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93|回复: 11

[转帖]马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14: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马姓来源 </P>


<P>一、出自嬴姓,形成于战国,其远祖为伯益,始祖为马服君。 </P>
<P>伯益是帝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舜时东夷部落首领,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伯益九世孙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周穆王便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之地赐给他。战国初,晋国执政大臣赵衰的七世孙赵襄子,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当时,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他奉命抗击秦军进攻,获胜后战功卓著被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服”字,遂以马为氏,世居邯郸。 </P>
<P>东夷族与西羌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龙、凤文化的源头,其他如南蛮族、百越族等,几乎都是从这两个大族分出来的。东夷族的始祖是太嗥伏羲氏和少嗥金天氏,西羌族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他们的子孙在长期的交往和通婚中不断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 </P>
<P>东夷是我国古代东方人数众多的一个部落群,因居于东方,故称东夷。夷,是古代用大弓的部落,《说文》称:“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也就是说,以长弓善射飞鸟而称作夷,并由此而崇拜鸟,居东方,故称东夷。 </P>
<P>东夷起源于河北燕山山脉一带,后因人口繁衍,大部分南迁至山东泰山山脉一 </P>
<P>带,并沿着东海海岸分布于江浙地区。在长期的迁徙中,东夷族又分为人夷、鸟夷、郁夷三大支。其中的鸟夷,便为赵姓、马姓的先祖氏族。 </P>
<P>鸟夷善于捕鸟为食,并以鸟羽为衣饰。为了捕鸟,他们还模仿鸟叫,诱鸟入网,或用弓射鸟。在长期与鸟接触的生活实践中,鸟夷产生了对鸟的图腾崇拜。传说其部落首领伯益为玄鸟的后裔,其后裔鸟身人言。把祖先说成是某种自然物的后代是典型的图腾崇拜,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百鸟之王,凤凰图腾崇拜显然是东夷众鸟图腾崇拜的升华和结晶。 </P>
<P>《史记·五帝本纪·正义》称:“益,伯翳也,秦赵之祖。”伯益为皋陶的长子,少嗥氏的曾孙,他们都是鸟夷部族的首领,马姓的远祖。 </P>
<P>少嗥为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以金德居“五帝”之首。相传他是中国上古手工业及金属制造与使用的创始人,上古音乐的发明者,华夏第一位天文历法家。据罗泌《路史·后纪七》载,少嗥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即以天文法定星座和方位,以记录节气。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历法思想的萌芽。《通典》称,少嗥是众鸟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住在北方燕山一带。《帝王世纪》称他“在位百年”,死后葬于陕西云阳。 </P>
<P>相传少嗥有个女儿名叫女修,长得美若天仙,习性近于花鸟。她自幼离群索居,以花鸟为伴,长大后能识鸟语,终日独居于溪谷之中,与鸟同寝。 </P>
<P>一天夜里,女修正在酣睡,狂风突起,将玄鸟巢吹落,斜挂于树梢。第二天清晨起来,女修才看到挂在树梢的鸟巢,于是匆忙采麻织绳,编了一个网兜,想将鸟巢固定住。谁知不小心撞了鸟巢,一颗玄鸟蛋从中掉了下来,摔碎在地上,发出一股异香。 </P>
<P>此时,女修正饥肠辘辘,玄鸟蛋发出的异香,勾起了她的食欲,可是她不忍心吃掉它。正在犹豫之间,只见一只玄鸟从天而降,用乌语告诉她可吞食其卵,即地上摔破了的玄鸟蛋。女修因饥不可耐,于是从地上捡起破了的鸟蛋,吞入肚中。此后,女修的腹部就渐渐鼓了起来,一个小生命在其中发育成长着。正如《史记·秦本纪》所说:“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后来,女修就生下了大业。玄鸟意即黑色的鸟,被认为是燕子。 </P>
<P>少嗥氏为嬴姓,嬴也作赢,即燕的异体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嗥氏最初以燕为图腾,是嬴姓的始祖。 </P>
<P>鸟夷早期的大姓除嬴姓之外,还有偃姓。据《史记·五帝本纪》,皋陶与伯益父子二人同时辅佐舜,因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赐姓曰偃”。皋陶为伯益之父,少嗥之曾孙,曾任舜大理之职,制定五刑之法,使天下无冤狱。他还发明了未耜,为鸟夷族在黄河中下游农业的发展做诎了巨大贡献。因而,后来鸟夷又分出了挤、秦、来、谷、柴(费)、牟(麦牟)等以谷物为”图腾的部族。据《帝王本纪》,禹以皋陶最贤,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次子为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及偃姓。 </P>
<P>皋陶长子名伯益,即秦赵之祖,继承了少嗥氏的嬴姓。据《帝王本纪》:“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舜赐伯益嬴姓,只是让他继承了少嗥氏而担任嬴姓部落首领,并非嬴姓从伯益始,这样,自皋陶父子始,嬴偃二分,成为凤凰家族的两大支脉。偃姓奉皋陶为祖,其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宗,其后裔主要或留山东,或向南、向西迁移。《氏族略》称马姓源自“嬴姓伯益之后”。 </P>
<P>赵秦之祖伯益是东夷族部落中著名的首领之一,他因熟悉鸟兽特性,得以“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禹皆命伯益为虞官,即掌管山泽之官。在伯益之前,鸟夷过着迁徙畜牧的生活,后来在他的领导之下,才进入定居的农耕生活。由于伯益的功劳很大,大禹任他为戎夏——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做自己的继承人。《韩非子·外储说》称,大禹死后,其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从此,禅让制也被世袭制所取代。《竹书纪年》则说:“益干启位,启杀之。”也就是说,伯益在权力之争中被启杀死。 </P>
<P>《史记·秦本纪》说,舜赐伯益嬴姓后,又将自己的女儿玉女许配给他。伯益娶玉女为妻,生有二子,长子名大廉,为鸟俗氏,即以鸟为图腾的部族,次子为若木,大廉的长子名费昌,生活于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统治之时,后因劝谏夏桀不成,反欲被下狱问斩,得讯后举家逃往商国。商汤和伊尹早就闻知费昌贤名,见他来投。奔自己,大喜过望,并立即与他商讨灭夏之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费昌“为汤御”,“败桀于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也就是说,费昌后来参加了商汤灭夏的战争。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P>自商汤开国至商朝第九代王太戊帝,费昌之后“遂也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遍布于九州。其后裔有名叫中衍者,为帝太戊的车御。其孙名中谲,任商朝西戎 (今甘肃)守士官,生子蜚廉。蜚廉“善走”,有飞行者之誉。蜚廉有二子,长子名恶来,其后为秦,次子名季胜,其后为赵。蜚廉知商纣王无道必无善果,于是隐居霍太山(山西境内)。恶来因为商纣王干事,后被周成王杀死。恶来有一子名叫女防,由蜚廉抚养成人。据《氏族典·赵姓部记考》:“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大骆在世时,蜚廉裔孙造父已经因功而受封赵城,得为赵氏。大骆带非子访问造父,造父见非子聪明伶俐,颇为喜爱,特留他居于赵城。非子因感激造父,让子孙都姓赵。 </P><P>蜚廉次子名季胜,为赵姓始祖。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因祖父孟增的功德而成为周穆王的亲信随臣。造父与周穆王年龄相差无几,并且都喜欢收养天下名马,擅长狩猎。穆王于是封造父为御马官,专管天子车舆。 </P><P>一日,造父游潼关,得骏马六匹,始知潼关东南山中的)桃林产名马。当时,周天子车乘为八匹马,急需品种优良、毛色纯而无杂的名马。造父得六匹名马,有心献于周穆王,但还差两匹;有心留为己用,又深感不妥,为此他犹豫不决。后来,造父奏明穆王,决定亲入桃林,再寻良马,配为八匹后,献于穆王。穆王见已有的六匹良马,确为天下少有,于是催促造王快入桃林,寻访良马。 </P><P>《史记·赵世家·正义》说,桃林“广阔三百里”,树木参天,遮天蔽日,在其中捕获良驹,决非易事。造父想到穆王急切的神情,发誓一定要访得良马。他深入桃林,风餐露宿,入蟒洞,闯虎穴,过沼泽,跃溪涧,爬林川,下沟谷。功夫不负有心人,造父终于获得良马二匹,与原六匹马合为二乘上献穆王。穆王欣喜万分,下令立即更换新 </P><P>舆,并赐造父亲捕的两匹良马名为“骅骝”、“(马录)耳”。 </P><P>周穆王自换新舆后,对造父更是宠爱有加,赐他与己同乘,两人常常同车出游。相传,一日,穆王又召造父同乘,出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纵马西行,不一会儿,就把随从甩得远远的,不见踪影。两人又乘兴加鞭,半日就来到西域,放眼望去,只见这儿山川壮丽,景色古朴,地广人稀,风景天异于关中,又见珍禽猛兽遍地,顿生狩猎之心。因为足下有千里马,他们不一会儿就捕得满车猎物。 </P><P>君臣二人流连忘返,待珍禽满车时,才发现天色已晚,无法辨认方向,于是决定寄住一宿。二人上车,任凭良马自行。良马识途,不到半个时辰,就将二人送到西域瑶池,并得到了西王母的热情款待。西王母与他们对饮美酒,共赏仙乐,同观仙舞,一时二人乐不思蜀,早已忘却归朝之事。 </P><P>一日,造父为穆王饲养千里马时,发现它们焦躁不安,乱踢狂鸣,料想会有变故,于是放出一匹,任其驰骋。转眼之间,这匹马领一队周侍卫来到瑶池。原来,这队侍卫已寻穆王多日,见了千里马,才知瑶池方位。“仙境一日,人世一年”,穆王和造父与王母同乐时,人间已多日。王国因多日不见国君临朝,朝纲遂乱,酿成了徐偃王之乱。 </P><P>穆王听完侍从禀报,方知自己乐而忘归,险些失国,于是匆匆告别王母回朝。造父任舆驾,扬鞭催马,八匹良马如龙腾飞云,转眼驰回京城。穆王回朝之神速,令徐偃王防不胜防,乱了方寸,加之叛军中流传穆王乘八龙驾云而归,一夜之间,叛军逃亡近半数。第二天,穆王率大军攻打残军,大获全胜。 </P><P>造父为此立下了大功,周穆王封给他赵城,即今天山西洪赵县,赵氏因此以封国为姓,遂得赵姓,后来赵姓中又分出了马姓。造王下传六世至奄父,名公仲,为周宣王驾车,助“宣王中兴”,赵姓初兴。奄父之子叔带,又因在周宣王讨伐姜戎中,救驾有功,被任为执政,故“自叔带以下,赵家益兴”。 </P><P>周幽王昏庸o(︶︿︶)o 唉,听信谗言,欲加害有救驾之功的叔带,叔带得信后逃往晋国。晋文侯早就听说叔带的才能,见他前来投奔,马上任命为国卿。于是叔带“始建赵氏于晋”。叔带下传四世至公明,公明生二子,长子名共孟,次子为赵夙。赵夙曾受晋献公之命领军伐霍、魏、耿三国,建立战功。赵夙之予赵衰,字成季,扶助公子重耳(即后来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成就霸业。赵衰年老,其子赵盾代任国政,独揽晋国朝政十几年。赵姓成为晋国公卿,宗族由此而显贵,随之繁衍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显贵大族。 </P><P>此后不久,赵姓就遭遇了一场灭族之灾。在这场灾难中,赵氏全族被杀,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还遭到奸人的追杀。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是中华姓氏史上空前绝后的惨案。如果没有家臣保护,这个遗腹子也会被杀,赵姓必将从此绝宗,也就谈不上有马姓了。 </P><P>后来晋悼公为赵氏平反昭雪,赵氏孤儿赵武得续赵宗。平公十二年,赵武任正卿,掌管国家军政大事,赵氏家族又渐兴。赵武生赵成,名景叔,赵成生赵鞅,即历史上有名的赵简子。晋顷公时,赵筒子任执政。起初,赵筒子联合晋国的知氏、韩氏、魏氏、范氏,消灭了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封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十年后,赵简子又以武力驱赶了六卿中的范氏与中行氏。这样,晋国有势力的卿族中只剩下知、韩、魏、赵四家。 </P><P>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去世,其子赵毋恤继嗣,即赵襄子。公元前453年,势力最强的知伯向韩、赵、魏索求土地,韩、赵被迫献送一万户的县邑,惟独赵襄子不给。知伯大怒,胁迫韩、魏进攻赵之邑都晋阳。围攻一年也没攻下。后赵襄子派人说服韩、魏,两家反戈一击,与赵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朝政由此受制于三家。公元前403年,周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7年,赵、魏、韩三家“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亡。赵氏占据晋北地区,以晋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 </P><P>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加封赵襄子之孙赵籍为赵侯,即赵烈侯。赵烈侯追认其父赵浣为献侯,定都中牟 (今河南汤阴地区),正式建立赵国。 </P><P>赵烈侯至赵武灵王,经历六王。其间赵烈侯任用公仲连为相国,实行改革,国势大振。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大败中山,扩展了疆域。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领骑兵灭了中山,再扩国土,赵国成为强国。战国后期,齐国衰落,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了。 </P><P>赵奢是战国时赵国的宗室,他既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理财家。他整顿赵国的税收,使“民富而国库实”。他还统率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国,从而为赵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因此军功被封为马服君,从而衍生出马姓。 </P><P>赵奢的生卒年不详。他原是赵国的田部吏,即掌管收取田赋的小官吏。他为人正直,认真执法,按时收取国税,对宗室贵戚也不循私,因而遭到权贵们的痛恨。 </P><P>当时,赵国的大贵族、赵惠文王的弟弟赵胜(也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虽然家财巨富,阡陌绵延,但他的家臣却倚仗权势,拒不交纳田赋。赵奢查获此事后,就依据赵国的法律,严厉惩办了赵胜的家臣,杀了与此案有关的九个管事人。赵胜获悉后大发雷霆,发誓要杀掉赵奢,以出这口恶气。他立即派人把赵奢抓来责问,赵奢毫不畏惧,反而质问平原君:“您是赵国的贵公子,然而您放纵管家,不按国家的规定交纳国赋,公报私仇,抓我来审问。这种不奉公守法的小人举动,不但会破坏赵国的法律,削弱赵国的势力,而且会使得其他诸侯伺机侵犯我们。赵国就要灭亡了!那时,您平原君还能保持现在高贵的地位和巨大的财富吗?凭您贵公子的身份,如果能带头奉公守法,为人表率,赵国上下就会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样还愁赵国不会强大吗?”一席话非但没激怒平原君,反而使他心悦诚服,认为赵奢很贤明,又有才干,是个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向赵惠文王推荐了赵奢。从此,赵奢主管了全国的财政和税收。 </P><P>赵奢一上任就着手整顿赵国的田赋和税收,规定贵族和平民都得按章纳税,拒不交纳者一律严加惩办。经过几年的整顿,赵国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了,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库充实了,老百姓也富裕了,赵奢也成了赵王十分器重的能臣。 </P><P>战国中后期,秦国接连打败了楚、魏,并占领了两国的多座城池。赵国是当时东方六国中的强国,是秦军东进的主要障碍。赵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助魏抗秦,同时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也去侵占齐、魏的土地,因此和秦国发生了利害冲突。泰国感到要灭魏,占有“天下之中身”,必须削弱赵国,然后才能吃掉北方的燕、齐和南方的楚国,最后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P>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07),秦国终于把矛头转向了赵国。秦昭王派遣大将胡阳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西)。阏与是赵国的边境重镇,也是赵国的西南门户。它东靠太行山,西向晋中平原,战略地位十分显要。秦军之所以攻打阏与,是想以此地作为进攻赵国的前哨阵地。若阏与被占,赵国的西部大门洞开,秦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对赵国威胁极大。赵惠文王听说阏与被围,立即召集大将商讨对策。他首先问能征善战、长于谋略的廉颇:“大将军有何计策可解阏与之围?”廉颇回答:“阏与距邯郸很远,而且路途险阻,实在无法救援。”屡立战功的大将乐乘也认为阏与道险不可救。最后,赵王又问赵奢,赵奢果断地说:“阏与地处边塞,道路险阻,正如前面两位将军所言。但正因为此,秦、赵就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相斗一样,哪一只勇敢就会取得胜利。”这一番独到的分析,得到了赵王的赞许。赵王于是立即命赵奢为大将军,率兵解救阏与之围。“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实证明赵奢的军事思想确实高人一筹。 </P><P>赵奢率军西行迎战秦军,在距离邯郸城西仅30里的地方停驻,并宣布:“如果有人在作战问题上有异议,格杀勿论!”将士们都感到迷惑不解,觉得自己的军队即使日夜兼程,恐怕也解救不了阏与之围,为何刚出城30里,就安营扎寨裹足不前呢?何况行军打仗,应该集思广益,主帅为什么不许部下提任何作战意见呢?将士们哪里知道这正是赵奢为了迷惑秦军,以使秦军失去警戒而实施的策略。 </P><P>秦、赵两军在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对峙下来。秦军在武安城西操练,人喊马嘶,战鼓咚咚,连武安城内屋上的砖瓦也被震得颤动了。赵军见秦军如此猖狂,侵入赵地如入无人之境,个个十分愤怒。这时,赵军中一名负责侦察敌情的军侯忍耐不住,不顾军令,建议赵奢发兵解武安之危。赵奢立即下令,将那个军官斩首示众。从此,再无人敢议论军情了。赵奢命令全军修筑营寨,深沟高垒,做出长期固守、怯敌畏战的假象,麻痹秦军。赵奢按兵不动达28天之久。 </P><P>秦军主帅胡阳感到奇怪,派间谍潜入赵军驻地探听虚实。赵奢明知来人是秦国奸细,却佯装不知,还以美酒佳肴招待他们,让他们观看新增的堡垒,显示赵军固守不前的意向,随后又让他们随意离去。间谍返回秦营,向胡阳报告了耳闻目睹的一切。胡阳听后大喜,认为赵军怯阵,不敢迎战秦军。于是秦军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放松了警惕,疏于戒备。 </P><P>赵奢遣去秦军奸细后不久,秦军果然中了他的麻痹纵敌之计,立即发动进攻。赵奢命令全军日夜兼程,偃旗息鼓,仅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就突然逼近了阏与阵地。在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他命令部队占据有利地形,筑好工事,特别命令弓箭手选好地势,以便随时攻击敌军。这时有一名叫许历的军士,要求进见赵奢。赵奢一改以前的态度,命令他进来。许历说:“我军迅速逼近秦军,这出乎秦军的意料。但秦军来势凶猛,我方必须集中兵力,抢占有利地形,严阵以待。否则会有闪失,望将军三思。”赵奢让他继续说出具体的作战方案。许历有些犹豫,说:“说了要被杀头的”,赵奢立即表示:“那是在邯郸附近发布的命令,现在到了阏与前线,以前的军令当然作废了。”许历这才接着说:“我军应抢先占领阏与附近的北山,居高临下,一鼓作气就可以击败秦军。”赵奢听后十分高兴,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一万名精兵,迅速占领北山,构筑工事,严阵以待。 胡阳听说赵军突然赶到前线,惊慌万分,命令秦军昼夜不停地赶往战场。等到了寸阏与,才发现有利地形已被赵军占领。他看到北山地势险要,便命令秦军拼命争夺。然而秦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赵军却以逸待劳,早有准备。秦军虽几经争战,但还是失败了,只能在山下列阵。 </P><P>正当秦军无计可施之际,赵奢下令赵军兵分两路,从山上山下发起猛烈进攻。在前后夹攻下,秦军全线崩溃,大败而逃。赵军大胜,凯旋而归。赵奢因功被封地马服吟河北邯郸北),人称“马服君”。“马服”原意为善于驯驭马,此取英勇善战之意。 </P><P>赵奢对兵书战策深有研究,并著有兵书,可惜已经失传了。在阏与之战中,他成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以弱胜强的杰出战绩。 </P><P>赵奢认为兵书上的知识必须付诸实践,否则不能发挥作用,他反对纸上谈兵。赵奢的儿子赵括,兵书读得不少,但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然而他目空一切,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曾对妻子说:“赵括这小子只能纸上谈兵,根本不能带兵作战。”妻子问为什么,他回答说:“调兵遣将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怕有疏漏,赵括却视同儿戏。我说过他多次,他依然不改。赵括不当将领则已,如当了,赵军一定 </P><P>会毁在他手里。” </P><P>后来,赵孝成王命赵括为赵军统帅,率兵与秦军作战。赵括即将赴长平前线时,他的母亲匆匆上书给赵王,反对任命赵括为将。赵王召见她时,赵括母亲说:“当年赵奢为将时,大王和宗室赏赐给赵奢很多财物珠宝,他全部分给部下,自己一点都不留。如今,赵括刚刚受命为将,就作威作福,他的部下都惧怕他。大王赏赐给他的财宝,他都拿到家里,或者收藏起来,或者购置田产。大王您看看,这怎么能和他父亲相比呢!请大王不要派他领兵,以免危害国家。”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也说:“大王以赵括为将,就好比用一根粗劣的木棒去弹弄琴瑟一样。赵括不过读了他父亲留下的兵书,只知纸上谈兵,根本不知道如何用兵,任他为将军,是要误大事的。”赵王依然不睬。不久赵军果然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击败,40万大军全被坑杀,赵括也在其中。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P><P>阏与之战大胜后,赵奢因军功显赫而被封地马服,人称马服君。随后不久,就有赵奢的支庶子孙以其封邑为姓,改称马服氏,部分嫡系子孙则仍以赵为姓。 </P><P>关于赵奢子孙改姓马服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大败,使赵国大伤元气,以致不久丧国。他的子孙以为这是国耻家耻,遂以先祖赵奢辉煌称号与封地为姓,改姓马服。 </P><P>改姓马服的赵奢子孙,后来省掉了“服”字,遂成马氏。他们主要居住在赵国都城邯郸一带,后迁往各地。此外也有直接改姓马的赵奢子孙。 </P><P>后来的各种姓氏书如《通典·氏族略》、《元和姓纂》等,都认为马姓是“以邑为姓”。 </P><P>赵奢之前,历史上有过一个复姓“马师”,据《通志·氏族略》考证,这是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后裔。《通志》说,郑穆公的孙子公钽是个马师,即专职驯马、相马、医马,他的子孙就以马师为姓。后来逐渐省掉“师”字,改为马姓,如其后裔羽颉也是个马师,就改姓马。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P>二、出自他姓 </P><P>汉代有马宫,本姓马矢,后马宫以仕学名扬,改姓马。 </P>
<P>三、少数民族马姓 </P><P>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除回族有马姓外,其他如蒙古族、黎族、满族、普米族、阿昌族、藏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朝鲜族、瑶族、壮族、布依族等,也都有马姓。同回族一样,这些少数民族采用马姓大都与其族源及与各民族交往的历史,尤其是与汉族交往的历史及汉化的程度有关。这里以东乡族、黎族和满族为代表做简要介绍。 </P><p><P>东乡族马姓 </P><P>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旧称“东乡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等,解放后统一称为东乡族,因在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地区)东乡聚居而得名。 </P><P>东乡族的姓名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其族源、形成以及发展有直接关系。公元13世纪20年代末,成吉思汗亲征中亚,俘获和征集了一些中亚细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这些回回人随蒙古军队来到河州东乡驻屯下来,后又被“编民入社”,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他们的后代通过婚姻和宗教信仰,逐渐融合于当地的蒙古人、汉人、藏人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东乡族。 </P><P>东乡族姓分本民族姓和外来姓两类。关于本民族姓,由于东乡族族源为中亚的回回人,其先民是撒尔塔人——一个无姓的民族,自从13世纪到河州后,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才逐渐采用汉姓,如马、买、巴、白、牙、何、丁、米等,其中以马姓最为普遍。东乡族本族姓的来源,一般采用本民族人名的音(首音或尾音)译为姓。马姓之所以多,是因为撒尔塔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首字“穆”的音译为姓,取“穆”谐音便成马姓。这便是今天东乡族中马姓占绝大多数的历史缘由。东乡族马姓常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一般要在马姓前冠以村寨名,以示区别,如麻矢里马、东达恒马、奴拉马、难民马、果果承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属于不同的阿恩德(东乡语音译,意即村落)。 </P><P>东乡族采用汉姓,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差不多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没有民族姓而只有汉姓了。究其来源,东乡族汉姓主要有三种:一是皇帝赐姓,如何姓;二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其他少数民族,将自己所采用的汉姓带入东乡族,如羊、妥、张等;三是在东乡族形成的过程中,由被融合到东乡族中的汉族人将自己的姓带入东乡族。 </P><P>黎族马姓 </P><P>黎族聚居在我国海南省的南部,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00多万人。他们的祖先是古代百越的一部分,隋唐时包含在“俚”、“僚”部族中,唐代开始以黎族称之。从黎族最早的民族起源传说来看,他们的先民没有姓,只有名,始祖的名字也就是氏族的名称。 </P><P>黎族何时开始使用汉姓已无从可考,然而据《宋史·蛮夷传》的记载,最迟在宋代,接近汉族的那部分黎族(熟黎)中已有玉符两大汉姓。黎族马姓主要集中于佯应黎,居住在黎族边缘地带,和汉人邻近或杂居。除马姓外,俘应黎还有邢、林、符、吴、陈等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乐东县 (今属海南)一带。部分邢姓与马姓还说他们的祖先原本是福建、云南的汉族、回族,后因躲避官府的压迫才逃到黎族地区,并逐渐被同化为黎人。 </P><P>马姓是黎族中最早使用且使用较多的汉姓之一,明万历年间黎族人民起义的首领就姓马,单名矢,是海南安定县水蕉村人。 </P><P>万历二十年,安定县的黎民起来反抗当地官府的随意征田及占田,他们推举马矢为首领,与居林、沙湾、居碌峒等地黎民一起共同举行武装起义。万历二十五年,琼山县黎福等起兵响应,不久临高县番溪、番洒等村寨也闻风而起,义军直逼县城。同年冬,明王朝派副总兵黎国耀前来进剿,被马矢用计击毙。义军声势大振,所到之处,均受到人们的热烈声援。 </P><P>以马矢为首的黎民起义是明代几次黎民大起义中又一次新的高潮,义军横扫澄迈、会同、文昌等县。万历二十七年,明朝政府派兵进剿义军。同年四月,官兵分数路直逼马矢的根据地——水蕉村。经过几次激战,水蕉村、居碌峒先后失守,马矢及其助手王盖老等被杀害,起义遂告失败。 </P><p><P>满族马姓 </P><P>满族本称满珠,汉译为满洲,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980多万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它是后金国汗皇太极为适应当时的客观形势需要,于1636年而创立的,后来流传下来。清灭亡后,省掉“洲”字,简称为满族。 </P><P>满族的哈拉,是标志血缘关系的称号,相当于汉族的姓。哈拉起初都是以满语命名的,属多音节的复姓,后来才逐渐演化为单音节的单姓。除满族的皇室爱新觉罗外,满族的大姓还有爪尔佳、钮钴禄、舒穆禄、纳兰、辉发、董鄂、乌喇、伊尔根觉罗、马佳等。其中马佳氏后来逐渐省掉“佳”字,改为马姓。 </P><P>满族哈拉之多,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有人统计过,至少有679个。其来源主要有五:一、居住地。如清太祖时著名将领雅杀禅,因其先祖居于马佳,遂以马佳为姓,其子孙后来简化为马姓;二、动植物及物品名;三、部落名;四、沿袭前代旧姓;五、父祖名字的首音汉译。其中第一、二、五种情况皆符合马姓。 </P><P>满族祖先女真人的姓也是多音节复姓,后来他们进入中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才改为汉姓,如乌古伦氏姓刘,黄掴氏姓汪、马、赵等。满洲人哈拉的历史,与此大致相同。他们入关前使用多音节的复姓,甚至一些归附满洲的汉人也争相仿效,在姓后缀上“佳”音。然而入关后,满洲人开始效仿汉人,称某佳氏。随着汉氏程度的加深,他们逐渐将“佳”字省略,只留一个音节,再选用相应的汉字,这样就俨然标准的汉姓了。选用汉姓时,他们或者以谐音取姓,或者以意译取姓。这两种情况满族马姓中都有。</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回族马姓 </P>
<P>马姓主要传自嬴姓,但早在西汉时就有异姓汇入。唐宋以后,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及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开始采用汉姓,马姓便为其中采用最为广泛的姓氏之一。从此以后,马姓中的一部分人就不再是纯粹的汉族血统,马姓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P>
<P>回族1990年人口为860多万,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o(︶︿︶)o 唉、陕西,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云南等省(区)分布也比较多,全国多数县、市都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P>

<P>一、回族 </P>
<P>回族形成为一个民族有着长期的发展过程。它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广州、泉州等商埠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及其后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中国娶妻生子,世代繁衍,吸收了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成为回回的一部分。 </P>
<P>在形成初期,回族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回族居住分散,多与汉人杂居,接触、交往密切,尤其是汉人成分在回族中日益增多,遂习惯以汉语作为共同语,而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P>
<P>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伊斯兰为阿拉伯语音译,原意是“顺从”,指顺从该教惟一信奉的“安拉”(真主)的旨意。公元7世纪由麦加入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约于7世纪中叶由来华侨居的阿拉伯、波斯商人首先传入我国。 </P>
<P>作为回族文化与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姓名随着回族的形成与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式。 </P>
<P>唐高宗永徽二年,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开始,经有宋至元初,在此期间,阿拉伯、波斯商人已大量来到中国,他们的商船不仅开进广州、泉州、杭州等地,而且沿运河北上到达山东济宁,足迹遍及中原和西北。人们称他们为“胡贾”、“番客”,又称那些留居于中国的“胡贾”、“番客”为“土生番客”,意即中国回回的先民。这些先民严格恪守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使中国回回名字一开始就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就是说,没有姓,只保留着阿拉伯、波斯的人名构成方式,有父名、祖父名,有尊号、别号,为了区别雷同,再加上家乡名或职业名。全名排列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其中族名亦即姓。为了简便起见,往往只称本人的名和姓,有时只称姓。此外,阿拉伯人还有个古老的习惯,即不称名也不道姓,而是以别号称呼,表明自己是某人的父母或儿女。使用汉姓汉名是极个别的现象,只有极少数久居中国的商人、学者、官吏,唐宋时因慕华风而采用汉姓汉名,如唐宣宗大中二年考中进士的大食国人李彦升、随唐僖宗入蜀的李铉等。 </P>
<P>13世纪初,回回人名基本与唐宋时期的情况相同,绝大部分人仍然没有姓,如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全名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原为阿拉伯语,“赛典赤”意为荣耀的圣裔,“赡思丁”意为宗族的太阳,“乌马儿”意为长寿。 </P>
<P>自 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西征,到1258年攻陷巴格达,蒙古人先后征服了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每次胜利之后,都有大批的中亚细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调迁到东方来,他们构成了回回民族的雏形。这些人后来多在中国定居下来,并与当地女子主要是汉族女子结婚繁衍。在回汉两族人民的姻亲关系中,古老的中华文明必然影响回回人。作为汉文化重要特征的汉姓与汉名,也必然影响回回姓名文化。 </P>
<P>明代回回“多已更姓易名”,乃至达到“相忘相化”的地步。17世纪至解放前,是回回民族的大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汉姓汉名已经成为回回姓名的基本形式,如清初回族诗人马世俊、回回诗人马云龙、伊斯兰教学者马德新、现代文学家马宗融等。尽管如此,回回名并未消失,至今回回中仍然流行着为婴儿取经名的习俗。 </P>
<P>解放以后,回回的风俗习惯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与过去一样,普遍采用名字前冠姓(回回姓或汉姓)的命名方式,名字亦有汉名与回回名两种。回回名前一般不加姓,但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回回中,也有人在回回名前冠姓,如马伊不拉以此作为自己的学名。但在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中,父母一般不再为孩子取回回名。 </P>
<P>
<P>二、回族马姓 </P>
<P>回回中马姓众多,从直接原因来看,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名的音译,尤其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在明代的许多著作,如马欢的《瀛涯胜览》、黄瑜的《双槐树钞》、何领远的《闽书》以及《明史》等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首音“穆”均译作“马”。明代的这种译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的《西域水道记》、魏源的《海国图志》、齐韵士的《番部要略》等,皆沿袭明人译法,将回回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作“马”。更有甚者,则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圣人。 </P>
<P>此外,回回马姓中还有皇帝赐姓的,如明代天文学家马沙亦黑就是明太祖赐姓马。他本是西域撒马儿罕人,才识卓越,尤其精通历法。明洪武十二年,马沙亦黑来华,入觐明太祖朱元璋,被授予“刻漏博土”。朱元璋还赐他汉姓“马”,命他修正中国历法、制造浑天仪,对于其他同行者,则设立回回博士馆,以礼安置。洪武十五年,马沙亦黑被明朝任命为翰林编修,奉命与吴宗泽等翻译元朝在大都(今北京)所藏的秘籍,其中包括《回回历法》。不久,他又任职于内灵台太史院,永乐三年,世袭秋官正职,被尊为钦天监回回太师。马沙亦黑先后著有历算12种以及《回回历》、《法象书》等篇,为明代天文历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P>
<P>回族不像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可以任意选择汉姓使用。这自然又使一部分回回选用汉族的大姓之一——“马”为姓,从而增加了回回马姓的人数,提高了它在回回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P>
<P>回回马姓常常以地区分别支派,正如《山东曹州马氏宗谱》序言中所称,“吾马姓氏虽多,多有同姓而不同宗者,氏宗之分尉皆以其始祖所居之地,如在曹州者曰曹州马,在郓城者曰郓城马,至于州、谷亭(今山东鱼台县),莫不如此”。 </P>
<P>追根溯源,回回姓与它的族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中国回回先民主要是由元代进入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外国商人与汉、蒙古、维吾尔等族相互融合、发展而成,因而回回姓具有多元化的特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14:30:5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P>马姓迁徙史 </P>
<P>秦汉时期 </P><P>公元前229年,秦军占领赵国都城邯郸,大肆屠杀赵奢子孙。赵奢子孙留存下来的,少数仍留在河北。大多数则逃往外地。他们主要逃往陕西、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并在当地定居下来,传宗接代。其中,陕西扶风的一支,发展为望族。 </P><P>留于河北的一支,西汉末年出了一位英雄,他叫马适求,是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新莽地皇元年,马适求谋举燕赵兵诛杀王莽,然而由于准备不充分,事败后被杀。王莽又派人搜捕他的同党,株连同族及郡国豪杰数千人。这是公元前229年秦军大肆屠杀赵奢子孙以采,河北马氏的又一次大灾难。 </P><P>迁往山西的一支,西汉时出了一位马适建,字子孟,是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元凤元年,武都氐族人起义,马适建以执金吾身份,与龙额侯韩增、大胪鸿田广明领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可惜不久后,马适建因为杀人而下狱,后来在狱中自杀了。 </P><P>迁往河南南阳的一支,后来一分为二,主要居住于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以南)及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一带。这两支马氏有乃祖赵奢遗风,在东汉初年皆以武功封侯,亦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棘阳一支马氏的振兴者为马成,西汉末年人,字君迁。他年轻时只是个小县吏,后来跟随刘秀起兵打天下,不久就升任县令。刘秀即位后,马成被任命为军都尉,从此走上戎马之途。建武四年,刘秀拜马成为扬武将军,并命他带兵平定叛军李宪之乱。马成凯旋归来,并以此功封为平舒侯。建武八年,他又随马援大破隗嚣,事后留于当地,任天水太守。第三年,又拜为中郎将,领兵平定武都之乱。建武十四年,马成屯兵中山、常山一带,以防备北疆战事重起。他筑堡垒,修烽燧,严加防范,北边得以久安无事。后来,马成又改任中山太守,改封金椒侯。马成去世后,其于马邑世袭侯位。马邑过世,其子马酰袭袭位,桓帝时因罪失封国。延熹二年,马成玄孙马昌又被封为盖阳亭侯。 </P><P>湖阳一支马氏的振兴者马武,西汉末年人,字子张,年轻时曾因避难,客居江夏很长时间。王莽末年,竞陵西阳三老起兵,马武前往投奔,后随之归从绿林军。最初马武任侍郎,后来拜为振武将军,随刘秀打败王寻、王郎割据势力。刘秀即位后,马武先后任侍中、骑都尉,又以军功封山都侯。建武四年,他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平刘永之乱,并因军功封为捕虏将军。第二年,又以领军击败庞萌之功,改封杨虚侯。建武六年,马武又协助马援败退隗嚣。建武十三年,改封为俞p侯,领兵屯田曲阳,防卫匈奴进犯。建武二十五年,马武又以中郎将身份,领兵击退武陵蛮夷。明帝初年,他又与诸将击败西羌。凯旋回京后,明帝将他的封邑增加到1800户,在当时可谓富豪侯门。马武嗜酒,为人豪爽敢言,不拘一格。他常常醉酒后当着皇帝的面议论批评同僚而毫无避讳。皇帝虽然也防范忌讳功高震主之臣,然而马武却每每能从容爽然以待。永平四年,马武过世,其子马檀袭为杨虚侯。不久,马檀因其兄伯济参与楚王刘英谋反一事牵连,被削去爵位。安帝永初七年,邓太后又封马武的孙子马震为谬亭侯。马震过世后,他的儿子马侧世袭封爵。 </P><P>山东的马氏早年一直不甚显贵,只是东汉时出了一名太尉马英。马英字文思,兖州盖县(今山东沂源东南)人,安帝时任太仆。元初二年,升任太尉。当时征西将军任尚因过被充军抵罪,马英与司空李邰,奉大将军邓骘的旨意,将他私自赦免。后来尚书查核此事,二人一并受到处分。 </P><P>山东的马姓除赵奢的后代外,还有由马矢氏改为马姓的马宫的子孙。马宫字游卿,东海威(今山东微山)人,研治严氏《春秋》,颇有声名。马宫本姓马矢,从学后改姓马氏,正如赵奢子孙马服氏,省文去字而改为马姓。马宫最初以射策科任侍郎,迁楚长史,不久改任丞相史司直。后历任青州刺史、汝南太守、九江太守。所在之处,皆有声名与政绩。随后,又被征为詹事,拜为右将军。平帝时,大司徒孔光改任太师,马宫就代他为大司徒,并封为扶德侯。孔光去世后,马宫又代他为太师,并兼司徒。哀帝时,曾参与议定哀帝祖母傅太后的谥号。元始中,王莽将太后陵迁回定陶,并诛杀当时参议谥号的官员。马宫赶忙上书请罪,并主动交上太师、司徒印绶,以扶德侯回乡。王莽称帝后,拜任他为太子师,后终老于任上。马宫的子孙遂继其传统,改马矢而以马为姓。 </P><P>湖北的马氏东汉末年出了二兄弟——马良、马谡,二人同马腾、马超父子一样,以军事起家,并且也因为转战的缘故,为马姓的传播,尤其是马姓在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其兄弟五人皆有才名。乡里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马氏五常(五兄弟皆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这是因为马良眉中间有白毛。刘备占据荆州时,任马良为书记。后来刘备与诸葛亮入蜀,马良仍留守荆州。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马良称他为“尊兄”,二人可能结为兄弟,也可能有姻亲关系。后来马良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不辱使命,颇得孙权礼遇,为孙刘早期的联合做出了贡献。刘备称帝后,拜马良为侍中。不久,蜀国攻打东吴,马良奉命领兵招纳五蛮溪夷,蛮夷诸将欣然归降。刘备兵败夷陵时,马良遇害身亡,其子马秉拜为骑都尉。 </P><P>南北朝隋唐时期 </P><P>南北朝时期,马姓的发展仍以郡望扶风及发源地河北为主,只是在扶风及河北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扶风的马氏以今陕西泾阳及眉县尤其以后者为盛。 </P><P>马文恭 扶风(今陕西泾阳西北)人。曾追随南朝宋世祖,被任命为中兵参军。因征战中屡立军功,宋世祖即位后,被授为文恭o(︶︿︶)o 唉将军。 </P><P>河北马氏则以今武阳、献县、邯郸分布较广,并分别有名人逸士出现,为河北马氏振兴门庭的主要人物。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马光,字荣伯,武安(今河北邯郸)人,少时聪悟好学,尤精通三礼。入隋后,被征为太学博士,由于博学得到诸儒的敬服。起初,马光教授于瀛州、博州之间,聚门徒数千人。征为太学博士后,门徒多远奔至长安,继续到他的门下学习。当时人们传颂,山(太行山)东言三礼者,自熊安生后,就只宗马光一人而已。 </P><P>除扶风及河北马氏继续发展之外,这一时期,江苏亦有了马姓。如马明,字也朗,就是南朝陈时盱眙(治今江苏盱眙东北)人。他历仕梁、陈两朝,建有战功,后死在征战中。 </P><P>在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隋唐及其后的五代,马姓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期间,除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原有的马姓得到发展外,江苏、浙江、北京等地也出现了马姓。 </P><P>唐代,河南马氏较为有名,尤其唐末五代,自从河南马殷建楚后,河南马氏便显贵一时。马异,唐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兴元间登进士第。马异与当时著名诗人皇甫浞、卢仝等交情很深,尤其与卢仝关系密切,两人有《结交诗》互相酬答。《全唐诗》录其诗四首。据《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马异为马援第二十一世孙,祖上迁至河南。 </P><P>马祖 唐代僧人,即道一。本姓马。后人尊称“马祖”。曾长期在江西传扬禅学,故又称“江西马祖”,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马祖初师事怀让,学禅十年。后到建阻 (今属福建)佛迹岭、临川(今属江西)、南康 (今属江西)龚公山等处传扬禅法。大历年间,马祖居住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禅宗至此大盛。所传宗旨,时称“洪州宗”,死后谥号“大寂禅师”。 </P><P>唐末五代时,余杭(今属浙江)也有了马姓。马绰即为唐末五代时余杭人。他起初与钱(钅+戮-弋)追随董昌,并与钱谬为姻戚。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绍兴)称帝时,马绰弃家投奔钱(钅+戮-弋),被任命为诸城都指挥使,后累迁镇东军节度副使、睦州刺史、加检校太尉。 </P><P>五代时,今北京也有了马姓,多是由河北马氏迁来。五代时马郁,即为范阳(今北京)人,早年任幽州的下级文官,后事晋王李克用,累官至检校司空、秘书监。马郁言 </P><P>辞纵横,下笔成文,为人轻俊洒脱,后死于太原。 </P><P>唐时江苏马氏发展尤快,主要分布于镇江、东海、徐州等地。马怀素,即唐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字惟白,他博通经史,后登进士第,官至左台监察御史。武则天长安年间,怀素奉命审问崔贞慎、独孤讳被武则天密臣张易之诬告一事,不肯曲从武则天命令,并亲自与武则天辩难,贞慎等才得以免罪。玄宗时,怀素历任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兼昭文馆学士,一时显赫于朝中。 </P><P>马戴 唐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祖籍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字虞臣,会昌年间考中进士,后官至太常博士。马戴富有才情,在当时享有盛名,尤其擅长作五言律诗,且与当时著名诗人贾岛、许棠、姚合等关系密切,常常互相唱和往还。他的诗作很多,但大多散亡了,留存下来的收录在明代人辑录的《会昌进士诗集》。 </P>
<P>宋元明清时期 </P><P>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流徙,到了北宋,马姓的分布更为广泛。 </P><P>唐代江苏的马姓主要集中在苏北,尤其是徐州、镇江一带。到了北宋,江苏马姓南移,宜兴也出现了马姓,并且出了一位史学家马令。马令,北宋常州宜兴 (今属江苏)人。他的祖父马元康博览经书,勤于著述,他曾经搜求旧史轶闻,准备编写南唐史书,可惜未及动笔,就去世了。马令继承先祖遗志,苦觅资料,著成《南唐书》30卷。 </P><P>北宋安徽的马姓主要在今天的合肥与庐江。北宋初年进士马亮,字叔明,就是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先后任大理评事、常州通判。宋仁宗末年,升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太子少保。 </P><P>马仲甫 北宋进士,字子山,庐江(今安徽庐江)人,最初任登封县令,不久转任台、瀛、秦、亮、许、扬等州,又曾任夔路转运使、淮南发运使、天章阁待制。所任之处,皆能为当地百姓兴利除弊,为称誉一时的名吏。 </P><P>北方甘肃、山西的马姓也得以发展,南宋时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马扩,字子充,北宋末年随父亲马政出使金朝,并结下海上之盟。靖康元年,马扩在西山结伙扎寨,抗击金兵侵略,被俘。建炎二年,马扩摆脱金人监视,逃到五马山寨(今河北赞皇东),被推为首领,拥信王赵榛(一说为燕人赵恭冒充)为王,聚众,继续抗击金人入侵。后来五马山寨被金兵攻陷,马扩辗转到达扬州,不久被南宋朝廷解除了兵权,任枢密院副都承旨。绍兴九年,改任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解职后闲居家中。 </P><P>马贲 北宋河中 (今山西永济西)人,徽宗时为画院待诏,工画花鸟、佛像、山水,尤长于小景。马氏家族以画艺闻名于世,其后裔众多,皆为振兴山西马氏做出贡献。马贲作品见于著录的有《溯(束鸠)图》、《秋塘水禽图》等。 </P><P>此外,北京、山东、河南的马姓也有了发展。北宋初年北宋时山东马氏出了两位名臣,遂使山东马氏大振。一是马伸,字时中,宋东平(今属山东)人。经圣年间,登进士第。曾师从著名学者程颐,后历任郫县丞、西京法曹、监察御史等职。张邦昌称伪楚皇帝时,马伸写信劝说邦昌奉迎康王赵构。高宗即位,马伸升任殿中侍御史,并奉诏诛杀张邦昌。后因屡次上书极论权臣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误国,为黄、汪陷害,被贬官朝外,不久冤死途中。 </P><P>另一位为马默,北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字处原,进士及第。马默初为须城县令,后升任监察御史,主张应以实绩任免官吏。后采马默改任三司盐铁判官,因论王安石新法不便,被贬为济、兖二州知州。之后,历任司农少卿、河北都转运使等职。 </P><P>靖康之难中,徽宗、钦宗被金军俘虏而去,金军占领开封,北宋灭亡。赵构侥幸免陷金营。靖康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金军南侵,北方许多大族及北宋官员都纷纷南渡。北方马氏也随之南迁,从而壮大发展了南方马氏的队伍。并出现了一批马姓名人。 </P><P>马兴祖 南宋画院待诏,为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世代家居河中,其父马贲为北宋徽宗时画院待诏。兴祖继承父业,尤其工于人物、花鸟、杂画,对父亲有继承又有发展。此外,他又精于鉴赏,宋高宗所获名迹,多由他鉴别。他的传世之作有《胡人击毯图》、《胡人雪猎图》等。南渡后,马兴祖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其长子马公显,次子马世荣也都是画院画家。 </P><P>马世荣长子马逵、次子马远皆生于钱塘,二人都继承了家学,而马远成就尤高,画技超过父兄。光宗、宁宗时,马远历任画院待诏。他擅长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自出新意,有“独步画院”之誉。马远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构图多取一角之景、残山剩水,故有“马一角”之称。马远颇得祖上精髓,工于画水,兼精花鸟、人物,与当时著名画家夏圭齐名,并称“马夏”。加上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马远存世的作品主要有《踏歌图》、《探梅》、《水图》、《华灯侍宴》等。 </P><P>马远作品中的山石多用斧劈,树多用拖枝,屋宇多用界画,远山则用大笔渲染,从而造成了一种空荡迷茫的艺术风格,尤其善于表现空间感。马远创立水墨画苍劲一派,在艺术上有巨大成就,对南宋山水画影响极大。他的代表作《踏歌图》描写了农民欢娱的歌舞场面,表现了宁宗诗题中所说的“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的生活情境。 </P><P>马远之子马麟(也作马(马+遴-辶)),也生于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宁宗时为画院祗侯。马麟也继承家学,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然而成就不及其父。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静听松风图》等。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P>两宋以后,马姓发展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族异姓改姓马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汉族马姓继续传播发展,依然是马姓发展的主流。 </P><P>元代马氏之发展以北京与山东为盛。元末明初,有南京马氏移居上海。如江宁 (今江苏南京)人马琬,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曾移居松江(今上海),子孙后代也即在上海繁衍下来。 </P><P>明代安徽宿县马氏贵为国戚,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就是安徽宿县人。清初,安徽马氏有移居江苏的,如 </P><P>明代苏州马氏已成为大户,明末的英雄马杰即为苏州(今属江苏)人。天启六年,权宦魏忠贤派亲信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激起了民变,群众击毙旗尉一人,其余受伤逃窜。巡抚阉党毛一鹭侥幸逃走,事后领兵来追查此事。马杰与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五人为开脱百姓,挺身自首,后被判处极刑。苏州百姓被他们的凛然大义所感,将五人合葬于虎丘旁,题称“五人之墓”。 </P><P>清初吴县(今江苏苏州)马氏还出了一位画家马昂,他擅长画山水,尤其工于青绿,也能画花鸟、人物。清代著名弹词演员马如飞也是江苏长洲 (即今苏州)人。他本名时霏,字吉卿。马夕口飞幼习刑名,曾为书吏,后从表兄桂荣秋学艺,相传今天流行的苏州弹词《珍珠塔》脚本,就系他改编、加工的。他在唱腔上独树一帜,创造了一种质朴淳厚、运用本嗓一气呵成的“马调”。马如飞编写过很多弹词开篇,大多收入《南词小引初集》。 </P><P>明末贵州贵阳马氏也发展成大户,贵州之有马氏,当溯至金入侵宋南渡之时。明末权臣马士英就是贵阳人,字瑶草,万历年间登进士第。崇祯五年,出任宣府巡抚,后因擅取公帑行贿,被流寓南京。崇祯十五年,马士英又被朝廷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凤等处军务。崇祯十七年,他联结江北四镇,拥兵迎立福王监阁,后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马士英排斥史可法,援引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他身居首辅,却专事弄权,不以恢复为念,致使扬州失陷。清军进逼南京后,马士英逃至浙江投奔鲁王;唐王,均遭拒绝,后入严州总兵方国安军中。其结局一说在太湖被清军俘斩,一说与阮大铖降清后,在福建延平被杀。 </P><P>明代陕西的马氏也由扶风迁至各地,其中三原、大荔、延安的马氏已成大户。这期间三原马氏出了一位大学者马理。马理,字伯循,号默田,正德年间考中进士,历任稽勋主事、考功主事、员外郎、考功郎中、南京光禄卿,又曾在家乡武安王祠设教,在嵯峨精舍、商山书院讲学。马理与当时著名学者吕(木冉)齐名,同为关中学者所崇。著有《周易赞义》及《(奚谷)田文集》。 </P>
<P>迁入台湾 </P><P>据《福建通志》的记载,宋代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明代莆田(今福建莆田东南)和龙溪 (今福建漳州市),就有很多马姓人家。到了清代,马姓更是遍布福建各地。 </P><P>马姓在台湾诸姓中,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的马姓分布相当普遍,几乎每一个县市都有姓马的人家,其中尤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多。据台湾省文献会资料记载,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因而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紧密。 </P><P>关于马姓移居宝岛,台湾省文献会所获资料是这样记载的:清康熙六十年,朱一贵起兵反清,遭严酷镇压后,其部下有广东籍人马怀珍等移居台湾淡水港避难,遂在此繁衍。雍正年间,有姓马的漳州人来台湾垦荒,主要定居于今天的彭化县秀水乡;乾隆六年,有马、廖、陈、杨、蔡、吴、张七姓人家来台,共同建设今天的苗栗县苑里镇市场;乾隆十二年,又有马姓广东人入台,开垦今天的苗栗县通霄镇;乾隆十六年,马绍文等入垦今天的台北县新庄镇。1949年,又有马姓人随蒋介石入台。</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P>马姓家谱介绍 </P>
<P>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P>
<P>
<P>修谱 </P>
<P>中华民族有着追源寻根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国家中,便是重修史书,表现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谱,视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家谱的渊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实上,《世本》便是我国谱牒的最早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就取法于此。历史上的马姓,与中国广大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历史的编修。 </P>
<P>最早的马氏家谱修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作为汉代的名门望族,马姓在东汉时已有家乘谱牒。唐宋之际,谱牒之学大兴,加之马姓名人辈出,马氏修谱也蔚为大观。明清之际,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马氏修谱更至高潮,甚至一些少数民族马姓也开始兴修家谱。例如道光年间辽宁满族马佳氏(后改为马姓)修有《马佳氏族谱》,同治年间云南玉溪回回马氏修有《玉溪龙门马氏宗谱》。解放后,大陆马氏曾一度停止修谱,而港台地区仍然流行。最近几年,大陆马氏又开始续修、整理家谱。 </P>
<P>历来马氏都非常重视修谱,并且将家谱视为维系整个马姓家族的圣物,这在马氏家谱的序文中一般都有体现。例如,每次修谱都先注明受领人的姓名,开列谱牒部数。同时,又非常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孙不得胡乱涂改,不能让虫鼠咬蚀,更不能出典等,否则严惩不贷。 </P>
<P>
<P>修谱的意义和作用 </P>
<P>对于修谱的意义和作用,一般的马氏家谱都有详细说明。《锡山马氏修谱序》写道:“圣人别礼莫重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法门”“祖宗之传,叙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录、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辨昭穆,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由别,敦本以序繁,莫善于谱矣。”同时,又讲了不修谱的危害:“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传以下,遂相视如途人,焉能厚宗族而追崇其祖也哉。” </P>
<P>由此可见,马氏修族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所采取的一种挽救宗法礼法、维系血统纯正的措施。有了族谱,就可以区别、分明自己属于马氏的哪一宗、哪一支,从而就不会乱认祖先。正如扶风《马氏修谱序》称:“今日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之讥矣。”修谱时必须“考古而征先,信今传后”。因为“非其裔也强授之不智,得其而故弃之不仁”。《马氏宗谱原序》更概括“马氏谱牒”的作用为“系所生以尚嫡也,明穆以尚祖也,序长幼以尚齿也”。 </P>
<P>
<P>家谱体例 </P>
<P>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P>
<P>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P>
<P>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记,走臭大的耻辱与惩罚。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P>
<P>
<P>家谱体例分类 </P>
<P>各家马氏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的马氏族谱都有以下内容:谱名、谱序、目录、凡例、恩荣录(敕诰)、遗像及像赞、五服图、家规家法、宗支世系、谱系本纪、仕宦为官记、家传、祠宇、坟茔、艺文、族产、派语、后跋、领谱字号等,有的还包括马氏聚集地图,如《会稽马氏家谱》附有马氏集中的吴融村的村图。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马氏族谱一般称作“马氏(家)族谱”、“马氏家谱”,或者“马氏家乘”、“马氏宗谱”,也有的称“马氏统谱”、“马氏通谱”、“马氏统宗谱”或“马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如《京江马氏宗谱》、《崇伦堂马氏宗谱》。 </P>
<P>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一部族谱往往有多篇序文,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P>
<P>凡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马氏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马姓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P>
<P>像赞,往往附于本族名人画像后,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全文如下:“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马融的像赞亦由郑禹题写,内容如下:“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此外,“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P>
<P>世系,是族谱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同族谱中的“家传”,往往可以补正史之不足。例如从《马氏统谱》世系中可知马周为马援第十一世孙,马燧为马周第五世孙,马知节为马周十八世孙,马廷鸾为马周二十一世孙。但是,由于修谱时人们往往拉拢、靠近本姓名人以抬高自己一支,因此家谱中的“世系”、“家传”也有失实之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14:34:3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P>马姓家谱文献目录 </P>
<P>莆田马氏族谱:不分卷马俊光等纂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钞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签题 上图:JP994 </P><p><P>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马怀义纂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一册 国图 </P><p><P>河北廊坊·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马钟诱修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四册 </P><P>国图(存十六卷) 吉林大学(存十七卷) </P><p><P>河北廊坊·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钟诱编味古堂钞本 一册 国图 </P><p><P>河北廊坊·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 (清)马钟诱编钞本 三册 国图 </P><p><P>河北大城·马谱一幅马日兴纂钞本河北青县崇仙镇野儿屯 </P><p><P>河北·东光马氏家乘附补遗不分卷 (清)马德潜等八修 清咸丰十年(1860)唏眩堂刊本 四册 美国 </P><p><P>河北东光·马氏家乘附补遗不分卷 (清)马(钅荣)(王步)等九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睇眩堂活字本 四册附二册日本 美国 </P><p><P>河北东光·马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马春晟 马春垌等十修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八册 </P><P>中央民院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P><p><P>河北青县·崇伦堂马氏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马步瀛纂修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二十四册历史所 吉林大学注:明成化二十二年马思聪始修此为八修 </P><p><P>河北·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毓椿 马斡臣等修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四册人民大学 </P><p><P>山西·介休县张兰镇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本 一册 </P><P>日本 美国山西介休县张兰镇 </P><p><P>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刻本 二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5655——56 </P><p><P>辽宁本溪马氏谱单一卷 辽宁本溪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 </P><p><P>辽宁马佳氏族谱四卷图一卷 (民国)马延喜修民国十七年(1928)京华印刷局排印本 五册 国图(二部) 历史所 北京大学中央民院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 哈尔滨师大 日本 美国注:始修于 清道光二年此为三修 </P><p><P>吉林·马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广菜撰民国二十五年(1936)写本 一册日本 美国 </P><p><P>吉林永吉·马氏谱书不分卷 (民国)马双春撰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一册吉林 </P><P>吉林市图 </P><p><P>上海嘉定·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元芳纂修民国十六年(1927)马仲常钞本 一册四川图 </P><p><P>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前编八卷首一卷末一卷续编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马裕丰撰 清光绪间常州马氏木活字本 国图 日本 美国注:前编总目题(东门马氏宗谱);前编卷六及七各分上下实四卷;有光绪元年马裕丰序 </P><p><P>江苏南通·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马炳黎总纂 南通马氏阁族续修 </P><P>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二册江苏南通市图 </P><p><P>江苏镇江·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 马汉卿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活字 二册 </P><P>日本 美国 </P><p><P>江苏镇江·马氏宗谱五卷 (民国)马继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宝善堂活字本六册 </P><P>历史所 注:明正德间始修 </P><p><P>江苏常州·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马盔高主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77)体仁堂木活字本 八册南开大学注:始修于 清康熙五十三年此为五修 </P><p><P>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民国)马文寿续修民国八年(1919)志诚堂铅印本 六册河北大学 </P><p><P>江苏常州·毗陵艾干马氏宗谱二十二卷 (民国)马产贤 马金炳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聚未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于明景泰三年马紫(山隆) </P><p><P>江苏无锡·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马玉树重修 清嘉庆八年(1803)忠孝堂刻本 十五册吉林大学 </P><p><P>江苏无锡·锡山马氏宗谱二十卷 (清)马福培等重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活字本 二十册 </P><P>日本 美国 </P><p><P>江苏江阴·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清)马景和等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树德堂刊本六册 美国 </P><p><P>江苏·吴县西洞庭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 马学燧等续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四十五年 (1780)续刻本辽宁图注:马春创修于明成化十二年 </P><p><P>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马世钧 马学礼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十册辽宁图 吉林大学注:马春创修于明成化十二年版心、书名作《马氏族谱》 </P><p><P>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清)马廷珠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八册 </P><P>国图·吉林大学 南京图 </P><p><P>江苏吴县·马氏家谱十卷 (清)马恩藻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钞本 五册 美国 </P><p><P>江苏·昆山马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马光楣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万卷楼刊本八册 </P><P>美国 </P><p><P>江苏昆山·马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 (民国)马光楣修民国七年(1918)万卷楼钞本 六册 </P><P>美国 </P><p><P>江苏昆山·昆山马氏族谱序一卷 (民国)邹福保撰民国三年(1914)稿本 三十一年 (1942)邹福保修装 一册江苏苏州市图 </P><p><P>江苏·马氏族谱□□卷 (清)马敬声修 清康熙十九年(1680)修 康熙年间钞乾隆年间增补本辽宁图(存卷1、2、5—7) </P><p><P>江苏·马氏家乘□□卷 清乾隆间钞本辽宁图注:记事止 清乾隆四十二年在康熙十九年马敬声所修《马氏族谱》基础上续修而成 </P><p><P>江苏·丹阳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明瑶主修 (清)马天林等纂修 清光绪九年(1883)精忠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4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91——92 </P><p><P>江苏·维扬江都马氏重修族谱:二卷 马仁远主修 刘嵩泉纂辑 民国九年 (1920)木活字本 二册 上图:ff999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P>江苏马氏宗谱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12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69 </P>
<P>江苏马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5 记事至 清咸丰间 上图:6868 </P><p><P>江苏·吴县古吴西洞庭马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等纂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刻本 四册 五修本 上图:913485——88 </P><p><P>江苏·吴县古吴西洞庭马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清)马显岳等纂修 清钞本 四册五修本 上图:JP997 </P><p><P>江苏·吴县洞庭林屋马氏宗谱:八卷首一卷马廷珠等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湖南省陈志华堂刻字店刻本 七册七修本 上图:912673—79 </P><p><P>江苏·吴县马氏家谱二卷马平章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稿本 一册 书名据书名页题 上图:915440 </P><p><P>江苏·宜兴马氏宗谱 清敦本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67 </P><p><P>江苏·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附余庆录一册收支 清账二册马文寿主修 民国八年(1919)志诚 堂铅印本 六册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十修本 上图:JP996 </P><p><P>江苏·娄县扶风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棠纂修 清钞道光二十一年 (1841)纂修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佚名增补至 清同治间 上图:403540 </P><p><P>江苏·娄县扶风[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残本 书名据书口题记事至 清嘉庆间佚名增补至道光间 上图:5512 </P><p><P>江苏·古吴昆山井亭乡马氏家乘:不分卷马鸣鍪纂修 1954年油印本 一册 上图:JP998;又一部JP998—11册;又一部了P998—21册 </P><p><P>江苏·无锡锡山马氏统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马辛阶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忠孝堂木活字本 二十六册 上图:914073—98 </P><p><P>苏州马氏家乘 清钞本 一册 存卷3、4 记事至 清同治间 佚名增补至 清光绪间 上图:923740 </P><p><P>浙江富阳·富春临湖马氏宗谱二十卷民国六年(1917)木刻本浙江富阳县文管 </P><p><P>浙江鄞县·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马世渭 吕志锵纂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裕本堂木活字本 二册天一阁 </P><p><P>浙江奉化·马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王礼宾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一册 </P><P>浙江奉化县文管注:谱始修于 清光绪十四年张其柄 </P><p><P>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宗谱五卷马文燮等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7)文英堂活字本 四册 </P><P>美国 </P><p><P>浙江绍兴·山阴朱成马氏宗谱四卷(民国)马锡康修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五册 </P><P>吉林大学 </P><p><P>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宗谱四卷马举砚续揖民国十六年(1927)齿德堂活字本四册 国图 </P><p><P>浙江绍兴·会稽吴融马氏分支谱十卷(民国)马荫棠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诚忍堂铅印本 </P><P>国图 历史所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日本 美国注: 清乾隆十年马祖发始修此为四修题签、版心作《马氏分支宗谱》 </P><p><P>浙江绍兴·会稽马氏家乘不分卷钞本 一册 国图 </P><p><P>浙江上虞·安家渡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马春风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鹄堂木刻本八册 </P><P>河北大学 </P><p><P>浙江·上虞干渡马氏重修宗谱:八集马金富主修马祖良总纂 民国十八年 (1929)刻鹄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卷次以伏波世泽江浙名家为序 上图:903230—39 </P><p><P>浙江上虞·虞东干渡马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马云(日升)纂修民国十八年(1929)刻鹄堂活字本十册历史所注:宋宝祜四年马涓始修 </P><p><P>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七卷 (清)马拧学等重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善述堂刻本七册 </P><P>南开大学注:始修于 清康熙四十三年此为三修 </P><p><P>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传学 袁素藩重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木刻本 十册河北大学 </P><p><P>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素溶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善述堂刻本十册 </P><P>中央民院注: 清康熙年间初修 </P><p><P>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十卷 (清)马均世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善述堂木活字本 十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3651—60 </P><p><P>浙江·嵊县仁村马氏东房宗谱 (清)马素潘等总理 清咸丰十一年 (1861)善述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 6、8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84 </P><p><P>浙江缙云·票坑马氏宗谱五卷 (民国)马名金撰 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活字本 </P><P>浙江缙云县档注:首纂于明万历十五年朱灌 </P><p><P>浙江·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附历代帝王年号歌一卷马锡康纂修 民国六年(1917)书诚堂木活字本 五册 书名据版心题二修本 上图:JP995浙江·永康重修禄源马氏宗谱 (清)马良福等纂修 清康熙五十广年 (1712)木活字本 一册 </P><P>存卷1卷首 上图:6896 </P><p><P>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懋进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木活字本 三册 </P><P>存卷1 2、 3下、4 八修本 上图:6885 </P><p><P>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高等纂修 清雍正八年 (1730)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2书名据版心题 七修本 上图:6899 </P><p><P>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俨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 (1800)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九修本 </P><p><P>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马懋康等纂修 清道光二年 (1822)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7 十修本 上图:6887 </P><p><P>浙江·东阳西源马氏宗谱 清咸丰元年(1851)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4 上图:6888 </P><p><P>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二十三年(1934)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968 </P><p><P>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1、1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82 </P><p><P>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木活字本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 </P><p><P>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元年(1912)木活字本 八册存卷7、9一比、16 上图:6900 </P><p><P>浙江·东阳安恬马氏宗谱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2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二十一卷末一卷 (清)马凤海总理 清同治十二年 (1873)木活字本 十八册 存卷1、 2、4—6、8—11、14下、16、18—21卷末 六修本 上图:6881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惠生等纂修 清乾隆元年 (1736)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6首修本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9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恺臣等纂修 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木活字本 一册 </P><P>存卷10 书名据版心题 二修本 上图:6880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仲泰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 (1800)木活字本 四册 </P><P>存卷5、10、 13、14 三修本 上图:6877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嘉庆十年(1805)木活字本 一册存卷2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6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 (清)马端(士士士)总理 清道光年二十九年 (1849)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13下、 20 书名据版心题 五修本 上图:6878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重修宗谱:二十一卷末一卷 (清)马凤海总理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木活字本 十九册 存卷1— 4、11、13上一14中、15上一17、20七修本 上图:6902/A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十六册 存卷2、11、14、15、17、18、21下、22上、24、25、27—29、33、37八修本 上图:6901/A </P><p><P>浙江·东阳茂陵马氏宗谱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存卷2—6、8—14、16—25九修本 上图:6903 </P><p><P>浙江·东阳松山西阳马氏宗谱:六卷马祖信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一册 </P><P>存卷1 十修本 上图:6897 </P><p><P>浙江东阳·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清)陈振南纂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浙江东阳县魏屏乡瓦壶窑注:谱始修于宋隆兴元年马模伯 </P><p><P>浙江·剡县剡西马氏宗谱 清诚善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3 书名据版心题 记事至道光绪间 上图:6898 </P><p><P>浙江·浦阳马氏宗谱:四卷马守嵩总理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四册 上图:9009437—40 </P><p><P>浙江·海宁朱马氏家乘:八卷 (清)朱惟阳纂辑 清咸丰七年(1857)(忄享)远堂刻宣统二年(1910)增补印本四册 存卷1—3、6、7 上图:2749 </P><p><P>浙江·海宁朱马氏家乘:八卷 (清)朱惟阳纂修 佚名续修 清咸丰七年(1857)(忄享)远堂刻民国间增补印本 六册 上图:长267541—46 </P><p><P>浙江·鄞县四明马氏县东派支谱:二卷首一卷 (清)马辰陔纂修 清光绪元年(1875)纯德堂木活字本 二册 上图:长471369—70 </P><p><P>浙江·鄞县鄞东盛垫桥马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石绍祺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存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泅92;又一部JP992—14册 </P><p><P>浙江·会稽马氏分支宗谱:十卷马伯声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 诚忍堂木活字本 十册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14: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P>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3771—80 </P>
<P>浙江·会稽马氏宗谱:五卷(清)马文燮纂修 清道光二十七年 (1847)文英堂木活字本 四册 上图:925326—29 </P><p><P>浙江·义乌新开塘马氏宗谱 马景来等倡修 国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95 </P><p><P>浙江·慈溪马氏宗谱:二卷 (清)马善庆等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监兹堂木活字本 一册 </P><P>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90;又一部9094911册 </P><p><P>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十卷(清)马步安总理 (清)马灿善纂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公明堂木活字 本 十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53—62 </P><p><P>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十二卷 (清)马景贤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公明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书 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41—52 </P><p><P>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二十卷 马士彦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公 明堂木活字本 十九册 存卷1—13、 15—20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3 </P><p><P>浙江·暨阳扶风马氏宗谱:二十二卷 马徵祥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 公明堂木活字本 二十二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09468—89 </P><p><P>浙江·暨阳马氏宗谱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7970 </P><p><P>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四卷(清)马配福等纂修 清光绪七年 (1881)衍庆堂木活字本 三册 存卷 1、 2、 4 上图:6883/A </P><p><P>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四卷 清道光四年(1824)衍庆堂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1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71 </P><p><P>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2六卷 (清)马金福等纂修 清宣统二年 (1910)衍庆堂木活字本 四册 存卷 1、 4—6 上图:6870 </P><p><P>浙江·暨阳梅溪马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衍庆堂木活字本 五册 存卷4—6、8 上图:6872 </P><p><P>浙江·润州润东马氏重修族谱2十六卷 (清)马嘉德主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乐真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十修本 上图:JPl000 </P><p><P>浙江·衢州重修马氏宗谱 (清)马际会等督理 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2、3 上图:6893 </P><p><P>安徽·桐城扶风马氏族谱四卷首七卷附族图一幅 (民国)马其昶纂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安徽博 日本 美国 </P><p><P>安徽·怀宁高河埠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马世雄等修 清道光二年(1822)五常堂木活字本十册 美国 </P><p><P>安徽·怀宁马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马宏久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敦悦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P><P>美国 </P><p><P>安徽·皖江马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 (民国)马泽客 马庆臻纂修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 十册安徽博 </P><p><P>安徽·合肥马氏宗谱民国培厚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3、 6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上图:6894 </P><p><P>安徽·歙县马氏宗谱:不分卷 (明)马文灼纂修 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年刻本 一册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917478 </P><p><P>山东德州马氏支谱四卷 (清)马嵩庆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静业堂木刻本 二册河北大学 </P><p><P>山东庆云·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龙潭等重修民国六年(1917)藏拙堂石印本 四册 </P><P>日本 美国 </P><p><P>山东·日照马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马荫田等修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 五册 美国 </P><p><P>河南杞县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宗孔 马毓昌等续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河南杞县马氏木刻本河南图注:明崇祯十三年创修 </P><p><P>河南·安阳蒋村马氏宗谱八卷 (清)马吉樟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四册人民大学 </P><p><P>河南项城·马氏家谱六卷 (清)乾隆十一年(1746)创修 宣统三年(1911)马世成续修何南项城县档 </P><p><P>湖北·马氏族谱□□卷 (民国)马光顾 马光灿等纂民国九年(1920)武昌马氏怀远喾活字本武汉图(存卷1)注:明万历二十一年马鉴创修该散居江夏、安陆、沔阳等地 </P><p><P>湖北新洲·马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马精臣 马祝三续修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P><P>湖北新洲县和平乡石河村东马家湾注:谱创修于 清光绪十七年 </P><p><P>湖北英山·马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马廷福主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青云堂活字本十册 </P><P>历史所注: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澍么始修此为三修 </P><p><P>湖北石首·马氏族谱□□卷民国七年(1918)续修 马聪明钞本湖北石首县档 </P><p><P>湖南马氏续修族谱□□卷首一卷 (民国)马大骧修 马积玉 马积 清纂民国十四年(1925)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首)注:该族散居常德、桃源等地 </P><p><P>湖南宁乡·马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二卷 (清)马祖端修 马光笏 马祖隆等纂 清光绪元年(1875)铜柱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2、首上、下) </P><p><P>湖南宁乡·马氏五修族谱八卷首三卷 (民国)马立湘纂(序)民国三十八年(1949)铜柱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下) </P><p><P>湖南醴陵·马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马惕冰 马有陂纂修民国三十年(1941)绛帐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3、5、7、8、10、 13、 14、 19、 20) </P><p><P>湖南桃源·马氏续谱九卷首一卷 (民国)马积 清 马积玉修民国十四年(1925)石印本 湖南桃源县档注:初修于 清乾隆五十七年 </P><p><P>湖南·林塘马氏四修族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记事至 清同治间 上图:6874 </P><p><P>湖南·林塘马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民国中和堂木活字本 五册 残本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上图:6861 </P><p><P>湖南·湘潭湖田马氏重续族谱:三十三卷 (清)马锡元等纂修 清嘉庆二十年 (1815)木活字本 十二册 存卷1、3下、6、 14、 20—22、 24、 26、 28、 29、3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4 </P><p><P>湖南·湘潭湖田马氏三续族谱 清咸丰十一年(1861)敦本堂木活字本 六册 存卷10、13、28、41、47、 49 书名据版心、书衣题 上图:6875 </P><p><P>广东顺德·马氏宗谱不分卷钞本 一册广东中山图注:记事至国民七年广东·扶风马氏宗谱 (清)马有勋修 清光绪年间钞本 一册科图 </P><p><P>广西·马氏族谱五卷 (民国)马胜文 马季豪等编纂民国三十六年(1947)铅印本 广西容县党史办(存卷首)注:本书记载广西平南、容县、北海、桂平、玉林等 </P><p><P>马氏广西·马氏族谱□□卷民国间铅印本广西图(存卷二)注:该族散詹平南、容县等地 </P><p><P>四川成都·马氏宗谱二卷 (民国)马开桂 马开甲续修民国十五年(1926)新都石印本 二册 </P><P>四川图注:马凤鸣首修于 清道光年间 </P><p><P>四川崇庆·马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马双延 马中长等纂修民国间排印本 二册四川图 </P><p><P>四川内江马氏 清修族谱一卷 (清)马英校纂修民国间钞本 一册四川图注:谱后增修 清末民初世系 </P><p><P>四川简阳·马氏宗谱四卷 (清)马大德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木活字本 四册 </P><P>四川图 </P><p><P>四川·马氏族谱二卷 (民国)马宣尊纂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石印本 四川图 </P><p><P>云南大理龙关马氏家谱不分卷稿本 一册云南大理州图 </P><p><P>云南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寿圭等编民国三十八年(1949)谢宏态钞本十册中央民院 </P><p><P>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谱五卷 (民国)马凌甫续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排印本科图 吉林大学 广东中山图 </P><p><P>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宗谱世系表不分卷 (民国)马凌甫等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二册 美国 </P><p><P>陕西合阳·邰阳南渠西马氏宗谱传记不分卷 (民国)马凌甫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一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P><p><P>陕西大荔·关西马氏世行录十四卷 (清)马先登纂 清同治七年(1868)敦伦堂刻本 八册 </P><P>国图 美国 </P><p><P>宁夏·马氏族谱初集四卷二集三卷三集三卷四集三卷 (民国)马鸿逵编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宁夏图 </P><p><P>马氏家乘不分卷 (清)马国(王敷)录辑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一册人民大学 </P><p><P>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纂原稿本 三册 国图 </P><p><P>马氏族谱不分卷 (清)马书奎修 清传钞本 二册 国图 </P><p><P>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 清刻本四JII图(存一册) </P><p><P>马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其中一册配 清刻本)北京大学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马庆馀 马凌云等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伏波堂刻本 十四册哈尔滨师大注: 清光绪六年马福臣庄茂卿等创修 </P><p><P>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 (民国)马骥如纂民国三十二年(1943)木刻本安徽宣城地区档 </P><p><P>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钞本 六册 美国 </P><p><P>马氏家谱 清一本堂刻本 二册 存卷2、3 书名据版心题 上图:6866 </P><p><P>马氏宗谱 清木活字本 一册 存卷4 书名据版心、书签题 记事至 清光绪间 上图:6890</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4:16 , Processed in 0.0787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