来象征“王姬之颜色”的,说“王姬之颜色”也像这种花一样。
前面我们说过,“襛”是“丰厚茂盛”的意思,与“唐棣之华”联系在一起可以知到,这里所说的“王姬之颜色”,不是仅仅是美丽,或者说,所谓的“美丽”,其重点在于生机旺盛、充满活力。
唐棣的花朵繁多,所以说“丰厚”;唐棣的生命力旺盛,所以说“茂盛”;因为唐棣之花洁白无瑕,所以说“颜色美丽”。
有旺盛的生机、充盈的活力,也就是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美丽”。《毛诗》在说到《关雎》的时候,曾经说过“不淫于色”的话,所以,这里所说的“王姬之颜色”的重点不是说“天子之女”的“美貌”,这可以贯穿于《诗经》的所有诗歌之中。
如果刻意追求美丽,那就叫做“冶(也)容”。《周易·系辞传》中说:“冶容诲淫”。为什么“冶容”会跟“诲淫”联系在一起?
美丽很好,刻意追求美丽,不是过分自恋,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想诱惑别人、炫耀自己。过分自恋,使自己有“淫心”;诱惑别人,使别人有“淫心”。
明清时代,“缠足”横行天下,是“毁容”的方式,不过,毕竟不是女子自己给自己“缠足”,而是被迫的。那是病态的“冶容”。
当今天下,已经不仅仅是自我“冶容”,而且自我“毁容”。自我“冶容”还只是刻意打扮,而自我“毁容”是,是通过毁伤父母所给的身体容貌去追求所谓的“美丽”。
《孝经》开头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既然“孝之始”都已经不存在了,还谈什么“孝之终”呢?
在汉语之中,有一个词叫做“荣华”,本义是指“开花”和“茂盛”,引申为“显贵”之意,可见,其中没有“容貌美丽”的意思。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荣华”二字。
【3】草木之“华”:
《释名·释艸【草】》中,进一步解释“华”字说:“木谓之华。艸【草】谓之荣。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析言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草和树木的“华”在称呼上是有分别的。树木之花叫做“华”,花草之花叫做“荣”。合在一起,就是“荣华”的意思。
草木开花,就叫做“荣华”。人生事业像草木开花一样,也叫做“荣华”,其实也就是“显贵”的意思。而与“荣华”往往都与“富贵”联系在一起使用。
花草树木,只要根本端正而且扎得深,自然能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自然能够生长得健壮、茂盛,也就是“荣华”。
对于人来说,修养好了自身的德行,把这种德行落实到人生和事业之中,由此而得以“显贵”,由此而得以“富贵”,也和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得健壮、茂盛一样。
花草树木自身不会通过邪门歪道去追求“荣华”,“小人”却常常通过歪门邪道去追求“荣华富贵”。当这种追求到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时候,就不是“小人”,而成了“奸佞”、“乱臣贼子”了。
一个人成为“奸佞”、“乱臣贼子”,是“非分欲望”的驱使所致;在“非分欲望”的驱使之下,人类不仅使自身遮蔽“本性之善”,而且会去伤害天地万物,去获得“非分欲望”的满足。
所谓“化肥”、“除草剂”、“助长剂”的使用,犹如“揠苗助长”;所谓“杂交”、“转基因作物”则是使动植物“乱伦”,是人类对动植物的侵害。
《释名》进一步解释了花草之“荣”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开花(荣)也能结出果实的,叫做“秀”;一种是开花却不结果的,叫做“英”,也就是“华而不实”。
【4】仪容与嫁妆之“华”:
此诗说到“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所说的不是天子之女的美貌,因为“何物”就是“什么东西”的意思,决不能说“天子之女”是“什么东西”。
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天子之女”的嫁妆像“唐棣之华”一样丰厚繁多而且华美,礼仪形式像唐棣之花一样隆重。
这是不是“讲排场、摆阔气”呢?须知,嫁妆和礼仪是与家庭情况联系在一起的。天子之女要出嫁,当然要与其身份相配。
是不是嫁妆越华美、越繁多越好呢?当然不是。所谓“礼”,本身就是起节制作用的。吝啬之人,不能随意减少嫁妆、简化礼仪形式;奢华之人,当然也不能随意增加嫁妆、更改礼仪形式。
嫁妆,是为了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不是为了“摆阔”和炫耀;礼仪,是为了表示诚心和敬意,而不是为了摆样子给别人看。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2.曷不肃雝:
【1】“曷”、“害”、“盍”与“何”的关系:
《说文解字》说:“曷,何也。”作为一种解释,如果不求甚解,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为什么“曷”是“何”的意思呢?
《尔雅·释诂》说:“曷,止也。”也就是说,这个“曷”字,是“遏(饿)止”、“停止”的意思,跟“何”字没有任何关系。
“曷”这个字是怎么组成的呢?《说文》说:“从曰,匃(概)声。”怎么解释呢?“曰”是人说话。说话也就是“气息”的呼吸、强弱的体现。“匃”是什么呢?
《说文》解释说:“匃(概),气也。逯(鹿)安说:亡人为匄(概)。”这里的“匃”和“匄”是音义完全相同的“异体字”。
“匃”的中间是“亡”字,“匈”的中间是“凶”字,注意区别。两者之间不是没有关系,“匈”就是“胸”字,是“气之所发”的地方,“气”发于“胸”,出于口,然后成“声”。“胸”中不再发出气息,也就是“气亡”,那就是“匄”字的意思了。
由“曰”和“匄”组成的“曷”字,意味着说话的气息被停止了,而且是永久性的停止,因此,“曷”字本来就是表示“遏止”的意思。
《尔雅·释言》又说:“曷,盍也。”而“盍”是“何不”的意思。既然“曷”是“遏止”的意思,又是“何”的意思,这里却又说是“何不”,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曷”与“盍”同音,而且意思也相通,都是“何”的意思。可是,前者是“何”的意思,后者是“何不”的意思,怎么会意思相通呢?
段玉裁先生说:“凡言‘何不’者,急言之,但云‘曷’也。”也就是说,把“何不”加快速度读出来,就是“何”的意思,这样说来,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释言》说:“曷,盍也。”段玉裁先生却说“此亦假借”。这样说来,有的时候,“曷”就是“何”的意思,而“盍”却是“何不”的意思,两者并非完全一样。
把“曷”解释为“遏止”时,是“假借”,也就是借“曷”字表达“遏止”之意;在《诗经·葛覃》中的“害浣害否”,其中的“害”,也是“何”的意思,也是“假借”。
所谓“假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借字”,一种是“假借用法”。所谓“假借字”属于“六书”的一种,是永远的“借用”;所谓“假借用法”是临时性“借用”。
比如“曷”、“亦”、“莫”本来就是“遏”、“腋”、“暮”的意思,可是,后来被分别借走表示“何”、“也”、“无不”的意思之后,不再“归还”了,就是“假借字”。
比如“曷”有时用来表示“盍”的意思,“害”、“蚤”本来就没有“何”、“早”的含义,但被临时用来表示“何”、“早”的意思,只是临时性“借用”,它的本来意思不变,着就是“假借用法”。
这里用来解释“曷”的“何”字,是属于那种情况呢?“何”本来读作“鹤”,表示“一个人担着东西”,后来被长期“借用”去表示“什么”的意思了,所以,“何”字是一个“假借字”,而不是“假借用法”。
【2】关于“肃邕”:
“肃”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肅,持事振敬也。从聿(读作玉,原文没有最下面一横)在淵(即渊,原文没有左边三点)上,战战兢兢也。”
“持事”是从“聿”这个象来说的,它就是一只手紧握着一个工具在做事,下面是一横的时候表示遵循正道,是两横的时候表示天地之道。
“振敬”是从“渊”这个象来说的,水深而后成渊,水深则险大。险大就不可不小心谨慎,不过这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告诉人如何才能避免危险。
所谓“振”,含有“使人振作”而不可“畏惧”、“颓丧”的意思;所谓“敬”,含有“手握规矩”而不敢“苟且”的意思。
“战战”则意味着小心谨慎、知到敬畏,“兢兢”则意味着遵循正道、恪尽职守。所以,“战战兢兢”与“持事振敬”意思相同。
“邕”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从川从邑。”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邕”字的含义了。
“邕”字的上面部分表示“川”。“川”字,可以只表示水流,比如“川流不息”;同时,还可以表示既有山又有水的平地,比如“一马平川”。
为什么说“四方有水”呢?“川”字在“邑”字的上面。在《易经》的六十四卦卦象之中,上面三画构成的卦表示“外”,下面三画构成的卦表示“内”。“川”在“邑”上,也就是说“水”在“城镇”的外面。
“城镇”外面的“水”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自邕城池”。段玉裁先生校正说,应该写作“自邕成池”,此说可取。
“自邕”是什么意思?是说城镇四方的水有自身的源头,然后能长久不涸(合);自然而然地汇聚、流淌,然后能不成死水。
“城池”和“成池”有什么不同?“城池”是指城墙和护城河,后来引申为由城墙和护城河所环卫着的城镇。“成池”则是指水流汇聚而成为护城河。
“城池”也叫“城隍”,是为了保护“城镇居民”的。所谓“邑”,也就是人口聚居较多的城镇。一般来说,城墙之土部分来自护城河,城墙为阳,护城河为阴;阳高,阴低。
“隍”字左边的部分,是从“阜(付)”字而来。所谓“阜”是指高而且平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表示地势低于城墙的护城河的那个“隍”字,却用了“阜”字旁呢?
因为以某个平面为基准,由此向上的高度叫做高,由此向下的深度也可以说是另一种高。“陞降”二字也是如此。
而且“隍”字右面的“皇”本身就是阴性。比如“凤凰”之中,雄性的叫做“凤”,而雌性的叫做“凰”。
所谓“三皇五帝”,其中的“皇”和“帝”本来应该都属于阴性的,因为都是指早已经作古,而且千古流芳的君主,才叫做“皇”或“帝”,只是从秦始皇开始自称为“皇帝”,意思才发生了转变。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了,所谓“自邕成池”的意思,也就是以有源之水自然形成护城河,防备外来侵犯,保护城镇居民的安全。重点指的是“城镇四方之水”。
把“肃邕”两个字区别开来说,“肃”字强调的是“以礼自守”,“邕”字强调的是“以礼自防”。“自守”是“守内”,“自防”是“防外”。
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能够“自守”,然后能“自防”。如果没有“自守”,无法做好“自防”,而且“防不胜防”。
【3】关于“曷不肃邕”:
那么,是谁“岂敢不肃邕”呢?首先是将要出嫁的天子之女自己,这一点可以从使用“邕”字看得出来,因为它所指的是“城镇四方之水”。
不过,不仅仅天子之女不敢不“肃邕”,所有相关的的人、参与的人,以及所采用的仪式,都不能不“肃邕”。
天子之女能“肃邕”,是家教和自我修养的体现;天子之家和娶天子之女的诸侯之家能“肃邕”,是威仪和情感的体现;参与之人能恭敬,是天子教化、个人敬业的体现。
何时“肃邕”?能“自守”和“自防”,不是忽然形成的,而是从小就有的内修和外教所形成的;不仅成亲的时候要“肃邕”,而且终生都需要“肃邕”。
这里所涉及到的人,有天子之位的人,有天子之女,有诸侯之位的人,还有部分臣子,以及与之有亲属关系的吏民。因此,我们说,此诗由天子之女牵涉到了各个层次的人。
上中下,各个层次的人,都能“肃邕”,何愁身不修、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平?在此诗中,人人不敢不“肃邕”,也正是意味着“文王教化”的结果。
从一个人来说,如果不从小就教育他礼仪、礼貌,那么,等到长大了还不知礼,就像一棵树长大了却长歪了很难再使它正直一样,想要改变年长而不知礼的人,就很困难了。
因此,孩子出生之后,就需要注意教育孩子礼貌;虚岁八岁之后,就要学习礼节(礼乐射御书数之首);虚岁十五岁之后,就要学习礼仪、礼义。
3.王姬之车:
【1】关于“王姬”:
这里所说的“王姬”,就是天子之女。因为周朝天子在王位,本姓姬;又因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把周天子之女称为“王姬”。
为什么不称此女的名字呢?为什么不在这位要出嫁的女子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或谥号呢?因为要体现王者之女的尊贵。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因此,出身的高贵与卑贱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是,自身修养却是由自己决定的。
同时,人类既然生而为人类,当然在天地之间就要担当起人类的责任,不能让人世间像“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动物世界一样。
每个人,无论男女,都应该认识到,既然生而为人了,就要使自己的心思和言行不要像禽兽一样,更不能禽兽不如。
生为男人之身,就应该认同男人之身心,否则便会“异化”;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大丈夫”,担当起男人需要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生为女人之身,就应该认同女人之身心,否则便会自己身心的不一致;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姑娘”,担当起女人需要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出身在富贵之家,不修身,会成败家之子,或者祸及自身,或者祸及其子,甚至会祸及父母、祖先,祸及子女后代,祸及亲戚朋友,祸及国家百姓。
出身在贫贱之家,能修身,可以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明明德于人间。能修身,即使不能达到这样,至少问心无愧,至少对得起“人生”二字。
王者之女的尊贵,可以从出身而得到,但是,如果以王者之女自恃,却无德行修养,那么,这种尊贵必然会失去,甚至走向反面。
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贫贱不过三代。”这是就平常情况而言。富贵者,子孙注重德行修养,富贵又岂止于三代?贫贱者,如果不注重德行修养,贫贱终究无法改变。
且不说对出身富贵的人,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即使羡慕,也不如从修身做起。古人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且不说出身贫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即使抱怨,也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会招致后患。孔子“不怨天,不尤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2】关于“车”:
“車”是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说:“舆轮之总名也。”所谓“舆轮”就是“车轮”。车子的部件众多,为什么专门画出“车轮”的样子来表示“车”呢?
因为车轴、辐条,都需要车轮转动才能发挥作用;因为车把、车身等等,有了车轮才能发挥车子的作用。
所谓“舆轮”,总起来说,是指“车轮”,用来代指“车”;分开来说,“舆”是指“车”,“轮”是专指“车轮”。
“车”字有两个读音,第一是读做“居”,有“居”的意思;第二使读作“扯(阴平)”,有“舍(设)”的意思。
这两个读音,哪一个都可以,但是,我在这里愿意读作“居”。两种读音,意思都是说“车是用来载人的”。
“居”和“舍(设)”本来都是能够长期居住的宅第。“舍”这个字现在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读四声,一个是读三声。但是,在正体字中,这个字指读作四声,而读作三声的则写作“捨”,是“捨弃”的意思。
“王姬之车”,不仅是指天子之女所乘坐的车,而且也指为天子之女出嫁所用的所有的车。前者与王姬的德行、容颜相联系;后者与车辆众多、仪式隆重相联系。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就是说身为王姬,乘坐王姬才能乘坐的车,就应该具备王姬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所以,就在登车出嫁的时候,王姬的仪容都表现得非常恭敬和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因为出身的高贵而有任何傲慢,恰恰相反,越是出身高贵就越应该有修养,越应该做守妇道的典范。
【3】嫁妆、礼仪与地位:
女子出嫁时,其嫁妆及礼仪形式,当然要与女家的身份与地位相称,而不根据所要嫁的丈夫的尊卑贵贱。所以,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
然而,女子出身高贵,却不能因此要求丈夫家的一切与此相称。天子之女为什么嫁给诸侯之子呢?因为天子之女在天子统辖的范围内,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婚姻对象。
婚姻的双方中,根据各自的家庭地位和家庭情况,决定所应当采用的礼仪和相应数量的嫁妆、聘礼,而且不应该是强迫性的。
一般说来,男女成婚,最好是能够“门当户对”,这在“非自主婚恋”,而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没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门当户对”是倡导,而不是强制。为什么要这么倡导“门当户对”呢?为什么近百年来却反对“门当户对”呢?
“门当户对”的男女,在所受的教养、平时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方面比较接近,所谓“共同语言”一般性情况下也比较多,这样更容易拥有未来的夫妻和睦。
在西方的或者受西方意识影响的“童话”之中,“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公主”嫁给“流浪汉”之类的故事是很感人,但是,都不会写他们婚后的生活。
在中国的世俗文学和近百年来的文学作品之中,也有“七仙女”嫁给“董永”、“郑生”爱上“李娃”之类的故事,还有“李甲”和“杜十娘”的故事。
可是,董永故事是“人与仙女”之情,后两者则是贵族书生与妓女的故事,而且最后一类还是以悲剧结束。
近百年来,因为把“情”作为婚姻的前提或最主要的因素,要废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在现实中大力反对“门当户对”,而提倡“两情相悦”。
所谓的“文学作品”中的“美好爱情”,常有不讲究“门当户对”乃至反对“门当户对”的,那是为了倡导“自主恋爱”,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礼教”,也是为了“以情动人”,增加文学的趣味性。
在现实之中如何呢?现实之中,有多少父母是真正心甘情愿地接受“门不当户不对”的儿女婚姻呢?有多少“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呢?
中国文化提倡“门当户对”,但是,更提倡“以德相配”,在婚姻问题上,重视的是“不嫌贫爱富”,尤其是一旦订婚之后,就不允许再因为由富贵变得贫贱而放弃婚约。
《朱子家礼·昏礼》注解中有一段“司马公”的话,说得很好,我们在这里引用一下:“凡议昏姻,当先查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
“婿苟贤矣,今虽贫贱,安知异时不富贵乎?苟为不肖,今虽富盛,安知其异时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其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挟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养成骄妬之性,异日为患,庸有极乎?”
“借使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又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昏,亦有指腹爲昏者,及其既长,或不肖无赖,或身有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仍,或从宦远方,遂至弃信负约,速狱至讼者多多是以。”
“先祖太尉尝曰:吾家男女必俟既长然后议昏,既通书,数月必成昏,故终身无此悔乃子孙所当法也。”
三、第二章讲解:
原文:何彼襛(荣)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译文:何物如此华而美,恰似桃花与李花。天子平正孙女善,诸侯国治其子佳。
1.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此句的意思是说,是什么东西如此华丽而且茂盛?竟然如桃如李。在这里,把第一章的“唐棣之华”改为“华如桃李”了。
两者有什么区别?“唐棣之华”是单写王姬之德与容,而“花如桃李”则兼写男女双方。因为“唐棣之华”是一种花,而“桃李”则是两种花。
然而,“桃李”和“花如桃李”还有不同。如果说是“桃李之花”,便是两种花;此说“花如桃李”,便好像是一种花。
无论是桃花还是李花,在盛开的时候,都是花朵众多的,都是颜色鲜美的。无论是花朵众多,还是颜色鲜美,都是很耐人寻味的。那么,究竟有什么涵义呢?
首先,花朵众多,意味着车辆众多、嫁妆众多、礼仪隆重;其次,颜色鲜美,意味着王姬出嫁的吉祥和喜庆气氛;再次,桃李两种花,不仅花多,而且必然果实众多,暗含有多子多孙的寓意。
2.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这里用了“平王”与“齐侯”两个称呼,这两种称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传统的说法比较多,但总起来也不过是两类。
一类是索求在历史上具体的人物,或者解释为“正天下”、“平天下”的周文王,或者是指周平王;而“齐侯”,则被认为就是齐襄公的各位公子。
另一类则是解释为一个象征。“王”必须致力于正自身、平天下;诸侯国国君必须致力于齐家、治国。
既然《诗经》是“经”,也就意味着不应该仅仅从“史实”来理解此诗,而应该理解其中的通用之理。
所谓“平王之孙”意味着什么?既然是“王之孙”,所指的就应该是“王姬”。能够“正天下”、“平天下”的“王”,当然道德崇高的,其家教当然会好。
出嫁的这位“王姬”,是这样的“平王之孙”,当然是深受父祖感化和教诲的贤德淑女。有人会问,难道王公贵族家的子女都会是贤德之人吗?
我们要知道,王公贵族的子女,当然不一定就是贤德之人。无论贫富贵贱,任何家庭都可能有贤德的子女,也可能有不肖的子女。
我们更要知道,“六经”之中所说的王公贵族,与史书、子书以及其它各种书籍中的王公贵族不同,其中所说的必须是贤德的圣贤君子。
也许有人会提出来:“帝尧那么贤德,为什么会有丹朱那样的儿子呢?”须知,并非丹朱不贤德,而只是其贤德达不到成为天子的标准。
所谓“齐侯之子”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王姬”所要嫁给的那位“诸侯的儿子”,是能够“齐家治国”的诸侯国国君的儿子。
可是,既然说是“平王之孙”,怎么又说是“天子之女”呢?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继承了“王位”的女儿。
再者,因为有唐棣之树,所以才有“唐棣之花”;这就好比是说,有能“正天下”、“平天下”的祖父和父亲,才会有肃邕贤德的“王姬”。
“华如桃李”,则意味着虽然“平王之孙”和“齐侯之子”是像桃和李两种花的“两姓”,但是,“花如桃李”一方面意味着两人合为一家,一心一意,
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双方双方礼仪都很隆重,都体现出来对婚礼的重视,其中更有双方的真情实意。
讲座暂停,各位群友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议论,也欢迎大家对以上内容提出问题。九点整,我们继续讲座。
四、第三章讲解:
原文: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译文:钓竿之线何所做,蚕丝相合永不断。诸侯国治其子佳,天子平正孙女善。
1.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民)。
“其”是“那”的意思;“钓”是指“钓竿上的线”;“维”是虚辞。“其钓维何”,意思是说,那钓鱼竿的线是用什么做成的。
“维丝伊缗”,其中的“维”和“伊”,都是虚辞,没有什么含义。“丝”是蚕直接吐出的一条丝线;“缗”是由多条蚕丝搓成的细绳。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是用蚕丝以及用蚕丝合成的丝绳做成的。
这里说的,从表面看来,好像是钓鱼之事,但是,绝不是要钓鱼的意思,而是通过钓鱼之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钓鱼,是想要得到鱼,但是,关键在于如何得到鱼。用蚕丝搓成绳儿作为钓鱼的线,就是最好的钓鱼方式。为什么?
首先,蚕丝做成的钓线是礼的象征,也就是说,象征的是男女之间以礼相求。所有因为私情、私欲,为了名利富贵,才去相求,都是非礼的婚姻;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也是非礼的。
其次,《礼记·缁衣》中说:“王言如丝,其出如纶。”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
这是什么意思?是说蚕丝本来只有一线,但是,从“丝”到“纶”是由一根蚕丝变为几根合成,好比由各自分开的两个人合成为一个家庭,再进一步就是由一个个家庭合成为国家。
2.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是把上一章中的顺序颠倒了。这样的颠倒,不要认为只是为了押韵,只是简单重复,其中必然有原因。
首先,第二章是为了赞美王姬的品德,所以先说“平王之孙”;所重视的是王姬之德。此德与个人修养有关,也与家庭教育和熏陶有关。
第三章是为了赞美“齐侯之子”能够“以善道求王姬”,所以先说“齐侯之子”;所重视的是“齐侯之子”,因为他有修养,有家教,明礼义,所以,才能“以德相配”、“以礼相求”。
其次,第二章先说“平王之孙”,而后说““齐侯之子”,意味着天子之女即将嫁到诸侯之家,但是,婚礼还没有完成。
第三章先说“齐侯之子”,而后说“平王之孙”,意味着诸侯之家已经接纳王姬,从此以后,王姬虽然仍然是天子之女,但是,更要自己清楚,她是“齐侯之子”的妻子了。
五、诗序讲解:
诗序原文:“《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邕之德也。”
《诗序》是对全诗宗旨的揭示或提示,因此,后世要对《诗经》另作新解的人,都必然要致力于怀疑或否定《诗序》。
从汉至唐的一千多年中,《诗》学的主要流派,原来本来有“四家诗”,汉朝立为官学的是“今文学派”的“齐诗”、“鲁诗”、“韩诗”这三家,但是,后来三家诗失传了。
因为“今文学派”的“三家诗”失传,所以,“古文学派”的《毛诗》逐渐成为唯一的正宗,《十三经注疏》采用的就是《毛诗》。
从宋朝开始,疑古和创新之风盛行,出现了以朱子《诗集传》为代表的“诗经宋学”,弃《毛诗序》而不用,惟就文本做解,对《诗经》的“诗教”有所降低。
清代王夫之的《诗铎(夺)》,则“不以诗解诗,而以学究之陋解诗”,更进一步削弱了“诗教”的宗旨,越来越倾向于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解诗了。
最近百余年来,我们在轰轰烈烈地反传统,却把本来是“传”这个“传统”的《诗经》重新解说,使之变成了为反传统服务的东西。
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而要“传”的那个“统”就体现在“六经”之中,如果不按照《诗经》的传统而且正宗的解释,那么,我们所学的就不是“经部”之中的《诗经》。
所以,我们学习《诗经》的时候,就要根据《毛诗序》来学习和理解《诗经》中的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诗序》就是理解《诗经》各个篇章的最重要的原则。
我们在前面学习《何彼襛矣》这首诗的过程中,已经把这篇《诗序》贯穿进去了,所以,在此不必单独拿出来解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1:19 , Processed in 0.0776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