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3|回复: 12

明代服饰内襟退化的原因及结果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0 16: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标题:明代服饰内襟退化的原因及结果浅析

附标题:分清汉服与胡服,汉服复兴中切忌大汉族主义


文章提要:从出土文物上看,前几代汉王朝服饰的左右襟基本相同,而明代服饰的内襟退化非常明显,其结果最明显的一点是服饰闭合点不断提升(闭合点,指汉服的系带扣子腰带等部件所在的位置)。本文主要从服饰文物出发,辅以壁画、俑等资料,浅析草原马背民族对明代服饰的影响及后期立领出现的原因。最后倡导“汉化”古代服饰,建立当代汉服体系。

文章结构:左右襟对称低闭合点是汉民族作为农耕服饰的实际需要

高闭合点加合身是游牧民族服饰的要求

明代受蒙元影响的内襟退化及立领的产生

汉化,是古代人在吸收胡服时会采取的措施,同样适用现在。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剪裁是制作衣服的基础,汉裁是制作汉服的基础,内外襟完整,整件汉服如同阴阳太极图,对称中蕴含动势,阴阳平衡,整体和谐大方,内襟退化则完全打破这种平衡,容易畸形发展。

所以对我们当代继承汉服这份遗产上来说,笔者更推荐内襟完整作为汉裁必不可少的特征,闭合点下降整体造型呈X型,汉风浓郁。

补充说明:左右襟完整并非说内襟完全与外襟一样,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像楚墓出的深衣绵袍,部分也会削减一些内襟或内外襟形状不一样,但不会对领子的形状和交叉点有影响,属于制作上对穿着的考虑,和明代内襟退化本质完全不同。另外明代有少部分衣服内外襟是对称的,如日本妙法院藏丰臣秀吉赐服的白中单,无法知道其交领交点,但总体来说,明代服饰内襟退化非常明显,本文据此事实撰写,并非不知特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点感想,这文是,大概是近年来,很少的,站在民族,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服饰需求不同的站位上,分析明代服饰为什么那么胡的文章,明明交领汉族已经穿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明代交领生了个立领的孩子。我写这篇文章时,复古风吹得猛烈,完全忘记了汉服的底色是什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来好几次,没办法贴图,所以,先搬文字吧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左右襟对称低闭合点是汉民族作为农耕服饰的实际需要

理理历史上出土的文物,几个知名度较高的墓葬,如春秋战国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宋代黄昇、赵伯云的墓葬,其出土文物都是对襟的,也就是说,即使需要交叠穿着的y领,看不见的衣襟也保持基本完整状态,所带来的结果就是y领交叠点较低,领口舒朗开阔,脖颈活动范围大。

图源:张玲 《东周楚服结构风格研究》
春秋战国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图源:张玲 《东周楚服结构风格研究》

唐代  图源水印


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推送《打开八百年前的南宋衣橱:南宋赵伯云墓出土服饰的应急保护》
可以清晰地看到交领左右基本对称的剪裁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团领的内襟也不偷懒,呈完整状态,这才有唐代团领能穿成翻领的可能。

庆城县博物馆的唐游击将军穆泰墓出土唐俑 图源水印

宋代赵伯云墓,微博杭州吉庐所绘的文物图显示左右襟完整


江苏金坛周瑀墓标本绘图,图源水印


千百年来,古代汉服保持左右襟基本对称的原因(不排除为了穿着需要内襟稍作修剪,这是制作工艺上的考虑,对服装结构没有影响),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决定的。无论是否处于小冰河时期,低纬度地区(中原)温度会高于高纬度地区(北方草原),汉民族一直以农耕自立,衣服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劳作需要,因此宽松版型和V领能提供恰到好处的保暖或散热功能。尽管汉服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人文的影响人,但笔者认为实用是最基础的决定要素。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高闭合点加合身是游牧民族服饰的要求

如果你现在是生活在大草原上,骑马就如走路,对服装会有什么要求呢?

领口得高,否则容易漏风。袖子得窄,大袖当风要不得。衣服得穿得牢,不能跑着跑着散架了。如果有下摆或裙子,得蓬松,不蓬松就加开叉吧。

所以,无论哪个游牧民族,在服装选择上都往这些方向走。



图源: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元蒙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第109页

元代辫线袄,高领口防风,腰间打褶固定穿着,窄袖,大摆。

油绿色四合如意云纹暗花缎行服袍  图源:故宫织绣的故事  殷安妮 故宫出版社  第31页

“清代行服,是北方游牧民族——满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不仅具有满族服饰束身窄袖的特点,还因其要适应骑射的需要,具有其它款式的满族服饰没有的特点和功能”(故宫织绣的故事  殷安妮 故宫出版社  第29页 )

这身行服,同样也是高领口,窄袖,前后开裾,“皇帝穿着出行骑马时,可将衣襟扣在腰处,方便飞身上下马;坐卧时,可把缺襟与掩襟相扣,行保暖之实”。(故宫织绣的故事  殷安妮 故宫出版社  第30页)

再看一些历史上的西北出土文物,防风保暖是应对天气的共同选择。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北魏毛领皮衣  图源水印

两件新疆出土的文物  图源  贾玺增老师某次云课堂课件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高领口加合身,对游牧民族来说,内襟完不完整不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能看到元代内襟不完整的袄,清代内襟只有一半的袄。




领子形状很明显反映出内襟缺失
图源: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元蒙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第107页




清代 孔府暗蟠(虫离)团形纹黄纱袍

即使如下文物,从图片看,内襟是完整的,穿着效果也与汉服完全不同。

图源: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元蒙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第107页


注意图中蓝线划出的交领位置及紫色的交领相交点

图源: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元蒙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第61页

对比汉服交领位置及相交点,会低很多

宋  赵佶  文会图  局部




复原小组作品,注意交领的交点位置,基本在前中线中间或偏下,视觉上延伸了脖颈长度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明代受蒙元影响的内襟退化及立领的产生

明太祖虽然希望恢复华夏衣冠,但受历史条件局限,继承蒙元之处不少,内襟退化,服装闭合点上升是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内襟退化严重,y领与前几朝相比,内襟不完整让其更确切地说是“斜领”,已经无法达到前几朝的“曲袷如矩以应方”状态。

孔府白罗中单


孔府  茶色罗织金蟒袍
对比下宋明两代y领的位置与角度,明代y领已经斜得非常厉害。


同样,团领在明代内襟也退化了。


江苏扬州出土明代团领衫,内襟已缺失一块,不可能穿成翻领


明 孔府 素面赤罗袍  内襟退化

因为不对称的内襟,哪怕是交领,在穿着时为了保持领型也会考虑用扣子(实质闭合点已经上升)。



于是后期就出现剪了一半领子,违反了领随襟走规律的立领,摊开立领内襟,与交领、团领并无本质区别,都是退化不完整的。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府 立领红纱飞鱼袍  
剪出一半领子的衣襟边缘,必须要用非缘边的制衣技法增加牢固度,这与后世旗袍的技法十分接近,可以说,明代立领的前身是继承蒙元具有游牧民族风格的高斜交领,而立领更是将闭合点重心放在脖颈处,已经完全脱离汉服的结构,成为“始于胡,终于胡”的胡服。

孔府旧藏立领细节  图源水印

民国旗袍立领细节

(这一段扯上旗袍了,倒不是说旗袍源于长袄,而是明代服饰与游牧民族关系密切,以致于发展过程中顺理成章出现立领,与后来源于旗装的旗袍一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汉化,是古代人在吸收胡服时会采取的措施,同样适用现在。

民族文化总会交流,如何在交流中吸收长处适应自己,是个难题,但古人也早有了尝试。
“宋人保留了旋裙便于活动的形制特点,但在服装材料上并未尽胡谷,摒弃了辽金文化崇尚的厚重织锦,代之以轻薄通透的提花纱罗,并在周边镶嵌精美的印金花边装饰,典雅美观,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效”。张玲  《张更罗衣峭窄裁》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第一版  第315页
“宋人对吊敦这一外来事物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接受态度,从自身生活方式出发,对其形制结构加以变通和调整,体现出胡俗在南宋本土融合发展的文化特色。”张玲  《张更罗衣峭窄裁》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第一版  第317页
明代建立之初,从各个方面力图恢复华夏,儒学正统确立,扭转伦理上的胡风(比如兄死则妻其嫂)等等,在服饰上,则是“诏复衣冠如唐制”(《明太祖实录》),基本消除“辫椎”、“左衽”习惯,其中曵撒的诞生值得说一说。

“辫线袄又称腰线袄,是蒙古人常穿的袍服,在元代考古发掘成果以及元刻版画中,多有腰线袄发现。腰线袄对明代服饰影响最大的是其下摆“密密打作细摺”的特点。在这一特点的影响下,衍生出明代新式袍服式样,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曳撒”袍。
曳撒又写作一撒,关于其形制,明代《酌中志》中有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摺,往两旁起。”曳撒的形制为交领长袖,下摆两侧折有密褶,中间无褶平坦且两侧有摆,这样的形制可谓对元代辫线袄的一种改制(图2-6-5、图2-6-6)。”



文字和图源: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  元蒙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一版  第160页


虽然继承了不少蒙元辫线袄的元素,但去掉腰间横线的确去掉了部分胡风,使用了汉族特色的面料,再加上明代曵撒袍尺寸宽松,如下图通袖长为245.5厘米,如果再补上内襟使y领交点变低,则能算是改造成带着汉族特色的服饰了。(曵撒袍可考虑改称为一色袍,很符合原义与汉义)


孔府旧藏  明 暗云纹蓝罗曵撒袍


当代在探索发展现代汉服过程中,我们不光能继承古人的形制,古人的剪裁智慧,亦能学习古人这种“汉化”的精神,良好地与世界上的服饰文化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14: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汉网搬运工 发表于 2021-9-17 14:30
同理,团领的内襟也不偷懒,呈完整状态,这才有唐代团领能穿成翻领的可能。

庆城县博物馆的唐游击将军穆 ...

团领在唐代俑上是有不对称出现过来,穿成翻领时,右襟缺失,那俑明显是个胡人俑。我现在很想掌握更多的资料,看看当时面目为唐人的团领袍与面目为胡人的团领袍,结构上有何不同。能不能印证我这个汉族内襟完整,胡族内襟可完整可不完整。
发表于 2021-10-22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到的说明制做立领是因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冷,求教楼主这个原因对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01:20 , Processed in 0.131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