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12|回复: 18

[詩文丹青之道] [推荐][转帖]女性的古典 [部分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1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女性的古典——古代女性的绘画</B>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
                          已惊颜索莫,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愿君浑忘却,时展图画看
                              
                                  ----薛媛,《写真寄外》

    唐代安徽濠梁文人南楚材离家旅行至河南颍州,地方长官喜欢他的才华,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诺。派仆人回家乡取琴书等物,对妻子薛媛托言有访友之行,不言返家。多才的薛媛,善作画,妙属文,猜到丈夫的心意,对着镜子画了自己的肖像,再题以诗《写真寄外》,一并给寄给丈夫。楚材见诗后心生愧意,回归故里,与薛媛终老。薛媛诗中用“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这样凄凉的字语来表达了自己百转千肠的愁绪,令人读之叹惋。诗写得真挚、凝重,自画像也应该是逼真地描绘了自己的容貌,才引起南楚材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心生愧疚与故剑之思,终于返乡。

    从这首诗也可以得知,古代有绘画天才的女子是很多的,可惜这种才能大多树只能在男权社会里被埋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古老的传说里,发明绘画的人又恰恰是女子,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画嫘,舜妹。画始于嫘,故曰画嫘。”把绘画艺术的源头追溯到一位女子身上,很让士大夫耿耿于怀,明代沈颢在《画尘》中言:“世但知封膜作画,不知自舜妹始。客曰:‘惜此神技,创自妇人’。予曰:‘嫘尝脱舜于瞍象之害,则造化在手,堪作画祖’。”因此,在重重压力下,女性的绘画一开始就注定是很私人化的创作。

    清代女学者汤漱玉《玉台画史》将古代女性画家分为四大类:宫掖、名媛、姬侍、名妓。实际上宫掖画家的流传作品非常罕见,不能成为独立的一类。真正有代表性的是包括姬侍和名媛的闺阁派与青楼名妓派。闺阁派指的是那些豪门贵家的妻妾女儿,薛媛就属于这种情况,她们主要由于家学渊源而习画的,其中比较有成就的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仇英的女儿仇珠、明代著名画家文从简的女儿文淑,清代著名画家马元驭的女儿马荃等等,她们大多是自幼习画,基本功都很扎实,但都不同程度受到父亲或丈夫画风的影响。闺阁派的作品题材多是簪花仕女、闲花静草、小虫鱼蝶等。画仕女则花间微步,栏杆独倚,弱不禁风的仪态;画花鸟则淡泊闲远,芳汀幽草,幽怨自艾的情境。画风基本上都是平和冲淡、清丽出尘,始终符合男性视觉的审美规范,因此也是其自身依附于男性世界无奈的折射。

    闺阁画家一般都深居内宅,安定富足的生活使她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研习绘画,这也是消磨闺中时光的手段。明李日华《墨君题语》里曾说“绘事必多读书。读书多,则古今事变多,不狃于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秀,透入性也,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但闺阁派画家们正因为饱读了诗书,才比其他阶层的女子受到更多的礼教束缚,明《金陵琐事》记载陈鲁南的妻子马闲卿擅长山水白描,画完就亲手撕掉,从不让人看,说:“这怎么是女人应该做的事呢?” 姜绍书《无声诗史》评价浙江会稽闺阁画家傅道坤:“尤工山水,唐宋名画,临摹逼真,笔意清丽,神色飞动,咸比之管夫人。”但这位才女,自从出嫁后,两年里没有动过笔,周围的人都不知道她会画画。后来有一次正逢元宵节,大家在街上张灯,灯带偶然忘了画,很煞风景,众人到处找绘画的高手,傅道坤为了救急,提笔很快就画好了灯带,让观看的人惊叹不已。

    当时的社会,有所谓“内言不外出”的传统,连女性的闺阁诗都不能传与外人知道,更不要说绘画作品了,因此大部分的闺阁画并不为人们所知,长期的礼教已经让这些天才的女性习惯于自晦才华。同时,闺阁派画家们轻易不肯将自己的作品示众,也是怕人们把她们的作品与青楼派绘画作品混为一谈,从而有失名媛的清誉。

    相对之下,青楼派的创作空间与题材就比较自由些,古代有很多雅好艺文声乐的文士喜欢来往于青楼优伶之间,为了迎合这样的客人,绘画、舞蹈等文艺修养往往成为妓女必须的素质,成为一种生存的资本,应对娱人,琴棋书画的意义对于青楼女子莫不如此。
青楼派在绘画风格上不象闺阁派画家,并没有突出的门派风格,由于她们缺乏家学的严格指导,最多是青楼画家之间的师徒相承,所以基本功普遍不高。但是,恰恰因为这样的不利条件,却使她们的画没有闺阁派的拘束,表现得豪放爽快,率真自然。由于她们接触外部世界比闺阁派广泛,飘泊或者游历的地方比闺阁派多,阅历较深,更富于抒情浪漫性,在题材选择上有更多自由。例如明末秦淮名妓柳如是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这样的题材在闺阁派的作品里非常罕见。青楼派的代表人物是明末秦淮名妓马守真、薛素素、柳如是等等。明末以后,还出过许多优秀的青楼画家,只是这些画家没有象明末乱世里那些女子因为有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而为人所知。

     无论闺阁派还是青楼派的画家,都有借画抒情的传统,其画面多运笔直指心性。“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里人文精神的表现。身为女子,看春荣秋残、日沐风欺、人间冷暖等等生出的万千思绪更为加深了这种抒情写意的程度。看似静观景物,实则以情度物,犹如以己观己,女性绘画的过程是其自觉泼洒知性和灵性的过程,最后的结果或许可以忽略不计,正如马闲卿为什么反复地撕了画、画了撕,她的绘画最初要温暖和感动的只是她自身,而不是外面那个原本就不属于她的世界,女性的惜春悲秋,其实是惜己悲己,正如黛玉葬花的心情与意境,须眉浊物永远无法企及。



清代 马荃《花卉草虫图册》之一
马荃,字江香,江苏常熟人。是著名画家马元驭的女儿,工花鸟,设色妍雅,风格静逸。江南人把她与恽冰称为双绝。
<IMG src="http://art.people.com.cn/mediafile/200503/04/F2005030413534900000.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art.people.com.cn/mediafile/200503/04/F2005030413533100000.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清 恽冰《蒲塘秋艳图》
恽冰 字清于,江苏常州人。清初画坛“四王吴恽”中恽寿平家族的后裔。她的花鸟画造型生动传神,时人评价她的作品“用粉精绝,迎日花朵具有光。

<IMG src="http://wjdaj.wj.gov.cn/uploadpic/200452012525871841.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南山佳色图》
<IMG src="http://wjdaj.wj.gov.cn/uploadpic/200452012521986250.jpg" align=absMiddle border=0></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21:06: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棋</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未出时。
                  为赌金钱争路数,专忧女伴怪来迟。
                           
                            -----花蕊夫人,《宫词》

   这首五代后蜀花蕊夫人的诗谈到了古代女性闲暇活动之一的奕棋,所谓琴、棋、书、画,不仅是古代士人的雅好,或者必须具备所谓“文房四艺”的文化修养,也是仕女的雅好。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说明围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展,而且自从发明以后,就成为了人们消闲和训练智慧的高雅活动。北宋王之道《蝶恋花》词:“玉子纹楸频较路。胜负等闲,休冶黄金注。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偪剥声中人不语,见可知难,步武来还去,何日挂冠宫一亩,相从识取棋中趣。”这里所说的“乌间鹭”,就是乌鹭,是围棋在古代的别称,把黑白子比作羽色玄素的飞禽,可见此词的神采,也烘托出围棋的趣味性。古典名著之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都有关于围棋的描写。

    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是以女扮男装身份出现的娄逞,《南史·崔慧景传副传》中记载,娄逞是浙江东阳女子,知围棋,解文义,后来易服改装为男子,以切磋棋艺与文学交游于公卿间,官至扬州议曹从事,大有不让须眉之势。后来终于被人发现,于是宋明帝下旨撤销其职,遣送还乡。娄逞只好换上女装上路了,临行时叹息到:“我虽有这样的能力, 却不得不只能作老妇打扮,真是太可惜了。”

    禁锢在家的古代女子无从置身广阔世界属于男人的文争武斗,只好在绮窗之旁,花影之下,聚集闺中好友一起弈玩。“三尺之局兮作战场”,投子于枰,布阵列势,宛若将帅在调动兵马,布置攻防,好像也能进入战场拼杀驰骋了。唐代诗人张籍的《美人观棋》诗描写了宫娥结局时数子的情景:“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红楼梦》第二十回讲到宝玉将要败给宝钗,多亏了黛玉相助才妙手回春。古代传说里有男子接受女仙的指拨而成为国手的,所谓女仙,不过是不露面的女子围棋高手而已。明末苏州女子薛素素,道号卞玉京,多才多艺,棋、诗、书、琴、萧、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是当时有名的女棋手。

   <B>唐《弈棋仕女图》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出土,弈棋女子正悠然地布子</B>
   <img src="http://photo.sohu.com/20040727/Img221221822.jpg">


    明末凌梦初话本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里记述了一位女子国手因棋而和一位青年棋手结为良缘的佳话。

    北宋时,北方辽国有个棋手叫做妙观,妙观是一个女孩子,却因为棋艺高强,为辽国第一名,被朝廷册封为女棋童。她设了个棋肆教授门徒,门徒有远近后生,更有王公子弟。妙观作为老师,自然是矜持有加,不苟言笑,只是阳春白雪,无人敢高攀她。那时蔡州有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青年,名叫周国能,这周国能从小爱下棋,远近无敌手,后来又得一老道指点,棋锋更是国内无敌。他远游汴梁,声名大噪。于是游到辽国境内想寻找与之匹敌的人。有一天在燕山地面,不期就到了妙观的棋肆,看见一个美貌女子正在指点人下棋。这国能一见妙观,不禁魂飞天外,但发觉妙观的棋艺虽佳,却还有不到之处。他也不便说破,只在一旁冷观。一连几日,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旁边略加指点几着,妙观不舒服,心想,哪里来的小伙子来戳我的短处?他那几点倒也是神着。又一转念,不能容许他在这里放肆,坏了我在棋肆至尊的名声,被人所笑。于是大声喝道:“此系教棋之所,是何闲人乱入厮混?”就叫两个学生将国能轰走。

    不料这国能有心和妙观成就百年之好,于是故意在棋肆附近租了间屋,挂出一块招牌,上书:“汝南小道人手谈,奉侥天下最高手一先。”周国能对外自称小道人,此处“手谈”见于《世语新说》:“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的典故。妙观看在眼里,很生气,但还认为也许他所指点的那几着只是偶然,真要正式比赛,未必那厮会取胜。想和国能比个高低,倘若胜了,那家伙也只得知难而退,以免再来捣乱,坏我声誉。为了谨慎起见,她派了手下第一高徒张生去试探国能的本事,不料张生在国能先让三子的情况下竟然败北。很快张生以让三子败北的风声附近都知道了,周围有好事者想撮合他两人对局,也是看一场精彩表演。

    于是妙观不能不正视与国能的对局,而她知道张生的水平,自己是胜不了国能的,于是托人私下许国能一点钱财,请国能让她。不料国能拒绝了她的钱财,要以婚娶她作为条件。她假装同意了,却在比赛里赢了国能以后以钱财付给国能,国能自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奈何。后来国能被辽国王公显贵们邀去下棋,酒酣之余,王公们问起他与妙观孰高,他心里很气,便说:“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并告诉王公们那日比赛之所以输是因为让了妙观一手。王公们把妙观招来对实,国能以妙观所付五两黄金为注,妙观未带注金,只好接受国能提出的以她为妻作注,结果国能以两局连胜。后来虽然妙观还想推托,经过幽州总管的裁定,国能终于迎娶了妙观,婚后国能和妙观感情很好,国能又指点妙观,使她和自己最后成为真正的对手。

    可以从这个故事的发生年代和故事内容推测,在宋元明时代,围棋已经在民间巍然蔚然成风了,也可以看到女性在弈棋活动里的活跃。一直到清代晚期,围棋依然是女性重要的消闲逸致。

    清道光年间秀才蒋坦,是浙江钱塘人,曾作《秋灯琐忆》来记述他与妻子秋芙日常生活,他用轻轻淡淡的文字道出一对夫妻的淡远情长。秋芙喜欢下棋,虽然棋艺不精,但还是每晚拉着蒋坦一起下棋,有时会一下就到天亮。有一次,秋芙还象孩子一样,拿自己的玉佩做赌注,结果眼看输了的时候,就放膝头的小狗搅乱了棋盘,蒋坦笑他是在学杨贵妃,他指的是有一次唐明皇与人下棋,杨贵妃在旁观看,眼见唐明皇输了几子,杨贵妃就把怀中的小狗放到棋盘上拨乱棋子耍赖,谁料自尊的秋芙竟因此羞红了脸,从此再也不下棋了。

    蒋坦写下这段文字,分明是自责的,对于一个古代女子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丈夫对自己的爱从未改变,而且与她一起逐日积攒对生活的体验与热爱、这样的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值得期盼。《秋灯琐忆》所述的是蒋坦夫妇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成书后不久,秋芙即病故,而蒋坦不幸不久后也死于战乱。蒋坦幸福的记忆就永远在秋芙面对棋盘、拈子微笑的瞬间停住了。


<B>唐代 周昉 《内人双陆图》双陆也是一种古代的棋类游戏,盛于六朝、隋、唐,宋代以后渐渐失传</B>
<img src="http://photo.sohu.com/20040727/Img221221824.jpg"></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镜子]

  青春正二八,生长在贫家。
  绿窗春寂静,空负貌如花。
  -------------------
我记得这四句话是学唱京剧的花旦必先学的念白。是说陈妙常初怀的情思,虽是坤道,但毕竟是妙龄的少女,自然有一番女儿家的心事,而古书中描写的闺中的女儿家多半是自恋的,在她爱上一个人以前。她先迷恋的人是自己,她最好的闺友是镜子。最有名的镜子是一条叫做若耶的小溪吧,那个在溪畔浣纱的姑娘美丽的倒影把鱼儿都羞得潜到了水底,留下了千百年说也说不完的故事。
  
铜镜在古代用以梳妆照面和照妖辟邪,现存最早的铜镜出土于殷墟的妇好墓,想必一个协夫出征的女子英雄心底也是极爱美的,更不要说世间平凡的女子了。在西汉年间,人们就开始用铜镜作为男女爱情的表记、信物,取“心心相映”之寓意。生前互相赠送,“朝夕相伴”,死后随之埋入墓中,以示“生死不渝”。
  
唐苏鄂《杜阳杂编》里有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记述了南朝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历经了磨难与悲欢后终得相聚。现今仍常用以比喻夫妻失散后重逢或离异后重归于好。宋代黄坚《沁园春》里写:“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近得伊”。不由得让人想到《红楼梦》里那一场镜花水月的梦境,那一场深深的无望的爱情。
  
[唐:菱花铜镜]
<img src="http://bbs.jjwxc.net/upload/200412/18/18-3ed883a.jpg">

古代女子的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古代女子内衣蕴藏着不尽的昔日情怀, “前圆后方,前短后长,这是应和天地人合一的传统理念;过腰、胸、肩等分别系带,是为了在流动中达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处,必须绣上小幅图案来遮住线的结点,保持画面完整,这便是所谓‘出境生情’”,且汇聚了绣、缝、贴、补、缀、盘、滚等几十种工艺,用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可惜有些工艺,今天已经失传。

清:肚兜
<img src="http://bbs.jjwxc.net/upload/200412/18/18-86a6c86.jpg">

《红楼梦》六十五回写尤三姐 “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和贾珍、贾琏两个牛黄狗宝喝花酒,洋洋洒脱、嬉笑怒骂,把两个不知耻的男人耍了个够。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莲冷脸出现时,她泪如雨下却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一死表明心迹,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
  
  清:肚兜
  <img src="http://bbs.jjwxc.net/upload/200412/18/18-e546433.jpg">

[青丝情丝]
  
  青丝缨络结齐眉,可可年华十五时,
  窥面已知侬未嫁,鬓边犹见发双垂
  
这是《竹枝词》里的句子,古代女子十五岁谓及笄之年,青丝的故事也就此开始,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青丝,就是情丝。一缕情丝,总是要以所爱的男子为寄托,犹如藤萝之依附乔木。在古人笔记中传世的爱情故事处处可见古代女子以秀发相赠、以身心俱陈的笃定情长,而这些故事大都以男人的背信收梢。剪下一缕青丝当做信物赠给情人时,她并不知道那丝丝缕缕最终缠住的只是自己。
有一个上古时代的传说:巴人首领廪君率船队顺清江西征,在盐池与美丽的盐水女神相爱,廪君把自己的一绺头发送给女神说:“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但廪君不愿停止西征的脚步,女神恋恋不舍化做飞虫拦住了他的去路想挽留他,廪君就在阳石之上一箭射死了女神,女神死时脖颈上还缠绕着他送的头发……
“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梳篦]
  
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使头发洁净无尘、丝丝相现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
春秋以前的梳子形制复杂、装饰考究,但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宋:银梳]
<img src="http://bg.wyao.com.cn/public/plot/images/20020423-19.jpg">

[为悦己者容]
  
  战国时期的女子已开始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宋玉之《大招》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之说。《韩非子》也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当然,最有名的话还是出自《战国策》中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古代的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以米粒研碎后加入香料而成,故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是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也称“铅粉”。
  除米粉、铅粉外,妆粉也有用其它物质制作的。如在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籽制成的“珍珠粉”;在清代,有用滑石及其它细软的矿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粉的颜色也从原来的白色增至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的香料,使之更具迷人魅力。
  古代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是胭脂。胭脂亦作“焉支”、“燕支”,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也是妆面的主要用品,类似今天我们用的腮红。
  
  [宋:粉盒]
<img src="http://bbs.jjwxc.net/upload/200412/18/18-837bc87.jpg">

[手帕]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女孩子用手帕了,而手帕于古代的女子是首饰一样的闺私,它通常被叠成同心方胜掖在臂钏里。手帕是体己而温暖的,因此古代女子结拜金兰姐妹也称“手帕交”。 在手帕的一角缀上圆环其余三角从中穿过,即称“穿心合”,里面装着的或许就是一场女儿家的心事。《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写痴女儿小红遗帕惹相思,最终成就了一段情缘。这一块小小的方巾曾在几千年哑默无声的女性世界里传递了多少情感。漫讶青衫易湿,红绡更是沾满了泪,唐代李节度使姬的诗《书红绡帕》中写到:
  
  囊裹真香谁见窃,绞绡滴泪染成红。
  殷勤遗下轻绡意,好与情郎怀袖中。
  
  身心并陈的思念就是如此真切的泪如雨下,贞顺自守、寂寞无声的时光里,尺素绫帕承载了古代女性蕴籍绵长的相思和离愁,一程又一程山高水长的等待……
  
  [金手帕]
[<img src="http://bbs.jjwxc.net/upload/200412/18/18-c83aaa9.jpg"></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美的观照</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很早以前,当青铜的冶炼还没有被人们掌握的时候,刚刚脱离了野蛮的人类就懂得了爱美。可以想象那时爱美的女性在河边、水池临水照面,对着水影理一理凌乱蓬松的头发,鞠一捧清泉洗面,让容光重新焕发,或者顺一下斜插在青丝上的野花。
    
  到了青铜时代,人类有了镜子以后,方便地顾盼自己的面容才成为妇女的日常习惯,从此以后,镜子就一直陪着女性编写出她们爱美的生活史。
    
  大约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出现了青铜镜,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的四枚圆形铜镜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镜子。圆在传统文化中是永恒与轮回的象征,因为它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当一件事物被赋予了永恒的期盼,也就有了不灭的缘由。那么,这四面圆镜向后人传递的含义大约就是要保留美好的娇容到永远了?即使作为一个驰骋沙场,血染战袍的英雄,毕竟还有女儿的柔情本色,残酷的撕杀,冷静的指挥仍然不能泯灭掉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的爱美之心。如今,妇好的音容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里,唯有重见天日,生满铜锈的青铜镜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告诉后代的女性们:不要忘记了对美的追求。
  
  
  图1、凸弦纹镜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四枚铜镜之一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g88!le!qSo.jpg">  



    又过了千多年以后,镜子变得尊贵起来,在梳妆台边亮铮铮地立着,被磨镜人擦得闪耀着光辉。光辉之中,伊人或是梳理着一缕青丝,或是凝思向窗外秋天的暮色里。西晋文人左思在《娇女诗》里写道: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织。”
    
  “明朝弄梳台”,诗的这句起头好象在陈述两个可爱的小女儿学着大人的样子化妆的稚态,又似乎在想象当她们长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的时候梳妆打扮的情景,对着镜子沉醉其间,浑然忘却了女红与纺织。
    
  北朝《木兰诗》诗里,少女花木兰毅然承担起家庭里男人的职责,替父从军,征战十年始归。她一回到告别以久的闺房,就急忙“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仍然是对着久违了的镜子:“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爱美是女儿家与生俱来的天性,而镜子正是这种天性与情感的载体。
    
      道路辽远,中有关梁。鉴不隐情,愿毋相忘。
      与天无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
      愁思悲,愿君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
      
  这是传世的汉代铜镜常见的铭文。从西汉开始,人们除用铜镜饰面照容之外,还开始用作为爱情的标志、成为表达朝思暮恋情感的信物。生前“朝夕相伴”,死后携之随葬,以示“生死不渝”。这样,镜子所表达的含义又深入了一层,它已经不是仅仅用来修饰容妆了。
    
  西汉东方朔写的《神异经》有一个神话:一对恩爱夫妇面临一场迫不得已的分别时,把两人定情的镜子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后来丈夫背信,妻子的那半面镜子竟然化为一只乌鹊,飞到丈夫面前,依依不忍离去。多么哀怨,多么凄美的爱情悲剧!月明星稀,镜子化着孤独的乌鹊飞去,薄幸人,你可还记得当初的海誓山盟?
    
  镜子,作为男女感情的信物,可以是成对的,也可以由一而破裂为二,那是恩情的终止。《西京杂记》中写新寡的卓文君置家庭门第、道德约束于不顾与司马相如相爱私奔。在暮年时,当得知丈夫要娶妾消息,她写下了“朱弦断,明镜裂”的《白头吟》诗表示恩断义绝,以如此洒脱的行止,向长卿表明自己追求的是“中夜相从知者谁” 的心心相印,也敢于面对背叛感情的现实。
    
  《后汉书》所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的王墓中,出土的大量汉代王室用品证明王后应该是一位来自汉廷宗室的公主。没有任何史书和文献记载过韶龄时的公主,离开故土的锦衣玉食、翻越高山荒漠、远涉流沙绝域,与遥远的西域的夫君一起生活的情景。所幸,还有一面铜镜也许能透露出一千多年前公主这段远涉异域的故事。
  
  
  
  图2、汉 龙虎纹铜镜 1995年o(︶︿︶)o 唉民丰尼雅精绝古国遗址出土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0/11/223000.jpg">

    东汉时陇西人秦嘉与徐淑夫妻恩爱,后来徐淑在娘家染病,秦嘉接王命赴职京师,临行仓促,竟未获与妻子面别。古时交通不便,人重惜别,何况家乡与京师洛阳相去遥远,夫妻只好鱼雁传书倾诉离情。
    
  秦嘉辗转托人送给徐淑一面镜子,还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车还空反,甚失所望,兼叙远别,恨恨之情,顾有恨然,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
    
  徐淑回信:“…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长吟夕永叹、泪下兮沾衣”。“…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
    
  万里关山,相聚无缘,偏不舍心怀、情用牢结,一枚镜子寄托了两个人的相思与期盼:是往日的恩爱、是今日的顾恋、是他日的永好。然而,愈有以前的情缘,愈是以后让人叹谓的劫难!不幸,秦嘉没能返乡,病死在洛阳,生别终成死离,守望的人再也等不来归人!远行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任那镜子布满灰尘,此生不再忍擦拭,斯人已逝,对镜何由?
    
  情到深处,爱已无言,徒留离恨万千:“明镜之鉴,当待君还……”

  
  
  图三、汉 妆奁(亦称镜匣)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0/11/222410.jpg">
  


    唐代孟棨所著《本事诗·情感第一》中有一段关于铜镜的传奇:
    
  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太子殿官员徐德言,是陈后主妹乐昌公主的驸马,那时杨坚建立的隋朝随时准备南下灭陈,国政纷乱,徐德言对乐昌公主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权贵豪门,夫妻恩爱一场,竟成永诀。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应该有信物为凭。”遂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分执,约定万一两人失散,就用破镜来互相寻找,镜子重圆之日,就是夫妻团圆之时。徐德言说:“你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卖这半面镜子,如果我还活着,我也在这天来找你。”
    
  不久后隋灭了陈。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在战乱中离散。才色无双的乐昌公主被掠入到隋朝大臣越公杨素家里,成为他的宠姬。可是,乐昌公主的心里,却仍然牢记着丈夫与她的约定,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命老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块铜镜沿街叫卖。很多年过去了,徐德言流离颠沛来到了京城长安,又逢正月十五这天,他来到集市上,看见有人正在高价叫卖半面镜子,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边镜子,两下一合,果然破镜重圆。一问之下,才知道妻子已是权倾朝野的越国公的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徐德言悲伤之余在镜面上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一见题诗便知是丈夫,情不自禁整日以泪洗面,杨素见状询问缘故。公主将夫妻情事据实以告,杨素深为感动,决定成人之美,让乐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边。他们一起回到了江南的故乡,荣华富贵早已是过眼云烟。他们曾是显赫的皇族,而今是平凡的夫妇,人世的盛衰荣枯,恍如一梦。少小离散、虽然耽误了二十年把笔画眉的恩爱缠绵,历尽半生艰辛的颠簸流离,寻一帧旧爱苦寻千回百度,终能聚首于白头。唐太宗贞观十年,夫妻同时高寿仙逝,陪葬他们的就是那面历尽沧桑的,见证了夫妻俩对感情坚贞不渝的铜镜。
    
  信物之所以成为信物,不是因为它本身的稀世与贵重,而是因为相爱的人赋予了它热情,正是至死不渝的爱情赋予了它生命的璀璨光华。

  
    
  
  图4、唐 半面铜镜 江西玉山唐墓出土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MBftgmZgnL.jpg">


    铜镜在唐朝的造型开始不拘于圆形,出现了菱花铜镜的形式。菱花铜镜的边缘为八朵花瓣相间,背面铸有花枝禽鸟等小景。李白曾在《代美人愁镜》诗中以“菱花”代指铜镜,诗中李白借用女性作为写诗者,或许表达了自己对美人芳草的政治托喻,却也真切的写出了一个伤心欲绝的女子对镜时的心若死水,那是无法言喻的怆然和绝望:
     ……
      稿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
      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图5、唐 马球菱花铜镜 江苏邗江出土 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藏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wvsdSf9sr5.jpg">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唐.薛媛《写真寄外》
      
  唐代文人南楚材旅行至颍州,地方长官喜欢他的才华,欲妻之以女。楚材许诺。对家乡的妻子薛媛托言有访道之行,不复返旧。多才的薛媛,善作画,妙属文,微知夫君意,对着镜子画了自己的肖像,再题以诗,一并给寄给丈夫。楚材见诗遂归故里,与发妻终老。
    
  诗歌的缘起在于寥寥数语而让人感动,倏忽间千年已过,薛媛寄夫诗依然催人眼湿,花开花落,昔日佳人已逝,而那份委婉曲折、铭心刻骨的不舍与思念是如此缠绵于心尖,凝聚于笔端,纵是流光也因此停住……
      
  当年收到这信的人,他的心,会不会痛?一时?还是一世?

图6、唐.海兽葡萄镜  
<img src="http://www.cnhubei.com/images/200407/wh-2004071200-1.jpg">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冼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写于她的青春韶华时期,那时侯,她任性撒娇,“郎看看,是我美还是花美呢?” 在清凉的黄昏雨后,对镜梳妆,丈夫在身后偎依相看。一对琴瑟相和的年轻夫妻恍若就在眼前……后来,赵明诚赴任青州,李清照未能随行。青春不长,红颜易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如涓涓细流却永不见枯涸。
      ……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
      多少事、欲说还休
   ……
      
  好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随着离别日子的越来越久远,距与离的伤痛、相思的积淀此时已是入心入骨:香炉中的香早就燃尽冷却了,一夜难眠,醒来后无心整理床铺,让红色的被子随意堆叠。梳妆打扮的心情早没有了,镜台上布满了灰尘……
    
  《诗.卫风.伯兮》中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战国策》中说“女为悦己者容”。古代女子对于爱恋的人持久的怀想以及许身的情感如女萝缠于松,浮萍依于水。缠绵留恋至深,别后痛苦更切,久盼不归的人不在身畔,于是无心对镜修饰自己的容颜。临镜自顾,花容玉貌为谁妍?
      
  夫妻终又聚首,重新开始吟诗作对的幸福时光,然而个人的幸福同家国天下相比太微末了,经历了山河易色,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已经不是当年痴怨的小女子,她写出了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年因身外无人、无心对镜的怆然块垒已变成怀乡忧国的心底惊涛!
    
  
  
  图7、宋 女子蹴鞠铜镜 云南省博物馆藏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1qtFZohB9w.jpg">



    明代扬州官宦小姐冯小青因家道中落沦入豪门为妾,大妇不容,就把她幽闭在一座偏僻无人的寓所。小青本是有才情的女子,又正值芳龄,一怀情愫无处依托,她开始迷恋自己的影像,水里的、镜中的、画上的,她给自己的影像题诗: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自恋、自怜的心结越结越重,冯小青二十一岁就抑郁而终了。欲归不得归的感情的局外人,镜子中的自己总是飘渺的。宋代黄庭坚在一首《沁园春》里写过:“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近得伊”的词句,“镜花水月”成了比喻永远不能实现的成语。《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注定了一场镜花水月的梦境、一场深深的无望的爱情……  
    
  
  图8、明 镜台及配饰 民间藏品(明清之际、水银镜子自欧洲传入,铜镜渐渐地淡出了女性日常生活的舞台)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MnzLNmCP5E.jpg">

        妾颜初如花,妾心已如石,
    定情双妍姿,不忍君归见衰色。
    妾颜将凋心不移,妾身亦化君始知
    ……
  清代女诗人王采薇写的这首《望夫石》对丈夫的思念跃然纸上 ,纵观女性关于镜子的书写,无处不在表达刻骨的相思与深深的自怜。几千年默默无声的女性世界,竟如同面对着同一面镜子,脉脉不得语。
    
  佛家《华严经》说:“…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
  
  
  
  图10、晚清妇女梳妆照
  
<img src="http://photo.gznet.com/photos/1242923/1242923-iFCAQ6o3ij.jpg">


一面镜子里包含了多少逝去岁月里情意绵绵的故事,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女性等待的梦想与蕴藉的相思?只要镜子将来还伴随人类的生命,生命就会从镜子里折射出它五彩缤纷情感的流泻和对至美永远的求索。
</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我善女红</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妈妈前些日子因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好久。我和嫂嫂轮流日夜陪着她,好强的妈妈在病中仍体恤我们,她怕我们请长假为难,就在病情好转后,坚持让我们上班,另请了一个护工陪护她的起居。
    护工吴姐既细心又开朗,我去医院时,常看到她或是挽着妈妈散步说笑、或是给妈妈按摩擦洗。在她照料下,妈妈康复得很快。我们做儿女的不孝,不能侍病床前,多亏了有吴姐才让我们一家人安心。信是有缘才会相见,劫波中的相逢何尝不是缘分。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让妈妈在出院时很舍不得吴姐,几次眼湿。人的感情是相互的,吴姐在最后两天里做了一副鞋垫送妈妈。

    这是一副绣工多精致的鞋垫,饱含着质朴的美和惜别的忧伤。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顷刻间的感怀,仿佛故人从眼前走过,身影远去了,万千思量却从心头涌起:这是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手传承延绵了几千年的,而今正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生疏了的中国女红啊!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0/24/223529.jpg">





   “女红……”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的记忆中变得荒芜?是否因为荒芜,才会显得格外的温暖与伤感?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用诗一样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上一代人的爱情故事,影片的最后,母亲在织布机前的背影由青春变得苍老,而忙碌的手一直没停过,母亲温柔而执著的爱了父亲一辈子,她不会对父亲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话,她的爱是无言的,手中的一丝一缕就是她爱与思念的语言。

    母亲的身影是一个凝重的缩影,古老而相去不远的农耕时代,有多少女性为一针一线忙碌到从凌晨到日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度过了琐碎平凡的一生。

    谁是第一个拿起针线的女性已无从可考,在古老的传说里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并悉心向部落里的女性们传授技艺,由此也就开始了开始了中国女红的历史。


  
<FONT color=red>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生活遗址出土的这枚骨针,
说明至少距今一万八千年前我国就有了女红的雏形。</FONT>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0/24/223814.jpg">


    我国的古代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贯穿了几千年来的历史,盛世安稳、男耕女织的平和生活是古人最大的愿望。《地理志》里说战国时的扬州“男子耕农种禾稻麻纻,女子桑蚕织绩” ;《后汉书》记载汉代四川“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 。《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朴素地说明农事与女红是最重要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举足轻重。

    女红是指女性们纺织、刺绣、缝纫的技艺,又称“女工”或“女功”。《礼记·内则》中说:“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紃,以供衣服。”既表明古代女性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学习如何纺纱织布和裁衣缝纫。《木兰诗》的一开头“叽叽复叽叽,木兰当户织” 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替父从军前温良娴静又忙碌不休的邻家女孩子,倘若没有没有后来的战争,她会这样在纺车旁过完自己的一辈子。《孔雀东南飞》里写刘兰芝少女时“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待嫁入夫家后“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就这样仍得不到婆母的一丝怜悯“一日断五匹、大人犹嫌迟” 。

    追溯古代女性的生活轨迹,常会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古中国的女性黯黯地站在历史的背后。是世世代代、殷殷相承的女红用无声的语言默默道出古代女性的勤劳、敦厚与坚韧。 </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画眉</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画眉是古代女性最传统的化妆术之一。《韩非子》中曾记载:“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屈原《楚辞·大招》中也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青色直黛,美目媔只。”之句,说明早在战国时代,爱美的女性就开始用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了。早期时,女性画眉所用的“黛”是用一种叫石黛的青黑色矿石,加入麝香等香料制成的。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时,波斯人所制的螺子黛传入宫廷,被后妃们珍爱,这种黛又被称为蛾绿,后世也一直沿袭这种叫法,隋炀帝喜欢看宠妃吴绛仙画眉,每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地痴看。宋朝时流行西域传入的翠绿色“青雀头黛”,如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 温庭筠《春洲曲》:“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晏几道《六么令》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按我们今天的理论,这是宋代将汉代的时尚复古了。

    我国历史上流行过很多种眉式,其中最普遍的是蛾眉。《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比喻她的眉毛象蛾须一样弯曲而细长。《中华古今注》说,三国魏时,宫人“作蛾眉,惊鹄髻。”其形广短,色淡微。为当时妇女所崇尚,直至唐、宋、明、民国都很流行。蛾眉甚至被赋予了很多深意,如屈原《离骚》写“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即以蛾眉指代出众的美女。古时“蛾”与“娥”通解,南唐后主李煜失国后曾写“垂泪对宫娥”,这与在位时欣赏女性之眉而作的《长相思》:“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顰双螺蛾。”相比已是全然两种心情了。

    《后汉书·马援传》中记载了一个当时的民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可知“广眉”是由宫廷流行到民间的一种眉式,后来《太平御览》中又把“广眉”引作“半额”。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中形容卓文君眉若远山、脸若芙蓉,“远山”也是一种汉代常见的眉式,汉成帝妃赵合德也是这样的远山黛;《中华古今注》载,汉梁冀妻创新妆样式,改惊翠眉为愁眉。愁眉的样式为颜色浓重、细长曲折、眉梢上翘,据说是承文君的远山眉而来;《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时人称之为“仙娥妆”;唐代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女子纷纷效法,称其为新妆, 诗人徐凝描述这一场跟风的潮流为:“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唐张泌《妆楼记》中记载:“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 大约这图谱一直是爱美的女性们的教材,到宋代时,苏轼《眉子砚歌赠胡誾》诗还提及:“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重新总结了这些眉式的图谱,计有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稜眉、分梢眉、涵烟眉、横云眉、倒晕眉共十种。其实古人诗文中出现的眉式何止这十眉呢?但这些夸张的眉式渐渐地退出了女性的审美视角,如清代绘画中的仕女大多是两弯温婉秀美的柳眉。

    说到画眉,就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就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而且自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自然是象张敞那样的有情郎。元邵亨贞《沁园春》中写:“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就更不掩性情了:“ 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唐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雨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是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之为 “扫眉才子”,如胡曾赠薛涛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化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南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 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意愿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出最美的一面。

    温庭筠词中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玄宗曾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的退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体恤到梅妃哀怨后面是一片情愫顾深,怎奈情随情迁、人已无缘。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一句话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眉亦应语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梦里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和张京兆可以成为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B>女性的古典——信物</B>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老帖子加图加文重新发:P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
  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
  香囊系肘后。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情诗,处处都可见到不加掩饰的真挚与炽烈,这首三国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也是如此,诗里一对恋人用各种信物来见证他们的爱情,每一信物都被赋予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如果说在古代,男子还有接触外界世界的自由,那么,对那些大多数禁锢在家的女性来说,信物几乎代表了她们的身心伴着所爱的人神游外界,让所爱之人随身携带的信物就起到了使情人睹物思人的作用。《定情诗》中提到的信物有一些已经远离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一些直到现在还在相爱的人之间传递。


<FONT color=blue>1.缠臂金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FONT>

    “绾臂双金环”指臂钏,又称缠臂金,这是一种我国古代女性的缠绕于臂的装饰,是用金银带条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缠臂金的奥妙在于戴上之后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所见都为数道圆环,而相互不关联,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般美丽。苏东坡《寒具》诗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更让人联想到一个戴着缠臂金的女子于浓睡未醒中,带出几许醉意的妩媚,由此也可见臂钏为古代女性容色增辉的效果。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在她的《恨别》中写道: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
             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在理学禁锢日深的南宋,朱淑真是一位敢于冲破藩篱,热烈追求个人幸福的女子,这首诗表达了她与恋人分别后肝肠欲断的思念,思念使她日渐消瘦,憔悴,以至于缠臂金都松脱了。可惜她到底没有见到她思念的人,因为她爱的人最终选择了逃避,朱淑真只好写下“待封一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后抑郁而终。



宋代画像砖 一位戴缠臂金劳作的女厨  出土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5842.jpg">


元代缠臂金  出土于江苏苏州吴门桥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24214.jpg">


明代缠臂金   出土于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朱瞻垍夫妇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0847.jpg">


<FONT color=blue>2.戒指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FONT>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会面安可期, 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全唐诗.与李章武赠答诗》的题解中注释说,唐时,书生李章武与华州王氏子妇相爱,临别时王氏子妇赠李章武白玉指环,并赠诗道:

       “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后来李章武再去华州,王氏子妇早已忧思而死,指环只是空留怅惘。宋李昉《太平广记》里说后来李章武与王氏子妇的灵魂神会于王氏宅中,这应该是人们对爱情结局的美好愿望。

    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范摅《云溪友议》中写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期间,与少女玉箫从相识到相恋的故事。韦皋临回家乡前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后会来娶玉箫。然而七年光阴过去了,薄幸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地沧呼:“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竟绝食而死。人们怜悯玉箫这一场悲剧,就把韦皋送给她的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做到西川节度使,才辗转得知玉箫的死讯,他悔恨不已,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终于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是耶非耶?为了人间有情人终局的美满,只好姑妄信之了。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段写韦皋凭借少翁招魂之术与玉箫的魂魄相会的情节,让现代的人们体会了一个古代痴心女子对薄情人负约的责备。相会以后,临去时玉箫对韦皋说:“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 生死隔矣,只缘丈夫对感情承诺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带着微笑说出来的,这样的微笑却带着何等的沉痛。千载之后,这段文字还让我们读来感慨万千,而古代女子依人为活的命运注定玉箫只能如此。当相思空掷了,还是如此难舍难弃的眷恋,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误了她这一世,她又一往无悔地戴着它到了来世。

   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女子都不戴戒指。隋代丁六娘《十索诗》所写“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或许可以说明古代,甚至是现代女子对戒指的那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信物最小,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满怀着希望,伸出手来让心爱的人为自己戴上,而后,或许幸福地戴上一辈子,或许有一天对着它哭到心碎。


隋代玻璃戒指  出土于湖南长沙隋代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13308.jpg">


清代镂空金戒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13336.jpg">


<FONT color=blue>3.耳环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FONT>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耳饰又分为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是否也因为这首诗让人觉得以耳环为信物透着悲情?元末张惠莲悼念亡夫的《竹枝词》想必也是睹物思人所作:

     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朗画眉。
     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

    靖康之难以后,宋徽宗派官员曹勋逃回南宋,让已经成为皇帝的儿子赵构起兵相救,曹勋带回了赵构许多至亲的随身物品作为凭信,其中有赵构发妻的一只耳环,当年康王与康王妃情深爱浓,耳环或许能唤起苟安的赵构解救苦难中亲人的奋发,然而家国巨变,情随事迁,半壁河山尚无力收回,更何况一个“失节”的妻子,可怜的王妃留着另一只耳环,残生唯有望断归路泪空流了。


汉代镏金点翠花篮耳坠  江苏泰州博物馆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24547.jpg">



北宋天鹅型金耳环  出土于江西彭泽易氏墓。
这么美的造型竟不由地想到元好问的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24746.jpg">


明代宫廷耳坠  出土于明万历帝定陵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1112.jpg">

<FONT color=blue>4.香囊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FONT>

    香囊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就是说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即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安史乱起,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一行人仓皇西狩,马嵬坡六军不发,唐玄宗牺牲了杨贵妃的生命,让她独自去承担酿成国家战乱的责任。杨贵妃被绞杀后,尸体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复西京以后,唐玄宗派人悄悄将她的遗体移葬,办事宦官发现贵妃的遗体只剩下莹莹白骨一架,唯有临死时佩戴在胸前的香囊还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复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见到香囊睹物思人,当年骊山歌舞的欢乐宛在,伊人的浓爱只留下眼前这只香囊!他把香囊装入衣袖,不禁老泪纵横。八十年过去后,诗人张祜感叹此物此事,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没有人再能为玄宗解开这只小小的香囊了,说不清楚是爱还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环谁人能解得开呢?

    《晋书 贾午传》中记载了贾充的小女儿贾午与她父亲贾充的幕僚韩寿相恋的故事,幽会时贾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赠,不料上朝时韩寿身上的香味被贾充察觉,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后,没有责怪女儿,而是让女儿嫁给了韩寿,并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这西域之香应该由贾午装在自己亲手做的香囊里相赠,才不算辱没了贵重礼物和女儿家的一番情意。《红楼梦》里林妹妹也曾给宝哥哥做过香囊,一针一线都凝结着她的情思。有一回写黛玉误会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赌气把正在做的另一个剪了,香囊却是宝玉贴身戴着,怎么会送人?当芳华不再、红雨落尽的时候,见香囊犹见伊人,却只怕宝玉已是不忍再看了。

   “成泥做土香如故,却为谁?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汉代刺绣香囊  出土于o(︶︿︶)o 唉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5745.jpg">


明代金香囊  出土于江西南城明代益王朱祐槟夫妇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15050.jpg">

清代补花香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15130.jpg">

<FONT color=blue>
5.手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FONT>

    手镯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跳脱”就是其中一种,宋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现在,手镯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了,但它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古典与现代在不经意间暗暗地联系在一起,戴着手镯的姑娘,你可知道古代女性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商代腕钏  出土于北京郊区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24025.jpg">


唐代镶金玉镯  出土于陕西西安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25452.jpg">


元代龙头金手镯  出土于江苏苏州吴门桥

<img src="http://bg.wyao.com.cn/public/plot/images/20020423-56s.jpg">


清代金嵌珊瑚翡翠手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2807.jpg">

<FONT color=blue>6.玉佩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FONT>

    玉在我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清闻人倓《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写宝玉和黛玉怄气,将颈上的通灵宝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袭人劝宝玉“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给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话又让黛玉伤心不已,顾不得病抢过玉来,用剪子将自己给宝玉结的穗子剪成好几段。书中有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一对痴情的人何苦来这样相互折磨,其实林妹妹的一番情深都在这玉玦上,宝哥哥怎么会不知道?


汉代舞人型玉佩  出土于江苏扬州西汉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20513.jpg">


汉代玉璧  出土于河北定县东汉王室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195333.jpg">


金代花鸟玉佩  出土于北京南郊金代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195412.jpg">


清代琉璃合欢缀缨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0407230251.jpg"></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7.同心结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繁钦诗里几次说起“结”, “结”是一个被赋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汉字,从远古到今天,它始终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诗源》里有一个故事,说文胄与邻妇姜氏相爱,文胄送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作为信物,姜氏打开箱子,取出连理线,穿上双针,织同心结回赠文胄。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了,相对其他的信物,同心结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为它融入了恋人的巧思。

多情的古人留下许多与结相关的诗词:六朝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里的“结同心”;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里的“结心肠”都表现了对爱情海枯石烂,誓不变心的决心。唐长孙佐转的妻子诗《答外》写她给戍边的丈夫做同心结,用同心结倾诉相思和离情之苦:

征人去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衣和泪封,封书只在怀袖中。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北宋林逋所作的《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逋终生未娶,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那么这一怀难舍的情愫,却从何而来呢?不由得让人猜测林逋当年是否因为同心结未成,以至苦了自己一生,或许也苦了两个人的一生?

清 任熏 《天女散花图》中佩带结饰的仙女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1/200119.jpg">

清代丝编同心结 民间藏品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1/200228.jpg">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8.簪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搔头是簪的别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古时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因为簪还象征着尊严。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了国政,明晓大义的姜后为了规劝丈夫勤政,就退去了发簪和耳坠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后感到羞愧,于是开始励精图治,开创了周王室的中兴局面。

   《鼓吹曲词.有所思》中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她用心地修饰这支簪子,加上双珠还觉不足,再加上玉饰,如此珍重,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闻君有他心”,于是她把那簪子 “拉杂催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何苦这样做呢?还是从心头难以割舍的那份情意吧!


北宋镂花金簪 出土于浙江永嘉
<img src="http://bg.wyao.com.cn/public/plot/images/20020423-1s.jpg">

明代嵌宝金簪  出土于明万历帝定陵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5633.jpg">

清代嵌宝蝴蝶簪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1746.jpg">
</TD></TR></TABLE><P>9.钗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续汉书》中说:贵人助蚕,戴玳瑁钗。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钗,世号灵钗。可见古人尤其看重玳瑁制成的钗。五代诗人汤僧济曾经在井中淘得一支古钗,感慨中赋诗曰:

      昔日倡家女,摘花露井边,摘花还自比,插映还自怜。
      窥窥终不罢,笑笑自成妍,宝钗於此落,从来非一年。
      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鲜,此人今何在,此物今空传。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渊海角信音稀,梦回海辽北,魂断玉关西。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述说金兵攻陷汴京后,词人与自己的爱人分离之痛。十四年间兴亡满眼,再无处追忆旧时明月,这首词因为有国破家亡的背景而显得格外沉痛,词中的分钗在生离死别的大动乱里,也就不是一段仅仅陷于儿女情长的忧思了。

    而在历代关于分钗寄情的诗词里,最让人伤怀的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明代云朵型金钗  出土于重庆明代墓  

正面是三骑马人物与风景建筑,
<img src="http://bg.wyao.com.cn/public/plot/images/20020423-13s.jpg">

背面刻有“三学士诗”
<img src="http://bg.wyao.com.cn/public/plot/images/20020423-14s.jpg">

明代金凤钗  出土于江西南城明代益王朱祐槟夫妇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13824.jpg">

清代嵌宝凤凰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2/200858.jpg"></P><P>10.裙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古时将绢称为纨素,“纨素三条裙”指的是绢做的裙子。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古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而有“裙”的名称。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裙子,如:弹墨裙、凤尾裙、月华裙、真珠裙、郁金裙、石榴裙等等。《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 由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创制,并在当时贵族女性中广为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瑞鸟被捕杀殆尽,后被朝廷下令禁止。奢华的贵妇毕竟是少数,古代的平民女子都是朴素的戴荆钗、着布裙。因此,“钗裙”也是千百年来我国普通女性的代称。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赵飞燕外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汉成帝与皇后赵飞燕同游太液池,鼓乐声中赵飞燕翩翩起舞,突然间大风骤起,飞燕在风中飘然若仙。成帝担心她被风吹去,连忙命宫女拽住她的云英紫裙。风停之后,飞燕的裙子上留下许多绉褶,宫女看见后觉得这样好看,于是就纷纷在裙子上折叠成裥,并取名留仙裙。唐代陆龟蒙曾写《纪锦裙》一文, 赞叹他所见到的南北朝时期的一条锦裙:“…微云琐结,互以相带,有若皎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涂染…及谛视之:条段斩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我们现代人看到即便仅是百年前的裙子何尝不是一样的感慨呢?没有哪种服装象裙子那样贯穿了整个服装发展史,从悠悠远古到工业化的今天,裙子始终在女性世界里摇曳生姿。
  
  汉辛延年《羽林郎》“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写的是一个汉代少女着裙的飘逸;唐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描绘采莲姑娘的裙子与荷叶同色,面庞与荷花共颜;宋欧阳修《鼓笛慢》词:"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和张先《踏莎行》词:"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都是写裙又写情,牛希济的《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更是通过裙子写出了一场难舍难分的别离,最后两句尤为动人。它引自唐人江总之妻的《赋庭草》“雨过芊芊草,联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郎君你瞧瞧雨后青草那嫩绿的颜色,就象我裙子的颜色一样啊!
  
  前面缠臂金一节提到女词人朱淑真,她在《生查子》一词中写自己在无望的等待中衣裙渐宽:“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一番期盼终成泡影。清代命运多舛的女诗人贺双卿嫁给农夫为妻,在丈夫和婆母的虐待下仍一味地孝顺姑、夫。她在《和白罗诗》中写道“今年膏雨断秋云,为补新租又典裙。留得互郎轻絮暖,妾心如蜜敢嫌君?” 留下丈夫的寒衣,而把自己心爱的裙子典当补租,这样无怨的柔情,贺双卿的丈夫却不曾理解,读到此处不禁使人掩卷叹息。
  
  而关于裙子的情愫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武则天一首《如意曲》: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诗是她为谁写下的呢?一样身处于千丈红尘与茫茫人海,人世间的女子哪怕豪气干云如武则天,看到月光里的桂树,仍旧没逃得过夜夜绵长的思念,又有谁能躲得过?
 
唐代双重锦裙彩俑 现藏于日本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1309.jpg"></P><P>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height="100%" width="100%"><TR><TD width=2><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blank.gif"></TD><TD vAlign=to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bf/face0.gif">发表: 2005-01-03 15:36:32<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null.gif"><a href="http://www.han-people.com/bbs/Announce/Announce2.asp?BoardID=14&amp;ID=22269&amp;submitflag=first&amp;repost=1"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re.gif"></A><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null.gif"><a href="http://www.han-people.com/bbs/User/SendMessage.asp?SdM_ToUser=殊心慈"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message.GIF"></A><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null.gif"><a><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friend.gif"></A></TD><TD align=right><FONT color=#888888>第<B>10</B>楼</FONT></TD></TR></TABLE>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11.内衣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古时内衣称中衣,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史料见于汉朝。其中女性内衣在不同的时期又称为抱腹、心衣、两裆、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惯束罗裙半露胸”的普遍装束在历史上只不过短短一瞬,从古到今,内衣都一直蕴藏着女性的隐密,是绝对不为外人所知的。古书中提及内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欢场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孙二娘一般,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隐讳的。

   《红楼梦》里的尤三姐 “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和贾珍、贾琏喝花酒,洋洋洒脱、嬉笑怒骂的放浪中,把两个不知耻的男人耍了个够。可等她日思夜想了五年的柳湘莲冷脸出现时,她泪如雨下,却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一死表明心迹,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书中说:“来自情天,去往情地。”一本红楼,最至情至性的女子莫过于三姐了。

   古代女性善做女红,为喜欢的人缝制内衣表达了一种微妙、温暖的心意。如温庭筠《南歌子》中所表述的:“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红楼梦》第三十六回题为“绣鸳鸯梦兆绛云轩”,写宝钗偶然间接过袭人给宝玉做的鸳鸯肚兜,就心不由己的绣下去,一针一线间穿着自己平素隐藏不露的情思,偏这时却听到宝玉的梦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因缘,我偏说是木石因缘!”宝钗一怔,多年后的悲剧,想来宝钗在这一刻已经预感到了,可她偏要走下去
……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举案齐眉, 到底意难平!”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惯束罗裙半露胸”的唐代女性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2/200659.jpg">

清代鱼戏荷花刺绣肚兜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2/202043.jpg">

清代菊花蝴蝶刺绣肚兜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2/202304.jpg"></TD></TR></TABLE></TD></TR></TABLE><P>12.绣鞋

 “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

    曹植《洛神赋》中有“远游之文履”,指绣花的鞋子,《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汉代女子出嫁时穿木屐,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带系上,以示吉祥。东晋时,凡娶妇之家都备有丝麻鞋一双,合而置于新床床头上,取“和偕”之意。后来渐渐演变为准备男女鞋各一双,并将新娘的鞋套于新郎的鞋之中,取音男女同鞋(同偕),以此祈福新婚夫妻同偕到老。

    陶渊明在《闲情赋》里愿意做爱人脚下的鞋子“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千古情话似乎都让陶渊明这一句写尽了。但女子善怀,一样的事物,在女性的笔下又多了几分真挚,几分深意。唐姚月华所写的《制履赠杨达》“金刀剪紫绒,与朗作轻履。愿化双飞凫,飞来入闺里。” 可以设想,当满天霜降时节,杨达收到这样的鞋子和锦书会感到多么温暖。

    五代以前的女子脚上是没有羁绊的,因此思想多少也是自由的,她既可以深处幽闺,也可以足出绣户,去横塘采莲,田间采薇。五代到南宋期间缠足之风渐兴,但始终在小范围内,到了元明之际由于封建士大夫的推波助澜缠足才在全国盛行,最终成为古代女性身体和思想上的枷锁,也许这就是古中国的闺秀最终成为“闺秀”的原因吧?萧红,一位经历了旧时代女性种种惨痛的奇女子不由得叹息:“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女性的羽翼是沉重的。”

北魏时期着笏头履的舞人俑 台湾历史博物馆藏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195214.jpg">

唐代云头锦履  出土于o(︶︿︶)o 唉吐鲁番唐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04/132230.jpg">

金代萱草图案绣花鞋 出土于黑龙江省阿成县金齐国王墓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4/12/31/200651.jpg"></P><P> </P><P><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13. 指甲

    有一些信物在繁钦的这首《定情诗》中没有提及,比如扇子、枕头、手帕等等,甚至头发、指甲也是古人用以传情达意的表物,这两样信物会让我们现代人心生畏惧的敬意,但对于古人来说却别有深意,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意间的损伤都被认为有失孝道,那么拿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做信物,则意味着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对感情的承诺。

    以头发为信物古而有之,而以指甲为信物似乎在明清笔记、小说中才出现,清陈裴之为他侧室紫湘而作的回忆录《香畹楼忆语》中记:紫湘长发垂地,光可鉴人,指甲每个都留到寸把长,她非常爱惜,每次操持家事,都要用指套套住,以免损坏。后来紫湘染病不治,陈裴之正好在外未归,紫湘弥留之际,让人剪下头发并叮嘱说不要轻弃,又让人剪下她的指甲放入翠桃香盒中,使女问她“是留着送给公子吗?” 紫湘含着泪一再点头:“可惜我尘缘已尽,再也等不到他了。”黄昏故院里,自此人去楼空。紫湘去世后,陈裴之住在她的碧梧庭院里,把装有紫湘指甲的翠桃香盒放在枕边,希望她的灵魂能回来。几年后,陈裴之抑郁而终,他和紫湘终于得以相见。

    红楼众芳飘零的序幕是从晴雯报屈而亡开始的,这个自尊好强的女孩子被人忌恨,落得个“风流弄巧招人怨”。她在病中被拖出园子,在芦席土炕上挣扎等死,宝玉去看她,她说了自己的遗恨与不平后,将两寸长葱管一样的指甲剪下和贴身的红绫袄一并送给宝玉,哭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了我一般…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只有宝玉知道她的清白,他为她作祭文说“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可黄土垄中的薄命女儿听不到了,她清白而来,又清白而去,临死前,她叫了一夜的是“娘”,她想到的是在阴间母亲的怀抱哭哭天大的委屈,而不是多情公子的一番空牵念。


<FONT color=blue>汉代金护指 出土于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FONT>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12/223215.jpg">

<FONT color=blue>清代玳瑁嵌宝护指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FONT>
<img src="http://www.han-people.com/bbs/images/upload/2005/01/13/221153.jpg">
</TD></TR></TABLE></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P>转自汉文化论坛:<a href="http://www.han-people.com" target="_blank" >http://www.han-people.com</A></P><P>作者:殊心慈</P><P>中华书局出版</P><P><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0 width=760 align=center background=../images/back/z16.gif border=1><TR><TD vAlign=center noWrap align=middle width="19%" rowSpan=5><img src="http://www.zhbc.com.cn/zhongdiantuijian/images/hz-nxdgd_1.jpg"> </TD><TD noWrap width="13%">书名:</TD><TD width="31%"> 红妆:女性的古典</TD><TD width="12%">丛书名:</TD><TD width="25%"> </TD></TR><TR><TD>书号:</TD><TD> 7-101-04781-5/Z·533</TD><TD>作者:</TD><TD> 吴凌云 著</TD></TR><TR><TD>出版时间:</TD><TD>  2005年9月出版 </TD><TD>版式:</TD><TD> </TD></TR><TR><TD>开本(开):</TD><TD> 16开</TD><TD>定价(元):</TD><TD>  39.80 </TD></TR><TR><TD>装帧:</TD><TD> 平装</TD><TD> </TD><TD> </TD></TR><TR><TD vAlign=top noWrap width="19%"><DIV align=right>本书简介:</DIV></TD><TD class=c1 colSpan=4> 本书将古典诗词、传奇情感故事、历史典故等诸多元素,以温婉细腻的文字与丰富的图片相结合,史、诗、图、文并茂,表现出中国传统女性的古典美和多彩的情感世界。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触觉体味温良柔润的古典女性之美。</TD></TR><TR><TD vAlign=top noWrap width="19%"><DIV align=right>丛书介绍:</DIV></TD><TD class=c1 colSpan=4> </TD></TR><TR><TD class=c1 vAlign=top noWrap colSpan=5><DIV align=right> </DIV></TD></TR></TABLE></P>
发表于 2005-10-21 16: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转帖]女性的古典 [部分内容]

<P>是殊心慈的吧?在煮酒看过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2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是的!</P>
发表于 2005-10-22 17: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P>第一次见~~现代呢.~~~</P>
发表于 2006-1-13 0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P>很美的</P>
发表于 2006-1-31 23: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古典哦!
发表于 2006-2-15 16: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主,这下我长见识啦!</P>
发表于 2006-4-27 1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汉朝的古董 有一种运动的气势
发表于 2006-6-6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6-8 2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非木兰非女子 塞儿岂是男儿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7 21:24 , Processed in 0.186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