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44|回复: 14

现在大家搞了半天正宗的汉服较了半天衽劲,却不知胡冠却被当作汉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26 23: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P>
<P>  就是包巾式带两个帽翅的那种多变宽式的冠。</P>
<P>  从唐朝皇冠传到明朝皇冠都有,尤其是戏剧里。当然,那是作为除了特殊礼服场合的衮冕之外的办公西装用的。</P>
<P>  但胡服就是胡服,胡冠就是胡冠,不是汉冠!</P>
<P>  有些好扮做秀才的书生,却不知搞了半天正宗汉装,却带了个胡冠。有些可笑。然而,古代的汉装传了半天,却把汉冠给搞没了,不流行了。</P>
发表于 2005-8-27 0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何依据?请居然兄明示。
发表于 2005-8-27 0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干戴个冠做什么?楼主那个所谓“包巾式带两个帽翅的那种多变宽式的冠”叫做幞头,你不会连帖都没看就来评论吧?幞头从汉族的小包巾发展而来,其中有一部分鲜卑族的贡献,但鲜卑族整体汉化融入了汉族,其衣冠特色也完全遵循汉族审美,没有强制实施,要按你这样说来,还真是越古越好,越纯越好,这不正应了那个什么五岳散人的攻击?
发表于 2005-8-27 00: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带脚幞头是胡冠,可有翔实的证明吗?宋朝、明朝的官员都是带脚幞头的,据说是赵太祖因为朝臣爱交头接耳,就创制了带脚幞头。</P><P>即使带脚幞头是鲜卑族的,可是鲜卑族自魏孝文帝改革后,变成汉语、汉姓、汉服了,怎么可以称之为胡呢?</P>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01: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P>小包巾是不是从赵国引进的胡服里发展而来的?关公可是汉朝的,不是周朝的人。</P><P>关键是年代。不管是不是胡服,总要搞明白才是。不然,就有一定非正宗的危险。</P>
发表于 2005-8-27 01: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P>汉服的出现、演化其实也是汉民族诞生、发展的映射。</P>
<P>汉族的族源本来就是多而杂的——夏、商、周、九夷、戎狄、苗蛮……不断的融合,每到一个阶段就有一个升华——出现了一脉相承的认同意识。汉服,作为汉族的服饰也同样遵循这个道理。所以,只要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汉服的定势,就没有必要去寻根究底到底哪个环节是胡风,哪个元素源出异族……包帕如此,带钩何尝不是?没有和周边交流融汇的民族,世界上还不存在。既然已经深深融入到汉族服饰的理念中,出现了基本的认同,这样的“研究又有何意义呢——无异于深究“殷商民族能不能算汉族,周民族能不能算汉族”……一样的道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7 2:03: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27 01: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發展啊什麽的也是你說的,現在又來爭正宗……
发表于 2005-8-27 0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居然兄提供一个学术研讨的机会,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P><P>因为这个问题很多朋友都会存在。</P>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03: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那标准正宗汉服的定义为什么就限定在周朝传下来的楚服,而偏偏冠可以不随汉服一起定义呢?衣冠是一体的不是吗?衮冕衣冠、衣冠楚楚嘛。</P>
<P>  本人确实不懂汉冠是怎么回事。但看到网内朋友对汉服的挚着精神,感到谁要是乱说汉服左搭右就跟谁急的态度,就想探讨一下。是不是可以用这种对汉服的坚持精神,也来探讨一下正宗的冠呢?不配套的服装还正宗在哪里呢?</P>
<P>  反正我看汉朝的画像,好象没有什么小包巾(关公巾)的影子。我认为这种包巾是赵国引进的胡服的一部分。正好武将们都喜欢头带小包巾,身穿圆领箭袖衣,好象就是全套的胡服军装。后来的唐太宗也是武将,明燕王就是明朝的唐太宗,都把小包巾推崇成为正式的皇冠。明朝定陵出土的金丝皇冠就是那个样子,我认为还是常服,就象现在的西装,也是国家元首的正式服装。但是无论如何,冕还是不能变的维持了周礼的传统,作为大礼服不可逾越,这也有同时的文物所左证。现代的中山装算勉强相似的吧。</P>
<P>  最后是不是可以说,周礼里面规定的服装、衣冠,就可以作为正式正宗的汉服而定义呢。</P>
<P>  能不能说:汉朝人穿的衣服都是正宗汉服?因为汉朝之前的周朝燕国后来至少已经在军队里普及了胡服和骑射,成为军人的最佳选择。如果汉朝的胡服也可以当作汉服的话,那就问题多了,比如,汉朝人传的胡服就可以算汉服,那明朝人穿的胡服就不能算汉服,非要算成满装。这不全乱了吗?双重标准出来了。</P>
<P>  所以,希望能够给出标准汉服一个无可辩驳的定义,并且有合理性,不能禁不起讨论。</P>
<P>  是说按照周礼算呢?还是按照汉朝为界画线?还是按照汉族人传的服装算?还是什么其他的定义。</P>
<P>  我看周礼比较可靠,因为赵国的胡服骑射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周礼的规定,而开始了胡服的引进。而且,周礼里面定义的很多东西都是作为正宗炎黄子孙的传统,比如服装、宫殿格局等等。与其说是正宗汉服,不如说汉服就是是炎黄民族服装更准确。因为传统的意思就是祖宗传下来的法统,而不是现在创造的。</P>
<P>  孔圣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千真万确,定义不合理的话,都吵成一锅粥了,还成什么事呢?合理的定义,听谁的理呢?是官员、学者、还是团体、还是嗓门吉尼斯记录保持者呢?</P>
<P>  希望大家不计前嫌,为了汉服复兴放弃自我意识和意气,用无私(佛=人无)、团结、发展和建设的态度来对待我的问题。就算作为汉服复兴的一个《汉装标准化》工程来对待吧。</P>
<P>  先给大家一个网络信息库“周礼 服装”:研究研究再着急o(︶︿︶)o 唉不迟。</P>
<P><a href="http://so.qq.com/cgi-bin/search?word=%D6%DC%C0%F1%A1%A1%B7%FE%D7%B0&amp;lr=chs&amp;channel=qqweb" target="_blank" >http://so.qq.com/cgi-bin/search?word=%D6%DC%C0%F1%A1%A1%B7%FE%D7%B0&amp;lr=chs&amp;channel=qqweb</A></P>
<P>  </P>
<P>  本人的立场是有条件范围的,对于服装限定于民族和时代。</P>
<P>  如果说中式服装定义的话我认可现在世界华人中通行的概念,就是长衫和旗袍。因为汉族名称本身就是外族和外国人给起的,中国没有严格否认外国人的非恶意命名的习惯,比如China等。当然,如果今后中华民族服装的概念有变化,偶也不反对,等到客观事实成立了在承认不迟。不过心里还是愿意让正宗的汉服成为标准的中华民族服装地。但是个人内心还是要尊重多数华人和历史的自然现实。毕竟汉族和中华民族不是同一层的概念,汉族只是中华民族概念的一个大部分。</P>
<P>  对于胡服的概念,就和现代中国人对待西装一样,再农民企业家式西装也不是土生的中国服装。本人认为,炎黄子孙的汉族可以几千年穿胡服,同时也穿汉装,并且穿时装。但概念可不能因年头久远了就乱了,不是象外民族自愿融入汉族而消失特征那样简单,因为服装不是生物的DNA有融合一说。可以杂糅,但却有正宗。</P>
<P>  也不能说只要融合了某种物品,就能够融合归属成为同一种文化种类,因为文化的根本性是属于信息的,不是属于物质的,物质仅仅是个媒介,而文化是媒介的信息设计蓝图。</P>
<P>  </P>
<P>  如果说正宗汉装的话,我在接受这里的感召,认可交衽式的为正宗之后,最后联想到《周礼》,找到了根本性的依据。其设计理念和基本用途是可以参考的。当然,仅仅限于样式的记载,涉及到等级的概念就不用太限制了,因为现代早已经没有皇权等级了。</P>
<P>  最后我看那,大家还是以四书五经的《周礼》、《礼仪》、《礼记》作为正宗炎黄子孙的汉族文化传乘正溯对待的比较好。就是正根。</P>
<P>  因为,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此根本就没有什么争议可言,历代都是以此作为炎黄正宗文化经典来看待的。而且中华文化的整套的、成体系的、成熟的源头就在于此。</P>
<P>  这样,今后大家一切精力都可用在汉服复兴的刀刃上了,和古代传统又没有冲突,而且有一个真传的文本,真经可以参照了。</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7 4:20: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27 0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P>……………………………………</P>
<P>正告居然兄,你果是要做真正的学问么,那你不明白所有网上这些,都是网友自发研究、自行判断,一些知识点虽有据实可考,但所谓他们归理出的“系统”、他们给出的“定义”都不是正统严谨的学术概念么?不忍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包括“汉服”这个词,都不是严谨的华夏汉族服饰定义,学术界多称其为“华服”,“服章之美”自出于汉,代表汉族服装,“华服”更益表达汉族服装的名称起源和文化气质,而“汉服”是单纯从民族分类定义出发,就透着民族主义者的理念。虽不算错,但显然着眼点比较机械,隐隐透着小家子气,“汉服”不如“华服”更具文化底蕴,多了些政治低气压的味道。不过现在大家叫顺口了,我也不便多触怒众人,若真待此学归入正归教材,究竟是“华服”是“汉服”,一定又是一场争执。有些人想搞民族主义,提倡叫汉服,我们则重文化,由文化而起精神,我则偏向于叫“华服”。这就是学者与政治家的细微区别。</P>
<P>而且有些人搞极端,搞分类过了头,研究学术的时候也把这种不客观的意念风气带入其中,他们研究的东西,机械地把自然形成的服装历史硬性割裂、简化,照那样归类、定义和追溯,华服就已经“死在”周朝以前了。此等幼稚而不全面的看法,最后不会成为汉服的“学术”,最多,只能作为一家之言罢了。</P>
<P>不客观、不理智、不全面的学术,不是真正可依靠,可被人民承认的的学问,居然兄竟然还跟着那些人的想法走?自然是偏离华服,走偏锋,不是什么真学者。不足取,不足引据。</P>
<P>汉族服装产生发展无疑不受着边境各国、各民族的影响,只要为汉所用,经过汉族审美改造和符合汉服气质,并在汉民族服饰历史被定为汉服类的,既为汉服的发展成果的一部分,既为汉服的一部分。</P>
<P>天汉就不完全认同那种鱼龙混杂的“学术成果”,天汉的路线,就是与官方政治、学术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7 9:05: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P>  万佛mm:</P><P>  我不是想跟着这些人走,而是试图将争执缩小到仅有的几个点。以促进炎黄衣冠爱好者的团结。</P><P>  但是在网上嘛,就是一个围绕言论的问题,我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花更大的精力。但是,我们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尊重汉文化,那就应该本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把握住坚守中道、不要偏离社会大众的现实、偏离自然的大道,倡议大家首先提高自己的汉文化层次,从民族的文字经典上把握形而上学的中华文化的精神遗产,学会站在历史文化的制高点上看问题,然后再指导形而下学的物质化民族遗产。</P><P>  服装分类,应该也尊重服装专业人士的意见,这就是尊重知识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毕竟我们汉民族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景仰黄帝、炎帝、伏曦神农等中华始祖。而不是景仰汉朝的刘邦。</P><P>  当然,我根本上还是依从现实社会里的中华民族的亿万民众的实际选择,包括多种有关中华古代服装的欣赏。有了共同的标准更好,更有利于团结。尚且没有的话,只要不明显的属于那个具体非汉族的民族,都可以欣赏。关键还要看看外民族和外国人的意见,这和我们接受汉族的命名、China的命名一样道理。</P><P>  我相信,大家都是具有自学和接受意见的基本训练的人才,不应该故步自封的用个人意志把自己给装的满满的,失去虚怀若谷的心态。为了民族精神的兴盛大业,没有什么意见不可以考虑考虑的,没有什么不恰当的个人意气不可以被自己扔掉的。只有学会舍弃精神上的包袱和闲置物品,才能具备达到最大的目的的可能。</P>
发表于 2005-8-27 17: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000066>“居然”同志,你有点名副其实了呢,俺建议你多研究一些时日才来说话,不知可否?</FONT>
发表于 2005-8-27 18: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P>唉……</P><P>我曾推荐我的专业老师来天汉看看,可惜她不常上网,不知看没看到我的信…………</P><P>网上这些七七八八的论调,真是乱呐~……………………</P>
 楼主| 发表于 2005-8-27 2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P>希望学人能够正本清源,不能坐视汉文化阵营里面荒草遍地、茅塞堵塞。</P><P>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千年愚。</P><P>本人脑子里也有大量荒草,需要佛灯火来烧一烧!</P>
发表于 2005-8-28 02: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居然</I>在2005-8-27 20:19:44的o(︶︿︶)o 唉:</B>

<P>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千年愚。</P>
<P>本人脑子里也有大量荒草,需要佛灯火来烧一烧!</P></DIV>
<P>讚!</P>[em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02:47 , Processed in 0.081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