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87|回复: 5

[國學問道] 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5 1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十一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一)(2013.08.11)
各位群友,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邶风》的第二首诗《绿衣》。请大家先把原文阅读三遍。
一、《绿衣》诗序和原文:
1.诗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剑),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2.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合)维其已(以)。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常)。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笔)无訧(尤)兮。絺(吃)兮綌(细)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二、诗序讲解:
诗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剑),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1.题解:
【1】阴阳本非相对立,中国文化有五行。科学唯物扰华夏,国人因此疑心生。
此诗为什么以“绿衣”为题?首先要知到,绿色是杂色,黄色是正色。此诗表示杂色却占据正色之位,象征卫国的国君宠信小妾,却疏远夫人。
在此,我们来讲一讲中国文化之中的“五行大系统”。如果不懂五行,恐怕很难理解中国文化,因为五行普遍应用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近百年来,为了让从西洋引进的“分科之学”立稳脚跟,所以,我们对“阴阳五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扰乱人们对五行的认识。
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国人对中国文化、以及在中国文化前提下,产生出来的各种制度、技艺都产生了怀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医和中药。
当然,如今的中国人并没有完全否定阴阳五行,但是,却贬低了或者歪曲了阴阳五行的大有人在,原因何在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人已经习惯了用西方的“科学”作为唯一标准,或者习惯了用“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标准。
比如把“五行”看作是“五中物质”,是不符合“科学”的;比如把“阴阳”看作是“对立统一”关系,而不是“和而不同”的关系。
其实,阴阳五行绝非如此简单,甚至完全可以说,这是“科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所不能包容的,相反,阴阳五行可以包容“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儿太广太深,我们在此就不多说了。五行也是无所不包的,在此我们也无法完全介绍才出来。因此,我们下面只介绍一些主要的方面。
五行来自于《河图》。即使按照当今人们习惯了的“实证法”,也可以说它最晚最晚出现于西汉,有西汉扬雄的《太玄经》为证。
可是,对于历史极为悠久的中华民族来说,只相信“实证法”能够证明的东西,那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毕竟历史越久远,能得到的“证据”就越少。
有学者说,《河图》出现于燧人氏时代,也有学者说,是出现于伏羲氏时代。仅仅从伏羲氏时代开始,到现在也已经将近一万年的时间了。
下面,我们根据《河图》来说说五行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五行与颜色、时间、方位、季节、五脏等等的关系。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对应北方、玄色、冬季、寒冷、肾脏、智、贮藏、味咸、玄武、壬癸、亥子;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对应南方、朱色、夏季、炎热、心脏、礼、成长、朱雀、味苦、丙丁、巳午;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对应东方、青色、春季、温暖、肝脏、仁、发生、青龙、味酸、甲乙、寅卯;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对应西方、白色、秋季、萧瑟、肺脏、义、收敛、白虎、味辛、庚辛、申酉;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土对应中央、黄色、长夏、转变、脾脏、信、统率、北极、味甘、戊己、丑辰未戌。
五行所对应的事物,并非只有以上列举出来的这些,因为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在五行之中,同时又各具五行 ,我们这里只能列举出一小部分。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春季木,生夏季火;夏季火,生长夏土;长夏土,生秋季金;秋季金,生冬季水;冬季水,生春季木。也就是一年之中季节的自然循环的顺序。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春季木,克长夏土;长夏土,克冬季水;冬季水,克夏季火;夏季火,克秋季金;秋季金,可春季木。也就是五季之中隔季相克的顺序。
【2】青朱白玄居四正,杂色却易动人情。孔子厌恶紫夺朱,自古常见绿映红。
从前面我们所说的五行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可知,青色居正东,朱色居正南,白色居正西,玄色居正北,黄色居中央。其它色都属于杂色,也叫间色,不能居正位。
在中国文化之中,黄色是最尊贵之色,是大地之正色;朱色属火而生土,因此,朱色是吉祥色,与礼相对应。正因如此,从唐宋开始,中国的结婚礼服往往都是朱色的。
白色,在中国文化之中,对应西方、秋季、杀机、死亡、萧瑟,但在西洋,确实纯洁的象征。当中国人奉西洋为标准时,结婚礼服也选用了白色,当然也不能用中国文化去解释了。
绿色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紫色介于朱色和玄色之间,红色介于朱色和黄色之间,因此,绿色、紫色、红色都属于杂色、间色,都不属于正色。
居于正位的五色,恰恰都是不那么耀眼的,杂色往往比正色更耀眼。比如,本来朱色和黄色不那么鲜艳,红色因为介于朱色和黄色之间,反而比朱色和黄色鲜艳;
青色和黄色本来不那么鲜艳,绿色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反而比青色和黄色鲜艳;朱色和玄色本来不那么鲜艳,紫色介于朱色和玄色之间,反而比朱色和玄色鲜艳。
因此,在中国典文化里,大红大绿、大红大紫、红得发紫往往都不是褒义词,而是都意味着俗气,甚至是庸俗。
有两个成语,叫做“鲜艳夺目”、“绚丽多彩”。杂色的鲜艳,足以“夺目”;杂色的“绚丽”,足以“媚俗”。因此,《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并非使人看不到东西,而是杂色令人只看鲜艳绚丽之处,从而使人们不去看正色,或者看不到正色,或者不愿意再看正色。
比如当今的人们,在习惯了俊男靓女的“偶像剧”之后,习惯了生死相许的“爱情剧”之后,习惯了惨烈刺激的“战争剧”之后,习惯了悬念丛生的“谍战剧”之后,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更不用说读经典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今的人们,除了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之外,所受更多的“教育”,主要是来自歌舞明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即使谓之“戏子教育”也不为过。
由此而导致的风气是“慢藏”、“冶容”,却不知到由此潜移默化出来的,就是“诲盗”、“诲淫”;由此潜移默化出来的,情欲躁动、轻浮狂妄、弃雅就俗。
此风成俗,泛滥成灾,则道德败坏,秩序紊乱。如此之后,身受其害者,哭天抢地而难以挽回;害人成罪者,徒叹倒霉而不知羞耻;逍遥法外者,继续作恶害人。
其实,如此之后,天下无一人不是受害者,只是受害的方式、程度不同而已。更进一步来说,所有受害者,都是人的良心、良知受害,心思言行近于非人而不自知。
孔子说:“恶(物)紫之夺朱。”为什么?因为 最令人厌恶的是小人凌驾于君子之上、邪气胜过正气。再进一步来说,是尊卑颠倒、上下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倒。
可悲可叹的是,在历史上经常出现这种颠倒,由此而导致的混乱、战乱频繁出现,悲剧总是重演,造成多少生灵涂炭!
2.诗序:
【1】卫国庄公其夫人,世人称之卫庄姜。女子出嫁冠夫姓,夫妻一家礼应当。
卫庄姜是谁?是春秋时期卫庄公的夫人。夫人是齐国之女,本姓姜,因为嫁给卫国的庄公而被称为“卫庄姜”。
“卫庄姜”难道没有自己的姓名吗?假如她是出身卑下的女子,或许没有名字,但是,她能成为卫国的卫庄公的夫人,必然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她不可能是出身卑下的女子,就不应该没有名字。
卫庄姜本身姓姜,一定也有自己的名字。既然卫庄姜有自己的姓名,为什么这里不直接称呼她的姓名,却称之为卫庄姜呢?
因为直接称呼一个人的名字,所表示的就是这一个人;加上姓氏,则表示她是姜氏家族中的一员。即使直接称呼她的姓名,也只表示她出生的家族和她自己。
称之为“卫庄姜”意味着什么呢?称之为“姜”,意味着她出身于姜姓家族,是齐国之女;称之为“庄”,意味着她嫁给了庄公,与庄公是夫妻;称之为“卫”,意味着她是卫国的国夫人,是母仪全国的“国夫人”。
那么,她的名字难道就没有用吗?女子的名字,不是外人可以随便叫的,而是家人之中的某些人才可以称呼的,即使是家中的晚辈、佣人也不能随便称呼。
难道把“卫庄姜”的名字也说不出来不可以吗?不是不可以,只是没必要。在卫国,除了国君、卫庄姜的长辈之外,绝对没有人敢于直接称呼其姓名。而且,不直接称呼其姓名,是对她的尊重,而不是歧视。
女子一旦嫁人,就要在她的姓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氏,或谥号,或国号,意味着“夫妻一体”、“夫妻一家”,而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人“搭伙过日子”。
为什么要把丈夫的姓氏放在前面,而妻子的姓氏被放在后面呢?因为丈夫是一家之主,他有养这个家、保卫这个家的责任和义务。
最近百余年来,我们倡导所谓的“男女平等”,结果,即使结了婚的夫妻两人,也各自保持自己的姓名,以此表示两人各自独立,两个人都是“一家之主”。
当夫妻俩都要当“一家之主”的时候,这个家实际上也就“无主”了,或者“争相做主”了,而且确实就像两个人“搭伙过日子”了。人人做主,结果往往是人人不做主。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到别人家去了,见到那一家的男子叫“叔叔”,却叫他的妻子“姑姑”或者“阿姨”,把人家两口子不当成夫妻俩了,是人家还没结婚呢?还是想让人家离婚呀?
由此而导致的问题已经很多很多。比如,遇到事情,或者互相争夺权力地位,或者互相推诿责任;互相之间,谁也不服从谁,不仅夫妻不和者增加,而且离婚率大大提高。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欢迎群友提出问题,也欢迎群友发表个人见解。十分钟后,继续讲座,有的问题来不及回答,请谅解。
【2】男子之志在四方,女子之教柔从刚。男女平等非平等,男女无别人人伤。
很多人会说:“凭什么让妻子服从丈夫?难道谁说得对就服从谁不好吗?”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好,确实能体现所谓的“男女平等”。
一般说来,一家人遇到一件事情,只要有时间、有条件商量,当然是要广泛听取一下意见,然后做出大家都认可的决定。可是,商量不通怎么办?
夫妻俩对同一件事存在不同意见的时候,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有一方认同另一方“有理”,就不存在意见不同了。
比如,丈夫说要买房子,妻子说不买,都能说出自己认为非常充分的理由,怎么办?总不能丈夫去买,妻子不买,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吧?那还是夫妻关系吗?
在两种不同意见,甚至几种不同意见下,做出一种决定。能做出这个最后决定的人,最好是丈夫,无论这个决定本来是丈夫自己的意见,还是妻子或者别人的意见,决定之后的后果,要丈夫来担当责任。
难道由妻子做最后决定不好吗?不是不好,只是一般情况下,不如让丈夫来做这个最后决定好。因为一个男子汉,就应该有决策能力,就应该有担当责任的勇气。
哪位做妻子的,愿意让别人说自己的丈夫是没有勇气的“窝囊废”?愿意让别人说自己的丈夫是没有主见的“妻管严”?孩子会对“窝囊废”、“妻管严”的父亲能有敬意?
一个妻子,遇到事情习惯于自己做决定,根本不听丈夫的意见,或者听了也不听从,如此下去,其实也就是在把丈夫“培养”成“窝囊废”、“妻管严”。
一个家庭之中,遇到危险了,丈夫却躲到妻子后面,那么,这个家庭里还有男子汉吗?一个国家之中,男子都怕当兵打仗,却让女子去当兵打仗,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讲座暂停五分钟,大家休息一下。因为今晚的讲座仍然是在我妹妹家进行,所以就不做问答了。五分钟后继续讲座。
【3】莫将男女等同论,男女有别方是真。有德男子保妻小,莫把女子当男人。
“绝对化的平等”,“平面化的平等”,其实是最不“平等”。无论夫妻多么和睦,也不能没有基本明确的分工,也不能没有区别。
近百年来的所谓“男女平等”,从男女之间谁也不能歧视谁这一点来说是应该的,可是,社会的事实是,让女人变得跟男人一样。
比如,让女人像男人一样离开家庭去做工赚钱、当兵打仗,这究竟是“提高妇女地位”还是在“降低妇女地位”?
比如,让女子和男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和男子读同样书,和男子做同样的工作,到职场上跟男子同样拼搏,这不是“男女平等”,这是“男女各顶半边天”。
“男女各顶半边天”意味着什么?好比是说一百斤重的东西,男女各担五十斤。《红灯记》里,李铁梅唱:“好比说,爹爹挑担有千斤重,铁梅你应该挑上八百斤!”为什么她不也去挑一千斤?
更为严重的是,夫妻两人都去从事各自的“事业”了,家庭也不像家庭了。因为一切都“社会化”、“商业化”了。
为什么说是“社会化”、“商业化”了?夫妻去赚钱,顾不得孩子和老人,怎么办?拿出所赚的钱,去购买幼儿园、敬老院的“服务”。
也就是说,自己去忙这赚钱,然后拿钱去请别人来关爱自己的孩子和老人。难道自己去关爱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岂不是更好吗?
夫妻都“上班”了,吃饭穿衣怎么办?拿出所赚的钱来,去买饭、买衣服。家里的打扫怎么办?拿出所赚的钱来,去雇用“钟点工”、“家政服务”。
在所谓的“现代化”之中,“农业”不被当作一种职业了,“家务”不被当作一种职业了。男女学生都上学,毕业之后怎么办?“就业”。
生产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人越来越少,农村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都不会农村去,于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在“就压压力”的人群中,女子的压力更大。人们往往抱怨,尤其是女子抱怨得更多。抱怨什么?抱怨工作不好找,女子的工作更不好找;抱怨招工单位歧视女子。
我敢说,假如这些抱怨的人去招工,也一定愿意要男子,而不愿意要女子。我们不是说这种不愿意招女子的做法是对的,而是说当今的“男女无别”是错误的。
【4】自字单从形体说,己字则从心上说。小人自私而自利,君子修己而守拙。
《诗序》说“卫庄姜伤己”,为什么不说“伤自”、“伤我”、“伤余”、“伤予”、“伤朕”?因为每个称呼所表达的意思都不一样。下面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分别。
“自”本来所画的是一个“鼻子”的形状,所指的就是“鼻子”。那么,为什么后来表示“自我”了呢?
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顶天立地,因此人为中;把“天地人”应用在人体上,头部为天,躯干为人,四肢为地,因此,躯干为中。
把“天地人”应用在头部,眉上为天,唇下为地,中间为人,鼻子在眉下、唇上的中间,因此,鼻子为人之中,未尝不可简称为“人中”。
“人中”也分为阴阳。在头部,鼻子为“人中”之阳,“人中穴”则为“人中”之阴。鼻子通气,人无气则死;人中穴通神,人失神则昏。
因此,西洋急救法之中,常常用“人工呼吸”的方式,只不过不是对着鼻子,而是对着口腔,其作用却是使人“通气”。
中国的急救法之中,常常用“掐人中穴”的方式,其作用是使人“回神苏醒”。有神则气通,气通未必有神,因此,有气而无神的人,便是所谓“植物人”。
有神有气是一个活人的标志,唯有活人才能“自称”。因为阳性的“人中”凸现在外,阴性的“人中”隐藏在内,所以,人们就用阳性的“人中”——鼻子表示自我。
“自”有了表示“自称”这个意思之后,“自”的“鼻子”之意逐渐失去,只好在“自”下面加上了一个表示读音的部分,从而出现了“鼻”这个字。
表示“自称”的“自”,是从形体上而言的,因为鼻子凸现于外,所以,这个“自称”有凸现和标榜之意,比如“自高自大”、“自我标榜”、“冷暖自知”、“自诩”等等。
“自”有了“自称”之意以后,又有了“从”的意思。这个意思,含有“推己及人”、“从我做起”的意思,还是符合中国文化原则的。
我们现在为什么常常说“自己”这个词呢?因为这个词是从人的形体和内心合在一起的词,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往往重视的是“自”而不是“己”。
为什么说“己”是从“心”来说的呢?为了避免被当今的文字学家认为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我们先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论语》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说法,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法,还有“修己以敬”的说法;《孟子》中“反求诸己”的说法。诸如此类,其中的“己”都是从“心”上说的。
这个“心”是什么“心”?是“本心”、“诚心”、“良心”,而不是“私心”,更不是“邪心”。如果是“私心”、“邪心”,就不能称之为“己”。
《增广贤文》上有一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很多自私自利的人,拿这句话给自己做“挡箭牌”,为自己辩护。
这是因为他们先把“己”误解成了“自”,因此把这句话误解为“人如果不自私自利,就会不被天地所容”。假如是这么意思,那还能叫做“贤文”吗?
那么,“贤文”的意思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人如果不修养自己那由天地赋予人的本心,必然违背天地之道,因此不会被天地所容纳。
为什么说“己”所指的是“本心”呢?因为这个“己”就是太极图里面,那个阴阳中间的曲线,它是区别阴阳的标准线,是连接阴阳的中间线。
小人只见“自”而不见“己”,因此而“己心”被外事外物所役使了,却还不自觉。君子能知“己心”,也能推及他人之心,所以能“推己及人”。
由此也可以知到,“推己及人”不是从个人的好恶、利害去推及到别人,而是从自己的本心、善心去推及到别人。
“卫庄姜”的“伤己”,是内心伤感,相当于“反求诸己”,是从自己的身心去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不是责备卫庄公和那个妾。
【5】本是国君之一妾,僭越而居夫人位。夫人伤己不怨君,君须见此自知罪。
卫庄姜为什么“伤己”?因为“妾上僭(建)”。何谓“僭越”?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上位”据为己有,叫做“僭”;不经上级允许,却越过上级,做上级所做的事,叫做“越”。
“天子”擅自以“天”自居,把自己的言行当做衡量一切的标准,叫“天子僭天”;“诸侯”以“天子”自居,叫“诸侯僭天子”;“大夫”以“国君”自居,叫“大夫僭君”。
卫庄姜本来是卫国国君的夫人,如今,这位“妾”却私自占据了卫庄姜的地位,俨然以“夫人”自居,虽然没有废弃卫庄姜的“夫人”之位,卫庄姜却已经形同虚设了,所以叫做“妾上僭”。
这个“上僭”的“妾”是谁?是卫国的公子州吁的母亲。因为她得到了卫庄公的宠爱,地位凌驾于夫人之上。她的儿子公子州吁也非常骄横。
在此情况下,卫庄姜因此而空有“夫人”之名,而已无“夫人”之实,卫庄姜为此而内心非常伤感。那么,这是不是后宫的争权夺位呢?不是。
假如说卫庄姜内心所想的是自己的权位被妾夺走了,她为此而怨恨那个妾,甚至想要从那个妾那里再夺回来,那么,就是一次争权夺位之事了。
可是,《绿衣》之中的卫庄姜,并非把自己的权位、名分放在心上,而是把礼义放在心上。礼义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国君没有了道德礼义,无故舍弃夫人,不仅去宠爱他的妾,而且让妾侵占夫人的权位、名分,那么,可以说是“君不君”了,也就是说君主不符合君主的标准了。
夫人虽然仍然有夫人之德,却不被国君以夫人之礼相待了,那么,夫人也就不成其为夫人了。这样一来,国君和夫人都“名不正”了。
国君和夫人都能心正、行得正,然后,政令才能行得通。如今,国君好色而舍弃夫人、宠信小妾,其心已不正,行为也不正了,他如何能令后宫信服?如何能让臣民信服?
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言不顺”。为什么会导致“言不顺”?后宫以及臣民对国君不信服了,国君仍然想要让后宫和臣民遵守他发布的政令,那就只能用强权压制了。
在强权的压制之下,后宫和臣民不是心服口服,在做事的时候也会“各怀心腹事”,由此而导致离心离德,所要做的事怎能做好呢?要想让国家安泰、百姓安宁,是不可能的了。
国君把妾当成了夫人,把夫人当成了妾,这是国君自己败坏了礼义,即使他想要让国内臣民遵守礼义,只能是虚伪的礼义;想要让国家和平、百姓和善,不可能达到目的。这就是“礼乐不兴”。
“礼不兴”,体现为国家之人、国家之事秩序紊乱;“乐不兴”,体现为国家之人不能和睦,更不能同心协力。
秩序紊乱了,民心不和了,国君感到自己的权位有危险了,怎么办?人们在此情况下,往往都会想到用刑罚惩治邪恶。
然而,如果不让正人君子得其位,那么,即使把所有的邪恶之人都杀掉,虽然能一时之间“大快人心”,但是,根本问题终究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何况不可能杀掉所有邪恶之人呢?
再说了,奸佞小人在位,所制订的法律难以符合仁政,恐怕终究还是为了维护权利地位,而不是遵循王道。
执法者如果不是正人君子,在执法的时候,能保持公正吗?“杀鸡给猴看”,结果,猴子不害怕,反而激怒了鸡群;徇私枉法,结果更让百姓失望。
朝廷、衙门政令不正的时候,庶民的生活、思想、习俗被扰乱了;朝廷、衙门不为庶民做主的时候,庶民也就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了。
“卫庄姜”内心所担忧的,正是这个结果。所以,不要把此事理解为争风吃醋或者争权夺利,而要从小人得志、贤人失位、礼义崩坏的角度去理解。
“卫庄姜”作了这首诗,是用来“伤己”,也就是反思自我,这是君子的做法。不过,国君看到此诗,如果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罪过,也就算夫人的诗起作用了。
如果这首诗能使国君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罪过,从而悔愧能改,那么,此诗也就在起诤谏作用。假如国君仍然不知悔改,最终也就是咎由自取了。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群友。今晚我还是专程到我妹妹家来讲座,因此有诸多不便,就不做问答了。各位群友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0: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二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二)(2013.08.18)
各位群友,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学习《绿衣》这首诗的第一章。欢迎各位群友一起学习华夏经典。
三、第一章讲解:
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合)维其已(以)。
1.关于“绿兮衣兮”:
【1】绿为杂色似青春,玲珑美色常诱人。庄公好色偏爱妾,失德悖礼智已昏。
“绿兮衣兮”,意思是说“绿色啊,衣服啊”,而不是“绿色的衣服”,是把绿色和衣服分开来说,而且绿色在前,衣服在后。
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为了突出这个绿色,而不是突出衣服。再者,这种说法,是人们先看到的是绿色,再看才知是衣服。
为什么要突出绿色呢?因为绿色是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的杂色,不是正色,也不在正位,现在,绿色却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
为什么绿色是杂色,而不是正色呢?因为青色和黄色都是正色,分别对应正东和中央两个正位,绿色则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既不是青色,也不是黄色,而是两种色混杂而成的。
绿色为什么容易得到人们的喜爱呢?因为绿色比青色和黄色都鲜艳夺目,然而容易引发人们的浮躁之情,从而失去沉稳之态。
当人们被绿色所诱惑的时候,注意力也就从青色和黄色上转移到了绿色上,相当于被靓丽的杂色所吸引,却忘记了正色。
在这首诗中,绿色象征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女子,实际上就是用来代指得到卫庄公宠信的妾。
卫庄公宠信这样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女子有什么不对呢?因为国君所宠信的应该是有德、有礼的女子,而不应该“淫于色”。
卫庄公宠信美色的妾,却疏远有德有礼的夫人,也就意味着卫庄公好色,因好色而失德悖礼。失德则不善,悖礼则混乱。
【2】孙猴穿衣仍是猴,男女之衣亦有别。服饰本来就有礼,礼服从来乱不得。
“绿兮衣兮”,乍看上去,好像是绿色只是绿色,衣服只是衣服,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关于“绿色”的意思,我们刚刚说过,接下来,我们说说“衣服”的意思。
在天地之间,只有人需要穿衣服。那么,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呢?难道是为了漂亮吗?难道是为了御寒吗?都不是。
人穿衣服,是因为有礼义廉耻。不是说中国人认为赤裸的身体是丑恶的,而是认为赤身裸体去见人是没有礼义廉耻,是对被人不尊重,也是不自尊,总之,是“丢人”。
《西游记》里,孙猴子刚刚见到人的时候,因为不知到道德礼义,所以,即使是穿上了人的衣服,仍然还是猴子。
可是,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衣服的华美、华贵,而且追求衣服的款式丰富多样,还要不断地设计新款式,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服装设计师”。
其实,这是来自西洋的做法,不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做法。中国传统上,有“裁缝”,却没有“服装设计师”。而且一般来说,裁剪制作衣服的人,是家庭主妇。
难道传统中国就不设计服装吗?不需要。因为我们所重视的不是衣服款式怎么新奇,而是衣服是否穿着合身、舒服。
尤其是礼服,不是由一般的“设计师”去“设计”,而是由圣王确定。因为礼服所重视的不在于合身、舒服,而在于礼义。
《周易·系辞传》中说:“黄帝垂衣裳(常)而治。”说的是什么意思?说的是,黄帝轩辕氏制订了礼服的制度而颁布于天下,从而天下大治。
恐怕会有很多人怀疑:“衣服不就是衣服吗?难道一身衣服就能天下大治?”这种怀疑,是因为只是把礼服当成了普通衣服,而不知礼服与礼义的关系。
我们就从礼义上来说说礼服的问题。首先,禽兽不必穿衣服,人却要穿衣服,这是礼义的最低一层作用,体现为人与禽兽的区别。
其次,男人穿男式的衣服,女人穿女式的衣服,而不混乱、颠倒,这是礼义的第二层含义,体现为男女之间的区别。
再次,各个国家民族,有各自的衣服特点,好比西洋、倭国、印度、阿拉伯,各自的服装都有其特点,中国的服装本来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自然传承下来的。
以上所说的三点,不是礼服,而是衣服之中所含有的礼义。人却不穿衣服,男人却穿女式的衣服,中国人却穿外国人的衣服,偶然如此可以,经常如此,却是不顾礼义。
其四,不同的正规职业,也有各自的职业服装,比如警服与军服不同,海军军服与陆军、空军的军服也不同这是礼义的体现。
其五,不同的级别,或者会有不同的服装,或者在服装上加上标识性的东西,这也无非是礼义的体现。
其六,在不同的礼仪场合,也有不同的衣服。比如,臣子上朝有朝服,婚礼用婚礼服,丧礼有孝服,这更是礼义的体现。
以上所说的三点,属于礼服。海军不会穿上陆军的服装,有哪位普通士兵敢于穿上军官的衣服、戴上军官的徽章?有哪个人会在婚礼上传孝服、在丧礼上传婚礼服?
【3】华夏礼服载礼义,天地人道全占齐。衣服也能辅国治,可叹中国今无衣。
黄帝能够“垂衣裳而治”,因为华夏礼服之中所承载的礼义,时刻都在提醒着身穿礼服的人。当然,凭借着整天的提醒是不够的,不过,有修养之人,再加上提醒就更好了。
华夏礼服当然种类、品级很多,而且从黄帝轩辕氏开始,到清兵入关之前,礼服也有过多次变化,但是,总体上始终没改变的则是深衣。我们根据《礼记·深衣》来说一说。
为什么叫“衣裳(常)”呢?因为上衣为“衣”,下衣为“裳”,上下分裁,却要连为一体,象征着天地人合一。
为什么叫深衣呢?深衣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能使身体深藏不露而且雍容典雅的一种礼服。
《深衣》的首句就是:“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深衣大概就是有原则,什么原则呢?
就是说,必须符合圆规之圆、矩尺之方、绳墨之直、权衡之经权。深衣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原则呢?
“规”是测量圆形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用来象征天道,因为天道圆融。这一点通过圆形的衣袖来表达。
“矩”是测量方形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用来象征地道,因为地道方静。这一点通过胸前交领的直角交叉来体现。
“绳”是测量直线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用来象征人道,因为人道正直。这一点通过背后从上到下贯通的直缝来体现。
“权衡”指秤锤、秤杆,是测量重量的工具,秤杆是平而不动的,靠秤锤的来回移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权衡用来象征原则与变通,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变的原则与具体的变通。这一点通过腰间大带和蔽膝来体现。
这些文化内涵在深衣之中都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也是行教化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是用来辅助治国的一种方式。我们还能把深衣只是当做一种普通的衣服来看待吗?
当然,深衣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则。比如,短不至于露出体肤,长不至于覆住地面。 缝合裳左边的前后衽,在右后衽上加一钩边。腰缝部分的宽度是裳的下边的一半。
衣袖当腋下部分的宽度,可以运转胳肘。袖子的长短,从袖口反折上来正好可达肘处。束带的部分,下不要压住大腿骨,上不要压住肋骨,要正好在腰部无骨的地方。
“裳”的制作,要用十二幅布,以与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应。因此先王很看重深衣。是除了朝服和祭服之外最好的衣服。
可是,以上是深衣不可改变的原则;在外在形式上,还有“交领”、“右衽”、“无扣”是一般性原则。
可叹,自从清兵入关之后,直到现在,中华民族却没有了符合传统的礼服,最近十几年来,有些国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了恢复“华夏衣冠”的呼声和实际做法。
【4】清兵入关衣冠断,清灭热衷东西洋。服饰关乎心所向,习惯已成莫勉强。
传承了至少五千年的“华夏衣冠”,延续至少五千年的“衣冠上国”之誉,伴随着清兵入关时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令”,伴随着血雨腥风和极度的屈辱,中断了。
满清结束,本来可以有恢复“华夏衣冠”的可能性,但是,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国人,对被满清篡改破坏得极为严重的“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信心,所以,把心中的理想转向了列强。
人心所向,关系到人们的各个方面,甚至是所有方面。清末之后的中国,不仅仅是朝廷腐败,不仅仅是战争惨烈连绵,还有思想文化上的极度混乱。
“五四运动”之时,要树立西洋所来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要推翻中国原有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因此,“五四青年”开始推崇西洋的服装。
中国国民党最初的组织,大多数都是在东洋建立的,在心理上倾向于东洋的“明治维新”成果,因此,孙中山先生以东洋陆军服装为蓝本创立了“中山装”,其军装也来自东洋款式。
中国共产党建立,心理上倾向于西洋和苏联,但是,在服装上,基本上采用的是中山装和苏联式的服装,百姓所穿的则是带有清代风格的衣服,下衣则全部采用西洋样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国人平时的服装,是中山装、清代服装、苏联式服装、军装的混杂状态,国家领导则以中山装为“礼服”。
从“改革开放”开始,国人之心又向西洋倾斜,于是,衣食住行以及心思、学说等等各个方面,逐渐走向全面推崇西洋。
在此趋势下,西服、婚纱、牛仔裤、迷你裙、T恤衫、背心、泳装、帽子等等,全面成了西洋款式的天下,而且还在继续着。
在恢复“华夏衣冠”的呼吁和实践进行了十年之后,现在,遇到了一个“瓶颈”,这个“瓶颈”究竟何在呢?
“瓶颈”在于当今国人的心理倾向还是西洋,而且这种倾向已经成为国人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是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的,所以,无法着急。
不过,华夏衣冠中断了前后四百年,这四百年的时间,在中华的万年历史之中是一瞬间,何况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长久,莫非我们会永远穿外国人的衣服吗?
当中国人恢复了原有的自尊自信的时候,也就是华夏衣冠回归国人心中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回归华夏的时候。
虽然习惯难以更改,但是,毕竟物极必反,终究会有时来运转的时候。中华民族不应该是唯他人马首是瞻、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的民族。
讲座暂停,接下来的十分钟,请有问题的群友提出,在下会做出参考性回答。也欢迎群友畅所欲言。
2.关于“绿衣黄里”:
【1】夫人之下嫔妃妾,礼服各自有其色。妾穿褖衣外表黑,内里按礼宜素色。
在《深衣》篇中,对衣服的颜色也有一种原则。一般来说,深衣面料和边缘的颜色不应该完全相同。只要父母、祖父母都健在,那么,深衣就镶带花纹的边,而不能太素。
只要父母健在,深衣就镶青边。如果是孤子,深衣就镶白色生绢的边缘。袖口的边缘、下裳的的边缘和衣襟的侧边的边缘,所镶的边缘宽度都是各一半寸。
这里所说的“绿衣”和“黄衣”有什么礼义规定呢?《毛诗郑笺》中说,诸侯的夫人有祭服,从此而下,以黄色的鞠衣为“九嫔”的礼服颜色;
其次是白色的展衣,是“世妇”的礼服颜色;再次才是黑色的褖(绿)衣,是“女御”的礼服颜色。
以上三种礼服,是夫人以下的妃妾的礼服,外表分别为黄色、白色、黑色,但是,礼服有“表”和“里”,其“里”都是采用素白色的纱衣。
可是,在《毛诗正义》里面,一面说“绿,间色”,却又引用《郑笺》说“褖衣黑”。不知到为什么一个是“绿衣”,一个却是“黑衣”。
《正义》解释说,因为《仪礼·士冠礼》中列举了三种礼服,即“爵弁(却变)服,皮弁服,玄端”,而《士丧礼》上也列举了三种礼服,即“爵弁服,皮弁服,褖衣”;
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知道,前两种都一样,而最后一种,“玄端”与“褖衣”相对应,因为男子所穿的“玄端”是黑色的,所以推出来女子所穿的“褖衣”也是黑色。
另外还要说一句,其实不应该说是“黑色”,而应该说是“玄色”,否则也不叫做“玄端”了。“黑色”是杂色,“玄色”是正色,是黑色之中稍微还有一点红色。
【2】黑色擅改为绿色,素白擅改为黄色。是可忍孰不可忍,僭越之心昭若揭。
此诗中,为什么叫做“绿衣”,却不叫做“褖衣”呢?《毛诗正义》中说,“绿衣”乃是“褖衣”之误。我们这里不采用此说。
恐怕其中有深意。“褖衣”的表面是黑色的,这位僭越的妾却变成了绿色;“褖衣”的内里是素白色,这位妾却变成了黄色。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就是一个衣服的颜色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此事不可小看。因为这个妾不仅已经有僭越之心,而且已经付诸实施了。
《论语》中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里所说的季氏的所作所为,跟此诗里的妾的作为性质相同。
季氏是鲁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大夫他在家中祭祀祖先的时候,采用的是天子祭祀祖先才能使用的“八佾(易)舞”。
“八佾舞”是什么意思呢?是由纵横各八人组成的乐舞队列;按礼的规定,天子祭祖时用八佾(有六十四人),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大夫用四佾(十六人),士用二佾(四人)。
季氏作为大夫,祭祀祖先竟然使用天子之礼,意味着什么呢?
当初,周成王曾经唯独特命鲁国国君祭祀祖先的时候,可以用天子之礼。为什么呢?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由长子及其后代治理。
鲁国国君如果使用了“八佾舞”,还有情可原。但是,身为鲁国的大夫,却采用鲁国国君一样的祭祀之礼,意味着季氏的内心把自己当成了国君。
周成王特命鲁国国君可以采用天子之礼,好比《三国演义》中,仁君刘玄德曾经白帝托孤,说是如果刘禅(善)如果不行,贤相诸葛孔明可以取而代之,当时孔明不能不答应。
但是,如果孔明确实自己取代了刘禅,那么,孔明就难副贤相之誉了。同样道理,鲁国国君采用天子之礼祭祀祖先,不违背礼义,但是,以其诚敬之心,就不忍心采用。
如今,季氏作为鲁国的一个大夫,竟然忍心采用天子之礼,由此可推测,季氏的野心,不仅仅是鲁国国君之位。
《绿衣》之中的小妾,身居级别最低的“女御”之位,恐怕衣服外表绿色是为了得到国君的宠爱;衣服内里的黄色,则是因为内心想要得到夫人之位。
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什么意思?其中的“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忍心”,另一种是“容忍”,另种说法可以同时采纳,不必舍弃其中一个。
从“忍心”来说,季孙氏身为大夫,却用天子之礼乐,这分明是忍心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而且可以说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心中所想的必然是为了个人私利而夺权篡位。
一个大夫公然如此,将来还有什么不忍心去做的?即使是弑君弑父也做得出来。这是对季孙氏的评判。
从“容忍”来说,天子、国君都要以礼治国平天下,发现乱臣贼子的时候,为了国家百姓的安宁,不能姑息纵容,而应防微杜渐。
季氏公然在家中采用“八佾”,鲁君不应不知道,知道了却还容忍,那是对国家百姓不负责,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这样的容忍只能是姑息纵容乃至姑息养奸。
此诗之中,小妾的野心已经如此昭然若揭,夫人对国事非常担忧,对国君非常担忧,然而,国君却不仅毫无察觉,而且仍然宠爱有加,岂不更令夫人担忧?
3.关于“心之忧矣,曷(合)维其已”:
“心之忧矣”,是夫人之忧。丈夫宠爱小妾,国君被存心僭越的小妾所蒙蔽,意味着丈夫的危机,后宫的危机,朝廷的危机,同时,这也是百姓的危机。夫人岂能不忧?
“曷维其已”,其中的“曷”是指“何时”;“维”是虚辞,无义;“已”是“停止”的意思。全句是说,这种内心的担忧,何时才能结束啊!
夫人之忧,发自内心深处,是忧心不已的一层原因;夫人之忧,非为个人权力地位而忧,而是为丈夫、国君、国家而忧,其忧甚广,是忧心不已的另一层原因。
孟子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孟子此言,不是说国家的城郭、兵甲、田野、财货不重要,而是说,相对于这些来说,君上无礼、士大夫无学、百姓不安才是更为重要的。
何以如此?君上无礼,意味着君臣无序,上下离心离德,如果这样,即使国家当时烈火烹油,也已经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士大夫无学,意味着不仅在朝的臣子没有修养,所谋划的策略、所制订的政令,不会是仁政,贪官污吏会很多,馊主意也会很多;
不仅如此,而且今后更加后继无人,那么,齐侯做官之人必然是小人;小人当道,必然导致君子被排斥。如此,百姓怎能安宁?国家怎能安定?
“卫庄姜”为什么会那么担忧?难道不正是因为“君上无礼”吗?一旦“君上无礼”,接着而来的,必然是“士大夫无学”,国家还能长久吗?
《绿衣》第一章讲完了,我们下次讲座,继续学习后面的三章,欢迎大家下次继续参与,共同学习。
【寄语】
华夏复兴稳步行,但愿天下常太平。欲破阴霾除误解,诚心敬意先读经。
道德礼义人须备,莫让成见塞心胸。做人应当立大志,君子多时民安宁。
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接下来的二十分钟,请有问题的群友提出,在下会做出参考性回答。也欢迎群友畅所欲言。今晚的讲座稿,请见:
http://user.qzone.qq.com/1218930 ... &pos=1376822381
讲座及问答结束,感谢各位群友,感谢管理员!再见!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三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三)(2013.08.25)
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起,我们的《诗经》讲座增加为同时在十个群里直播,新增加了“孔儒研究群”。非常感谢群友的参与和支持,殷切期望群友在讲座时能放下成见,否则,可能在某称程度上来说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上一次,我们学习了《绿衣》第一章:“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今晚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章。
四、第二章讲解:
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常)。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1.关于“绿衣黄裳”:
【1】礼服上下须同色,绿衣黄裳非所宜。并非小妾不知礼,存心不善弃礼仪。
第一章所说的“绿衣黄里”,意味着那位小妾所传的礼服从内到外都违背礼义,本来外表应该是黑色的却被她改为绿色,内里应该是素白色的却被她改为黄色,说明她的僭越之心已经早已萌生。
此章所说的“绿衣黄裳”意味着什么呢?顾名思义,那位小妾所穿的衣服,上衣是绿色的,下衣是黄色的。在不懂礼仪的人看来,这好像没有什么,实则不然。
按照礼的规范,妇女的礼服,上衣和下衣需要是同色的。这位小妾的地位,决定了她的礼服应该是上下全都是黑色,可是,她的上衣和下衣全都不符合礼服规范。
第一章所说的“绿衣黄里”,毕竟是以“绿衣”媚君求宠,还把“黄色”藏在里面,不敢公开示人,可是,此章所说的“绿衣黄裳”,已经把黄色下衣公开穿了出来。
小妾身穿“黄裳”,意味着她虽然还没有摆脱妾的地位,却已在事实上得到了“夫人”的待遇,在她的内心,已经以“夫人”自居了。
小妾为什么不直接穿上下同色的“黄衣黄裳”?因为毕竟还不是“夫人”。为什么下衣是“黄裳”而上衣却仍然是“绿衣”?因为凭媚君而得宠,还要凭媚君成为“夫人”。
难道这位小妾不知到她的做法是违背礼义的吗?身在宫中多年,不可能不知到。既然知到违背礼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私欲在心,蒙蔽良知,导致胆大妄为。
【2】上衣为衣下为裳,统称用衣不用裳。下裙本是衣之君,形体不显当崇尚。
“衣裳”,在传统汉语中,分别表示“上衣”和“下衣”,因此,“裳”读作“常”,比如《霓裳羽衣曲》中的“裳”就读作“常”。
上衣和下衣,统称为“衣”,而不统称为“裳”,就好比“天可以包地,地不可以包天”,好比丈夫是“一家之主”。
在所谓的“现代汉语”之中,改变了传统汉语的做法,也因为从清代开始,作为“华夏礼服”最基本的“深衣”样式现实中不存在了,所以,“裳”作为“下衣”的意思就逐渐被人淡忘了。
再加上口语的“双音节”倾向,上衣和下衣逐渐不再统称为“衣”,而被统称为“衣裳(shang轻声)”了,而且男子的“下衣”只有“裤子”,而没有了“裙子”了。
男子如果还穿裙子,当今会被人嗤笑;崇尚“男女平等”的一些女子,一般也不穿裙子,而要跟男子一样穿裤子了。
当然,当今男子恐怕大多数还是喜欢看到女子穿裙子,女子的大多数恐怕也喜欢穿裙子。年轻女子受流行风气的影响,有的选择了“超短裙”、“超短裤”。
可是,当今的中国人,恐怕没有人会选择“裙子”了,因为在中国人心中,“裙子”是只有女子才能穿的衣服。
当然,当今所谓“裙子”,跟“华夏衣冠”之中的“裳”不是一回事,跟满清时期“长袍”之中的下面部分也不是一回事。
不过,“华夏衣冠”之中的“裳”毕竟也是“裙”。从“裙”和“裳”这两个字的构成来说,前者是“衣”和“君”的组合,后者是“衣”和“尚”的组合。
这样的组合,虽然未必能直接得出“裙”是“衣之君”、“裳”是“衣之尚”的意思,但是,却不能完全排除其中含有这样的意思。
从华夏文化来看,崇尚“裙”,并不是因为裙子比裤子漂亮,更不是因为裙子最能显示女子的身材之美,而在于长裙能更有效地遮蔽形体,因而更有效地避免使人想入非非。
所以,中国古人的下身衣服,内有裤,外有裙;即使是上身,也是内有亵衣、中衣(相当于内衣),外面还有外套,而且绝不弄得那么“紧身”。
可是,这些在当今的中国几乎都不存在了,而且认为现在的这种服装才是最美丽、最实用的,最时髦的,谁要是提出“恢复华夏衣冠”,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华夏衣冠”的恢复,不仅需要国人自尊自信的恢复,而且需要从如今所重视的所谓“审美”回归到重视“礼义”。
【3】衣装开放廉耻去,审美包括身与衣。冶容诲淫谁来管?审美创造众商机。
所谓的“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又发生了改变。所谓的“男女平等”改变了原来的“女子向男子看齐”的做法,转而突出女子本身的“特征”。
如果说满清时期,“华夏衣冠”遭到满清的致命摧残,那么,可以说满清以后的“旗袍西化”、“改革开放”一来的“泳装”、“超短裙”、“牛仔裤”、“超短裤”,则是进一步对残存的一点“华夏衣冠”的影响的铲除。
满清时代的“旗袍”,是满足的“八旗”女子所穿的,仍然讲究宽大,绝不有意凸显女子“生理特征”,更不允许裸露肉体。
如果男子有意凸显男子的“生理特征”,一定会被人骂作无耻的流氓;为什么女子有意凸显女子的“生理特征”,却不会被骂作“无耻的流氓”呢?
三十年前,如果有哪位女子故意穿得像现在那样裸露,一定会被人认为“不要脸”;如果被一个男人回头看,或者长时间注视,女子一般至少会心里认为他不是好人。
可是,从三十年前开始,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词,叫做“回头率”;出现了一个电影,名字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从那以后,十年浩劫期间的过分封闭,渐渐转变为过分开放。
“开放”难道不对吗?当然不是。可是,第一,任何正常的房子都有门有窗,也有墙壁;任何院落都有大门,也有墙壁;即使是长城,也有通道和墙壁。
第二,开放了面向国外的门窗,但不应该连墙壁也拆除;开放了面向国外的门窗,更不应该不放开面向华夏经典和中国历史的门窗。
人如果“开放”到没有礼义廉耻的地步,那实在不能算是人类的幸事。过去有句话,叫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现在在西洋风气影响下,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这么说,不是在怪罪当今的年轻人,更不是贬低,因为这种风气的形成,恰恰是从当今达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开始的,然后一步一步地形成现在的状况。所以,假若说要怪罪,我们只能先怪罪自己。
《周易·系辞传》中说过“冶容诲淫”,如今女子的短而露,甚至比男子还严重,在增强“回头率”的同时,难道不是也在有意或无意地诱惑男子的淫心吗?
女子的如此妆扮,尤其是在上班的时候如此妆扮,对女子本身并非好事。我去阳明精舍的时候,遇到了范必萱女士,她跟我说过这样一段话。
范老师曾经告诫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上班不要穿得那么“性感”,否则不是什么好事。可是,那位女孩子没有当回事。
过了几天,那个女孩子来找范老师表示感谢,而且穿上了正规得服装。范老师说:“女子上班的时候,不是以女子的身份上班,而是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上班。”
当人们把“衣服”作为“审美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体型”当做被人欣赏的“审美对象”了。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如今却成了“女容为了使人悦己”了。
男子和女子的服装和形体成为“审美对象”之后,带来了无限而且长久的商机,“养育”着众多的服装设计师,催生出众多的美容化妆品,甚至还出现了美容手术。
人类诞生上万年来,出现过许多美男靓女,可是,美容化妆品才产生了多少年?如今,每一位女子一生需要花多少钱在购买化妆品上?需要花多少时间在使用化妆品上?
那些钱是要花费生命去赚取的,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生命。且不说为购买化妆品的钱所花费的时间,且不说使用那些化妆品所带来的副作用,仅仅从化妆时间上来算一笔账。
如果一个人一天用半小时时间化妆、卸妆,一年就有182.5个小时。从18岁到58岁这40年里,仅仅化妆的时间占了多少小时?7300个小时!真的因此而变漂亮了吗?
【4】易经坤卦六五爻,阴居尊位须有德。德与位配方祥瑞,小妾僭位乱其国。
“黄裳”二字有何讲究呢?在《易经》的坤卦之中,六五爻辞就是“黄裳元吉”。我们下面就从这个“黄裳元吉”来说一说。
在乾坤两卦中,乾为天则坤为地,乾为君则坤为相,乾为夫则坤为妻,乾色玄而坤色黄。由此而言,黄色为大地之正色。
所谓“六五”,名叫“爻题”。每卦又六爻,六爻只有阴阳两种,“六”是阴之象,“九”为阳之象。坤卦的六爻都是阴,所以,都用“六”标示。
六爻从下向上说,最下面的叫做“初”,依次向上分别叫做“二三四五”,最上面的叫做“上”。“六五”之“五”是指第五爻。
要看《易经》,要把“六十四卦”放在“大道”中去看,人不可胡思乱想,因为《易》是“无思无为”的,因为“道法自然”。
“六十四卦”之中,唯有乾坤两卦是天地正道之象,其它六十二卦天地之变象,犹如《诗经》有“十五国风”,其中“二南”是君臣、夫妻之正道,其它十三国风则是“变风”。
看“六十二卦”,首先要明晓乾坤两卦。能够明晓正道,然后能在变象之中不迷失方向;能效法天地之道,然后能成就人道。所以,《周易》有《文言传》单解“乾坤”两卦。
看每一爻,都要把这一爻放在它所在的那一个卦里去看。如果说“六十四卦”是一部书,乾坤便是“开宗明义”的宗旨所在,每一卦是书中的一个大标题,每一爻则是大标题下的一个小标题。
要看坤卦之中的“六五”,就必须放在坤卦中来看。坤卦是地道之正,那么,“六五”也就是符合地道之正的“六五”。
“六十四卦”之中,“六五”很多,同样的“六五”,却并不完全一样。这就好比《论语》之中,两次出现“巧言令色鲜(显)矣仁”,前后却不一样。
《论语》前十篇侧重修身之道,其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则侧重从修身来说;后十篇侧重为政之道,其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则侧重从为政来说。
在乾卦之中,初爻是元士,二爻是大夫,三爻是三公,四爻是诸侯,五爻是天子,上爻是宗庙。乾卦六爻皆阳,都用“九”标示,因此,乾卦的“九五”是“天子”之正道。
在坤卦之中,“六五”则是“后宫之君”,从天子来说则指“后”,从诸侯来说则指“夫人”,从大夫来说则指“妻”,平民男子的配偶学习效法“后”、“夫人”,因此,“后”是“母仪天下”之人,“夫人”可谓“母仪本国”。
“六五”之中的“六”是阴,“五”是尊位,德高之人才能当得此尊位,在此尊位既要注重自身的德行。若不能如此,那么,“妇道”就乱了。
“妇道”一乱,那么,每个家庭的“本末”也必然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阴阳之中,阴为本,阳为末;在夫妇之中,妇为本,夫为末。
家庭夫妇之中,丈夫去赚钱养家,去打仗保家,“妇道”一乱,“家”的根基动摇了,那么,丈夫还养什么家?保什么家?
此诗之中,小妾无德,却要高居“夫人”之位;卫庄公好色,所以才会被小妾的美色所诱惑、,迷惑,导致善恶不辨,是非颠倒,国岂能不乱呢?百姓岂能不遭殃呢?
讲座暂停,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内,欢迎提出问题,欢迎发表个人感想。在下会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对感想一般不加评论。十分钟后,继续讲座。
【5】黄为大地之正色,裳为下衣蔽下体。有德行正以为始,然后方能获吉利。
坤卦六五爻辞只有四个字,就是“黄裳元吉”。什么意思呢?黄色为大地之正色,内心有此德,然后可以配其色,可以居其位。
“裳”为“下衣”,用来遮蔽下体。这种遮蔽,既是保护,又是礼仪的体现。对于男子来说,君子不会袒露上体,更不会袒露下体;平民百姓则袒露上体尚可,袒露下体则不可。
为什么?上为阳,下为阴。阳如树干以及枝叶,可以显露在地面之上,向上伸展;阴如树根,生长于地面之下,向下伸展。
对于女子来说,则上体不可袒露,下体更不可袒露。从道理上来说,因为男为阳,女为阴,与“男主外,女主内”是一个道理。
无论是男女,正常情况下,如果在他人面前袒露下体,都会感到“不要意思”,被迫袒露则都会认为是“羞辱”。这是来自人生来就有的“羞恶之心”。
人生于世,行走依靠双腿,做事依靠双手,指挥双手和双腿的却是心。一个人的自我生存,主要是依靠上体;要繁衍后代、子孙不断、生生不已,则是下体之事,但是,指挥者也应该是心。
国君与夫人、夫与妇,虽然像上下体关系,但是,毕竟与上下体不同。上体与下体都由在上体的那个“心”来统摄,那么,国君与夫人、夫与妇则各有其心。
如果一个人的上体和下体不受同一颗心的统摄,或者其中有一个不受这颗心的统摄,会是什么情况,大家都会清楚。
从这个道理出发,也就不难推想出来,如果夫妇俩各怀私心、国君与夫人各怀私心,会是什么情况。
夫妇之间如何才能同心呢?都从善心和良知去看问题,也就可以同心;如果都从私心去看问题,那么,所能有的只是各自的私利,好一点的时候,也只是夫妻两人的私利。
凭借私利而构成的夫妇关系,好比居住在泥潭上的房屋里,房屋越高大,也就坍塌得越快。可惜可叹的是,人们往往只见房屋的高大华美,却不管房屋的地基。
“黄裳”之所以能“元吉”,就在于“后妃”、“夫人”与“天子”、“国君”有“同心”,有大地那样足以“载物”的“厚德”。同心同德,当然“元吉”。
“元吉”什么意思?“元”首先有“初始”之意,其次有“大”之意。有“同心同德”为“初始”,持续按照坤卦的正道而行,当然能“大”。
此诗之中,国君好色,小妾怀私心儿僭越,“同心同德”的夫人却被冷落,有这样的“初始”,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6】英雄难过美人关,莫道红颜是祸水。甄宝玉和贾宝玉,一玉一石石有罪。
我们也许会像到,卫庄公怎么会被美色所左右呢?然后感叹“英雄难过美人关”,或者感叹“红颜祸水”。
不要用“英雄难过美人关”来给自己当遮羞布。《大学》中说“如好(去声)好(上声)色”这样的话,这是人之本能,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至少能节制这样的本能。
如果过不了所谓的“美人关”,那么,也只能说绝非真正的“英雄”。且不说小的,从大的来说,夏桀因为宠幸妹喜而亡国丧身,桀纣因为宠幸妲己而亡国丧身;
鲁定公中了齐国的“美人计”,不再重用孔子;吴王阖闾中了范蠡的“美人计”,因西施而亡国;
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北齐、北周”两个朝代,其中北齐的“无忧公子”高纬怎么样?“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南朝的陈后主宠幸张丽华,在《玉树后庭花》的歌舞声中亡国丧身;隋炀帝阴雨无度,亡国丧身;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爆发“安史之乱”。
自古以来,为了女色而身败名裂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这样的艳剧、悲剧企业仍然被在不断地重复着,而且如今愈演愈烈。
卫庄公以及众多经不起女色诱惑的人,只能说是德行修养不够,或者是根本就无德,不能因此而说“红颜祸水”。
其实,“红颜祸水”之说,起源于春秋时期叔向的母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初,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之见叔向之父),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女子色美无罪,但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就凭借美色去诱惑人,则是无耻;凭借美色去达到害人的目的,则是有罪。
男子喜欢美色也不是罪,而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红楼梦》之中的甄宝玉和贾宝玉小时候那样,“见了女孩儿就觉得清爽”,那是人之常情。
可是,甄宝玉在经历了家庭败落的磨难之后,早早醒悟,走上了正路,挽救了自己,挽救了家庭,可以称之为“真宝玉”。
可是,贾宝玉始终沉陷于对女色的迷恋和欣赏,包括“意淫”和切实的“云雨”,终究堕入了警幻仙子所说的“迷津”,放弃了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而最终出家,成了“天下不肖无双”、“于家于国无望”的“真顽石”、“假宝玉”。
2.关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1】妾以色诱君不识,纵容生祸却不知。夫人心忧不能忘,唯恐国乱悔已迟。
与第一章一样,“曷”是“何时”之意,“维”是虚辞。“亡”即“忘”字。为与“裳”字押韵,我们仍然读作“灭亡”的“亡”全句的意思是说:“内心的忧愁,何时曾经忘怀?”
上一章说“曷维其已”,此章把“已”改成了“亡(忘)”,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已”是“停止”,“亡”是“忘怀”。下面具体说一说。
上一章说“绿衣黄里”,意味着小妾虽然已经有僭越之心,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但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僭越。
当此之时,如果国君能够纠正其好色之心,夫人的忧愁可以停止下来;如果小妾能幡然悔悟,夫人的忧愁也可以停止下来。
夫人此时的忧愁是由君主和小妾的行为而引发出来,所以,只要外在的这种行为不存在了,夫人的忧愁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卫庄公此时就能明晓卫庄姜的苦心和忧愁,那么,卫庄公还有救,国家还有救,卫庄姜的忧愁可以停止。
然而,卫庄公没有不仅没有明晓夫人的苦心和忧愁,反而变本加厉,以致于小妾竟然胆敢“绿衣黄裳”了。也就是说,小妾已经公开穿上了“夫人”才能穿的“黄裳”了。
在此情况下,虽然还有挽救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已经比较渺茫了,因此,卫庄姜此时的忧愁已经不是直接由外在事物而引发,而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了。
小妾何以胆敢如此?因为卫庄公在美色情欲之中越陷越深,对这位小妾的迷恋也越来越深,其实已经到了昏聩、昏庸的境地,只是卫庄姜不忍心说出来而已。
不忍心说出来,却又不能不心忧;眼见丈夫的纵容导致小妾越来越飞扬跋扈,而自己既已失宠,即使劝谏也无济于事,仍然唯恐丈夫落入深渊,唯恐国家衰亡。
【2】齐整简册谓之等,丝有次第谓之级。等级不能无制度,德位不配非所宜。
有人也许会想:“凭什么卫庄姜可以做夫人,那位小妾就不能做夫人吗?这就是所谓的等级制度,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
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国百余年的“反传统”风潮中,为了呼吁人们起来推翻“旧社会”,为了引进西洋的“平等”主张,就把中国历史事实之中违背经典原则的做法当做“传统”,又强加于“经典”。
就像十年浩劫中的那句口号一样:“要把阶级敌人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叫他万世不得翻身!”对“旧社会”的批判,与此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这样的猛烈批判之后,“等级制度”就成了中国“旧社会”的一大罪状,这种罪状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事实来说,虽然不是全都如此,但是,也对某些人、某些事确实名副其实。
然而,那些名副其实的罪犯,其做法恰恰是违背经典的,是违背传统的。如果一个老师所教的课程都是让人诚敬,一个班里有四十个学生,其中有几个成了虚伪奸诈的骗子,你能说这个老师是虚伪奸诈的骗子的教唆犯吗?你能否定进而批判这个老师吗?
接下来,我们说说“等级”以及“等级制度”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先来看看,对于“等级”二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等,齐简也。”“级,丝次弟(第)也。”
这个解释的意思是,把竹简或木简按顺序整理好,并编订得整齐有序。那么,试问,用来写书的竹简能长短不齐吗?能不选择好材料制作吗?能没有先后顺序吗?
如何选择竹简,如何选择制作竹简的材料,如何排定先后顺序,必然有规则,这种规则,难道不就是“等”的“制度”吗?
再说那个“级”字,意思是说丝线要有次第。丝线是干什么的?是用来做丝绸的东西。丝线如何做成丝绸的?在固定的经线上加上纬线,经纬交织,然后成为丝绸。
用来作为丝绸的丝线能不加选择吗?经线和纬线能不区别开吗?经线和纬线的组合能没有规则吗?这些也就是“级”的“制度”吧?
实际上,在“等级”二字之中,包含着“礼乐”两方面内容,而且两者不应该分开,所以,孔子“以礼乐治国”。
不过,要知到,孔子的“以礼乐治国”,相当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样去做,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达到“国泰民安”,进而走向“天下太平”。
那么,有的人就是无德,就是无礼,怎么办?须知,“四书”之中所讲的都侧重于“德”、“礼”、“政”,然而,“六经”所讲的除了这三者之外,还有“道”、“乐”、“刑”。
为什么“四书”偏重于六分之三呢?因为这六分之三是达到另外六分之三的根本,因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以,在天下无道德礼义可言的时候,要从“德”、“礼”、“政”做起。
再者,“以礼乐治国”,并非不要“政刑”,只不过“政刑”是最后一道防线。还要再说明白一些的是,这里所说的“政刑”,与当今所谓“行政”、“刑罚”并不完全相同。
因为首先有“正”,然后才能“行政”,然后才能惩治那些“不正”的人和事;因为“刑”首先要使人知到何为“典型”、“模范”,然后才能制裁那些违反者、破坏者。这就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那么,符合经典的“等级制度”是怎样的制度呢?如果能看懂《易经·乾卦·用九》的爻辞“见群龙无首吉”,大概也就知到了。
限于时间和篇幅,我们在此就不讲这句爻辞的详细内容了,只是简单说明一下与“等级制度”相关的内容:人人各得其位,人人各尽其责。
君子、淑女不会计较地位和权利,但是,君子、淑女如果身处上位却得不到信任,或者根本不得其位,那就意味着国家百姓的不安。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下一次我们接着讲《绿衣》后面的部分。谢谢各位群友,谢谢管理员!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分钟内,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欢迎发表感言。
今晚的讲座稿,请见:
http://user.qzone.qq.com/1218930 ... &pos=137733009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四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四)(2013.09.01)
各位群友,晚上好!前两次,我们学习的是《绿衣》的前两章,我们先复习一下前两章的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章。
五、第三章讲解:
原文: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笔)无訧(尤)兮。
1.关于“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1】蚕丝之色为素白,何以如今变绿色?一件衣服千万丝,没有一丝是正色。
前两章的开头都是“绿兮衣兮”,到这里忽然变成了“绿兮丝兮”,依然先说“绿”,可是把“衣”改成了“丝”,这个字的改变有什么含义呢?
此句依然把“绿”放在前面,是因为绿色太扎眼。扎眼的原因,在于小妾身穿绿色礼服不符合礼制。突出了“绿”,也就是突出了小妾的悖礼行为。
这种悖礼行为,已经体现为身上所穿的礼服颜色上,而且已经从“绿衣黄里”公然改为“绿衣黄裳”了,如此下去,将来很可能成为“黄衣黄裳”。
在这一章里,没有说“黄裳”,却只突出了“绿”,应该是对悖礼行为寻根溯源。这就涉及到了丝线的颜色问题。
蚕丝本来是素色的,素色是不是一种色?当然是。这就好比说,每个人的本心就像蚕丝一样纯洁而善良,这位小妾的本心,本来也是如此纯洁而善良的。
可是,她的礼服却从素色变成了绿色,意味着她的上衣每条丝线都变成了绿色。为什么会变成绿色的?不是衣服自己变的,而是有人改变了它的颜色。
是谁改变了衣服的颜色?是小妾自己私自改变,而不是君主、夫人,也不是宫廷里制作衣服的人。这就涉及到了后宫礼服的制作和分发之礼。
【2】素丝经染后变色,染丝而后制衣裳。小妾衣成染变色,先后颠倒乱纲常。
礼服的颜色,应该先把蚕丝染色,织成丝绸,然后制作成礼服。后宫夫人以及媵妾们的礼服,当然是按照礼制染色、制作。
夫人以及媵妾所穿的礼服,是有专门人员制作的,非由每人自己制作,因此,她们的礼服颜色本来是按照礼制给予每个人。
每个人收到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衣裳之后,直接穿上就可以了。可是,那位小妾却不顾礼制,擅自把已经做好的礼服,私自染成了绿色或黄色,当然是她有意而为之。
这位小妾是自己喜欢绿色和黄色吗?不是她自己喜欢绿色,而是君主喜欢绿色,因此,身穿绿衣是为了诱惑君主。
她自己喜欢黄色,不是因为君主喜欢黄色。她为什么喜欢黄色?是因为黄衣黄裳是夫人所应该穿的礼服颜色。所以,她喜欢身穿黄裳,是要成为“夫人”。
为了诱惑君主,她擅自把上衣改染为绿色。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她擅自把上衣的里子改染为黄色了。怎么染?不把礼服拆开就无法染。
本来小妾的礼服应该是黑色上衣、素白里子,那素白里子改染成黄色很容易,要把黑色外表改染成绿色却不容易,甚至几乎不可能,然而她却把如此艰难的事情做成了事实。
小妾把已经做成的礼服再重新拆开、改染,这是先后顺序的颠倒,是对礼制的破坏;她诱惑君主,一心夺占夫人的权位,是对纲常的破坏。
君臣、父子、夫妻,叫做三纲。在欲望的趋势之下,小妾不仅不顾礼制,而且公然破坏礼制。通过诱惑国君的方式,满足自己的私欲,扰乱的是夫妻之纲。
仁义礼智信,叫做五常。身为小妾,却企图夺占夫人之位,诱惑国君,可谓不仁不义、无礼无智,失去诚信,这是失去五常之德。
小妾的如此作为,是因为本心被蒙蔽了。因为欲望作祟,然后才导致本心被蒙蔽。小妾私自把衣服染得变色,也正是欲望作祟的结果。
【3】宫廷制衣小妾改,败坏纲常罪非轻。行善行恶权在我,背弃礼义恶必生。
无论是“绿衣黄里”,还是“绿衣黄裳”,都是“女所治兮”。意思是说,造成“绿衣黄里”和“绿衣黄裳”的人,就是那位小妾。
“女所治兮”之中的“女”字,有两种读音,毛诗是读作“男女”之“女”,郑玄读作“汝”。读作“女”,解释的时候,比读作“汝”复杂一些。
读作“汝”,就是卫庄姜直斥小妾,简单清楚。从情感上来说,卫庄姜到了怨恨、愤怒的程度,有悖于《诗经》“怨而不怒”的原则,也不符合“夫人”应有的品德。
再者,如果把“女所治兮”直接解释为“那些违背礼制的衣服,就是你制作出来的”,那么,卫庄姜把矛头直指小妾,似乎卫庄公没有过错了。
这么一来,卫庄姜就像那些普通女子一样了。普通女子在遇到丈夫被其他女子诱惑的时候,活着丈夫勾引其他女子的时候,往往把矛头仅仅指向那位女子,而不去指责丈夫。
普通女子这样的做法,也无可指责,也可以理解,然而,《绿衣》作为《诗经》中的一篇,而且作为正面形象的“夫人”卫庄姜,岂能如此呢?
另外,这种解释也没有了后宫负责制作服装的女子,而只有小妾一人了;小妾拆开礼服、重新改染的过程也不见了。
读作“男女”之“女”的时候,既包含“妇女制衣”的礼制问题,也包含“小妾改衣”的悖礼问题。其中所针对的是礼制、礼义问题,而不仅仅是那位小妾。
卫庄姜所要指责,偏重的是“小妾违背礼义、败坏纲常”,而不是偏重于“违背礼义、败坏纲常的小妾”。因此,此诗以《绿衣》为题,而不以《小妾》为题。
违背礼制,固然是那位小妾之罪,然而,卫庄公的好色与纵容,却更是卫庄姜所忧心的。如果卫庄公德行高超,至少能够遵守礼义,那么,即使有妹喜、妲己,也不会被诱惑。
所以,卫庄公被诱惑,是因为自身修养不够,可是,这不是夫人所忍心公开明言的;小妾的本心也像蚕丝一样素白,背弃礼制,也是因为缺乏修养,才被欲望所左右。
只要我们不是在利益攸关、没有成见的情况下,恐怕谁都会知到诗中这位小妾的做法属于恶行,可是,一旦利益攸关,却很可能做出像这位小妾一样的行为。
在平时,我们一般都会知到卫庄公被色所诱属于昏庸,并为我们所不齿,可是,当我们自己面对情色诱惑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做出像卫庄公一样的行为呢?
我们平时,谁都会喜欢善,而痛恨恶;谁也想行善,而不想行恶。那么,怎么才能行善而不行恶呢?全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注重修养。
修养越好,越能守得住礼义;修养不够,只要遇到更大的名利、地位、情色的诱惑或威胁,很难不做出背弃礼义之事,进而由此做出邪恶之事来。
2.关于“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1】女子染丝而制衣,先后顺序不可易。礼制所遵是礼义,合义之礼不可拒。
所谓“我思古人,俾无訧兮”,其中的“我”是卫庄姜自指,“古人”是指往圣前贤;“俾”,音“比”,是“使”的意思;“訧”,音“尤”,是“过错”之意。
女子养蚕、染丝、制衣,不按规矩,弊大于利;如果故意违背规矩,危害无穷。比如,画圆测圆不用圆规,要画出标准的圆,也许只有本领非常高的人可以做到;
即使是这样本领非常高的人,在他没有练成如此本领的时候,在他年老眼花或双手不灵便的时候,都不能画出标准的圆,何况天下之人有几个这样的高手?
至于说,有人故意违背圆的标准,那么,他所画出来的那个东西还能叫做圆吗?本来不能叫做圆,却又要他人承认那是圆,就只能像秦朝的赵高那样指鹿为马了。
做礼服,不能颠倒了先后顺序;小妾把本来符合礼制的礼服再拆开,改变颜色,这就不仅仅是顺序颠倒的问题了。
《礼记·中庸》中说:“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仅仅从制礼来说,有其位而无其德,所制的礼未必符合礼义;如果心中只有利益而没有道义,那么,制订出来的所谓“礼”又怎能符合“道义”呢?
如今有一部分学儒的学者,出于好意,出于弘扬儒学、爱国爱民之心,大力倡导“宪政”。如果的性修养没有达到通圣贤之心的程度,即使制订出了“宪法”,敢保证不违背“道义”吗?
如果有其德而无其位,即使是制订出符合“道义”的“礼”,有谁会遵从呢?再从倡导“宪政”来说,即使是真的有了圣贤之德,却不得其位,所制订出来的“宪法”又有何用?
符合“道义”的“礼制”,当然是符合“礼义”的。这样的“礼制”是应该遵守的,否则,便是违背“道义”,而祸国殃民。
如果无圣人之德,也就算不得圣王。圣王制礼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使天下之人、使天下千秋万世能减少过错,以至于没有过错。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意味着卫庄姜认识到了往圣制礼的用意,而且意味着卫庄姜自觉自愿地遵循礼制。
一个无德的小妾,满怀私欲,凭借美色诱惑国君,想要达到夺占夫人之位的目的,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礼制,更重要的是违背礼义、败坏礼义。
讲座暂停,休息五分钟。因为最近几天,我必须完成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时间不够,因此,今晚就不再做问答了,抱歉。如果大家有疑问,请记录下来,或者到我的QQ空间留言,忙过这几天之后,在下一定奉上参考性回答。
【2】有礼不在人议论,在于内心无所愧。貌似之礼不算礼,无诚不敬是虚伪。
现实是错综复杂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常见。同样道理,貌似是礼而实则非礼之事,貌似无礼而实则合礼之事,在现实之中是常有的。
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尽然是“尽礼”,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是谄媚呢?因为人之行礼,在于所要行的是“礼之当然”,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更不是事先存有任何名利目的。
孔子“以礼事君”而丝毫不违背礼,可是,因为当时礼崩乐坏,众人不知正礼,反而把一些不合礼义的“礼制”、“礼貌”当做“礼”,所以才会认为孔子是谄媚。
为什么孔子说“人以为谄”,却不说“小人以为谄”呢?如果把当时之人都叫做“小人”,意味着内心有不平之气,或者说“有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是因为礼崩乐坏,所以导致了“人以为谄”。在此情况下,众人有什么可责怪的呢?孔子行礼,只是尽其诚心敬意而已,只是行“礼之当然”而已。这是仁心的自然体现。
孟子在一次丧礼上,见到了当时担任“右师”的简驩(欢),当时,众人都上去跟简驩“行礼”,唯独孟子不“行礼”,于是引起了简驩的不满。
孟子说:“按照礼制,在朝廷之上,不能离开自身之位而去跟人说话,不能跨越台阶去给人作揖。我所做的正是按照礼制而行,子敖(简驩的字)却认为我是怠慢无礼,难道不是令人惊异之事吗?”
孟子的话,绝不是仅仅向简驩做解释,更是为了说明自己只是按礼而行。在此,孟子没有把那些“行礼”之人称为“阿谀谄媚”,也没有标榜自己不“阿谀谄媚”。
因为众人常常“察理不精”,所以,在“礼”与“非礼”之间,在“义”与“非义”之间,常常分辨不清,这也怪不得众人。
圣贤君子不怪罪众人,这是“恕”的体现,亦即对他人不求全责备;但是,我们要学习圣贤君子之道,却不能不“忠”。
这里所谓的“忠”,是发乎诚心敬意,而且符合道义、礼义。“恕”是圣贤君子待人之道,而不是圣贤君子待己之方。
【3】非礼之礼不可行,非义之义不可做。欲学君子之道者,是非善恶须明确。
因为人间之事本来就错综复杂,所以,很多是非善恶是难以辨明的。正因如此,才需要圣贤君子来加以辨明。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君子之所必需。当众人都“利令智昏”的时候,要使天下回归正道,所需要就是不为名利所醉的君子。
可是,“众人皆醉”却不自以为“醉”,不承认其“醉”,甚至做出来许多荒唐、疯狂之事,乃至邪恶之事,却不知到、不承认。
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屡有发生。屈子灵均蒙冤,岳氏鹏举被害,韩子退之险些被杀,苏子东坡多次被贬,为什么他们到现在被人们所尊敬?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能够“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人们期盼着出现于当世的贤者。可是,我们与其只是尊敬,只是期盼,不如让自己修养成为这样的人。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朱子解释说:“察理不精,故有二者之蔽。大人则随事而顺理,因时而处宜,岂为是哉?”
所谓“非礼之礼、非义之义”,都是似是而非的礼义。我们来看董子《春秋繁露·五行相胜章》中所说的例子。
西周初期有个叫营荡的人,在担任齐国的司寇的时候,姜太公问他治国的主要原则,他说:“仁,就要爱人;义,就要尊老。”
姜太公问他:“怎样爱人?怎样尊老?”他说:“爱人,就是虽然有儿子,但是,父母却不要凭借儿子来赡养;尊老,就是如果妻子比丈夫年长,丈夫就要拜妻子。”
营荡所说的“父母不凭借儿子来赡养”,属于“似义而非义”;营荡所说的“妻子比丈夫年长,丈夫就拜妻子”,属于“似礼而非礼”,两者都是对道理一知半解,所察不精的说法。
据苏舆《春秋繁露注》的解说,其弊端如下。第一,父母不凭借子女的赡养,在营荡看来,这是对子女的体恤之情,
其弊端在于,使得子女不再孝敬赡养父母,父母也不再抚养子女,甚至会使教化和政令无法施行,而助长悖礼怠慢之风,使本来应当相亲的父子反而像路人一样,这样的所谓的“仁心”反而会导致“戾气”,是非常扰乱天下的说法。
第二,妻子比丈夫年长,丈夫就拜妻子,在营荡看来,这是以年长为尊,好像是符合“长幼有序”,其弊端在于,败坏了“夫为妻纲”,进而也随之而使“父为子纲”、“君为臣纲”被败坏。
另外,“长幼有序”是同辈之间的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晚辈对长辈之礼,两者不可混淆;夫妻虽然是同辈,但是,夫妻之间却不能用长幼来区分尊卑,毕竟尊者可敬、卑者可亲,所以,尊卑不可颠倒。
对此,当今之人,恐怕怀疑和反对者会很多,尤其是年轻人和结婚不久的夫妇,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百余年的风气影响是一时难以消除的。
再比如,“借交报仇”,也是似是而非的做法。所谓“借交报仇”,意思是说,不加区分地去帮助所交往的人去报仇。
《礼记·曲礼上》说:“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如果父母尚在,就去为朋友报仇,那就是把朋友看得比父母还重,相当于抛弃父母而不管,是不孝的行为。
另外,不分是非曲直,不顾是否符合道义,就去帮助朋友去报仇,似乎是很讲义气,而实际上,这也是“非义之义”。
《史记·货值传》中说:“有那种街巷之中的青年人,攻击掠夺而杀人越货,胁迫他人而作奸犯科,侵夺人食而制造假币,行侠仗义而兼并土地,
帮助朋友而报仇雪恨,劫掠钱财而躲藏逃避,违法乱纪而毫无禁忌,明知险境而趋之若鹜,这样的人实际上都是为了谋求财富用度而已。”
【4】庶民谋求名和利,君子从之乱国家。以仁待民君子事,媚俗媚民岂可嘉?
近百余年来,为了引进和宣传“民主”,所以,在舆论上大力宣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力宣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涉及到各方利益的事情上,由各方的人,或者各自选出代表,采用投票的方式,做出一个决定,这是可以的。不过,这只能是“利益制衡”的方式方法。
君臣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实施之后,不仅应该“民为贵”,为庶民利益多加考虑,而且应该听一听庶民的想法、说法,这就是尧舜“问政于刍荛(除饶)”之意。所谓刍荛,是指打草砍柴的人。
可是,要决策大政方针,能采用让君子和小人同样投票的方式吗?“群众”的所见所闻,难道真的就靠得住吗?如果真能靠得住,那么,屈子恐怕就不会蒙冤了。
我们平时都非常推崇高屋建瓴、英雄俊杰、超凡出众、出类拔萃、鹤立鸡群、高瞻远瞩的人,仔细想一想是为什么?
别说“三个臭皮匠”,即使是一万个、一亿个臭皮匠,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加在一起,能“顶一个诸葛亮”吗?
假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么,刘玄德也就没必要“三顾茅庐”了;假如十三亿人乃至全世界的人加在一起能顶得上一个圣人的仁和智,那么,确实不需要尊敬圣人了。
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个说法不对。“德”不是“积善”而来,而是从修身修心而来。田常和王莽所行的“善”很多,难道能“积”而成“德”吗?
孔子所传的大道,是“积累”、“综合”而出来的吗?不是。未达于道,未修及圣,无论如何“积累”、“综合”,都不是“圣人”。
打个比方来说,“和氏璧”是珍贵的,假如我们以极为高明的手段和技巧,“拼凑”出来一个比“和氏璧”更大的的宝玉,是不是比“和氏璧”更珍贵呢?
因此,陆象山先生说:“夫民,合而听之则神;离而听之则愚。故天下万世自有公论。”如果不能照顾到庶民的利益,当然不行;要充分照顾到庶民利益,不是凭借思虑和经验而来的,而是要凭借仁心的修养自然做出来。
圣贤君子,不是“以百姓之是非为是非”,而是“以道义之是非为是非”。为了迎合庶民和世俗而放弃道义,那就是媚俗、媚民的行为,当然是不可取。
君子的修养,在于“知众人之所不知”、“能众人之所不能”、“明众人之所不明”,只有如此,才能始终坚守道义,避免把天下百姓引入歧路、险途。
谁来做君子?“舍我其谁。”这是志向高远和敢于担当。然而,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有能够担当的德与能。如何具有这种德与能?修身而已。
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下一次,我们继续讲《绿衣》第四章。因为最近几天,我必须完成的事情太多,实在是时间不够,因此,今晚就不再做问答了,抱歉。如果大家有疑问,请记录下来,或者到我的QQ空间留言,忙过这几天之后,在下一定奉上参考性回答。谢谢各位群友,谢谢管理员。再见!
今晚的讲座稿,请见:
http://user.qzone.qq.com/1218930 ... &pos=137803680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五讲:QQ群讲座稿:《诗经·邶风·绿衣》(五)(2013.09.08)
各位群友,晚上好!可喜的是,我们的《诗经》和《大学》讲座,邀请我去直播的越来越多。究竟有多少人在一起学习着,我不知到,也不是很关心,毕竟想不想学,都是每人自己的事,是否接受更是自己的事。
关键在于,我在学习经典,有朋友在跟我一起学习经典,全国已经有不少学习经典的私塾、书院、学校,官办的各级各类学校也,以及电台、电视台,也有了这样的内容。
经典,是“书中之书”,经典所载的“道”是判定是非偏正的标准,因此,在“经史子集”之中,以“经”为首。
孔子,是“至圣先师”,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是凡人庸人,然而,无论我们是凡人庸人,还是学者专家,生来都具有与孔子一样的“本心本性”,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被情感欲望所蒙蔽所左右了。
在“至圣先师”面前,我们都只是“学生”。心存成见来学,不是“虚心”,必然“若存若亡”;先有对经典“去粗取精”的念头来学,则是把自己凌驾于“至圣先师”之上,把自己或当时的流行观点凌驾于经典之上。
当时,孔子有弟子三千,学而成贤的不过七十余人,可以称圣的不过颜子、曾子、子思子。三子之所以能成为复圣、宗圣、述圣,在于不疑,在于诚敬以学。
孟子未能直接受教于孔子,而私淑孔子,不疑孔子所传之道,也诚敬以学,然后而有“亚圣”之尊号、天爵。
我们生于孔子孟子两千余年之后,不能直接受教于孔子孟子,能不疑孔子孟子所传之道,也诚敬以学,必然能使我们的人生少一些悔愧,也必然能增进我们国家的社会善与正。
前三次讲座,我们讲解了《绿衣》的前三章,我们再复习一下诗歌全文,然后开始讲解第四章的内容。
《绿衣》全文如下: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合)维其已(以)。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常)。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笔)无訧(尤)兮。絺(吃)兮綌(细)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六、第四章讲解:
原文:絺(吃)兮綌(细)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1.关于“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1】葛布衣衫难御寒,可怜身上衣正单。时如深秋衣如夏,邦国无礼人难安。
“絺”,读作“吃”,是指细葛布。“綌”,读作“细”,是指粗葛布。用粗葛布或细葛布所做的衣服,吸汗而且透气,是天热的时候穿的。
“凄其以风”,意思是在寒冷凄苦的寒风中。本来是天热的时候穿的衣服,可是,现在却穿着这样的衣服,在寒冷的风中。
究竟是外在的寒冷加剧了内心的寒冷呢,还是内心的寒冷再加上外在的寒冷呢?应该说卫庄姜内心的寒冷首先是来自于外在事物,小妾的僭越,和卫庄公的纵容、宠信进一步加剧了卫庄姜内心的寒冷。
“凄其以风”是因为“风”而感到“凄”。这里所说的“风”,也就是小妾的僭越和卫庄公的好色,都属于无礼、悖礼的行为。
如果说小妾和卫庄公的悖礼行为像“风”,那么,“衣服”意味着什么呢?那是穿在卫庄姜的身上,用来保护卫庄姜的。
那单薄的服装当然不足以抵御寒风,难道卫庄姜不能换成足以抵御寒风的衣服吗?当然不是,卫庄姜虽然得不到卫庄公的宠信了,毕竟不会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
问题在于,不是卫庄姜的服装穿错了,而是朝廷的风气错了。本来应该是夏季,而朝廷的风气却分明是秋季了,这是卫庄姜所不希望看到的,也是她始料未及的。
因为不希望看到,也因为始料未及,所以,卫庄姜依旧身穿夏季的衣服。当卫庄姜感觉到寒冷的时候,难道不能换上衣服吗?
换衣服,并非多么困难的事情,可是,卫庄姜却不换,为什么呢?一定有一种使她不换衣服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卫庄姜服装的单薄,意味着可以保护她的东西很少,能够保护她,而且能保护卫庄公、国家、百姓的,是什么呢?
以上两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礼”。卫庄姜宁愿忍受寒冷,也不愿意改换掉夏季的服装,因为夏季对应“礼”;朝廷无礼,国家就像已经到了多事之秋。
【2】春秋对应仁与义,冬夏对应智和礼。人之一生如四季,却以五常为标记。
我们为什么会从葛布衣服联系到了“礼”上去了呢?看起来似乎很牵强。不过,只要我们知晓四季与五行的关系,就不会认为是牵强了。
我们在学习《绿衣》第一讲的时候,就说到过“五行”的大系统,当时我们侧重说的是“五行”与“五色”的关系,这里我们侧重说的是“五行”与季节、“五常”的关系。
木,对应春季,对应东方。春季是万物生机发生的季节,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位,因此,又对应人生“五常”之中的“仁”。
从人的一生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好比是说太阳天天从东方升起,“一年之计在于春”好比是说每年都从春季开始。
从“人之所以为人”来说,生来就具备的“恻隐之心”,好比上天赋予人的“生机”所生长起来的芽苗。
火,对应夏季,对应南方。夏季是万物成长,南方是太阳天天中午经过的方位,因此,又对应人生“五常”之中的“礼”。
从人的一生来说,所谓“三十而立”,好比是芽苗在烈日下成长以至于成熟就像冬小麦春季重新发芽,到夏季的炎热中变得颗粒饱满而且完全成熟。
从“人之所以为人”来说,所谓礼,应该是经过学习、修养和历练之后,完全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金,对应秋季,对应西方。秋季是应该收获的季节,西方是太阳降落的方位,因此,又对应人生“五常”之中的“义”。
从人的一生来说,好比自己种植的庄稼可以去收获,不是自己种植的庄稼就不能去收获,留下自己吃的用的,交出或卖出多余的给国家或他人,还要留下种子。
野生的东西,到了秋季,人为了生存,可以去得到自己能用得到的,不能奢侈,不能贪婪。此后,草木和大地就开始休息了。就像太阳也要下山一样,该歇歇了。
从“人之所以为人”来说,犹如“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到什么事该做,知到什么事该怎么做。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水,对应冬季,对应北方。冬季是万物生机敛藏的季节,北方是太阳的足迹所不到的地方,因此,又对应人生“五常”之中的“智”。
从人的一生来说,好比大雪覆盖大地,万物生机敛藏,但新生命也正在孕育的过程中;人到老年,各种事情渐渐教给下一代,自己则颐养天年。
从“人之所以为人”来说,人生到此时,应该达到“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凭什么可以达到这一点?“无为无不为”、“无思无为”、“无欲无求”。
还有一个土,对应长夏,对应中央。长夏介于夏季和秋季之间,是从以阳为主到以阴为主的过渡阶段;
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即夏历三、六、九、十二月,人们称之为“四季月”,也意味着是季节转换的过渡阶段。
土在中央,同时,又寄居四方。从中央来说的,是“诚”,好比是一个“君主”;从寄居四方来说的,是“信”,好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从人的一生,以及“人之所以为人”来说,人生来本来就是“诚”的,表现为一言一行的时候,“诚”也就体现为“信”了。
人的一生,好比一次四季,子子孙孙,则好比是四季的周而复始。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则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志。
【3】人之有礼重在心,人而无礼枉称人。所宜皆因时位定,一切均由礼相分。
我们从葛布衣服是夏季的服装,讲到了季节与五常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专门说说“礼”的意义,以及“礼”与“等级”的问题。
“礼”分为几个层次,从作为“人”的最根本上来说,人能知到自己区别于禽兽,是最根本最根本的。有这个起点,然后才能说走上了“人”的路。
《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善于学习人说话的鹦鹉,仍然是鹦鹉;善于学习人说话的猩猩,仍然是猩猩。人练习“五禽戏”,仍然是人。为什么?
若非发自内心而显现于外,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禽兽还是禽兽,人还是人。所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不是让我们模仿,而是让我们用“人之心”去行“人之事”。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阐释什么叫做“礼”,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礼”是用来干什么的?《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我们据此来谈谈“礼”的作用。
如果用最简单的白话文来说,此句是说:礼的作用,在于确定人们之间的远近关系,断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情况,辨别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的人际关系,明确是是非非。
下面,我们把这四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一下。我们说明的时候,依据的是《十三经注疏》之中的《礼记正义》。
第一,关于“定亲疏”。人与人之间必然有亲近者,有疏远者,可以通过礼来确定。比如,亲属之间的亲疏可以通过“五服”来确定。
“五服”是在有丧事的时候所穿的不同丧服,即斩衰(崔)、齐衰(资崔)、大功、小功、缌(喜)麻。斩衰是用粗糙的生麻布做成而且不缝边的丧服,穿这种丧服的人要服丧三年;
齐衰也用粗糙的生麻布做成但要缝边的丧服,穿这种丧服的人要服丧一年;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但做工粗糙的丧服,穿这种丧服的人要服丧九个月。以上三种都是身穿粗糙丧服而且服丧时间较长,意味着与死者的关系亲近。
小功是用比较精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穿这种丧服的人要服丧五个月;缌麻是更为精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穿这种丧服的人只服丧三个月。以上两种都是身穿做工较精细的熟麻布丧服而且服丧时间较短,意味着与死者的关系疏远。
亲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五种丧服来确定亲疏,朝廷官员的高低贵贱、军队将士的级别高低也可以通过礼仪性的服饰之类的东西来确定。
家族之中的祖先世系也需要通过礼来确定,即“辨昭穆”。始祖在正北方,然后二世、四世、六世之位在始祖的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之位在始祖的右方,称为穆。
第二,关于“决嫌疑”。因为相似,所以才会产生嫌疑。当出现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情况时,需要用礼来加以区别。
比如,如果“妾”为“正妻”服丧一年,正妻也为妾同样服丧一年就太重了,如果降低标准就与公婆为媳妇服丧相似了,要避免嫌疑,所以,正妻与公婆都不为这个妾穿丧服。
再如,当孔子去世后,门人对应该穿什么丧服有些疑惑。子贡说:“当初父子为颜回服丧的时候,就像为儿子服丧一样但不穿丧服。为子路服丧的的时候也是如此,请大家在为夫子服丧的时候,就像为父亲服丧一样但不用穿丧服。”
孔子为颜子服丧的做法,以及孔子的弟子门人为孔子服丧的做法,都是决断疑惑的做法。在其它方面有嫌疑的时候,也需要用礼仪形式来加以决断。
第三,关于“别同异”。不同的关系,在礼上也就有所区别。比如,同一个父亲的两个女儿,虽然因为出嫁而不再与父亲在一家了,但她们与父亲有共同的祖先,这是本同而末异。
再比如,父之兄的妻子为世母,父之弟的妻子为叔母,儿子的妻子为子妇。世母、叔母、子妇来自不同的家庭,现在却成了一家人,这是本异而末同。
在遇到婚丧宴聚等事的时候,各自应该在什么位置、应该如何做,有礼仪规定就不至于迷茫混乱,人们根据他们各自的位置、做法也可以大体知道互相之间的关系。
第四,关于“明是非”。明确是否符合礼义。有了礼仪的规定,就可以根据所规定的礼仪来明确是非。符合礼仪则是,违背礼仪则非。
比如,在主人还未将死者成殓的时候,孔子的弟子子游前去吊唁,将外衣敞开,露出里面的衣服,而且不用裘皮大衣完全覆盖住里面的衣服,以此表示敬意;
曾子认为失礼,认为吊唁的时候应该掩住内衣而不使裘皮衣服显露出来,但根据礼仪规定可以知道,子游的做法符合礼仪;曾子的做法违背礼仪。
由此可知,有了礼仪的规定,然后可以使人有所依据,从而评判是非。当人们否定了礼仪规定的时候,亲疏关系乱了,嫌疑难分了,同异难辨了,是非难明了。
讲座暂停,我们休息十分钟。休息期间,欢迎群友提出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意发表感想。十分钟后,讲座继续。
【4】今人对礼多误解,一重一重又一重。礼有礼义与礼仪,礼貌常常多不同。
我们中国传统的礼,是根据什么制订的呢?在百余年反传统的风气影响下,同时加上人们对西洋之学不自觉的崇拜,产生了一些误解。
第一,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礼,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用来欺骗和奴役劳动人民的”,这是受“反传统”风气的影响而产生的。
这是“阶级斗争”的观念,是先把“君臣”和“庶民”“对立”起来了,是按照西洋之说的“制衡”来理解的,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君臣民一体”之说。
第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礼,就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扼杀“人性”,这是在百余年反传统,而又不读经的情况下被误导出来的。
这是不知道“等级”是必须有的,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也必然会有前后、左右、上下的区别,更何况一个企事业单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众多的人呢?
不过,等级是必然会有的,按照经典来说,不同级别的“位”上,并不是有必须固定的“人”,而且,一个人的一生也会变换他所处的“位”,应该各得其应得的“位”。
另外,上面所说的“人性”,也是按照西洋之说来讲的,不符合中国传统经典之中所说的“人性”,而与荀子之说相似,与《契约论》相同。
第三,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礼,过于繁琐,有太多的繁文缛节,这个误解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因为有意或无意地把君子之礼和庶民行为混淆在一起所导致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地位越高,礼的标准就越高;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礼的程度越高,也就意味着越有修养和教养。
并且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跟随父母或教师学习礼仪,那么,礼仪的形成也就好比是潜移默化一般,天长日久也就不会觉得那是繁文缛节。可是,平时没有人教,自己又不学,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现学现卖,必然觉得繁琐、厌烦。
另外,一个人从书本上去看礼仪的时候,必然会觉得繁琐,就好比一个人手把手教你用电脑会很简单,可是,如果看书本学习用电脑,你必然觉得很繁琐。
第四,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礼,是人为规定出来的,是强加于人的,这是因为受西洋之学的影响而导致的。
仔细看看《礼记·乐记》,就可以清楚,中国传统的礼是模拟“天地之序”而来的,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是“修齐治平”的重要部分。
《乐记》中说:“礼节民心,乐(悦)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我的道友真一道子先生对我说过,圣人制礼的时候,照顾到了各种人的情况。比如“三年丧(桑)”之礼,对君子来说,过了三年还依旧则是不孝,对小人来说,不到三年就王姬去世的父母也是不孝。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都是遵循道义原则的,若非圣人是做不到的。当然,请大家不要按照当今“反传统”风气影响下的“传统文化”四个字的意思去理解。
第五,有人认为,“三代不同礼”,所以,礼是随着时代和地方不同的,当然也就是可以变化,可以发展的,中国传统的礼也就不必保持,也不能恢复了。这是不了解“礼义”、“礼仪”和“礼貌”的区别所导致的。
“三代不同礼”,是谁说的?是韩非子。韩非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韩非子就是要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改造一切,而且韩非子是站在世俗“君主”的利益上说话作文的。
“礼义”是礼的根本原则,这个原则是不可变的,违背“礼义”的就不是符合“中国传统”的“礼”。在世俗社会之中,这种不符合“中国传统”的“礼”是常见的,不可混为一谈。
圣人所制订的“礼仪”,是符合道义的,要有所改变必须格外慎重;不过,表现为具体形式之中,比如孔子编订的《仪礼》就是这样,通过具体的礼仪形式来体现“礼义”。
“礼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改变的,它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可强求,而且应该入乡随俗。
不过,其中有符合“礼义”的,有部分符合的,也有违背的。对于符合的应该遵守,对于部分符合的可以潜移默化,对于违背的则应该改变。
2.关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1】圣人制礼非为私,遵从天地合人情。莫以小人解君子,夫人守礼为安宁。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毛诗正义》的解释是:“古之圣人制礼者,使夫妇有道,妻妾贵贱各有次序。”
古之圣人为什么要制礼?目的就是为了“使夫妇有道,妻妾贵贱各有次序”。千万不要把“圣人之心”误解了。
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么,“君子”也是“小人”,而且有时候被认为还不如“小人”;如果“以小人之心”去“度圣人之意”,就更难理解了。
因为有“小人之心”,所以有“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之事;因为有“小人之心”,所以有“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之事。
如果以“小人之心”去理解卫庄姜,恐怕会认为卫庄姜是想要用“礼”去“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地位”,这样一来,卫庄姜也就被误解为“小人”了。
卫庄姜内心所想的,是国家没有违背礼义之人,没有违背礼义之政,没有违背礼义之事,所以,她所思所想的,是期望着君主、自身,国人都能遵循圣人所订之礼。
卫庄姜所忧心的,不是自身的安危与得失,而是卫庄公的安宁,是卫国国家的安宁,是卫国百姓的安宁。否则,《绿衣》一诗怎么会被列入《诗经》之中呢?
【2】人之尊卑虽不同,人之本心却无异。人不学礼无以立,邦国无礼无以继。
《曲礼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设)。”
在“礼崩乐坏”的现实社会之中,人类的希望何在呢?在于“自卑而尊人”的贤德君子。所谓“自卑”,是要节制自己的欲望。
贤德君子只有自己“志于仁”、“志于道”,才能施恩而不图报,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能“克己”才能“复礼”,能“复礼”才能“为仁”。这
不是圣人对所有人的要求,而是圣人对所有人的希望,不必担心我们未能符合贤德君子的标准,应当担心的是我们是否能向贤德君子接近。
贤德君子是人类社会的希望。人类社会缺少了贤德君子,只能每况愈下;贤德君子不能得其应得之位,难以挽狂澜于既倒。
为什么要“尊人”?因为人人都有自尊之心,所以,尊人也就是要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起。
一个人的处境不过是富贵或贫贱两种情况,身处于富贵地位能自我节制,就不至于骄纵轻慢,不至于奢侈荒淫;身处于贫贱地位能自我节制,就不至于守持原则,不至于胡作非为。
不论富贵还是贫贱,失去了礼,也就是失去做人的尊严。因此,守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告诉弟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诉儿子子鱼的时候也不例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兴于诗,立于礼”的意思。
朱子《论语集注》中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因此,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教化天下,都应该重视培养品德,重视通达事理。有品德才能知道如何做人,通达事理才能知道如何做事。人生除了做人和做事之外,还有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什么地位、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都不知到,那么,他如何能够立身于世呢?如何无愧于人生呢?
卫庄公悖礼,小妾悖礼,卫庄姜虽然能劝谏,然而,毫无作用,如此下去,卫国也就好比是到了秋季,到了中后期,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卫庄姜如此,实际上首先是让自己遵循礼义,而期望他人能遵循礼义。礼首先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不是对他人的要求。不过,他人无礼,君子也不会因此而失礼。
孔子说:“君子礼乐斯须不可去身。”对于狗咬人,人以人的心思和方式去惩罚狗,那也正是礼的体现。
今晚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群友,谢谢各位管理员!下一周,我们继续学习《燕燕》。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欢迎群友提出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意发表感想。
今晚的讲座稿,请见:
http://user.qzone.qq.com/1218930 ... &pos=1378648111
发表于 2015-5-5 12: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两种不同意见,甚至几种不同意见下,做出一种决定。能做出这个最后决定的人,最好是丈夫,无论这个决定本来是丈夫自己的意见,还是妻子或者别人的意见,决定之后的后果,要丈夫来担当责任。
难道由妻子做最后决定不好吗?不是不好,只是一般情况下,不如让丈夫来做这个最后决定好。因为一个男子汉,就应该有决策能力,就应该有担当责任的勇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1:25 , Processed in 0.0743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