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3|回复: 6

跪拜礼的意义变迁: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1 1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跪拜礼的意义变迁: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_吴钩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f644d0102vxee.html

传统文化大有复兴的势头,这股热潮之下,自然是鱼龙相混、泥沙俱下,比如有的学校、书院在开学仪式上恢复传统的跪拜礼,由此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说下跪是奴性的象征,也有人说跪拜是尊师重教的体现。我的意见呢,既不像激烈的反对者那样认为跪礼是奴性发作,也不主张恢复跪拜礼。对传统的跪拜礼,我们需要心平气和地做一番“意义还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因为椅子的普及。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铺一张席子,屈膝跪坐于上面,跟今日日本、韩国人还保留下来的传统坐法差不多。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只是“长揖”,通事(翻译)命他“跪”,文天祥说:“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礼毕,可赘跪乎?”文天祥只揖不跪,因为高椅时代的跪已有屈辱、卑贱之意,揖才表示礼节。

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元朝臣下进奏,一律下跪。明朝继承这一陋习,“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同僚相见,则“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礼,有事则跪白”。

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清代笔记《瞑庵杂识》载,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多磕头、少说话”成了清朝官场的六字秘诀。

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难怪清末的谭嗣同要猛烈抨击清王朝“繁拜跪之仪以挫其气节,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书之禁以缄其口说,而文字之祸烈矣”。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要求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一名清初的士子还观察到,“迩来士大夫日贱,官长日尊,于是曲意承奉,备极卑污,甚至生子遣女,厚礼献媚,立碑造祠,仆仆跪拜,此辈风气愈盛,视为当然,彼此效尤,恬不为怪”。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我还在《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上看到,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在跪拜已含有强烈的尊卑涵义之后,人们从下跪的动作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屈辱”、“卑贱”。这时候再来提倡恢复跪礼,肯定是不适时宜的。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我不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2: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所言极是
不知道大家什么意见
发表于 2015-8-1 0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不会跪老师,除非挂在墙上。
发表于 2015-8-1 0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粗俗了点哈,实际上跪拜这种礼节带着浓厚的卑贱色彩,即使曾经代表过平等的意思(文中所说的唐以前),现在这种意思则完全找不到现实意义,而且即使跪拜了又如何?心呢?每个人跪的时候是什么心态?自卑自贱还是带着尊重还是单纯的完成一个仪式?如果不是真正的尊敬那么跪拜无异于违心之举或者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已,我个人比较推崇心学理念,对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嗤之以鼻。
 楼主| 发表于 2015-8-1 0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使“跪拜礼”普通化、庸俗化
重大场合,“天、地、祖、亲、往圣、先贤”可跪……
发表于 2015-8-2 07:4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行跪拜礼,但是,要在双方礼仪基于平等的基础上
来自: 微社区
发表于 2015-8-2 07:4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鱼饵 发表于 2015-8-1 00:24
说的粗俗了点哈,实际上跪拜这种礼节带着浓厚的卑贱色彩,即使曾经代表过平等的意思(文中所说的唐以前), ...

跪拜礼本身就没有卑贱的含义
来自: 微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6-3 15:29 , Processed in 0.0974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