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7-14 1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踏歌》的舞蹈形态
《踏歌》的编导孙颖积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创作了这部作品,其舞蹈具有中国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一是"怀悫素驰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诚的神态追寻旷远的境界促成了女乐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态特征;二是"动赴度顾应声机讯体轻",汉代女乐舞者以"纤腰","轻身"为美,舞蹈"机迅体轻"却又节奏感极强,如赋中所说"兀动赴度,指顾应声",舞者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其三,是"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袅,云转飘忽". <P>《踏歌》在静态舞姿上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画砖的造型,在动态中大胆运用藏族牧区民间舞蹈动律,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民间古补的踏歌风格.舞蹈动作运用了"一边动"的独特舞姿,180度运动弥补了动作的协调对称,基本是"一顺边"运动.如:顿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带右臂向左前方扣盖,顿步;然后,向前行进,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高前后收送,第八拍,斜前举臂的动作.这样典型的"一顺边"动作使舞蹈更显得新颖别致,别有一番韵味.舞蹈始终在运动,如行云流水;旁侧三道弯体态打破了以前一提汉风三道弯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态,静态中含着一种自然的动感,同时也颇居妖媚之美.《踏歌》在传统调度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对比恰到好处,一顿,一流动更为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风姿.</P><P>2.《踏歌》的历史文化精神
首先,《踏歌》的运动方式有逆向起动和圆孤轨迹,这里深积着我们民族的运动时空观就?quot;以退为进","以起点为终点",空间上"以无为有","以弧线构球体"的观念.《踏歌》中舞者身体前俯后仰亦为阴阳配合,脚步有虚有实,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选退,婉转回旋,其规律与老子《道德经》"反复其道"相吻合,即宇宙运动的发生不必寻找外在的动力,其动力在自身内部的"反"与"复".</P><P> 其次,《踏歌》的舞蹈形态中具有"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正如《舞蹈形态学》书中所言,"舞蹈不单纯是一种\'运动\'形态,更是一种\'审美\'形态,而这种运动的审美,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的审美,一方面又是改造人体的审美."我们注意到,中国古典舞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以人体线条的呈现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体的文化限制来构?quot;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用孙颖先生的话来说,叫"中国古典舞的一个特征是外观面软松驰,气,力内运以为骨梗,龙趋凤回,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事实上,这种特征的形成,与我们文化传统中\'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相关联.所谓"得意忘形",是不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性,因为"中人思想多从自身做起,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行为,向外发展;退而独善,进而兼济,所谓\'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此一道德修养的程序.西人则是由外在的要求,渐次达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西方的道德观念多来自外在规定而非自身形成.中人对美的修养偏重人为之美,尤其对人体的观念更偏重于人为的服饰与内在的品德修养;西人趋向于自然美,尤其对人体美的欣赏有崇高的境界."</P><P> "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导致了服饰对人体某种程度上的文化限制并最终决定了舞蹈的运动形态.这种限制主要在袖手,束腰,隆髻和缠足4个方面.《踏歌》的袖手使舞蹈"若轻云之蔽月","踏歌"的"束腰"使舞蹈"斜拽裾时云欲生","踏歌"的"隆髻"使舞蹈"虹裳霞帔步摇冠","踏歌"舞者虽未缠足,但可想象缠足更加"回旋有凌云之态".由于对人体在"形"上的限制,"踏?quot;作为中国古典舞更注意内蕴之"意"的开拓,使其表现追求"意生象外"的境界.</P><P>3.《踏歌》的意象体会
《踏歌》舞蹈形态所创作出的"意象"很抽象,其"意"是意味深长的.有必要从历史时代对人的心理影响谈起,有必要理解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中国文化.</P><P> 中国的历史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尤其是汉末,魏晋时代,中原大地成了群雄逐鹿的战场,各国彼此互相砍杀急夺,轮替着粉墨登场,统治者内部彼此猜忌,互相残杀,墙宇倾毁,荆棘成林,现实生活中既充满苦难和危险,又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知识分子为避祸,寄身远离,崇尚玄谈,信仰宗教,纷纷乱乱的时代无规矩定则,是中华盛衰强弱之大界.乱,使人生观念改变,生的艰难,死得突兀,生的自在,死得壮阔?quot;纵使留得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故而人们传真于情,倍珍于生,无所谓桎梏而尽情咏歌为生.时代的艺术和人生更为相似,它身上容纳了越多的经历,它也就具有了越多的容量.于是出现了多姿多彩,令人叫绝,发于内心,直指人生真谛的魏晋艺术.《踏歌》历经这个时代,至盛唐达到极至.中国历史集荣辱贵贱于一身,造就了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对人生的彻悟.而今的社会同样处于转折期,人的观念在转变,社会机制在变革,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P><P> 《踏歌》产生于中国动乱的朝代,走过繁荣.今天,又从这样时代里的深谙中国文化的编舞家心中咏出,它以舞蹈的形式,以写意的方式体现了一种"意象",使人迷醉.那一切的一切由心而发,随意而动,人性所致.长袖是我内心情怀的延伸,动态是我内心美感所引发;协调一致的人体自然律动,奠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之上,让人赞叹人性本应如此美好,人生本应这样可爱.只有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才能发出这样的慨叹,只有五千年中国文化才能以如此又典雅,又妖媚,又含蓄,又洒脱,又自然律动,又修饰绮丽,又抑扬顿挫,又行云流水的《踏歌》来赞美生命的美丽.?quot;意象"是对人生的追求与赞美;是历经磨难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是深厚的中国文化的一种写意.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