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16|回复: 49

哈哈,又来献丑了,手绘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31 1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color=#000000>越近高考越无聊,上课不听光睡觉</FONT></P>
<P><FONT color=#000000>于是,只好画画以代拼命苦熬!</FONT></P>
<P><FONT color=#000000>没错又是我~~这次画的还是戎装,还夹带了些便服和补服。由于俺所知不多,可能会在服饰结构上出现误差,盼各位指正!PS:本人巨穷,草稿纸缺乏,是借同学的什么电信局的传真纸画的,,上面还有电信局的电话地址印着,真是大煞风景。。可在咱们国家艰苦的条件低下也就只好将就啦~~</FONT></P>
<P><FONT color=#000000>所有图均可点击放大~~</FONT></P>
<P><FONT color=#000000>这个是无聊时看了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里关于14~~16世纪亚洲国家的历史后想象着画的(万历朝鲜战役一事竟记于此。虽说是国际援助没错,但此事在中国古代史里只字未提...真是,反而康熙那个所谓雅克萨大捷就在中国古代史大书特书...真是...既然教育部不关心我们真正的辉煌,那么就让不才小弟来补上一笔,哈哈)</FONT></P>
<P><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这个是读古代史到明末时有感而画的~~书里寥寥几句略略带过李自成大军开往山海关时被吴三桂和清兵夹击而败的史实。。但我觉得这中间该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悲壮场面啊,想想,就在李自成要完全击溃吴三桂叛军,农民军将士即将欢呼雀跃的时候,清兵突然从关外杀入,顿时军心大乱,大顺军全线溃退。。。哎,要不然我们今天就。。。</FONT></P>
<P><FONT color=#000000>
</FONT></P>
<P><FONT color=#000000>下面这个历史教科书可没说,我是从一些课外书读到对“神机营”的描述之后想象着画的~~~~相信可能有人对神机营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没听说过它的人,你知道吗~~它可是明朝军备领先于世界的最好证明。神机营,创建于明成祖时,为一支全部士兵配备火器的枪炮部队。经历代皇帝发展,到明末时成为明朝军队驻北京三大营(其余两个为神枢营,五军营,都装备着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火器)之一。虽然清朝也有神机营,但相比起明时的威望和在当时的现代化程度就不值一提了。。。如果各位对神机营有兴趣我在下文还贴了完整的明朝神机营编制,可以看看。
</FONT></P>
<P><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另外,咱在天汉混了多时,虽始终对汉服一知半解,但还是大着胆子自己归纳出几种基本的汉服制式(当然还不全面,但这段时间也只画了这么多),不知错否,还请指点。</FONT></P>
<P>下面从左到右是我印象里的玄端,深衣和直裰,如有错请指出~~</P>
<P></P>
<P>下面从左到右是我印象里的唐阑衫,以及由其演化出来的明补服,宋公服,如有错请指出~~</P>
<P><FONT color=#000000></FONT>
</P>
<P><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color=#000000>附录:明朝神机营详述</FONT></P>
<P><FONT color=#000000>朱元璋在位时,明军首创火铳与冷兵器依次攻击敌船的水攻战术,各地卫所驻军已有10%装备火铳。明永乐八(1410)征交趾时,明成祖还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已成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明朝中期,戚继光镇守北疆蓟镇(今河北迁西县西北)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左右。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因此在明朝前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的成本大大提高(死人太多,收获太少),以至于可以说是亏本买卖,蒙古就因此而衰落。明朝末期,明军和倭军在朝鲜所进行的战役中,明军的火器质量和使用水平就高于倭军。当时倭军和朝鲜军都甲胄齐全,十分精良,而明军却有不少连盔甲都没有就上战场了。朝鲜军队开始很吃惊,以为是明军神勇,其实是明军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时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赘。



明朝前期正规军的装编表:
  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
       骑兵1000人;
       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
       共计官兵5000人。
  装备火器: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
       合用药9000斤;
       重八钱铅子90万个;
       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
       合用药675斤;
       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
       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明朝后期车营编制的详细资料(孙承宗和戚继光)
  关于车营的编制:战车子营按照营-冲-衡-乘-车分5级编制。
          每营4冲-每冲2衡-每衡4乘-每乘4车(偏厢车),
          合计战车128辆,配属给步兵子营使用。         </FONT></P>
<P>                                 <FONT color=#000000>步兵子营和骑兵子营则仿造战车子营编制。
          步兵子营每100人为1乘-400人为1衡-800人为1冲-4冲3200人为1步兵子营。
          骑兵子营以50骑为1乘-200骑为1衡-400骑为1冲-4冲1600骑兵为1骑兵子营;
          另配一个2冲的骑兵权勇队(预备队),一共有2400名骑兵。


  关于偏厢车的记载:
  明代宗朱祁珏(景泰帝)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之后成化、嘉靖、隆庆年间均造过偏厢车,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其式??只用向外面一厢,每辆重600斤以上。


  不久明军守辽东广宁时,魏学曾又作改进??每2辆中设拒马枪1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可以防避矢石,车上载佛朗机2挺,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架拒马枪上树长枪12柄,下置雷飞炮,快枪各6杆,每车用卒25名。孙承宗车营所用偏厢车大致与之相同。



孙承宗编炼的车营资料(标准车营):
  全营兵力:步兵3200人;
       骑兵2400人;
       辎重车夫512人;
       各级军官,侍从,传令,杂役515人;
       共计官兵6627人。
  装备火器:枪1984枝,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其中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大小佛朗机共256挺;
       各种火炮(红夷,神飞,灭虏等等)88门。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战车)。
       辎重车256辆。
  根据以上可以看出,明军装备的鸟铳并不多,主要以连发近战的3眼枪为主。这是因为明军大量装备远射程的火炮(数量快赶上现代装甲师啦!),所以所以对单兵火器的射程并没有太高要求,只要火力够凶猛就行,明军才会创造出三才阵等适合火器的诸兵种合成作战阵形。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资料,可能是写在兵书里,将要计划实施的,现在仅供参考:
  车营:战斗兵2048人;
     军官、杂役、工匠、车夫等1061人;
     全营官兵共3109人。
  装备:佛朗机256挺(佛朗机手768人);
     鸟铳512枝(鸟铳手512人);
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
     以上火器手共1320人,占战斗兵的64.2%;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步营:战斗兵2160人;
     军官、杂役、工匠等共539人;
     全营官兵共2699人。
  装备:鸟铳1080枝(鸟铳手1080人)。
     火器手共1080人,占战斗兵的50%。
     其他的都是长枪手、藤牌手等等只装备冷兵器的士兵;
     其中有216名党耙手,装备火箭共6480支。
     
  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和步营装备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据说当时明军装备火器的比例让欧洲来的传教士都流口水!假若戚继光在世时的皇帝不是嘉靖和万历,领导孙承宗、袁崇焕的皇帝不是天启和崇祯,而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的任何一位,那么??纽约应该叫作“新长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一、3眼枪射击完毕后,可以拿来当锤使用;二、明军的鸟铳均负有一个枪叉,和欧洲同时代的火绳枪相同,技术参数差不多,可见威力不小;三、明军三才阵中,有一种骑兵叫“跳荡队”,估计是使用


3眼枪的骑兵部队;四、明军大量使用火器,因此骑兵和军官均装备轻型铠甲;五、明军骑兵装备火器比例达到
48%左右,设想如果有大量骑兵突然冲出施放火枪,一般的军队是难以抵挡的;六、明军骑兵装备的鸟铳数量极少,主要装备的是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七、戚继光认为鸟铳也适宜骑兵使用,因此推断戚家军的火枪骑兵应当是以枪法准确著称;八、戚继光编炼的车营建制应该更接近朝鲜壬辰战争时期的明军,孙承宗在戚家军战术的基础上创建的车营编制比例和现代的装甲师已无区别,是在平原地区和骑兵作战的利器;九、袁崇焕的直属部队??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皆装备有


5眼火绳枪,其火力突击能力在当时天下无敌。


孙承宗车营的详细资料之二:
  全营兵力:各级军官127名;
       骑兵、步兵、传令、杂役等5988名;
       辎重车夫512名。
  装备车辆:偏厢车128辆;
       准迎锋车256辆;
       辎重车256辆;
  装备战马:官马296匹;
       兵马3024匹。
  驮运畜力:火器驮驼32只;
       火器驮骡120头;
       辎重车驾牛256头。
  装备火器:大将军炮16门;
       灭虏炮80门;
       佛朗机256挺;
       鸟铳256枝;
       3眼枪1728枝。
  装备兵器:弓箭撒袋1273副;
       大弩256张;
       长枪、长刀、长斧1280件;
       火箭7680枝;
       大棒256条;
       藤牌256面;
       腰刀5888口。
  装备甲胄:骑兵2500副(包括隶属中军的100骑传令兵);
       车正128副;
       管队臂手97副;
       车正臂手128副。
  
后勤部队详细资料:
  人员编制:内将官1,中军1;
       军车兵30人;
       杂役兵254人;
       车炮兵1622人;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全营共1908人。
 装备火器:车载佛郎机160门(每门3人);
       鸟铳640枝(铳手640人)。
车辆畜力:辎重车256辆;
驾车用牛256头。
  杂项工具:金、鼓、旗帜、响器二套;
       绳桩96条;
       拒马枪256条;
       火兵尖担256架;
       火镰224把;
       灯笼354个;
       铁楸736把;
       铁撅496把;
       镰刀1216把;
       斧头128把;
       凿子128把;
       铡刀240口。
  粮草辎重:米200石;
       黑豆500石;
       淇子299石4斗;
       炒面299石4斗。
       锣锅500口;
       铁锅256口;
       水袋500个;
       水桶256口。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全营一次运载军需物资量可供1万人3日之用。


水兵营资料
人员编制:每营编2哨,共510人。
  战船火器:大、中、小战船10艘;
       大将军炮4门;
       佛郎机40门;
       碗口铳30门;
       喷筒500个;
       鸟嘴铳68支。


  天启5年8月,辽东经略孙承宗属下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轻信人言,以轻兵突袭后金,结果中了埋伏伤亡400
余人。魏忠贤手下的阉党们以此为由,上了几十道弹劾马世龙和孙承宗的奏章,天启皇帝便打发孙承宗“回籍养病”,以阉党的高第继任辽东经略。袁崇焕死后,崇祯皇帝又让孙承宗出山经略辽东,结果碰上了大凌河之败,孙承宗再次下台,一直在高阳的家中闲住。崇祯11年11月,清军入塞破高阳,76岁的孙承宗率全家巷战,子孙19人皆力战而死,孙承宗被俘,拒不降清,被清兵勒死。真是英雄命苦啊!熊廷弼(被阉党陷害下狱,于天启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孙承宗、袁崇焕都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但明知如此,还要挺身而出,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
  崇祯二年11月20日,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在北京城野外无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大战十万满洲八旗兵,以一挡十,从早打到晚,满洲兵狼狈溃逃,连退十几里才稳住了阵脚,数日不敢与战。袁崇焕死后,关宁铁骑和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农民军;一部分倒在抗清(后金)的战场上;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20年(1681)三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看着手中的史书,后世的人们不禁要感慨,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战船资料


网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战时二三百船蜂聚蚁附。
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铳眼。常冲入敌阵,与沙船配合。
连环船:轻型,长4丈,形似一船实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子母船:轻型,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5,只有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小船,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火龙船:轻型,分三层。以生牛皮为护,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
4名水手。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o(︶︿︶)o 唉,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赤龙舟:轻型,船身像龙,分为
3层,内藏火器刀枪。船首如龙头张口,内藏士兵一人,侦察敌情。龙背用竹片钉之,胸开一小铁门,两侧各有1口供一兵划桨。身有坚木架2个,船龙骨以铁坠,使船平稳。内部除兵器外不装他物,2兵于其内发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常以数百船齐射攻敌。



苍山船:小型,吃水5尺,装备千斤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战士33人,编三甲。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车轮舸:以轮击水的战船,长4丈2,宽1丈3,外虚边框各1尺,内安4轮,轮头入水约1尺,船速远快于划桨。船前平头长8尺,中舱长2丈7,尾长
7尺。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每块板长5尺,宽2尺。作战时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



海沧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风小时机动,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机4
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6,喷筒50,烟罐80,火炮10,火砖50,火箭200,药弩6张,弩箭100。乘员53人,水手9人,战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机和鸟枪,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翘,树2桅,舱3层,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士兵掩护在其后向敌船射箭发弹,掷火球、火砖、火桶。并顺水顺风撞沉倭船。舰首备红夷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噜密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及冷兵器上千。乘员64人,水手9人,战士55人,编5甲。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火砖;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射鸟枪;第三、四甲为标枪杂役,兼操舟近战;第五甲为火弩甲,专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桨船,底尖而阔,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上有千斤佛郎机舰炮并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师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树3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5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红夷炮8门,千斤佛郎机40门。郑成功水师曾以此大败葡萄牙东印度公司舰队及荷兰殖民军,此船造法样式均失传,仅东山岛出土过残骸。</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1 14:43:0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6-3-31 14: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画得不错啊![em02]
发表于 2006-3-31 14: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有文有武,厉害厉害!</P>
发表于 2006-3-31 18: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强人,建议投考艺术类专业
发表于 2006-3-31 1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和我高考时候差不多啊,我那时更穷,整天在卷子、书角画画。</P><P>画得真够细致,而且o(︶︿︶)o 唉感和布局很好。尤其那张《神机营》的我很喜欢。ps建议一下:应该在人物的肢体细节上再多练练会更好;还有,因为热兵器的兴起,重甲显得不重要了,明代的盔甲种类很多,有山纹甲,有锁子甲,还有镶嵌金属钉的比较轻便的绢布甲(后来满清也因循了这样的盔甲),对神机营的火器兵种来说应该是绢布甲比较常用吧。就是下图右下那位的类型。</P><P></P><P>好及时的资料……我再得寸进尺地问一下,有没有详细的神机营的、火器方面的资料?当然,还是等你高考完再详说吧——当前先好好复习是关键。</P>
发表于 2006-3-31 1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P>汉服画得也不错。有一些问题说说我的看法</P><P>玄端是上衣下裳,并且裳是穿在衣里面的,在外面会露出衣的“燕尾形”,玄端的衣缘和衣服同色,都是黑中泛赤的玄色;蔽膝似乎宽了点,而且应该为梯形。</P><P>第二个深衣好像是女式的呢..主要是下摆太窄了,不够男子活动的。</P><P>唐代的袍服应该是阑衫的前辈了,我也说不太好当时到底有没有一道横阑;宋明的公服是一脉相承的,在明代因为衣服胸前缀有补子故也称补服,实际他们都是公服类的。公服的特点是简洁、方便,所以一直采用盘领、连裁的缺骻(两边开叉)袍服和硬裹幞头。</P>
发表于 2006-3-31 18: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谢谢各位支持呀~~~</P>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明白啦~~怪不得那段神机营的资料里有一段说到“明军却有不少连盔甲都没有就上战场了。朝鲜军队开始很吃惊,以为是明军神勇,其实是明军多使用火器,在火器的时代,盔甲反而是起不到作用的累赘”</P><P>我一直没想懂~~难道是穿件内衣甚至光膀子就冲了-_-||||看了蒹葭的帖图才知道,原来已经改良了~~~</P><P>玄端那个燕尾型是怎样的想不懂哦,能不能给个图片参照参照呵呵,的确~~那深衣我是参照一现代MM深衣照之后画的,好眼力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式的深衣是什么样的~~那个,我还想问问,就是圆领衣服颈脖处伸出来围住头颈的那一圈盘领,是只有这露在外头一圈的布呢,还是在外套里面还有一层衣服的衣领?圆领衣服是怎么穿上去的呀。。一直没弄清</P>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对了,唐朝的阑衫应该就有横阑了的吧。。记得韩载什么宴图上那些人的衣服能够清晰看到一条线的。。虽然那个是五代十国时候,但其时唐朝初亡,相信五代十国的人还是因循着唐朝的审美观吧~~所以。。呵呵我也是猜的啦。。
发表于 2006-3-31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画技真不错,欣赏!
发表于 2006-3-31 23: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P>    <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呵呵,不愧是强人啊!想我高考时就在历史书的封二上画一些乱七八糟的画。这里稍微提醒一下,汉服中的圆领,盘领,团领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前在天汉上曾经咨询过,后来研究之后才明白:圆领与盘领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两者的领式其实与日本平安时代的公卿男服的领式是一样的。但是团领就不同了,它是背后有领而前胸无领。盘领从唐至明一直是官员公服(从省服)的基本款式,团领是明朝官员常服的款式,两者是有严重区别的。现代京剧的圆领款式实际是简化后的样子,它既不是真正的圆领也不是真正的团领,似乎像是被满服异化的一种领式。</EM></FONT></P><P><a href="http://www.chinesewiki.org/wiki/user1/132/archives/2005/7072.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img src="http://www.csonline.com.cn/newspaper/cswb/b2/W020050908174137658104.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团领</EM></FONT><a href="http://www.argstorm.com/oblog/more.asp?name=skywater&amp;id=1161&amp;commentid=1699"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img src="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09/trwin/mansai/1c7b09c0.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盘领(圆领)</EM></FONT></P><P><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EM></FONT> </P><P><a href="http://news.shangdu.com/category/11401/2005/11/08/2005-11-08_124838_11401.shtml"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img src="http://news.shangdu.com/category/11401/2005/11/08/images/11401_20051108_453.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盘领(圆领)</EM></FONT></P><P><a href="http://www.29w.com.cn/xinwen/20051111/29w_77844.htm"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img src="http://www.29w.com.cn/xinwen/2005-11-11/24808910001.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京剧中异化的圆领,与历史原样相差教大</EM></FONT></P><P><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EM></FONT> </P><P><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EM></FONT> </P><P><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EM></EM></FONT> </P>
 楼主| 发表于 2006-3-31 2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提供丰富的实物图哦,不过我那个疑问貌似还没解开~~就是呢~~这个领呀~~到底是只有我们见到的这部分呢,还是外套里还有一层内衣延伸出来的部分?
发表于 2006-4-1 0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P><a href="http://linux.com.cn/mirror/genji/book/26.htm"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img src="http://linux.com.cn/mirror/genji/book/26-02.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平安时代的男子服饰</EM></FONT><a href="http://61.144.246.36/XBKC/finery/Files/tang/guanyuan.htm"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img src="http://61.144.246.36/XBKC/finery/Images/wangye/wuguan.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唐代男子服饰</EM></FONT></P><P><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        上述两者的服装领式几乎是一样的。</EM></FONT></P><P><a href="http://n.dy.com.cn/Modules/commentcontent_14149.htm"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img src="http://n.dy.com.cn/ftbPic/2005/01/20/200501201526466996122.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排除某些细节,比如冠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正宗的唐代男子服饰。很多人都以为唐代盛行窄袖圆领衣就认为唐代没有宽袖的圆领衣,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唐代不仅有宽袖的圆领衣,而且同样很流行。尽管唐朝胡风很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那么“胡化”一下,维护华夏正统的士大夫多的是,穿宽袖圆领衣是他们不二的选择。</EM></FONT></P><P><a href="http://www.hithink.net/wenhua/ReadNews.asp?NewsID=19441" target="_blank" ><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img src="http://book.qq.com/images/japan1/023.jpg"></EM></FONT></A><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所穿的明朝官服,应该是明朝的公服,是被明朝封为“日本国王”后的大明赐服,但不知下摆为何这么短,竟然露出裤子!日本人的恶趣味真是低级啊!好端端的华夏衣冠偏要这样穿!</EM></FONT></P><P><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EM></FONT> </P><P><FONT face=黑体 color=#1a1ae6 size=5><EM></EM></FONT> </P>
发表于 2006-4-1 00: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领衣服的领子当然只是外面衣服上的喽!怎么可能是里面内衣的呢!内衣可是交领右衽的喔!至于圆领是怎么穿上去的,其实和穿交领的衣服一样,只不过是把右衽处从腰际提高到了脖颈。如果你亲身体验一下就会明白的,呵呵!恢复汉服其实看古代的绘画并不管用,特别是清代绘制的历代名人像,我就觉得简直是按照戏剧服装里来画的,要多糟有多糟。明代所绘制的一些前朝名人的画像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错误,那还是我们穿着汉服的朝代呢!更别提那个满清了!研究唐朝服饰就要看唐人所绘的画像,研究其他朝代也亦然。
 楼主| 发表于 2006-4-1 0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虽然不喜欢日本人,但对他们肯为保存本民族的文化而努力是很赞同的,这正是我们汉人需要的精神啊</P>
 楼主| 发表于 2006-4-1 0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P>把右衽处从腰际提高到了脖颈</P><P>这句。。。俺笨。了解不来呀。。麻烦你详细说说啰~~呵呵</P>
发表于 2006-4-1 0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说吧,你想象一下拿一件被单把自己裹住,把脖子像圆领那样裹紧,应该可以明白是怎么穿上身的吧!实在不明白的话,可以去当地的戏剧服装商店看看圆领衣(虽然那个名不副实),然后试着穿一下(假如那个老板肯的话)。我家里就有一套明朝官员的常服,在店里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4-1 0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就有。。。。。口水啊。。。看来我也得买一套回来研究研究。。。不过我才一米七,穿起官服会不会 。呵呵像个粽子似的
发表于 2006-4-1 0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P>日本人保存的与其说是他们的文化不如说是为了我们做嫁衣裳,正因为有了日韩这两个邻居,迷失了三百年的我们才能够找回那份曾经的荣耀。都说日本民族具有杰出的创造性,我觉得倒不如说是模仿性来的贴切。他们的文化中倒底有多少是他们自己创造的,我看少的可怜。从中国的汉朝起到明朝为止,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他们一直在学习我们的先进文明,一直学习的人何来时间自我创新?他们往往是才学了这个看见那个不错又掉转枪头去学那个。就建筑艺术来说,日本的唐样,禅样与黄礕样有哪一个和中国没有关系,分别是唐朝,宋朝和明朝建筑的移植。在汉服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穿的是有钮扣的衣服。最近在研究六朝建筑与日本法隆寺的关系以及南宋的五山十刹图,对于中日的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借用日本一位学者的话“踏上长安土地的空海和尚所看见的景象与日本的平城京应该别无二致。”对于一般的日本人,我所抱有的感情也是友好的。在高中时代,学校里常有来自日本的访问团前来参观,与其中的几位同龄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经跟他们说过一直想去京都看看,体会一下大唐的遗蕴。日本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岛国心态”,这是消除不了的,就要看当权者如何引导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20:26 , Processed in 0.1052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