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07|回复: 20

中国传统婚礼资料汇聚(不断增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0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礼记-昏义第四十四》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 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 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P>
<P>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 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 受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 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P>
<P>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 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 曰:“昏礼者,礼之本也。”</P>
<P>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P>
<P>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枣、栗、段修以见, 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 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P>
<P>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 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 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P>
<P>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Ρ之以?藻,所以成妇顺 也。</P>
<P>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 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o(︶︿︶)o 唉夫、 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 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 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P>
<P>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 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 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 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 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P>
<P><b>注:</b></P>
<P>  “昏礼”即“婚礼”,因为先秦时期,“合二姓之好”的这个仪式都是在黄昏时分举行的,所以称为“昏礼”。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结婚仪式不一定在黄昏举行,“昏礼”才变成了今天人们通称的“婚礼”。虽然“昏礼”变成了“婚礼”,但是其“纳采”、“问名”、“纳吉”、“应征”、“请期”、“亲迎”的六礼程序,在绵绵漫长的几千年岁月中,一直未有重大的变更。
  地处秦巴山脉南麓的广元市,是一块古老的土地,百姓勤劳,民风淳朴。旧时民间婚嫁礼仪谨遵“六礼”古制,其主要程序如下: </P>
<P>  一、纳采(即送礼求婚)
  男女两家,在议婚前相互了解,确认对方家庭清白,身体健康,品貌端庄,家教良好,门当户对时,由男家备酒、肉、面,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方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诺议婚,双方就可以进一步接触了。</P>
<P>  二、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
  通过“纳采”女方允诺议婚后,男方家主动将写有男子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庚书》,请媒人送往女家,并询问庚书(男方)</P>
<P>    乾造生于丁丑年五月十四日午时健生
    恭迎</P>
<P>  女方接男方庚书后,应马上回复,女方庚书内容如下</P>
<P>      庚书(女方)
      坤造生于庚申年十一月一日丑时赋生
      恭复
    大德望x老大人双福台前
      眷弟x X X
      偕室X X x</P>
<P>  双方庚书互换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是否相合,合则开亲,不合则作罢。</P>
<P>    三、纳吉(即送礼订婚)
    男女二人“八字”相合,男家就正式备礼请媒人持《聘书》登门求婚。聘书内容为:</P>
<P>    百世姻缘,自古牵于—纸,
    二姓好合,从今致于此言。
    恭维玉讳
  乃因月老之言,允结朱陈之好。
      右启
  大德望x府  亲家大人双福!</P>
<P>  女方若接聘书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婚。当回复书,以为凭证。允书内容为:</P>
<P>      聘  书
      伏  以
  红叶值此结朱陈,
  一诺千金永不移,
  上事宗庙慰先祖,
  下继后世福子孙。
      右  致
  大德望x府  亲家大人双福
      愚姻家x x x
      偕  室X X X
  拜复</P>
<P>    四、应征(即送聘礼正式订婚)
  男家收到女家允书后,择吉日携礼物由媒人陪同男家父子到女家拜认亲家正式订婚。女方则回敬未来的女婿双数的礼钱,女子通过媒人回赠男人以自己亲手缝做的鞋子或绣帕等为订亲信物。此时,词婚的男子、女子是不允许公开会面的。
  男女双方正式订婚后,家境宽裕的人户,男方还要备办酒席,以《团书》告知亲友订婚成功,并宴请亲朋好友。团书内容如下:</P>
<P>      团  书
  谨  卜  八月十五日  洁治喜酌
      恭  迎
      一门盛族四境嘉宾
      谨具团书用申谢悃
      右  致
  大盛族x府老幼尊亲统鉴
      百拜</P>
<P>  五、请期(即议订婚期)
  结婚日期由男家请人择订,婚期择定之后,由男方以父母的名义书写《请书》派媒人专程送达女方。请书内容是:</P>
<P>请  书
  谨占于x月x日为小儿与令媛完婚
  千里良缘惟凭月老
  二姓合好全赖柯人
  仰承玉趾惠顾蚤临
      右  致
  大冰洋x x x双福台前
      愚姻弟X X X
      偕  室X X X
  再拜</P>
<P>    女家得到请书,若对婚期无异议,双方便商议男家应过彩礼若干及娶亲有关事项。广元民间婚嫁彩礼一般在迎亲前送到女家,当然也有个别在迎亲时一并送去。男方送彩礼时,以男方父母名义书写《礼书》随彩礼送去。礼书内容是:</P>
<P>  家寒礼薄,不堪胪列,
  叨念朱陈,海函是幸。
  大福德x府亲家大人双福阁下
        再拜</P>
<P>  女方父母在接到男家《请书》后,应以《期书》回复男告知嫁妆备办及有关事宜。期书内容是:</P>
<P>      期  书
      占  于
  X X年X月X X日伐木
  x月x x日下锯
  X月X X日下剪
  x月x x日完婚
      右  申
  大德望x府亲家大人双福
      愚姻弟x x x
      偕  室X X X
  拜复</P>
<P>    六、亲迎(即由新郎亲自迎娶新娘)
  亲迎是“六礼”中最后一礼,所以又称“完婚”。届时,男女双方家均要贴对联,张灯结彩,宴请宾客。结婚的当天,男家由押礼先生、娶亲娘子、唢呐班、彩礼运送人员组成迎亲队伍,前往女家迎亲。当然,路程较远的人家迎亲队伍也可头一天出发前往女家。
  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出嫁姑娘告别亲友,以红绫盖头覆面,上轿前往男家。迎亲花轿回至男方门前,新郎在众亲友陪同下,亲自迎新人下轿并进入堂屋,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然后送入洞房。至此,  “六礼”完成,男女双方才正式结为夫妻。


</P>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中对婚礼仪式的记录(欢迎补充,谢谢!)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君妻,席不曖君床。暮



<P>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FONT color=#ee1111 size=3><B>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B></FONT>?父母養我</P>
<P>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P>
<P>勢反蒼黃。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P>
<P>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遷,與君永相望!
</P>
<P><IMG src="http://www.ywtd.com.cn/down/1023200212189253850158.jpg" border=0></P>
<P>【近试上张籍水部(一作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P>
<P>洞房昨夜停红烛,<B><FONT color=#f70909>待晓堂前拜舅姑</FONT></B>。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0 12:45:5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0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新娘何时见公婆

<P>古代新娘何时见公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被认为是经典的婚礼仪式,但实际上,从先秦时的经典到成书于18世纪的《大清通礼》,都明确规定,无论皇室贵胄、官宦人家,还是庶民百姓,结婚当天并不拜堂,而只行夫妇合卺之礼。历史上的不少文艺作品对此也有真实的记录,如诗圣杜甫的《新婚别》中描写了新郎“暮婚晨告别”之后新娘陷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的困境,说明新娘在结婚当天并未拜见公婆;唐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也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之句,表明新娘是在成婚的次日早晨才行拜见公婆之礼。
</P>
发表于 2004-10-10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拜堂之俗始于何时?
发表于 2004-11-3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谢谢大哥:)
发表于 2004-11-4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 孤蝶……
发表于 2004-11-4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么详细呀。
 楼主| 发表于 2004-11-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莲竹子</I>在2004-11-4 10:13:52的o(︶︿︶)o 唉:</B>
我倒 孤蝶……</DIV>
<P>汗,倒什么倒。这是俺小妹蝶儿来的,请各位多关照:)</P>
发表于 2004-11-6 0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荒野孤鸿</I>在2004-11-5 21:56:52的o(︶︿︶)o 唉:</B>


<P>汗,倒什么倒。这是俺小妹蝶儿来的,请各位多关照:)</P></DIV>

失敬失敬 有礼了
发表于 2004-11-25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4-12-4 0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后生第一帖!</P>
发表于 2004-12-5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俺也照这样来他一着
发表于 2004-12-17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知道可不可以上传一些关于中国传统婚礼服装的资料或者图片啊?</P>
<P>这方面的资料不是很好找,但是很有价值呢!</P>
<P>而且每个朝代的婚礼礼服的变化也很大呢</P>
<P>比如:先秦的时候就是黑色的礼服,魏晋时候好像是白色的呢</P>
<P>而且红盖头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P>
<P>还有好多传说呢</P>
<P>是吧</P>
<P>呵呵  我真的很希望斑竹能发一个关于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帖子呢</P>
<P>有图片就更好了</P>
<P>因为现在好多人已经弄不清自己民族的婚礼服和婚礼民俗了</P>
<P>这个很危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7 17:20:3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5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隶书 size=5>这是汉文化的一部分</FONT></P><P><FONT face=隶书 size=5>支持支持!!!</FONT></P>
发表于 2005-2-20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厉害  呀,,,</P><P>不过可惜的是现在的婚礼大多数是西式的呀~~~~~~,好多人都是觉得中式的过于繁琐!!!!!!!!</P><P>不知诸位对中西方婚礼是怎么见解的???</P>
发表于 2005-2-21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反正偶结婚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也要穿一套唐装</P><P>大大袖子那种</P><P>为了配合已经留这么些年的头发了</P>
发表于 2005-2-24 0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羡慕繁花若梦,我年前,狠心剪了,</P><P>如今半长不短,是不能穿汉服结婚了<img src="http://www.xuwen.cn/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6.gif"></P><P>我特别喜欢吕后传奇了吕后的那套皇后服,还有她的头饰,</P><P>插了六只还是八只"筷子",嗯,小女子无知,叫不出名字<img src="http://www.xuwen.cn/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3.gif"></P>
发表于 2005-2-27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长知识</P>
发表于 2005-3-4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错</P>
发表于 2005-3-10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婚礼资料汇聚(不断增加中)

长见识,不过现在结婚要还这样不麻烦死啊[em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0:31 , Processed in 0.1140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