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B></P>
<P><B>北京科技报记者: 史祎 董毅然
2005年07月27日</B></P>
<P><B></B></P>
<P><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7/2005727214939234.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7/2005727214939777.jpg" border=0></P>
<P><B><FONT color=#ff0000>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中国人穿起汉服,走上街头———</FONT></B></P>
<P> “当时我就想,光在网上看有啥用,要让大家看到生活中真正的‘汉服’。我对网友们说,这件事我做了。然后我就汇钱过去了,当时就抱着一个念头:就当被他骗一回,如果你给我做好,我就穿上街去!”</P>
<P> “穿汉服上街第一人”王乐天,回忆起最初向并不熟悉的网友阿秋定做汉服时的果决,语气中依然充满兴奋。而他为之热血沸腾的汉服,对当今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P>
<P> 如今,这种明代灭亡前汉族人的传统服装,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悄然复兴。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穿起汉服,走上街头,共同召唤那曾经辉煌的传统。</P>
<P><b> 王乐天</b></P>
<P><b> 穿汉服上街第一人</b></P>
<P><b> “穿汉服能感受一个汉族人的尊严”</b></P>
<P> 今年36岁的王乐天,是郑州电力系统的一名普通工人,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自己“从事最下等的劳动”,然而,正是他的里程碑式的一次壮举让汉服从虚拟空间的热门话题,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存在。</P>
<P> “前年6月,我在网站的一个链接上发现汉网,这一下不得了,像到家了一样!在汉服论坛版块,我才知道汉族的服装是怎样消失的,才知道满清剃发易服那些残酷的史实。”</P>
<P> 2003年11月23日,王乐天第一次穿上汉服走上郑州街头,这件汉服是依据电视剧《大汉天子》中李勇(原形李陵)服装的样式仿制的,然而随后的遭遇让他终身难忘。</P>
<P> “在行人的眼睛里,我就是一个出土文物,一个怪物。有一个路边小店的店员说,快来看,日本人来了。还有很多小孩对我说八格牙路!我就怒目而视,没有解释,小孩子懂什么啊。我走过去对那店员说,我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在街上,没有一个人说我是中国人,这是中国最大的悲哀!”</P>
<P> 特立独行的他很快被郑州本地媒体关注,郑州人对于汉服慢慢地有所了解,也不像最初那样感觉新奇。然而,“胆量这个东西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没有体会到,要穿汉服还要忍受人们无礼的嘲笑,现在我和网友一块出去,有时从你身边经过的人依然会很无礼地哈哈大笑。”</P>
<P> 嘲笑声中,王乐天依然坚定,他上下班都穿汉服。“穿汉服和穿普通服装的自我感觉当然不一样,这个衣服是我们华夏原生的,怎么能一样呢?穿汉服时坐姿走姿都要端起来,能感受到一个汉族人的尊严!”
如果说王乐天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汉服首次为普通百姓所知,那么同在郑州为汉服摇旗呐喊的宋豫人,则更多地扮演了一个汉服知识、汉族礼仪普及者的角色。</P>
<P><b><FONT color=#000000> 宋豫人</FONT></b></P>
<P><b><FONT color=#000000> 街头宣传汉服的先行者</FONT></b></P>
<P><b><FONT color=#000000> “我们不能只做填表的汉族”</FONT></b></P>
<P> 今年49岁的宋豫人原是河南平顶山市外事办的一名干部,业余时间酷爱研究传统文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上了汉网,当时他也没觉得倡导汉服有什么特殊,后来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P>
<P> “一批比利时外宾在我们那儿住了很久,开诚布公地告诉我,他们最反感我们平时无论什么样的场合,都穿西装打领带。他们说,西装本是礼服,你们无论收破烂还是干重体力活的都穿,实在不合适,既然是礼仪之邦,怎么穿我们的礼服干这些事?我就想,汉族已经把礼仪之邦的传统丢光了,难道我们自己的民族没有服装吗?!”</P>
<P> 老宋从副县级的岗位上退下来,有1300多元的退休金。他在郑州一所高校附近租了房子,租金100多块,吃饭在学校的食堂,一月要三百多块。剩下的都投入到宣传汉服上。这样的生活他没觉得苦,他说:“箪食瓢饮就足够了,一个人欲望再多,也就能睡一个床。”</P>
<P> 今天五一期间,老宋在郑州城隍庙做了为期十天的“汉服展示”、“比文招亲”的宣传活动,传统典雅的娱乐活动吸引了普通市民们的目光,也让他们了解了汉服和汉礼的基本知识。老宋说,他希望人们能通过汉服找回“华”字,通过汉礼找回“夏”字,再通过“读经”和“知耻”教育找回华夏民族的内在文明。</P>
<P> 老宋说,自己已经攒了20套汉服,每天从早到晚就穿汉服,感觉和其他人穿现代装没什么两样。现代在宣传汉服的时候,他又将这些衣服无偿提供给人们免费试穿,还可以摄影留念。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喜欢,不过也有一些人抱着一种猎奇心理。“有一天我去网吧的时,有几个年轻人说,你老先生是郑州最时髦的人了。”谈及此事,老宋无奈一笑。</P>
<P> 对于汉服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虽然汉族服装汉、唐、明有些细微的变化,但其主要要素没有变,汉服体现出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比如,上衣下裳,衣代表天,裳代表地,组成的衣服人穿在其中就实现了天地人合一。交领、右衽、系带的形制一直是汉服的主流,其他的民族没有这个特点。”</P>
<P> “现在的汉民族是一个植物人状态,我们很多民族意识已经磨灭了,现在只是‘填表’的汉族或‘汉族的后代’,没有资格称汉族,一个民族除了血缘的联系还应有文化和文明的传承,现在,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有关汉族的知识几乎等于零。我们呼喊是尽忠,喊不醒没办法,但喊不喊是态度问题!”
<b> 张梦玥</b></P>
<P><b> 少年老成的汉服理论家</b></P>
<P><b> “研究汉服是我未来的事业”</b></P>
<P> 如果你认为,倡导穿汉服的人都是垂垂老者,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热爱汉服的朋友中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老宋说,正是在汉网汉服论坛上看到,那么多年轻人有血性有节气,有更多汉民族的东西,让他看到了希望。</P>
<P> 重庆女孩张梦玥,正是老宋眼中的诸多有希望的青年之一,也是王乐天颇为推崇的汉服理论专家。曾猜想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听到她的声音时着实吃了一惊,原来她还只是一名活泼爱笑的大学生,读的是历史专业,即将升入大四,对先秦、汉服和考古等方面有很大兴趣。</P>
<P> “我没直接参加过圈子里的活动,自己目前也只有一套汉服,但是我一直都在关注、研究汉服,和其他汉服提倡者相比,我只是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说这番话时,张梦玥刚刚结束一趟七天的中原寻古之行返回重庆的家中,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史正是此行的重要内容。</P>
<P> 七天里,她循着西安、洛阳、宝鸡、成都的历史遗迹,白天参观、记录,晚上乘火车赶路。在洛阳博物馆,装备落后,没有数码相机的她足足站了5个小时,把馆内五个展厅有关服饰的内容挨个记录、摹画了下来。“当时不觉得累,抄完了以后才觉得脚痛得发麻。但这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再怎么样都觉得很愉快。”现在,她已经有30多本关于汉服等文物资料和画像的笔记。</P>
<P> 在周公庙,本想目睹早期的周公塑像的她很失望,“那基本上都是现代的塑像和纪念碑,所幸找到了一座有价值的文物塑像,明代的伯禽像,被藏在壁龛里,砍去了双手。我摹画的时候,发现由于保管不善,他的衣服已经漫漶不清了,我是凭经验去找服饰配件,描摹花纹的。”</P>
<P> 张梦玥说,人们对汉服的理解普遍有歧义,它不是简单的古装,而是汉民族的民族服饰。提倡汉服并非让人们日常穿着,而是在节日庆典、重大仪式上让中国人有华夏民族自己的衣服穿。毕业后,她打算继续读研究生,研究她热爱的先秦文化,而汉服自然会成为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
<b>
王育良</b></P>
<P><b> 当代自制汉服第一人</b></P>
<P><b> “我从来没觉得‘唐装’马褂是我的衣服”</b></P>
<P> 其实,并非生活在中华文化母体里的青年才会生出对汉服特别的热爱,在汉网汉服论坛的网友中,王育良就是很特别的一位,从小移民澳洲的王育良是学计算机设计的,目前正在读商科研究生,虽然身居海外,但他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华夏子孙。</P>
<P> 照片中的他气质忧郁,身着汉服低头抚琴。从小不仅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对汉服文化更有自己的见解。19岁时他自己设计制作了他的第一件汉服,由此被圈内人称为当代自制汉服第一人。</P>
<P> “从来不觉得马褂,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唐装是我的服装。2001年以后,唐装风行一时,那时无论我从哪个角度看,民族感情也好、审美也好,都感觉所谓的唐装实在是太陌生了,我一直觉得我的服装是那种大袖交领的。”王育良在表述汉服的时候,一直用“我的衣服”这样的说法,的确,汉服就是流传了几千年但却突然消失了的汉民族自己的衣服。</P>
<P> 到现在,王育良总共有10件汉服,其中8件都是他自己设计制作的。说到他的第一件汉服,王育良说是他自己一边参照比较典型的式样,一边猜想“瞎做的”,但还是比较像的。后来做得多了,就开始主要把精力放在汉服的细节处理上,裁剪弧度、配色、大小比例、布料质感,越做越精细。</P>
<P> “做出的这些其实还是不满意,还没有把华夏最美的精神表现出来。现在我正在酝酿一套,如果做出来,应该是我个人作品中最满意的吧。”</P>
<P> 王育良说:“其实只要是理性的思考者都会明白,汉服不是复古。无论是发达还是落后的民族,基本上都没有认为自己传统服装是复古的、不合时宜的。站在人类文明的出发点上看,世界上本没有‘古’‘今’,只有‘优’‘劣’,优秀的文化就应该尽力保存发扬,在合适的时机展示我们古老而深邃的文明。”
<b> 邱锦超</b></P>
<P><b> 低调的职业汉服制作者</b></P>
<P><b> “我做汉服将结合传统与时代因素”</b></P>
<P> 能自己制作汉服的人毕竟很少,其实汉服圈子的人都清楚,能买到做工精良的汉服对于推广汉服的意义。武汉的阿秋就是一位职业汉服制作者,他自己说知道阿秋的人比知道他本名邱锦超的还多。阿秋出名是因为他汉服做得好,而王乐天首次穿上大街的汉服就出自他的巧手。他有一间汉服制作工坊———古径衣饰,王育良取的名字,这个名字让他喜欢得不得了。 </P>
<P>他一直强调希望淡化对他的报道,“我只是个生意人,希望你们把目光多投向在现实生活中勇敢穿上汉服的广大普通汉族民众。”</P>
<P> 阿秋是从2003年11月开始做汉服的,“当时在一个网友引荐下来到汉网,刹那间有找到精神家园的感觉。我被汉网同胞的精神所感动,被汉网同胞对汉服的诉求所折服。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装,因为民族服装是一个可以加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认同的强大载体。”</P>
<P> 说到汉服的制作,阿秋颇有心得:“从事汉服制作差不多两年,各种各样的款式总共做了一百来套。我一直遵循汉服的完整性与时代的结合这个特点。所谓有完整性指的是汉服的基本元素不会变,有一些款式甚至要尽量做到完全符合古制要求,其中的制作基本上是参照一些历史书籍资料来完成的;所谓与时代相结合是指在不改变汉服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一些审美观做一些尝试,比如纹饰、颜色等等。”</P>
<P> 阿秋说,即使很多对汉服不了解的人也会因为觉得汉服好看、喜欢而购买,这说明关注汉服的人正在增多,这也是所有汉服提倡者希望看到的。
<b>
汉网</b></P>
<P><b> 汉服复兴运动的大舞台</b></P>
<P><b> “我们要把民族历史捡起来,找回汉民族的主体性”</b></P>
<P> 王乐天、宋豫人、张梦玥、王育良、邱锦超……汉网像一片缘分的天空,让越来越多热爱汉服和汉文化的人们相识相知,成为朋友。汉网究竟如何由小变大,成为众多汉服爱好者的心灵家园呢?在李敏辉那里,我们找到了答案。</P>
<P> 当过多年记者的李敏辉给人的感觉是深沉、理性的,他是汉网的建立者之一,现在是汉网的新闻o(︶︿︶)o 唉人。在北京漂泊了多年,李敏辉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工作。</P>
<P> 李敏辉说,对汉文化的情有独钟成为一条纽带,使网络上几个同样热爱汉文化的年轻人成为了朋友,他们也是汉网最早的几名成员。“以前网络上有不少类似的论坛,但是由于管理问题最终都没有存活下来,这些人脉逐渐汇拢到了汉网,汉网由2003年元月成立之初的四五人,发展到了现在注册ID两万多人。这些成员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本身对汉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另一种是无意中浏览到汉网的内容,受到汉网网友影响,也成为汉文化或汉服的爱好者。”</P>
<P> “找回逝去的汉服是同道中人的意愿,服装是一种很直观的东西,贴近每个人的生活,以汉服为切入点最能聚拢人气,而服装又是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历史价值的,是最容易被网友接受的。”</P>
<P> 因有汉网存在,汉服逐渐为更多的普通人所了解欣赏。因为喜欢汉服,越来越多的网友相聚在网上。如今,有关汉服的内容成了许多以讨论传统文化为主的网站的热门话题,很多综合性论坛,也纷纷出现此类讨论区,最近一家著名论坛上的“华夏衣冠”版人气正旺。</P>
<P> 据李敏辉介绍,目前汉网还没有正式组织过活动,但网友自发的活动很多,也很丰富,活动经费都是AA制。大规模的活动有穿着汉服参观、祭祀,组织读经、弹琴听琴,小规模的有三两网友聊天喝茶等等。去年规模比较大的有祭祀袁崇焕和在上海一日游等活动,在其上海的活动时,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赶来的网友共有30多人,大多数网友穿着汉服,参观上海博物馆、豫园。“参观时听到有路人说‘他们是什么网站的吧’,当时我感到很欣慰,汉服已经被路人认知,而不再把汉服当作日本人、韩国人的衣服。”</P>
<P> 当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把汉服穿上街,李敏辉说他的感觉还是欣慰:“复兴汉服、复兴汉文化是我的愿望,我相信这将会成为潮流。我们的民族正经历着变革,开放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主体性却在变弱,甚至形成了文化荒漠。我们提倡汉服、宣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对汉民族的文化历史遗产有正确理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将它发扬光大。汉网不是组织者和发动者,它只是一个平台,是一个合理、合法表达民族感情的平台。”
</P>
<P>
何谓复兴?李敏辉有他自己的理解:“复兴和复古的区别在于,复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而复古只有承前和继往,并没有传承的概念,我们要做的是把消失了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捡起来,并且把它发扬下去,找回汉民族的主体性。”</P>
<P> 在汉网中很多朋友都认为,满清入关导致华夏文明失落了三百六十年,很多华夏文明上升时期的精华成果都在此间失落,而当民主革命赶走满清时,又采取西方的文明救中国,导致了汉文明的西化。恢复汉服是恢复汉民族文明的最佳切入点。</P>
<P> 宋豫人表示,对于汉文明而言,表象东西没有,内在的就不存在。任何文明都有外在的表象文明,有相应的服装礼仪。由于中华民族的概念替代了主体民族,汉族自身的文化被虚化了。通过穿汉服可以让汉族人了解到自己文化中的礼仪,进而深入的了解汉文明。</P>
<P> 然而,宋豫人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汉服主义者,他认为,“不是什么时候都穿汉服,但至少要让汉族人知道汉族人是有服装的,自己的民族不是一个光屁股的民族。起码在祭祖一类传统仪式上应该穿汉服。</P>
<P> 其实,对于汉服运动的理解,汉网的网友们也不尽统一。针对有一些人提出有的汉网网友宣扬民族主义,李敏辉说:“汉网上会有不同的声音,也有对于民族精神不同的理解,但这只是一些网友思想上的分歧,不能用任何‘主义’来贴标签。汉网网友只是汉服的爱好者、实践者和倡导者,目的是让更多人认识、热爱民族文化,网站内部还没有上升到学术争论高度。”
<b> 专家视点</b></P>
<P><b> 彭永捷:真正拥抱传统需要做到表象和精神合一</b></P>
<P> 汉服正在得到年轻人的热烈关注,传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热爱,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P>
<P>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孔子研究院秘书长彭永捷教授认为,很多年轻人参与汉服运动,说明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心理需要。首先,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国人要发出自己文化一元的声音,要建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要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其次,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化,在一个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世界,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上要安身立命,这就要向传统寻找价值、情感和智慧依托,以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精神理想、价值世界和情感世界。 </P>
<P>有学者将汉服运动列为当代青年深受文化保守主义影响的表现之一。</P>
<P> 彭永捷教授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他认为,汉服运动和文化保守主义是两回事。文化保守主义的目标是捍卫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汉服运动虽然也是宣称要捍卫传统文化,却是要捍卫汉族文化,要将汉族的民族意识凸显出来。</P>
<P> 他指出,我们目前所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同时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再去突出汉族文化,有可能会造成民族间的隔阂对立———因为汉文化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文化,除此之外汉民族没有另外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不能说这共同的文化只属于汉民族而不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P>
<P> 汉服运动的提倡者,他们强调传统文化的本源意义值得肯定,但是将汉族意识凸现出来则不妥。从汉族的历史来看,汉族是以华夏族为中心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才得以最终形成。早在春秋时期,赵武灵王就曾力主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点和长处。融合性是汉民族的特点,汉族人口众多,政治经济力量强势,然而正是由于汉文化的融合性,才能够让少数民族感受不到压力,给了各民族和平共处更大的自由。</P>
<P> 此外,把清以前的汉文化和满清入主中原以后的汉文化割裂开来,也是不恰当的。清代满人的文化,已经融合进汉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以前的服装可以作为汉服,清代的长袍马褂未必就不能代表汉服。</P>
<P> “选择汉服这种形式作为回归传统的象征,是因为它简单直接,可以直接体现汉文化的复兴。然而,问题又不是这样简单。其实汉服和2001年开始流行的唐装相比,都反映了人们回归的心理需要,而汉服背后的汉民族意识则要浓得多。唐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唐装’容易引发中国人对传统、对历史美好的联想,同时避免了任何可能导致汉民族与其他民族分割的因素。‘唐装’的提法要比‘汉服’的提法高明。”彭永捷分析说。</P>
<P> “我的一位学友米湾有两个观点,我很赞同。第一,汉服穿着应是个人化的,个人穿着舒适就好,自我觉得适意就好。第二,如果你觉得自己‘撑得起’你就穿。照我理解,米湾的意思可能是说,仅仅一件服装并不能代表传统文化,想真正拥抱传统,需要做到表象和精神合一,也就是所谓的‘撑得起’。”
<B> 背景知识</B></P>
<P><B> 汉服小史</B></P>
<P> 汉服的特征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从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交领右衽系带是延续千年的主要特点。</P>
<P>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就是“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P>
<P>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P>
<P> 汉朝以后,人们逐渐用“汉人”一词来指代华夏人。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便是汉族传统服饰,如“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P>
<P>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统治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清兵入关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汉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P>
<P> 据张梦玥《汉服略考》改写原载于《中华文化建设》附刊</P>
<P>(完)
<IMG src="http://www.tianhan.com.cn/bbs/UploadFile/2005-7/2005727214940379.jpg" border=0></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7 22:21: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