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10|回复: 45

[推荐]少林易筋经揭秘(内含详细图文解说,欢迎自学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6 19: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3>少林易筋经揭秘

对武侠迷而言,少林寺易筋经是至高无上的绝学,但易筋经的内容是什么,恐怕没有人知道。少林寺易筋经的传人说,易筋经其实是一套吐纳功法,还可以帮助人体对抗疾病。

  日前,「三联生活周刊」的报导说,少林寺功夫有一个庞大体系,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共记载了七百零八种功夫,其中拳术和器械五百五十二套,七十二绝技、擒拿、格斗、卸骨、点穴、气功等各类功法一百五十六套,目前实际收集到的仅五百四十五套。其中,易筋经、铁布衫、二指禅、少林棍、达摩剑、少林错骨擒拿手为华人世界耳熟能详。

  少林易筋经洗髓经传人延王法师说,易筋经的版本非常复杂,他总共看过几十个版本,少林寺里则有一份手抄本。刚开始时,他和老和尚学、和少林寺附近的武师学,谁都知道一招半式,但没有人全懂。

  易筋经的来历考证则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少林寺的「寺传版本」是,一千五百年前,达摩祖师在嵩山五乳峰面壁九年。达摩离开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一个用蜡封住的铁盒,打开后发现盒中有两部梵文写成的书,分别是易筋经和洗髓经。

  当时少林寺精通梵文的人只有二祖慧可法师,他将易筋经留在寺内,带著洗髓经云游天下。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少林寺僧人只好各自翻译留下的易筋经,导致后来少林功法多如牛毛。直到后来,在峨眉山天竺僧人般剌密谛的协助下,易筋经才有了中文版。而慧可法师云游归来,带回已翻译完成的洗髓经,众人才发现易筋经和洗髓经是一体的。

  据称易筋经曾经在延王法师身上发生功效。八年前,延王法师病重,他躺在病床上,想起易筋经里有躺著也能练的「卧式」,他便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练功增强体质。一年后身体恢复,便专心研究易筋经。

  延王法师还搜集易筋经的各种版本和民间功法,将其拼凑完整,残缺的部分则自创招式来过渡。现在可以看到的易筋经,实际上是一套运气吐纳的动作。延王法师说,最高深的功夫其实也是最普通的功夫,一般人都能练。



在武侠小说中,最厉害的武功非少林《易筋经》莫属,然而现实中的《易筋经》却并非武林秘笈,只是一部强身健体的上乘内功心法。您是否每天工作忙碌,没时间到户外运动后到健身房健身?或每天在办公桌前、电脑前忙着您的大事业而忽略了健康?少林易筋经能帮助你。 </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6 21:35:2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1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P>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相关网站看看:</P><P><a href="http://skbbs.cn/yzw/hrst/group/ZTXH/Article.asp?ArtID=99" target="_blank" >http://skbbs.cn/yzw/hrst/group/ZTXH/Article.asp?ArtID=99</A></P><P>我以前在太极拳协会的时候学过一点皮毛,可惜没学全,不过发现网上资料也比较丰富,我再去找找图片、视频之类的,争取贴过来大家一起研究学习</P>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0: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FONT color=#00ccff><b>易筋经</b></FONT>》,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P align=center><b>  <FONT color=#ff6633 size=5>【基本内容和方法】</FONT><FONT color=#ff6633 size=5> </FONT> 
 </b></P><P><b> <FONT color=#ff0033>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FONT></b>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P><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6><b>『达摩易筋经』</b></FONT></P><P align=center><b></b> </P><P><b> 『<FONT color=#00ccff>达摩易筋经</FONT>』</b>相传是由少林寺『<FONT color=#ff0000><b>达摩大师</b></FONT>』所创,为中国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之所以神秘,则源之於千百年来达摩易筋经向来只传内门弟子,而坊间虽然仅凭著一些片段的印象抄练,却已然能进艺无穷,而流传开来,使得『达摩易筋经』的功效备受肯定。长久以来各方为求『达摩易筋经』古本,均不遗余力。故事也一个个发生小说家的丰富题材於斯而生,虽不如小说笔下的神力无穷,却亦已是相去不远。
<b>
 </b>修行『<FONT color=#00ccff><b>达摩易筋经</b></FONT>』,能使人神清气明,通身舒畅,经由『导引』更能强化人体细胞组织之新陈代谢,对於『精、气、神』的强化以及美 容养颜均有助益。『达摩易筋经』为中国 武术界最有效的练气内功,每日运行,日久自然於运劲上挥 霍自如。长时间较技时亦不致感到呼吸困难。同时,於拳术 演练上更能增进动作的速 度,而拳法的劲道亦能相对增强,实乃习武之人不可缺少的练功心法。『达摩易筋经』向有传内不传外之规,此即是内门弟 子不同於外门弟子之所在,时 值今日工商社会科技先进。国人运动量相形减少体能日渐虚 弱,有感於此,特破旧规嘉惠大众,期藉『达摩易筋经』之公开,延众之精,强众之气,增众之 神,进体魄之强健於无形。
<b>
 『<FONT color=#00ccff>达摩易筋经</FONT>』</b>可改善骨骼的结构,对於发育中的青少年,是最佳的健身术。青少年每日修习『达摩易筋经』持续半年後,会让人有虎虎生风之感;儿童持续修习『达摩易筋经』,对虚弱的体质会大为改善;中年人修行『达摩易筋经』後,平时常见之倦怠顿行消失,一般常见之忧郁紧张渐行消退,体质因值改善而体力充沛,老年人,或有行动不便以及痼疾缠身之人,练习『达摩易筋经』对於改善虚弱的体质,及身体的健康与复健均能有所助益;女性练习『达摩易筋经』因呼吸的调息促进体内氧气的供给,而使精神焕发,体态均匀恢复青春,更因行功时能燃烧大量脂肪,实为美容、养颜、瘦身之最佳运动。
<b>
 『<FONT color=#00ccff>达摩易筋经</FONT>』</b>之运行是依『天、地、人』三才牵引,导行『先天、後天、自然』三门之气,每门各分为『九节』行功,每节十二式,共计 为一0八式。练习『达摩易筋经』是以『天门一0八式』为先行,『天门功』乃是萃取先天之气为主,故名曰为:『先天导行气功』。先天之气与生俱来随孕而生,然因岁月增长日渐疏远,徒有先天之气却未能使用,天门功是藉由肢体之运行广纳先天之气,以强身健魄。所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动以养生、健身、病顺生节欲、取利去害』,牵引『天门之功』导引『先天之息』则获益无穷。初学『达摩易筋经』之时会有内急排便之现象,此乃排除体内污浊废气之正常现象,又每次修习之时以不超过三节,三十二式为宜,实因『达摩易筋经』动作看似简单,然演练起来功效非凡切忌贪功。
<b>
<FONT color=#ff6633 size=5>养身口诀 </FONT>
 </b>『动以养生、健身、顺生节欲、取利去害』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春三月』,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使神得爽 

 『夏三月』,天地之交,夜卧早起,使气得泄。
 『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收 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冬三月』,水冰地折,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

 『导引之息』,以鼻纳气,以口吐气,纳者一息,吐者六气,吹呼唏呵嘘泗。
 『吹之去热,呼之去风,唏之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泗以解极』

 『<FONT color=#00ccff><b>达摩易筋经</b></FONT>』据传是由少林寺『达摩大师』所创,为中国武术界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达摩易筋经』之运行,是依『天、地、人』三才牵引,导行『先天、後天、自然』三门之气,每门各分『九节』行功,每节十二式,共计为108式,练习『达摩易筋经』是以『天门108式』为先行,『天门功』乃是萃取先天之气为主,故名为『先天导行气功』,先天之气,与生俱来,随孕而生。
<b>
</b>  易乃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FONT color=#00ccff><b>易筋经</b></FONT>》,进而再练《<FONT color=#ff6633><b>洗髓经</b></FONT>》。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FONT color=#00ccff><b>易筋经</b></FONT>》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b>易筋经十二势</b>》。 <b>

<FONT color=#ff6633 size=5>达摩易筋经十二式解: </FONT></b></P><P><b>       <FONT color=#00ccff>达摩易筋经</FONT></b>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此十二式功法虽是李靖等后人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而取之名,经不起推敲,但就内容功法而言,颇有价值。常练可以疏通经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袪病延年。</P><P><b><FONT color=#ff6633>一、韦驮献杵第一式</FONT>:</b>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身胸挺直,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现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合掌。定式后静立一分钟。歌诀:立身期正直,环供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P><P><FONT color=#ff6633><b>二、韦驮献杵第二式:</b></FONT>接上式,自然呼吸,两臂由胸前向两侧平展,掌心朝上;同时两足跟提起,足尖着地;两目圆睁平视,心平气和。定式后静立半分钟。歌诀: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P><P><FONT color=#ff6633><b>三、韦驮献杵第三式:</b></FONT>接上式,逆呼吸(深吸气不呼气),两臂上抬,掌心朝上,尽力上托,两掌指相对,间距三至四寸;同时咬齿闭口,舌抵上腭,气贯胸际。定式后静立半分钟。歌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胸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将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扶重看。</P><P><FONT color=#ff6666><b>四、摘星换斗式:</b></FONT>接上式,仍逆呼吸,两足跟缓缓落地,左臂由上向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体稍左转,头向右扭,目视右掌。定式后要气贯胸际,深吸气,深呼气,静立半分钟。稍调呼吸,然后松右臂,缓缓向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臂由背后缓缓上举,掌心朝上,掌指向右,头向左扭,目视左掌。歌诀: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呼吸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左侔。</P><P><FONT color=#ff6633><b>五、倒拽九牛尾式:</b></FONT>接上式,逆呼吸,抬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90度,右腿屈,左腿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背后转至胸前,拳心朝上;右臂向后甩,拳心朝上;目视右拳。定式后静立半分钟。而后,左右腿势互换,成左弓步,同时左拳由背后缓缓伸向身前,右拳由向前缓缓移向背后,目视左拳。定式后静立半分钟。歌诀: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掌须注双瞳。</P><P><FONT color=#ff6633><b>六、出爪亮翅式:</b></FONT>接上式,逆呼吸,收左脚缓落于右脚后半步,两脚碾地,体向左转45度,使两腿成排步,同肘两拳收于腹侧;然后变掌一齐向胸前缓缓推出,掌心向前,掌指抽上;圆睁双目,全身放松;随之两掌变拳,收回腹际两侧,掌心向上,然后再变掌向前推出。依此法反复七次。收回时意守天门,推掌时意在丹田。歌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P><P><b><FONT color=#ff6633>七、九鬼拔马刀式:</FONT>接上式,须呼吸,右拳变掌由腹侧缓缓上抬,至上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使右掌心向内,停于左侧面部,成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置于背后,尽力上抬,定式后静立半分钟。然后,左右手势互换,依上法而行。歌诀:正身拔肩节,抬臂抱头形。屈肘臂藏后,弯腰把项扭。</b></P><P><FONT color=#ff6633><b>八、三盘落地式:</b></FONT>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脚向左侧跨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挺胸塌腰;同时左掌下落,右掌由背后移于身前,使两掌汇于胸前下方,且微屈肘;然后两臂向两侧成伞状展开并下按,掌心朝下。定式后舌抵上腭,闭口睁目,意注牙齿。稍调息,两腿直立,两掌反掌向上托,如拾重物;臂平胸时,两腿屈膝,两手反掌下按,重复马步式。上述动作反复做三次。歌诀: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觔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斜。</P><P><FONT color=#ff6633><b>九、青龙探爪式:</b></FONT>接上式,行顺呼吸,收左脚落右脚内侧半步,使两腿成并排步;身胸挺直,两目平视,鼻呼气,左掌经胸前变拳,抱于腰侧,拳心向上,右掌绕胸前变“五花屈爪”形,向左侧伸探。然后左右手势互换,依上法而行。左右式反复做三遍。歌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常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必谧。</P><P><FONT color=#ff6633><b>十、卧虎扑食式:</b></FONT>接上式,逆呼吸,两掌缓汇于胸前变拳,再收回腰际;抬右脚向右侧跨一大步,两脚碾地,体向右转90度,右腿屈,左腿直,脚跟提起,成右弓步;同时俯身、拔肩、塌腰、昂头,两掌着地以臂支撑,意注指尖。定式后静持半分钟。然后缓缓起身,两脚碾地,体向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右脚跟提起,同时俯身、拔脊、塌腰、昂头,两掌着地,以臂支撑。定式后仍静持半分钟。歌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掌,学得真形也卫生。</P><P><FONT color=#ff6600><b>十一、打躬式:</b></FONT>接上式,顺呼吸,起身收左脚,使两脚成排步,足距与肩同宽;向前俯身、躬腰、垂脊、挺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臂随身向前屈肘,环附于项后,两掌心掩塞两耳,然后两掌夹抱后脑,意注双肘尖。定式后静持片刻。歌诀: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P><P><FONT color=#ff6633><b>十二、掉尾式:</b></FONT>接上式,顺呼吸,提膝,十趾尖着地;两臂下垂,两手指交叉按地;同时仰头,两目圆睁,视鼻尖,凝神谧志,意在丹田。定式后足跟落地,然后再提起足跟,重复三次,再伸膀挺肘一次,共提跟顿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功毕起立,收式归原。歌诀: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仰头,凝神谧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准备。总考其法,团成十二。谁实胎请,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袪病延年,功无与类。<b>  </b></P>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0: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下面这个网站有flash版本的易筋经,对自学者很有帮助,强烈推荐一下!</P><P>可惜下载不下来,只能贴个网址大家过去看:</P><P><a href="http://www.blog.163.com/article/-KgdN-sWVMVg.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blog.163.com/article/-KgdN-sWVMVg.html</A>#</P>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P></P>
<P>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1、韦参献杵第一式

  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图1)。

</P>
<P></P>
<P>2、韦参献杵第二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P>
<P></P>
<P>3、韦参献杵第三式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P>
<P></P>
<P>4、摘星换斗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①)。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②)。
</P>
<P>
5、倒拽九牛尾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①)。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②)。
</P>
<P>6、击爪亮翅式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图6)。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1: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P>
7、九鬼拔马刀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7①)。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左臂伸直,左掌从体后向体侧上抬,同时右臂伸直,右掌顺式从头后经体侧下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7②)。

</P>
<P>8、三盘落地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开成马步,同时左掌下落,右掌从体后往体前上抬,至两掌心朝上于胸前相遇时,继外分,双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于双膝之前外侧。式定后舌抵上腭,瞪睛,注意牙齿,约静蹲半至一分钟(图8)。然后双腿起立,两掌翻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与胸平时,再翻为掌心朝下,变马步,再成(图8)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桩静立约一分半至三分钟。


</P>
<P>
9、青龙探爪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两目平视,左足回收于右足内侧,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变拳,顺式回收于腰际,右掌自胸前变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体左伸探(图9①)。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从左至右经膝前围回;鼻呼,直身,变握拳停于腰际,同时左拳变爪,从腰际向体右伸探(图9②)。

  右、式姿式反复作三遍。</P>
<P>
</P>
<P>10、卧虎扑食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两目平前视,上式结式为双拳停于腰际。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跟掀起,脚尖着地,成右弓步;同时俯身、拔脊、塌腰、昂头,两臂于体前垂直,两掌十指撑地,意在指尖。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10①)。

  左式:身体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扑食左式,凡动作相反,为左右互换,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10②)。

</P>
<P></P>
<P>11、打躬式

  接上式;顺呼吸;上右足平行于左足内侧,距离约与肩宽;然后变为弓腰,垂脊,挺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肘用力,两掌心掩塞两耳,两掌夹抱后脑,意在双肘尖。式定后随意停留片刻(图11)。

</P>
<P></P>
<P>12、掉尾式

  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尖着地,两手下落,微屈,两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时瞪目视鼻准,昂头,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图12)。式定后脚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后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脚跟顿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后起立,成立正姿式。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face=隶书 color=#ee1196 size=6>详细口诀讲解</FONT></b></P><P><b>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b>
  韦驮献杵的架子,与第二节三式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三种姿势,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涵静”,“动静两赅”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宜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他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细细体会口诀,就可以明白了。第一式韦驮捧杵的口诀如下: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这口诀的意思,是说开始练功,第一项的操作,要把身体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要想做到这项要求,必须先把“地盘”站好,解决脚下“立”的问题。两脚不可并踵站立着,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不会松软了。因此,必须两脚相距约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两只脚的距离等于一个脚的长度。同时后踵和脚尖必须看齐,两脚的内侧空裆里,立成一个长方形的样子。第二项操作,要把脊柱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顒穴”(即肩的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o(︶︿︶)o 唉的滋味。第三项操作,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第四项操作,两手顺应
  自然地下垂,轻贴着大腿的外侧。第五项操作,运动垂着的两手同时从下向正前方慢杨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两掌手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距胸前约一拳停止,把两掌相接“合十当胸”,与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相对。这样能使肺脏上下左右“位置适中”,升降开合、呼吸合度,从而达到“气定”的要求。气机能定,则心境澄清,神意内敛了。</P><P>
<b>第二式、横担降魔杵的口诀</b>:
  足趾柱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这口诀的意思是说,紧接第一式姿式动作之后,一面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外开,与肩相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的运行,上下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P><P>
<b>第三式、掌托天门的口诀:</b>
  掌托天门自上视,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莫放宽,
  舌下生津将颚抵,鼻中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弛力还将挟重看。
  这口诀的意风是说接连着“横担降魔杵”之后,顺着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两掌随着胳臂向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令两掌心朝天,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宜对“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这时两个胳臂已变成平行笔直,微微偎傍着两耳门,这种架子名叫“掌托天门”。同时用“眼根”的意识向上“内视”,从“天门”观看到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真的用眼去看,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立不稳了。在这动作的同时,还须用脚尖点地,继续升起后踵,以不能再升高为度。后踵且须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些,使“阴跷库”收合,关闭“地户”,使三阴的气脉顺三阳而逆运上升。同时使“会阳”络穴双双松开,以期“督脉”会络三阳气脉,发出都督纲维的均衡作用,使背后三关自然通畅。同时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这种架子,看似简单,实属细腻,很难做得纯熟。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绷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殷的坚强,似树干一般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肋、髀、骽、股等部位,肝脏、胆腑、脾脏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其次,紧接着上述动作,把右左六个大牙齿微微咬着,缓缓咬紧运气。自觉咬紧牙关之后,耳根震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微接触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息调匀,调到细而且长,绵绵不断的标难。
  再次,把掌托天门的两掌,就原势捏成拳头,仍分左右,依照原来上举时的老路子,往回下降,好似去挟腋下的东西,返还“横担降魔杵”的架子,同时双脚也一齐动作,上下配合,不可参差,缓缓落平后踵,还原站立着。</P><P>
<b>第四式、摘星换斗的口诀:</b>
  只手擎天掌复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吸口呼频调息,两手轮回左右侔。
  这口诀的意思,是就连接着第三式的动作而说的,就横担降魔杵的架子,把右手单掌缓缓向右上方举直,在上举的过程中,把掌向前方转变到左面而内向着头顶,仍旧保持阴掌(掌心仍向下)。同时掉头向右偏视、注视右阴掌的掌心。在右掌运动的同时,左掌则相反地向下降落,—边下落,一边向背后转移,用手背贴着“腰眼”(在脊柱十四椎的两旁,横开约三寸的宛宛中)o这时内里气机的吐纳,须用“鼻吸口呼”的方法,把息调匀。最吃紧的关键,是一面用眼注视掌心,一面则把心念集中在左手背贴着的腰眼,随着呼吸的吐纳,腰眼必会自然发生一凸一凹的作用,心念和手背,随着这种凸凹开合的动作,也随顺着它微撤运动着。呼吸的次数可以随便,三次五次,不必拘执。
  其次,照着上述的操作相反地把左手上举,掉头左视,右手下落,贴着腰眼,又照右手的呼吸方法,同样地体会运动。这样地交替轮回操作三五次,但必须两手的次数相等。
  有些人练这一手功夫,把掌心向上朝天“袖底劲”向外,是错误的,应该纠正过来。因为这种架子是掌托天门的方法,它是练三阴气脉外开的法子,所以用掌外托。而摘星换斗的架子,是把三阴气脉收回内敛,变换成回阳的架子,去练三阳气脉的方法,所谓摘星换斗的含义,从外向内才谓之摘,等于说摘花摘叶,有收摘的意思。又把北斗南斗的天星形状,形容比喻这个架子的精神。</P><P>
<b>第五式、倒曳九牛尾的口诀:</b>
  两腿前弓后箭,小腹运气空松,
  用意存于两膀,擒拿内视双瞳。
  这口诀的意思,是接着摘星换斗而运动的架子。分析它的操作次第,条举如下:
  第一动作,就摘星换斗的架子,必须在左手向上,右手贴腰眼的姿势开始,顺着“左阴右阳”气脉的自然规律,以右手右腿领先,千万不可操作反了。
  把右手从右腰眼离开,微向下垂,倾势向右前方变成阳掌,向前抄去,缓缓抄到与肩相平,肘臂微屈,有似仰月,同时把掌变成阴掌的“擒拿手”(腕部与手掌成直角,五指撮拢,如鸡头形。气机集在掌心的劳宫穴),心念集中在掌中,有如挽着牛尾巴向后倒拉的滋味。
  第二动作,在右手运动的问时,右脚一齐开始,向右前方上进一步,把右腿变成弯弓的形式,而左脚则顺着右脚上步的姿势,伸成箭一般的笔直,这叫做前弓后箭。
  第三动作,在右手向前抄,变换“擒拿手”的同时,左手也须同时动作,就原势的阴掌顺势向下降落,一边下落,一边也同样变换成阳掌的“擒拿手”,反向左背的后面抄去,与左脚的箭形成同方向的两条线,手比腿部约高十五度。
  第四动作,右弓左箭,右手擒拿于前,左手擒拿于后,心念集中在两掌,随着呼吸的吐纳,与小腹丹田的气运开合,相应着运动,在吸气的时候,两眼内视观注,右掌向后倒拽,在呼气的时候,两眼内视,观注左掌,向前顺牵。两腿和腰、背、肩、肘的身段,都要随着倒拽和前牵的韵味,微微相应而战动着。
  把这四项动作,紧密地操作完毕,随即依照这种方法,变换成左脚上前的左弓步,左手反抄向前,变成阴掌的擒拿手,右手则反向背后抄去,变成阳掌的擒拿手,右脚则变成右箭步。如此反复操作几次,左右仍要平均。</P><P>
<b>第六式、出爪亮翅的口诀:</b>
  挺身兼胬目,推窗望月来,
  排山还海汐,随息七徘徊。
  这口诀的意思,是连接第五式而来的,仍就前弓后箭的架子,倒拽顺牵的韵味,顺势变换成出爪亮翅。首先借着前面的弓步,和前手擒拿向后倒拽的“内劲”势子,把后面的箭步随势前收,两脚看齐站立,后面的手同时也顺势抄向前面,与先在前面的掌看齐,两掌变成“排山掌”(掌指翘立笔直,掌心向外),肘、臂与两肩等齐平行,向前伸直,朝前方推去,开始前推,轻如推窗,继而前推到极点的时候,则重如排山。这时身架直立,两目张开,不可瞬动眨眼,平直地望着前面,集中心念,观看两掌的中间,“观想”明月的滋味(功夫深了,这种韵味,自然发现,不可追求)。
  其次,再把徘山掌缓缓向胸胁内收,有如海水还潮,落汐归海的韵昧,一直把掌、腕、肘、臂内收,贴拢左右两侧胸胁的部位。
  再次,就收回的架子,重向前方平直推去。如此往复来回操作七次,每次向前推,必配合呼气,决不可参前落后,更不可把呼吸作反了。</P><P>
</P>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b>第七式、九鬼拔马刀的口诀:
</b>  侧首屈肱,抱头拔耳,
  右腋开阳,左阴闭死,
  右撼昆仑,左贴胛膂,
  左右抡回,直身攀举。
  这口诀的意思,是接连第六式出爪亮翅的练功架子。在剑术里面与拔剑式是相同的。兹分述操作的次序如下:
  第一种操作,先就排山掌的架子,右手向上举提,朝脑后作圆周运动,一面作圆,一面随着作圆周向后的进度,把掌变成半阴半阳拿(手心向左,手背向右,大指向上,小指在下)。一直向后进行,直抵后脑,用掌心抱着“玉枕关”,用手指轻轻拉着左耳朵的“天城穴”(即耳朵的尖端,把耳轮折卷,有骑缝处)。
  第二种操作,在右手作圆的同时,整个头和颈项,随同动作,掉头扭项,面颊向左正方旋转,后脑转向右方,迎接右掌相抱。
  第三种操作,右掌已经把头抱着,把耳攀着,这时的右肩与臂、臑,必须相平,右腋张开,不可倾倚收闭。
  第四种操作,右掌抱头攀耳之后,微微拔牵,头颈同时与掌相应着运动。这时心念随着气脉的运行,集中在右手的肘尖。这样一拔一攀,头肘张弛相应,运动三五次。
  第五种操作,左掌在右手运动的同时,配合运动,不可落后参前,先就原来排山掌的架子,顺式向下降落,由阴掌变为半阴半阳掌,反手向背后作圆周的运动。在下降到与左腿平行相对的时候,即当再变为阳掌,掌心正向背后,于是用手背循着左腿,偎傍着髀枢、从盆骨向上,反掌贴着背心,掌行贴在两个胛骨的
  中间,约当脊柱第五六七椎之间。隐约仿佛有被背心吸着的韵味,把左腋下牢牢闭着,同时与右手抱头、拨耳的运动,顺应它激微响应着。另外在头手的运动中,身子既要放松而又要笔直,不能随着动摇。
  第六种操作,把呼吸配合着上述五项运动,从第一种动作开始,即须“气沉丹田”,不可升、降气机,微微略带闭气的意思,轻轻呼吸。头、颈、胸、肩才能特别放松,全身才能笔直,气机也才能沉静下来。<P>
<b>第八式、三盘落地的口诀</b>:
  上腭抵尖舌,张眸又咬牙,
  开裆骑马式,双手按兼拿,
  两掌翻阳起,千斤仿佛加,
  口呼鼻吸气,蹲足莫稍斜。
  这口诀的意思,是连接第七式而练上盘、中盘、下盘的方法,所以名叫三盘落地。把它分析成几个动作,条述如下:
  一、先就九鬼拔马刀的姿势,身子笔直地立着不动,两手分别从后脑和背心,各顺左右的方向,各自向左右平伸,使左右两手,与肩相平,成为一字形,掌心向下。
  二、次在两手乎伸之后,随即把左脚顺着左侧的正方向,分开胯裆,两脚的距离,大约以二尺五寸为标准,但高长的人可以跨大些,矮小的人,可以跨小些,总以不大不小,两腿不觉蹩扭为原则。
  三、两腿下弯,变做“骑马裆”,骑马裆的标准,以大腿缓缓下弯,其弯的程度与膝膑骨成水平线为度。同时腰背脊柱,不能弯腰驼背,须求笔直,与大腿的骑马裆成九十度的角。
  四、在两腿下弯,变化骑马裆的同时,上面的两掌也一同动作,配合两腿下弯的速度,不可参前落后,都用阴掌(掌心向下),缓缓往下按,好象按压一种东西似的,缩绵不断往下沉压按去。两掌下按的程度,以掌与膝膑骨相平为标准,即当停止下按的势子。以待变化第五项动作。
  五、将下按的双掌,一齐翻转,变成阳掌(掌心向上),仿佛两掌心里拿着很重的东西一样。
  六、变好阳掌,双双如象拿东西的姿势之后,随即两腿上升,慢慢还原成站立的姿势,而两掌也一齐随着上升,这时觉着掌中很沉重。上升的标准,以双腿立起竖直,双掌上拿与胸部相平为度。这时左脚仍沿外开的动作,向内收回,与右脚看齐,两脚相距一尺二三寸平直站立,两掌保持上拿的姿势,不予变动。</P><P>
<b>第九式、青龙探爪的口诀</b>: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左掌纠行,蜷傍胁部,
  右爪乘风,云门左露,
  气周肩背,扭腰转腹,
  调息微嘘,龙降虎伏。
  这口诀的作用,是专练肺脏、肝脏、胆脏和带脉的方法,所谓降龙伏虎的动功。兹分析操作次第如下:
  一、先就第九式两掌上拿的姿势,把左手阳掌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五个手指半伸半屈,把五指分散开,各约三四分的距离,掌心里空而又圆,可以容纳一枚鸡蛋,气脉集中在掌心,这叫做龙探爪)。顺势向左侧面的胁肋部位收缩回去。在收缩的时候,运动左肘尖领先向后倒迟,肩、臂、腕、掌随着它运动,一齐向左后方缩去,不能紧张。
  二、在左掌变化运动的同时,右掌也一样翻转,变成阴掌的“龙探爪”,借着左掌向左后方缩去的势子,顺着势子伸右掌,如乘风浪一般地动,似波浪相连,相应地朝左侧面“探爪”抓去。注意要把左边的“期门穴”、“云门穴”张开,右边的“期门穴”、“云门穴”闭著。
  三、在左掌后缩,右掌左探的同时,腰部和腹部随着肩、臂的势子,相应地向左扭转,同时要把腰部和腹部放得很松,才能把束在腰间的“带脉”锻炼得柔韧如丝,松紧合度。
  四、在一二三项操作中,呼吸的运用,用“撮口音”发出“嘘”字的音调,右掌向左面伸,而又探爪向前一抓的同时,即当撮唇发音。微微探爪,如象波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向左探爪,同时微微发出“嘘”音相应着。有些象唱戏曲运用花腔似的。
  五、头颈也跟着向左侧方转去,与掌、肘、肩、臂、腰、腹相应。
  六、以上五项动作部操作完毕,再照这种次第,反缩右掌,探深左掌,向右侧方抓去照左边运动的要领一样,与右边交替转番练二三次。</P><P>
<b>第十式、卧虎扑食的口诀;</b>
  两足分躇身似倾,左弓右箭腿相更,
  昂头胸作探前势,翅尾朝天掉换行,
  呼吸调匀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
  还将腰背偃低下,顺式收身复立平。
  这口诀的作用,是俯身低下,用矮架子来锻炼经络的,在武功的运动方面,又可以变化成各式“地支”的架子,少林派《击技谱》所载的“地趟招”,十八变化是有名的拳技杀手,都从此演绎而出。兹将本式的操作次序,分条列后,
  一、先就青龙探爪的架子,顺着右掌左探,左掌内缩的姿势,随即抬起右腿,向右前方跨进一步,把右腿弯曲,左腿伸直,变成右弓左箭的“弓箭裆”。同时把胸、腰、臀顺势前倾。
  二、顺着两腿变化弓箭裆,身子前倾矮下的同时,把右掌顺势借劲,从“左探爪”的姿势,向右前方变成阴掌,斜行削擘,
  以正对右腿膝膑骨的前面为度。
  三、左掌也随顺着右掌的运动,直接从左边胁肋下面,变成阴掌,朝着左前方以四十五度的角度,斜行下扑,象老虎扑食的样子。适与右掌平整看齐。
  四、两腿两手运动,合了一二三项的要求,随即双掌下扑,把双掌的掌心贴着地面,以支持前半身,再把右腿弯缩一些,左腿伸直一些,以支持后半身,同时把头昂起,两眼注视前方,又把腰部放松,脊柱凹平,千万不可o(︶︿︶)o 唉,或者凸起。
  五、随即把双掌掌心凹起,另用五个指头尖,分散成象伞网似的,点柱在地上,支持体重。同时两只脚的后踵也离地升起,只用足大趾尖点住地,配合双手指尖,支持体重。
  六、再就第五项姿势,单独把双手的肘关节缓缓由上向下、一屈一伸,一沉一起,同时把胸部向前缓缓前进四五寸,再退回四五寸。如此来回运动三五次。
  七、在双手肘关节屈、伸、进、退的同时,把伸直的左腿,用膝关节向上翘起,只翘起下半段的小腿,这个姿势,叫做“虎尾腿”。翘起的程度,以脚心朝天,小腿与大腿成九十度的角为标准。
  八、左腿上翘,配合两手、右脚如法运动二三次之后,随即放下还原,顺势收缩弯曲,变成左弓步,同时掉换右腿,再把右腿翘起,照前途动化继续运动二三次。如果在换左弓步翘右虎尾腿的时候,手足指尖支力疲乏,可以放乎掌心和足心,松口气再升起来。
  九、这时内里的呼吸,使用“鼻吸口呼”的方法,在双手肘关节一屈一伸、胸部一进的时候,当同时呼气,而在一沉一起胸部一退的时候,当同时吸气。</P><P>
<b>第十一式、打躬击鼓的口诀:</b>
  两掌持后脑,躬腰至膝前,
  头垂探胯下,口紧咬牙关,
  舌尖微抵腭,两肘对平弯,
  掩耳鸣天鼓,八音奏管弦。
  这口诀的操作,是连接着卧虎扑食的架子,而锻炼腰腿的。兹分条叙述操作的次序如下:
  一、就卧虎扑食的架子,把右足虎尾腿练过之后,随即把虎尾腿放下,还原成右箭步,同时再把手指尖、足趾尖,完全放平。掌心、足心接触地面。
  二、随即缩右腿与左腿相平看齐,变成蹲着的姿势,同时把腰竖起,又把两掌离地,反掌把后脑的“玉枕关”贴着,贴的姿式,掌心把两耳孔塞闭着,两掌的中指尖微微相接,指头都贴着“玉枕关”两肘弯曲,向头相对,肘与肩要成平行。
  三、贴好“玉枕关”之后,随即慢慢立起腰腿,全身放松而须要笔直。立直之后,开始用中指、食指、无名指、轻轻敲击后脑的“玉枕关”。左右两手交互着动,频频敲击,这种动作名叫“鸣天鼓”而敲击的音调节奏,照规定应该用“渔阳三挝”。分二四边音与中音的击鼓法。再用“幽冥钟”一百零八杵的撞钟法。在音符的理论,叫做“黄钟”、“大吕”合奏,始为“鸣天鼓”。初学的人,不必这殷细致讲究,只运用指头轻敲,发出鼓声就可以了。
  四、呜天鼓做完之后,继续就原姿势双掌抱着后脑,慢姐俯身弯腰,腰胯放松,将头向两膝的空裆中间弯垂下去,向胯下弯垂,以不能再垂再弯为度,但不可硬作强求,能弯垂多少算多少,同时双腿要挺直,不能弯曲的。与打躬的样子相似。
  五、弯腰与垂头之后,随即慢慢直立起来,还原全身笔直的架子。再度鸣天靛一次。
  六、在弯腰与垂头的动作中,牙关微微咬紧,同时呼吸大半闭着,只可很微细地用“鼻呼鼻吸’,功夫探了,可以完全把气
  闭着。直立起来之后,则照普通呼吸。</P><P>
<b>第十二式、持尾摇头的口诀:</b>
  膝直膀伸,推手及地,
  瞪目摇头,凝神一志,
  直起顿足,伸肱直臂,
  左右七次,功课完毕,
  祛病廷年,无上三昧。
  这口诀是易筋经的最后一个,也是结束练功的一种方法。看来简单,实则这方法能使全身二十部常经奇经的气脉,通通调和,使全身气血因各别锻炼之后,统一松散开来,会全身在练功之后,觉得轻松舒适。兹分述操作次序如下:
  一、就打躬击鼓的架子,把两掌从后脑向正前方推去,使两只胳膊伸直与肩相平行。
  二、把两掌十指交叉,轻轻扣着,掌心向地,再向胸前收拢,约距胸两拳远近,随即慢慢下推及地,不能推掌到地的人,以能推多少算多少,同时腰部放松,随着双掌下推之势,一齐下弯。但,双腿须要笔直。
  三、双掌推到地上,将头部四面微微摇转。
  四、随即缓缓伸腰,两掌同时上提。不可参前落后,恢复原来直立的姿势。
  五、双掌松开,向左右各挥动七次,两足各顿地七次。
  六、这个架子的呼吸,完全用普通的自由呼吸。
  七、虽然不用特别的呼吸,但要把意识集中两个地方。在直立的时候,集中在鼻尖上。在推掌及地的时候,则集中在掌心里。因为这样意识集中,呼吸放松了,是接着去练“静功”的准备阶段,也是“由动入静”的联系办法。 </P>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P>今晚网速比较慢,弄了很久才把图文资料整理贴出来,现在眼花缭乱中……</P><P>不过还蛮有成就感的,自学的可以参考这个帖子,图文对照学起来不会太难的。</P><P>欢迎大家一起学习研究,下面还有些网址参考:</P><P> <a href="http://www.299.net/wenzhai/health/yijinjing/" target="_blank" >http://www.299.net/wenzhai/health/yijinjing/</A></P><P> 好累,休息一下</P>[em27][em27][em27]
发表于 2006-5-7 12: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真厉害[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6-5-8 0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帖子要顶,不顶不厚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0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回帖,终于有人来看帖了,感动啊!</P><P>辛苦半天总算没白费……</P>[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6-5-11 0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P>绝世武功!!!</P><P>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打通任督二脉~~</P>
发表于 2006-5-26 1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个和《易筋洗髓经》是不是一回事?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5: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易筋经版本很多,上面那个是<FONT color=#000000>达摩易筋经,至于《易筋洗髓经》,似乎和这个不太一样</FONT></FONT>
发表于 2006-5-26 22: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斑竹解答!</P><P>我是武盲,还请多多关照!</P>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0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不客气,欢迎来这里逛:)</P><P>武学版有很多好资料,可以随便看看,相信会增加您对武术的了解</P>
发表于 2006-6-1 2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 22:16:4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6-6-2 00: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上的资料来源何处?是自己翻拍的吗?
发表于 2006-6-2 01: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好意思,是孔网上正在拍卖的,我顺手把图片转了过来,不太清楚。</P><P>没办法,线装本太贵,拍不起。</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2:57 , Processed in 0.1339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