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075|回复: 23

[節慶計劃文案] 正月飞雪庭燎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新年(新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0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风环珮(溪山琴况)蒹葭从风 撰

2006年1月初版,2007年5月修订

目录:

一 “春节” “新年”之辨
二 新装雍容——新年新衣,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三 礼仪雅敬——祭祖贺拜,礼仪之邦的虔敬精神
四 盛日华彩——除夕元日,辞旧迎新的盛大喜庆
(一)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二)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五 节日连珠——小节缤纷,千年积淀的岁时人文
(一)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二)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四)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
六 元宵良辰——灯海连月,上元佳节的浪漫温馨
(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上元佳节
(二)宝马雕车香满路——上元节俗
(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中的女性情愫
(四)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过节建议
(五)上元节传统服饰推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5 1:19:2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5-7-13 2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帖子整理了一遍
重新编辑   把乱码都删了
顶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 唐 杜审言《除夜有怀》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 唐 李世民《元日》
一 “春节”、“新年”之辨
        中国是一个岁时节日丰富的国度,也许是因为四季的节日太多了的缘故,华夏文化中,并不喜欢以某个特定的节日作为一个季节节日的代表,“春节”、“夏节”、“秋节”、“冬节”的说法在漫长的历史中稀疏少见,夏历的岁首,元旦,称为新年。古人偶用“春节”时,所指为节气之首的立春。新年称为“春节”的说法从何而来?说起来,这倒是一个不及百年、并不久远的故事。
        辛亥一役,孙中山实现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夙愿,武昌城头的炮火渐熄,临时大总统成为新政权的主人。改正朔、易服色,三千多年来新王朝开国的第一个故事,在大总统的羽毛笔下,在嘀嘀哒哒的电波中,一如往常地开始讲述。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订定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告。孙文。”
时隔不久,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兹经本院开会议决如下:一、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二、新旧二历并存。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四、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至此,正朔已改,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历法——夏历,从自成为西历的附庸。
        不过,孙文的历法改制思想并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简单,滇省要员李伯东在为创造新历的历改呈文中,转述了孙中山的一段谈话:“先总理谓:我国阴历自轩辕时代创行至今,沿用数千年之久,中经五十余次更改。其法原较阳历为善,惟闰月一层,不便国家预算。光复之初,议改阳历,乃应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
        风云突变,袁氏登上历史舞台。内务总长、登极大典筹备处长朱启钤于1914年1月21日提出《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 袁世凯旋即批准。从此,夏历元旦被降格为一个季节性节日,“春节”,而与中国文化毫无关系的西历岁首被称为“元旦”和“新年”,成为官方倡导的法定新年。
        然而,民间信仰和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官方如何倡导新历新年,百姓并不买帐,民间仍然把夏历元旦当成最隆重盛大的新年来过。洋派的当权者终于按捺不住,一场“废除春节”的闹剧在1930年上演。
       1930年底,南京国民政府颁令“废除春节”。令云:民国元年(1912)已颁令废除旧历,以公历为国历。为认真推行国历,今起废除春节。法令规定公历1月1日至4日为新年假,凡传统于春节期间歇业超过4天的行业、企事业可以移延,但严禁在春节中休业。传统的年节活动相应前移:12月15日为年前扫除日;12月31日为除夕,举年夜宴;1月1日为新年正口,举行春宴;1月15日为元宵节,是日“打年锣鼓,游市上灯”。
        洋派的政客太爱西方的文化了,他们企图通过这种生硬的移植强行消灭中国的历法。为确保“令行禁止”,南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他们规定:各报需大力宣传,各o(︶︿︶)o 唉、学校需传达贯彻;禁止印刷、出版和销售旧历历书历本,禁止报刊附印旧历;学校调整寒假时间;邮局自1月15日起停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电;工厂对旧历春节期间上班者支付双薪;还提出了“过一个革命化新年”的口号,强调“党政军各o(︶︿︶)o 唉工作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为全民倡”,如有违犯将予处罚。
        当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了“推行国历演讲大会”,连革命元老、学界领袖蔡元培也被请出,发表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
       文化的传统再一次表现出强大的延续力量。虽然政客煞有介事地组织了各种“国历新年”的活动,但官员多敷衍行事,民间也是消极o(︶︿︶)o 唉。相反,到了夏历新年时,民众仍然偷偷过年。几年后,“国历新年”的活动逐渐销声匿迹,国人如常地过着除夕、元旦,“废除春节”的闹剧无疾而终。
       一代代的政客已成尘土,但是“春节”的概念却在不知不觉中在民众的心中植根,近百年来,几成新的“传统”。回味略显苦涩,我们至今守着的,竟是袁世凯造出的概念,他留给国人几乎唯一的“遗产”。“春天的节日”成了安置华夏新年的单薄的躯壳,名已不正,言已不顺,多少年了,中国在漫天飞雪中过着“春天的节日”,而别人的新年,已经被叫做代表岁时之首、新年起点的“元旦”。那是别人的新年,不是华夏的新年。
       我们的新年,叫做除夕,叫做元旦,叫做祭灶,叫做元宵,这一串盛大璀灿的美丽节日,不是“春节”,它们是华夏民族的“新年”。
是为“春节”正名的时候了。欢乐的节日即将来临,我们要过的,不是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春节”,我们要过的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新年”——华夏民族最盛大的节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新装雍容——新年新衣,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尚书大传》云:“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朝”字,从日在草中,从月。会意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的样子,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月一日,岁时中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它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寒夜未央,庭燎之光,皑皑白雪中,新的一年开始了。
        衣冠上国的风采联缀着礼仪之邦的气象,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传统的岁时节日中,无一不重衣冠,无一不重礼仪,也许正因如此,隆重如新年,反倒不需要格外强调了。只是有一点不同,新年强调新衣,“新”在华夏文化中是一个被特别看重的意象,《博雅》曰:“新,初也”。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易》曰:“日新其德”,《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新年,“三元”之始,远古人类文明开始的象征,人生新希望的起点,故此,新年开始,一切“尚新”,为祈一年有一个新的开端。
        衣袂飘飘,拉开了新年的仪式,《荆楚岁时记》载,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四民月令》说: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明代方志记载,元正日,人们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祀神祭祖。
        祭祖之外还有贺拜。《四民月令》有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的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明代拜年的方式有亲去和投刺两种,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刺。历代均有元旦朝贺仪,天子着冕服,众臣着朝服,“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朝贺及贽,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
        新年穿新衣是新年尚新衣俗的孑遗,但是自清代以来,人们所穿的新衣,无非是旗袍马褂之类,间或有西式服装如中山装、西装的流行,可是,无论哪种衣服,都与汉民族祭祖、拜贺的风俗不相协调,始终无法融合成新的衣饰风俗,已经在事实上为民间所摒弃。
        汉服作为历时三千年的一种衣冠体系,几乎同新年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因此与之有着天然的和谐。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对于欢庆新年的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文化归宿已不成问题。
        重新寻回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当从端正衣冠始。
对于汉服的穿法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汉服不单是一件衣裳,而是适应于不同季节、场合、仪式的服饰系列。汉服有常服、礼服、盛装的区分,理想的状况是,新年期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衣饰。中国的节日大都与礼仪密不可分,祭祖迎神的场合,需要着庄重的礼仪服饰;聚会团圆,赶庙会,自然可以花团锦簇的华丽盛装;剩下的缝隙里,若自己愿意,常服春衫自然也可自便。本文将在后面结合具体的节日时段和场合提出相应的衣饰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礼仪雅敬——祭祖贺拜,礼仪之邦的虔敬精神
        家祭是祭祀礼仪中的重要内容。没有系统宗教观念的华夏民族依然不乏信仰与虔敬,因为这种虔敬早已渗入在日用常行,年关节日、四季之孟,都是祭祖告庙的时日。释菜礼,奠扫祖坟, 甚至简单的焚香祷祝,都是一份绵长的情怀。宋代曹勋有《山居杂诗九十首》:“新年供家庙,老稚晨夕忙。块坐温暖处,但闻油酱香。不问物物阙,有食时时尝。诸孙甚解事,翁乃无饥肠。”
        《尚书舜典》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舜帝正月初一时到祖庙里祭祀祖先,可见元旦祭祖风俗的久远。“气序流易,时维××,追感嵗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荐嵗事,以某亲某君、某亲某氏,祇食尚飨。”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焚香读祝,奠币酹酒,在崭新的岁首追怀逝去的先人,祭祖,是新年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梦梁录》描述宋代除夕说,“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大致还原了明代汉民族新年祭祖的场景:左昭右穆、进馔、三献爵、焚帛奠酒……但也不尽准确,比如,汉族祭祀祖先,供奉的是神位而非画像。
除了祖先祭,新年时还有神灵祭。蜡祭祭百神,灶日祀灶神,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迎紫姑神,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不忘有功于人间的各方神灵,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它们。
        贺拜的礼仪也是新年期间主要的内容之一。如前所述,元旦日,民间“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家族内拜贺之后,邻里亲友间还要拜贺,相互祝贺新年,方式有亲至和投刺两种。刺,汉代称“谒”,汉末称“刺”,一种名帖,本用木,汉以后改用纸,但仍然沿用了“刺”的称呼。《清嘉录》记述新年贺拜场景云,“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
        新年本应是礼仪之邦的人们以传统礼仪表达内心情感,展示礼仪大国风范的时候,可是,如今的中国,新年的家祭传统已基本丧失,真正的汉民族贺拜礼仪也已失传。鲜有人知,神位、祝版、玄酒、笏是何物,人们承袭着清代以来的“抱拳”作揖、“磕头”拜年的所谓传统礼仪,然而这种来历不明的“礼仪”既不雅也不敬,和汉民族的礼仪风尚、审美习惯始终格格不入。真正的华夏传统礼仪反而因此背上了丑陋、蒙昧的污名。
新年复兴,仪式重建是关键。
        重建真正的汉民族新年礼仪,我们的民族,新年来临之即,是要祭祀祖先亲人的。礼是谦敬中和的示敬之举,欲行礼仪,先正衣冠。礼无不答,互揖互拜,方成新年的贺拜。
        新年祭祖、贺拜的具体做法将在除夕元旦章介绍。
        汉民族祭祀、贺拜常用礼敬仪节:
        1 揖礼:直立,左手心贴压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手藏在袖子里,两臂伸直,高举加额,然后向对方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身体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 拜礼:直立,左手心贴右手背(女子相反),左手在外,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仍不分散,自然翻转,下落至地,左手心压右手背,右手心贴于地。然后,头也缓缓向下,此时头可至手(触手背即起,称“空首”,即一般所言“拜”);或者至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头抵地后停留一段时间再抬起,称“稽首”,为最重的拜,以拜天地与父母)。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拜两次,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一次)……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3 女子肃拜:跪,然后双手贴合,向下,但不至地(异说,至地亦可)。右手心压左手背,左手心向地面方向。继而上身微前俯,俯而不折;俯首,但头不至手。然后平身。行礼时,双手姿势可更自然灵活,右手心压左手背,拢手下垂即可。若女子正坐时,也可依此行礼。
        4 答拜:对方拜后,以拜礼答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盛日华彩——除夕元日,辞旧迎新的盛大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哦,这不是脍炙人口的《元日》吗,有什么希奇。新年的时候,满大街的对联上都是。是的,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首宋诗了。可是,有多少人注意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屠苏”是什么?“桃符”是何物?
再来看一组诗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小雅》)。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荆楚岁时记》)
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荆楚岁时记》)
椒盘荐寿休辞,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李处全《玉楼春蠠腛》)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
枪龙旗。(《东京梦华录》)
庭燎、山臊、椒柏酒、桃汤、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敷于散、却鬼丸、傩仪……为什么和CCTV说的“春联、饺子、红灯笼”这样的“中国春节”几乎截然不同?
这正是我们要追寻的,汉民族流失的新年的节物与风俗。
那是一片我们并不熟悉但清新华美的神奇的新年景象,上古的鸾声将将辉映着点点的庭燎之光,爆竹照亮了神荼郁垒的身影,桃木芬芳,椒柏酒暖,斗柄东回,休气氛氲,那是汉民族真正的盛日华彩。
(一)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李世民 《除夜》
夏历腊月最后一日谓之除夕,又叫除夜,谓旧岁至此而除夕,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意。《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除夕是华夏新年中元旦之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是除夕核心的主题。
除夕节物风俗
庭燎
除夕夜,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炭火盆,古称“庭燎”、“籸盆”,现在称“生旺火”,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庭燎的目的是驱邪、祭神祭祖,生旺火则象征着兴旺发达。
庭燎很早就成为除夕的国家礼仪,《汉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的庭燎也很流行,《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为熙庭助阳气。” 《四时纂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熙朝乐事》载:“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 爆竹
《荆楚岁时记》:“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以驱除山臊恶鬼。爆竹起源于古代庭燎风俗,宋代《瓮牖闲评》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庭燎的旺火加上竹子的声响比单纯的庭燎效果要好,于是流行开来。直到唐代,爆竹仍然是烧竹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爆竹是怎么演变成今日样子的呢?《通俗编排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传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竹筒里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火药出现后,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
在传说中,爆竹用来驱赶山中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因此除夕元旦也叫做过年。

* 桃符——春联
图:汉画“朱雀、郁垒、铺首衔环”

《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了这一风俗,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民间认为桃木是驱邪之木),悬苇索,画神荼、郁垒。苇索即芦苇叶,绑鬼之物,民间认为芦苇叶边有小锯齿,伤手出血,似菖蒲那样像宝剑,所以能“御鬼”。
由于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桃人,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五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逐渐变成在纸上写春联。画神像的风俗也变成了在纸上画门神,成了后来的门神画,年画。
图:神荼、郁垒
  

由于人们常用变幻莫测的草书书写桃符上的文字,所以被叫做“姽婳桃符”,姽有美好、变幻的意思,这个词后来被讹传成了“鬼画桃符”“鬼画符”,成了形容字迹潦草的贬义词。晕。
明代以后还有一种“将军炭”。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明刘若愚《酌中志》:“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各家团拜。” 《金鳌退食笔记》说:“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 守岁</P>
除夕守岁风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荆楚岁时记》“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章云:“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意即,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皇家在除夕也守岁,唐太宗李世民赐宴侍臣一起守岁,留下了四首守岁诗。《东京梦华录》也有守岁的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的食品,有各种美味佳肴,还有饺子、年糕、汤圆等。饺子,宋代以前称做“角子”, 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意新年“交于子时”,是新年第一顿饭。守岁时,人们还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以驱邪、除病。
现在人们谈到守岁风俗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合家团圆的意义,实际上守岁风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驱疫避邪。驱邪是华夏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意义之一,上巳祓禊、端午禳毒、重阳饮菊酒都是如此。先是传说除夕有山臊恶鬼,后来还有传说中的“年”兽,都是在除夕之夜出没,人们对岁末的这个时刻感到恐惧,于是燃爆竹驱鬼,制桃人桃符驱鬼,守岁时彻夜不眠,也是为了恶鬼凶魅保持警惕。
所以,除夕风俗的主题,其实包含了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等内容。其核心在于一个“除”字,除夕,是华夏岁时节日中一个神奇瑰丽富有神秘气息的节日。

* 傩仪
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除夕之夜,傩仪会几千年风行。《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图:南宋 《大傩图》

<P>图:大傩舞


* 藏钩、射覆
藏钩是守岁时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老叟妇妪 游戏藏鉤”云,“岁前,又为藏彄之戏。” 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容貌秀美,本姓赵,河间人,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时,发现了她,为她扒开双手,她的手从此能伸展自如了。武帝娶她回宫,号为“拳夫人”, 又称“钩弋夫人”。 《三秦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后来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风土记》记载了其玩法:“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另有射覆游戏,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射者,猜度也。覆者,遮盖隐藏也。《汉书》颜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汉代时已经流行射覆游戏。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等。射覆后来发展成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除夕过节方案】
除夕的主题是“除”,即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过华夏传统除夕,宜着汉服礼服,行汉礼,推荐男子穿华美的深衣,女子穿深衣,褙子。冬日,加温暖的氅。
① 立桃人,悬苇索、挂桃符
做桃人的工艺在我国还有些残余,建议业者开发更多驱邪的桃人工艺品,比如各种大小的桃人(神荼郁垒)。期待将来,人们购买或者刻制大型、小型的桃人,除夕时立于、悬挂于门旁,能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用苇索即芦苇叶悬挂门外,桃符以桃木板制,其尺寸,按照《后汉书礼仪志》说,长六寸,宽三寸。上面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或者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或其它消灾祈福的话。
当然,写春联(自己磨墨书写),贴门神画年画,也可以。

② 庭燎,爆竹
除夕夜,在庭院、旷野、广场上用柴或松柏枝、桃木枝等燃起庭燎之火,点燃竹节做爆竹。期待在将来,“燎柴”和“爆竹”出现在新年市场。
当然了,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③傩仪傩舞
傩仪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地方组建了傩仪演出团队。除夕夜,政府或民间团体组织傩仪艺人为民众表演傩舞,为民众驱灾祈福,希望将来,除夕入夜走出家门观赏和参与(扮演各种驱鬼神仙)盛大的傩舞,也能成为“新”民俗。
④守岁、团圆饭
除夕白天,一家人亲手制作饺子、年糕、汤圆、屠苏酒、椒柏酒(详见后面介绍)、各色菜肴等各种守岁佳肴,入夜,燃庭燎放爆竹、观赏了傩舞之后合家团圆,守岁避邪(警惕山臊恶鬼和年兽),吃团圆饭。席间饮屠苏酒、椒柏酒。长幼依次贺拜。玩藏钩、射覆游戏。子时过后,吃新年第一顿饭饺子,放爆竹,稍事休息,准备元日祭祖与贺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李世民《元日》
寅月子时:新年开始的时刻
夏、商、周三代,对新年开始的时间设置有所差异,三代的正月不同。夏代建寅,以寅月为起始,寅月相当于农历的正月。商代建丑,周代建子,子月相当于农历的十一月。秦代则建亥,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汉初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实行太初历,才恢复夏历建寅,以夏历的正月为一年的岁首,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三代新年到来的具体时刻也有不同。夏代为平旦(黎明的寅时,3点至5点),商代以鸡鸣(丑时,1点至3点),周代以夜半(子时,23点至1点)。后世主要沿用周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时为准。新年来临被称为“交子时”,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时刚刚到来的子初(23点)作为新年的开始时刻,也有人把子正(0点)时刻当作新年开始时刻。近代实行西历以后,以0点为一天的开始,套用在“春节”上,人们就在0点庆祝“农历新年”。
夏历寅月初一日的子初时刻,就是华夏民族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刻。

元日之节物风俗
* 祭祖
子时一过,祭祖就开始了,没有守岁的人家,往往是在五更天开始祭祖。宋《朱子家礼》载有专门的时祭仪程。《四民月令》则说,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屏绝旁念,一心一意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
* 椒柏酒、桃汤、屠苏酒——元日食饮
《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必饮酒次第,从小起”。
椒柏酒:以花椒、柏树叶浸成的酒,先民认为,椒是玉衡星的精灵,吃了能使人年轻耐老。柏是一种仙药。魏人成公绥《椒花铭》云,“肇惟岁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意思是,一年开始的日子,是正月初一。椒味精美,吃了它能免除百病。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桃汤:用桃实、茎、叶煮成的汤,古人认为,桃是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桃汤驱邪。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了屠苏酒的来历:“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其《四时纂要》载屠苏酒方为: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将以上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各喝一些,可保健康。据分析,这些中药有清热、除湿、散风、定神等功效,有防疫驱病的作用。
椒柏酒和屠苏酒有特别的饮法,讲究“东向”,而且都是先幼后长依次而饮,魏董勋《答问礼俗说》解释,“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不只是这两种酒,正月饮其它的酒也是如此。老者后饮,所以饮屠苏就成了健康长寿的象征。苏辙《除日》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东坡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胶牙饧:杜公瞻云,“胶牙者,取其坚固如胶也”,寓意祝福老者长寿。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曰:“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这一食品后来成为祭灶供物。
五辛盘:周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即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庄子》:“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藏。” 孙思邈《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厉气。”《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敷于散:一种中药,见于葛洪《炼化篇》,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却鬼丸:《荆楚岁时记》隋注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江夏刘次卿在正月初一清晨到集市上去,看见一个书生到了集市,很众鬼都躲避起来了。刘次卿问书生说:“你有什么方术能做到这样呢?”书生回答说:“我本来没有什么法术,只是出来的那天,我的师傅给了我一颗丸药,用红色的袋子包着,叫我把它系在臂膀上,预防邪恶之气罢了。”于是刘次卿就向书生借了这种丸药,到曾见到过鬼的地方去,果然,各种鬼都逃跑了,因此现在很时兴这种丸药。丸药的处方是:用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使它象弹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子佩带在左臂上,女子佩带在右臂上。</P><P>除夕和元旦的节日食品,还有人们熟悉的饺子,年糕等。

* 贺拜
《荆楚岁时记》: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 《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
新年时,朝廷中也举行盛大的贺拜活动,称为“朝正”、团拜。周代,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诸侯们赋诗言志,颂扬天子,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后汉书礼仪志》:“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 大臣之间互相贺拜,称“团拜”。 《朱子语类》:“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
* 庙会
庙会是由佛教、道教庆典与民间的酬神活动结合而来的节会活动,以明清及近代为盛,早期庙会偏重于宗教祭祀,后来融合了节日交易和娱乐活动,成为新年期间隆重的节会。

【元日过节方案】
    元日的汉服着装建议基本同除夕,但家祭时应穿祭服。
    ①家祭
    元日家祭,包括祭祀祖先,祭祀离逝的亲人等。在新年之际,以家祭缅怀亲人,一家团聚。建议在除夕日就做好家祭的各种准备,元日清晨起床后即请出亲人神位,开始家祭。家祭的祭服,推荐男子着深衣,女子着深衣或褙子。祭品除一般时祭用品外,还可以用饺子、年糕等。仪程请参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礼”操作方案》第九部分,家祭之礼操作方案。
    ②贺拜
    家祭分胙之后,全家相互贺拜。在家中设席,相互行正式拜礼,受礼者答拜,以祝贺新年。大人向小孩赠送不昂贵但有意义的小礼物做压岁礼(取代压岁钱)。
    除夕时,全家一起动手制作椒柏酒、桃汤、屠苏酒、五辛盘、饺子、年糕等元日食品,元日家祭后饮酒聚餐。椒柏酒屠苏酒等制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饮酒。
    全家着汉服礼服,佩带避邪的却鬼丸出门至亲友家拜年。路上如遇亲朋好友,相互行正式揖礼,互致新年问候。亲友在大门外迎接,宾主相揖而入,家中设席,客人行拜礼,互致新年祝福。建议贺拜时不带礼品,如需时,建议携带自家制作的各种新年食饮、有意义且不昂贵的小礼品做礼物。而主人则以自家制作的节日饮食款待。
    ③庙会
    政府为民众组织更多的新年庙会,人们可穿上华美的汉服礼服举家前往。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0: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节日连珠——小节缤纷,千年积淀的岁时人文
整个新年是由大大小小十几个节日组成,比较完整的过程是:
腊月二十三 祭灶日(小年)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
腊月二十七 洗浴日
除夕前一日 小除夕
岁尾       除夕日
正月初一   元日(元旦)鸡日
正月初二   狗日
正月初三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正月初四   猪日
正月初五   牛日(破五、送穷五)
正月初六   马日
正月初七   人日
正月初八   谷日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十   地日
立春节(每年立春日,一般在西历每年2月3日至5日间)
正月十五   上元节(元宵节)
人们对于传统新年丧失兴趣和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小的节日流失的特别严重,明珠遗散,珠不成链,自然难以聚拢光辉。当然了,小节众多,并不必要每个都过,但却有必要心里有数,至于祭灶日(小年)、鸡日、人日、立春节等几个小节则颇有趣味,还是值得一过的。
祭灶、鸡日、人日、立春,就这么一串明珠来历数一番。。。。。。
        (一)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食者,人之大欲,生民之本,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套用《孙子兵法》开篇那句义正辞严的警语,开个玩笑,让我们轻松地解读这个节日。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中华文明中的硬道理。要知道,华夏可是个宗教色彩淡薄但人文气息浓郁的文明,但她向来懂得生活的艺术与世俗的浪漫。于是,中华的传统神祗也不似他方文明那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他们就倘佯在我们的日用常行之中,于庖下堂间,或坐或卧,展开与凡人一般无异的和颜悦色,人们呢,自然也不必如西方神权下的羔羊那般诚惶诚恐五体投地,而总是自然、幽默却不失虔诚地供奉祭祀,或祈福禳灾,或诉寄一家的温饱疾苦。这些生息于人间烟火中的神明们,其中最典型也最有趣味的恐怕要算灶神了。祭灶日便是针对他的示敬之日,且正是这一日,拉开了五十多个华夏传统节日里的压轴戏——新年的序幕。
灶神神龛的起源,或许与半坡遗址那灶下的贮火种陶罐有着某种关联,以至于后来的《礼记 礼器》中有这样记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祭灶,很可能是悠久的史前遗风;有说法认为,灶神信仰源于华夏先民的火崇拜与太阳崇拜,那便与祝融、炎帝有关。《周礼》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可想而知,火是安全与温暖的象征,是食物的来源,自然也是上天的惠赐。当野火逐渐被人类驯服成为灶火时,神圣的祭火仪式也就自然转化。祭灶在商周时都十分隆重,分别为商“五祀”与周“七祀”之一,只不过在当时还放在夏季进行。那时的祭灶是荤祭,郑注《礼记》中有:“祭灶之礼,先席于门之奥,东面,设主于灶陉,乃制肺及心肝为俎,奠于主西。又设盛于主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各一,祭醴三。”当然,除了这心肝肺三物外,还要用鸡当祭牲,这就是《白虎通鐠祀》所云“祭牲,灶以鸡。”
        汉代是祭灶礼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为锅台灶的形式成熟于汉代,祭灶日也移至了腊月,逐渐融入正月元日的节日系列,从此,这种模式延续两千多年至今。《史记封禅书》中说道士李少君进言汉武帝说祭灶可益寿,“于是,天子始亲祀灶。”天子参与的活动大都很有宣传效果,加上汉代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时代,灶神的传说在此时已变得有鼻子有眼。人们传说灶神是长居人间的小神,并“晦日归天,白人罪”,俨然一个安插在人间的便衣骨干。《后汉书阴兴传》说到宣帝时有一个名为阴子方的人,他“至孝有仁恩”,腊日(汉代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后改为十二月初八)那天早饭后,灶神竟现了形,子方受宠若惊,“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灶神对他的奖赏也非常实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于是,“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荐黄羊焉。”顺便提一下,这里说的黄羊是指狗。杀狗祀灶的习俗从此流传甚久。
晋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腊日以豚酒祭灶,这时仍是荤祭。梁简文帝还撰有《灶经》十四卷,葛洪的《抱朴子微旨》和周处的《风土记》就更生动了,比如说:“腊月二十四夜祀灶,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天哪,要打小报告了,尽管一年里安分守己,好歹还是得先一
天款待一下嘛。从这时起,祭灶的传说与日期逐渐固定下来,与今日无异。
        唐代时,司命神与灶神合而为一,祭灶因此添了“醉司命”一俗,《辇下岁时记》中,除了“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外,还少不了“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以宋代《东京梦华录》的解释是:让灶神“喝个酩酊大醉,吃个肚儿圆,好教他替家中人多说一些方便话。”这份狡黠真是趣味得可爱。另外唐代开始还添了镜俗,即所谓“镜听”,《月令萃编》:“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杓于水,虔礼拜祝。拨杓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铛,音chēng,三足的容器,杓即勺子。新年来临时,女子思念未归的丈夫、亲人,祀灶或除夕之夜,以“镜听”卜其归讯和凶吉。
         唐时有两首有名的“镜听词”,就描绘了女子“镜听”的过程。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
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王建《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口祭口祭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宋代祀灶多承唐俗,总共有醉司命、贴灶马、烧纸钱、上供品等。宋代是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朝代,范成大一首《祭灶诗》可见一斑:“古代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来典祀。猪头烂熟双鱼献,豆沙甘粉粉饵圆。男人扎礼女人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宋代祭灶的供品也极丰富,《梦梁录》中有:“蔬食、饧、豆祀灶”“萁豆、花果、五色米等。”
          明代的饮食文化比宋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帝京景物略》中记:“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灶君依然要履行“上天白人间事”的职责,于是人们常祝以文曰:“好多说,不好少说”。不过,从宋代起就可看出,祭灶已是女子的禁忌,甚至连祀后的祚食,女子都不能口染分享,否则便是不祥。还可以看到,祀灶已改成了素祭,多用糖饧糕饼等物,不过明代宫廷内还依然保留着古时的荤祭。
        清代的祭灶习俗依然不衰,本来满族入关前是没有这一习俗的,但清廷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清稗类抄》云:“乾隆一朝,大内祀灶”。清代的祀灶仪式排场非常大,皇帝皇后亲王贝勒都要放假专门做这项工作,供品也极为丰富。本来盛于民间的活动得到了官方的大力弘扬,祭灶礼仪更加细致复杂化,灶神图像也丰富起来,从最早记于《礼记》上的灶神为一“老妇”转为各种不同的想象。灶君不觉中成为男子,有的是灶神一人独坐,称“官灶(鳏灶)”, 为官衙或商家作坊者贴用;有的是夫妇二人执圭并坐,称“家灶”,为一般家中供奉;有的则是中间灶君,两边各一位夫人,俗称“三头灶”。还有一种“赵军官”的有趣灶贴,印有赵云持枪骑马,下有文武财神、福禄星官等,据说非平常人家所贴者,因恐灶神上天言事,贴“赵军”以祈平安。贿赂不成便强行恐吓,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心理反映。
        总之,腊月祭灶习俗一直沿袭至近代,彻底破四旧前都十分兴盛,近二十年来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本来疏离得时间不算长,复兴起来也很容易,且祭灶在各地还有着细节的差异,不过大致路数都一样,月廿日的“除残”,也就是大扫除,俗称“掸烟尘”,年内也就是只有这几日可以上下破忌大扫除的,因为灶君老爷上天去了,才可如此无所禁忌地上下大动。廿三日辞灶,贴灶马、上供,少不得醉司命、涂神口之类的“贿赂”。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古训,但山东一带却多由主妇领小儿女祭灶,恐怕也与旧时男人多离家出关,女子当户这种历史有关。
        如果不能理解中华文化的现实性,便不会体会到灶台是何等重要,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它实际是神圣的饮食之坛、光明温暖的中心与祭祀之地。在居室结构不发达的上古,以灶的位置为中心排布了尊卑长幼之序,“避灶之礼”还是待客之道,意即将有光亮和温暖之位让给客人坐;最早的灶神的形象为一位老妇,反映了女子在司掌举家食饮中的举足轻重角色。早期,女子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没有见到有女子不能祭灶的说法,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女子的禁忌不断增多,到了近代尤甚,不知因何借口,总之宋代后已见女子被逐出了祭灶这一神圣的活动,尽管这方天地是她们经年活动的地盘。任何一种民俗的历史流转往往都会泥沙俱下,并不必要因循守旧,而是溯洄从源,细细分析,体味到个中的核心与深意,才是秉承古礼的根本。

祭灶过节建议:
祭灶日也是洒扫日,洒扫迎接新年到来。祭灶夜,穿上祭服,请出灶神神位,以猪肉、狗肉、鱼肉、豆沙圆、蔬菜、水果、枣、栗、饧糖等祭祀灶神,仪程依祭礼方案简化,祭后分胙聚餐。女子可用镜听之俗,当然,这只是借以抒解感情和心愿,对结果不必过于认真。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年画中常见鸡的形象,一般的解说是,“鸡”“吉”谐音,取其吉利也。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今人不知其故的附会。南朝董勋《问礼俗》曰:“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单纯的谐音根本无法支撑这一流传久远的节俗。

考察中国与西方创世的神话,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圣经》说,上帝七日创世,而中国神话也有类似的故事。叶舒宪先生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直接影响到新年的习俗。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正月初一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直接画鸡于门,这是象征鸡在第一天被创造。到了正月初七,则把人像贴在帐上,以象征人类在第七天被创造。从初一到初七,依次称为鸡日、狗日、羊日、猪日、牛日、马日、人日,这是古人对创世神话的民俗记忆和全景模拟。从初一到初七,也有对应的风俗宜祭,曰,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
元旦的鸡日和初七的人日,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鸡日,是创世的首日,是开天辟地的宇宙的开端,象征着日出、光明、阳气,是新生命的起始。人日,则是万物之灵,人类的起源纪念日。

鸡在中国古代又被奉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云,“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有文、武、勇、仁、信这五德,倒也担得起混沌初开创世首日的责任。
鸡日的风俗,最主要的是画鸡于户。《荆楚岁时记》“帖鸡户上、桃符镇鬼”篇载,元旦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在纸帖上画只鸡,帖在门上,把苇索悬挂在画鸡上面,桃符树立在纸帖两旁,各种鬼都会害怕。按语解说了鸡的驱邪涵义:魏朝议郎董勋说:现在正月初一和腊月的早晨,门前烧香纸,树桃人,把松柏树枝扭成绳索挂在上面,杀只鸡把鸡血洒在门户上,驱逐瘟疫,这是一种礼俗。《括地图》上说:“桃都山上有颗大桃树,盘旋弯曲三千里,树上有只金鸡,太阳照在树上,金鸡就啼叫。桃树下有两个神人,一个叫郁,一个叫垒。他俩手里都拿着苇索在伺察为害作恶的鬼魅,抓到了这种鬼就将它杀死。”
还有“正旦放鸠”的习俗。《太平御览》载有三个与之有关的传说:
荥阳有免井,汉沛公避项羽追,逃于井中,有双鸠集其上,人云,沛公逃入井。羽曰:“井中有人,鸠不集其上”。遂下道,沛公遂免难。后汉世元日放鸠,盖为此也。(《三齐略》)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於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而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不遍不相捕矣。”简子曰:“善。”(《列子》)
邯郸民以正月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以五彩。王大悦。申叔告子顺,子顺曰:“王何以为也?”对曰:“正旦放之,求有生也”。子顺曰:“此委巷之鄙事,非先王之法,且又不顺。夫雀者,取其名则宜授之於上,不宜取之於下。一国之主受民雀,将何悦焉?”(《孔丛子》)
对于“鸠”的说法不一,有说班鸠,有说布谷。古时称鸠,是鸠鸽科鸟的泛称,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总之,正旦放鸠,就是一种新年放生活动,虽有各种传说比附,实际上反应的是先民追求天人和谐的意识。
绣颈斓斑锦翼齐,梁园春树好飞栖。
乐游年少偏嫌雨,莫向花间自在啼。
——明代《题梨花班鸠图》
图:班鸠


鸡日过节建议:

元旦鸡日,和元日的各种民俗结合,是一个有意思的节日。
①画鸡帖户
画鸡贴在门上,上悬苇索以避邪。
②正旦放鸠
与环保放生活动结合,在元旦日穿上汉服,来到野外,在专业环保和生物专家指导下(随意放生可能导致放生物死亡或生态失衡),放生各种野生、家养鸟类或其它动物。希望正旦放鸠能成为一种促进天人和谐的有民族特色的新年节日活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李商隐《人日即事》

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相传是人类的生日。人日的风俗,主要有戴人胜、赠华胜、吃七宝羹、薰火、登高等。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据考,人胜,是彩帛或金箔做成的人形装饰,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华胜,又称花胜,是簪于头顶的花形纹装饰,晋代开始的华胜不是在人日和人胜并列使用。到了南朝,和人胜相别的华胜才被用于人日,华胜实际是人胜的一种形式。西晋贾充《李夫人典戒》说,华胜取象瑞图金胜的形状,又取象西王母所载首饰的模样。戴人胜的风俗直到明代仍然流行,明崇祯《嘉兴县志》载:“士女造华胜相遗,或戴于发。”
人日戴人胜、在屏风床帐贴人胜的风俗,是对创世的纪念,也带有生育巫术的痕迹,隐含了先民的生殖崇拜思想。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果做成的菜羹。各地差异,所用的菜果有所不同,大致有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荆楚岁时记》说,北方人在初七吃煎饼,煎饼是在庭院中做成的。叫做“薰火”。这一风俗则是对女娲造人的纪念,似是天穿节风俗向人日的渗透。
人日还有登高风俗,《荆楚岁时记》说:“《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楚辞》云:‘日极千里伤春心。’则春日登临,自古为适;但不知七日竟起何代。晋代桓温参军张望,亦有七日登高诗。近代以来,南北同耳。”人日登高,是一种在高处的祓禊禳除活动,和上巳节的祓禊活动相对应,上巳是在水边洗去过去的污秽,人日则是在高处眺望,以祓除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不祥。人日正值一年的开始,以此祓禳一年的不祥。</P><P>有的地方在人日时还有称重之俗,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人日过节建议:
着汉服,女孩子剪彩帛彩纸为人形,戴在头上,贴在家中屏帐等处,制作花胜相互赠送。家人亲制七宝羹,摊煎饼,登高游赏。称量体重,做健康体检,初七正值工作日前夕,新年时又少不了各种饮食,更应注意一下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1: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节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夏历每年立春日,是为立春节。立春是华夏岁时之首,一年之始,孟春之月由此发端。《月令》描绘了这一月的景象:(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在太史对天子的谒拜声中,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
春饼与春卷几乎是人们对于立春唯一的记忆了,春卷中的菜蔬残留着一抹绿色,这是立春的颜色。华夏的先民是怎么过立春的?翻开岁时节令的画卷,那是一个山清水秀、春雨潇潇的立春时节。
《迎春歌》中的盛大节日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明 袁宏道 《迎春歌》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周天子的迎春礼
《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自此,东郊迎春便成为官方最重要的立春活动。据考,迎春礼自唐代开始衰微,鞭春之俗开始出现,南宋以后,出土牛、鞭春的活动取代了立春迎气,迎春礼俗逐渐整合。

鈠庂之祭
古时以大皞为春之帝,以句芒为春之神。《吕氏春秋张╛》:“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茫。”高诱注:“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在迎春与鞭春活动中,芒神之祭不可或缺,东郊迎春时,人们向预先制作好的芒神祭酒,再拜。

报春与鞭春
古时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祭拜,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再拜。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亚献、终献,之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小泥牛,称“春牛”。送往各家,谓“送春”,而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虽然就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戴春幡
“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说的是古时立春节,女子剪彩纸为春幡,饰于发上。春幡又叫春幡胜,属于“胜”的一种,“胜”是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金、银、帛、纸等很多种材料做成。立春,冬至等节日,汉族女子有配戴各种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物的习俗,"幡胜" 是长条形,男子也可以配带.彩胜可以作为头饰,也可以缀于花枝等处以作节日装饰。《东京梦华录》云:“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纟采〕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按:宜春二字,傅咸《燕赋》有其言矣。赋曰: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春卷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书诗句。诗体多为绝句,文字工丽,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鞭春牛 王弘力先生《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今天,如何过立春?
一个会过春天节日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而把春天的节日只演绎为了吃吃喝喝打麻将,则只能说明这个民族身上落满了沉沉暮色。好的东西都丢掉了,而坏的却留下来了,甚至“发扬光大”。轻灵活泼的立春节没有了,我们只剩下了一碗饺子和一桌麻将。我们现在过的所谓“春节”倒不如说是一个“冬节”,而真正带给我们春天绿色感受的,则是立春节。
冬郊迎春、鞭春牛的风俗,需要政府o(︶︿︶)o 唉为人们妥善组织和安排,作为一种值得继承弘扬的民族节日传统。期待地方政府安排艺人(或者从市民中选人,成为市民争相参与的节日活动)扮演“春官”和“春吏”,穿上节日盛装,为市民“报春”。市民一道,赴郊野田边举行“迎春”仪式,表达百姓迎接春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心愿。民间艺人制作春牛玩具,在街上售卖,既能丰富节日市场又能增添浓浓的春日气息。
①亲自动手做春饼,咬春。
春饼制作很简单,不要购买成品,那样节日就没有意思了。可配春柑酒等果酒。
②女孩子剪制、配带春幡。
除了剪成幡状,还可以剪成其它的如燕子等动物形状、柳枝等植物形状。姑娘们穿着美丽的汉服,头上袅袅春幡,将是立春日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春幡还可以插在树枝、花朵等处做装饰。
③写春帖
借古俗之“壳”而用之,立春日家里可以写春帖,随意张贴于院落、屋内、门上、窗边等各个地方,一家人以诗词入帖,进行赋诗比赛。 </P>
④报春、东郊迎春、鞭春、放风筝
宜由地方政府为民众组织安排。时间可集中于立春日一天内举行。
报春:安排两名文艺工作者,穿汉服礼服,扮成“春官”和“春吏”,沿街高声呼唤“春来了”,为民众“报春”。也可以作为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事,由市民报名,然后通过比赛挑选出“春官”和“春吏”。春官在沿街报春时,不应该随意索要路人和店铺的物品,当然,市民主动向春官馈赠时可以接受。
东郊迎春、鞭春:先行安排艺术家制作好泥牛模型,作为“春牛”。预先安置在郊野开阔地的田边,并置放鲜花果品草料,再组织市民代表(包括农民)、儿童等结队从城市向郊野进发(穿汉服,备鼓乐队开道,各自带风筝),到达后,农民先向泥牛献鲜花果品和草料,象征性祭酒,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人们再将泥牛打烂入土。
放风筝:鞭春结束后,市民可在郊野放带来的风筝,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身着汉服,在立春日举家放风筝的景象,很切合节日灵动的主题。
⑤售卖春牛、贴春牛图
民间艺人和商家,在街上摆“送春”摊,售卖泥牛等节日玩具。人们可以买回家给小孩子玩耍。商家并且可以卖春牛图,市民购回于家中张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绘画春牛图张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月飞雪庭燎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新年

六 元宵良辰——灯海连月,上元佳节的浪漫温馨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 崔液 《上元夜》
(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上元佳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宵夜又称“元夜”、“元夕”。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新年的尾声。这天晚上,皓月高悬,人们团聚一堂,吃完热腾腾的、香甜可口的元宵,走出户外,将华夏民族的新年推向最后的高潮。闹花灯、放焰火、猜灯谜、社火、迎月、踏桥……绚丽的灯火映照着淡蓝色的寒雪,回响着一年里难得的轻松笑声……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它的神话传说一样,往往众说纷纭,起源问题很难寻根究底,而元宵节却是发展脉络难得清晰的一个。
西汉初,文帝在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于是汉文帝就将这天命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观灯的习俗。
  
到了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被定在正月十五(大量承袭了楚文化的汉代,将太一神视作主宰宇宙之神),加深了这个节日的隆重气氛。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元宵节就已经被确定为重大节日了。
东汉明帝时,蔡愔从印度求得了佛法。明帝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不仅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还令士庶一律挂灯——这便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起源,也是元宵节中佛教文化的背景。
唐代奉道教为国教,按照道教三元的说法,上元、中元、下元,对应着天官大帝(尧)、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禹)的生日。为庆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有了“上元节”这个名字,从此,元宵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张灯、放焰火、吃元宵等节俗也逐渐固定下来。

(二)宝马雕车香满路——上元节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元宵节的节俗非常有特色。节期与节俗活动,也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还增加了舞龙、舞狮等“百戏”内容。
说到节俗,很想多说几句:纵观历史会发现,各种节日,不论它的本身背景如何,发展到后世,往往只沉淀下热闹和喜庆,清代尤甚。这大概随着华夏文化逐渐沦失开始的。失去了礼仪风范,多了几分世俗的笑闹,少了些许历史的浪漫……先让我们细细回顾一下这个节日历代的普遍节俗:</P>
1. 祈福祭祖
不论是当年汉武帝元宵节祭祀的太一神,还是唐代上元日庆贺生日的天官,这些神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赐福。后来太一神逐渐被忽略,随着道教的发展,民间却盛行起了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的祈福习俗;我们的传统习俗中,节日也是祭祖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奉于祖先的牌位前,然后合家团聚,品尝香甜的元宵。
2. 吃元宵。
元宵,唐代叫牢丸(清俞正燮说)。宋代叫圆子(又写作“元子”)。因在元宵节煮食,后又称作元宵,今也称汤圆。以糯米粉包以甜或咸的馅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也有不包馅的,比如今天的酒酿圆子。宋朱淑真的《圆子》诗,味道口感跃然纸上:“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可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关于元宵有一个故事:明崇祯帝传口谕买元宵,尚膳监管事的随即进呈一椀,崇祯问多少钱,回答说:“一贯钱。”崇祯做太子时就喜欢微访市井,对市价清楚得很,但他脾气倒温和,只笑着说:“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还是准许管事支领一贯钱,尚膳监管事为此惴惴不安了数日。
今天的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或汤煮,或油炸,烹法很多。不管是叫“圆子”“汤圆”,还是“元宵”,这些名称都与“团圆”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3. 闹花灯。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元宵张灯习俗始于东汉,盛于唐代,至宋代臻于极盛。自腊月末至正月初,民间已有各种奇巧灯彩应市,称为“灯市”。后世相沿。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又称“残灯”、“阑灯”。又十四、十五、十六日分别为神灯、人灯、鬼灯。在古代,元宵节也是皇家与民同庆的节日。唐玄宗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样繁多。敕造的巨型灯楼,广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灯的种类纷繁众多,古书上提到的就让人目不暇接。人物类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一类则有槴子、葡萄、杨梅、柿橘等;禽虫类则有鹿、鹤、鱼、虾、走马……
花市灯如昼,点燃了历代文人不知多少笔墨。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唐诗人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沓,贫富相易贸。”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猜灯谜”是元宵节闹花灯衍生出来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开始时是大概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贴于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关于灯节的民间传说也琳琅纷纭,大家不妨雅俗共赏吧:
其一,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其二,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有一个叫元宵的宫女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姊妹,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宫女们,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图:观灯 王弘力先生《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4. 走百病
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
——明 周用《走百病行》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走桥”“摸灯”,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身着白绫衣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走在最前面的举香开道,其他妇女紧随其后,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过桥者能保一年腰腿无病,健康长寿。过桥后,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称此举为“宜男”,可生男孩。
明代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说:“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清朝。清顾禄《清嘉录 正月 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图:走百病 王弘力先生《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5 祭蚕神
正月十五民间有祭蚕神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人们在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把肉盖在粥上面,爬上屋口念祭词将粥供与蚕神。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元宵即起源于煮蚕茧祭蚕神。
6 迎紫姑
民间在元夕迎接紫姑神,来占卜即将到来的蚕事好坏,还占问其他事的吉凶。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反映了民间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朴素情感。

(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中的女性情愫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生查子》

元宵节是新年的最后一天,延续了热闹喜庆,不过却多了一种别样的情怀。除夕夜的爆竹元宵节的灯——爆竹的喜庆是带有几分阳刚味,而灯烛的喜庆就带有浓浓的女性情愫了。那阑珊的灯火、如流的街市、灯与花、酒与诗……古往今来沉淀了不知多少欲说还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淡哀愁。
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日子,这天闺秀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不谙情事的姑娘们,元宵灯会带给她们的,有的只是一段埋没心底的美好记忆,有的却是刻骨一生的难解情缘,甚至,更有那衣带渐宽、斯人憔悴的故事……那灯火阑珊的街头市角,不知演绎了多少赚人眼泪的人生剧幕。《荔镜记》里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南朝陈国的乐昌公主与夫君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两心相许……还有辛弃疾的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元夕的缤纷灯火、嘈杂喧嚷突然消弭,天地间唯有那人在回眸浅笑,似已静静等待千载;朱淑真那《生查子》的哀愁,将近千年依然驱之不散:“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乎大多数人的想象,和新年喜庆的红色相比,元宵节在宋代其实是偏雪白的色彩——这和我们平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点出入。其实,古人并非我们臆想的那样,凡是喜庆一并大红到底。宋代节物尚白色——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说:“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玉梅、雪柳、灯球、闹蛾等是宋代以来元宵节女子所戴的应景首饰,多以白绫或白绢做成,届时街头巷陌,皆有售卖。此风俗延续到宋以后。宋代李邴的《女冠子》词:“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市人卖玉梅、夜蛾、蛾儿、雪柳、菩提叶。”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宋范成大《菩萨蛮》词:“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
玉梅和雪柳都以白绫或白绢做成,玉梅被作为梅花之状;雪柳则呈柳树之形,插在髻中以为装饰;“夜蛾”、“蛾儿”即是“闹蛾”,亦作“闹鹅”,蛾儿的形制稍微复杂一些。通常用竹篾、绫绢等制成花朵;另用硬纸剪制成蝴蝶、飞蛾之形,将其粘于细竹篾上,并附缀在花朵周围,使用时按插在发髻之上,微风袭来,举足行步时震动着花朵,牵动了竹蔑,花旁的蝶蛾微微颤动,就像围着花朵飞舞。和玉梅、雪柳等相比,这种饰物具有动感。</P>

(四)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过节建议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夕夜与除夕夜最大的不同,就是民间对公共节日欢会的参与性。除夕的主题是团圆,是要呆在家里的。而上元夜华夏人民则选择了举家外出、满城欢会。元夕之夜,是人们追求欢乐和浪漫的日子,五彩的霓裳、绚烂的灯火、白雪映月、欢歌笑语,元夕是要“闹”的,这是华夏民族心情释放地最充分的一个节日。上元时节,虽已过立春,但多数地方仍然非常寒冷,然而,越是冷的时候,人们越是能感受到欢乐带来的温度。
这个节日的节俗特色应该突出两个字:“灯”和“月”
①祈福祭祖。
宜备香案、美酒、果品,元宵,于上元之夜月上树梢之时举行简单而庄重的祭礼,纪念祖先及逝去的亲人。仪程参考《家祭方案》。
②包元宵、食汤圆,全家享用上元夜宴。
全家一起动手,包元宵、煮汤圆,依据各地不同的食俗,准备上元夜宴,合家团圆享用。
③ 举家着汉服礼服,宴后提灯笼外出观赏灯会。女孩子可以特别佩上应景饰品装饰。
<P>像古时候那样盛大的灯会毕竟不常见了,电灯普及后,灯笼成了稀罕,于是也发展成为一种别致的节物。我们小时候的元宵节总是伴随着灯笼。一根小木棒挑着,朦胧的红光随孩子的脚步在雪地上摇曳。灯笼要舅舅送,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风:“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的童谣也在黑暗中响起,稚嫩的童音在灯火点点的黑夜里清晰而甜暖。
服饰建议本章第五部分将专门阐述。
④ 年轻的姐妹们举行“走桥”仪式。
建议元夕夜,女孩子们穿上美丽的白色汉装,各打一盏灯笼,牵手在街道、小桥上走过,为自己、亲人和爱人做祈福。相信那将是上元夜一幅美丽的风景。
⑤登高迎月。
这一仪式,文献记载不详,似汉民族古时有之但后来逐渐流失,今天,与汉文化有密切渊源的朝鲜族等在上元节仍有此风俗。这是一种欢乐又不失优美的适宜男女老幼参与的元夕活动。建议元夕夜,男女老幼皆穿汉服礼服,人人手提灯笼,结伴登高至山顶,迎月出,赏明月。

(五)上元节传统服饰推荐
新年的色彩映红了天地四方、大江南北,也让人的眼睛有一丝疲惫,十五过后即是新年欢乐月季的结束,而元宵节的清新是这喜庆的完美收尾。
在这里特别来说说元宵的服饰推荐——衣冠是节庆气氛的重要营造者嘛。花灯、元宵、明月,都多了一份柔和。参照古代的元宵尚白风尚,建议这天的服饰一改新年期间热烈的特色,换上清新淡雅的浅色系衣饰,如柔和的粉色、素净的白色、雅致的浅蓝、温馨的鹅黄……当然,元宵也并不排斥热烈温暖的色彩,女孩子也可以穿暖色的汉服,男子汉服也宜体现出元宵佳节的欢乐热烈的特色。
这天晚上,当全家一起吃完元宵,姑娘们精心装扮,换上色彩纯丽素雅的厚毛呢料汉服,或者是填以丝绵的袍服。因为交领比较低,可以在搭配一条别致的围巾,比如雪白的皮裘领配汉服就很好看。白绒簇拥着粉颊,白雪映着桃花……然后,别忘了给头上插上一枝玉梅、雪柳,或簪上一只摇曳的夜蛾,提着花灯就可以出门了。

(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6-5 08: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顶起!
发表于 2007-6-5 16: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真的很丰富多彩
发表于 2007-6-6 10: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P>长知识了!!!顶</P>
发表于 2007-6-6 22: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楼主辛苦了!!!顶起[em01]
发表于 2007-6-7 1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现在除了被冠以‘不文明、低素质’的农村人还能坚持外,有多少所谓的高素质、高文明的城里人还能认识和传承呢?
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6-7 2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6-11 2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强顶
发表于 2007-8-5 1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过节呢
发表于 2007-8-8 0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P>确实是很吸引人的过节方式,可是看来看去觉得如果要实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节日食品 屠苏酒什么的就比较难以制作,炭火盆哪里找哪里放也是问题,大家互相贺拜,礼仪动作方面也是问题,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干脆不屑一顾,等等~~~继承这样的传统风俗礼仪,客观条件有难度,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而且现在许多人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距离感,觉得它根本不重要,反而对外来文化了解更多,至少很多年轻人这样,比如说我的很多同学就是,对传统文化完全没有兴趣,让他们去过这样的传统节日,也不大可能。所以~~~~~~还是要慢慢探索,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7:54 , Processed in 0.0817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