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9|回复: 3

楚风系列——国殇(古乐合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2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国殇》,古乐合奏,湖北省编钟乐团演奏。
《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是楚人追悼阵亡战士的悲壮祭歌。该曲运用湖北风俗歌‘孝祭’等素材谱成。 </P>
<P>[RM=480,360]http://mp3.baidu.com/u?n=13&amp;u=http://chu.china3r.com/Favorites/BianZhong/mKeip52XpZ8x.rm[/RM]</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春秋战国无义战。春秋战国,诸候争霸,战乱频仍。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军在丹阳、蓝田决战,楚国败,大量将士阵亡,屈原写了《国殇》以追悼。</FONT></P>
<P><FONT size=4>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 </FONT></P>
<P><FONT size=4><FONT size=5><B>楚辞 九歌 国殇</B></FONT>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2 1:34: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TR>
<TD colSpan=3>
<P  align=center><B><FONT size=4>《九歌之十·国殇》译注</FONT></B></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咀华庐整理</FONT></P></TD></TR>
<TR>
<TD colSpan=3><FONT size=4></FONT></TD></TR>
<TR>
<TD align=middle width=129><B><FONT size=4>原    文</FONT></B></TD>
<TD align=middle width=172><B><FONT size=4>译    文</FONT></B></TD>
<TD align=middle width=341><B><FONT size=4>注    释</FONT></B></TD></TR>
<TR>
<TD vAlign=top width=129><FONT size=4>操吴戈兮被犀甲①,
车错毂兮短兵接②。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③,
左骖殪兮右刃伤④。
霾两轮兮絷四马⑤,
援玉枹兮击鸣鼓⑥。
天时怼兮威灵怒⑦,
严杀尽兮弃原壄⑧。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⑨。
带长剑兮挟秦弓⑩,
首虽离兮心不惩⑾。
诚既勇兮又以武⑿,
终刚强兮不可凌⒀。
身既死兮神以灵⒁,
子魂魄兮为鬼雄⒂。</FONT></TD>
<TD vAlign=top width=172><FONT size=4>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
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
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
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
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
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
埋定车轮呵拉住战马,
拿过玉槌呵擂动鼓点。
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
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 </FONT>
<P><FONT size=4>既已出征呵就没想过要回返,
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
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
纵使首身异处呵无悔无怨。
真是英勇无畏呵武艺超凡,
你永远刚强呵不可凌犯。
既已身死呵将成神显灵,
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FONT></P></TD>
<TD vAlign=top width=341><FONT size=4>①戈:平头戟。吴戈:吴国所制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被:同披。犀甲:犀牛皮制的甲。 ②错:交错。毂(gu3):车轮中间横贯车轴的部件。古时常以之代指车轮。短兵:短兵器。 ③凌:侵犯。阵:军阵,阵地。躐(lie4猎):践踏。行:行列。 ④骖:驾在战车两旁的马。殪(yi4义):死,杀死。刃伤:被刀剑砍伤。 ⑤霾(mai2埋):同“埋”。絷(zhi2植):用绳子拴住。 ⑥援:拿起。枹(fu2福):鼓槌。鸣鼓:声音很响的鼓。 ⑦天时:犹言天象。怼(dui4对):怨愤。威灵:神灵。 ⑧严杀:犹言“肃杀”,指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壄(ye3野):古“野”字。
⑨忽:渺茫而萧索。超远:即遥远。 ⑩带:佩在身上。挟:夹在腋下。 ⑾心不惩:心不悔。 ⑿诚:果然是。勇:指精神上的气势。武:指孔武有力。 ⒀终:到底。不可凌:指志不可夺。 ⒁神以灵:指为国捐躯的将士死后成神,神灵显赫。意谓他们精神不死。 ⒂此句一作“魂魄毅兮为鬼雄”,意较佳。</FONT></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7-12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赏析】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容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FONT></P><P><FONT size=4>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FONT></P><P><FONT size=4>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本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FONT></P><P><FONT size=4>  依现存史料,我们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本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FONT></P><P><FONT size=4>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近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的《国殇》,包括其他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FONT></P><P><FONT size=4>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与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区别,乃至与《九歌》中其他乐歌也不尽一致。它不是一篇想像奇特、辞采瑰丽的华章,然其“通篇直赋其事”(戴震《屈原赋注》),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罢实在让人有气壮神旺之感。</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9:22 , Processed in 0.0653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