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63|回复: 57

[转帖]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实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亦毫无愧色!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亲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史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在李自成土匪兵进入北京前,崇祯皇帝拒绝迁都,最终也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君王死社稷”的志向,这和清帝溥仪向日本驱膝称臣更有天壤之别;也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朝向回鹘借兵,结果回鹘兵在长安附近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而明朝在“靖难之役”等内乱中,可曾向蒙古借过兵?还有一点,汉唐长期实行“和亲政策”,而明朝则从没有拿宗室女子嫁蒙古、满洲去换和平!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对付满清和造反的李自成,对关外的土地依然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计划。从英宗到崇祯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廷更是坚定,兵临城下宁死不迁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1-8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这篇帖子,佩服先人的骨气
发表于 2004-12-19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明朝的历史比起其他的朝代更加荡气回肠呢。因为内忧外患,更因为某种气节的支撑。尤其是明末的那一段,我每每看来,都是要扼腕流泪的。朋友说我疯魔了,我也不以为后悔啊!我觉得,她值得我在图书馆里痛断肝肠的哭啊!
发表于 2004-12-24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最大的过失就是杀忠良“自毁长城”
发表于 2004-12-26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我一向都挺喜欢明朝的,但是总不知道原因是什么,现在终于有个好理由了,哈哈
发表于 2004-12-30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的说得对呀,哎!!~~
发表于 2005-1-4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认为如果没有李闯流寇的话,明不至于亡于满人之手!!得天下而不能守之,荒淫无道而亡,故李闯流寇是民族之罪人!!!
发表于 2005-1-6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为朱氏后人感谢大家了,理解万岁
发表于 2005-1-18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清人入关以后,就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呢,以至于全盘皆输
发表于 2005-1-19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应该肯定明朝在对保卫国家主权所作的努力,明迁都于北京就是为了“天子守国门”。但明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迟早问题,因其宦官弄权,忠良受排挤,国力衰退,奄奄一息,李自成举旗也并非空穴来风,他正好利用了社会矛盾,但此人庸才一个,担不了大任,他这一搞削弱了国力,为亡明埋下的伏笔。</P>
发表于 2005-1-21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pw</I>在2005-1-4 13:59:32的o(︶︿︶)o 唉:</B>
至今认为如果没有李闯流寇的话,明不至于亡于满人之手!!得天下而不能守之,荒淫无道而亡,故李闯流寇是民族之罪人!!!</DIV>

明朝被满洲取代的最大原因是吴三桂的引狼入室。
发表于 2005-2-7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写的好,明朝的问题唉.无奈自毁长城,令将士心寒.此后开始有将领投降满清.明再无良将
发表于 2005-2-12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开始喜欢明朝了。</P>
发表于 2005-2-20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喜欢它了
发表于 2005-2-20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下半期要对付的可就多了,内有李自成、西南有缅甸、东南有倭寇、北边有心腹大患蒙古和满清。
发表于 2005-2-27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什么事都是过犹不及,缺钙要得软骨病,钙补多了也会骨质增生的.</P>
<P>崇祯的确很有骨气,宁可吊死煤山也不肯迁都南京另起炉灶,可这真的明智么?我一直觉的如果崇祯少点骨气不那么爱面子明朝未必那么容易完蛋.</P>
<P>再联想一下史可法之类的人物,骨气是有余了,可有什么用?基本上,我觉得他和那些不战不和不守不降的官僚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是莫名其妙.</P>
<P>没骨气不行,除了骨气没别的长处也是一定不行的.要我说,明朝亡就亡在这群骨气过剩的昏蛋手里.</P>
<P>气节不等于能力,中国历史上风骨硬挺的所谓清流一向不缺,缺的是身体力行能做事的实干家,说起来天花乱坠,做起事来四面漏风.对心性道德要求过高要求却忽视实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弊病.</P>
<P>很值得自豪么?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骨气真的不能当饭吃.</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7 18:20: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7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实话,那么多历史读物里我最读不下去的就是"南明史".</P><P>看着太揪心.</P>
发表于 2005-2-27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感觉逝者兄的说法有些不妥,对汉人的骨气采取这样的态度恐怕难以让人接受。</P><P>或许历史上有很多汉人有骨气到了迂腐的地步,但错不在有骨气,而在于他们的迂腐。如果因为有骨气而且迂腐坏了事就归罪于有骨气的话,那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是彻底的本末倒置。</P><P>更何况,迂腐而不注重历史的客观需要是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特征,不是哪个个人独有的问题,用一个如此大的一个帽子完全扣在某个历史人物头上,甚至因此就对该人物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那是非常不严谨的。</P><P>请逝者兄斟酌。</P>
发表于 2005-2-27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说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特征”。</P><P>“骨气”这个东西,听上去很不错,看上去也很不错,但有时候“骨气”过了头也真的很坏事。</P><P>你所说的“迂腐”和我说的“骨气过剩”其实是一码事,叫法不同而已。中国历史上的人治社会历来把道德二字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把办事能力当成细枝末节,这才是弄出一群迂腐官僚的根子所在。楼主说明朝,我就举个明朝的例子。袁崇焕施缓兵之计和满清议和的消息走漏之后明朝中央官员的反应如何?生怕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骨气”争先恐后的弹劾袁蛮子卖国不是假的吧?这种所谓的“骨气”要来何用?没骨气的o(︶︿︶)o 唉袁崇焕被碎剐了,有骨气的大明朝也离完蛋不远了。</P><P>俗话说的好,国破思良将,板荡识忠臣,平时吹嘘自己怎么有骨气都是扯淡,骨气这个东西是需要考验的。生死关头才能看得出你有没有骨气,反过来讲,等到要谈“骨气”的时候泰半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要是这样,我宁可之前好好做事让自己没表现“骨气”的机会,但愿我们永远用不着表现我们的“骨气”,我觉得这才是国家民族的大幸。</P><P>做个浅显的比方,崇祯有骨气,死也不肯和满清谈和(要谈也偷着谈,漏馅了就翻脸不认人),流寇围城宁可自缢煤山也不肯逃跑;刘邦没骨气,人家要煮他老爸他要分一杯羹,被人家围了就认输求饶找对方家属做工作还往敌人手里送女人。好,如果你是明末的老百姓,如果可以选择,你选崇祯还是刘邦?</P><P>崇祯是做皇帝的,史可法是做兵部尚书的,他们的责任是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不是去表现自己的“骨气”,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抛弃个人的名誉忍辱负重,国家好民族好他们才叫真英雄,光记着骨气弄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再怎么样我也觉得他们昏蛋。我们升斗小民谈谈“骨气”也就罢了,作为领导人一定要务实不要务虚,你得替国家民族负责任。说白了,就算现在的国家主席是个没品到极点不择手段人所共知的王八蛋,只要他能让中国赶英超美让中华民族使全世界侧目,我照样给他立长生牌位天天磕头。政治人物的好坏真的不能用普通人的道德准则去衡量的。</P><P>死人读历史是习惯性的找茬挑毛病,因为我觉得以古鉴今避免重蹈覆辙比找闪光点满足自尊心要积极得多(我不是说楼主这样啊)。骨气要用到正地方,对国家民族对自己有利的骨气是好骨气,反之就是坏的。不怕得罪的讲,楼主文章里的几个例子还真就没几个把骨气用对了地方,不如说说明朝覆亡时候的江阴百姓,那种绝望的反抗中的“骨气”称颂一下倒不为过。</P><P>说到底就是务实务虚的问题,以前人们认为“o(︶︿︶)o 唉思想武装起来的队伍是无敌的”,现在人说“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当时都觉得没错,可现在看起来哪个是真理?</P><P>所以不怕冒犯的讲,我觉得楼主转贴这篇文章积极意义真的不大,顶天是针兴奋剂,给人提供点廉价的快感罢了。</P><P>话可能有点说重了,我是对事不对人,欢迎诸位探讨。</P>
发表于 2005-2-2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才注意到,明天兄用了个定语,“汉人”的骨气。</P><P>我只是泛泛而谈,跟汉不汉人的没什么关系。骨气就是骨气,是不是汉人没什么区别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01:35 , Processed in 0.0909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