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87|回复: 29

沧桑燕韶路——历代乐人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7 0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5><B></B></FONT></P>
<P><FONT size=5><B>之一:先秦篇</B></FONT></P>
<P><FONT size=5><B>1.夔  </B></FONT></P>
<P><FONT size=5><B>   <FONT size=4>     </FONT></B></FONT><FONT size=4>夔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是有书可寻的最早的音乐家。

  夔的活动时期在公元前2179年左右,相当于我国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的后期。夔生活在荒僻边缘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受到舜的赏识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

  《尚书》记载舜帝让夔掌管乐舞,教导年轻人。夔就敲起石磬,让大家扮成百兽边歌边舞。夔不但是氏族乐舞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而且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才能,编导了当时最高水平的乐舞《箫韶》。

  相传这部乐舞一直流传到1000多年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某天,孔子在无意中听到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他赞叹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FONT></P>
<P><FONT size=5><B></B></FONT></P>
<P><FONT size=5><B>2.师延:</B></FONT></P>
<P>     <FONT size=4>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的宫廷乐师,擅作曲,纣王穷奢极侈,整日歌舞作乐,他令师延作些艳曲助兴,师延只好作了“北里之舞、靡靡之乐”。这种音乐令人神魂颠倒,迷魂夺魄,纣王大为欢喜,终日沉迷其中。

  后来武王伐纣,纣王o(︶︿︶)o 唉于鹿台,师延惧祸东逃,后投濮水自杀。

  相传师涓曾路过濮水,夜闻琴声,遂记谱而弹,后被师旷斥为亡国之音的即是师延当年所作。</FONT></P>
<P><B><FONT size=5>3.钟仪:</FONT></B></P>
<P><B><FONT size=5>      </FONT><FONT size=4> </FONT></B><FONT size=4>春秋时楚人,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宫廷琴师。

  据《左传.成公九年》记载:公元前582年,晋侯到军中视察,发现了两年前郑国献来的楚囚钟仪,钟仪自称是伶人,晋侯就给他一张琴,命他演奏。钟仪弹奏的都是南方楚调,晋侯认为钟仪不忘故土,更为了促进两国和好,就礼送他回楚国。

  可见,钟仪当时弹奏的乐曲,已有鲜明的地方风格,说明在当时古琴已出现风格与流派的现象。</FONT></P>
<P><B><FONT size=5>4.师旷</FONT></B>:</P>
<P>      <FONT size=4> 晋国著名音乐家,字子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部)人(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师”字)。活动时期在公元前572-532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

  师旷天生眼盲,常自称“暝臣”“盲臣”,音乐知识非常丰富,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听力超群,有很强的辨音能力。汉代以前的文献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淮南子.汜论训》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师旷也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

  有一次师旷听到晋平公铸造的大钟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晋平公不以为然,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果如此。

  到晚年时,师旷已精通星算音律,撰述了《宝符》100卷,在明、清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题为师旷所作。</FONT></P>
<P><FONT size=4>  师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但却比较保守,晋平公喜欢新声,曾听师涓演奏新曲,师旷当场攻击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师旷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来传播德行。</FONT></P>
<P><FONT size=4>  师旷虽仅是一乐官,一生均在宫中生活,但他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乐工,对政治有自已的见解,敢于在卫侯面前发表自已的意见。也向晋王担出了许多治国主张,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师旷甚至曾用琴撞击晋平公,以规劝晋平公勿沉缅于个人享受。

  当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民众太过份,师旷则反驳说:“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绝望,为何不能赶他走呢?”晋悼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起治国之道,师旷简言之为“仁义”二字。

  齐国当时很强盛,齐景公也曾向师旷问政,师旷提出“君必惠民”的主张,可见师旷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故他在当时深受诸侯及民众敬重。在后世的传说中,他被演化成音乐之神、顺风耳的原型、及瞎子算命的祖师等</FONT><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 size=5><B>5.师涓:</B></FONT></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      </FONT></B>卫国著名音乐家,活动于卫灵公(前534-前492年)在位期间。

  师涓以弹琴著称,记忆超群,听力非凡,曲过耳而不忘。一次随卫灵公出方晋国,经过一个名叫濮水的地方,夜里偶闻琴声,卫灵公觉得此音非常动人,便要师涓记下此曲,师涓同样也被此曲所动,便“端坐援琴,听而写之”,第二天又呆了一晚,师涓一夜未睡,边听边练习此曲,待天刚明,便演奏给卫灵公听,灵公听到正和前晚听到的一模一样。

  师涓的音感特别好,晋国铸大钟时,晋国乐师师旷说钟音不准,晋平公不以为然,后请师涓证实确实如此。</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6.师曹:</FONT></B></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       </FONT><FONT size=4></FONT></B>春秋时期卫献公的乐师。

  《国语》记载:卫献公命师曹教宫妾鼓琴,妾不善,曹笞之,妾诉于公,公亦笞曹三百。后,公戒孙林父、甯殖食,皆往,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怒,如宿。林父之子剻数侍公饮,公使曹歌《巧言》之卒章,曹怒公之笞,乃歌之,欲以怒林父报公。林父遂攻公。结果,就是这位毒打师曹的卫献公,因残暴而失民心,最终被国人赶跑了。</FONT></P>
<P><B><FONT size=5>7.师襄:</FONT></B></P>
<P><B><FONT size=5>        </FONT></B>春秋时鲁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P>
<P><B><FONT size=5>8.师文:</FONT></B></P>
<P><B><FONT size=5>        </FONT></B><FONT size=4>春秋时郑国乐师。

  《列子.汤问》记载: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钩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而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后”。成语“得心应手”就是出自如此。后来师文的琴艺被师襄夸为出于师旷之上。</FONT></P>
<P><B><FONT size=5>9.师慧:</FONT></B></P>
<P><FONT size=4>      春秋时郑国乐师。

  师慧机警过人,《左传》曾记载这么一段故事:郑人以之纳贿于宋。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出何故无人?”慧曰:“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曚?必无人焉故也!”子罕闻之,固请而归诸郑。</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10.孔子</FONT></B></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     </FONT></B></FONT><FONT size=4>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爱好音乐,学习音乐,且也注重音乐教育,他所教授的六艺之中,音乐名列第二,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完善于乐,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美学教育之中,可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美育”的人。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访问卫国时,遇到旧友师襄,师襄是著名琴师,当时正中卫国宫中,于是,孔子便向他学琴。

  孔子一生之中,除非哪天特别悲伤,差不多每天都要弹琴唱歌,即使被困在陈蔡之野,仍在弹琴唱歌,每当他听到有人唱了一首好歌后,必请人再唱,自已跟着学,直到临死前七天,还流着泪对子贡唱了一首: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是当之无愧的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弹琴歌唱,至于其技艺如何,史籍并无记载,对于他能否作曲,后世看法不一,现存琴曲《龟山操》、《将归操》、及《猗兰操》等传谱的解题中都说是他的作品。</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11.师经:</FONT></B></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       </FONT><FONT size=4></FONT></B>战国时魏文侯乐师。

  《说苑.君道篇》记载: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

  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这段记载说的就是师经在弹琴时,魏文侯跳舞,并唱:“使我的言论,不受臣民违抗。”师经听后以琴击魏文侯,打断了他王冠上的玉串,魏文侯怒而欲杀之,师经说打的是桀纣,因为他们惟恐别人违背自已的言论,而尧舜是惟恐民众盲目听从自已的言论。魏文侯听完很受感动,马上向师经道歉,并把琴悬在城门上,玉串也不修补,以此来警诫自已。

  后来,魏文侯励精图治,任用改革家李悝为相,军事家吴起和乐羊子为将,政治家西门豹为邺令,魏国日益富强,开始称雄于诸侯。</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B><FONT size=5>12.贾于子</FONT></B>:</FONT></P>
<P><FONT size=4>      春秋时琴家,据刘向《说苑》中记载:“应侯与于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于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之悲耳。张急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FONT></P>
<P><FONT size=4></FONT></P>
<P><B><FONT size=5>13.雍门周:</FONT></B></P>
<P><FONT size=4>        战国时齐国琴家,名周,他居住在齐国的首都西门,当时称“雍门”,故以为号,亦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

  《说苑.善说》中说他“尝于孟尝君,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国亡邑之人也。”说的就是他通过说词使孟尝君泫然,然后引琴而鼓之,使孟尝君闻琴而坠泪。后世传说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FONT></P>
<P><B><FONT size=5>14.成连:</FONT></B></P>
<P><FONT size=4>       春秋时楚人,善弹琴。

  相传成连是伯牙的老师,曾教伯牙移情之术,可见他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伯牙懂得实际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作用,可说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FONT></P>
<P><FONT size=4></FONT></P>
<P><B><FONT size=5>15.伯牙</FONT></B></P>
<P><FONT size=4>       伯牙,原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FONT></P>
<P><FONT size=4>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FONT></P>
<P><!-- #EndEditable --><FONT size=4></FONT></P>
<P><B><FONT size=5>16.高渐离:</FONT></B></P>
<P><FONT size=4>       战国时燕国人,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击筑能手。

  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荆轲刺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行刺失败后,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徬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座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始皇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矅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6:02:3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size=5>之二:汉代</FONT></B></P>
<P><B><FONT size=5>1.戚夫人</FONT></B></P>
<P><FONT size=4>(?-公元前194年),祖籍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尔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已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FONT></P>
<P><FONT size=4>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FONT></P>
<P><FONT size=4>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并带儿子汉惠帝前来观看,汉惠帝知道后,大为惊恐,指斥吕后:“残害戚夫人致此,实非常人所能为。”并痛哭不已,从此,惠帝一厥不起,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几年后便死了,年方22岁。</FONT></P>
<P><FONT size=5><B>2.李延年</B></FONT></P>
<P>(?—约公元前90年):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定县一带),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以“太监”名义在宫内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颇受武帝器重,被任为“乐府”音乐的最高负责人。 </P>
<P>  李延年的歌唱得特棒,“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曾在武帝前演唱</P>
<P>“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P>
<P>      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其妹因此歌得幸,被武帝立为夫人,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因其妹受宠,其兄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他自己也被封做协律都尉,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每年二千石的俸禄,显赫一时。</P>
<P>  李延年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鼓吹新声”,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之乐,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把乐府所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来,由于李夫人早卒,作为宠妃,汉武帝以皇后的礼仪安葬她,但李家还是渐渐失宠,更由于李广利降匈奴,李季奸乱后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氏家族包括延年在内都被汉武帝诛杀。</P>
<P><FONT size=5><B>3.师中:</B></FONT></P>
<P>    <FONT size=4>   西汉琴师。

  师中原是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有名的民间琴手,在他的影响下,当地民众喜好弹琴。汉武帝时被荐入宫为鼓琴待诏。著“雅琴师氏八篇。”过了一百多年,刘向《别录》中仍记载“至今邳俗犹多好琴。”</FONT></P>
<P><FONT size=4></FONT></P>
<P><B><FONT size=5>4.赵飞燕</FONT></B></P>
<P><FONT size=4>       原名宜生,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家,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赵飞燕小时家里很苦,出生后便被父母丢弃,三天后仍然活着,父母也觉得奇怪,就开始哺育她。稍大后,父母相继去世,她便同妹妹一同流落长安,沦为官婢,后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开始学习歌舞。她天赋极高,学得一手好琴艺,舞姿更是出众,一时名满长安。

  汉成帝刘骛喜欢游乐,经常与富平候张放出外寻欢作乐,他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赵飞燕后,大为欢喜,就召她入宫,封为婕妤,极为宠爱,后又废了许皇后,立飞燕为后,赵飞燕之妹合德亦被立为昭仪,两姐妹专宠后宫,显赫一时。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太后,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衍即位,赵飞燕被贬为孝成皇后,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宫的皇子,被杀,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被赐自杀。

  当时民间曾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琅,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说的就是赵飞燕,燕燕尾涎涎说的是赵飞燕的美貌,木间仓琅琅说的是她将当皇后。

  关于赵飞燕的舞蹈艺术,《赵飞燕别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赵后腰骨尤纤细,善踽步行,若人手执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的技巧,最早见于史料,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并能控制呼吸。赵飞燕“善行气术”,传说她“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见其轻功极好,且可能她已能在空中做高难度的技巧,轻盈飘逸,挥洒自如。

  赵飞燕不仅是位舞蹈艺术家,也是位出色的琴家,她有一张琴名为“凤凰宝琴”。当时长安有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张安世,自幼习琴,15岁时便名满天下,后入宫为汉成帝和赵飞燕演奏了一曲《双凤离鸾曲》,其出色的技艺和优美的音乐令皇帝夫妇如痴如醉,赵飞燕尤为激动,令人取来她的琴奏了一曲《归风送远》,飘逸逍遥,令张安世惊叹不已。赵飞燕爱惜张安世之才,特求成帝允其随便出入皇宫,并给他一个侍郎的官职,还送给他许多礼物,其中包括两张名贵的琴,一曰“秋语疏雨”,一曰“白鹤”。</FONT></P>
<P><FONT size=4></FONT></P>
<P><B><FONT size=5>5.蔡邕</FONT></B></P>
<P><FONT size=4>      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辞赋家,散文家,书法家,古琴演奏家,今河南杞县人。

  汉灵帝时,蔡邕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的不绝于途。后这些石碑由于动乱,在洛阳大火中受到损坏,经过一千八百多年,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掘得几块上有字迹的石块,经鉴定就是当年蔡邕的手书,称为“熹平石经”,现珍藏在历史博物馆中。 </P>
<P>  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则云:“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除《嘉平石经》外,据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

  此外,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俨然是文坛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资,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并成为他的好友。</P>
<P>  桓帝时十常侍闻蔡邕善鼓琴,就诏之入京,行到偃师,蔡邕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与世人交往。

  灵帝时,蔡邕被拜为郎中,后升议郎,因弹劾宦官被流放,遇赦后在江浙一带流浪达十二年之久。董卓专权之后,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被诛后,蔡被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怜惜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后终死于狱中。后人称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P>
<P><B><FONT size=5>6.蔡琰</FONT></B></P>
<P>      (约177-?):即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挚友。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P>
<P>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P>
<P>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P>
<P>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已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伪作)。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5:31: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5: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b>之三:魏晋南北朝篇</b></FONT></P><P><FONT size=5><b>1.阮瑀</b></FONT></P><P>      (?-公元212):河南县人,与蔡邕同乡,幼时曾从蔡邕学习。

  阮瑀善文,是当时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深受曹操重用,曾在曹操的晏会上弹琴唱歌。

  阮瑀的音乐修养也很高,对家人影响很大,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位列“竹林七贤”,妙于音律,以弹琴著称。</P><P><FONT size=5><b>2. 阮籍</b></FONT></P><P>(210-263年):“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文学家,音乐家。

  史书记载阮籍“容貌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经书,累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他做过司马氏的步兵校尉,但实际上又跟司马氏集团有相当的矛盾。乱世之中,他常以“醉酒”保身,就连司马昭想与他联姻时,他竟会大醉六十日加以拒绝。 </P><P>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得意时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实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其痴狂之态,可见一斑。

  相传琴曲《酒狂》是阮籍感怀之作:全曲以三拍节奏,大跳音程,轻重拍颠倒的韵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醉意朦胧、步履蹒跚的形象。音乐理论著作有《乐论》。主要观点是“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强调圣人作乐为的是“自然之道”,这便是“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淡,故五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具有老庄思想。阮籍于景元四年(263)年病逝。</P><P><FONT size=5><b>3.阮咸</b></FONT></P><P>(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阮籍的侄儿。他擅弹琵琶,他所用的琵琶与后来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唐时以他的名字为他所弹的乐器命名为“阮咸”,宋时简称“阮”。以人名来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仅他一个。

  阮咸不仅擅长演奏,也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说就是他所作,李季兰在同名诗中有“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的诗句。1950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持阮弹奏的阮咸画像,神情专注。

  据《琴史》记载:阮咸的儿子阮瞻“亦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长幼贵贱,皆为弹之。”他甚至可以整天为人弹奏而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表示。</P><P><b><FONT size=5>4.嵇康</FONT></b></P><P>(223-263年):字叔夜,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视袖而去,后来钟会深恨嵇康,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 </P><P>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P><P><FONT size=5><b>5.左思:</b></FONT></P><P>       活动时期大约在公元250-305年,晋代书法家、文学家、琴家。

  左思幼时平平,后听父亲对人说他资质远不如其父小时,故发愤苦练,遂成晋代著名文人。

  左思出身寒门,虽有大才,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只好在诗中表述自已的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歌颂隐士的清高。

  左思所作琴曲有《招隐》,收入《神奇秘谱》之中,并在解题中引录了他的两首同名诗,此外,《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隐逸思想。</P><P><b><FONT size=6>6.刘琨</FONT></b></P><P>(公元271-318):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
 
  刘琨的诗文悲壮激昂,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长大后投身卫国战争之中。西晋末年,北方匈奴入侵中原,其将领刘聪率五万人马包围整个晋阳城,当时刘琨是晋阳城的守将,兵寡粮少,他就命人吹起胡笳,解退五万精兵,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虽然刘琨有军事之才,但最后还是死于战争之中。

  刘琨世代为乐吏,故他精通音律,方有胡笳退敌之法。他创作的作品称为《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五首琴曲,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调,描写了塞外荒漠苍凉的景象,抒发了思乡和爱国之情。

  《胡笳五弄》一直流传到唐代,当时的著名琴师赵耶利,曾将它们加以修订并编入谱集,现存唐人手写的《幽兰》文字谱后列有这五个曲目,唐代盛行的《大胡笳》、《小胡笳》也有可能是吸收了《胡笳五弄》的艺术成果,曲中亦融有胡笳音调。</P><P><FONT size=5><b>7.戴逵</b></FONT></P><P>(?-396)。东晋琴家、艺术家,字安道。谯郡(今安徽毫县)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附近)。

  据《晋书》记载:“逵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

  《晋书.隐逸传》载有戴逵“碎琴不为王门伶”的故事,说的是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擅鼓琴,一次,请他到王府演奏,戴逵素来厌恶司马晞的为人,不愿前往,司马晞就派了戴逵的一个朋友再次请他,并附上厚礼,戴逵深觉受侮,取出心爱的琴,当着朋友的面摔得粉碎,并大声说道:“我戴安道非王门艺人,休得再来纠缠。”朋友当下震住,面带惭色,带着礼品灰溜溜地走了。

  戴逵擅画,一次,他给一家寺院画佛像,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但又担心别人不会当面提意见,于是,他把画好的佛像放在寺院里供人参观,后面挂以帷帐,自已躲在帷帐后面,用心记下大家的评论、意见,然后参照它们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直到人人称好。

  戴逵的儿子戴勃、戴颙都以琴名世。</P><P><b><FONT size=5>8.戴颙</FONT></b></P><P>(公元377-441):与嵇康是同乡,都是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其父戴逵是晋代著名琴家,曾拒为王门伶人,为世人所称道。

  戴颙字仲若,以孝行著称,据《宋书.隐逸传》记载:“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嬴患,以父不仕,复修其业,父善琴书,颙并传之。”

  戴颙的哥哥戴勃也善琴,他俩继成父业,且很有创建,《宋书.隐逸传》说他们:“各造新声,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戴氏兄弟的创作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推陈出新,创作新声之多,在早期琴家中是罕见的。

  戴颙所奏之曲“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戴颙也对民歌进行了加工改编,“尝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

  戴颙还具有雕塑艺术才华,当时有人铸了一尊佛像,显得面孔太瘦,后经戴颙指点,削减肩胛,方令人满意。

  戴颙之父是当时之隐士,戴氏兄弟秉承父志,同隐于会稽剡县。后来戴勃病重,无钱医治,戴颙便去当了县令拿俸禄为其兄治病,戴勃死了,他也就辞官归隐了。</P><P><FONT size=5><b>9.桓谭</b></FONT></P><P>(约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东汉琴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宿县西北)人。 </P><P>  桓谭的父亲是汉成帝时的太乐令,桓谭通音律,擅弹琴,他对音乐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对那些徒具形式的雅乐很是反感。据史书记载:刘秀即位后,广纳贤才,当时的大司空宋弘举荐了桓谭,桓谭面见光武帝时弹了一些民间琴曲,光武帝龙心大悦,就让他做了掌乐大夫。

  由于桓谭“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遭到了当时保守势力的攻击,大司空宋弘更是大为生气,他斥责桓谭在帝面前“数进郑声以乱雅颂”,并威胁他不得在武帝面前再弹新声。后来,光武帝举行宴会时,让桓谭弹琴,桓谭举止失措,令帝奇怪,宋弘趁机讲了一通雅颂之道,自此,光武帝渐渐疏远了桓谭。

  汉代崇尚神仙方士,而桓谭对此非常反感,因为他反对光武帝的谶纬迷信,以致被加上“非圣无法”的罪名,罢官流放,死于途中。

  桓谭著有《新论》一书,其中的《琴道篇》是琴学专著,原书已失传,清代有几种辑佚本。《琴道篇》包括琴论、琴史和琴曲解说等几个方面,据《后汉书. 桓谭传》记载,此篇并未写完,是后来肃宗命班固续成。琴论方面很多地方反映了儒家的音乐思想,与别处记载的桓谭的音乐思想相抵触;琴史则介绍了师旷和雍门等琴人;琴曲共介绍了七首:《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每首作品不仅介绍了主题思想,还指出了它们的音乐特点。</P><P><b><FONT size=5>10.杜夔</FONT></b></P><P>(公元188前-220年后):汉末音乐家,字公良,河南人。

  他“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汉灵帝时任雅乐郎。汉末天下大乱,杜夔依附荆州牧刘表,与孟曜合作“为汉主合雅乐。”公元219年前,曹操平荆州,任杜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令其创制雅乐,《魏志》记载“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皆自夔始也”。因此,杜夔对于因长期战乱而散失的古乐的恢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黄初年间(公元220年-226年),杜夔任太乐令协律都尉。当时有一铸钟工柴玉,心灵手巧,所铸之钟多为达官贵人所喜爱。一次,杜夔令他铸钟,觉得他铸的钟“声均清浊多不如法”,多次令他重铸,柴主反说杜夔“清浊任意”,两人都到曹操那儿告状,曹操经过反复试听,确定是柴玉妄作,就打发他去喂马去了。

  但曹丕却喜欢柴玉,因铸钟一事对杜夔耿耿于怀。他登基后,在一次宴会上令夔“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于是帝意不悦。”杜夔遂被黜免以死。

  杜夔也是一位出色的琴家,据《琴史》、《琴议》记载:杜夔最擅长演奏的是《广陵散》,嵇康就是从他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此曲的。他所传的旧雅乐四曲《鹿鸣》、《驺虞》、《伐檀》、《文王》至晋犹存。

  杜夔的弟子中,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丞,陈颃则任司律中郎将。</P><P><b><FONT size=5>11.宗炳</FONT></b></P><P>(公元374-443),南朝时宋代琴家、画家,字少文,南阳人。

  《宋书. 隐逸传》记载,宗炳“妙善琴书”,自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可见其琴艺之精。他爱画山水,曾“远陟荆巫,南登衡岳”,“每游山水,皆图之于室。”可想而知,当时他演奏的琴曲也多与山水有关。

  宗炳最擅长演奏的是一首名叫《金石弄》的琴曲,此曲曾为晋代桓氏家族所重,当时的朝庭还特派乐师杨观向他求教。</P><!-- #EndEditable --><!-- #EndEditable -->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5: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P>之四:隋篇</P><P><b><FONT size=5>1.苏祗婆:</FONT></b></P><P>       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

  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公元568年,周武帝聘突厥阿史那氏为皇后,阿史那氏带来了龟兹音乐及擅弹琵琶的龟兹乐工苏祗婆。苏祗婆其家世代为乐工,他不仅琵琶技艺超群,而且精通音律。

  苏祗婆曾从其父那里学了西域所用的“五旦”“七调”等七种调式的理论,他把这种理论带到中原,当时的音乐家郑译曾从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及龟兹乐调理论,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

  苏氏乐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汉民族乐律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琵琶也因此大盛,成为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 </P><P><FONT size=5><b>2.万宝常:</b></FONT></P><P>        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梁国,陈灭梁后,他跟着父亲万大通随梁大将王琳投奔北齐。天嘉五年(564)王琳抗陈战死,其父意欲返回南朝而被北齐诛杀。按北齐法规,当时还不满IO岁的万宝常就被“配为乐户”,从此一辈子只得当个乐工。后他被北齐音乐大家祖珽收为弟子,祖珽的父亲祖莹精通音律,还制造过洛阳的钟、磬(他甚至制造出过玉磬)、管、弦等乐器。从祖珽那里,万宝常承继下所有技艺,并在当时的音乐机构“太常”中参与修编洛阳旧曲,从而成为个“深通音律,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并积累了丰富创作经验的音乐大家。北周灭北齐后,他又成为北周的乐工,后杨坚废北周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万宝常则成了了隋朝乐府的乐工。万宝常一生,历经四朝,始终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乐工,贫苦一生。</P><P>     隋炀帝十分奢侈,喜欢听“哀管新声,淫弦巧奏”,他把原北周、北齐、南朝梁、陈的乐工艺人全纳入宫中,万宝常当然也在其中。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公元581年),郑泽等人重定乐律,制黄钟调。演奏后,文帝问万宝常意见,万答曰:“此乃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接着,万宝常竭力说明此乐声之哀怨放纵,实非雅正音乐的道理。隋文帝终于同意他的意见,命其调整乐音。万宝常果真出手不凡,他制成了各种乐器,还撰写了《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即一个音律有七音阶,每个音级上建立一个调,所以成为七个调。那么“十二律”即可得“八十四个音阶调式”),为唐朝灿烂缤纷的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P><P>  万宝常发现八十四调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其中与传入中原不久的龟兹琵琶有关。一直有这么个传闻:有一名叫苏抵婆的龟兹人带着龟兹琵琶来到中原,他弹奏时一个音阶有七声,他说是“从上一代传下,音调就有七种”。万宝常正是注意到了苏抵婆的这一“七声”之说,在对琵琶的探索中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在发现八十四调的同时,还推断出了“一百四十四律”,虽然这些系纯理论,并无多大使用价值,但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理性思辨的能力。</P><P>  万氏“八十四调论”在隋朝并不受重视,唐太宗当朝时,“方得丝管并拖,钟石俱奏”。而至武则天时,一些音乐家则从这一理论上注意到了“七声音阶”的特定价值,更加明确地得出了“凡情性内充,歌咏外发,即有七声”。这再次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七声音阶音乐提供了可靠依据。万宝常在提出八十四调理论时,还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这无疑比传统的“管口校律”要更为科学。正是鉴于万宝常所作的这些历史性贡献,郭沫若曾撰文称他是“隋代大音乐家”。</P><P>  万宝常是个音乐奇才,有一次和人一起正吃着饭,谈论到音乐的事,身边没有乐器,就随手持筷在几个食器上敲起来,居然诸音俱备,颇为动听。当他提出八十四调理论时,曾有人哂笑他,以为是纸上谈兵式的谬论,但他能自如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总是出手就成曲调,令人赞叹不已。还有一次听宫中奏乐后忍不住泪如雨下,说:“声音如此尖历悲哀,天下人将互相残杀矣。”时值盛世,众人皆以为是胡言,大业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果大乱矣。</P><P>  万宝常虽有抱负,却因受一些权贵们的嫉恨,郁郁不得志,他的音乐甚至被说成是“西域之乐,乃四夷之乐,非中士所宜行也。”因此,终生不受重用。后来他的理论成果还被“张冠李戴”,《隋书·志第九·音乐》中竟然把八十四调理论视为曾“召宝常相议”的柱国沛公郑泽所发现。其晚年重病缠身,且妻子出走,又没有孩子,凄惨孤独而亡。临死前他悲愤至极,含泪烧掉以心血所著的论述“八音转调”与八十四调的《乐谱》六十四卷,多亏旁人抢救,方从火中夺回数卷。</P><P><FONT size=5><b>3.贺若弼</b></FONT></P><P>        隋代民间琴师,对于他的演奏艺术,苏轼曾有诗云:“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会爱陶潜。”说明他演奏的乐曲意境与陶潜的诗境类似。

  贺若弼创作了宫声十小调:《石博金》、《不换玉》、《汪峡吟》、《楚溪吟》、《越江吟》、《孤愤吟》、《清夜吟》、《叶下闻蝉》、《三清》,还有一首佚失传,其中《清夜吟》见于明代的《西麓堂琴统》。

  宋太宗喜爱古琴,也爱附弄风雅,据《续湘山野录》所载:宋太宗嫌这些小调的名称不够“雅”,就把《古博金》改名为《楚泽涵秋》,把《不换玉》改名为《塞门积雪》。</P><P><FONT size=5><b>4.李疑</b></FONT></P><P>        隋代民间琴师,他所弹的琴的腰部饰以连珠彩弦,名为“连珠”,故被世人称为“连珠先生”。

  李疑作有琴曲《草虫子》、《规山乐》及三十六小调,三十六小调可能是指多首通俗小曲。另外,隋代的《琴历头簿》中的《连珠弄》相传也是他的作品。

  李疑擅弹刘琨的《竹吟风》、《哀松露》。</P><P><FONT size=5><b></b></FONT> </P><P><FONT size=5><b>5.王通</b></FONT></P><P>(?-公元615年):隋代文人琴家,素有济世之志,而生不逢时,不为当时朝庭所重,故隐居于汾水之地,

  王通常在汾亭鼓曲,钓者闻其所奏,称其有“廊庙之志”,“声存而操变矣”。

  王通痛感时世不济,空有抱负,作《汾亭操》,现存琴曲《古交行》相传就是他的作品。</P><P><FONT size=5><b>6.王绩</b></FONT></P><P>(585-644):隋代琴家,诗人,王通之弟。早年入朝为官,亦想博得封侯拜相,但并不受朝庭重用,仕途不顺,故弃官隐于东皋,号称“东皋子”。

  王绩隐居其间,崇尚老庄,嗜酒,曾作一诗云:“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其诗风纯朴,脱离了六朝绮丽之气,开唐代诗风之先路。

  王绩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P><P><b><FONT size=5>7.于勒:</FONT></b></P><P>伽倻国的乐师,省热县人。公元六世纪杰出的音乐家。具有高尚的情操,精湛的音乐表演艺术,是一位天才而全面的艺术家,不但能歌善舞、善弹琴、作曲,还是一位模范的教育家,后世人誉他为“乐圣’”。于勒提倡雅正之风音,如他评价学生表演音乐时说:“乐而不流、哀而不悲,可谓正也”。

  据记载,于勒在伽倻国制作伽倻琴十二曲,发展了伽倻琴音乐。后来携琴带着弟子尼文,到了新罗(551年),又把伽倻琴音乐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成为朝鲜民族伽倻琴音乐的始祖。 </P><P>  于勒受命嘉实王作十二曲,只存曲目,曲谱已失传,曲目如下:
  1)下加罗都,2)上加罗都,3)宝伎,4)达已,5)思勿,6)勿慧,7)下寄物,8)狮子伎,9)居烈,10)沙八兮,11)尔赦,12)上奇物。

  以上十二曲目,其中九曲与当时地名有关,足证于勒的音乐创作构思,是深受民间音乐语言的影响,颇具地方风韵特点。</P><!-- #EndEditable -->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6: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size=5>之五:唐篇</FONT></b></P><P><b><FONT size=5>唐玄宗</FONT></b></P><P>(685-762):即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嫡孙,生得器宇轩昂,善骑射,通音律,并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他先是平定韦氏集团的阴谋篡权,然后贬逐太平公主后登上帝位的,登基后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

  唐朝王室弟子多通晓音律(唐太宗、武则天都很重视音乐文化),唐玄宗还在当王子时,就经常与兄弟们在举办家庭音乐会,他们兄弟间的感情十分要好,就是他登基后,在宫中置了一张大床大被,时常把兄弟们招进宫中同睡。与杨玉环的爱情也是由于杨玉环能歌善舞,精通音律,再加上当时他的宠妃武惠妃病逝,遂冒天下之大不韪,纳儿媳为妃。 </P><P>  唐玄宗在音乐上的才华丝毫不逊于其政治才干,史称这位皇帝“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即说他是一个英武果敢,多才多艺,尤其精通音乐与书法的全才。他也擅舞,16岁时常为祖母武则天表演唐代著名歌舞大曲《长命女》。会奏多种乐器,尤其是羯鼓敲得特棒,练习时敲坏的羯鼓就有四大柜,他称羯鼓是“八音之领袖”、认为各种乐器都不能与它相比,演奏技巧之高超被宰相宋璟形容为“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上朝时也怀揣玉笛,用手指不停地在笛孔上按模新曲。

  唐玄宗在听政之暇,亲自训练一支3O0名乐工的乐队,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梨园作为音乐乃至戏曲的别名即出于此)。亲自教他们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必觉而正之。他还颁布曲名,把原为汉文音译的少数民族和外国曲名改为具有内容的汉文曲名,还常举办宫庭器乐合奏,正是由于这位皇帝音乐家的喜爱和重视,盛唐音乐,以及与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达到历史的顶峰。

  唐玄宗一生作有无数曲子,闻名于世的有《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及56岁时遇上杨贵妃后作的《得宝子》等,最著名的就是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音乐舞蹈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P><P><b>杨玉环</b>(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已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已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P><P><b>江采苹</b></P><P>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她出生在医药之家,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吟诗作对,可谓才女。唐玄宗时,江采苹被选入宫,由于其舞技出众,尤善跳《惊鸿舞》,如飞鸟展翅,轻飘如仙,深得玄宗宠爱。由于江采苹非常喜爱梅花,玄宗赐名为“梅妃”。

  杨玉环入宫后,专宠后宫,梅妃也被冷落,冬日,唐玄宗在赏雪之际看到满枝梅花,想起梅妃,就命人给她送去一斗珍珠,梅妃断然拒绝,并作诗倾诉自已孤寂哀怨的情绪:“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唐玄宗看后,心中愧疚,便命人配曲演唱,后成为名满一时的歌曲《一斛珠》。

  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着杨玉环出逃,后杨玉环在马嵬坡上吊,收复长安后,唐玄宗回到宫中,又想起梅妃,命人寻找,却踪迹俱无。一日,有人献上一幅梅妃翩舞的画像,尤现当年《惊鸿舞》之风采,玄宗思痛不已,作《题梅妃画真》一首: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年态,争奈娇波不顾人”。据说梅妃在安禄山杀入长安后,死于乱刀之下;又有一说是她逃出宫中隐僻他乡度过了后半生。<!-- #EndEditable --></P><P><b></b></P><P><b>赵耶利</b></P><P>(539-639):初唐琴师,曹州济阴(今山乐曹县)人,因其琴艺绝伦,世人尊称为“赵师”。

  唐代琴家在搜集、加工传统乐曲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赵耶利“所正错谬五十余弄,削俗归雅,传之谱录”,这五十余弄其中就包括《蔡氏五弄》、《胡笳五弄》,用当时的文字谱记录,现存于唐代手录的《幽兰》卷子中。

  《唐志》中列有他所撰的《琴叙谱》九卷、《弹琴手势图谱》一卷,《宋志》中又有他的《弹琴右手法》一卷,今均已佚。谱序中称他“弱年颖悟,艺业多通。束发自修,行无二遇。清虚自处,非道不行。笔妙穷乎钟、张,琴道方乎马、蔡”。他所传的弟子均为一代名手,有宋孝臻、公孙常、濮州的司马氏等。

  赵耶利对当时的琴派艺术有深刻的认识,他曾总结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这些话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

  在演奏技法上,赵耶利认为若仅用指甲,则“其音伤惨”,仅用指肉则“其音伤钝”,主张“甲肉相和,取音温润。”这种技法为后世广为采用。

  对于减字记谱法,在清程允基《诚一堂琴谱》中记有:唐曹柔有“减字指法,赵耶利修之”,即曹氏创造了减字谱,赵耶利则进行修订。</P><P><b>许和子</b></P><P>原是今江西吉安的民间歌手,其家世代都是乐工。开元末年,被征入宫中为内人,改名“永新”,成为当时著名宫廷歌手。

  史书上说她“美而慧,善辞歌,变新声”,当时人认为“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她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喉啭一声,响传九陌”。唐玄宗曾叫李谟吹笛,为永新伴奏,结果是歌唱完笛亦裂;这还不算,就连乐队也压不过她的声音。 </P><P>  许和子的音色极富感染力,一次玄宗在勤政楼宴待百官,观者数千,喧哗聚音,无法听百戏之音,玄宗恼怒欲罢宴,还是高力士献策让永新高歌一曲,全场立即寂然。

  相传在安史之乱后许和子逃出了宫廷并嫁了人,有人曾听到她在广陵地方的一条船上唱歌。</P><P><b>李龟年</b></P><P>唐玄宗喜爱音乐,宫中养了大批艺人。乐工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才,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们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他们在东都洛阳建造宅第,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杜甫也流落到江南,在一次晏会上听到了李龟年的演唱,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五言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群多采撷此物多相思。”又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但此时玄宗已是风烛残年。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只有耳朵还有是热气,其妻不忍心殡殓他。四天后</P><P>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P><P><b>黄幡绰</b></P><P>是唐玄宗时乐工,也是梨园弟子,他擅奏拍板,故拍板又称为“绰板。”据《乐府杂录》记载:“拍板本无谱,明皇遣黄幡绰造谱。乃于纸上画两耳以进,上问其故对:“但有耳道则无失节奏也’。”

  黄幡绰言语恢谐,很受唐玄宗赏识。开元十三年举行封禅大典,宰相张说任封禅使,他的女婿郑镒也随之前往。接惯例封禅之后,凡参加大礼之公卿以下官员都提升一级,郑镒却从九品官升至五品官。

  一次宴会时玄宗发现郑镒身着五品服饰,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升得这么快?郑镒无言以对,黄幡绰就说:“这是泰山的力量呀”。以此讽刺张说滥用封禅使的权力,据说人们称岳父为泰山就源于此。

  唐玄宗喜欢骑马击球游戏,但苦于一直无称心之马。他向黄幡绰询问精通《马经》之士,黄幡绰说现在的三位宰相都通晓《马经》。玄宗觉得奇怪,说宰相研究朝中大事,哪有时间研究《马经》?黄幡绰说:“我天天看着宰相相们在沙堤上骑着良马怎会不通晓《马经》”?</P><P><b>雷海青</b></P><P>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善弹琵琶。

  据《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入长安,数百名梨园弟子皆为俘虏,雷海青也在其中。

  一日,安禄山在长安西内苑重天门北凝碧池举行大宴,命梨园弟子奏曲作乐,雷海青不愿为叛军演奏,便称病不去,被安禄山派人强押到场。这些梨园弟子相对而泣,曲不成调,安禄山大怒,言有泪者当斩。雷海青忍捺不住,对着安禄山,举着琵琶,奋力往地上一摔,琵琶被砸得粉碎,然后面西放声大哭,安禄山暴跳如雷,下令将雷海青在试马殿前肢解示众。

  王维闻雷海青死难之事后,很是感动,赋一首七绝:“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安史之乱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乐师雷海青。</P><P><b>念奴</b>:</P><P>唐宫伎中一流歌手。歌声激越清亮,被玄宗誉为“每执行当席,声出朝霞之上,25人吹管也盖不过其歌喉”;元稹称其“飞上九天歌一曲,二十五郎吹管逐”。

  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6: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P><b>薛涛</b></P><P><b></b>(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

  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

  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P><P><b>何满子:</b></P><P>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

  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P><P><b>沈阿翘</b></P><P>原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家中的艺伎,舞姿优美,歌声清脆,善跳《何满子》,很受吴元济宠爱。吴元济与唐王朝相对抗,割据一方,唐王朝派李朔平灭吴,沈阿翘也被作为俘虏,送到宫中当了一名宫女。

  唐文宗时期,朝政大权落在宦官手,中唐文宗任用李训、郑注铲除宦官,却不料消息走露,导致“甘露之变”,大量朝官被宦官所杀,唐文宗则被宦官钳制,心情非常郁闷。

  一日,唐文宗在园中赏牡丹时流泪,沈阿翘正在园中,见文宗伤神不已,就上前请求为他跳舞。她跳了一曲《何满子》边唱边跳,声调流畅,舞姿翩翩,舞毕,文宗赏赐给她金臂环。

  不久,沈阿翘又将吴元济赏给她的一架白玉方响献给唐文宗,方响制作精妙,光亮皎洁,可照几十步之远,其支架是用云檀木制作,刻有花纹云霞,芳香持久,用犀槌敲击,凡有东西发声在犀槌中都有反响。

  唐文宗让沈阿翘用这架方响演奏凉州曲,清亮激扬,听者无不动肠,都说是天上的音乐,唐文宗感于沈阿翘之才,就让她在宫中执教。</P><P><b>薛易简:</b></P><P>唐代琴家,天宝(公元742-756)以琴侍诏翰林。他九岁习琴,十二岁就能弹黄钟杂调三十曲,及《三峡流泉》、《南风》、《游弦》三弄,十七岁弹《大胡笳》、《小胡笳》及《别鹤》、《白雪》等传统琴曲。

  薛易简为了吸众家之所长,“周游四方,闻有解者,必往求之。”先后弹过杂调三百,大弄四十,其演奏曲目之广,为当时琴坛罕见。但他认为“多则不精,精则不多”,故只对其中的优秀琴曲精益求精,并不是每首都下同样的功夫。

  薛易简除加工整理旧曲,还著有《琴诀》一卷,在其中他讲述琴的作用是:“可以观风教,可以慑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在演奏方面,薛易简批评了只讲究“用指轻刮,取声温润,音韵不绝,句度流美。”的形式主义,强调“声韵皆有所主”,即艺术手法必须服从于内容表现。演奏时要“定神绝虑,情意专注”,演奏效果要达到潜移默化,教化育人的目的,使“正直勇敢者听之,则壮气益增;孝行节操者听之,则中情感伤;贫乏孤苦者听之,则流涕纵横;便佞浮嚣者听之,则敛容庄谨。”为此,他还规定了演奏“七病,”对演奏姿态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理论均为后世琴家所推重,并演变出许多弹琴规范。</P><P><b>陈康士</b>:</P><P>字安道,晚唐琴家,活动于唐僖宗(874-888)时期,在当时以“善琴知名”。他曾向东嶽道士梅复元学琴,他习琴强调应有自已的体会,在自叙中说:“余学琴虽因师启声,后乃自悟。”指出“自元和、长庆以来,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皆止师传,不从心得。”批评他们只照搬老师的传授,没有自已的心得体会,故不会有发展创新。

  陈康士“创调共百章,每调均有短章引韵,类诗之小序。”即在大曲之前附有相应短曲,这种编辑体例一直沿续到明代。这些作品都收在他编的《琴谱》十三卷里,诗人姜阮,皮日休都为他的琴谱写了序。

  陈康士辑《琴书正声》十卷,其中包括《蔡氏五弄》等八十余首,又撰《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和《离骚》谱一卷。《离骚》是根据屈原同名诗创作,是安史之乱后具有现实意义的的代表性作品,曲谱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后世此曲多有变化,其它作品俱佚。</P><P><b>董庭兰</b></P><P><b></b>(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董庭兰早年曾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百年后,元稹在诗中仍赞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如高适的《别董大》就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诗中对他的出色琴技进行的详尽生动的描述。董庭兰编写的谱集,当时的善赞大夫李翱为之作序。

  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为此曾遭到世人的诽议。

  董庭兰的学生中,郑宥听觉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声。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称为“沈家祝家皆绝倒。”</P><P><b>陈拙:</b></P><P>晚唐琴家,长安人,曾做过京兆户曹。初从孙希裕学琴,孙希裕拒授《广陵散》,认为此曲有伤国体,并焚烧《广陵散》曲谱。陈拙并未因此气馁,另向梅复元学得此曲。

  陈拙对于琴艺节奏有精辟的论述:“前缓后急者,妙曲之分布也。或中急而后缓者,节奏之停歇也。疾打之声,齐于破竹;缓挑之韵,穆若生风。亦有声正厉而遽止,响已绝而意存者。”

  陈拙著有《大唐正声新徵琴谱》十卷、《琴谱》九卷和《琴法数勾剔谱》,今均佚。<!-- #EndEditable --></P><P><b></b></P><P><b>雷威:</b></P><P>唐代著名的古琴制作家,是唐代制琴名手四川雷氏中的姣姣者。

  隋文帝时,文琴之子杨秀封为蜀王,杨秀爱琴,曾“造琴千面,散在人间。”由于这位蜀王的喜爱和提倡,蜀地的制琴名匠辈出。至唐代,很多有钱有势的人家,大规模地制琴,如当过二十年宰相的李勉就“雅好琴,常斲桐,又取漆筩为之,多至数百张。”古琴制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蜀地已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他们所制的琴被尊称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

  雷家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为著名,传说他的技艺经神人指点,又传说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狂风震树,听树之发声而选良材,这些传说说明了雷家选材的精良。而据苏轼《杂书琴事》所载:雷公琴的特点是“其嶽不容指,而弦不〔先加反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正由于雷公琴的这些优点,“贞元(公元785-804)中,成都雷生所制之琴,精妙无比,弹之者众。”

  雷家有名的琴匠在雷威之前的有雷俨,曾做过唐玄宗待诏,雷威以后的有雷珏、雷文、雷会、雷迟、雷霄等。其它有名的制琴名家还有郭亮,江南的制琴名手则有沈镣、张越等。

  今故宫博物院仍藏有唐代雷琴“九霄环佩”、“大圣遗音”。<!-- #EndEditable -->晚唐琴家,长安人,曾做过京兆户曹。初从孙希裕学琴,孙希裕拒授《广陵散》,认为此曲有伤国体,并焚烧《广陵散》曲谱。陈拙并未因此气馁,另向梅复元学得此曲。

  陈拙对于琴艺节奏有精辟的论述:“前缓后急者,妙曲之分布也。或中急而后缓者,节奏之停歇也。疾打之声,齐于破竹;缓挑之韵,穆若生风。亦有声正厉而遽止,响已绝而意存者。”

  陈拙著有《大唐正声新徵琴谱》十卷、《琴谱》九卷和《琴法数勾剔谱》,今均佚。</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6: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size=5>之六:宋篇</FONT></B></P>
<P><B>朱文济</B>(生卒年不详):北宋宫廷琴师,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鼓琴为天下第一。”

  据《琴史》载,朱文济“性冲淡,不好荣利”。宋太宗好琴,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朱文济作为宋太宗的琴待诏,对此坚决反对。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极为扫兴,因而受到冷落。

  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他们的琴技多出自朱文济,慧日大师夷中就得到他的真传,夷中后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

  朱文济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已佚。</P>
<P><B></B></P>
<P><B>知白</B>: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

  对于他的琴技,欧阳修曾在诗中写道:“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并称他能继承夷中的琴艺:“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失其传。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遗音仿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P>
<P><B>义海</B>: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入门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

  义海在掌握夷中的全部技艺之后,又到越州(浙江绍兴)法华山闭关习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究其妙。”

  义海出名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学琴,但无一人能赶得上他,“天下从海学者辐辏,无有臻其奥。”对于他的琴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海之艺不在于声,其音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他弹琴有自已独到的意韵,正如他自已所说:“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他主张演奏速度的变化应是:“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

  则全和尚是义海的学生,他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阐述了义海的“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了“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P>
<P><B>姜夔</B>(1155-1221):字尧章,江西鄱阳人,因居住湖州乌程县南的苕溪村,且与弁山的白石洞毗邻,便自号“白石道人”。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兼音乐家,多才多艺,工于诗词,长于书法,吹箫弹琴,精通律吕。姜白石的父亲曾做过宋朝的地方官吏,但在他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他便一直寄居在汉阳的姐姐家中,将近有20年之久。

  姜白石少时便才华横溢,其词作甚佳,又精通音律,故其词与音乐配合独到,且他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独特的研究。他的字也写得好,但屡试不中,故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广交诗友,当时的著名词家如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都很推重他,给他经济上不少的帮助。姜夔也常寄居他们家中。

  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时,范已年老退居,家中养有不少乐工与歌妓,姜白石在范家一住就是好些天,主要就是作词谱曲,供范玩赏,《暗香》和《疏影》便是此时所作,据说范成大非常欢喜这两首歌曲,并把自已一位色艺双绝的歌妓小红送给他,姜白石带着小红归家路过苏州城东的垂虹亭时,诗兴大发,乃作诗:“自琢新词韵最高,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道烟波十四桥”。 </P>
<P>  姜白石一生飘泊不定,寄人篱下,生活困苦,后病死在杭州。</P>
<P><B>郭沔:</B>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后期著名琴家,开启浙派琴家风格的一代大师。

  郭楚望一生清贫,嘉泰、开禧年年(1201-1207),他在临安(今杭州)一爱好琴艺的官僚张岩家当清客,张岩家藏有多种谱本,郭沔收益甚大。1207年,离开张家过隐居生活。 </P>
<P>  在宋时,琴家分为多个派别,郭沔与学生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其称“浙派”,他一生创作大量琴曲,如《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风》、《步月》等,其中以《潇湘水云》最为有名。</P>
<P><B>毛逊:</B>字敏仲,南宋浙派琴家,浙江严陵人,毛逊初学江西派,后从刘志方改为浙派。

  1241-1258年,毛逊在皇戚杨缵门下做清客,在此期间,作《樵歌》、《渔歌》、《山居吟》等作品;

  1276年元兵破临安不久,毛逊去大都(北京)求功名,作歌颂元代统治者的《观光操》,但运气不佳,未被召见,客死于馆舍。以《樵歌》为其代表作。</P>
<P><B>熊朋来:</B>宋末元初著名音乐家兼经学家。

  熊朋来为人颇有志气,宋亡后,不肯到元廷作官,情愿当个郡学教师,抚琴咏诗以托情志。

  教学之暇,选《诗经》中的古诗,谱写二十多首新曲,收于他所编的《瑟谱》中。

  现存世的作品有《伐檀》、《考槃》、《七月》,以《伐檀》为代表作。</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7 6:07:2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6: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size=5>之七:明清篇</FONT></b></P><P><b>朱载堉</b>(1536-1610):一位受世界瞩目的皇族音乐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代著名乐律学家,历学及数学家,

  朱载堉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相传朱载堉是怀胎11月方生,其母高妃生他时难产,恰好宫门前飞来一只凤凰,翔徊鸣叫,高妃高兴不已,产下朱载堉。朱载堉出生后经常哭闹,尤其在晚上更是啼哭不已,搅得家人不宁。一天,朱载堉又哭闹不休,他的父亲郑恭王烦闷不已,就吹箫释怀,朱载堉一听到箫声,就停止了哭,从此,箫便成了他的宠物。

  关于朱载堉求学也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的舅父礼部尚书何塘告老还乡后,在河内县天鹅池岸建了一座“景贤书院”,招收弟子。前来应试的孩子均由父母陪同,络绎不绝,而朱载堉独自前往,何塘奇怪,便问其故,朱载堉朗声答道:“家有父母,校有师尊,怎能说独自一人?”何塘一听就喜欢,就又问他年纪,他说:“童生八月荷月满,若年足十不差三。”落款是“乐乐乐”。何塘沉思片刻后说:“小小顽童七岁半,以乐为志律当先,乐在其中性且直,光华焯乐在来年。”何塘非常赏识朱载堉的天资,遂将自已一生之学识均倾心相授。

  朱载堉早年跟随何塘学习天文、算术。嘉庆19年,其父遭诬陷下狱,朱载堉亦受牵连,离开王府,另筑土屋独居19年,一心钻研乐、律、数学和历学,后来其父冤情被昭雪,他七次上疏不愿继承王位,经皇帝批准,与儿子朱翊锡一起终身享受世子、世孙的俸禄。 </P><P>  经过多年研究,朱载堉著书20余部,但当在71岁时将自已多年的研究成果献给朝廷时,却被束之高阁,未受到重视。</P><P><b>汤应曾:</b>邳州人,外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北方著名琵琶演奏家。

  据王猷定《汤琵琶传》记载:汤应曾一生贫困,未曾娶妻,对母亲极为孝顺。幼时对音乐就很敏感,听到歌声就哭,等学会了歌,唱完又哭,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悲伤,他说是为歌所动。

  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埋伏》)时表现非常深刻。</P><P><b>徐上瀛:</b></P><P>别名青山,号石泛山人,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

  徐上瀛自幼习琴,从虞山派(虞山派是当时琴坛的重要琴派)。曾两次参加武举考试,未受赏识。虽出自虞山派,却博采众派之长,对虞山派的琴学有很大贡献,被誉为“今世之伯乐”。

  徐上瀛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前著的《琴乐二十四况》(即《奚山琴况》),继承发展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提出了古琴表演艺术的总的美学原则和审美标准,对清代琴坛的影响很大。</P><P><b>庄臻凤:</b></P><P>字蝶庵,三山人,清初著名琴家,师从徐上瀛。

  庄臻凤不拘于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长,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

  庄臻凤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叶舞秋风》。</P><P><b>蒋兴畴</b>(1639-1695):字心越,明末清初著名琴家,浙江金华浦阳人,曾从金陵琴家庄臻凤及褚虚舟等人学琴。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蒋兴畴在杭州永福寺出家,后因避难去日本长崎,带去我国的《松弦馆琴谱》、《琴经》等曲谱,得到关东幕府的热情接待,被尊为“东皋禅师”。

  在日本,蒋兴畴除从事佛学外,还向日本人介绍我国的古琴艺术,谱写了《熙春操》、《思亲引》、《清平乐》、《大战行》、《华清引》等琴歌,其中以《熙春操》影响最大。</P><P><b>徐琪:</b>字大生;其子徐俊,字越千;父子俩均是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著名琴家。

  徐琪父子曾游历大江南北,遍方名师,精推细敲各家传谱,对传统琴曲进行加工,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使它们在形象刻画和意境方面都比原曲有相当的进步(如《洞天春晓》,《墨子悲丝》、《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他们演奏时情感丰富真切,形象生动,对清代琴坛影响相当大。

  徐俊在加工传统乐曲时,往往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使之更加传神,因此他编的《五知斋琴谱》为清代琴家所推崇。</P><P><b>华秋萍</b>(1787-1859):名文彬,字伯雅,江苏无锡人,清代琵琶演奏家。

  华秋萍在嘉庆年间(1818年)主编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简称《华氏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对后世琵琶的普及与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P><P></P><P>《华氏谱》收有南北派琵琶小曲62首,大曲6 部(南派即浙派陈牧夫传谱,北派是直隶王君锡谱),分别是《海青》、《将军令》、《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普庵咒》,以工尺谱记写乐谱,并为琵琶创订了完整的指法符号。

  华秋萍是一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且因他主编的《华氏谱》而开创了近代最早的琵琶流派--无锡派,无锡地区及江南乃至北方琵琶艺术的发展,均受到华氏及其乐谱的影响。

  另外,华秋萍还编有牌子小曲《借云馆小唱》,又称《借云馆曲谱》,用工尺谱记写了明清以来流行的《三阳开泰》、《软平调》、《五瓣梅》等十首小曲曲谱,还记录了小曲演唱的用韵和技法。</P><P><b>李芳园:</b>生卒年不祥,浙江平湖人,平湖派琵琶演奏家。

  李芳园经商,其家五代均演奏琵琶,与当时许多著名琵琶演奏家有交往,其本人有较高的演奏技术,并记录整理乐曲,编印以广流传。

  李芳园编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简称《李氏谱》),刊行于1895年,其中有些曲子为《华氏谱》所没有,在标记指法方面也较为细致。<!-- #EndEditable --></P>
 楼主| 发表于 2005-7-17 06: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P><b><FONT size=5>之八:近现代篇</FONT></b></P><P><b>仅介绍古琴名家</b>:</P><P><b>溥雪斋</b>(1893~1966):古琴演奏家。出生在清代皇族家庭。

  溥雪斋自幼酷爱文艺,1911年始潜心于国画、书法及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学习。青少年时即从当时名古琴家黄勉之弟子贾润风学弹古琴,后改弹三弦等其他乐器,经常参加演出活动直至晚年。琴艺精湛,风格洒脱。

  解放后历任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演奏员等职。</P><P><b>管平湖</b>(1895~1967):古琴演奏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

  管平湖自幼从父学琴画。后又拜杨宗稷为师。二十八岁回苏州游天平山时,遇琴艺高超的悟澄和尚,经悟澄指教,琴艺大进。后又向山东秦鹤鸣道人学会了川派《流水》,从此名声大震。其演奏风格浑朴、刚健。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具神韵。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上,就录有管平湖演奏的《流水》,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建国后,管平湖被聘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们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已成绝响的古谱《广陵散》、《幽兰》经他打谱后,又重放异彩。此外《大胡笳》、《小胡笳》、《获麟操》、《乌夜啼》、《长清》、《短清》、《离骚》、《白雪》等琴曲也是经过他打谱整理的。撰有《古指法考》。</P><P><b>张子谦</b>:广陵派古琴演奏家。1899生于扬州。

  张子谦14岁开始向广陵琴派前辈孙绍陶学习古琴,熟练地掌握了《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龙翔操》等曲目。 1924年定居上海,与彭祉卿、查阜西发起组织“今虞琴社”,翌年组织“今虞琴社上海分社”,组织演出、电台广播,宣传古琴音乐。

  解放后,张子谦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员,和孙裕德合作的琴箫合奏堪称珠联壁合。其演奏风格刚健、遒劲,继承了广陵琴派的特点,节奏处理较为自由,按音音色刚柔多变。 1959年起兼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教师。与查阜西、沈草农合编的《古琴初》是初学古琴者的入门指导。</P><P><b>吴景略</b>:古琴演奏家。1907生于江苏常熟。

  吴景略在少年时便酷爱民族音乐,曾从师于周少梅、赵剑候、吴梦飞等学琵琶套曲和江南丝竹,后参加“今虞琴社”活动。1956年创作琴曲《胜利操》,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上演出获得成功。艺术上富有独创性,有时抒情和缓、柔美如歌,有时感奋激昂、纵横跌宕,似无定则,琴坛都以“吴派”称之。

  他的主要演奏曲目有:《梅花三弄》、《渔樵问答》、《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广陵散》、《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数十操。

  吴景略长期从事古代琴谱、琴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著有《七弦琴教材》。现在中央音乐学院执教,并任中国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P><P><b>姚丙炎</b>(1921~1983):古琴演奏家,出生于浙江杭州。

  姚丙炎曾自学二胡、三弦。1944年向浙派著名古琴家徐元白学琴。他演奏风格稳健含蓄,善弹《高山》、《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曲。

  后在移居上海后,姚丙炎广泛视奏古谱,喻之为“到各种古曲的意境中去‘旅游”’,并从中选择打谱曲目。他生前打谱曲目有《幽兰》、《广陵散》、《玄默》、《孤馆遇神》、《屈原问渡》等。经他译奏的《酒狂》获得人们广泛赞扬。</P><P><b>孙贵生</b>:古琴、笛子演奏家,1937年生于上海。

  孙贵生少时即师从洞箫名家孙裕德先生及江南丝竹曲笛演奏家马祺生专习笛、箫。1956年担任中国电影乐团管乐声部部长。1959年,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先生习琴,其后又受教于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先生及虞山派宗师吴锦略先生,深得三位大师之耳提面聆,琴艺自有其独到之处。 </P><P>  1962年,孙贵生师从著名律学家潘怀素先生学习中国音乐理论,专攻音律学。孙贵生先生从事电影音乐工作三十余年,录制的影视音乐达数百部,并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担任笛子、古琴独奏。此外,亦从事乐曲的整理和创作,曾获得1984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比赛及首届江南丝竹比赛二等奖。1985年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P>
发表于 2005-8-8 0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P>啊啊啊啊啊啊高渐离啊,我最喜欢的琴师</P>
疏月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24 2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8-31 00: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萬寳常堪比朱載堉,著作散佚,技法又沒流傳下來,太可惜了。
发表于 2005-11-7 01: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的琴家啊,向往。。。
发表于 2006-1-24 0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齐全啊。
发表于 2006-2-16 16: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P>此帖有什么理由不顶呢?</P>
发表于 2006-7-4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过去的乐坛人氏3 拜`~`
发表于 2006-7-6 1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如此强贴,若不拼死回帖,怎对得起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06: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贴,拜读,收藏
发表于 2006-10-14 1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蔡文姬那段尤是感人醒目!
发表于 2007-9-29 12: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好棒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5 14:03 , Processed in 0.1032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