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37|回复: 25

萬事由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1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
<P ><b>“壓歲錢”的由來<p></p></b></P></FONT>
<P ><FONT face=宋体>  春節拜年,一般是按輩數大小互相拜的。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拜年的兒童“壓歲錢”。壓歲錢,相傳是由宋代的“壓歲盤”演變而來的。<p></p></FONT></P>
<P ><FONT face=宋体>  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p></p></FONT></P>
<P ><FONT size=3>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裏,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製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FONT><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P 170%"><FONT face=宋体><b>鬧洞房的由來</b><p></p></FONT></P><P 170%"><p><FONT face=宋体> </FONT></p><FONT face=宋体>  中國傳統婚姻以其禮儀的隆重和場面的鋪陳而頗具特色。它通常要經過提、訂婚、迎娶出嫁、鬧房等“程式”;其中以新婚當夜眾親友在洞房嬉鬧新娘和新郎後,新人雙雙攜手歸寢為一高潮。舊時,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因多發生在洞房裏,故稱為“鬧房”、“鬧洞房”、“鬧新房”;由於這一習俗以新娘為主要逗趣對象,故又稱“鬧新娘”、“耍新娘”,舊時還稱為“戲婦”。<p></p></FONT></P><P 170%"><FONT face=宋体> 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蹤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裏面藏著魔鬼。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兇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裏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可見,鬧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諸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象徵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學者研究說,“聽房”習俗,實質上也是防鬼怪進入洞房的一種保護措施。<p></p></FONT></P><P 170%"><p><FONT face=宋体> </FONT></p><FONT face=宋体>  關於鬧房來歷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鬧房首先在北方出現,而且開始時主要是新郎,這大概與北方民族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們以狩獵和遊牧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驃悍和勇健,在新婚時忍受棒打可以證明一個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p></p></FONT></P><P 170%"><p><FONT face=宋体> </FONT></p><FONT face=宋体>  世界上有些落後的民族以自殘和被虐來表明男人資格,甚至拿獵取到的人頭作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義。鬧房在古代保留了這一原始習俗。</FONT><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新娘蒙“紅蓋頭”的由來</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古時候?婚禮時,新娘頭上都會蒙著一塊別致的大紅綢緞,被稱為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最早的蓋頭約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是婦女避風禦寒使用的?只僅僅蓋住頭頂。到唐朝初期,便演變成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據傳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為了標新立異,有意突破舊習,指令宮女以“透額羅”罩頭,也就是婦女在唐初的  <p></p></P><P 0cm 0cm 0pt">帷帽上再蓋一塊薄紗遮住面額,作為一種裝飾物。從後晉到元朝,蓋頭在民間流行不廢,並成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慶裝飾。為了表示喜慶,新娘的蓋頭都選用紅色的。<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新娘為什麼要蒙蓋頭,還與神話傳說有關。<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據唐朝李冗的《獨異志》載,傳說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商議,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於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個雲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話一落音,那幾個雲團冉冉近移,終於聚合為一。於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而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世界上許多民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中,都有兄妹結婚的情節,而且都有用樹葉、獸皮或編織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紅蓋頭只是由其演變過來的。<p></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喝交杯酒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婚禮時這是個十分常見的節目。<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據傳,這一習俗源於先秦時期。《禮記·昏羲》載:新郎、新娘各執一片一剖為二的瓢飲酒。其意是象徵一對新人自此合二為一,夫妻間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後相親相愛,百事和諧。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先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以示婚後百年合  <p></p></P><P 0cm 0cm 0pt">好。清末的時候,交杯酒儀式已發展成為“合巹”、“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今天的婚儀中,“安杯於床下”之禮已被革除,“攥金錢”則為“擲紙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禮儀仍然實行,為婚禮平添了喜慶的氣氛。<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p> </p></B></P><P 0cm 0cm 0pt"><B normal">“老婆”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婦人。後來王晉卿詩句有雲:“老婆心急頻相勸。“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老婆”與“老公”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愛長久”的願望。<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太太”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漢哀帝時,“太太”原為尊稱老一輩的<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室">王室</st1:PersonName>夫人。到後來,漢室又稱皇太<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后為皇">后為皇</st1:PersonName>太太後。太太的稱謂,漢代在貴族婦女中逐漸推廣起來。明代<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時稱">時稱</st1:PersonName>太太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凡士大夫妻,年來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屬,中丞以上的官職才配稱太太。清朝的人,則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僕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太太的稱呼開始氾濫,從大帥到芝麻綠豆官,其眷屬都可<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相稱">相稱</st1:PersonName>太太,官太太、經理太太、校長教授太太,到處都是,不過無形中多少還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識階層之上。二十多年對外開放以來,  <p></p></P><P 0cm 0cm 0pt">隨著港澳臺和外籍華裔、僑胞的歸鄉入裏,“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又時髦起來,成為人們對朋友間已婚女子的敬稱,而且從廣泛性來說似乎已更少含有什麼官職的味道,變得更平民化了。<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妻子”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妻”最早見於《易·系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後,<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諸侯曰">諸侯曰</st1:PersonName>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  <p></p></P><P 0cm 0cm 0pt">,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o(︶︿︶)o 唉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丈夫”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那時的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根據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  <p></p></P><P 0cm 0cm 0pt">夫”。<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兩口子”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夫妻稱“兩口子”由來於清朝乾降年間。<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當年,山東有一個叫張繼賢的才子,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繼賢與本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相識,二人一見鍾情,夜夜往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石萬倉是個酗酒成性的傢伙。一次,石萬倉因飲酒過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  <p></p></P><P 0cm 0cm 0pt">懷疑石萬倉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於是告到縣衙門,說曾素箴因偷奸殺死親夫。<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縣官接狀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張繼賢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為死罪,從縣府押到京城。<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一次,乾隆皇帝閱案,看到了張繼賢的供狀,見其文筆不凡,十分驚訝。於是,乾隆皇帝親自到牢中去看望張繼賢。在交談中,乾隆皇帝確信張繼賢是個才子,便有心救他。<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訪,途經微山湖時,停留了幾天。乾隆熟悉這裏的山山水水後,便御批:將張繼賢發配到臥虎口,將曾素箴發配到黑風口。<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張繼賢、曾素箴二人雖然雙雙冤入大牢,但是情卻始終未斷。這次獲皇帝恩准發配到“兩口”後,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時常互往互來,甚是自由。他們這樣來往於臥虎口與黑風口,被人們稱為“兩口子”。<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後來,人們就把“兩口子”衍指“夫妻倆”。<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丈人”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在家庭關係中,稱妻子的父親為“丈人”。然而魏晉以前,妻子的父親被叫做“舅”或“婦翁”。“丈人”則是對上了歲數的男子的尊稱。<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不過在唐朝文學家柳宗元《祭楊憑詹事文》中,開門見山寫的是:“年月,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靈。”宋朝人《猗覺寮雜記》和《雞肋編》都據以為證,以為開始於此。<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但更確切地說,為時還要早得多。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裏提到“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董承是獻帝劉協的表叔,親上做親,女兒給劉協做了“貴人”。裴松之注釋上邊這句話時寫道:“(董承)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泰山”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此稱謂都與泰山的“封禪”有關。<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順便把他的女婿鄭鎰也帶去了。按舊例,有幸隨皇帝參加封禪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官,張說利用職權,一下子把他連升四級。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淺緋色官服,覺得奇怪,便去問他。鄭鎰  <p></p></P><P 0cm 0cm 0pt">支支吾吾,不好回。這時,擅長諷刺的宮廷藝人黃旛綽替他回答說:“此泰山之力也!”妙語雙關,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這樣混過去了。後人因此稱妻父為“泰山”。<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因為泰山又稱東嶽,是五嶽之長,所以又轉而把妻父稱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據文獻記載,這種稱謂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則稱做“岳母”,在書面文獻中,後來也有稱做“泰水”的。<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由此可見,“泰山”稱謂的出現是來自親屬關係中政治利益的關聯。<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生孩子發紅蛋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在我國遠古時期,北方易水中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氏族商。後來建立的商朝,就是由這個氏族發展起來的。商的始祖是“契”,他的母親簡狄是部族首領嚳的妻子。<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傳說有一天,簡狄到易水邊洗澡,忽然有一隻喜燕在她身邊的一株大柳樹下生了一個蛋,簡狄見後,就將燕子蛋吃了下去。<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一年後,簡狄生下了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整個氏族的人都為此而高興,並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首領嚳更是興奮,叫人煮了許多紅雞蛋,分送給大家共用。這個孩子就是“契”。契長大以後接替父親當了氏族的首領,成了商的始祖。<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從此,商這一族的人就將燕子奉為神鳥,並認為,誰家婦女只要吃燕子蛋,就會生一個聰明而又本領高強的男孩子。<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契的功績和生孩子吃紅蛋的古老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過生日吃長壽麵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  <p></p></P><P 0cm 0cm 0pt">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抓周兒”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抓周兒的儀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蔔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據史書記載,此風俗興于魏晉南北朝。《顏氏家訓·風操》有述:“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唐宋時期,抓周兒這一風俗已很流行,民間十分重視,儀式也很隆重。《夢粱錄·育子》篇中有關南宋時杭州風俗說:“至來歲得周,名曰‘周日卒’,其家羅列錦席于中堂,燒香秉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鬥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于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文件,謂之‘拈周試嘩’。”<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給亡人燒紙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傳統上,逢年過節祭奠老人和逝去的親人時,人們尤其是老人們喜歡燒一些用紙疊成的所謂金銀元寶。那麼,給死人燒紙錢是怎麼來的呢?<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這裏還有一個精明的商人的故事。<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在漢代,有個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讀十幾年,卻沒能獲取功名。他便棄筆從商,  <p></p></P><P 0cm 0cm 0pt">投在大發明家蔡倫的門下,學習造紙。尤秀才聰明過人,很受蔡倫的器重,很快蔡倫就把自己的技術全部傳給了尤秀才。<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過了幾年,蔡倫死了,尤秀才就繼承蔡倫的事業造起紙來。尤秀才比蔡倫更勝一籌,造出的紙又多又好。可是,當時用紙的人很少,造出的紙賣不出去,在庫房裏堆積如山。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漸漸地茶飯不進,臥床不起,三天沒過,竟然閉上眼睛死去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家裏的人頓時哭得天昏地暗。左鄰右舍知道了消息,都過來幫助料理喪事。尤秀才的妻子哭著對大夥說:“家境不好,沒有什麼可以陪葬,就把這些紙燒給他做陪葬吧。”<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於是,專門派一個人在尤秀才的靈前燒紙。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來,嘴裏還不停地叫著:“快燒紙,快燒紙。”人們以為尤秀才還魂了,都害怕起來。尤秀才卻說:“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閻王老爺把我放回來的。”<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人們都感到十分好奇,紛紛詢問根由。尤秀才說:“是你們燒的這些紙把我救了。這紙燒化之後,到了陰曹地府就變成了錢。我用這錢還了債,贖了罪,閻王老爺就把我放回來了。”家裏人聽了,無不歡天喜地,又燒了不少紙。<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也有人不相信。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員外把尤秀才找去,對他說:“我家用金銀陪葬,不是比紙值錢得多嗎?”<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尤秀才說:“員外不知。這金銀是陽間所用的,絕對帶不到陰曹地府去。不信,員外老爺可掘開祖墳,那些陪葬的金銀保證分毫沒動。”<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員外聽了點頭稱是,並買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紙。於是,買紙的人一下子多起來,尤秀才造出的紙還供不上賣哩。<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其實,尤秀才並不是真的死而復生,只不過是為了多賣紙,和妻子商量設下的一個計策。然而,給死人燒紙的風俗卻一直流傳下來了。<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送花圈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送花圈是從歐美傳過來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並紮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按照北歐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聖法》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於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麼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  <p></p></P><P 0cm 0cm 0pt">裏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於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顯然,花圈原來是一種獎賞物!好人升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古代中外皆同的看法。<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既然花圈是勝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獎賞,難怪安琪兒就只願把有花圈的靈魂帶上天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於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披麻戴孝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在我國實行火葬以前,許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後,安葬的時候總要最親的人(如兒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據民間說,這種特別的打扮還有來歷呢。<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他們成家以後都不孝敬老娘,還總是在娘面前誇口:“等娘過了,要好好熱鬧一番,讓娘睡楠木棺材,要穿紅戴綠,為娘唱七七四十九天  <p></p></P><P 0cm 0cm 0pt">道場……”老婆婆知道他們說的是假話,想教訓他們一頓,盡到做娘的責任。老婆婆一夜沒合眼,終於想出個辦法。<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第二天,老婆婆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了也不要你們花一文錢,用破草席把我一卷扔在陰水洞裏就行了。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著屋後面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樹林裏的貓頭鷹是怎樣過日子的——一直到我閉了眼為止。”不花一文錢,這正中了兩個不孝之子的心意,他們馬上答應了。<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兄弟倆本來無心看什麼烏鴉與貓頭鷹過日子,但經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細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的,這些小傢伙不管媽媽飛來飛去銜吃的有多快,還是張大嘴巴,嗷嗷待哺。可是,小傢伙長大以後又怎樣對待生養自己的媽媽呢?小烏鴉還不錯,媽媽老了飛不動,覓不到食,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嘴裏,等到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餵養她。這樣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小貓頭鷹卻截然相反,媽媽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令人傷心的是,小貓頭鷹後來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這樣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兄弟倆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這樣對待老娘,將來孩子也這樣對待我們怎麼辦?他們不敢往下想,漸漸地改變了對老娘的態度。可是,天不作美,兄弟倆剛剛開始孝敬贍養老娘,她老人家卻偏偏過世了,兄弟倆後悔莫及。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們不是穿紅戴綠,而是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打那以後,這個風俗就逐漸流傳開來。有的地方百姓比較窮,穿一身黑衣服買不起黑布,於是就裁一條黑布戴在胳膊上。都是為了表示要永遠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放爆竹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因為最初的爆仗是燒竹子,故稱“爆竹”,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把它稱為“爆竿”,後來也稱為“炮仗”。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曆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裏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火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爆竹很快成為一種驅害避邪的神物。<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燃放爆竹,除了在新年到來之前希望邪去福來,祈求保佑一年平安如意,人們還用來志賀婚禮、開業以及重大的慶祝活動。<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 normal">“掛曆”的由來</B><B normal"> </B><B normal"><p></p></B></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掛曆的雛形是一種“討債本”。那是在古羅馬時代,當時社會上有一種專門從事放債業務的人,按月去向債戶收取利息。為方便起見,他們將何月何日某人該還的債和該付的息都記在一個本子上。因為這種本子是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記事欄,其記事方法簡便明瞭,漸漸地被其他行業所借鑒。<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華人買辦莫藻泉上任後,興建了一家糖廠。1884年,  <p></p></P><P 0cm 0cm 0pt">他推出一種類似海報廣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傳太古糖廠的產品。莫藻泉特意聘請設計師關蕙農設計畫面,內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凡購買太古糖者,贈送“月份牌”一幀。後來,許多廠商競相印製免費贈送“月份牌”,並不斷改進形式。<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隨著歲月的流逝,“討債本”和“月份牌”逐漸演變成為當今的掛曆。<p></p></P><P 0cm 0cm 0pt"><p> </p></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1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理髮的由來 <p></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為“頭髮”受之于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髮,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注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裏說明:“櫛,理髮器也。”<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p></p></P><P 0cm 0cm 0pt">  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剃發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p></p></P><P 0cm 0cm 0pt"><p> </p></P><P 0cm 0cm 0pt">  我國創建的第一個理髮店,是清順治年間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髮師紛紛回國開設理髮店。<p></p></P><P 0cm 0cm 0pt"><p> </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03:25 , Processed in 0.0825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