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马超,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二年,蜀国五虎大将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出身于凉州豪强家庭。 </P>
<P>东汉末年随父亲马腾起兵打仗,任偏安将军、封都亭侯。父亲马腾被曹操用计杀害后,领兵为父 报仇。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进攻曹操,与许褚大战于潼关,后被曹操用反间计打败,逃回凉州,又被扬阜等杀败,逃往汉中归附张鲁。后投归刘备,攻取成都时立下大功,拜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乡侯。用一杆长枪,有神威将军的美名,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勇有余,谋不足。后病死。</P><!-- InstanceEndEditable -->
<P>在我心目中的三国前五名是:吕、马、赵、张、关。俺喜欢马超的程度超过了赵云的。为此还专门做文:关于马许之战和马张之战。在那篇文章中,俺的看法是马超在这两场大战中都具有着优势,为此还和几个坛友争辩过,最后还是没有分明的结果呵呵。
喜欢马超首先是很小的时候看到连环画中马超的形象,一顶狮头盔,威风凌凌。记得那时侯看三国,因为年龄小,什么三国的谋略、战术和政治等等都不懂,不感兴趣。就是对打仗兴趣昂然。那时侯我问我老爸,谁最厉害?我老爸说:当然是吕布。那么其次呢?我老爸说不好说,可能是赵云(看,我们的上一辈都对第二没有清晰的认识呵呵),当时我就说:马超应该比赵云厉害。我爸说:金吕布,银马超啊,有这个说法。当时我得意的很,后来长大了,三国演义看了几遍了,再问我老爸:第二是谁?我爸说:赵云吧。当时我还专门摆出一番争论的架势,但是父亲就是父亲,一句:差不多的。把我打发了。呵呵,现在,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仍然认为马超应该比赵云武力高些,这种高,只是绝对的相对论。若说有什么实际的客观程度,实在也没有可权威可信的解释。这,源自一种感觉吧,或者说是感情。
关于白兄和煮酒兄讨论的马超杀杨之战。马超杀死了其他七位,却没有杀死必须杀死的杨阜。我认为不能说明马超的一击必杀能力或把握战机能力欠缺。因为马超在八人夹击下都能杀死其他七位,更不用说杀杨阜一人了。否则,其他人就不用前来助战,就叫杨一人前来迎战好了。我觉得,这里有两种可能性:
1、马超一开始就想杀杨阜,但是兄弟情深,其他兄弟为了保护杨,都成了替死鬼。马超一方面,不由震撼于他们的死命拼杀,另一方面,不仅马超有大恨,而杨也有大仇呀。他的老母也被马超杀了,他的兄弟为了保护他也一个个牺牲。这时候,人的仇恨激发的潜能,辅之以悲痛。请不要忽视这个力量。尽管杨阜和马超的武力档次相差太远,但是在这种仇恨驱动下,激发着杨的意志,否则,普通人流这么多血,受那么多枪早就挺不住了。而马超,在杀却几个人之后心中的怒火已经慢慢的从高潮褪下。此消彼长。导致马超未能最终结果杨阜。
2、马超最恨杨阜,因此想一枪枪的折磨他。不是有很多例子么,当一个人痛恨另一个人到极至的时候,是不会让他死的那么痛快的。要让敌人一刀一枪的被消耗,被扎死。最重要的不是在肉体上,而是精神和心灵上,让他恐慌,让他害怕,让他生不如死。所以,马超在干掉了其他7个人之后,留下杨阜。就象猫戏弄耗子,先玩够了再入口。不然,马超大可以叫马岱和庞德来帮忙,速杀之,相信庞德抵挡士兵分身的能力还是有吧。至于后来,妙才来了,马超迫于形势走之。
所以,我不同意马超未杀杨就是体现其在武力表现上的不足。
关于马超追杀曹操,这其实也很简单。首先,曹操的马绝对比马超的马只好不差。这一点应该没有人否认吧。另外,马超的马肯定比曹操的马要累吧,马超追击曹操,一枪扎在树上,肯定有马匹的原因。另外还有的就是心态。当杀父的仇人就在眼前,刺出的这一枪,凝聚着多少力量啊。我想这是一种情节上变幻,是一种世象百态的诠释。我想,换掉马超,吕赵二人,也无把握命中目标的。马超因为这一枪用劲太大,因此在曹操奋力逃跑下来不及变招了,紧接着曹洪来了,以此也可以解释与曹洪的4、50回合,马超懊悔气恼呀。在前面,曹操已经割须弃袍了,可以说作者把老曹形容的无比狼狈了,总不能叫曹操真的被扎死吧,那三国还怎么演义下去呢。我的想法,马超这一枪,是离曹操生命最近的这一枪,作者从割须、弃袍到离曹操生命中最近的这一枪(当然还有吕布的画戟在头上敲敲)。已经把马超的形象刻画的非常光辉了。没有想到马超这一枪,竟然成为了后人评价他枪法准确和临场应变的弱处,呵呵~~另外,其实在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中,不是有很多近在咫尺,方寸之间却失之毫厘么,这不是在描绘谁不行,或谁运气,这是一种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用周星驰的话语:上天安排的,还不够你臭P的?呵呵。
所以,关于马超刺曹操不中,也不能说明马超在敏捷攻击性上有欠缺,因为这有太多的因素左右着,用坛友的话就是,非有效的战例。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 11:56: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